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5篇)

时间:2019-05-14 17:0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

第一篇: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

王林云

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并明确指出“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无论从历史、现实的角度看,还是从人生的角度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之基,是共产党人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理应把理想信念植根血脉、融入灵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定力、凝魂聚气,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振兴伟业推向前进。

一是常补精神之钙,增强政治定力。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精髓,把握要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做思想上的“明白人”。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始终与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品德,做道德上的“模范人”。

二是常谋振兴之策,增强战略定力。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立足赣南实际,围绕振兴发展目标任务,不“散光”、不“走神”,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落实。立足岗位实际,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科学谋划各项分管工作,不半途而废,不朝令夕改,务求工作实效。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和波折,抱定共同之决心,坚定共同之信仰,排除干扰,砥砺前行,开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美好未来。

三是常担为民之责,增强实干定力。推进改革振兴,关键在实干。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特点,抓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不断深化“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农业农村及民主法治领域专项改革。坚持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注重源头防控,打造“阳光信访”,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践行梁家河蕴含的“实干担当、敢为人先”的崇高精神,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汇聚改革振兴的强大合力。

四是常怀律己之心,增强廉洁定力。廉由心生,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正确对待权力和地位,做到干净用权、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管住小节,防微杜渐。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比待遇、不讲排场。

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三严三实”

陈晓春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好头,起表率作用,重点做到以下“三要”。

一、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思想认识,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真正把理想信念看成是“务实”的东西,不是“务虚”的,是言行的“灯塔”,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当前,特别要把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学深悟透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务求入脑入心,真正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二、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保持政治定力、信仰定力、律己定力。

首先要保持政治定力。党员心中要有党。要保持与党中央在思想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做到党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要坚信党的领导,以实际行动拥护中央权威;要始终做到自警、自励、自省,敬畏法律,珍惜岗位,守住底线,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其次要保持信仰定力。党员心中要有魂,这个魂就是坚定的革命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最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定崇高革命信仰,与战士同甘共苦,将不畏死、兵不惜命,方能攻坚克难,才能建立新中国。今天,我们处于和平建设时期,环境变了,面对的形势任务也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变化,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坚决不能变。第三要保持律己定力。党员心中要有戒。坚守党的政治纪律,既要靠组织教育,更要靠严以律己的定力。党员领导干部一旦放松了对自己、对家属、对身边人的从严要求,松懈了律己定力,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全家腐”,最终导致“全家哭”。

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认真贯彻“反四风”“八项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使其成为自己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三、坚持理想信念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民、肩上有责,脚踏实地为民谋事创业。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体现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老百姓痛恨贪污腐败,同样也痛恨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马上就办。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市委领导下,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定不移推进《若干意见》贯彻落实,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脚踏实地,创出特色、做出成绩,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第二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

王林云

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并明确指出“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无论从历史、现实的角度看,还是从人生的角度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之基,是共产党人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理应把理想信念植根血脉、融入灵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定力、凝魂聚气,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振兴伟业推向前进。

一是常补精神之钙,增强政治定力。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精髓,把握要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做思想上的“明白人”。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始终与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品德,做道德上的“模范人”。

二是常谋振兴之策,增强战略定力。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立足赣南实际,围绕振兴发展目标任务,不“散光”、不“走神”,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落实。立足岗位实际,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科学谋划各项分管工作,不半途而废,不朝令夕改,务求工作实效。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和波折,抱定共同之决心,坚定共同之信仰,排除干扰,砥砺前行,开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美好未来。

三是常担为民之责,增强实干定力。推进改革振兴,关键在实干。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特点,抓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不断深化“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农业农村及民主法治领域专项改革。坚持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注重源头防控,打造“阳光信访”,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践行梁家河蕴含的“实干担当、敢为人先”的崇高精神,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汇聚改革振兴的强大合力。

四是常怀律己之心,增强廉洁定力。廉由心生,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正确对待权力和地位,做到干净用权、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管住小节,防微杜渐。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比待遇、不讲排场。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全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辨大是大非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把增强政治定力摆在突出位置。

政治定力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全面把握和牢固树立

所谓政治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而复杂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主要表现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具体地说,政治定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这种转变的途径,是共产党人坚信不疑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终要达到的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动力源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经过90多年的接续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我们党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现阶段奋斗的基本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凝聚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既适应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又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

对中央决策部署的有力贯彻。政治定力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纸面上,而要落实到实践中、举措中、行动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央要求开展的工作,毫不迟延地开展;中央决定禁止的事项,毫不犹豫地禁止。无论遇到怎样的阻力,无论地方、部门的眼前利益受到怎样的影响,都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同时,坚持把正确领会、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有效组织动员群众、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切实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政策措施的切入点、改革创新的关键点,既贯彻中央统一决策部署,又体现本地区本部门特色,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对各种错误思想的坚决批判。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所谓“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它们的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都是要使中国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脱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这方面,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就体现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醒,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批判、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政治定力是基本政治要求,需要在党的事业中充分体现

政治定力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习近平同志告诫全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总体来看,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政治定力是很强的,无论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改革时期,广大领导干部都坚定信仰和模范实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政权、建设国家、造福人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应看到,当前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开放执政环境,处于利益诉求、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转型发展时期,个别领导干部在政治定力上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理论修养不足,缺少政治判断和鉴别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糊里糊涂;有的意志薄弱,见到意识形态斗争就避之唯恐不及,“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总想在敌对势力和一些海外舆论面前当什么“开明绅士”,处心积虑给自己留条“后路”。这些问题尽管是个别的,但不能不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古人云,“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领导干部一旦患上“软骨病”,其政治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领导干部增强政治定力,是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今天,我们党已经拥有8500多万名党员、4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广大领导干部既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组织者、推进者;既是党的思想理论的学习者,更是传播者。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坚定,思想作风过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广大党员就有了主心骨、有了榜样和标杆,从而为党的团结统一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能形成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从而顺利向前推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就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不断以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领导干部增强政治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后,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把这个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形成一个干练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首先,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现实、提炼规律、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会走大的弯路。其次,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的执行者。广大干部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一定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各项工作就能扎扎实实推进。第三,领导干部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塑造者。人民群众对党的感受和判断,很大程度来自身边的党员干部。广大领导干部不计个人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民奉献,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能不断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从而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

政治定力是重要现实课题,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锤炼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定力,需要领导干部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锤炼,这样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信心百倍地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稳步推向前进。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提高理论修养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主动地学、自觉地学,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学,坚持独立思考,善于总结提升,做到学用结合,努力把工作实践中零散的认识系统化、粗浅的认识深刻化,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真谛。

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通过在实践中拼搏奋斗锤炼政治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伟大的理论创造,更是伟大的实践活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既来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来自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对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准确认知。可以说,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了解越深入,就越能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坚决反对各种错误思想,通过开展坚决有力的思想舆论斗争展示政治定力。“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革命战争年代,判断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需要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如今,有硝烟的战争少了,但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西方国家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攻击和挑衅。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等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每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都应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坚持不懈地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政治、有信念”排在“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之首,进一步凸显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与否,关系到党的肌体健康,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讲政治、有信念”,重在“真讲”,贵在“真有”。只有常补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信念这个根基,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把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个当代中国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党章党规贯通起来,与推进创新发展结合起来,用理论上的坚定成熟夯实政治坚定信念坚定的坚实基础,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坚守信仰、坚定信念的合格共产党员。

政治定力是对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定力,是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时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执着信念和道德操守。检验政治定力的坚强与持久,要以信仰上是否笃定、信念上是否坚定、诱惑前是否淡定为标尺,以强化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为衡量,以将党性体现到思想、认识、行动各方面为课题。在这里,我们强调的不仅是政治合格,更要求政治过硬——政治素质、政治品格“双过硬”。(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如果对“过硬”做一个诠释,就是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态度明朗,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挺身而出,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

信念与定力源于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最可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原动力。如果缺失了忠诚,能力不但无足轻重,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党忠诚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体现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上,体现在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上。我们说,对党忠诚的底色就是,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讲政治、有信念,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党员干部要视民生为家事、把群众当亲人,把干事创业的重心落到为民造福上来,以群众呼声和诉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多和群众一起坐炕头聊家常、知安危问冷暖、想办法解难题、冰雪中送热炭,才能让群众满意、高兴、信赖、拥护,才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政治承诺。

2016年04月22日,根据党中央的部署,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

第三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学习发言稿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专题学习发言稿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是我党在新一个历史时期对全体党员提出的一项重大要求,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第一阶段,我对党员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进行了专题学习,现就学习情况做个中心发言。

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是政治定力,这是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对自己提出的首要问题。理不清概念,则谈不上坚定理想信念,更谈不上增强政治定力。

那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呢?据查,习近平同志曾在多次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他说,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这一理想信念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由当时的中国先进分子在众多理论和主义的比较、实践中,最终选定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后又形成了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这些发展都是生长于中国大地,完全符合中国实际,得到全国最广大人群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的。有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只要我党体现带头作用,做出实际行动,那么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科学的,可以实现的。

那什么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呢?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问题,他指出:“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所谓政治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政治定力不会与生俱来,需要运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运用辩证眼光来看待事物,运用政治智慧来处理问题,在复杂多样的现实中不断历练,做到历久弥坚。作为党员,是需要充分认识到提升政治定力的重要性,自觉提升自身政治定力并经受考验。那怎么强化政治定力呢,我觉得第一步就是保持清醒,现今科技的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输方式,手机、电脑、网络、朋友圈、微博,每天都有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在冲击我们的试听,如果不加甄别,不加判断,有害信息就有可能迷惑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三观,最终让我们放下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理想和追求。强化政治定力的第二步就是以史为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受尽屈辱,一度面临灭国忘种的危险。那么,为什么历史和人民会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建立新中国?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能从历史规律中明白大势所趋,从而增强我们的政治定力。第三步增强政治定力的方法无它尔,唯有加强学习,立足于每个人的岗位,把我们的政治定力通过现实工作和生活表现出来。

作为县交易平台的一员,我觉得一是要认真学习我党正式发布的理论,这样才能掌握我党的大政方针,了解我党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从而在现实中找准个人坐标,明白该学什么、该做什么、抵制什么,才能最终站在正确的立场。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看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否珍惜党和组织给予的成长锻炼机会,是否将精力用于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是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沿着正确方向行使职责。对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十字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能力,锻炼过硬的业务本领,立足本职岗位,以治学的精神钻研业务,争取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领导决策的助手、解决问题的能手,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掌握有利于提升工作水平的新手段、新技术。

第四篇:增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 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 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 “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 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 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 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 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

(三)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

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 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使远大理想和共理想更好更快地转化为人民的更大幸福

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找到前进的道路,道路使理想走向现实。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阐述的就是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问题。为了开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我们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屈不挠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道路至关重要,找到了路,才有奔头;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第一,为开辟一条通达理想的道路,我们党历经艰辛,进行了不懈探索。

从90年前起,我们党一诞生,就团结带领人民寻找实现理想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又遭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到抗日战争前夕,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了新的局面,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迈向伟大理想开创了根本政治前提。从60年前起,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党又带领人民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征程,经过艰辛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为迈向伟大理想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从30年前起,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为迈向伟大理想开辟了更为浩大、更富生机的动力源泉。

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就是经历这样的历史进程,由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形成的、确立的、巩固的、发展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迈向远大理想规划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路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使我们在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走得更快,就是更好、更快地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转化为人民不断增加的福祉。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等有关讲话中,就论及科学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对科学发展也有着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指 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就是要又好又快地使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说到这,我们不能不想到,《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这160多年,共产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十九、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世界性历史潮流。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严重的低潮。这种严重低潮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于相关国家的共产党缺乏理论的创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党自身出现了脱离群众等严重问题造成的,但这绝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理想的不科学。

其实,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曾经创造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短短30多年里,建成了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一概否定,对苏联解体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是,脱离实际、思想停滞、体制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不主动改革创新,不坚持完善制度,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脱离群众,必然导致衰退、衰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达 理想境界的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脉,以党的基本纲领为蓝图,以党的基本经验为具体遵循,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能不断地将远大理想化为现实;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必须坚持好、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党的基本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基本理论,就是全党全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就是关于如何实现党的理想的方法论体系。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她决定了我们党在为理想奋斗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干什么,朝哪个方向干,按照什么样的路子干,以什么为指导干,以什么为动力干,靠谁干,谁领着干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坚持好这条基本路线,就是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脉和根本。所以,小平同志嘱咐我们要坚持100年不动摇。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念。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富强中国,才能创造最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朝着通达美好理想境界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国后的前3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 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逐步建立起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9年间,中国经济以7.45%的年均速度发展,使80%以上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生产力布局,使丰富的内地资源和经济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和科技基础。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 总额2008年位居全球第三,2009年出口已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主要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3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3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住房:2008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23.0平方米,比1985年的8.6平方米增长1.7倍。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2.4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3倍。

耐用消费品: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133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94.7台和93.6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99.2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49.1台和30.2台。1986年,每千户城镇居民才拥有1.3台空调器,而2008年平均每户城镇居民就拥有1台空调器,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空调器也达到10台。

交通、通讯、信息: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8.8辆,比1997年增长45.3倍;拥有移动电话172部,家用电脑59.3台,分别比1997年增长100.2倍和21.8倍。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52辆,比2000年增长1.4倍;移动电话96部,增长21.3倍;家用电脑5.4台,增长10.4倍。

旅游文化消费: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人均旅游花费511元,增长1.6倍。城镇居民人均文 化娱乐教育支出1358.3元,自1981年以来,年均增长14.4%;农村人均支出314.5元,年均增长13.6%。

农村现在种粮不纳税,反倒拿补贴;上学不交费;看病有医保;年老也有保险了。真是幸福多了。

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无法预料的巨大改观。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60年,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位学者总结了12条:一是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二是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全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统一的国家。三是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四是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五是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六是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统制经济国家,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七是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面开放的国家。八是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巨大发展的国家。九是由一个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家。十是由 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十一是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十二是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国家。

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果断决策,出台一揽子计划,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达到33.5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1.7%,达到6.85万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六年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8%和8.5%。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加市场的一种经济制度,既具有社会主义集中高效的政府调控能力,又具有市场经济高度灵敏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能迅速出动,进行有效动员、有力调控。此外,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灾后重建取得胜利,北京奥运令世人瞩目,“神舟”号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等等,无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美好前景。在面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关头,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广大党员总是能够冲锋在前,不抛弃、不舍弃一个群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许多党员干部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忘我抢救群众,有的累倒在第一线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2005年我省大别山区发生暴雨灾害,我们的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快速抢救群众,一户一户搜救群众,把老人从摇摇欲坠的房子里背出来。2007年,淮河地区发生重大水灾,颍上县水情严重,县委县政府发出号召,广大基层组织积极行动,两个多小时集合了两万人参加抗洪抢险,让人十分感动。对比之下,据路透社消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新奥尔良市带来灾害的时候,政府处处被动,不少警察“开小差”回家,甚至发生求救者遭警察枪击事件。哪种制度优越,应该看得非常清楚。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选择了党,就是选择了共产主义,就必须自觉地将党的崇高理想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实践准则,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

我们党的理想是无比远大崇高的,是无比壮丽美好的,她吸引了、动员了多少仁人志士投身党的队伍;她鼓舞了、激励了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这崇高的理想,将自己真正融入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有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就能有不断增长的知识、智慧和才能,就能有壮阔灿烂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这崇高的理想和实现理 想的坚定信念。

事实上,从总体上说,党的理想信念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身上是在不断树立着的,否则怎能解释有那么多的同志为事业、为人民默默地奋斗、奉献,怎能解释关键时刻,总有我们的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等等许许多多不可胜计的先进典型,就是胸怀美好理想,不懈为之奋斗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认识得不够清醒了,坚持得不够自觉了,也有的模糊了,淡化了,精神不振,状态不佳,这是有些令人担忧的,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严重动摇,甚至放弃了理想信念,走上歧途,坠入深渊,毁了政治前程,甚至导致家破人亡。这些反面典型也在警示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万万不能丢。

第一,胸怀崇高理想,对事业,就会充满激情,全力投入。树立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就能够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看待和思考自己的岗位职责,就能有使命的光荣感、工作的豪迈感,就能够充满干劲、坚韧不拔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这样,也就比较容易干出成绩,取得成功。反之,激情就难以保持长久,状态就难以不出现衰退。沈浩怀揣让小岗人过上更好更富裕日子的理想,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村民按手印留他,他自己也舍不得走,实属不 易。我们上小学也是六年,想想是何等漫长啊?沈浩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他想让小岗村面貌变得更好,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裕。第二,胸怀崇高理想,对群众,就能骨肉情深,真诚为民。有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幸福生活的远大理想,就能把自己的命运同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能以群众之苦为苦,以群众之忧为忧,以群众之乐为乐。就能像雷锋那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能像孔繁森那样,将热爱人民视为爱的最高境界;就能像沈浩那样,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自己为群众付出了许多艰辛劳苦,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信任,自己就会得到莫大的欣慰。反之,如果胸无大志,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群众之上,就难免不懈怠,就难免不烦恼。

第三,胸怀崇高理想,对名利,就能淡然处之,不为所累。有了远大理想,心中就总是装着未来、装着事业、装着人民,这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重了,对自己的名利、地位,就会看得淡了,就不会为一时得失所烦恼,为名位高低所困扰。埋怨客观不会快乐,抱怨领导不会轻松,忌恨同志不会开心,这样也难出佳绩,如此就 不能幸福。惟有大志在胸,淡化自我,把忠诚奉献给党,把真情献给群众,把诚恳献给同志,把智慧献给组织,把投入献给事业,把修养留给自己,才能取得良好业绩,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同事的支持、群众的认可,也才能有大的作为。

第四,胸怀崇高理想,对权力,就能心存敬畏,正确行使。牢记崇高事业在肩,就能够深刻洞悉权力所承载的使命、担负的责任,就 能够以戒慎恐惧、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权力、行使权力,充分发挥权力推动事业、服务人民的作用,取得令组织和群众满意的业绩。就不会计较权力的大小,就不会在意岗位是否“风光”,就不会以权谋私,跌入困境。

第五,胸怀崇高理想,对成绩,就能一分为二,不图虚荣。懂得我们的事业是无比宏大的,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就能在党领导的人民群众伟大创造中看清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对自己不吹不抬;就能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中看清个人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对成绩不骄不矜;就能够将成绩作为继续奋斗的动力,而不是负重前行的包袱;就能够永不满足地在工作中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成绩。党的目标那么远大,事业那么宏大,人民的福祉那么重要,怎么还能做表面文章,怎么还能到处吹嘘自己,抬高自己?

第六,胸怀崇高理想,对现实,就能客观看待,勇于攻坚。胸怀远大理想就能成为始终奋发向上的乐观主义者,就能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实,就能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改造世界、改造现实的使命,以远大的抱负投身实践,以坚强的意志推动现实一步一步地走向美好未来。现实永远不会是完美的,改造现实是共产党人的天然使命。抱怨现实,责难现实,毫无益处。对于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棘手事、阴暗面,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而干扰情绪,影响状态。要做到:坚信正义、坚持原则,看不惯、想得通,因势利导、有效斗争,尽力而为无贪求、量力而行争上游。用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斗志。

第七,胸怀崇高理想,对挫折,就能勇敢面对,无所畏惧。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遭遇不顺,遭受挫折。但只要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坚强的毅力,就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和挫折,不被任何艰难所困,不为内心苦痛所摧,愈挫愈奋,愈干愈勇,始终以先锋战士的姿态,一往无前地开辟美好未来。

第八,胸怀崇高理想,对同志,就能宽宏包容,紧密团结。为远大理想而奋斗,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胸怀崇高理想,就有了这样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对同志就能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宽谅容让、和谐相处、支持维护、友善相助,就不会有亲有疏、搞小圈子。搞小圈子,是凝聚力不够的表现,是驾驭大局功夫不强的证明。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善于宽容、善于团结,既是高境界,也是大本事。

第九,胸怀崇高理想,对人生,就能享受奋斗创造的快乐,就能体验为民谋利的幸福。有了远大崇高的理想,人生就有大追求、就有大支柱。为远大目标而拼搏,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再累也不会觉得累。相反,会时时有创造的激情,有奋斗的冲动。尤其是经过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工作有了收获,事业有了发展,得到群众的赞扬,组织的认可,同事的鼓励,这样的成就感,这时的幸福感,可以说是十分灿烂的,不亲历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欣慰和自豪的。

四、努力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的不竭动力、实际本领和优异业绩理想信念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需要终生修炼,并将终生受益的人生课。必须自觉以沈浩同志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是要刻苦学习理论。无科学理论指导,理想难树立,理想必落空。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树立和实现党的理想的科学理论。她不仅告诉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二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党的理想与党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理想就是造福最广大的人民。要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扎根于群众之中,始终将群众挂在心上,为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努力。

三是要积极投身实践。人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强化,理想信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实现开来。要立足岗位职责,坚持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态度,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事业发展,在具体 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想的认识,不断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务求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真正惠及人民。

四是要不断提高能力。将理想化为现实,必须以相应能力为支撑。能力的主体是方法,统领方法的是方法论。党员干部提高能力,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刻苦学习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本领。

五是要切实改进作风。要修养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修养优良的作风,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为民、真诚待人,顽强奋斗、坚韧不拔,勤奋学习、乐观向上,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品格风范。

六是要带头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高度的和谐,也必然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或者可以说,理想中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各方面都高度和谐的社会。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促进“三大和谐”:要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要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人自身也得到改造,也要积极促进人自己身心的和谐、身心的健康,自觉进行自身的建设,实现“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可以说,这三大和谐的高度实现,构成了更高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理想社会。要在促进和谐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自 己身心的和谐,实现自己与组织、与群众、与同事、与事业、与现实等各方面的和谐,在为理想不懈奋斗中,不断创造最佳业绩,谱写和谐幸福的人生。

五、强化五种意识 服务全面小康建设

1.必须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增强使命感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想干事”的意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想干事,是追求事业的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人生在世,事业为重。要立志干大事、成大业,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以事业为无上的乐趣,以事业为人生的追求。党员干部想干事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品格和情怀。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负责,让农村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应该成为每一个农村党员的理想和追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关键人,要在主观意识上有一种“做事情”的强烈愿望,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鞠躬尽瘁的品质,有一种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想干事是一个组织、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长智慧;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党所满意,才能在更宽广的舞 台上展现自己。

2.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锤炼真本事

会干事,就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具备学习求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凝聚人心能力,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本事”是党员的立身之本,“有本事”又是“会干事”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光有为人民服务之心,没有为人民服务之能是不行的,要想真正靠得住,充分显示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要有真本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不断增强真本领,锤炼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才能发动和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广大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会干事”的队伍,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选准配强配齐“会干事”的班子,把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选进基层组织中来,尤其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能人选拔为党组织书记。二要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会干事”的党员队伍。要落实“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的要求,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从增量上优化党员结构,同时要重视做好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和“两不党 员”的处理工作,从存量上改善党员素质。要特别重视“双培”工作,放宽视野,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优先培养成村组干部,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备能力与威信的党员队伍和村干部队伍。三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注重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会干事”的本领。

3.必须强化“干成事”的意识,创出新业绩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征途上,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要增强为民办事观念,强化“干成事”的意识。要通过开展切合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关心农民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干成事”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要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统筹协调的原则、切实可行的原则,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任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制定一个既立足实际又量力而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组织”的“五新”特征,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干成事”要突出抓重点,找准切入点。基于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现状,当前,新农村建设要以大力发展“灯塔经济”为切入点,也就是说要重点加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要坚持“县为单位、村为基础”的原则,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加快乡村道路建 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发展农村通信广播,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搞好科学规划,加强道路、村庄、农田、山林等建设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美化村容村貌;结合扶贫开发,实施好“退人还山”战略,为生存条件差或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善农村文化生活,逐步建立村级图书室、体育运动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体活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干成事”还需要一个科学的机制。

4.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形成向心力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能共事”关键要加强党性修养。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增强党性,切实提高政治履责能力、经济履责能力、团结作战能力,克服个人主义,培育团队精神。要知道个人的力量再大,不过是沧海一粟。要“干成事”,就要“能共事”,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集体智慧,依靠集体领导,群策群力。“能共事”的关键是“一把手”要当团结的模范,要做搞好团结的有心人。“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与班子成员多交心通气,营造一种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讲原则、讲奉献的和谐气氛。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懂得尊重人,不唯我独尊;要懂得信任人,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团结协作;要懂得关心人,善察他人冷暖,与人 为善,主动改善人际关系。“能共事”关键要懂得宽容人。要能宽容同事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人,要能宽容与自己有过矛盾的人,要能宽容同事的不同意见,要能宽容非原则性的小事。美国著名学者戴尔·卡耐基说过:“庸人表现出顽固自负,生性伟大的人都愿意握手认错,提议从头再来。”尊重、宽容同事,诚实地对待同事,必须落实到支持同事的行动上。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不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而且是领导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支持是一种力量,支持是一种品德,领导者多一分支持,就多一分力量,多一分魅力,多一分融洽。这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5.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增强责任心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心。“不出事”就要带头遵纪守法,坚持安全发展。具体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上不出事。恪守社会公德,生活要严谨,作风要正派,远离丑恶现象和愚昧活动。二是要在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上不出事。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要在明晰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上不出事。建设新农村是循序渐进的社会系统工程,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好党章、学习好党章、贯彻好党章、维护好党章,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照章办事,依法行政。四是要在明晰发展与安全的“生命线”上不出事。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人命关天,安全问题事 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发展,首先要以安全发展为前提,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矿山安全、交通安全,建立和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始终坚持把安全发展放在第一位,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规模效益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步提高,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第五篇: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

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

“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

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

(三)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

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使远大理想和共理想更好更快地转化为人民的更大幸福

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找到前进的道路,道路使理想走向现实。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阐述的就是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问题。为了开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我们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屈不挠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道路至关重要,找到了路,才有奔头;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第一,为开辟一条通达理想的道路,我们党历经艰辛,进行了不懈探索。

从90年前起,我们党一诞生,就团结带领人民寻找实现理想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又遭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到抗日战争前夕,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了新的局面,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迈向伟大理想开创了根本政治前提。

从60年前起,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党又带领人民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征程,经过艰辛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为迈向伟大理想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从30年前起,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为迈向伟大理想开辟了更为浩大、更富生机的动力源泉。

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就是经历这样的历史进程,由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形成的、确立的、巩固的、发展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迈向远大理想规划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路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使我们在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走得更快,就是更好、更快地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转化为人民不断增加的福祉。

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等有关讲话中,就论及科学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对科学发展也有着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就是要又好又快地使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说到这,我们不能不想到,《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这160多年,共产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十九、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世界性历史潮流。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严重的低潮。这种严重低潮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于相关国家的共产党缺乏理论的创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党自身出现了脱离群众等严重问题造成的,但这绝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理想的不科学。

其实,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曾经创造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短短30多年里,建成了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一概否定,对苏联解体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是,脱离实际、思想停滞、体制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不主动改革创新,不坚持完善制度,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脱离群众,必然导致衰退、衰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达

理想境界的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脉,以党的基本纲领为蓝图,以党的基本经验为具体遵循,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能不断地将远大理想化为现实;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必须坚持好、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党的基本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基本理论,就是全党全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就是关于如何实现党的理想的方法论体系。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她决定了我们党在为理想奋斗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干什么,朝哪个方向干,按照什么样的路子干,以什么为指导干,以什么为动力干,靠谁干,谁领着干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坚持好这条基本路线,就是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脉和根本。所以,小平同志嘱咐我们要坚持100年不动摇。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念。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富强中国,才能创造最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朝着通达美好理想境界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国后的前3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

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逐步建立起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9年间,中国经济以7.45%的年均速度发展,使80%以上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生产力布局,使丰富的内地资源和经济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和科技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2008年位居全球第三,2009年出口已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主要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3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3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住房:2008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23.0平方米,比1985年的8.6平方米增长1.7倍。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2.4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3倍。

耐用消费品: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133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94.7台和93.6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99.2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49.1台和30.2台。1986年,每千户城镇居民才拥有1.3台空调器,而2008年平均每户城镇居民就拥有1台空调器,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空调器也达到10台。

交通、通讯、信息: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8.8辆,比1997年增长45.3倍;拥有移动电话172部,家用电脑59.3台,分别比1997年增长100.2倍和21.8倍。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52辆,比2000年增长1.4倍;移动电话96部,增长21.3倍;家用电脑5.4台,增长10.4倍。

旅游文化消费: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人均旅游花费511元,增长1.6倍。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支出1358.3元,自1981年以来,年均增长14.4%;农村人均支出314.5元,年均增长13.6%。

农村现在种粮不纳税,反倒拿补贴;上学不交费;看病有医保;年老也有保险了。真是幸福多了。

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无法预料的巨大改观。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60年,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位学者总结了12条:一是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二是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全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统一的国家。三是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四是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五是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六是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统制经济国家,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七是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面开放的国家

。八是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巨大发展的国家。九是由一个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家。十是由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十一是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十二是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国家。

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果断决策,出台一揽子计划,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达到33.5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1.7%,达到6.85万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六年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8%和8.5%。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加市场的一种经济制度,既具有社会主义集中高效的政府调控能力,又具有市场经济高度灵敏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能迅速出动,进行有效动员、有力调控。此外,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灾后重建取得胜利,北京奥运令世人瞩目,“神舟”号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等等,无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美好前景。

在面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关头,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广大党员总是能够冲锋在前,不抛弃、不舍弃一个群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许多党员干部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忘我抢救群众,有的累倒在第一线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2005年我省大别山区发生暴雨灾害,我们的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快速抢救群众,一户一户搜救群众,把老人从摇摇欲坠的房子里背出来。

2007年,淮河地区发生重大水灾,颍上县水情严重,县委县政府发出号召,广大基层组织积极行动,两个多小时集合了两万人参加抗洪抢险,让人十分感动。对比之下,据路透社消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新奥尔良市带来灾害的时候,政府处处被动,不少警察“开小差”回家,甚至发生求救者遭警察枪击事件。哪种制度优越,应该看得非常清楚。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选择了党,就是选择了共产主义,就必须自觉地将党的崇高理想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实践准则,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

我们党的理想是无比远大崇高的,是无比壮丽美好的,她吸引了、动员了多少仁人志士投身党的队伍;她鼓舞了、激励了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这崇高的理想,将自己真正融入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就能有不断增长的知识、智慧和才能,就能有壮阔灿烂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这崇高的理想和实现理

想的坚定信念。

事实上,从总体上说,党的理想信念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身上是在不断树立着的,否则怎能解释有那么多的同志为事业、为人民默默地奋斗、奉献,怎能解释关键时刻,总有我们的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等等许许多多不可胜计的先进典型,就是胸怀美好理想,不懈为之奋斗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认识得不够清醒了,坚持得不够自觉了,也有的模糊了,淡化了,精神不振,状态不佳,这是有些令人担忧的,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严重动摇,甚至放弃了理想信念,走上歧途,坠入深渊,毁了政治前程,甚至导致家破人亡。这些反面典型也在警示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万万不能丢。

第一,胸怀崇高理想,对事业,就会充满激情,全力投入。树立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就能够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看待和思考自己的岗位职责,就能有使命的光荣感、工作的豪迈感,就能够充满干劲、坚韧不拔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这样,也就比较容易干出成绩,取得成功。反之,激情就难以保持长久,状态就难以不出现衰退。

沈浩怀揣让小岗人过上更好更富裕日子的理想,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村民按手印留他,他自己也舍不得走,实属不易。我们上小学也是六年,想想是何等漫长啊?沈浩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他想让小岗村面貌变得更好,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裕。

第二,胸怀崇高理想,对群众,就能骨肉情深,真诚为民。有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幸福生活的远大理想,就能把自己的命运同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能以群众之苦为苦,以群众之忧为忧,以群众之乐为乐。就能像雷锋那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能像孔繁森那样,将热爱人民视为爱的最高境界;就能像沈浩那样,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自己为群众付出了许多艰辛劳苦,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信任,自己就会得到莫大的欣慰。反之,如果胸无大志,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群众之上,就难免不懈怠,就难免不烦恼。

第三,胸怀崇高理想,对名利,就能淡然处之,不为所累。有了远大理想,心中就总是装着未来、装着事业、装着人民,这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重了,对自己的名利、地位,就会看得淡了,就不会为一时得失所烦恼,为名位高低所困扰。埋怨客观不会快乐,抱怨领导不会轻松,忌恨同志不会开心,这样也难出佳绩,如此就

不能幸福。惟有大志在胸,淡化自我,把忠诚奉献给党,把真情献给群众,把诚恳献给同志,把智慧献给组织,把投入献给事业,把修养留给自己,才能取得良好业绩,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同事的支持、群众的认可,也才能有大的作为。

第四,胸怀崇高理想,对权力,就能心存敬畏,正确行使。牢记崇高事业在肩,就能够深刻洞悉权力所承载的使命、担负的责任,就能够以戒慎恐惧、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权力、行使权力,充分发挥权力推动事业、服务人民的作用,取得令组织和群众满意的业绩。就不会计较权力的大小,就不会在意岗位是否“风光”,就不会以权谋私,跌入困境。

第五,胸怀崇高理想,对成绩,就能一分为二,不图虚荣。懂得我们的事业是无比宏大的,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就能在党领导的人民群众伟大创造中看清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对自己不吹不抬;就能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中看清个人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对成绩不骄不矜;就能够将成绩作为继续奋斗的动力,而不是负重前行的包袱;就能够永不满足地在工作中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成绩。党的目标那么远大,事业那么宏大,人民的福祉那么重要,怎么还能做表面文章,怎么还能到处吹嘘自己,抬高自己?

第六,胸怀崇高理想,对现实,就能客观看待,勇于攻坚。胸怀远大理想就能成为始终奋发向上的乐观主义者,就能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实,就能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改造世界、改造现实的使命,以远大的抱负投身实践,以坚强的意志推动现实一步一步地走向美好未来。现实永远不会是完美的,改造现实是共产党人的天然使命。抱怨现实,责难现实,毫无益处。对于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棘手事、阴暗面,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而干扰情绪,影响状态。要做到:坚信正义、坚持原则,看不惯、想得通,因势利导、有效斗争,尽力而为无贪求、量力而行争上游。用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斗志。

第七,胸怀崇高理想,对挫折,就能勇敢面对,无所畏惧。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遭遇不顺,遭受挫折。但只要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坚强的毅力,就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和挫折,不被任何艰难所困,不为内心苦痛所摧,愈挫愈奋,愈干愈勇,始终以先锋战士的姿态,一往无前地开辟美好未来。

第八,胸怀崇高理想,对同志,就能宽宏包容,紧密团结。为远大理想而奋斗,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胸怀崇高理想,就有了这样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对同志就能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宽谅容让、和谐相处、支持维护、友善相助,就不会有亲有疏、搞小圈子。搞小圈子,是凝聚力不够的表现,是驾驭大局功夫不强的证明。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善于宽容、善于团结,既是高境界,也是大本事。

第九,胸怀崇高理想,对人生,就能享受奋斗创造的快乐,就能体验为民谋利的幸福。有了远大崇高的理想,人生就有大追求、就有大支柱。为远大目标而拼搏,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再累也不会觉得累。相反,会时时有创造的激情,有奋斗的冲动。尤其是经过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工作有了收获,事业有了发展,得到群众的赞扬,组织的认可,同事的鼓励,这样的成就感,这时的幸福感,可以说是十分灿烂的,不亲历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欣慰和自豪的。

四、努力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的不竭动力、实际本领和优异业绩理想信念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需要终生修炼,并将终生受益的人生课。必须自觉以沈浩同志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是要刻苦学习理论。无科学理论指导,理想难树立,理想必落空。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树立和实现党的理想的科学理论。她不仅告诉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二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党的理想与党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理想就是造福最广大的人民。要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扎根于群众之中,始终将群众挂在心上,为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努力。

三是要积极投身实践。人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强化,理想信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实现开来。要立足岗位职责,坚持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态度,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事业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想的认识,不断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务求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真正惠及人民。

四是要不断提高能力。将理想化为现实,必须以相应能力为支撑。能力的主体是方法,统领方法的是方法论。党员干部提高能力,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刻苦学习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本领。

五是要切实改进作风。要修养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修养优良的作风,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为民、真诚待人,顽强奋斗、坚韧不拔,勤奋学习、乐观向上,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品格风范。

六是要带头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高度的和谐,也必然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或者可以说,理想中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各方面都高度和谐的社会。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促进“三大和谐”:要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要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人自身也得到改造,也要积极促进人自己身心的和谐、身心的健康,自觉进行自身的建设,实现“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可以说,这三大和谐的高度实现,构成了更高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理想社会。要在促进和谐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自己身心的和谐,实现自己与组织、与群众、与同事、与事业、与现实等各方面的和谐,在为理想不懈奋斗中,不断创造最佳业绩,谱写和谐幸福的人生。

五、强化五种意识

服务全面小康建设

1.必须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增强使命感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想干事”的意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想干事,是追求事业的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人生在世,事业为重。要立志干大事、成大业,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以事业为无上的乐趣,以事业为人生的追求。党员干部想干事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品格和情怀。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负责,让农村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应该成为每一个农村党员的理想和追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关键人,要在主观意识上有一种“做事情”的强烈愿望,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鞠躬尽瘁的品质,有一种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想干事是一个组织、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长智慧;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党所满意,才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现自己。

2.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锤炼真本事

会干事,就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具备学习求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凝聚人心能力,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本事”是党员的立身之本,“有本事”又是“会干事”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光有为人民服务之心,没有为人民服务之能是不行的,要想真正靠得住,充分显示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要有真本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不断增强真本领,锤炼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才能发动和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广大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会干事”的队伍,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选准配强配齐“会干事”的班子,把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选进基层组织中来,尤其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能人选拔为党组织书记。二要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会干事”的党员队伍。要落实“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的要求,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从增量上优化党员结构,同时要重视做好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和“两不党员”的处理工作,从存量上改善党员素质。要特别重视“双培”工作,放宽视野,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优先培养成村组干部,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备能力与威信的党员队伍和村干部队伍。三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注重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会干事”的本领。

3.必须强化“干成事”的意识,创出新业绩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征途上,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要增强为民办事观念,强化“干成事”的意识。要通过开展切合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关心农民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干成事”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要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统筹协调的原则、切实可行的原则,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任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制定一个既立足实际又量力而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组织”的“五新”特征,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干成事”要突出抓重点,找准切入点。基于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现状,当前,新农村建设要以大力发展“灯塔经济”为切入点,也就是说要重点加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要坚持“县为单位、村为基础”的原则,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发展农村通信广播,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搞好科学规划,加强道路、村庄、农田、山林等建设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美化村容村貌;结合扶贫开发,实施好“退人还山”战略,为生存条件差或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善农村文化生活,逐步建立村级图书室、体育运动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体活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干成事”还需要一个科学的机制。

4.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形成向心力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能共事”关键要加强党性修养。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增强党性,切实提高政治履责能力、经济履责能力、团结作战能力,克服个人主义,培育团队精神。要知道个人的力量再大,不过是沧海一粟。要“干成事”,就要“能共事”,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集体智慧,依靠集体领导,群策群力。“能共事”的关键是“一把手”要当团结的模范,要做搞好团结的有心人。“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与班子成员多交心通气,营造一种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讲原则、讲奉献的和谐气氛。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懂得尊重人,不唯我独尊;要懂得信任人,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团结协作;要懂得关心人,善察他人冷暖,与人为善,主动改善人际关系。“能共事”关键要懂得宽容人。要能宽容同事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人,要能宽容与自己有过矛盾的人,要能宽容同事的不同意见,要能宽容非原则性的小事。美国著名学者戴尔·卡耐基说过:“庸人表现出顽固自负,生性伟大的人都愿意握手认错,提议从头再来。”尊重、宽容同事,诚实地对待同事,必须落实到支持同事的行动上。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不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而且是领导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支持是一种力量,支持是一种品德,领导者多一分支持,就多一分力量,多一分魅力,多一分融洽。这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5.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增强责任心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心。“不出事”就要带头遵纪守法,坚持安全发展。具体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上不出事。恪守社会公德,生活要严谨,作风要正派,远离丑恶现象和愚昧活动。二是要在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上不出事。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要在明晰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上不出事。建设新农村是循序渐进的社会系统工程,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好党章、学习好党章、贯彻好党章、维护好党章,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照章办事,依法行政。四是要在明晰发展与安全的“生命线”上不出事。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人命关天,安全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发展,首先要以安全发展为前提,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矿山安全、交通安全,建立和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始终坚持把安全发展放在第一位,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规模效益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步提高,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下载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政治定力(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

    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 作者:李道明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9日 11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问题,他深刻指出,检验......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

    理想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人类引导自我前行的本因。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理想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锻炼。 坚......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顾党的历史,从井冈山到......

    坚定理想信念_增强宗旨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意识,加强道德 修养”专题研讨发言稿 凉州区永昌镇白云小学张成生 今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我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四个自信”大全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四个自信” ——美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努力增强“四个自信”,美术学院学......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四种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四种意识”——二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组织专题学习讨论,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第一个学习讨论专题——坚定理想信......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宗旨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宗旨意识 郑富超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精神之“钙”不可缺,为民宗旨不可丢,做信念坚定、为民服......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讨论稿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 讨论稿 彬县人口计生局 纪艳艳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