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康复医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
目的:建立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康复医学学科。方法:通过背景和现状分析,认为制约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康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一是儿童康复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不完善;二是缺乏康复医学诊疗特色;三是专业人员极度匮乏。结果:结合当前形势和研究进展,提出儿童福利机构康复医学发展的10项目标和方向的建议。结论:我国儿童康复医学学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尚不均衡,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制定发展目标和措施,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康复医学学科体系。
【关键词】
康复医学;儿童;残疾儿童;福利机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人的意识改变等原因,儿童福利机构收养的儿童中,除极少数孤儿外,绝大多数是遭父母遗弃的身患先天残疾、后天因病(或灾难)致残、或身患重大疾病(无钱医治)的弃婴或弃儿,长大后绝大部分生活仍不能自理。针对这种情况,1987国家民政部在全国部分省会城市儿童福利院的基础上,成立了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兰州、广州、南京等),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了以物理治疗为主的整套康复器材等硬件设施,并对部分人员进行了短期培训,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开始步入轨道。然而,20多年过去了,全国224家儿童福利机构面对57.3万[1]失依儿童因缺乏合理有效的康复手段,失去了最佳康复时间,出现或加重了残疾程度,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止步不前。2000年以来,香港复康会在内地积极推行引导式教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缺乏长期性,效果也不尽人意。笔者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相关康复政策、行业标准、专业人员等配套不到位,目前仍未建立起系统而完整的儿童康复学科体系,儿童福利机构康复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深入。为此,就上述问题谈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开拓思路,引起领导和同行们的重视,希望能够对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儿童福利机构康复学科体系起到有益作用,以利于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存主要问题
1.1 儿童康复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不完善
2001年,国家民政部颁布了《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对儿童福利机构各方面建设提出了最低要求,但康复方面的制度、职责相对欠缺,尚无统一的康复工作各类执行量化标准和康复管理监督体系,没有康复方面的细化具体要求,也无相应的考核体系。因此我们呼吁民政部制定专业性强的行业规范、标准及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康复工作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使儿童福利机构由事务性管理向康复专业化管理转变。通过行业标准建设,依据相应的制度和标准,保证和促使康复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1.2 缺乏康复医学诊疗特色
目前,国内儿童福利机构(包括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均设立了相关康复科室或部门。由于现有医师康复意识淡薄及康复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忽视了特色专科建设,同时也使人们对现代康复产生曲解,实际上,凡疾病后能百分之百恢复的病患者,不存在康复的问题,只有病后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恢复,遗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才有康复的必要。因此目前只把康复治疗当作仅是一般临床治疗的延续,康复工作与一般临床治疗类似,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康复特色诊疗,如运动、作业、言语等,从而使医疗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许多康复措施不能尽早介入,以致产生了更多残疾或残疾程度的加重。
1.3 专业人员极度匮乏
学科发展依赖多种因素,但专业技术人才最为关键。有关资料显示, 发达国家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值大约在70人/10万人口。挪威是145.63人/10万人口,荷兰是67.97人/10万人口,澳大利亚是48.37人/10万人口[2]。据此,我国目前实际需求康复医师1.3万人,物理治疗师18 万人,作业治疗师12 万人,而现有康复医学方面的技术人才总数不足10 000名, 其中,康复治疗师仅500多人,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例是0.4人/10万人口[3],数量缺口与实际需求有巨大的差距。而更大的差距则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一般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经过 4~6 年的康复专业训练并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康复医师的资格,治疗师也需要4年的大学本科训练才可以获得资格,治疗师学历的要求已达到研究生层次。符合如此条件的技术人员在我国并不多见,在儿童福利机构,真正学过康复专业的康复医师或治疗师几乎没有,整个康复医学梯队中高级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外,现有康复技术人员对康复医学科的定位和功能认识还很模糊,没有真正理解康复医学的概念和内涵,不少人依然认为康复治疗和物理治疗、针灸治疗一样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加之学科带头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是从临床医学人员转型而来,更由于机制原因,有的学科带头人甚至是非专业的管理人员担任。因此,康复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也因此远远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当前形势下儿童福利机构康复医学的发展目标、方向和措施
2.1 强化康复医学学科的特色康复医疗
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残疾儿童中,以脑瘫和智力障碍所占比例最大,治疗也最为棘手。但是,儿童福利机构有比较齐全的康复器材,所以成立以脑瘫和智力障碍为对象的相关重点学科和科室,成立PT、OT、ST等特色治疗室和相关训练室来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强调残疾儿童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强化儿童康复医学科的特色医疗,树立专科兴院的意识,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充分发挥康复技术的特长,学科才可以不断发展、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形成自己的特色,作出自己的贡献 ,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
2.2 加强学科带头人及其梯队的培养
儿童康复医学的发展 ,急需康复医学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是启动康复医学学科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 ,也是原动力。随着一方面分娩技术的提高,先天原因的残疾儿童成活率不断上升,儿童康复需求空间会越来越大,对 PT、OT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多,加大培养力度 ,培养更多合格的 PT、OT师满足社会需求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学科带头人在整个康复医学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是争取管理层支持和培养梯队成员的关键因素,其决定学科发展的方向、深度和广度。因此培养优秀的专业人员和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同时康复专业人才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回报社会时,又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促进了人才队伍的进一步壮大 ,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2.3 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
目前在儿童福利机构里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大多是由其他临床专业的医务人员来担任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由护士转岗成为治疗师的,大多都没有经过统一培训认证就上岗。因此这类人员需要进行进一步系统化继续教育培训,参加综合性普及型的康复培训班以获取基础知识,以改变对康复医学产生的误解或歧义,然后再分“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参加两大类短期的康复专题培训班或提高班。“康复医师” 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不是系统的康复治疗学课程,而是康复评定学、临床康复学、康复疗法学等;而“康复治疗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需要系统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4]。继续教育和培训必须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为临床训练打好基础,并紧紧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或康复训练方法,突出实践特点,突出能力培养,突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规范系统的操作技能。培训的累积时间需1年以上,每阶段或每期培训为 1~3 个月。此方向的培训迫切需要有全国统一的大纲和总体规划并恰当安排分期培训。
2.4 完善康复各类标准和管理措施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科发展的保障,也是严格执行规范管理的基础。我们借鉴国外成熟的康复诊疗标准和管理制度,建立康复医疗及科室建设的各类指南、诊断标准、诊疗规范和疗效等级标准,实行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评估,制定康复疗效标准,根据康复效果和监督考核机制来评定工作业绩,实行科内自我评估与院外评估相结合,并进行评估结果分析及制定改进计划,同时建立必要的发展和提高机制,建立职业水平测评、业绩评估、考核与奖励、晋升的制度,建立科内学习、研讨、继续教育及国内外进修、定向培养制度,建立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及长远计划的培养等制度。因此只有完善康复各类标准和管理措施,才能使康复工作人员的康复诊疗向规范化、专业化健康发展。
2.5 完善康复职称体系
我国康复医学科和康复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不规范,民政系统没有独立的职称评定专业委员会,国家在康复医学职称评定方面还存在许多政策问题, 一些中专和高校培养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在进入康复领域工作时,感到发展空间受限,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为了加速学科建设的步伐,使民政系统康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建议采用积极的措施进行规范管理,以职业水平考试为重点,建立儿童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准入制度,完善康复职称系列的评定措施,规范康复医疗机构准入制度,保证康复医疗机构具备必要的高、中、初级人才,使康复工作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2.6 设立行政专业职能部门
目前我国康复医学事业是三个部门管理,分别由民政、残联和卫生部门分头领导,彼此间缺乏沟通协调,许多康复相关问题难以解决。如2001年WHO颁布的“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是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这个标准在结合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等残疾问题时,同时考虑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是非常实用的,但至今还没有执行,使得我们在康复治疗上很难和国际接轨。另外康复医疗费用不能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也是制约该学科发展的政策性障碍之一。目前民政部门的康复业务由各地民政局福利处、优抚处监管,建议民政部门设立专门的行政专业职能部门(康复司/处/科)对儿童福利机构、精神康复病院、荣军医院、社会福利院老年医院和康复医学会进行康复业务指导、管理、监督和协调。该专业职能部门应在诸如此类的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并行使相关职权,以促进儿童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2.7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文化建设
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是公益事业。儿童福利机构(或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作为儿童康复服务的载体,其性质应体现为公益性、福利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文化也有别于其他的组织文化。笔者认为,儿童福利机构文化是指机构所有成员共享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能为机构成员共同认可,并能使他们产生超越自我的信仰和行为方式。救死扶残、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医疗需求是儿童福利机构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儿童福利机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儿童福利机构文化建设,能有力促进儿童福利机构的软硬环境建设,使儿童福利机构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轨道,使职工树立起“忠诚康复事业,心系残疾儿童”的观念。
2.8 拓宽社区康复服务范围
康复服务范围仅限于儿童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儿童是不够的,应该向社区拓宽,积极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社区康复就近就地、经济适用,指导、帮助残疾儿童和患者家庭在基层社区进行康复训练 ,适合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大、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 ,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的社区康复刚刚起步,多数残疾儿童缺乏有效的康复训练,所以要大力开展社区残疾预防,加强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康复普及教育,建立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开发社区适宜技术。儿童福利机构康复医学科应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促进社区发展广覆盖、低投入、高效益的康复训练服务,最终完善以残疾儿童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站为骨干、以儿童福利机构为资源中心和技术指导的康复训练模式,为非儿童福利机构内的残疾儿童提供完整的康复训练。
2.9 加大临床科学研究力度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和学科梯队建设的催化剂。康复科研是当前儿童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康复科研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儿童康复医学与康复实践,致力于仔细观察和寻找残疾儿童康复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课题,并对其进行探讨、研究、总结,不断充实和发展康复理论。同时学术组织要把学术交流作为基本工作,帮助儿童福利机构的康复医学人员开拓思路,发展横向科研合作,使康复学科走向成熟。
2.10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儿童福利机构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通过参观考察、访问、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举办短期培训班等方式培养康复人才。与国外慈善组织和国外的康复机构、康复组织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康复理念、理论和治疗技术,对一些课题合作进行深入研究,共同推动儿童康复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从整体上看,我国儿童康复医学学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尚不均衡,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制定发展目标和措施,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康复医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儿童康复医学的发展,规范康复诊疗行为,早日造福于残疾儿童。
参考文献: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董新亭,李卫莉,马秀华;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http://.2004年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佚名.李浩炜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康复医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医药期刊学会http:///?891.html
第二篇: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思考
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中。这部分孩子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厌学、逃学、打架斗殴。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在学校,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
二、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3、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4、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第三篇: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市始终把关注、推动儿童健康成长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多措并举为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全市儿童生存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由于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和制约,**市仍有部分儿童还存在生活困难、家庭教育缺失、学习受阻、身心发展不健全等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困境儿童生存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今年4月**市妇联有针对性的对全市困境儿童生活学习等发面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困境儿童现状
**市现有总人口14万,约有儿童4.2万人。2012年4月数据统计,全市共有困境儿童2431人,其中贫困家庭儿童1746人,残疾家庭儿童153人,单亲家庭儿童409人,留守儿童100人,流动儿童179人。
二、**市困境儿童面临的主要困难
1.贫困家庭儿童。据统计,**市现有贫困家庭儿童1746人,大多分布在农村各学校。此类家庭经济来源单
一、不稳定,且具有双重性,即大多数家庭属于残障、单亲或因病返贫家庭。这些儿童不仅面临物质生活匮乏,进一步生存发展空间狭小,同时也存在性格障碍、心理偏差失衡等问题,无法持续完成学业,易与社会发展脱节,出现贫困导致教育的缺乏,教育的缺乏又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2.智障及患病儿童。我市目前在册残疾家庭困境儿童约150人,目前均能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为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市专门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特教班现有学生16名,其中多是生理缺陷儿童或智障儿童,如盲哑儿童、残疾儿童,这部分儿童上学不仅要有专人看护,还要进行行为训练等形式的技巧培训,一方面家庭负担重,无力再让儿童继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经费紧张,无法满足儿童成长各项需求。
3.留守流动及单亲家庭儿童。家庭结构不全、家庭环境不稳定形成了留守、流动、单亲家庭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类儿童由于缺乏社会重视、家庭关爱、家长监管和专业心理辅导,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佳、性格发育不健康、生活习惯差等问题。目前**市已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为摸排出的100名留守儿童、179名流动儿童、409名单亲家庭儿童建立了档案,下一步将有针对性的开展困境儿童家庭教育培训、“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等活动。
三、**市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1.扎实开展“春蕾计划”活动。**市积极推进“春蕾计划”纵深发展,活动自2001年在全市实施以来,累计资助春蕾女童2436人次,发放助学金104.088万元;修建“春蕾小学”4所,筹集建校款95万元;举办“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学员237人,累计评选优秀春蕾女童50余人。“春蕾计划”已经成为妇联工作的品牌工程,成为凝聚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平台,成为一项社会支持、群众满意的公益品牌。2.广泛开展“恒爱行动”系列活动。“恒爱行动”活动在我市开展以来,累计发放毛线300斤,回收新毛衣300余件,接收捐赠的全新毛衣、鞋帽、围巾和书本近2000件。活动不仅为本市困难家庭儿童、孤残儿童和特教学校的儿童送去爱心,还为革命老区孤残儿童送去了温暖;不仅为困难家庭儿童、孤残儿童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同时也为爱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关爱孤残儿童的慈善平台;不仅实现了物质增值,更实现了精神增值、社会资本增值和人的能力的增值,目前此项公益活动已成为针对孤残儿童的一项关爱品牌。
3.积极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状况,**市各级上下联动,于2009年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七里镇中学、孟家桥中学建立了两所“留守儿童之家”,目前各项工作已步入正常轨道,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达到了有一个稳定阵地、有一支教育队伍、有一个“一帮一”形式的“三个有”和有一个好的组织领导、有一套好的工作方案、有一种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的“四个一”工作要求,社会成效显著。4.关爱帮扶等社会救助扎实推进。一是积极拓宽捐助渠道。**市妇联组织充分把握机遇,牵线搭桥,精心运作,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大力争取企业和个人支持,如吸引**立新超市等爱心企业、刘艳等爱心人士共同参与,为**市捐资助学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活力和光彩。二是开展“爱心助春蕾”、“圆梦大学”等捐助活动。如:2009年组织机关干部对莫高镇因交通事故父母双亡的杨玉婷同学进行生活帮扶募捐,筹集资金2.4万元。三是大力营造关爱弱势群体氛围,积极动员市直机关各部门、单位等与困境家庭结对帮扶,倾力帮扶困境儿童家庭。
四、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目前,困境儿童救助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与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资金募集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等。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积极营造关爱困境儿童社会氛围。开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儿童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是为群众解难的“民心工程”,为做好、做实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救助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围绕困境儿童开展更深入的调研,针对他们的特殊困难、实际需要和成长要求,争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困境儿童,保障困境儿童享有的权利;促进救助工作与政府政策有效对接,使救助工作从妇联自发的公益活动变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长期职责和自觉行为;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大力营造关爱困境儿童氛围。
2.整合资源,建立社会化、全方位救助新模式。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要以推动解决困境儿童的实际困难为重点,积极探索救助模式,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努力推动改善困境儿童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要善于“借势”,做好“联”字文章,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推进“救助工作”;要整合优势资源,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争取有关非政府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的扶贫资金,实行项目化运作;要大力争取政府及职能部门在扶贫、社会救助、大病救助等方面的资金倾斜,探索出一条全面救助、综合服务的新路子。
3.坚持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拓宽困境儿童救助内容和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及时调整帮扶重点,拓宽救助内容和范围;要认真履行救助职责,定期为他们送去知识与温暖,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要在帮扶内容上,从钱物帮扶延伸到情感与物质同时帮扶,实现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帮扶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职业化,弥补其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因亲情沟通不足而留下的缺陷,促进困境儿童的心理帮扶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
4.规范运作管理,促进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建立完善科学、系统、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救助工作始终坚持“四个到位”和“三个清”,即:调查研究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典型挖掘到位;困境儿童底数清,爱心捐款账目清,善款使用效果清;要在困境儿童调查研究、救助款申请发放和救助反馈工作环节,强化管理,严格监督,保证救助工作持续健康扎实有效开展,把好事办好、办实。
在各方努力下,**市困境儿童生活、学习等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地区经济不发达,全市困境儿童数量多、受助渠道狭窄等因素影响,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与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仍需多方努力,进一步加大对困境儿童受助力度,不断改善和优化其成长环境,实现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四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空间设计研究现状总结报告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空间设计研究现状总结报告
一、自闭症儿童人数的激增
自闭症的概念于1943年由美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用于指称那些人际关系极为狭溢,环境互动极为受限的个体,即“从社会生活领域退缩进自我的空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重复刻板行为、语言障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3岁以前,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严重不良影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是世界上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严重的疾病之一。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88个儿童就有一人患自闭症。中国公益研究院在2014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约有450万儿童患有自闭症,每年还按(10%—17%)的比例在增长。
儿童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呼吁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与尊重,并为其提供平等发展的环境与平台。
二、自闭症康复行业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医疗专家委员会给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 尽最大可能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化们重新走上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
目前国内外对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疗法、药物治疗、教育融合、机构管理等领域。药物治疗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效果甚微;有相关研究证明国内现有的主流康复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闭症康复治疗在前期密集式训练的效果显著,但是后期部分患儿的行为反而会退化,对自闭症患儿的整体发展不利;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目前国内教育融合的支持性政策甚少,对于从事特殊教育人才也相当紧缺;关于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全国现在有33家孤独症康复的国家试点机构,一些医院和康复中心也配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室、游戏室、治疗室以及其它康复性活动。康复中心85%是民办机构,而且场地基本是租赁的,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的周期长,所需要的康复环境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国内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现状是所有的康复训练及活动都集中在室内环境中进行;室内环境并处于很零散和随意性的状态;康复活动与环境脱节;室内空间划分不合理,缺少人性化设计,并没有从自闭症儿童群体的主体性与特殊性出发;缺少的室外康复训练的场地和配套设施。
三、国内自闭症儿童康复行业研究现状
我国在自闭症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是1982年由陶国泰教授首先报道了4例自闭症,之后国内自闭症的病例日渐增多。国内现 阶段对于自闭症儿童特殊群体的康复性理论研究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近年来很多硕士论文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空间设计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东北林业大学的王宇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研究》中在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质以及病症特点,对自闭症儿童的需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闭症的治疗与康复花园相结合的理论,对自闭症儿童的户外环境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青岛以琳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实践性探索;南京艺术学院的刘禹彤在硕士论文《游戏治疗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孤独症儿童康复性游戏场地设计》中从景观专业的角度出发将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方法与室外环境进行探究,提出了可变的、模块化的康复性游戏场地的理论设计,也是目前为止将治疗环境与治疗方法统筹起来的探索性理论;西南交通大学张加秩、郭廷鸿对将自闭症儿童的医疗实验与康复性花园进行探索,提出了自闭症儿童的园艺疗法花园设计理论,并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分析推到出PDPE设计循环设计理论。
四、国内环境心理学研究现状
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有华中科技大学的林玉莲和胡正凡共同编著的《环境心理学》教材,教材中详细分析讲解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相关知识,并将环境心理学和实例相结合做了分析,最后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实例做了详细分析。还有徐磊清和杨公侠共同编著的《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
我国现在阶段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空间设计大都以常规的设计方法来设计,设计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自闭症儿童的生理以及心 理的特点,完全忽略了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的主体性与特殊性。这样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完全不顾及自闭症儿童的身体机能及认知的障碍,甚至无障碍设计也做得不够完善,对自闭症儿童关爱的不够,这样就会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环境心理学能够全方面考虑残障儿童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变化,根据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出自闭症儿童的环境。因此,研究基于环境心理学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设计方法显得更为重要。环境心理学是指导设计的重要学科,研究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对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学术上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基于我国自闭症儿童数量急剧增长、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迫在眉捷,其康复机构空间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希望能够通过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及特殊群体的康复疗养机构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类特殊群体的生活现状,借此倡议社会能够更加人性化地关爱并接纳自闭症儿童。
第五篇: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的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的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样为东部的发达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同时解决了劳动力剩余问题,但是却产生了两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有5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其中14岁以下者超过4000万,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他们主要生活在安徽、河南、四川、湖南等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同时,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增多,已发展成一个社会问题。近来出现的“两龄女童独守奶奶尸体”、“湘西留守女童带弟弟上学”等事件,不难看出留守群体所处的困境。
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同时致使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猛增。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受着晚年的孤寂,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亟待社会的关注。勤劳淳朴的农民,省吃俭用拉扯大孩子,正当他们可以稍稍歇下脚的时候,孩子们却又远走他乡,给老人留下无尽的寂寞与思念。孩子们进城打工,一方面,是可以多赚钱,改善生活,开阔视野,相比在家种地确实要好得多,他们高兴。但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子女能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的衰退,老人们难以很好的照料自己。大量留守儿童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一般交给隔代老人照顾,不少老人需要同时照看几个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更是力不从心。
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由于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羽翼的庇护,断绝了家庭亲情的滋养,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很容易受到侵害,他们的心理与性格更容易发生扭曲。据调查,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双亲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管教和亲情缺失,给正值成长期的孩子人格健全带来负面影响,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一大隐患。
2、父母进城务工,陪伴在身边的只有爷爷奶奶,农村的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并且占一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有学业困难,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有心理偏差。如:自卑、抗拒,不服管教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导致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农民工家庭问题、学校教育与管理问题、农村社区问题、政府政策问题。
留守群体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的背后,是超过两亿背井离乡的“流动大军”。一边是“流动”,一边是“留守”,许多时候,正是流动人群权利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种种困境。在这个意义上,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仅是能否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一本课本和一张书桌的问题;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不仅是吃饭穿衣的问题。对留守群体的关注,既要着眼于对单独个体的关切,更应扩展至对庞大流动人群的关怀。为此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建立健全相关措施,给留守老人营造一个安享晚年的环境,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当务之急。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很多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曾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对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给与清晰定位,这种定位为农民工子女(包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就相关内容做出了修改。该意见发出时,有些地方省市对留守儿童问题已逐渐重视,相关的地方部门也已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意见发出后,全国各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也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直至今日,有些地方党政已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日常工作。
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条件不同,所以必须从各地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综合各地区及地方的实情,主要的措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及老人问题。要把处理好留守儿童、老人问题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使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留守儿童、老人的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各镇或村委会要尽快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老人的情况,逐一登记造册;组织人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老人家庭,及时了解情况;以村委会为单位,每季度或半年为留守儿童组织一次联谊或联欢活动,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关爱;组织留守老人接受“育儿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老人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教育后代。二是各中小学要将“留守儿童”“梳理”出来,分类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重点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班主任要跟踪了解这些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从各方面关心留守儿童,做留守儿童的知心人、贴心人。还要每月与学生家长书面或电话反映一次孩子在校期间情况。三是外出务工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每月向班主任了解一次孩子在校的各方面情况。
三、社会各界要多方协作,形成合力。比如,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老人的主题,积极宣传“儿童优先”、“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等新观念,宣传国家保护儿童、老人权益的政策,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先进典型,营造关爱留守儿童、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家庭的帮扶力度,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财政部门在留守儿童、老人工作上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共青团组织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等。
四、有条件的乡镇,应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地方财政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经费补助,地方教体局、相关学校也加大了对上述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力度;各学校针对学生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减免费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流出地学校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为进城务工子女办理转学手续,对短期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建立并妥善管理好外出学生的学籍档案。接收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开展关爱活动。建立信息档案、开展 “爱心家庭一帮一”活动、“关爱成长1+1”活动;利用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开通亲子视频对话功能;
设立了“留守儿童谈心室”,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之家。
随着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种种措施的施行,不少地区的情况都已有所改善。
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在其著作《农民的终结》一书中说:“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对当下中国而言,这一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则是,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政府与社会支持,减少他们的亲情缺失、教育缺位、行为失范与安全隐患。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城市化能否有一个稳定大后方,也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能否有一个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