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郎口中学的精细化管理
杜郎口中学的精细化管理
江陵县沙岗中学 夏昌智
杜郎口中学,十年的艰苦探索,十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终磨砺一剑,取得成功,走向了辉煌。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我认为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
杜郎口的管理有四看:一是领导班子看校长;二是班主任看领导班子;三是教师看班主任;四是学生看老师。可见,他们的管理是立体、精细的。现就本人在研修期间,通过观、闻、访等方式所获取的一些关于管理方面的肤浅认识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学校管理
杜郎口学校管理的一大特色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从我做起,榜样带动。其中涵盖校长垂范、责任到人、聘任上岗、思想提升、及时评价、自觉反思等体系。通过思想引领,强势推进和跟踪评价来激发全体教师的教育情怀,以致达到每位教师都有忘我的工作境界,都有进行课堂研究的嗜好,都具备执着向上的不满足精神。
二、学科管理
杜郎口中学不设教务处,而是将所有教师按学科分成六个大组,即: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体音美组。每科设一名学科主任会同班主任、质检考评组成员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管理,几乎每节课都有各类人员交叉听、巡课,查完后对每节课都分别从参与性、主动性、深刻性、实效性四个维度进行验评并及时反馈。同时,学科组内每天轮流安排一名教师检查老师的活页备课(指集备后的分备)及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还对此打分排序。另外,学科科组还不定期开展公开课活动,如:同课异构;优秀教师示范课;达标教师研究课;不达标教师帮扶课。
在不同时期,学科组会针对本学科教学中师生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将细节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为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科 组还要求老师加强六学,即:专家、理论、同仁、学生、实践、反思。还有学科组对学生的预习笔记、纠错笔记的管理等。
如此管理,既让老师得到了专业成长,获得了职业幸福感,也让学生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打造了师生共赢的精彩课堂。
三、年级管理
杜郎口的年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元素。包括年级规章制度、班级量化管理、班主任工作交流、教师课堂技能管理、学生评教活动等。通过这些管理和机制的保障,使年级组的每个教师和每位学生都能从我做起,甘于奉献。
四、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年级管理的组成细胞。班级管理主要是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确定班能目标,充分发扬民主,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其中含有培养好班干部;组建互助小对子,扩大评价面;建立挑战小对子,激发学习热情;自主合作下的“后进生”转化;各种活动育人以及一些常规和学习纪律。诸如此类的管理,无不渗透着关注生命的核心教育理念,也正是因为如此,便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具备了团结协作,乐于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五、小组管理
小组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课改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不在于老师的教,而学生的学主要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如何提升?我认为第一步就是要建设好学习小组,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了高效课堂的灵魂。杜郎口中学也正是通过加强小组管理,培训小组长和组员,增强学生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意识,培养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能力来实现课堂高效的。关于小组建设,他们的具体举措是:
1.师生共同明确小组建设的意义、方式、操作、评价,培养师生树立团队意识。
2.创设组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性别类型、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责任意识等均衡合理分配学习小组。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5.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6.培养学生质疑对抗的习惯。7.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8.对小组进行量化赋分评价,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
“权力下放,责任上移”。精细的管理,科学的评价,铸就了高效、精彩的课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第二篇:杜郎口中学管理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管理之我见
滑县产业集聚区英民中学 汤追然
2015年10月13日,我校组织班主任,学科组长、管理层一行75人赴山东省杜朗口中学进行考察学习,对杜朗口中学有了深入的了解,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杜朗朗口中学原是一所乡镇中学,面临着教学管理混乱和教学质量低下的双重困难,处在撤并的边缘,如今,杜郎口中学用了12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即所谓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到杜朗口学习,掀起了一股“杜郎口旋风”。但是一所学校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及强势推进的实施策略,还必须依靠严格精细的学校管理。正所谓“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如果没有科学而合理的管理,相信不会有杜朗口中学的今天。
一、精细化的管理
走进杜郎口中学,你不能不为他们精细化管理所折服,诺大个校园竟看不见一片碎纸,食堂和宿舍干净整洁,整个校园布置的井井有条;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块黑板、一条标语都是那么和谐;角角落落凸显了他们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处处体现了他们“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
杜郎口中学早操是一大亮点,全校师生以班为单位,每班四路纵队,在跑道中间,一分为二,随着音乐的节奏,绕环形跑道跑步,能跑的如此整齐,一圈圈是那么有序,军事化管理令人们赞叹不已。跑步结束当场总结,有教师总结、有学生总结,然后全校师生齐诵《论语》,在经典的文化熏陶中,结束了健身活动。
走进教学楼,丰富的走廊文化跃入眼帘,墙上师生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引人注目的是,走进楼内大厅,可看到电子显示屏上,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滚动的字幕显示了杜郎口中学年级组、学科组反馈表。表上展示了上周工作总评、备课检查情况和导学案排序等,屏上总结工作中的优点,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显示了他们精细化的程度。
二、管理之道——没有成文的制度规定,一切都是约定俗成
从杜朗口中学受到的关注程度,我们以为学校一定会加强管理,对课堂教学、工作纪律、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做出一些细致明确的规定,并加强奖惩力度。但杜朗口中学没有成文的制度规定,一切都是约定俗成。
(一)从严精细治校,建立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
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领导班子,而领导班子的核心是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只要班子过硬,团结奋进,敢打硬仗,认真负责,“从严精细”治校,没有一所学校办不好。
杜朗朗口中学建立有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并提出了“四看四有三原则”有效的工作举措。即“四看”:一是领导班子看校长;二是班主任看领导校长;三是教师看班主任;四是学生看教师。“四有”:一是有品格(就是要有师德,一个人品质是第一位的,作为领导要成为老师和学生的表率);二有本钱(一位领导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每一个领导班子成员都充满一个人的工作量。当领导不减工作量,必须做老师的楷模);三是有思路(在考核和量化的原则上下,要有管理的智慧,能够独立处理问题,绝不允许“孩子哭了抱给他娘”);四是有力度(领导班子每一个成员都要联手碰硬,要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殊死的斗争,必须把歪风邪气斗下去,只有邪气下降或灭亡,正气才能上升,才能充满整个校园)。三个原则:一是日常工作原则:点点滴滴、扎扎实实、精耕细、紧锣密鼓。要求从小处着手,打造精品。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追求它的最大化。比如人走桌净等。正是把小事做得精致,才能得了最佳的效益,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二是工作准则:找不足、寻差距,谋发展。对老师的评价抓得很及时,每天对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评价,更多的是找不足和改进措施,全校形成了一个“闻过则喜”的良好风气;三是管理准则:人木三分,直来直去。该校有一个规定,有问题不能说现象,要用事实说话,要用具体事例来教育师生,坚决不允许讲虚话。
杜朗口正是从小事抓起,而且“严而有格”,落实做到精细,人人都去遵守,约定俗成,形成了一个良好管理的局面。
(二)奖惩和聘任,不搞量化考核
淡化建章立制,是杜朗口中学最大的亮点。杜郎口中学认为,只有在没有秩序、没有标准、教师思想混乱的情况下,学校才需要制度。秩序建立起来,就重在自律了。其实杜郎口中学,不是学校没有问题,而是问题能够马上被发现,并马上就能得到解决,所以不需要成文的制度。
杜郎口中学不搞量化考核。奖惩教师,依据是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都是学校相关领导自己的判断,不是根据一堆数据得出的结论。教师的奖惩是这样,甚至教师的聘任也是如此。
在杜朗口中学,每个学年对老师进行一次聘任上岗,优者上劣者下。具体操作:校长室聘任学校各科室主任,学科主任聘任本学科的老师,然后是年级主任分别按初三、二、一年级的顺序进行选聘班主任,最后再由班主任选聘本班组的老师。落聘的老师便成为后勤人员,在门岗值班,或是在图书馆、餐厅、后勤服务,这样前勤老师便会有种紧张感,从而在工作中不断地精益求精,如果后勤的老师想要上课,也可以向校委申报进行 试讲,过关后便可以上岗。这个过程,也只有各种意见,不靠打分。
通过实行聘任方式,首先对老师的工作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工作的激励。如果自己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学年开始的聘任上,学科、年级、班级便不会聘任自己;其次也是对老师们思想的一种转变,每个科目聘任时,除了看你的能力外,还要看你的思想是否到位。即使你的能力再强,但是与老师不配合,没有集体观念,只为自己的个人利益着想,这样的人每个科目宁可缺老师,也是不愿选;再次通过选聘,更加便于对各学科老师的管理。如果你挑选没能力并且品德差的老师,那么你就要对今后的工作效果负责,还要承担奖金上的惩罚责任。
(三)“权力下放,责任上移”
杜朗口中学的管理机构非常简单,效能非常好。其结构如下:
校委→业务校长
↓
验评组-→学科主任--→普通教师
↓
年级主任-→班主任--→普通教师
淡化了教导处,政教处,强化了年级组和学科组的责任。学科组行使了教务处的职能,年级组则兼有学生处、政教处、教务处三个科室的职能。
为了发挥学校科室职能作用,杜朗口中学采取了两种做法。一是权利下放;二是责任上移。
杜朗口中学教师认为“学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在教师看来,学校领导要么是学校工作的促进者,要么是学校工作的阻碍者,不存在功过相抵一说。在平时的管理中,杜朗口中学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在工作中,学校工作出现滑坡,责任不在教师而是在校长。校长必须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然后再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好,如果教师出现了不到位,那么就是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主任的问题,必须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然后再找到相关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好。这样责任连带就增强了各个层面的责任意识。所以在杜朗口中学的反思会上学生出现了问题,首先站出来做反思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及其相关领导。总之,在工作中那个环节发现失误就要追究上一级领导责任。这就是杜郎口中学提出的责任上移。
杜郎口中学在坚持“责任上移”的同时,不断将“权力下放”。实行的是分层次值日制,每天由两个值日校长,三个级部主任,五位班主任值日。这些值日校长、值日年级主任、值日班主任每天一换,行使相应的职责,检查学校的常规和学科教学管理情况,把当天检查结果为年级、学科各班排名,并及时撰写工作日记,记录下一天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好的建议,马上会被学校领导确定为一项新的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下去。
通过实行权利下放,责任上移做法,使学校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查,事事有人评、事事有人担,中层干部的责任心真正得到了提升、工作效率逐步得到了提高,从思想上转变教师以往肤浅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上级领导的不易,从而积极主动地认真想做好工作。
(四)小周期,快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为了工作落到实处,杜郎口中学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教师签到后,都要举行全体教师参加的情况反馈会,由值日校长把检查情况向全校教师通报,表扬优秀,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做到每天反馈,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进行评价,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其评价的结果直接与奖励挂钩。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及先进的学科、年级组,可提请学校批准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校领导和学科、年级组主任沟通,根据各学科、各年级教师的表现进行排序评比进行二次、三次分配。有奖也有罚,如果出现问题,普通教师被罚款,领导连带责任被罚金额加倍。为增强团队意识,教师个人奖惩情况都会影响学科组、年级组的考核。
由于杜朗口中学对课堂教学抓得非常细致。学校的校长、年级主任、学科主任、班主任以及教学验评组每天都有人随堂听课、监督检查,了解每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反馈会上通报。有什么问题马上就能够发现,而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把这种值日制度和反馈制度概括为六个字:“小周期,快反馈。”
此外,学校要求每周小结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并写在小白板上放在教学楼的大厅里相互交流。每学科推出3节不同类型的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帮扶课),并及时进行研讨。为体现班主任对任课教师的管理,班主任每天听任课教师的课,并写出意见。?
各级管理层的关注重点都指向课堂,指向班级,教师们的心思也都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班级管理水平上。很多校长头疼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问题在杜郎口中学几乎不存在,杜朗口中学老师说:“学校现在根本不需要成文的规章制度”。
(五)创设环境,强势推进
杜朗口中学在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一是撤掉讲台,插秧式的课桌排位,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合作学习的方式;二是增加教室内前、后、北墙、黑板及圤朗黑板,为学生提供表达学习成果,交流反馈的平台。提高利用次数,实现短、平、快课堂效益最大化。三是把时空还给学生,制定课堂 “10+ 35”时间规定,教师在课堂中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学生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大于35分钟。避免教师“满堂灌”和一统天下,把空间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课堂主体。四是强势推进课改。课改工作难度很大,涉及到教师教学理念、行为、组织形式等诸多因素,没有学校的重大举措很难推进。为此,杜朗口中学强势推进 “一说二警三停”。即一说: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二警第二次还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进修课堂技能,听课、学教改理论,业务主任工作专题辅导等。
三、杜郎口管理引发的几点思考
杜朗口中学的经验是非典型性的,他们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我们应该要用辨正的眼光去思考和学习,从细节上审视杜郎口中学。
学习杜郎口中学,我们要看到与杜朗口中学的差异:一是环境的差异。杜郎口中学远离城区,实行全封闭管理,所有的学生都住校,管理难度小。而我县中小学校园基本上是开放式的,学校管理难度较大,要学习杜郎口中学做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是生源的差异。到杜朗口中学就读的当地学生,文化基础相对好些,流失业率低;而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都是“过了筛子又过箩”。学习好的学生在上完了小学之后,家长就转学到县城里的学校去学习。有家长说:“在那都要住校一样的花钱,何况县城的教学质量好一点。”剩下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在心里上有的自暴自弃。在这样心态的影响下,学生失学率有所提高;三是学生知识的差别。由于初中的知识基本比较简单,因此,杜郎口中学让老师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剩下的35分都让学生自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和推理。而对于我县农村学校而言,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差,没有养成自学和学会思考和推理,因此,我们的老师大部分时间采取“灌输式”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但是课后延伸的题还是不知道从何入手。只有找到差异,我们才能找到学习杜郎口中学切入点。
学习杜郎口中学,我们不能死搬硬套。由于杜郎口中学制定课堂 “10+35”时间规定,把空间还给学生,课堂全是轰轰烈烈,一有问题就小组讨论,课外也实行“零作业”。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课堂上一有问题就小组讨论的话,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另外,杜郎口中学实行“零作业”制度,那是因为他们的课排得满满的,并且练习都在课堂上处理完了,我们不一定也照搬,不布置作业。
(三)学习杜郎口经验切忌“一哄而上”
先进的教学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因为学校应该有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自主权,有自已学校的办学愿景。因此,我们既应该允许一些学校从全面模仿开始,即:从“临帖”到“破贴”的学习策略,也允许一些学校先行先试,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总结经验,而后逐渐推广,或者根据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然后对本校的课堂教学仅仅作些许的“改良”。
(四)学习杜郎口中学,我们缺的不是理念,我们缺的首先是他们治校、管理和做事的精神和态度 如果去照搬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认为他们的经验就是“砸讲台”、“多黑板”那就是太片面了,也是对杜郎口中学经验的曲解。因此,我认为,学习杜郎口不能停留在他的形式,而要注重他的本质,要注重学习探求他们在厚重的学校文化背景下的为师之道,为生之道,治学之道。其次是杜郎口的五种精神:一是不甘落后,“穷则思变”的精神;二是敢于破旧立新的改革勇气;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探索态度;四是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敬业精神;五是始终如一,一以贯之的恒久意志。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在,才有杜郎口今天的“风景这边独好”。
(五)认清自我,加大培训力度
学习杜郎口中学,我们的教师首先必须放下“架子”,正确分析自身的专业素质结构,找一找与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差距,增强危机意识和迫切感;必须遏止角色惯性力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感性经验,不断加深新角色的理解。其次要加大教师业务培训。杜郎口中学功夫在课下。开放课堂对教师是一个考验。课堂还给学生后,对教师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课堂上预设少了,生成的东西多了,原来执行教案,课堂完全控制在教师手里,现在学生占有大量资料,随时可能提出挑战问题。几十个孩子的智慧,可能会让你难以驾驶,需要教师不断充电,方能胜任教学工作。因此,在教师培训上,要加大投入,主阵地是教研组,重视校本培训。充分发现学科领导及骨干教师作用。
(六)学习杜郎口中学,学校必须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目前,我们的学校虽然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但人浮于事,做事效率低下,有问题互相扯皮推缷责任。我们常抱怨学校待遇差、学生基础不好,师资水平低,问题在于学校领导管理缺位,没有配套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教师业务考核及奖惩制度。与杜郎口中学相比,杜朗口中学的管理机构非常简单,效能非常好,关键在于杜郎口中学校长有改革的事业心和坚定改革的主见,树立教育教学改革的雄心大志。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矢志改革的校长必然带出一个富有改革特色的学校,只要像杜郎口中学校长那样矢志不渝的推进改革,坚持数年,我们的学校也必有成果。
第三篇: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解读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模式的前 “ 三 ” 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 “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
所谓立体式就是:学习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到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才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
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 “ 三 ” 为自主学习“ 预习— 展示 — 反馈 ” 三大模块。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的预习,教师需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作、散文、诗词、细节描写 „„ ;歌曲、相声、舞蹈、快板、小品、双簧、歌谣、口诀、图画等,同学们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性格特点、社会经验、知识水平去体会、感悟,并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甚至对同一个问题有几种解释和推测,比如学生由语文课文中的一朵小花,引发出了几十种观点及情绪,有喜有忧、有爱有恨、有怜有憎,由一朵花引发出诗歌、舞蹈、散文、小说、歌曲等,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打破了统一答案、唯一答案,信息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应该用无尽无休来表达,杜绝了千人一面。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演、敢答,张扬了个性,解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因为收集信息是多方位的,师生、生生、组组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避免了单走独木桥,也少走了一些弯路,节约了时间。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成果,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依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教师是平等中的一员。展示过程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示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课堂是富有弹性,因为开放性的课堂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本过程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示,又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至尾,我们称之为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就像学生打菜的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示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示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对前面的学习予以反思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要突出 “ 弱势群体 ”,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力争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充分利用 “ 兵教兵 ”、“ 兵练兵 ”、“ 兵强兵 ” 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如存在认知差异,要 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异组的。可以结成若干对,利用优生的辅导,既让学困生吸取营养,点燃了他们求知向上之火,或者说让学困生绝处缝生,迷惘的十字路口辨明了方向,同时优生在原基础上又得到提高,不自觉的把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并形成能力。课堂是多边课堂,几对、十几对、几十对全方位,学习是主动的,参与是积极的,获得也是丰富的。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无论是被帮的,还是提供帮助的,思维都是非常活跃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因为主动,所以才能有高效率。
“ 六 ”,即展示模块 “ 六大环节 ”,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教室三面全是黑板,学生随时爬黑板或默写或解题或争论或评议,学生站着的、写着的、大声说着的、趴着倾听的,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动起来。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
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预习、展示、反馈是三个紧密相连的模块,或者说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都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预习是展示的前奏,预习不充分决不展示。当学生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时,对所学习的内容,需要全面预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然后才能进入展示模块。当学生整体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时,预习模块可以用分解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不同的任务去学习和研究,也可以两个小组共同担负相同的任务,展示时通过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展示模块的目的是提升,展示应在知识的生发点、易错点、拓展点处实现知识的上挂下联、左顾右盼,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展示的落脚点在于对知识的全面梳理,形成知识框架,归纳出规律和方法,达到提升的目的。“举一反三”就是要让学生从一点出发,把握一类。用三种方法解决一题的价值,永远大于用一种方法重复练习几十道题。用多种方法解决一题,培养的是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用一种方法重复练习几十题,带来的只能是解题的熟练度,但还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加重学生的负担,引发厌学情绪。“举一反三”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点生发出去,看透、看精,实现知识的整合,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内在规律。反馈是回归性的检测,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对弱生是学习目标的再次强化和全面达成,对优生是再次提升。反馈不单是反思、问答、对子互查、练习和测验,反馈是对子之间、小组之内、组组之间的多边活动。反馈可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独立的一节反馈课。可以是章节反馈,单元反馈,也可以是复习反馈、练习反馈、测评反馈。反馈中既有自主反思,也有展示提升,还有穿插巩固。总之,反馈的目的是全面的、全体学生的对学习目标的再次达成和提升。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 “ 点拨 ”。杜郎口把这种特色叫做 “10 + 35”(即教师讲解少于 10 分钟,学生活动大于 35 分钟),或者 “0 + 45”(教师基本不讲)。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让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同时用心灵、用生命讲述课堂的故事、讲述成长的故事。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 台上 ” 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 “ 台下 ” 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 时 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 “ 谆谆教导 ”,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模式与课堂改革
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学校管理问题。
第一,是环境
首先要为教师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班子能够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具有一支有较高的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事求是地讲,学校的教学工作,领导班子是关键,只要领导班子过硬,敢打硬仗,能够以身作则,再加上认真负责,没有一个学校办不好!
通过长期的探索,我们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十大素质。这十大素质是:
第一,登高望远,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第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第三,从小事抓起,打造精品的质量意识;第四,勤于交流,促优正劣的改革勇气;第五,善于合作,取长补短的进步要求;第六,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的探索态度;第七,关心集体,先公后私的奉献精神;第八,关注科研,总结规律的创新思想;第九,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民主观念;第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的主体理念。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实践,我鼓励老师们争创一流、努力工作、敢为人先,建立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在我刚到杜郎口中学当校长的时候,前一任李校长对我说,在当时已经几年领跑中考的湖池中学,有一个好的校风,有的老师成绩差,自己就偷偷地流泪。当时,我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到了现在,我们杜郎口中学的不少老师,课堂出现了问题、教学的成绩落到别人的后面,也偷偷地流泪,主动到有关的领导跟前作检讨、表决心。
有了这么一个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取得成绩是必然的。
第二,是信念
我们有一个基本信念,那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也就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我们从1998年开始搞教学改革。从那时起,我们的课堂评价定位就是不看教师看学生。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现在每次听课,每次考核,每次公开课、观摩课,我们都是从四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第一,是学生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第三,学生在表达时的精彩度,比如,语言、表情、动作,对知识的深化、拓展,包括自己个人的才艺展示;第四,生成。生成是每节课最精彩、最宝贵的地方,课堂上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从1998年到现在,不看老师看学生,这就是我们的信念。因为不管是应试也好,学生终身发展也好,还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创新的人才,未来都是落在学生自己一个人身上。第三,是一个机制
这个机制,我们贯穿着两点。
第一点,要立榜样,树典型,让更多的人成为教改的行家里手。我们每学期要评选校级名师、教学能手、优质课、校级十佳。每次获得荣誉的老师,都能予以一定的资金鼓励。邓小平曾经所过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是让一部分同志成为教改的先锋。现在我们的教师有四个层次,最高的叫专家教师,第二个层面叫能手教师,第三叫优秀教师,第四叫进步教师。专家教师每个月500元的工作补助,能手教师每月300元,优秀教师每月150元,进步教师每个月80元。
除了评选不同层次的教师,我们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领导班子观摩课,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普通老师的达标课,薄弱老师的过关课,很差老师的追踪课。并且对一而再、再而三不达标的老师,提出了一谈二警三停的管理机制。一次不达标要进行谈话,两次不达标在教学会上予以警告,三次不达标要停课一周,到优秀教师的课堂去培训,去学习,去锻炼。五年坚持下来了,每月一轮。
第二点,就是评定。我们现在提出要日清周结,学校领导班子每天要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反馈。在前一段,我们是上午第一节课前,由分管领导对老师前一天下午的工作进行公开反馈,包括听课、1查各种的材料和对学生的调查。现在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由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代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做点评。下午第一节课前,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三个综合学科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分析。
学校一贯坚持的业务论坛,在每周六下午,全体老师要一一登台演讲,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经验、谈教训、谈措施、谈方法,老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业务论坛已经组织了70多个专题,稿子如果堆积起来,已经有两米多高了。业务论坛是我们教本研究的一大优势,对老师业务理论的提高,对课堂技能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还组织各种评比。比如,三个年级主任要互评优秀、良好、一般,还要对自己年级的班级评出优秀、良好、一般、待提高。评出来以后,大家要讲自己的亮点,把经验介绍给全校的老师们,同时也要讲教训。每个周末进行学科评比。对六个学科,要评出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两个进步,一个待提高。学校给评上第一名的教师每人奖励30元,良好的每人奖励20元,进步的每人奖励10元,待提高的不作奖励。
在一个阶段内,这个奖励是非常管用的。随着老师素质的提高,奖励对他们的作用会逐渐淡化,可是老师们对自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会越来越重视。每次听课后,学校都会对讲课老师打分,并进行简评、反馈。有好几个老师都说,我的得分高一点低一点不在乎,给我指出缺点,替我找到需要改正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就收获很大。还有老师说,这一学期我得了几千块钱奖励我不在乎,可是在我的学科当中、年级当中,我是第几位,这是我人生价值的写照,这是我的尊严。
第四,也就是保障
我们的管理体制和其他学校有一定的区别,我们现在落实四层管理。第一层是校委,第二层是学科,第三层是年级,第四层是班级。
校委有一个验收评估小组,简称验评组,由一位校长任组长,由校长助理任副组长,还有三个成员,也是学校最有威信、教学最棒、能够得到老师们认可的三位。这个考评组每天都进课堂。我自己最大的体会是,我们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地点是课堂,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立足于课堂。现在我虽然事情比较多,还要坚持每周听课15节以上,平均每天三节。有时候两天没有听,再下一天要听六至八节。多听课、多评课,这是杜郎口中学的一个核心的、最有效的办法。
学科主任是本校同学科第一责任人。我们学校的教务处,最近几年已经变成了档案室。因为教务处的几个人,管理全校的教学有心无力,我们便呼吁,学科主任的位置就相当于一个教务处主任,把学科主任纳入到学校的主要领导成员。教学工作由学科主任全权负责。年级主任侧重于行政管理,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我们把班主任也纳入到学校教学的管理中,这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我们对班主任的最后的考核,就是对这个班所有任课老师教学过程、教学成绩综合的评价。班主任有聘任老师、管理老师甚至辞退老师的权利。
班主任工作反思
天下午听了杜郎口中学徐立峰主任的班级管理讲座,令我耳目一新。
杜郎口中学现在十六个班级,他们在班级管理上最大特点是处方管理和分层管理。其具体做法是班主任先根据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组织学生选出常务班长两个人,男女生各一人;再由常务班长组织全班同学选出六名小组长,同样是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各小组组长轮流值日一天,为值日班长;最后,全班同学根据成绩,觉悟等平均分配到六个小组。每周班会课上,由常务班长和值日班长组织和主持召开班会,班会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班长评方同学并排序,同时全班同学也可评议三个班长。这种做法不仅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长此以往地坚持,学生肯定个个很优秀,一定能成为英才。
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累”、“苦”等 字眼突现眼前。在班主任工作中,自己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一一检查督促甚至亲躬,长此以往,不仅累垮了自己,苦够了自己,还忽略了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学生对班主任的依赖越来越强,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的好
处。
徐立峰主任说:班主任应大胆“放权”,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所起的作用越小越好,应让学生自主管理。这话说的很好,很有道理。
总之,“自主管理、分层管理”的这种做法值得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之路
【编者按】:这里让我们跟随记者的步伐,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校园、课堂,同杜郎口中学的师生一道充分感受体验杜郎口中学因教学改革而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去哪里寻找我们的理想课堂?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革命”
中国教育报记者 陶继新 徐启建
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讲多一分钟都要挨罚;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吵吵嚷嚷,像个集市;老师领着头,有人躺着学书中的人物,有人用笤帚当剑边舞边唱„„
有谁想象过这样的课堂?
但就是这样的一种课堂,让一个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在去年的中考重点录取中报名268人考上了267人,也让一个个害羞内向的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大胆活泼而充满了无尽的活力。
谁动了我们的快乐课堂?
杜郎口中学,这个偏居鲁西北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中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让人很难相信它已经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偏僻闭塞,地处彻底的农村,周围都是大片的田地,连只砖片瓦都没有;设备简陋,不用说许多学校的基本配置——现代化的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视听教室等,就是像样的用来上公开交流课的音箱都没有;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老师正规师范本科毕业的很少,专科毕业的较多,甚至中师毕业的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
有两个事实可以说明改革之前的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状态”:初中三年级一个曾经有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了11名学生;全校一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仅是个位数。而最为重要的是初中3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新上任的校长崔其升对辍学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也不是家庭发生变故,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不愿在学校“活受罪”。一连许多天,崔其升拎着个板凳四下里听课。很快他就听出了“门道”:许多老师上的课,学生很不爱听。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上起课来,状如树干,举止单一,话似白开水,枯燥乏味,课堂上,死气沉沉,表面上看起来秩序很好,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早开小差到了“爪哇国”,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桌底下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寻开心,闹着玩。一些学生家长更是告诉崔其升:“孩子在学校混了3年,痛苦了3年!”
老师本来应该是受人尊重的传道者,现在竟然沦落到了“痛苦制造者”!家长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崔其升的神经:“教师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灌装桶’,课堂由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像被驯服的小绵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些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既然‘满堂灌’没有好的效果,我们能不能改?我们该怎么改?”
让课堂上的教师先活起来
1998年暑假之后,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拉开了帷幕,校长崔其升烧起了他的头三把火。崔其升的第一把火是量化指标。崔其升决定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将好课的评价基点定位于学生的动。为此,学校制定了3条量化指标:一是课堂气氛要热烈、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二是课堂形式要多样。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男女生竞赛、曲艺节目、讨论辨析、小品表演、擂台比武等,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正式课堂。三是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通过比例量化考评成绩,以参与人数除以班级人数的比例高低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量化指标的评价触动了教师的灵魂,他们开始思考一种前所未有的行动——由原来注重教师单独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自己的学。
崔其升的第二把火是上好“三课”。虽然有了量化指标的规定,但许多教师依然心存疑惑: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况且对于杜郎口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新的课堂教学还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幻影。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改革课,若没有引领与实践,恐怕依然在教师的心里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此,崔其升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等“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逼近。
崔其升的第三把火:“一谈二警三停”。在上好“三课”的同时,“一谈二警三停”的相应惩戒措施也在实施。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
三年的改革尝试,不仅使学校摆脱了被撤并的困境,而且结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实。到2001年秋,一向在全县中考倒数第一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步至中游地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改革意识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一扫往日的沉闷与单调,澎湃激荡起改革的活力与生气。
杜郎口的师生关系
通过两天的深入学习,使我更深的了解到杜口课堂中老师是如何转换角色的。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精髓就是,老师由原来的主演,变为现在课堂上的导演,而学生由原来的观众和听众的角色转变为今天课堂上的演员。那么课堂中老师这种导演的角色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他们在课堂上是不是一言不发,在做些什么呢?通过学习让我看到了,他们导演的角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第一、知识性的点评及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对每一道题进行讲解的时候,难免有遗漏或发现不了的问题,这时导演要发挥作用了。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分析完了,老师开始引导:“解决本题时有两个易错点,你们发现了吗?”生说自己的见解,当另外一个易错点没有说出来的时候,老师便点了出来,这就是导演应该做的。
第二、对解题方法进行点评,课堂上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送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一道题学生分析讲解后,教师便总结出,解此题时要一牢、二看、三回头。这就是方法的点评和指导。
第三、对学生如何当好演员进行指导。一名学生在读完题后,便进行讲解,此时导演便打住。此种讲法不行,便告知学生:读题是读题,讲题是讲题不可取,应该做到边读题边结合图形进行解释。于是该生又用二法进行讲解,这也是导演作用的体现。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要求。一节物理课上,上课前老师便提出三点要求:
1、注意板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工整性。
2、对能质疑和敢于质疑的同学要给以双倍加分。
3、注意表达时的口语。
4、看哪个组有创新。当学生板书完、讲解完后,老师对相应要求的表现及时给以鼓励性的评价和点评。这就是作为一名导演如何指导学生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表现。
总之,从杜口老师这种角色上的转变来看,或多或少的解决了很多老师的困惑,那就是这种课堂模式下老师讲什么,什么时候讲的疑问。这种角色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而老师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真正的能指导学生提高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素质,这正是新课改理念中所要求的。
第五篇:感受杜郎口中学
感受杜郎口中学
张掖市青西中学 周晓霞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我们来到了来到杜郎口中学,想亲临现场求证它成功的原因。刚下车一眼便看到三幢红白墙砖装饰的三层教学楼。楼顶显眼地矗立着“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自主自信、探索创新”十六字,向我们传递着学校的办学追求。
一、与众不同的做法
1、教学楼的走廊内到处悬挂的不是名人名言,而是印有学生头像、标明班级和姓名的普通学生的“名言”,这些“名言”通俗简捷,贴近学生,激发自信,催人奋进,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目的。
2、教室内,前、后、一侧和外走廊四块大黑板,学生每人分得一小块,或利用课间十分钟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或用于听写练习,或学生的自评及互评。
3、课间操站队不整齐的,喇叭点班点名,被点学生主动站到前面来亮相,自感羞愧,做完操教师、学生轮流点评,具体到班到人,毫不留情,班主任还要对全班上课情况进行反馈,操没做好的最后还要留下重新做。
4、教学楼走道里摆放着全校教师每人一块的教学反思板,反思内容清一色分为收获、不足、改进措施。走道内的黑板上还有学生对某学科某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与量化分值,真是一针见血、公正评价、不留情面。
5、全校教师每天上、下午课前,都要集中在教学楼门厅内,围站在一起,由专人、多人进行各方面情况总结、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并由2名教师轮流进行教学反思。
6、教师上课使用的都是经过两轮形成的,用双色笔手写的集体教学案,并有备课组长和教务主任的签名和日期。
7、全校各科上课的课型均分为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种,并在课前写于黑板上,却没有常见的新授课和复习课,每节课教师讲话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8、学生各科都有预习本和纠错本,均用双色笔工整书写。
二、教学
桌凳不是传统的一排排,而是被堆成了6个方块,每个方块由7-8名学生面对面而坐。每张桌子中间都摆放着一个或是旧铁皮盒、旧纸盒或破搪瓷缸,里面凌乱地装着各色的粉笔。没有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侃侃而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这里的课不是表演课,也不是“作秀课”,这样的课上学生是主角,而教师则是配角,有时就是观众。教室的门全都敞开着,学生们或站着、坐着,或趴在桌子上、跪在椅子上,还有的蹲在地上。忽然学生们又呼啦啦地冲到黑板前开始写。待学生们写完,呼啦啦地又
冲回座位,或大声讨论,或相互讲解,或相互提问,或拿笔演算。不一会,学生们又呼啦啦地聚到黑板前,听起各小组代表的“汇报”,不时地发出“抢答声”、“欢呼声”、“欢笑声”。而对于我们这些随意进进出出的听课者,学生们一副旁若无人、见怪不怪的自若神情,该干什么干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我想说、我要说、抢着说”的场面,真正实现了学生的“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的境界,在一个完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生们主动积极,没有任何思想压力,任何一个学生都在抓住点滴机会展示个人的才华。
三、教研
这里的教师听课分成四级:第一级是学校的5人考评组,每天听3位教师的课,要求必须指出一个毛病,还要给出改进建议,不仅如此,还将听课情况进行量化,于第二天公布出来;第二级是年级组听课;第三级是教研组听课;第四级是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听课。并且与考评组听课一样,都要给被听课者打出具体的“分数”并予以公布。同时,学科之间还相互评价,每周要将所有学科排出“名次”来!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教研活动归结为四个“每”,每天要写一篇拓展记录,录下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每周要写一篇业务论坛稿,总结一周来的经验教训,每月要写一篇论文,提升自己的反思成果,形成教育智慧。每周六下午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业务论坛,只要是教育教学范围内的话题都可以自由谈论。通过这一系列的反思,教师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反思板上我见到了这样的小议题“我的课堂程序与学生活动”、“谈预习”、“怎样看待别人提不足”、“我与榜样的差距与对策”、“我的课堂优与缺”、“我对大容量、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解与操作”、“我的教改之路”等。
杜郎口中学的教研活动可以从课前和课后两个方面来讲。课前,教师除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外,其教案还要经组长(学科)审阅签字后才能使用。课后,除个人自评、反思外,教师们还将自己的反思内容用小黑板公示出来,以供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达到成果共享,不足共勉的目的。再者,杜郎口中学还坚持每日他评和反馈制度,即每天由组长(学科)对前一天所听的课进行评价与意见反馈。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大黑板通告,二是开碰头会。另外,学校还定期举办“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为课堂有良好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机会。
成功的背后是艰辛和努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把直接讲解的时间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学、互学,交流、展示。而卸下了“说”的重负的老师,时刻“穿行在教室里”,眼睛和耳朵随时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发现并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全班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承担责任,这足以说明教师的负担没有减轻。不可否认因为“10+35”、分组、自学和展示这四环节的有效才使杜朗口课堂获得成功。我们看到从自学材料的准备,从教案合格验收制度的实施,从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见设计,从接受学校各个层面听课评估,从每周两次的个人教学反思展示,虽然教师课堂讲的不多,但教师围绕这四环节对教学过程的深思熟虑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非常大的。
四、管理
杜郎口的教学改革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组织形式变化,即分组学习;二是“10+35”,保证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三是抓“预习——展示——反馈”的环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经验的理论概括就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和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让全体学生全心全意说、谈、演、写。
在管理上,杜郎口中学一方面采取了四层管理(校委、学科、年级、班级)模式:另一方面,坚持“日清周结”的点评反思——学校领导班子每天要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反馈。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由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代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做点评;下午第一节课前,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三个综合学科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分析。老师要一一登台演讲,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经验、谈教训、谈措施、谈方法,老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这样的点评反思我们随时都能看到,每间教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位教师的反思展示,每个办公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个学科组的反思展示。学校从三个方面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突出学生的参与程度,一看课堂气氛,二看课堂形式,三看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次。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一节课下来有多少人次得到表现机会,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规定“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一般)”。
五、反思
通过观察与学习,加上一个假期的反思,我认为杜郎口中学改革的最大魅力在于:教学上的预习与反馈,态度上的坚持与落实。专门的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很值得我们借鉴。这学期如何搞好预习和落实是我们物理老师思考与工作的重点。思路很好,贵在落实。他们的早读分三段或四段,每段都有目标和检查措施。组长将完成每一部分的学生名单及时写在黑板上,完不成的其他时段督促完成(与吕老师的做法相似,所以吕老师的教学成绩比较突
出,与她的落实措施好是分不开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们,走不出地区,可以走出校门,走不出校门,总可以走到对门,向我们的同事学习,取长补短,定有收获。当然,杜郎口的模式是寄生于它特定的土壤的,也有很多缺点与很大的地域局限性,不能生搬硬套。没有一种方法适合于所有的人或适合于所有的学校,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切都是可能的,关键的问题是胆略,是步伐。青西中学是甘州名校,经过十年的积淀形成了我们强大的优势,青西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