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89-2005年历次政协会议
1989-2005年历次政协会议
[县政协七届三次会议]
1989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如城举行。出席会议的县政协委员245人,在如皋的省、市政协委员,曾经担任政协工作的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贲正社副主席代表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潘信征副主席代表七届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如皋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潘宝才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及其它有关报告;协商、酝酿了县长候选人。县政协明道奎主席到开幕词,黄道贯副主席致闭幕词。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潘宝才、石秀峰、储长林、孙德明、刘桂江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县政协主席明道奎、副主席贲正祥、潘信征、黄道贯、马云鹏主持了会议。
[政协如皋县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90年3月18日至22日在如城举行。出席会议的县政协委员247名,因事病请假的10人。在如皋的省、市政协委员,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领导同志,县政协的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贲正祥副主席代表七届政协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和潘信征副主席代表七届县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如皋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县长石秀峰作的《如皋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部门的有关报告。
[政协如皋县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91年8月10日至14日在如城举行。出席会议的县政协委员249
1 名,因事因病请假的10名。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在如的省、市政协委员,县政协的老领导列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委员们认真听取和协商讨论了县长石秀峰作的《如皋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副县长汤建华作的《关于制定如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草案)的说明》、计委主任曹林书作的《关于如皋县199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1991年计划(草安)的报告》、财政局局长葛存斋作的《关于如皋县1990年财政决算和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八届政协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和马云鹏副主席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管贵方代表县委在闭幕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县政协主席明道奎致开幕词和闭幕词。
[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
1992年3月5日至8日在如城举行。出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250人。在如皋的省、南通市政协委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和曾担任过政协工作的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70多人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协商讨论了石秀峰市长所作的《如皋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及其它有关报告。市委书记柯文、副书记管贵方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政协委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市政协主席明道奎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市政协主席明道奎、副主席袁泉、马云鹏、章骥分别主持了会议。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 1993年3月18日至24日在如城举行,出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246人,在如皋的省、南通市政协委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和曾担任过政协工作的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70多人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协八届常委会
2 工作报告和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列席了如皋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并协商讨论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各项报告。与会委员还就人大、一府两院领导人选和出席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选进行了协商讨论。会议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经过民主协商,选举石秀峰为市九届政协主席,袁泉、马云鹏、章骥、王连生为市九届政协副主席,史有生为市九届政协秘书长,王朋年等46位同志为九届政协常委。同时中共南通市委还任命明道奎为市政协九届委员会顾问。会上,市委副书记管贵方代表中共如皋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市八届政协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全体政协委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市八届政协主席明道奎致开幕词,市九届政协主席石秀峰致闭幕词。市政协副主席袁泉、马云鹏、章骥、王连生分别主持了会议。
[政协如皋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94年2月18日至21日在市政府招待所会议厅举行。出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242人,在如的省、南通市政协委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和历届政协的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70多人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袁泉所作的市政协九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王连生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一致通过了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决议。委员们还列席了如皋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对市政协和市政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市政协和市政府在新的一年里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会采用无记名等额选举的办法,选举王光国为市政协九届委员会副主席。会上,市委副书记管贵方代表市委作重要讲话。市政协主席石秀峰致开幕词和闭幕
3 词。
[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
1995年3月1日至4日在市政府招待所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委员共有249名,在如的省、南通市政协委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和历届政协的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45人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市九届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市十二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王耀光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有关报告;有12位委员进行了大会专题发言;大会表彰了1994年度政协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及先进承办单位;通过了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决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积极参政议政,共商如皋两个文明建设的大计,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市委副书记刘桂江代表市委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市政协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1995年政协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会议拥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的八条看法和主张。要求全体委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市政协主席石秀峰分别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副主席袁泉、马云鹏、章骥、王连生、王光国分别主持了会议。
[如皋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
1996年3月5日至8日在如城举行。市政协领导石秀峰、魏国平、袁泉、马云鹏、章骥、王连生、王光国,秘书长史有生出席了会
4 议。市领导郁政、刘井石、刘桂江、周宝生、殷春和、刘培银、朱春、谢新民、徐建平等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袁泉副主席代表市九届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如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以及其它有关报告。会议鉴于石秀峰主席另有任用,接受并通过了他辞去市九届政协主席职务,补选魏国平为政协如皋市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增选徐建平为副主席,增选庄绳武、章建平、鲍家华、丁俊红为常务委员;会上有10位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表彰了1995年度政协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及先进承办单位;通过了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决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就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民营经济、搞好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郁政在闭幕大会上讲了话。他对市政协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就今年政协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市政协及其全体委员一如既往地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为全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再创新的业绩。会议号召,全市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要在中共如皋市委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肝胆相照,和衷共济,团结实干,负重拼搏,为开创我市政协工作新局面,为打好“九五”开局战,实现五年翻两番、全面达小康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
1997年1月24日至27日在如城举行。市政协主席魏国平,副主席袁泉、马云鹏、5 章骥、王连生、王光国、徐建平,秘书长史有生出席了会议。市领导郁政、刘井石、石秀峰、刘桂江、周宝生、殷雄、石耀、殷春和、朱春、谢新民、浦文海,市政协的老领导,在如的省、南通市政协委员,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市九届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协商讨论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会上有11位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对1996年度政协工作的6个先进集体、31名先进个人和8件优秀提案进行了表彰;通过了市政协九届五会议决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就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城市建设、搞活民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郁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市政协在过去的一年里的成绩,并对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提出了要求。会议要求全体政协委员要在中共如皋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共十四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四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实干、开拓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香港回归和中共十五大召开,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实现全市乡乡镇镇达小康的目标而奋斗。
[如皋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
1998年1月2日至6日在如城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委员252名,因事因病请假的11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领
6 导,市政协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应邀列席了会议。中共如皋市委员长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书记郁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对九届政协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新一届政协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同时,他还对各部门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委员们深受教育和鼓舞。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和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市九届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了如皋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并协商讨论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有关报告;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经过充分酝酿协商,选举魏国平为市政协十届委员主席,袁泉、于永芳、徐建平、王连生、王光国、陆小兵为副主席,史有生为秘书长,马武台等46人为常务委员;会议表彰了1997年度政协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通过了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决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就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强化财税金融工作、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号召全体政协委员,在中共如皋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共十五大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履行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把如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世纪!
[如皋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
1999年2月24日至27日在如城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委员242名,因事因
7 病请假23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市政协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在如的南通市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了会议。中共如皋市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刘井石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市政协1998年的工作,肯定了市政协在推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新时期市政协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和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市政协十届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如皋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并赞同刘井石市长所作的如皋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有关报告;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经过充分酝酿协商,增选严世进同志为如皋市政协副主席;会议表彰了1998年度政协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通过了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决定。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协商讨论,就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深化改革、发展工业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如皋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号召全市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在中共如皋市委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50周年和澳门回归。
[如皋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2000年1月14日至18日在如城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委员245名,因事因病请假23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领
8 导,市政协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在如的南通市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了会议。中共如皋市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刘井石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市政协1999年的工作,并对新时期市政协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和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市政协十届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如皋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讨论并赞同蓝绍敏代市长所作的如皋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协商讨论,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改革、发展工业经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保持政令畅通,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号召全市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在中共如皋市委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开创全市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全面振兴如皋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而努力奋斗。
[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召开]
2001年1月13日至18日,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如城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241名。委员们听取并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市政协十届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如皋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魏国平、徐建平两同志因年龄关系,不再担任市政协十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的职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选举刘桂江同志为市政协十届委员会主席,杜
9 永红同志为市政协十届委员会副主席;组织了大会发言;会议对2000年度政协工作的8个先进集体、9件优秀提案进行了表彰;通过了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决议。
[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2002年1月23日,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如城举行。出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232名。委员们听取并审议了袁泉副主席代表市政协十届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代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如皋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增选刘建明、沈永祥、魏祝明为政协如皋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通过了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决议;通过了《关于加速解决市自来水厂水质水源问题的建议案》。
[市政协十一届会议]2003年1月4日-8日,市政协十一届会议在如城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委员275名。委员们听取并审议袁泉副主席代表市十届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王连生副主席所作的市十届政协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经过充分酝酿协商,选举产生市政协十一届委员会主席(浦文海)、副主席(袁泉、于永芳、陆小兵,杜永红、魏祝明)、秘书长(史有生)和常务委员,通过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决议。
[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2004年1月8日-11日,政协如皋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如城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委员252名。(因事因病请假27名)。会上,市委书记陈惠娟到会作重要讲话。她对市政协2003年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新一年政协工作提出要求和希
10 望。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和审议袁泉主席代表市十一届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于永芳主席所作的市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的报告;表彰了2003年度政协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增选张秀良同志为市政协副主席;列席如皋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协商讨论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有关报告。与会委员侧重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认真的协商讨论,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会议通过了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决议。
[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2005年1月8-11日 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们听取并审议袁泉副主席代表市第十一届政协常委会所作的政协工作报告、于永芳副主席代表政协常委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协商讨论周铁根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增选章建平为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补选羌汉荣为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秘书长;审议通过了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决议和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11
第二篇:历次党代会
历次党代会 >>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后转到嘉兴南湖)举行。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全会
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
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历次中央
中共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历次中央全会
第三篇:历次党代会
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到13日),提出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共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这次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国各方面形势有了好转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共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这次会议是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转折,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提出的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揭开了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全会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系统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大会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江泽民提出新三步走的战略方针。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将我们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
1992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三个有利于: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三个“有利于”成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三步走:
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新三步走: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致的构想。现在,在走完前两步目标的时候,把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的战略规划,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2010)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2020)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2050)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共两制: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三个代表: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基本内容: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
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首先,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其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其三,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基本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第四篇:政协会议解读
关键词 改革
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议政建言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议政建言,积极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俞正声说,常委会按照中共十八大战略部署,集中政协优势资源,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深入协商议政,就财税、金融、科技、司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以开放促改革等开展深入调研,连续召开6次专题协商座谈会,邀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直接听取意见,推动建言献策成果的转化。委员们提出了实施企业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三创并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企与民企协调发展,坚持以市场取向、科学发展导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改革财税体制等重要建议。
关键词 经济
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人民政协切实加强经济领域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俞正声说,常委会切实加强对经济领域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调查研究。深刻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和规律,着眼稳增长,强化对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跟踪研究。围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重就解决产能过剩矛盾等提出建议;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分别就珠江—西江经济带、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等提出对策;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力度等具体建议。
俞正声说,常委会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召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开展系列实地视察调研,委员们提出了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利用、科学制定2020年到2050年低碳发展路线图等建议。这些工作,反映情况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直奔主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 民生
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人民政协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俞正声说,常委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入调研议政,包括制定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上下联动、功能互补”的基层医疗服务新机制,抓好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推进军队文职人员队伍及制度建设等。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提出具体建议,涉及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等问题。俞正声说,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就提高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水平、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进行调研视察,举办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研讨会和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座谈会,就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做好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与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加强联系,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睦。
关键词 部署
从6个方面部署人民政协2014年工作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从6个方面对人民政协2014年工作进行部署。
——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教育,不断增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巩固人民政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紧紧围绕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贯彻实施献计出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深入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重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等问题调研议政。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政协2014年协商工作计划,加强与地方政协协同。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拓展和深化与台湾岛内有关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对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特别是华裔新生代的联系交流。
——不断深化人民政协对外友好交往。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对外工作总体部署,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对外交往和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高层互访,推进与周边国家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整体外交。
关键词 履职
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切实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履行职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改进履职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着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坦率务实地交换意见,真诚相待、肝胆相照,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倾向,在充分发扬民主中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共同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积极搭建协商民主平台。要充分运用好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形式,使政协经常性规范性协商平台更好发挥作用;不断完善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新的协商平台,更加灵活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着力提升议政建言质量。政协的各种履职活动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不求题目大,求切中要害。要把研究重点放在那些同全局紧密联系同时又力所能及的关键性问题上。
——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要切实尊重和保障委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努力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更好条件。要完善委员联络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机关等联络服务委员的作用。
——切实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加快履职制度建设与创新,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总体部署,进一步规范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第五篇:政协会议发言材料
政协会议发言材料
关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的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国民的身体健康。2010年全国共查办食品添加违法案件5305起,依法逮捕23人,但仍显力度不够。2011上半年,食品安全乱象频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为全面了解我市食品安全状况及发展态势,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促进我市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确保群众的饮食安全,民进汾阳市总支对全市食品安全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我市食品安全基本状况
1、食品安全状况
根据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分工,我们先后到农委、质监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等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我市食品产业状况和发展态势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阶段,我市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60余个,各类小作坊50余家,取得餐饮许可证的单位有520余个。上述职能部门实行分段管理,即:农委监管 1
生产基地、初级农产品等生产环节;质监部门监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工商部门监管超市(商店)、集贸市场、个体商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检查、督促和落实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
2、食品安全监管状况
我市各级政府一直把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从执政为民的高度,不断强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监管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着力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①农委:设立综合执法大队,每日对农贸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抽检,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关措施,移送有管辖权的职能部门;基层质监站对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进行逐日检查,从农药的领取、使用记录,确定生产者的使用时间,以及准许农产品销售的日期。通过加大设施蔬菜集中产区环境监测、生产投入品控制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力度,切实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②技术监督局:构建“大质量”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大安全”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划区分片、重心下移、层级负责、乡为基础”的原则,推行“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本台账、一盒档案”的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联动,部门
协调,企业自主监督,社会参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方面的监管。
③工商: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流通环节就市场准入主体进行严格审查,实行登记管理,分类监管,不定时地对市场进行质量安全监督,要求销售食品的单位特别是从事批发的企业建立台账,从食品的购进、销向进行有效监控。
④食品药品监督局:组织监管人员分组对全市餐饮服务企业是否具备许可条件进行普遍排查,对基本符合条件的予以发证,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整改,并对购进的面油肉菜进行抽检,要求购进时索票索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源头污染仍然存在种植业:为了防治病虫害、除草、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较高,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而且一些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不会有农药残留的生长在地下的植物也存在农残超标。
养殖业:大部分养殖场条件较差,特别是肉鸡、猪的养殖,业主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和增加产量,违规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畜、肉产品中,直接危害群众的饮食安全。
2、熟食加工监管欠缺
我市熟食加工基本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卫生条件比较差,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无证加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加工的食品不进行检测;特别是早点路边店、食品经营点、农贸市场还有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食品的现象。
3、食品加工企业安全意识不强
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条件达不到国家、地方要求,质量管理意识不强,产品不精不细,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原料检验、添加剂使用记录不健全,进货查验制度不健全或未按制度执行,查验记录流于形式,没有索票证明,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不足,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流通环节企业管理不规范,不索证索票,好多企业没有建立起购销台帐,来源去向不清,一些企业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差,经销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餐饮食堂内卫生状况较差、生熟不分,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街头饮食摊点和夜市大排档的卫生状况堪忧: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和夜市大排档日益增多,绝大多数的碗筷等餐具没有按要求消毒,食用油的购进渠道不正,地沟油在小饭店、早点、小吃使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死角。
4、科技支持制约食品安全检测。调研中发现,按照《食品安全法》和《条例》等要求,各职能部门应当配备一定的专业检测设备设施,但由于经费的极度缺乏,大部分部门基本没
有检测设备,导致现场检查时无法对可疑对象进行检测。
5、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能力制约着食品安全。一方面食品安全所涉及的部门多,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另一方面行政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工作量大,存在监管漏洞和死角,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复执法和执法缺失现象。如汾阳市现有食品加工企业63个,但技术监督局实际监管人员仅仅三人,且没有交通工具,全市63个企业靠三个人去监督检查,难免出现漏洞、死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费严重不足,检测设备严重短缺,不能在现场进行检测,人员不足,偌大的汾阳市,实际履行食品安全检查义务的仅有9人。比如在家中加工熟食(如蛋糕、绿豆糕、麻花等),以流动摊贩形式走街窜巷进行销售这种行为的监管,从食品生产加工的角度可由技术监督局管理,从流通销售环节属于工商部门管理,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部门地方规章,实际监管存在盲区。
6、立法和执法的制约。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现行法律威慑力不够,打击力度较小。
三、对我市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管理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未做出新的决策之前,针对我市食品安全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建议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切实起到统一协调,整合监管资源,明确监管职责,加大食品综合监管力度的作用。同时整合现有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使各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加强协作。或者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局,解决各自为政,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食品安全法》规定各地市应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改变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但好多县市设立该委员会,有名无实,没有专职人员,更没有专业人员,也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创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点监控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制约机制。二是构建广泛的社会监督体系。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建立三级监管网络。创新投诉举报工作,建立网上举报中心,推行有奖举报。
3、建立健全食品配送体系和连锁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配送工程,扩大配送范围,延伸配送终端。加强对农村婚丧事的食品安全监管。建筑工地民工食堂的管理要逐步规范,在审批工程施工许可证时,有关部门要先核发工地食堂卫生许可证。食堂的临时工、勤杂工也要做到持证上岗。进一步加大示范乡
镇建设,完善连锁店经营。同时加强农村固定菜场检测设备的配置。
4、建立科学的食品生产体系,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强有机食品加工生产基地,扩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如汾阳市现有裕源有机核桃生产基地,汾州小米、红枣、小杂粮生产基地等,在支持、扩大生产基地的同时加强监督;二是严格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登记审批,购进、销售实行登记备查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强化源头污染治理;三是提高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市场准入标准,实施资格强制认证制度。对新设立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发证时必须达标,原有企业限期达标;四是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
5、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营造浓烈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掌握鉴别假劣食品知识,了解食品监管的有关政策,把健康的消费观念植根于群众心中,倡导消费者的绿色有机消费行为,形成“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关爱生命和健康”的浓烈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