第一篇:2009级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计划
2009级“人文地理学”课程野外实习计划
一、实践目的和意义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一门基础性和导论性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人文地理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地理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及开展研究奠定基础。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让学生掌握地理调查与人文地理基本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对于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只有到现实环境中去考察,才能使认识深化,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了解,扩展、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1)理论与实际结合,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课堂所学的各种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复杂关系,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印证,联系实际加深对人文地理事象及其规律的认识。
(2)学习人文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及开展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开展野外考察和实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田野工作方法和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程序,为以后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服务。
二、主要实习内容及任务
按照本门课程野外实习大纲的基本要求,拟定本次实习的主要实习内容及任务如下:
1、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组织学生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各个展厅,并聘请馆内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陕西(关中)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查阅三秦文化相关的资料文献,自己总结分析三秦文化的基本特点、形成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文化特点及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西安市商业微区位及商业业态调查研究
选择不同等级的城市商圈(钟楼/康复路、小寨/土门/龙首村/韩森寨、长延堡/吉祥村等、城中村及各居民社区),通过路线调查,学生分组实践,采集数据。最后,学生归纳和制作不同等级商业圈业态分布专题地图,并结合服务半径和服务特点,分析商业布局的微区位条件及其特点。
3、西安市南郊主要住宅区土地及住房价格调查
选择西安市南郊主要的居民住宅小区,通过设计调查表,实地调查各住宅小区及其售楼点,了解土地价格、房屋价格,做出西安市南郊住宅用地地价和房价专题图,并结合交通、重要商业及公共设施、城市规划政策等分析影响南郊房价的主要因素。
4、仰韶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调研——半坡历史博物馆
参观和考察西安半坡历史博物馆及周围地理环境,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仰韶文化的分布、基本特点,并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状况,分析关中(半坡母系氏族)仰韶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撰写实习小论文。
5、西安市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景观调查
结合西安市地图和城市规划材料,分析西安市城市地域结构,再每一个城市功能区选择几个点,实地调查主要功能区的社会经济等功能特点、布局的区位条件以及城市景观特征,做西安市城市地域结构图,深入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分化及其分化的原因和内在机制。
6、参观西安市城市规划展示馆
西安规划展示馆是一座用于规划展示的多功能综合性展馆,总面积约为2000余平方米,分为展示厅、模型厅和多媒体演示厅。
带领学生到参观西安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让学生了解西安城市发展现状;了解西安城市规划的过程及其第四次总体规划(2004年-2020 年)的内容等。
7、柞水凤凰古镇民居参观与调查
结合乡村与聚落地理学主要内容,实地考察与了解民居建筑特点与功用。分组制作凤凰镇聚落功用专题图。
8、翠花山旅游地理学考察与调研
结合白凯老师项目,学生实践了解景区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完成项目问卷调查工作。
拟计划安排以上实习内容,具体可以根据实习时间和经费情况进行调整。
三、野外实习方法
1、实践方式:指导教师或聘请的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专题讲座和现场
指导基础上,学生以考察实习小组为单元独立进行线路调查与访谈调查。
2、数据整理:野外作业考察记录填写、问卷设计与访谈设计实践、调查报告撰写、景观摄影和实习日记等结合;最后,小组为单元的实习报告写作和实习汇报交流。
3、成绩评定:将野外作业、实习报告成绩与实习综合表现三者结合,评定实习总成绩。
四、实习整体安排
1、实习时间安排
时间拟定于2010年7月10到7月16日期间,共计7天进行实习。(1)校内准备阶段:1天,分两阶段进行,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准备,各种实习仪器、材料的购置,实习区域概况与实习任务、实习方法讲座,设计调查表等。
(2)野外实习阶段:5天,分专题进行野外调查、参观。
(3)校内考核总结阶段:1天,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进行实习总结和鉴定。
2.参加人员安排
本次野外实习主要参加人员共计190人,其中:(1)带队教师:贠疆、师谦友、陈林、王钰等4人;(2)实习学生:2009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186人。
五、经费预算
1、西安周边包车:2天×4辆×800元/天(往返)=6400元
2、实习参观费(包括门票)及讲解费:190人×60元/人=11400元
3、地形图(西安市交通图)、制图纸、调查问卷等的购买和印制等材料费用:700元
4、教师补助:260*5 = 1300元
合计:19800元 学校拨付经费 18400元 缺口约1400元
《人文地理》课程实习小组
二○一零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
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
(一)XX城市聚落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调查
一、实践的目的意义
“聚落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这门课程的重点部分,而城市聚落又是聚落地理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在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代阶段,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是其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对于城市聚落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本次实践的目的就是针对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某一城市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城市产生、发展与历史演变情况,并结合其城市的区位条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其历史发展情况,探讨其演变的原因,并对当前此城市的发展现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做一分析,对其城市结构功能分区情况做出概括分析,最后简单分析其城市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情况。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是怎样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原因如何?当前的城市发展现状如何?城市的结构功能如何划分?此城市的发展规划情况如何?围绕这五方面线索,通过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走访有关部门和人士,从中得出一些认识,以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这就是本次实践的意义所在。
二、实践的时间、地点、分组
本次实践的地点可选在福州或其他自己熟悉的城市。
实践时间:2013年5月中旬,以组为单位,各组成员3-5人。
三、实践方法要求
本次实践调查的方法是采用人文地理研究方法中的“调查与定性
分析”方法。各小组同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拟定选题,各成员在实践调查与实践报告撰写中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纸质资料、网络资源和进行部门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内容翔实、论点有据、并有新发现。
四、实践报告选题与具体要求
按照“课程实践一的分组要求”,每3-5人一组,选定小组长,各组围绕城市的产生、城市发展演变、城市发展现状、城市功能结构、城市发展规划5个方面,选择某一城市,自拟题目,结合实地考察与网络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撰写报告。字数在3000字左右。实践报告格式分为调查报告格式与小论文格式两种。注意:任何一种格式均包括选题原因、相关主题的分析、对该主题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等内容。
每组按时上交一份实践报告和个人心得体会(500字左右),计入综合考核中。
第三篇:课程简介(人文地理学)-地理系
课程简介(人文地理学)-地理系
课程编号 B0108010705029 课程名称 跨国公司地理
课程英文名称 Geograph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学分 3 周学时 总学时 54 课程性质 硕士、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跨国公司的成长与空间扩散、空间组织;
2、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
3、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及全球布局;
4、跨国公司总部区位;
5、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与研发区位。考核方式及要求 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应具备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公司地理论》,科学出版社。
2、《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3、《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
4、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Blackwell Publishing,2000.5、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Blackwell Publishing, 2000.填写人 杜德斌 审核人
课程编号:;BO108010705056 课程名称:政区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Geography of the Administrative Areas 学分: 3学分 总学时:40学时
课程性质: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政区地理发展的基本态势;
2、政区地理发展的理论基础;
3、有关政区地理与行政区划的基本理论;
4、中国政区的历史沿革及其区划体制的演变;
5、世界主要大国的政区地理格局及其制度建设;
6、中国政区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趋势 基本要求: 学生在授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献、相关论文和社会调查实践,对政区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国内外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深刻了解,并学会运用政区地理学的原理,洞察、分析和解决政区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考核方式及其要求:
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或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自然地理基础,人文地理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教材: 自编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 ①刘君德等,中国政区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刘君德、汪宇明,制度与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刘君德等,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2年。
填表人:汪宇明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57 课程名称:多元分析 课程英文名称:Multianalysis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应用专业:地理学(包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以及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趋势面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法、风险型决策分析、非确定型决策分析等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考试方式:开卷。
教材: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填表人:徐建华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58 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遥感 课程英文名称: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所有专业 学分:3 总学时:54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遥感概述(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内容、遥感的特性、遥感的分类、遥感技术系统以及发展概况和展望等)。
2.遥感的物理基础与理论依据(包括电磁波谱、大气窗口、地物的光谱特性等)。
3.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包括航空摄影的种类及其图像特征、航天遥感的卫星种类及其图像特征等)。
4.遥感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包括各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判读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标志、判读方法与步骤等)。
5.遥感技术的应用(包括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评价、城市信息研究、测绘制图、环境考古、地理学研究、军事目标探测以及3S集成应用等的介绍)。6.本课程安排有6个实习内容。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与实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以及遥感应用的理论依据,同时掌握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的特点与作用,熟悉并了解遥感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为自己的专业研究所服务。
考核方法及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实习作业的评分,期终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学过各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遥感概论,吕国楷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2、遥感导论,梅安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遥感图像获取与分析,朱述龙等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
4、遥感应用技术,李军等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填写人:益建芳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60 课程名称:GIS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GIS Programming Design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学分: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GIS概论(包括概述、空间信息表示、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GIS功能、GIS工程设计)。
2、ArcView软件应用(包括地图显示、地图查询、数据编辑、空间数据处理)。
3、ArcGIS Desktop软件应用(包括Geodatabase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校正、ArcToolbox和ArcGlobal)。
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掌握GIS原理及GIS设计方法,能熟练应用ArcView软件及ArcGIS Desktop软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考核方法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
2、Using ArcView GIS,ESRI。
3、ArcGIS 8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填写人:吴健平审核人:张立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61 课程名称:企业空间组织与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Enterprise Spati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区域经济学
教学内容:本课程侧重运用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理论,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空间组织与空间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的实践探索及其演变动态。主要课程内容包括:企业空间组织的学科地位与作用;企业空间组织形成与演变的环境分析;企业功能与企业空间组织;企业空间组织结构类型;企业内部化理论;企业生命周期及其设计;企业空间联系;企业空间系统;企业空间增长;企业形象及其设计;企业战略及其空间管理过程;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空间组织管理方法论(其中包括:组织行为方法、系统结构方法和区域过程方法);西方企业空间组织管理的理论及其演变;中国企业空间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国内外企业空间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与趋势。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空间组织的基本理论内容,初步学会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研究企业空间组织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性问题。考核方式及要求:课堂讨论报告以及期末课程研究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李小建著:公司地理论,科学出版社,1999;
2、陈佳贵、黄速建等编著: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王辑慈等著: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费洪平著:中国企业组织战略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填写人:谷人旭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62 课程名称:工业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Economics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区域经济学
教学内容:本课程着重从宏观与中观相结合的角度,结合国际与国内的实践案例,对工业经济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主要课程内容包括:工业资源配置及其区域优化组合;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扩散;工业生产专业化与协作、联合;工业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形态、类型与影响因素;工业关联与工业效益;工业的自组织机制(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工业信息化与信息化工业;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战略;区域工业结构与工业区域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城乡工业;工业开发区问题;国内外工业经济理论演变与发展。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工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动态,并结合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探讨国内外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践问题。考核方式及要求:课堂讨论报告以及期末课程研究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方 甲主编:现代工业经济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史忠良主编:工业资源配置,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史东辉著:后起国工业化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金培著:工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填写人:谷人旭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63 课程名称: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The planning & management of land use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区域经济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属性及主要特点,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土地利用调查及现状分析,土地利用需求预测及用地平衡,主要用地类型的规划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编制,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实证规划文本,从而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了解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程序和要点。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实习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土地经济学,地图学制图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土地利用规划,高教出版社;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规划文本资料,政府部门 填写人:吴永兴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69 课程名称:社区地理 课程英文名称:Geography of Community 学分: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实用专业:人文地理(行政区划、社区发展)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社区的概念与意义;(2)社区地理的理论基础、对象、任务和方法;(3)社区的空间属性与影响社区的因素;(4)中国社区的发展与改革;(5)中国社区组织与管理制度创新;(6)大城市社区类型空间分异;(7)社区建设规划;(8)社区个案研究
基本要求:通过系统讲解和阅读相关论文,掌握和深入理解社区的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社区地理的研究方法,中国转型期的社区发展特征、运行规律、形成原因,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区的发展方向,适当进行社区个案研究 考核方式及要求:专题论述,个案分析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社区地理》,科学出版社,2004 2.《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科学出版社,2004 3.《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 填写人:刘君德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 B0108010705071 课程名称 经济地理前沿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Economic Geography 学分 3 周学时 总学时 54 课程性质 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地理研究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经济地理研究方法和学科思想的发展。内容包括全球经济地域系统、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空间格局、科技创新与世界经济版图的演变、国际金融与金融中心、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制造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和主要产业集群,以及发达国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主要产业如汽车工业、ICT工业的发展和布局等问题。
考核方式及要求 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为博士生和高年级硕士生,应具备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填写人
审核人
1、《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
2、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Blackwell Publishing,2000.3、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Blackwell Publishing, 2000
4、Reading Economic Geography.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杜德斌 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72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Social Geography 学分: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主要内容
1、城市社会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基础理论,研究阶段的发展以及研究方法。
2、城市社会空间现象及其研究方法。城市内部经济的空间结构;城市文化;城市社会空间差别的模式;城市空间和制度;宏观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微观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3、城市社会空间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城市人口的隔离与聚集;城市邻里、团体以及社会建筑;城市设施的环境和行为研究;城市人口问题,城市犯罪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社会分化与居住分异问题,女权主义与城市、城市冲突等等。基本要求
1、系统掌握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结构体系、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2、基本掌握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对中国城市社会地理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思考和研究。
3、在系统掌握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进行系统总结并与教师讨论,就中国城市社会地理问题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考核方式及要求: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城市地理学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Paul Knox and Steven Pinch, Urban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Four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0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填写人:宁越敏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73 课程名称: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 课程英文名称:Thematic Map Design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地理学、资源与环境规划等专业
本课程大致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地图设计基本理论,数字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地图图形的视觉感受与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和地图色彩特性,以及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模式与规范,地图的出版及印前准备。同时介绍几种常见专题地图的编制实例及具体设计制作过程。
本课程以专题地图作为对象,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探讨专题地图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地图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内容。近期发展的概况以及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和常规设计制作法则。利用CorelDARW等软件,安排一定上机实习制作机会,进行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从而提高编图、制图的综合能力。最后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一幅结合所学专业的专题地图。
考试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与设计完成的专题地图综合评分。(60:40)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地图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地图学理论》测绘出版社 3.《CorelDRAW9应用指南》
填写人:黄余明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75 课程名称:人口经济专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Specific Research on Population Economics 学分: 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人口学、人文地理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人口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主要流派);3.人口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专题讲座);4.人口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动向。基本要求:
1、学生必须按照人口经济学的教学大纲,认真阅读相关的学习文献、论文,从而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以及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中的有关变量、变动的一般趋势及其规律性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
2、专题研讨时,由一位学生主讲,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每位学生在准备研讨专题时,必须以相关理论作为基础,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并联系实际尤其是我国的具体实践;在综述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争议的基础上,表明本人的观点或意见。
考核方式及要求:专题研讨占30%,闭卷或提交论文占70%。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西方经济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及资料:
1.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彭松建:《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朱利安.L.西蒙:《人口增长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4.张纯元:《人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张文贤:《人口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陆杰华: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网[03-28] 7.李宝恒译:(美)《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8.李宝恒译:(美)《没有极限的增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9.李竞能:《人口经济理论研究》,2000年2月;
10.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11.Gunter Steinmann, Alexia Prskawetz, Gustav Feichtinger A model on the escape from the Malthusian trap J Popul Econ(1998)11:535-550 12.Thomas Lindh, Bo Malmberg Age structure e(r)ects and growth in the OECD,1950±1990 J Popul Econ(1999)12: 431±449 13.Ronald Le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and the Economic Life Cycl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eptember 16, 1995 14.人口学、经济学杂志上刊载的相关文章。填写人:吴瑞君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077 课程名称:高级人口分析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Method of Demographic Analysis 学分: 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人口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完整地教授搜集、整理、分析反映大量人口现象、人口发展过程的数量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并讲解研究人口发展本身,人口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科学分析方法。同时,课程结合技术人口学的发展和利用系统工程, 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等研究手段,介绍有关的现代人口分析技术。
基本要求-在掌握基本的人口统计学知识的同时,具备独立进行人口统计分析工作的组织和研究的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与综合练习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人口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的中级水平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曾毅,人口分析技术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
2.翟振武,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2;
3.黄荣清,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6;
4.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人口间接估计技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12;
5.查瑞传等,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年;
6.蒋正华,人口分析与规划,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7.王浣尘,人口系统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年;
8.[美]内森.凯菲茨,应用数理人口学,华夏出版社,2000.1。填写人:骆克任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 B0108010705088 程名称 城市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 Urban Economics 学分 3 周学时 54 博士学位专业课 人文地理、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学课程将全面讲述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实践中的新问题及其对策。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化及其规律、经济区与中心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经济结构、人口经济、土地经济、住宅经济、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经济、城市财政与金融、开发区的发展与建设、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化等议题。本课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现代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密切结合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矛盾进行科学、实用和时效地讲授。开卷考试
城市及经济学基础
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Urban Ecomomics 中信出版社;Micro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Apgar and Brown;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城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中国计划出版社;现代城市经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黄 王丽 刘君德教授 总学时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及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填写人 审核人
课程编号:B0108010705101 课程名称:资源分析与评价 课程英文名称:The analysis & evaluation of the resources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区域经济
教学内容:在区域经济和规划中,自然和人文经济资源各主要要素的分析与评价的方法论,包括要素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方法,特征分析等。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实证分析报告,参与实践研究与讨论,从而能深入理解和掌握资源分析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实证分析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自然地理基础,人文地理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土地资源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环境评价教程,环境科学出版社 3.资源分析,内部参考书
填写人:吴永兴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 BO108010705113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学分:3学分 总学时:40学时
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区域与区域特征的分析范式;
2、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变;
3、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模式;
4、区域经济内外部协同对应关系的协调与整合;
5、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使学生在课程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考核方式及其要求: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或闭卷考试。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教材:自编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
①艾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②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高洪深编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汪宇明著,中国省区经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填表人:汪宇明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05105 课程名称:GIS软件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 GIS software engineering 学分:3 周学时: 2
总学时:32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软件与软件工程 2.软件项目管理 3.面向对象方法学 4.软件可行性研究 5.软件需求分析 6.软件概要设计 7.软件详细设计 8.软件编码以及测试 9.软件的维护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以及进行上机实践,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技术有全面的了解。考核方式及要求:实践软件设计全过程,书写软件开发相关文档。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程序开发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软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 王铮
审核
陈振楼
课程编号: B0108010705112 课程名称: 全球化与地区竞争力 课程英文名称: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学分: 3周学时
总学时: 54 课程性质: 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全球化的驱动力;
2、资源的非均衡分布;
3、经济体系 的机制及其效率;
4、科技创新与集聚;
5、新贸易理论、跨国公司和技术转移;
6、制度经济学及路径依赖;
7、工业资本主义与企业家文化;
8、地区发展理论重构。
基本要求: 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教师布置的相关论文以 掌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区经济发展的全球-地方互动过程及其动力机制,了解经济学理论的前沿动态。
考核方式及要求: 议论性的外文文献调研(Annotative literature review)。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理论经济地理学、或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The globalizing of world economies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自编教材(应龙根),2004年。填写人: 应龙根
审核人: 陈振楼
课程简介(生态学)
课程编号:B0108010710038 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遥感 课程英文名称: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基础课 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所有专业 学分:3 总学时:54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遥感概述(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内容、遥感的特性、遥感的分类、遥感技术系统以及发展概况和展望等)。
2.遥感的物理基础与理论依据(包括电磁波谱、大气窗口、地物的光谱特性等)。
3.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包括航空摄影的种类及其图像特征、航天遥感的卫星种类及其图像特征等)。
4.遥感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包括各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判读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标志、判读方法与步骤等)。
5.遥感技术的应用(包括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评价、城市信息研究、测绘制图、环境考古、地理学研究、军事目标探测以及3S集成应用等的介绍)。6.本课程安排有6个实习内容。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与实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以及遥感应用的理论依据,同时掌握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的特点与作用,熟悉并了解遥感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为自己的专业研究所服务。
考核方法及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实习作业的评分,期终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学过各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遥感概论,吕国楷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2、遥感导论,梅安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遥感图像获取与分析,朱述龙等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
4、遥感应用技术,李军等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填写人:益建芳 审核人:陈振楼
课程编号:B0108010710045 课程名称:污染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Pollution Ecology 学分:3 周学时: 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生态学、环境科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污染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前沿;
2、污染生态化学过程,;
3、污染生态生物过程;
4、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受污染后产生的效应;
5、污染生态学效应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基本掌握污染生态学的原理,污染生态过程,污染生态效应,以及不同领域污染生态概况。并阅读大量有关文献。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孙铁珩、周启新、李培军主编 《 污染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2001
2、高拯民,《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研究》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张志杰,《环境污染生态学》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填写人:顾咏洁 审核人:陈振楼
第四篇:人文地理学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学
实
习
报
告
班级:2014级地理科学班 学号:142010011063 姓名:宋平指导老师:彭贤伟
一、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接壤。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漏斗和峰丛洼地地貌。海拔430-1078米。
茂兰保护区成立于1984年,198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MAB),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茂兰保护区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这里生长乔木树种达500多种,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鹅掌楸等多种珍稀树种,还有中国独有的一属一种掌叶木和射毛悬竹、席竹等。并保存有林麝、猕猴、香獐、华 南虎、野牛、熊、豹、白猴等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其中核心区5827公顷,缓冲区8910公顷,实验区4588公顷,生态旅游区191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4%,核心区达92%。茂兰喀斯特森林,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面积最大、分布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是在地带性生物气候条件背景下,在喀斯特地貌、石灰土等特殊生境下形成的非地带性植被,是一种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亚热带森林的精粹,在世界植被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保护和科研价值。特别是在地球上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大多已失去森林植被覆盖的情况下,茂兰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及原始森林的存在,为喀斯特地区珍稀保护动物和地方特有动物生栖繁衍提供了最佳场所,为此,它的存在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茂兰喀斯特森林,不仅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鲜活资料,而且 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温暖湿润以及喀斯特地质地貌影响,形成丰富多样的小生境。既有岩石裸露、气候变化大的石芽、崩塌的大石块干旱生境,也有土层相对深厚、营养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气候变幅小的石沟、石缝湿润肥沃生境;既有阳光充足的明亮生镜,也有直射光难以到达的阴暗生境。小生境的多样性导致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及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在区系成份上,动植物处于过渡交错地带,因而资源丰富。茂兰喀斯特森林在相当广泛的程度上超脱了喀斯特风景的固定程式,把千姿百态的山光水景、地下溶洞与碧绿的森林景色揉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完美的自然景色。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茂兰喀斯特森林位列其中。有着“山水贵族”之美誉。茂兰是世界森林的奇迹。在这里,你可以倾听到石头上的森林绝唱,你可以观赏到水中森林的奇观,你可以穿越原始丛林亲身体验漏斗森林的震撼!快光临茂兰,让喀斯特的绿色愉快你的视觉,让喀斯特清澈的泉水涤荡你的灵魂,让喀斯特灿烂的野花绽放你多彩的笑容。保护区内,自然生长着2万多亩梅林,是我国最大的野生梅基地,每年元月初到2月底,当暮冬时节、万木萧疏的时候,这里却是满山遍野、争相 万亩梅原辉映的梅花,千树万树野梅凌寒弄影,使原始森林里暗香疏影,含春闺中,把绿色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装点成“南国雪原”真可谓飞雪入林枝上白,飘花沁鼻暗香风。据中国梅花协会调查,该地区的野生梅种群数量之多和分布之广,在我国实属罕见。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野生梅群落观赏地和梅花科研基地,被授予“中国野生梅之乡”。梅花盛开期间,游客们可一边赏花,一边观看本地精心准备的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山歌对唱和参加民族山寨探秘等民俗活动来增添来此旅游的民俗内涵。
茂兰自然保护区是少数民族集居地,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浓郁的民族风景文化。如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瑶所堡上抗日烈士全正喜故居等。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婚丧嫁娶等民族风俗,独具特色,充满了异族情调,极富吸引力,也具旅游开发价值。
二、小七孔风景区
一、景区概述 小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至麻尾火车站36公里。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小七孔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小七孔古桥、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野鸭池、龟背山、一龙戏九珠、飞云洞、野猪林、水上森林、天钟洞、鸳鸯湖、卧龙潭、卧龙河生态长廊漂游等。
二、内部景点介绍
铜鼓桥
该桥位于小七孔景区东大门处,横跨樟江河,始建于1993年,重建于2001年(200年荔波境内遭遇特大洪水将原铜鼓桥冲毁)。铜鼓桥长126米,净跨60米,宽2.4米,高25米,桥身两端采用瑶山铜鼓造型,故称此桥为“铜鼓桥”。
瑶山瑶族将铜鼓视为神赐之物,镇寨之宝,是权力的象征。桥头设立的图腾柱象征着瑶族的尊严,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力量,柱身上的浮雕图案展示了瑶族传统、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小七孔古桥
位于景区之首,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1836)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
这座漂亮的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便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他们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气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本桥遂名小七孔桥。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叫“七姑桥”。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
拉雅瀑布 过小七孔桥,曲行百米许,即见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视,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畅酣和亲切。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游客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顿觉轻松和振奋。
68级跌水瀑布
涵碧潭上游长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专家们考证,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倾泻而下,或倾珠撒玉,推雪拥云,或如匹练飘逸,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游客目不暇接。沿河谷伴梯级瀑布而上,一路但见高山流水、绿树红花,但闻泉鸣瀑响、鸟啾虫吟,便油然想起伯牙、子期的知音逸事,更觉眼前诗意盎然,美不胜收。遂为文人墨客冠以“知音谷”的雅号。
知音谷不仅谷秀瀑美,还是娃娃鱼的极乐世界。每到夜间,娃娃鱼们便从河里爬出,欣赏月光和瀑声。盖因68级瀑布的源头系地下泉,故四季恒温,珍贵的娃娃鱼就喜欢栖息生活在这种恒温的河流里。
野鸭池
位于龟背山山谷中,水质清澈透明,有许多野鸭常在此嬉戏,如果游客玩至附近,脚步声或说话声将会惊吓到野鸭,野鸭就会立即起飞。
龟背山原始森林
漫山野生着无数龟背竹,故名。岩石峥嵘,怪石嶙峋,古木参天。藤萝缠绕。此山有三绝:一是林中的古藤缠绕,恰似人工搓绞的麻绳,殊为奇特;二绝乃山林上端入口处有一条树根碗口粗,沿路伸延数十米,如游动的巨蟒,令人咋舌;三绝为林中有一块巨石悬空,巨石下是三根石柱支撑着。就在这块悬空的巨石上,竟长着一棵十几米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榉树,居然也婆婆娑娑、葱葱郁郁!龟背山上随处可见不屈的树根如蛇蟒似蚯蚓,执着地在岩石上寻找土壤和水份。它们或盘根错节,插入深深浅浅的裂隙孔窍;或抱着巨石生长,把顽石拱离地面;或把岩山挤破,达到石破天惊的地步,令人惊奇和叹服。
一龙戏九珠
从龟背山至飞云洞的山槽里,嶙峋的河床上高高低低旋着一溜九个喀斯特黑洞。这些洞均呈圆形,直径约七十公分至一米二十公分不等。洞口与洞口之间的河床十分平整光洁,仿佛人工用水泥抹平的一般。在此之前,这条山槽是季节河,水无定势,洪无定量,因此这些黑洞不可能是洪水所掏,否则洞口不可能规则地处于一水平上。国家旅游局派来的专家们考察后不禁设问:这是不是外星人所为?
飞云瀑布 瀑高近40米,宽20余米,驻足仰视,眼前浪花飞舞,脚下龙潭生烟,洪波恕号。到此一游能体验旅游点的风情万种,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倍感人生美好,生命充满激情。
飞云洞
从一龙戏九珠景点拾级登攀去野猪林,须穿过一溶洞,洞顶石壁多浅凹,经洞口光线照射,宛如片片鳞云乱飞,故名。洞长不过百米,然钟乳石亦不可不俗,如禽似兽,逆光而立,甚是鲜活生动。
野猪林 是一片典型的喀斯特漏斗森林。从漏斗的底部到天边的山沿,重重叠叠密布丛林。漏斗的下部,几百亩翠竹杂生在树丛中。整个漏斗象一个绿色的旋涡,飘旋在林海之上。漏斗底部的小沟两岸,树木全部往沟中心倾斜,令人费思。更绝的是,所有的树木全身披满絮状松萝,远望如浑身绒毛的野人。来到这里,几疑回到远古时代。昔日野猪奔突林间,以竹笋根为食,野猪林之名由是得之。
醉林
是野猪林的一个重要景点,站在这里,游客满眼都是藤萝枝蔓,分不清哪是树,哪是藤,也不知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层层叠叠的树枝从树梢一直垂落到地下,一株株披藤挂萝的树木就像喝醉了酒的老汉一样,歪歪斜斜,站立不稳。
水上森林
亦名瑶池。长约600米,分上下两段。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象多情的汉子,死死扎根在河床妻子的怀抱里,纹丝不动。美丽的爱情之树四季常青。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人见人叹。
水上森林中,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游人手攀曳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
天钟洞
位于汤粑石林的半坡上,洞长二千公尺,洞厅高大,廓道迂回。钙化堆积物不算很发育,但形态逼真生动,且洞内道路平坦,可观性强。洞内钟乳石多酷肖动物,有鳄鱼厅、金鸡厅、百兽厅和犀牛厅等。洞中有一钟乳如铜钟倒扣于地,钟身遍布细石乳,宛似蝌蚪文。人们说,这是兽界的“法律条文”,故钟名“天钟”,洞名亦由此而得。
百兽厅高大宽阔,可容上十万人。厅内还有审判台,气象森严,百兽噤声,皆隐身洞壁内,只露出半身。狮王雄踞台中,其背后是一面摄人魂魄的照妖镜。一只触犯了天条的小兽,正战战兢兢地跪在狮王面前,听候发落。洞前一支洞内,有一万丈深渊,那是处以极刑的地方。洞尾乃犀牛厅,一只鲁莽的犀牛不知触犯了哪条戒律,被囚禁在这里,已经九千九百九十年了。
洞内还有许多惟妙惟肖的动物和它们动人的故事,如天钟厅内,一只癞蛤蟆垂涎美丽的天鹅,已经走出一百多米,犹回首频频眷顾,而高傲的天鹅扭脸一边,不屑一顾。
鸳鸯湖
这是由两个大湖、四个小湖串联组成的一个奇妙的水网,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泊最深处达38米,湖岸嶙峋、犬牙交错,浓荫围匝。湖水如茵,深不可测,湖水四季恒温。绿岛之间,港汊交错,水面迂回交合,形成一座水上迷宫。狭窄处如水上林荫巷道,开阔处似水上森林巨窗,清晨和傍晚时分,浓雾似乳,笼罩湖面,朦朦胧胧,愈觉野趣无穷。由是大凡游人慕名来小七孔景区,无不到鸳鸯湖,到鸳鸯湖无不荡舟,荡舟无不掬水打水仗。人们有“下了鸳鸯湖,白发老翁变少年”之说,游客们不拘男女老少,嬉笑欢闹,至周身湿透、筋疲力尽方移舟靠岸。
卧龙潭
原名翁龙潭。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从地表看它只是卧龙河的源头,近年又从这里筑坝引水发电后入响水河,成两河的总水源。暗河从崖底涌出,潭面上不见踪影,只有坝上雪崩似的滚水瀑布,潭外流不息的渠水,才感到卧龙河在潭底翻动,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古木森森,潭外水声轰鸣,雾雨蒙蒙,四周高山紧锁,水潭犹如地底深渊,即便是发洪水时,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
卧龙河生态长廊自助漂游
全长3.5公里,以休闲、舒适、安全为特色,行程约2小时。乘橡皮舟顺水缓缓而下,两岸是葱茸秀丽的喀斯特原始植被,幽静的河水中,时而有鱼儿跃起,时而有秀美的岛屿出现,犹如精巧的天然盆景。山水含情天做媒,带着情侣窃窃私语,带着老伴同舟共济,带着朋友戏水欢歌。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对荔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大学所学的人文地理的综合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荔波的突出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着力打造了一个旅游城市,经济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对环境的保护较好,为了市民的休闲旅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
第五篇: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大纲与实习计划
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大纲(青岛)
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对某一地区人文地理环境或某一人文地理现象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技能,验证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他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客观必然要求。
一、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意义
1.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是人文地理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决定的。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时间性很强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各种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使同一人文现象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区域综合开发是人文地理理论应用性的关键。正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性差异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的不可替代性。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卫星遥感、计算机模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技术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验室模拟终究不能代替社会考察,因为复杂的人文现象不可能搬到实验室中来,而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各种开发规划中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无法模拟出来的,况且各种开发理论也要到社会中得到验证。
现代人文地理学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直接参与和指导改造世界的活动,诸如:城市与乡村发展与布局规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化、旅游开发等,这些实践行为均离不开对社会实际的全面考察,这足以说明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必要性。
2、人文地理社会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人文地理思维能力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无论进行那种规划都要掌握一定的分析研究技能,如:对生态环境的分析技能、旅游资源的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工业布局、配置技术,人口迁移、城市演化及结构分析技能,这些技能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是难以掌握的,必须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应用才能掌握。
同时,人文地理学科学的思维能力,单凭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谓科学的人文地理思维是指面对纷杂的人文现象,采取科学的区域性、综合性思维,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发现各种人文现象的时空联系与差异,揭示它们相互作用的特征与规律。人文地理思维的独特性便是综合性思维、区域性思维及人地相关性思维,具有广放性。,他遵循其他学科的理论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其他学科的桎梏。实践证明:作为大学阶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在积极接受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面向外部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3、人文地理社会考察实习是学习其他规划专业课的基础。无论资源开发规划、生态规划、还是城乡发展规划,做规划前都要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规划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各种区域开发规划才能进行。因此,掌握人文地理环境的考察方法是学好其他规划课的基础。
二、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目的1、2、3、4、认识考察区人文环境的特征 掌握认识人文环境的方法 检验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了解考察区各种资源开发布局规划、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城乡发展与布局规划
5、分析掌握考察区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城市的条件。
三、人文地理学考察实习(青岛)内容
1、青岛工业考察实习
实习方法是对典型企业调查实习: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
(1)企业总体特征调查:本项内容主要调查所选区工业企业的属性(包扩企业从属于那一生产部门、其生产加工对象是什么、加工程度如何、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等等)、总体规模(包括企业占地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全员劳动力规模、产值规模、利税规模)以及企业在本区、本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
(2)企业区位特征调查:本项内容首先调查企业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质构造基础、地貌类型特征、并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对企业布局影响的评价;其次,调查其经济区位特征,如;所属的经济区、城市功能区、与交通线、通讯线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空间关系,与原料地、市场地、生产协作地的宏观空间关系(距离、通达性、通过能力)等。
(3)企业内部结构调查:首先调查企业内部主要环节构成及其顺接关系,如原料的选取与初加工、深加工直到半成品、成品,最后到包装、监测等的整个过程;其次要调查各环节的空间排列组合关系,如在上述生产环节中各部分在场区是如何布局的,它们之间靠什么方式连接。
(4)企业对外联系调查:首先了解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与横向协作企业、与企业集团、与分支机构的关系;其次要调查企业资金投入来源与投入结构,技术设备来源及构成,原料、燃料、半成品、辅助品来源;第三调查产品销售去向,产品市场范围、市场占有率及覆盖率、产品销售方式等。第四要调查企业对外联系的具体路线,包括交通线、通讯线的具体构成形式传输能力等。(5)企业发展规划调查:本项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生产与建设规划的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规划的主要任务(扩建、改组、改造、转产等)、规划布局蓝图、规划实施措施与对策、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等。
(6)企业综合分析:通过进行上述单项内容的调查分析,对所调查企业各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未来提出建议和对策。
2、青岛港考察实习
(1)调查港口的发展历史、码头的分布及功能、港口吞吐、货物的种类及数量、腹地范围、集装箱班轮航线等情况。
(2)调查分析青岛港对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青岛城市地理考察实习
(1)调查青岛市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城市产生的主要因素,判断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城市发展趋势,确定城市职能。(2)调查青岛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所在经济区与周围城市的联系,城市在地区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级别等。
(3)调查青岛市城市职能的演替,城市中心及地域范围的变化,城市人口及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文遗迹等。
(4)调查青岛市城市地域结构及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划分的历史演变和目前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分布特征。(5)调查青岛市内外交通发展与分布情况。
4、青岛市旅游资源的考察实习(1)旅游资源本身状况的调查分析;包括资源类型、特色、科学价值与美感程度、资源的丰富度及组合等。对人文旅游资源要调查其历史文化背景,对自然旅游资源要弄清其自然地理成因。(2)旅游资源的环境条件,如交通条件、市场条件。(3)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开发规划程度、利用强度。
5、青岛市商业考察实习(1)调查青岛市的商业中心
(2)调查分析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极其沿革。(3)分析商业中心等级结构的合理程度。
6、青岛市宗教考察实习
(1)考察青岛市宗教发展状况。包括信仰宗教的人数,所存在的宗教的类型
(2)调查宗教对青岛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3)调查各种宗教景观(如教堂、道观)对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的作用。
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20级 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计划
时间:2010年12月20日-31日共12天 具体安排 20日实习前准备
21-24日青岛工业考察实习
实习方法是对典型企业调查实习: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青岛重汽
(1)企业总体特征调查:本项内容主要调查所选区工业企业的属性(包扩企业从属于那一生产部门、其生产加工对象是什么、加工程度如何、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等等)、总体规模(包括企业占地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全员劳动力规模、产值规模、利税规模)以及企业在本区、本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
(2)企业区位特征调查:本项内容首先调查企业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质构造基础、地貌类型特征、并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对企业布局影响的评价;其次,调查其经济区位特征,如;所属的经济区、城市功能区、与交通线、通讯线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空间关系,与原料地、市场地、生产协作地的宏观空间关系(距离、通达性、通过能力)等。
(3)企业内部结构调查:首先调查企业内部主要环节构成及其顺接关系,如原料的选取与初加工、深加工直到半成品、成品,最后到包装、监测等的整个过程;其次要调查各环节的空间排列组合关系,如在上述生产环节中各部分在场区是如何布局的,它们之间靠什么方式连接。
(4)企业对外联系调查:首先了解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与横向协作企业、与企业集团、与分支机构的关系;其次要调查企业资金投入来源与投入结构,技术设备来源及构成,原料、燃料、半成品、辅助品来源;第三调查产品销售去向,产品市场范围、市场占有率及覆盖率、产品销售方式等。第四要调查企业对外联系的具体路线,包括交通线、通讯线的具体构成形式传输能力等。(5)企业发展规划调查:本项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生产与建设规划的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规划的主要任务(扩建、改组、改造、转产等)、规划布局蓝图、规划实施措施与对策、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等。
(6)企业综合分析:通过进行上述单项内容的调查分析,对所调查企业各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未来提出建议和对策。25日青岛港考察实习
(3)调查港口的发展历史、码头的分布及功能、港口吞吐、货物的种类及数量、腹地范围、集装箱班轮航线等情况。
(4)调查分析青岛港对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26日、27日两天整理前五天的实习日记
28、日青岛城市地理考察实习
(6)调查青岛市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城市产生的主要因素,判断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城市发展趋势,确定城市职能。(7)调查青岛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所在经济区与周围城市的联系,城市在地区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级别等。
(8)调查青岛市城市职能的演替,城市中心及地域范围的变化,城市人口及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文遗迹等。
(9)调查青岛市城市地域结构及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划分的历史演变和目前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分布特征。(10)调查青岛市内外交通发展与分布情况。29日青岛市旅游资源的考察实习
(4)旅游资源本身状况的调查分析;包括资源类型、特色、科学价值与美感程度、资源的丰富度及组合等。对人文旅游资源要调查其历史文化背景,对自然旅游资源要弄清其自然地理成因。(5)旅游资源的环境条件,如交通条件、市场条件。(6)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开发规划程度、利用强度。30日青岛市商业考察实习(4)调查青岛市的商业中心
(5)调查分析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极其沿革。(6)分析商业中心等级结构的合理程度。31日青岛市宗教考察实习
(4)考察青岛市宗教发展状况。包括信仰宗教的人数,所存在的宗教的类型
(5)调查宗教对青岛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6)调查各种宗教景观(如教堂、道观)对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