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教案: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论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
党的群众路线的灵魂和精神实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回顾党的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怎样的变化,但为人民服务始终像一条红线,贯穿和体现在党的群众路线中。因为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所以,我们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利,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利,更没有在人民面前称王称霸的权利。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老实实做人民儿子的权利。
二、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一)、解放前
以毛择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造性贡献。在群众路线的理论上,毛择东同志做了重大的贡献。从建国初期,经过井冈山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同志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他在1929年12月起草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中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指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的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的基本步骤,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一种正确的领导方法。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党章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路线。
(二)、解放后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文献中,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含义。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
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
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某利益,从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进入新丗纪后,我们党又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给群众路线注入了新的内涵。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他还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他还指出,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交得毫无意义。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和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它卓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已经为我们党数十年的奋斗历程所充分证实。邓小平说,“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讲的是目的,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一切依靠群众则讲的就是手段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的问题;这是因为: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二,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善于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第三,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一切依靠群众,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第四,一切依靠群众,就应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应该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第五,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创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当党正确地制定和实行群众路线时,革命就胜利、发展;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失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这就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有机统一起来。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做到从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领导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还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当代中国根本的决策规范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反对精英主义,又反对大众主义(或称民粹主义、平民主义,要求无条件代表社会普通民众的利益,反对任何精英特权和官僚等级),它寻求的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群众路线既有精英主义的成分,又有大众主义的成分。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要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要重视与群众及社会团体的直接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切实做到亲民爱民为民。
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要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江泽民同志指出:“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长达近八十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当前正处于世纪之交,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存在许多艰难险阻。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党要经受住考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像战争年代那样,紧密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与他们一道,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共同战胜各种困难,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需要指出,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个问题上,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认识不清、处理不好的问题,已经丢掉或部分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的甚至严重脱离群众。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相对来讲,这些年轻领导干部对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不那么熟悉,对于依靠群众的极端重要性体会得还不那么深刻,对于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在行动上还不那么自觉。因此,要下大力气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再教育,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自觉行动。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一条,才能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干部是为他们服务的,也才能使干部在办实事过程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长才干。
办好大多数人受益的事。为群众办实事,必须坚持整体受益原则和整体承受原则,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保证大多数人能够受益。作决策要吃透“三头”(吃透上头、吃透下头、吃透外头),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力争做到上级精神实际化,外地经验本地化,群众创造理论化。一切改革方案的实施,都要着眼于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万一眼前利益要暂时受到损失,也必须有利于长远利益。只要符合这个要求,就要排除一切阻力,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同时,要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注意大多数人的心态,积极稳妥地推进,争取办一件成一件。
办好治本的事。确保社会可持续稳定,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群众关注较多的问题往往是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放眼全局看问题,抓住核心和重点,精心研究,探索规律,制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办好雪中送炭的事。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尤其是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下力量抓好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农村,广大农民最渴望的就是致富。各级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不论抓什么工作,都要把带领农民发展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城市,要每年抓住几个市民最关注的问题,努力加以解决,并形成制度。当前,尤其要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努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为政之道在于安民。一切真正关心群众的领导干部,都要急人之难,救急当先。
办好力所能及的事。为人民办实事,必须依据主客观条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当前,人民群众生活中确实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但是为条件所限,只有那么些钱、那么些物,决定了我们在一个时期只能集中力量解决一部分问题。如果项目列得过多,把财力、物力撒了芝麻盐,或者把目标定得过了头,搞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到头来什么事情也难以办成办好,想办多反而办得少,群众也会有意见。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新华网北京2004年11月3日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我们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要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要重视与群众及社会团体的直接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切实做到亲民爱民为民。
第三,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要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记得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并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他为我们党制定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及一系列体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
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并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立于不败之地;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了群众路线,才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跨入“十二五”,我们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经受的考验和挑战越来越多,但是,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就没有过不了的险关,克服不了的困难。而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更是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路线,党的工作就能胜利,党的事业就得以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党的工作就会遭受挫折,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万万不可丢掉这个优良传统和传世法宝。
正因如此,我感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我们党的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群众观点淡薄,同群众感情淡化,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想想看,为什么战争年代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够与人民群众相濡以沫,保持血肉联系,而和平时期条件越来越好,心却与群众越来越远,感情与群众越来越淡薄?关键的问题在于少数人把党的根本宗旨抛到了脑后,把群众给予的权力当成了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资本,致使“公仆”与“主人”的关系错位,服务意识弱化。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否则,党的事业将毁于一旦。
如此说来,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从解决“主仆错位”入手,在思想上密切党群关系;从克服“离群现象”入手,在行动上密切党群关系;从抓好“廉政建设”入手,切实密切党群关系,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万众一心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二篇:党的群众路线党课资料
“基”动才“群”活
--XXXXX局开展整顿劳动纪律专项整治活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职工积
极融身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在前一阶段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根据中央、省里和市里的要求,XXXX局有声有色的开展了学习教育、走访调研、活动动员、征求意见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前阶段的走访调研、学习教育和听取意见的过程中,该局发现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活动认识不够,认为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关系很少,甚至无关,因此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教育实践活动有些漠不关心,麻痹不仁。针对这种状况,XXXX局党组经认真研究和反思,决定采取“治重病、用猛药”的办法,以市委、市政府集中开展切实加强机关工作纪律工作为契机,决定在XXXX局深入开展一次劳动纪律大整顿的专项整治活动,对原来存在的个别职工劳动纪律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松散,迟到早退不请假,每天打卡便走,想工作事少,想个人事多,主要精力没放在工作上的现象进行集中大整肃,触动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灵魂,实现XX工作面貌发生大转变、大改观,以此促进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思想上提高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行动上融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一是立即召开局务会安排布置。3月13日,XXXX局党组组
织各科室负责人召开局务会,对即将开展的劳动纪律大整顿专项整治活动进行讨论研究和安排部署,提出“严肃整顿,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建设”的方针,指出基层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是最贴近群众的,他们的形象最能体现党政机关的形象,是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力军和基石,只有将全局党员干部职工都融身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才能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得以全面实现。会上决定:由局政工科和纪检监察室联合考勤考纪,要将上下班打卡与上午10时和下午4时的定时查岗及不定时抽查现结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不纵容、不袒护、不姑息、不迁就,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形成“奖优罚劣,褒勤贬懒”的奖惩考核机制;要求各科室负责人要把整顿纪律作为强化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各自实际,在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责任的基础上,提出本科室改正作风,严明纪律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二是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加强劳动纪律,整顿工作作风的动员大会。会上对XX月xx日局务会的精神进行传达和贯彻,指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背景下,局党组决定在全局开展劳动纪律大整顿专项整治活动,体现了局党组着重整顿工作作风,扎实解决劳动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全局工作作风和劳动纪律的大转变和大提升,进一步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人员去向告知制度、劳动纪律检查通报制度,用制度指引,用制度管人,实现令行禁止。
四是建立服务群众个人承诺公示牌制度。要求全局每名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就自身工作作风、劳动纪律、廉洁自律、服务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做出个人承诺,并XXXX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作成铭牌摆放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力促每名党员干部职工经常自我警醒,自我加压。
XXXX局通过前一阶段这一系列的工作,逐步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拉入到中央、省里和市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全面提升了XXXX局党员干部职工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为下一阶段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篇:党课教案 坚持群众路线
党 课 教 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教育,使同志们增强对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用实际行动来提升执行落实力,为我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学对象:办公室全体成员
今天这堂课我们重点来探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全体干部职工以更自觉的行动、更严格的标准、更扎实的举措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现在,围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我讲三个问题:第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第二,我们党员干部在坚持群众践线、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的缺失和偏差。第三,如何开展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执行落实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2013年6月18日党中央部署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新时期中国执政党再次亮出群众路线法宝,重申、重叙、重塑党群之间鱼水之谊、血肉之情用意深远、意味深长。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1 统和政治优势。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92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史;就是一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创造史。从1921年到1949年,我们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一个治理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民的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一路走来,历尽艰险,取得胜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外著名的淮海之战,就是群众支持共产党、支持解放军,从而夺取全国胜利的经典之作。陈毅元帅曾深情的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毛主席关于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观点:“我们党正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才创造了这令人震惊的奇迹。”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这一时期成功经验时,有学者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与群众路线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一切为了群众,2 一切依靠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如果不是紧紧团结人民,真正依靠群众,许多改革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许多改革的思想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不看重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的鲜红手印,就不会有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铺开;如果不尊重广大个体私营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历史启示未来,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只有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瞄准改革方向,才能提高开放水平,才能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给执政党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全局性。当前的群众工作不再是狭义上的信访工作,是关系全局、影响全局、决定全局的工作。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二是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当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 3 时期,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取闹相互叠加,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集,各种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涉及面之广,处理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三是群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创新性。主要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延伸和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新变化,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方法,改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被动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如何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跳过历史周期律,是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我们 党员干部在坚持群众践线、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的缺失和偏差。
一是少数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淡薄、服务观念不强。少数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淡薄,不能真心诚意地为民解忧,存在对办事居民群众态度生冷、推诿扯皮,出工不出力等问题,使一些居民群众的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成为信访矛盾的重要导火索。做干部的要学会与老百姓交谈,学会做宣传解释工作,要把老百姓合情合理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即便不合理的事也要作好解释,让老百姓理解支持。有的同志作风涣散、不恪尽职守,履职不到位,遇到难事只说不好办,不说怎么办,碰到难事,担子一撂,就不闻不问。机关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办事程序的公开程度 4 不够,老百姓来办事在一次性告知方面还存在问题。
二是少数干部思想不解放、创新意识不强。不注重学习、不注重调查研究、不善于吸收新知识、单凭老经验办事,因循守旧、机械照搬,习惯于按部就班走程序,甚至推诿拖沓,缺少敢闯敢试的勇气,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有反映。有的干部工作思路不清,思想观念保守,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有的干部全局观念欠缺,本位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严重,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全局出发,而处处以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为重。
三是少数干部作风漂浮、落实意识不强。有的同志对一些问题有计划、有部署,但推进落实的力度不够大,抓落实的检查制度、考核制度没有严格贯彻实施,在推进落实过程中存在一些“肠梗阻”现象,致使一些关键的工作举措看得见、摸不着、不落地。有的同志工作中存在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不深入实际的不良风气。有的同志工作缺乏激情、不思进取、拈轻怕重、不负责任,议而不决、决而不办,作风漂浮。少数同志对作风、效能投诉,不是正确认识对待,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而是找理由解释推脱,致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变成疑难问题。
四是少数干部效率低下,办事能力不强。有的同志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同志工作中眼高手低口气大,遥控指挥、一线意识淡薄,不钻研业务知识、光说不干、理论脱离实际。有的同志做事慢在前面,紧在后面,事到临头措手不及,无法交差。少数干部与干部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工作 5 中衔接不到位,降低了落实力。有的同志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高质量完成,存在讲客观、不讲主观的浮躁心理,缺乏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
可以说,当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能否有效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考验,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坚持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一)增强宗旨意识。切实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在四个方面率先垂范:一是在深入群众方面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服务,特别是要为弱势群体服务,办好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得到实惠。二是在工作创新上率先垂范。认真切实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思想和新办法,大胆创新,加快发展,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打下坚实的物资基础。三是在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上率先垂范。必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沾的东西坚决不沾,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四是在弘扬创业精神上率先垂范。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增强创业意识,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了解群众的疾苦,寻找 6 致富的门路,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强化廉洁从政意识。严格自律,坚决抵制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要耐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并且特别注意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因为社会发展总有个过程,总要经过从少数人富裕到共同富裕的阶段,但这个阶段我们党员干部绝不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先富起来,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要抗得住诱惑,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还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拒腐蚀、保原色,经受住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三)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尚的大局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基础,也是我们加强学习和修养的追求方向,使自己真正做到重事业、淡名利、争贡献。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认识、理解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凝心聚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积极投身我区的建设事业。三是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 7 于调研。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了解真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思想认识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符合加快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四是要坚持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狠抓落实,做一个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人。五是要长期保持奋发进取、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在开明开放、舒畅和谐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坚强意志、奋发向上,扎实有效地促进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狠抓作风建设。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正确对待手中权利,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可以让人谱写出光辉的篇章,也可以把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用好了就能造福人民,实现个人的抱负,如果滥用或失控,不仅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且会使个人身败名裂,遭人唾弃。慎用权力,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十分重要。第一、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不过是受人民委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各种社会事务。但是,有的人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我们党在执政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很容易产生模糊思想,在权力从何而来,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如何用权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现在有的人认为,权力不是党和人民给的,而是凭自己的“本事”获得的,凭关系取得的等等。它从根本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私有商品和交换的筹码,进行交易。去年以来,全国共查处了多位省部级 8 高官,他们无一不在丑恶思想攻击下堕落为人民的罪人。这说明,权力一旦背离了人民群众,就必然走向腐败。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记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观点。第二、掌权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权”只能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以权谋私。历史上有的干部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为配偶子女服务,为亲朋好友服务,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第三、权力是否等于权威?现在,少数干部有一种错觉,认为手中有了权力,自然就有了权威。特别是当他感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甚至一呼百应的时候,更加忘乎所以,久而久之,就摆出一副官架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这是极其错误的。领导权威大小取决于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认可度、接受度。如果群众不认可,不接受,你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也不可能有权威,相反,还会被群众所抛弃。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因此,只要我们一心为民,办事公道,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在人民群众中就有威信。
目前,人民群众对我们民政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这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脚踏实地、无怨无悔的干实事,坚持严格秉公用权,依法 9 恪守廉政,在工作方式上敢于创新,有所创新;在工作阻力面前敢于碰硬,善于碰硬;在工作标准上事争一流,永争一流,再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儿,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村党支部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党课教案
优先学习资料
村党支部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党课教案
群众路线与中国梦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与时代要求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举。伴随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群众路线也走过了一条清晰的理论与实践的演绎发展过程,“为民务实清廉”正是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
1、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
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具有三个结构性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即党的领导;二是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三是领导方法与路径,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在党的领导过程中,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要义,是领导方法的前提和基础,领导方法反过来又检验群众观点。在这个三位一体的理论结构中,党与群众的关系无疑处于其逻辑基点。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工人阶级的解放一定要由工人阶级自己来完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即申言要走群众路线,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过程中着力践行这一政治主张。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并不断依据社会现实的变化,在内容、方法
优先学习资料
和话语表达上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1921年建党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科学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提出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观点。1943年6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论述了群众路线所包含的内容和实施步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他还形象地把方法问题看作过河的桥或船,“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论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认为,改革的根本动因是“人民的要求”,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中国共产党宣布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话语表达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清晰地表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
优先学习资料 的根本利益”;群众路线也注入了新的内容,比如,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等。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话语形式和内容在不断调整和创新,但其基本逻辑从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始终都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利益诉求日益分化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做好群众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在增加,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在增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为民、务实、清廉”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
“为民”是群众路线的目标定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目标,才能真心诚意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拜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样,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进一步牢固,党同群众的鱼水关系就会更加
优先学习资料
深厚,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就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前苏共丧权现象说明,党如果脱离了它所代表的民众,它就不再具有“为民”性质了,最终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确立“为民”的目标定位,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务实”是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的优良作风。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而言,“求真”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观察和研究客观事物,认识事务的本质,把握事务的规律;“务实”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要把“求真”得到的理论、方针、政策贯彻于实践,取得现实成效。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党员干部“唯上”不“唯下”,对媒体不对群众,导致形式主义蔓延,只要上面喜欢,哪怕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形式主义也要去干,从而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的时间,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如何“务实”?毛泽东同志讲得很深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实际问题解决了,需要满足了,群众必然会说:“共产党真正好”,“群
优先学习资料
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清廉”是群众路线的实施保障。权力具有两重性,当它用来为人民服务,就能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一旦用来为个人牟取私利,就会祸害百姓、危害国家。改革开放以后,面对从未有过的物质诱惑,少数党员干部的权力意识发生了变化,找不准自己的权力坐标,导致手中人民赋予的权力发生异化,权力私有化,权力寻租,最终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近几年来,我们加大反腐力度,取得很大成效,但是腐败问题仍然不断出现,而且表现方式和特点各种各样,还出现了一些目前法律无法干预的“边缘腐败行为”。这些新的腐败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当前,在干部的“官德”建设中尤其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应当特别注意以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方式方法引导党员干部清正廉明。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干部队伍健康成长,使党经受住各种考验,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中国梦的历史方位
13亿人的梦想,放在广阔的时空里观照,更能凸显厚重的意义——
中国梦,绵延在历史的纵轴里,铺陈于时代的横截中,开放在全球的坐标上,生动在未来的期盼里。
她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她是13亿中华儿女的强国富民梦;她是与世界分享共赢的和谐梦。
中国梦动人心弦。在历史的坐标上,她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辉煌,凝聚着13亿人的意愿,与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同频共振
优先学习资料
一个民族的梦想,总能从其历史中找到注脚。中 华励志网
1918年11月,冬,北京。当得知一战战败国德国投降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激动地将记录庚子之耻的“克林德”碑砸碎,改为“公理战胜”碑,以为从此可以一洗历史屈辱,开启民族复兴。然而,无情的现实击碎了他们的梦想,积贫积弱的中国,仍不能摆脱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94年后,也是在11月,离当年存放“公理战胜”碑只有咫尺之遥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此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95年后,德国《明镜》周刊以“中国梦”为题说:1949年,中国结束了百年屈辱的历史,近30年来,中国又上演了一出梦幻般的戏剧。中国的现代化已走过了一半的路程,13亿中国人还在追求更富裕的生活。
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而中国人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却经历了百转千回。
寻梦——当184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从那时起,一批批怀抱救亡图存、国富民强愿望的仁人志士,就在百年相继的历史长河中编织着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梦想。追梦——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不屈的中国人一次次抗争,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民族复兴的梦想依然遥不可及。
优先学习资料
圆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并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使中国真正踏上大国之道、强国之途,民族复兴伟业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令人鼓舞。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20**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的阐述与期许,再次打开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情感闸门,引发强烈共鸣。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个道理是全民族用血泪换来的共识,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一个中国人最深层的认知当中。”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说。
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梦契合了13亿中国人的心声,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断奋进、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彰显了中华儿女对更美好生活、更美好家园的不懈追求。
优先学习资料
中国梦世界瞩目。在全球的坐标上,中国梦是在与世界的互动合作中铺展的,实现中国梦必将给世界更多分享和机遇
中国梦不止于中国,更开放于世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几千年前中国先贤的教诲影响至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离开了“天下”都无法很好地发展,实现梦想也无从谈起。
从开辟“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中国开放于世界,从世界汲取进步的营养。而近代的闭关锁国,也让中国尝到了落后挨打的苦果。
关起门来实现不了中国梦。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中国梦”的轮廓在与世界的交融中逐渐清晰。
世界,成为“中国梦”施展的舞台。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年底,中国的对外贸易从200多亿美元上升到约3.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累积到3.3万亿美元;目前,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
互利共赢,成为“中国梦”的全球面孔。
“中国制造”给世界消费者带来更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十年间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一大批跨国公司依靠与中国的合作渡过全球金融危机难关。中国,不仅只是“世界工厂”,更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世界市场”。
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
优先学习资料
和一些国家殖民主义的历史不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在追求自身崛起的路上表现出“以德报怨”“和而不同”的情怀。
“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普遍价值的贡献和珍重。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民族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期望的对人类做出贡献、参与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努力。”胡鞍钢认为,13亿人的中国梦,会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添加更多来自中国的资源。
互利共赢的中国梦,越来越赢得世界的共识。“一个强大的、独立的、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对全世界都好。中国梦的实现将对世界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古巴学者何塞·路易斯·罗拜纳说。
中国梦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坐标上,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汇聚13亿人同心同向的努力,用实干一步步丈量中国梦的航程
今天的中国,用30多年时间追赶着发达国家200年工业化历程,也面临着转型阵痛:城乡社会变迁加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艰难、利益格局渐趋固化、资源环境瓶颈凸显……在通往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幸福的路途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着痛苦与纠结,有着困惑和无奈。
中国梦属于国家,属于民族,更属于每一个人。13亿人梦想的汇聚和叠加,无疑是世界罕见的最大最难的发展工程。前进在中国梦的征途上,我们还面临着道道藩篱——
中国目前仍有近一亿人口处在贫困线下,这一规模接近两个法国、五个澳大利亚的人口;人均GDP刚过6000美元,世界排名80多位,位列一些非洲国家之后,是日本的八分之一,美国的十五分之
优先学习资料
一。如何做大13亿人的发展蛋糕,实现全民梦圆?
经济发展日益受到多方制约,一方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改革正在“深水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快速发展和急剧变革中,不可避免积累和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就业、医疗、教育、住房,诸多短板需要补齐;城乡差距、社会公平、贪污腐败、诚信缺失,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我们能否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完成“惊险一跳”?
越是接近梦想,就越能真切感受到圆梦的艰难。现实与梦想间,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相隔千山万水,而在于行百里者半九十。
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汇聚无数同心同向的努力;需要一代又一代水滴石穿的坚持。
着眼未来,发展的要求、实干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要以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效益,为中国经济转型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改善民生为发展目标,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的空气、喝干净的水、吃安全的食品,享受更公平的机会和服务。
“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
优先学习资料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几天前的“五四”青年节,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语重心长。
今天,中国梦再度起航。每个中国人都是梦想的主角,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一步一个脚印去丈量梦想,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第五篇:党课之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讲的是目的,那么一切依靠群众则讲的就是手段的问题,这是因为: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二,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第三,一切依靠群众,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还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全面胜利的法宝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各时期的各项政策,都凝聚了党的睿智和心血。综观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在世界复杂多变的潮流中岿然挺立,这归根于我们党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支持,使得国家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党的惠民政策说到底与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脉相承和延伸的。下面从众多惠民政策中选取三条简述:
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医疗、教育和住房问题是新时期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财政用于卫生投入的增幅年均在20%以上。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要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包括比较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规范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在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中,将延续并实现“十一五”规划中未完事业。如今,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事实做出的积极回应,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重视民生、注重公平的发展理念,是政府“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鲜活实践。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003年我国开始了农村合作医疗的重建工作,从2003年试点至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2006年1月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更是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支持力度,并且明确提出了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基本推行,比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13号文件中的时间表提前了两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意在恢复和创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它蕴含扶贫帮困的立意。在“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双重困境之下,更体现了党和政府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了去考虑问题的。
3、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12月开始施行的家电下乡与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都是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既是实现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也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上述几个实例来看中国共产党真正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有机的统一起来。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做到了将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
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注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制定不同的惠民政策,其核心都是不变的,即都是为民着想的。新时期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集中工人阶级的高尚品质,把党员分散表现出来的好的作风加以总结、提高,并将其作为规范,在全党宣传推广,使之为全党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从而成为全党范围内比较稳固的自觉行为和风尚,而不只是个别党员的模范行动。这样,才可以说有了全党性的优良作风。
不仅如此,党的优良作风是在同各种不良作风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产党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部的剥削阶级思想作风以及各种旧习气的影响和侵蚀,而且党内由于认识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和作风。党内正确的思想作风与错误的思想作风的斗争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种斗争将会贯穿于党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只有不断克服各种不良的作风,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够形成、巩固和发展。还必须看到,党的作风建设是随着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的变化,向党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作风不是凝固僵化,停滞不前的,它不能固定在某一水平上,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作风建设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在树立常抓不懈思想观念的同时,又要在一段时间里,抓住一些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集中加以解决,使局面为之改观,真正取信于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是因为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党风、政风廉洁,历来是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一环。人民群众认识一个政党,最直接、最简便的途径就是看它的作风如何,从其行动中得出对它的感性认识,从而作出它是否代表自己利益的判断,作出拥护与否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惟一宗旨。这就必然要求党把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要求全体党员坚持尊重社会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记住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从而在工作决策上,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在工作摆位上,必须以大多数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为第一信号,把大多数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生活中的难点做为工作的重点;在工作方法上,必须尊重大多数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工作作风上,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体察群众的疾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至关重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是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组织、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力的决定性力量。领导干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所处的极其重要地位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在制定党的作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起主导作用,在决策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党员群众起组织领导作用,在党的领导机关和群众之间起桥梁作用,在党风建设中起模范作用。党的领导干部遍及党的组织、国家政权组织以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条战线,他们的言行与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作风,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因此,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先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既要立言,更要立行。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示党员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作出榜样,抓住成效。检验党的作风建设成效,最根本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正确导向。这样,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就一定会收到”党风正、民心顺、国家兴、事业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