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理念(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6: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理念》。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理念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生态、环境、农业、建筑、科技和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建立起十条理念。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务必要认真做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清晰,特点要突出,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规划观念要新、起点要高、质量要严。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规划,确保农业现代化替代传统农业,确保农民增收,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走适合国情的路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有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四害”的防治,切实搞好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这是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确保农民增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各级政府应注意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改变落后的面貌。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深入基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把规划切实做到具有足够的操作性和弹性,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好处,取信于民。在建设新农村中,切忌搞群众得不到实效的“形象工程”。一定要脚踏实地,抓紧解决农村中急需解决的就医、上学、提高文化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社会公共设施问题,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得到改善。只有取信于民,尊重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才能同心协力地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特别要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民居建筑文化,深入做好古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

我国传统村庄聚落的规划布局,十分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处理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时,先辈们注意巧妙地利用自然形成的“天趣”,以适应人们的居住、生产、贸易、文化交流、社群交往以及民族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同时,先辈们还重视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内在理性的逻辑安排,建筑单体形式虽然千篇一律,但群体空间组合则千变万化。如各地的一些著名古村落虽为人作,但自天开,形成了古朴典雅、秀丽恬静、各具特色的村庄聚落,成为现今国内外旅游者争相观光的景点。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好历史文化村落和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继承、发展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延续其生命力,使其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强调城乡差别和统筹发展

要强调城乡之间的差别和统筹发展,农村要现代化,但不能城市化。城乡应有差别,应互相协调、和谐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展现有别于城市高大建筑、宽畅道路、工厂学校、公园草坪和超大广场等建设风格的传统农村聚落、多样化的辛寸庄、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森林资源与农田水利等,将农村优美自然的田园风光、舒畅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作为区域人民的共同财产,与城市居民共享。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创新,将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现代文明扩展到农村与农民共享。惟有这样,才能城乡互动,整个区域互补和谐发展。

六、协调新农村建设和农房建设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房建设的关系,加强新农村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包括农业的发展、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农房建设等。人以宅为本,农房建设是富裕起来的农民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农民住宅不同于仅为生活服务的城市住宅,它具有农村生产、生活的双重性,既是农民世代居住的安身之处,又是农民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资料之一,许多农民利用宅屋养殖畜禽和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在改进农房的设计上下功夫,使其符合农村生活、生产的需要。这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前些年,由于来自多方面的误导,有些地方极其片面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建新村、盖新房,更为甚者竟然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一些地方领导把“几十年不落后”当作时髦,甚至把农房称为“别墅”。

一些媒体也把农民盖“别墅”说成是农民富裕、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中国农村的明天”。这样,使得一些地方不顾一切地动员农民群众盖新房,导致“干部动员村民举债建别墅”、“农民集体住别墅债台高筑”等现象屡有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顾此失彼,忽左忽右。

七、开发富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游”

我国广大农村以其贴近自然的优美环境、淳朴真诚的民情民俗、鲜明独特的传统风貌和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现代城里人。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乡村游”和“农家乐”呈现出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在这种热潮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乡村游”和“农家乐”是可以起到培植农村新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交流的作用,但必须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是主干,而发展“乡村游”和“农家乐”是其分枝。发展“乡村游”和“农家乐”必须建立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不能单纯地为旅游而设,尤其是在北方,为了开展“乡村游”和“农家乐”而修建专用的设施,一年仅能用上三个月,造成极大的浪费,更是应该引起警惕。一哄而上的“乡村游”和“农家乐”很难保证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尤其是由于缺乏认识和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得不少村落和村落中颇具风貌的景点屡遭破坏,更是值得高度重视。

总之,要慎重有序地开展“农家乐”,努力发展优秀乡土文化、现代农业特色和展现生态文明的“乡村游”。

八、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新农村建设不排斥外部的支持,但更为根本的在于依靠自身的变革。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发展创新农业文化产业,才能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也才能找到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九、强化耕地保护

加强耕地保护,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小城镇)的发展,不论是进行何种形式开发,都必须加强耕地保护,切不能靠出卖耕地来致富,每一项开发项目都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效益,并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不能单纯地开发,单纯地追求容积率,应提高开发的水平,进行合理规划。

十、发掘地方潜力,营造特色

要深刻地认识新农村建设(包括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在学习典型经验和示范中,应学习其精神实质,以科学的发展观,发掘地方潜力,大胆创新,营造各具特色的和谐新农村。

第二篇: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

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

2012-04-06

实践证明,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不断化解生态危机,促进生态平衡,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永恒追求的宏伟目标。

一、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态意识。农民是农村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农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要在村干部和村民中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以指导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质量的改善。近年来,富阳市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每年的地球日、环境日、水日等,深入乡村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不少乡镇结合当地实际,联合村支两委进行“生态文明进农户、进地头、进村庄”的“三进”宣传,使农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氛围不断浓厚,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二、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鼓励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有前景的生态产业循环环境链,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一要根据不同地区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引导合理选择发展方向,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富阳市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中,制定了水源源头、江河溪流沿岸及山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等政策规定,鼓励山区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生态种植等产业,以生态带动农民致富。二要大力推进新的科技革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贡献率。这些技术必须适宜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包括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生物净化环境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同时,包括提高水、土、肥以及农业废弃物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把新的科技革命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科技队伍,把生态文明理念与科技兴农战略真正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始终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一是要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近年来,富阳市把农村饮用水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抓落实,采取政府补助、乡镇筹措、行政村贴补等办法,使全市农村较好地解决了饮用水问题。二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要在道路硬化、庭院村道净化、村庄绿化、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提供良好基础。富阳市在生态型农村建设中,市政府每年投入2500余万元,支持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村庄建设、村民出力、财政补助的形式,使全市农村的道路、村庄绿化、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得到落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三是要积极引导农村群众的消费观,扭转陈旧陋习,开展低碳出行、低碳消费等活动。鼓励村民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实施绿色家庭评选,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近几年富阳市已评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绿色工地等“多绿单位”200余个,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群众中深深扎根。

第三篇:平权应是新农村建设的宪政理念.

平权应是新农村建设的宪政理念

平权应是新农村建设的宪政理念

胡锦光 教授

[摘 要]:城乡之间泾渭分明的二元社会结构主要是非农身份的人所设计的制度造成的,这些制度主要有户籍制度和强制收容遣送制度。当下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是以提高现有的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必定是暂时的,而不能是持久的,现有的新农村建设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宪政理念上说,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在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实现平权。

[关键字]: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平等权

上传时间:2010-5-10

浏览次数:387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正 文]:

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社会自1978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获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巨大发展,这一发展甚至被命名为“社会转型”。同样地,作为中国社会组成部分的农村地区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中国社会这一发展进程中,有一个挥之不去、始终缠绕着中国领导人和国人心灵的问题,那就是“三农”问题。八年来,作为中共中央开年最重要而发布的第一号文件必定是有关“三农”问题的,即是明证。这一问题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全面和均衡发展,特别是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之后,其更为突出地摆到了国人的面前。可以说,“三农”问题是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是能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正因为如此,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并于2006年初发布了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具体阐述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在确立了依宪治国的共识并将其上升为宪法规范之后,一切治国的战略、政策和措施就都必须要符合这一指导思想,当然也包括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政策和措施。任何失去宪政理念的指导而制定的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都将无法形成统一的秩序,也就无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那么,我们所说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新农村建设的宪政理念应当是什么呢?

一、城乡之间:为什么是泾渭分明的二元社会

虽然1978年宪法首次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但在此之前中国社会完全可以说在主体上仍然属于农业社会,因为中国近代化即工业化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完成。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以比较落后甚至是原始的方式从事着农业生产,属于“农村”户籍。只有少量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从事着总体上说还欠发达的工业生产,属于“城镇”户籍。

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近代化任务初步完成。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仍然占据着中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1.城乡之间二元社会的表现

(1)因农业人口众多,人均可耕种面积少,无法采用工业化的组织方式和先进的机械化手段进行农业生产,而只能采用落后的组织方式和劳动手段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居民在组织方式和工作手段上,可以说基本上甚至完全与国际“接轨”。

(2)农村因劳动方式落后,经济效益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极低,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绝大多数农民处于吃不饱的状态,1983年以后绝大部分农民劳作一年的收成也只能解决吃饱问题,无法解决吃好问题,更无从谈论发展问题;198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居民吃饱问题即已解决,此后,所要解决的是吃好和发展问题,城市居民的收入明显地要高于农民且这种收入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1984年城市居民与农民的收入之比为1.84:1,1994年为2.68:1,2005年为3.22:1。

(3)因农民的收入低,农村经济不发达,加之国家的财政投入不多,农村的基础设施非常差,道路、水利、饮用水、电力、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设施较少或者即使有也较差;城市里却道路宽阔,现代化高楼林立,用水、电力充足,白天汽车拥堵、夜晚彩灯闪烁,讲究环境卫生。

(4)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之内没有具体的劳动时间长度,且没有周六、周日休息之说;城镇居民有法定的工作时间、法定的工作日,一周之内可以有两个法定休息日。

(5)据统计,目前农村有2460万人看不到电视;城镇居民一户有二、三台电视机的不在少数。

(6)据统计,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者是 29.2%,文盲和半文盲还有7.5%。

那么,造成农村如此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固然,历史地看问题,就整个国家而论,农村的地域范围太广,农民的人数太多,农业生产方式过于落后,而城市所真正能够容纳的人口又是非常有限的,使农业人口迅速变成城镇居民而从事工业化生产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各种动物中胜出而成为高级动物,说明人类是最能够趋利避害的动物。那么,农民为什么就不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土地和生活贫困的农村到生活更为富裕、发展机会更多的城市里生活呢?

2.造成城乡二元社会的原因

(1)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所设计的制度。这类制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本来功能是进行户口登记,但它逐渐演变和衍生出其他两项功能:1)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即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村,以阻碍农民进入城市;2)作为享有和不享有各种待遇和照顾的根据。获得城市居民户籍是青年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或通过上大学,或通过参军入伍而提干转业,或顶替在城市里工作的父母,或通过招工等等途径,以改变自己的户籍身份。

二是强制收容遣送制度。农民即使在进入城市以后,如果没有取得该城市的“暂住证”,便成为“盲流”或者“流浪人”,即便没有实施任何违法行为,也能够对其进行强制收容和强制遣送。这一制度的基本前提是农民的“身份性”,对这类农民实施强制收容遣送的根据,可以推测,或者是认为这类人即使现在没有实施违法行为但终将是要实施违法行为的,或者是认为这类人根本就不应该在城市里生活而应该回到属于他应该生活的农村去。强制收容遣送制度是附属于户籍制度的,也可以说是以户籍制度的存在为前提的,甚至可以说它是在户籍制度之下保障城市生活秩序的一项制度。

如果国家对具有城市户籍的人和具有农村户籍的人同等对待,国家对城市和农村的投入是完全相同的,那么,户籍制度的附属功能也就毫无意义了。当然,事实并没有如此。

在户籍制度之下,国家是将自己的国民分为一等国民和二等国民,也可以说是分为高级国民和低级国民。国家对于具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就业、生活保障、医疗保险、接受教育等等方面给予了种种照顾和优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倾斜;而具有农村户籍的人却无法同等地享有具有城市户籍的人的种种照顾和优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财政投入少到非常可怜的程度。

(2)农民不具有与城镇居民进行平等竞争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无法获得好的或者比较好的工作机会。那么,农民为什么不具有与城镇居民进行平等竞争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呢?在一旦事实上允许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大量农民为什么只能成为建筑工地的劳动者、大街的清扫者、无照商贩、城市家庭保姆,甚至流浪人?答案只能是一个:他们没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受教育的机会或者没有充分受教育的机会,即使有受教育的机会也不具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受教育的条件。

因此,可以理出这样一个线索:一个人在他出世之始即按照他的父母的户籍决定了他的户籍——由户籍决定了他生活的空间(即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他自己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空间——国家对于生活在不同空间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人们过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缩小。

二、新农村政策:是达到城乡共融与共荣之策吗

作为2006年中央1号文件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于我们所要建设的新农村的“新”进行了描绘,并且规定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

生产发展: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生活宽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技术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管理民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财政上的支持及支持力度,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三点要求:1)财政用于新增加对农业的支出要高于上一年;2)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重要比上一年提高;3)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绝对额要比上一年增加。在中央这一基本要求下,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财政支农方面,财政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村道路方面,交通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方面,水利部提出将优先解决1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建设,实施中部地区低洼地排涝工程;农业生产方面,农业部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等“九大行动”,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同时,针对农民工问题,中央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

依据比例原则之妥当性原则,我们在判断一个手段是否妥当时,必须首先寻找到这一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根据目的判断这一手段是否是能够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那么,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呢?换言之,我们为什么要确定新农村建设的战略?

如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战略的目的是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说,这一目的只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低目的。因为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诸多手段告诉我们,它的作用范围和空间仅局限于农村地区,仅作用于农民,仅作用于农业,也就是说它仅仅直接作用于农村地区所存在的“三农”问题。作用的基本方式是,与以往相比,国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以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那么,国家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能否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缩小城乡之间历史形成的巨大差距呢?要做到这一点的基本前提是,国家能够保证永远、持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而且加大的力度必须要比国家在城市的投入要大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在收入上的差距,才能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在生活条件上的差距。我认为,这是值得怀疑的。怀疑的基本根据是:

第一,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是如此之差,中国农村的范围如此之广,国家要承担起全面改善的重任,是难以承受的。

第二,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劳动手段主要受制于人多地少的现实状况,受经济效益规律规定,农民无法承受因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所支付的成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因此,农民无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自己的劳动收入。要保证农民能够持续增加收入,必须由国家无偿地给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虽然如此,其作用仍然是有限的。即使这样,国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三,国家从税收中无偿地拨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对农民的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而论,毕竟是一种外力作用的结果,而并不是农民自身的、内在的力量作用的结果。

可见,如果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是以提高现有的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必定是暂时的,而不能是持久的。

我认为,我们在理解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时,必须将其放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上去考虑,必须将其放到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上去考虑,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上去考虑。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要由目前存在巨大差距的城乡二元结构达到城乡之间的和谐、共融和共荣,使中国社会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此目的来判断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现有的被解读的这些政策和措施是非常不够的,而必须城乡一体地去考虑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如上分析,落后的农村、生产力低下的农业、贫困的农民,此“三农”问题,既有中国农村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农民素质不高这一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有国家长期实行只照顾城市居民而歧视农民的制度和政策所致。而共和国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生产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不能不说后者是主要原因,“三农”问题的症结,从宪政理念上说,实质上在于是否在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实现平权。

三、实现平权: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宪法理念和宪政制度层面,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只能说基本上是平权的。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那么,城市居民和农民只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此前提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即意味着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法律面前是一律平等的。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使用了“公民”、“劳动者”、“妇女”、“母亲”、“老人”、“儿童”这些主体概念,而在这些主体概念之前并未区分城市居民和农民。

1.我国的法律文件中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不平权的规定

(1)一些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并不适用于农民,或者实际上并不适用于农民。有的法律是全部不适用,有的法律是部分不适用。当然,这些法律在规定地域效力和对人的效力时,并未明确它只适用于我国的城市地区和具有城市居民户籍的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2)为实施上述法律而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与上述法律相同,有的完全不适用于农民,有的部分适用于农民。

(3)由有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权力的城市所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直接地、明确地对具有本城市户籍的居民予以优待和特殊保护,同时意味着对“外来人口”进行歧视的规定,可以说不胜枚举。其中,最突出的是就业条件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各大城市通常制定了“职业保留法”,即某些职业只能由具有本城市户籍的人从事,不具有本城市户籍的人不得从事。至于在受教育、劳动保障、社会保障、额外收费等方面的不平权规定,已经达到司空见惯的程度了。

由上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各地所制定的政策,长期实行之后的结果是,具有城市户籍的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城市属于具有本城市户籍的人的城市”而排斥外来人口,特别是相比较农民,具有高人一等的优越地位;农民则也认为自己应当属于农村,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比较,低人一等。深圳和杭州街头曾经出现的标语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这种心态的直接表露;各城市所成立的城管执法队对所谓的“外来人口”的严厉执法,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直接行动的表现。钟南山院士提出应在广州恢复“强制收容遣送制度”的观点及依据,可以说是典型城市人心理的典型代表。

因为农村落后,所以我们将目光投向农村,所以我们在农村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所以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措施和政策只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这样的思维仍然是旧式的思维,可以说并不是治本而只是治标的思维。我们必须在认真研究和分析之所以形成我国社会这种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上,去制定新农村建设战略、政策和措施,思考和解读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我认为,只有按照我国宪法已经确定的所有公民平权的理念指导之下,去制定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措施,才能破解“三农”问题,才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的城乡之间达到共融和共荣,我国社会才能获得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2.建设新农村的宪政路径

(1)国家。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所能够做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二是改变原来的在制度层面优先照顾城市居民、歧视农民的制度和政策。从宪政意义上说,第二点是主要的,也是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

(2)社会。这里的“社会”主要指城镇居民,即城镇居民应当在观念上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之于城市的重大意义。城镇居民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只能依靠国家在制度面上去改变现有的优待城市居民、歧视农民的制度,去判断各地所制定的歧视农民的政策。

(3)农民。农民自身必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而要提高素质,又必须在观念上使农民认识到自己与城市居民具有同等的宪法地位和法律地位,同时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在农村地区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保证每一个农民都能受到严格的真正的义务教育。

从上述三方面可以看出,国家在制度层面对城市居民和农民实现平权,是新农村建设战略成败的关键。

[注释]:

不可否认,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方面,城市居民远远要多于农民;城市的进步发展要远远快于农村。有人甚至说,现阶段的整个中国就象一个大工地,处处在盖高楼、修道路、架桥梁。实际上这主要是指城市。

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国家的“乡村建设”、“新村建设”比较,除开制度背景不同之外,一个重大的区别是:我国是自上而下的、外力作用的结果;其他国家是国家与农民双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笔者之所以使用“基本上”这样的提法,是因为我国宪法除在1954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迁徙的自由外,其余的三部宪法,包括现行宪法均未再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在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现行宪法时,均未涉及迁徙自由的规定。宪法不明确规定迁徙自由,实际上是限制农民由农村向城市迁徙的自由,它并不包括城市居民不享有由城市向农村迁徙的自由。

深圳市罗湖区警方在大街上悬挂“坚决打击河南籍扒手”的标语;杭州市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在大街上悬挂“外地人应遵守交通规则”的标语。

各城市均成立城管执法队,专门针对无照商贩。而无照商贩中的绝大多数人属于由农村进入城市既无多少就业能力又无资本的人。在北京市海淀区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被无照商贩刺死以后,要求加强执法大队人员装备、扩大执法权力、强化执法力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钟南山院士因自己的手提电脑被盗及广州市长期猖獗存在的“飞车贼”现象,呼吁在广州市恢复国务院于 2003年已经废除的强制收容遣送制度。其理由有二:(1)“以人为本”是以好人为本,还是以坏人为本?对坏人的宽容就是对好人的残酷;(2)流浪人与违法犯罪分子之间只有一水之隔。

第四篇: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国家关注和改革的重点,全国各地也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上一再给予关注和政策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工业社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城乡统筹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为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农村;规划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统筹原则已经逐渐地变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思想,而国家在不断强调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强调着“城市反哺农村”这一议题,以实现我国城乡共同发展的基本战略。在城乡统筹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不仅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结果,也是农村人民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不断努力的结果。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合理科学的建设规划,这样能够保证农村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一、城乡统筹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为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程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政,尤其是是七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进一步落实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建设步伐。我国所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城乡间各项资源的整合,促进城乡社会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城乡社会与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与利用,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首要的议题是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的覆盖范围,尤其是财政支出在农村地区的整合利用,注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的均衡发展与不断繁荣,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程度和使用效率,从而

实现城乡整体上的一体化目标。农村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村土地的使用和规划,一方面保证了农业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用地范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思想不明确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生活水平提高后人民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去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这两点的相互促进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中心问题。但现阶段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上述指导思想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城乡统筹的指导理念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城乡统筹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似乎成了一句空话。虽然我国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但难以改变空洞的建设思想这一首要问题。

2、新农村建设重点轻面,缺乏区域统筹

一直以来大部分地区的建设规划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繁重的建设任务也难以切实完成。因为农村地区一般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较多,所以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存在一些难度,多数地区都选择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方式,开展示范村建设等活动。以这些重点村庄建设为基础,推及更广泛的地区,带动整体共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具体规划都是针对这些典型村庄的具体情况设设置的,而这些设置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其他的地区,所以在将这些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地方时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因农村建设规划缺少整体的宏观统筹,也造成了较多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3、规划标准难以做到完全统一

虽然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段时间、并取得一定进展了,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并表现出经验问题,所以至今仍无统一标准和模式可以遵循。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当前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内容和形式都多种多样,致使所建的村庄在功能规划、道路交通建设和景观建设等方面都各不相同,难以达到一体化的标准。另一方面,因为现阶段各地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相应管理部门不统一,因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难以达成一致,各个单位不仅缺乏重视程度,更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瓶颈问题,致使新农村建设水平良莠不齐。上述因素的混合与交叉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新农村建设在低质与低价之间的不断恶性循环。

三、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1、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进程

城乡统筹需要城市与乡村同步发展,而不应当牺牲乡村利益,这就要求我国尽快缩小城乡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距。现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地区的信息化步伐逐渐加快,然而与此相对比,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却远远不足。所以我国应该重视加强乡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加大农村地区基础建设支出,首先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推进整体一体化。

2、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加入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且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较为落后,因此,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加强财政投入,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因此,一方面政府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同时将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引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给予农村地区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地区发展和开发的速度,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引入农村地区,支持农村建设,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情况。

3、重视新农村建设的编制方法,做好建设内容衔接

现阶段,我国规划种类多样、项目繁多、形式多样,这些项目和形式虽然其编制主体相同,但是因其规划目的和性质不同,各个种类和形式所进行的具体规划也不尽相同,且由于其是分别编制的,所以难免存在项目间的衔接问题,解决好规划内容的衔接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来说,由于其编制的单位小,面积小,内容丰富,所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便于综合规划和统一管理。另外,因为农村地区发展要素较为简单,所需规划的内容也较为简要,所以,与其他规划项目相比,便于统筹管理,以及最终形成综合性的结果。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和规划需要重视项目和内容的衔接工作,使规

划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整体,能够做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强社.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1):15

[2]杨守春.城乡统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新农村建设.2006(5):13

[3]叶斌.困惑与创新——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0

(34):30

[4]涂海封.“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农村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设计.2010(3):46

[5]黄晓芳.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构建初探[J].规划师.2010

(7):77

第五篇:以创新的理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以创新的理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唐贞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我国农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素质偏低、设施落后、发展不够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落实在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上。新农村建设绝不能一哄而起、哗众取宠,应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不断向远大目标迈进。

一、解决三个问题,打好工作基础

1、班子领队。村级班子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村班子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战斗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党章》和法律规定,将会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敢干事、懂经营、会管理、群众公认的能人选进村级班子,选准当家人和领头雁。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创优工作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发挥村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将新农村建设成效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衡量村级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和村组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

2、规划先行。农村情况纷繁多样,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体现创新,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把人文素质提高、乡土人情发展、村居面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文化繁荣、科学社会进步纳入规划的基本范畴,突出农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有预而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3、文化推动。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文化产业、“文化中心户”为抓手,培育和推广一批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扶贫帮建于一体的“文化人”,鼓励农村兴办文化产业,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宣传普及先进文化,开展“十佳农户”、“文明庭院”、“生态庭院”、“致富能手”创建活动,塑造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理顺三个关系,革清发展思路

1、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新农村硬环境建设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展示规划科学、建设有序、文明清洁的良好态势。新农村软环境建设就是要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制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治能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协调发展。硬环境为新农村构造框架,软环境为新农村增添灵魂,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2、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关系。近期发展的重点是繁荣农村经济,摆脱贫困状况,夯实小康社会建设基础,通过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乡村经济,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在持续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在政府。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切实履行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依靠群众智慧,实现奋斗目标。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贫困乡村,由于底子薄、观念旧、条件差等原因,任务重,难度大,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既不能望难兴叹、碌碌无为,更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条件好的可先行一步,条件差的积极工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变化。

三、发挥三个效应,形成整体合力

1、典型示范效应。宏观上,通过办点示范,丰富内容,完善规划,创新模式,积累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微观上,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农民群众中的致富典型、建设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一人带出一户、一户带出一片、一片带动全村的建设目标。

2、分类指导效应。因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异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注意乡镇与乡镇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区别,在整体规划和发展模式上做到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在建设进度上做到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比学赶超。

3、部门服务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劳动保障、经济金融、农业水

利、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自觉担负起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职责,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合资源,积极服务,广泛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千帆竞发、百舸争游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三个结合,务求建设实效

1、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寻找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在规划上,融会贯通,大胆尝试规划建设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建设中,合理布局,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其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形成规模;在发展中,创新思路,在稳步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拓宽经济空间,适度适时培育农产品、工业品交易市场,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强后续力,将新农村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2、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创优投资环境,引进经营业主,利用民间资本,培育市场机制,整合农村资源,盘活一片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同时,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有效发挥交通区位、自然生态、政治经济、历史人文、林特土产、休闲娱乐、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品牌,培育亮点,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3、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扶贫开发纳入新农村总体规划,加大对公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基地的扶贫力度,重点实施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党委

下载新农村建设理念(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理念(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

    通山县新农村建设工作 “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规划 2007年以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

    新农村建设(汇编)

    【字体:大 中 门及直属商会 小 】 湖南省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0-08-11 湖南省工商联 2006年初,湖南省工商联、省光彩会开始有组织......

    怎么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国家实现小康战略目标重大举措,其核心是全方位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9亿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构建好农村消费安全环境,才能有效保护......

    新农村建设

    兴起农村改革新热潮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平顶山市叶县党委书记平顶山市叶县仙台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人口大镇,历史名镇,有8.4万亩耕地,6.2万口人,因历史典故王乔飞凫而得名。改革......

    新农村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程序实践教学关于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调查报告作者:丫丫系别:建工系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学号:0801010023指导教师:俞辉二零一......

    建设新农村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法律系09法学2班 240996218 黄艺凤摘要: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

    如何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 一、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

    新农村建设

    深山如隔世新村天地宽 ——水槎乡新桥村虎形新农村建设简介 各位领导: 虎形新农村建设点位于水槎乡新桥村虎形组,依十八排傍浪川河,高山翠林,生态优美。共有农户22户,人口110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