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之建德桥灯文化
走进建德元宵灯会之航头桥灯会
人文学院对外汉语1101 郑卉芬 201108480127
“云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从老一辈那儿听来这样一句谚语,充分表达了他们对天不遂人愿的一种惋惜感慨,而这种感慨在我看来更是对心中夙愿的一种祈祷,数百年来,建德航头镇的元宵灯会,就在当地人民的感慨、祈祷和一片闹腾声中,波波折折地走来,年复一年,直到现在。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古为越地,今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小镇,难以体会到北方安塞腰鼓的壮阔与豪迈,却以她自己的方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我们知道,中国的龙文化与华夏文明几乎是同步产生发展的。因此,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象征,人们以各种方式传承着这种文化,继承着这种精神,比如舞龙文化。虽然舞龙有其文化传承的一贯性和集体的共识性, 但其地域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建德自古以农耕文化为主, 以农业为主体的人们, 则多归服于自然威力的统摄之下, 因此其信仰的内核是自然崇拜和具有天、地、人、物和谐一统的理想观念。因此建德舞龙传统源远流长,尤其是元宵舞龙,而根据各地习俗不同,龙灯的样式却千差万别。而我想要分享的是属于建德航头镇的特色龙灯——桥灯。
桥灯也称板凳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体形高大、威武雄壮,由竹篾扎成,外饰彩纸,高约三米,旧时传统中会在龙头内点满24支蜡烛,象征一年24个节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所有要用到蜡烛的地方都以灯泡代替。祥龙嘴含龙珠,龙珠制作精巧,也由竹篾轧制而成,制作工艺精美。龙身俗称“子灯”,由灯板连接而成,每块灯板长约2m,宽约0.2m,在距板端约30厘米处托着两个可点蜡烛的花灯,每块灯板由一人扛抬,整个桥灯可分可合。将每家出的桥灯连接起来,象征龙的传人薪火相传,子孙满堂。而龙尾形似横卧的S,饰有鳞片、龙爪、尾翼略翘。龙头龙尾都饰有彩旗,一般会在上面写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美好寄语。桥灯据传始于晋、兴于唐、鼎盛于明清,古以祭社稷、敬佛道为主,今以庆元宵、庆丰收、庆太平盛世为主题,航头镇的桥灯现在仍然比较完整地延续了古代的祭典礼仪,与“庙会”文化相融合,形成灯会盛况。但随着近年来劳动力的外流,每年元宵,一般的上班族都已外出工作,由于青壮人口的缺失,小时候那种动辄上百盏子灯相接的灯会盛况早已不再。
面对现实,我们知道某些带给我们美好童年记忆的传统文化正在无法避免地流失衰弱,建德的许多小的城镇村庄早已结束了这种传统灯会的元宵庆祝方式,放弃了传统复杂的庆典仪式,放弃了规模盛大的集灯号召,对于很多传统文化习俗,我们似乎一直在做减法,也许它一定程度上确实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但我常常想,是否有一天,航头镇也将不再举办桥灯会?是否再往后,桥灯将永远都不存在于那时的小朋友的美好童年里?所以我想说一说航头镇的桥灯,哪怕不为传承,只为纪念。
一、桥灯工艺
航头镇的桥灯制作工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日趋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制作材料工艺都有所发展完善,但总要一些古老的传统与精湛的技巧经历时间锤炼后保留下来。就比如说桥灯制作的重点,龙头的制作。
说起龙头就不得不先提“备灯”。“备灯”包括放龙头板,和砍龙头竹两个环节。建德人抬龙灯有着古老的传统,把放龙头板和砍龙头竹看的十分庄重。每年元宵圆灯后,要将用过的龙头板抬到祠堂或庙宇妥善保存,不能随意搬动,以求一年的平安清洁。次年春节发动抬龙头灯时,那个敢把龙头板放下来的人约定俗成地被赋予组织龙灯的重任。因此放龙头板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因此常常是地方权威人士或宗族德高望重者才敢来放龙头板牵头组织龙灯。放龙头板时会燃放鞭炮,敲锣打鼓把龙头板从高处放下来,披上红布,前呼后拥,抬着送到编扎龙头的地方去。这个过程中,所经之地,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有祈安接福之意。
而砍龙头竹同样十分庄重,砍竹者们手提大刀,腰系红布,一路敲锣打鼓上山,到了竹林将红布扎在竹林中最老最大的毛竹上,会插上香纸,燃放鞭炮,以求来年竹木丰茂,风调雨顺,然后选择粗大节稀的毛竹砍下,披上红布敲锣打鼓连同竹技一同扛进村。这个过程极具传统风味,热闹非凡,但也只在小时候出现,近年来整个仪式都有所简化,可我们追寻并继承传统文化的心并没有改变。
除了仪式外,龙头的制作工艺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由有经验的师傅制作,而且这种手艺往往不外传,这些老民间艺人的手艺都是从他们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元宵前,在航头镇集镇农贸市场,就可以看到民间老艺人们给航头“桥灯”贴龙鳞、描祥云。龙头一般都是提前半个月就要做好的,等到龙头做好,一般会放在社区的戏台上或别的展示点,人们可以提前去看。但看的往往是孩子居多,就是图个新鲜。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便常常跑去看龙头。幼年的印象里,龙头应该是有点吓人的。用纸糊成的花白的胡须一直拖到地上,很大一片。龙的眼睛是由两个嵌在脸上的电灯泡做的,灯泡点亮的时候,仿佛一个凶神恶煞的妖怪瞪着铜铃大的眼睛,尤其在晚上,我总觉得它会活过来似的。龙角上粘着各色的纸花,亮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子灯是由各家各户独自制作的,虽然不似龙头般精美壮观,但其图案形状也是千姿百态、色彩斑斓,花鸟虫鱼、亭台楼阁、器具物件等应有尽有。
二、桥灯活动与浓厚的祭奠仪式
航头镇的桥灯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宗教祭祀仪式, 主要有祭神和祭祖仪,这与航头人民的宗教信仰是非常一致的。虽然现在的青少年宗教信仰有所淡化,但桥灯会仍沿承了传统的仪式,在起灯前都会在寺庙焚香鸣炮进行祭奠。说到元宵起灯,航头镇的元宵庆典都不在正月十五,现在航头镇保留有桥灯风俗的主要两个村——航头村和溪沿村,溪沿村十四出灯,航头村十六出灯。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一个充满亲情温暖的一个小传统,村里的老人都说,溪沿村的龙是娘舅,正月十四这天先出门表演巡游;航头村的是外甥,正月十六这天先到村头的庙里去请外婆来看灯,然后去娘舅家拜年。“桥灯”出迎,参与者越多,灯列越长。在我的记忆里,最盛时有几百节子灯,一直从村头拉到村尾。元宵节当天,龙头会在喧天锣鼓的的牵引下被一群人的拥护着沿着村里主要干道绕行,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地来到村里祭祀土地,在召集子灯的同时宣告晚上出灯的喜讯。整个下午都会时不时有两位小鼓手抬着大鼓大锣绕村走着敲打着,高声唱着催灯歌,“咚咚咚,叮叮叮,在家晚上好出灯”。
夜幕降临后,有桥灯的人家都会点亮桥灯,摆入厅堂,点燃檀香,鸣放鞭炮,以示吉庆。等到催灯的锣鼓声响起时,背灯的青壮年就个个灯板上肩,整装出发,在村镇的主要干路上,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子灯涌向接灯场,接灯场一般都在寺庙前的空地或者村镇的重要议事庆典场所。首先一板板分散的桥灯连接起来,再接上龙头、龙尾,形成一条巨形火龙。
这时候的接灯场一定早已围满了人去,不时会看到头上戴着发光的犄角的小孩或三五成群地奔跑嬉闹,或挣脱家长的手不断往人群中挤闹,他们有的手上是五色的荧光环,有的坐在大人的肩上,占据了一处观看起灯的风水宝地。隆重的起灯仪式后,龙头在锣鼓唢呐的喧引中巍然出动,跟着喧闹的鼓声,熙熙攘攘的人群就这样推搡着跟着桥灯开始走街串巷。
龙灯沿着村里的主要干道游走,快经过一些乡镇企业单位或者较大的家族时,他们都会在门口迎接龙灯队伍, 并以单位或家族的名义赠送给龙灯队伍一定的礼物,如酒、饼、猪肉、鞭炮等,一般也会包一个红包,金额不等。简单的拜祭仪式后,在龙灯组织者的哨声下,龙灯沿着规划好的线路继续在村里游走。没经过一户人家门口,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燃放鞭炮, 来迎送祥龙,很多家庭都会在门口摆放一些食品以供舞龙队伍和观众食用。整个龙灯游行过程中有两个比较出彩的项目,一是抽龙筋,一是盘龙。抽龙筋一般在平直的干路上进行,靠近龙头的等往前冲,靠近龙尾的灯往后拉扯,中间的灯左右扯动,你一会儿看到龙灯飞速地往前跑,一会儿又看到灯在整个向后扯,忽左忽右,赶灯的相互推搡着,整个场面热血沸腾。既表现了人们对龙灯的喜爱和挽留,又点燃了整个热血的场面,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再说到盘龙,盘龙的地点都是事先定好的,需要空旷的场地,比如在起灯时,在寺庙前的接灯场,完成起灯祭祀后就会进行盘龙。扛着龙头灯的人带领着子灯顺着同一方向绕圈往圆心跑,长长的一条龙在几分钟内盘成一个同心圆,场面实在是蔚为壮观。而在圆心的龙头出,同样也要鸣放三次铁铳并燃放鞭炮,进行祭奠。总体来说,整场龙灯活动充斥着浓厚的祭奠仪式。
最后在整个村庄游行结束后,龙灯会回到寺庙前的集合点,祭奠过后,子灯散回到各家各户,龙头和龙尾被放回祠堂或庙宇妥善保管,等待来年,等待新的勇士,放下龙头板,承接起又一场盛大的龙灯会。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之妈祖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妈祖文化
海峡两岸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她发源于福建湄洲,又随着移民来到台湾并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并在今天的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增进两岸民族感情、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湄洲祖庙
一、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产生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乡邻感念她的恩德,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进行祭祀。妈祖民间信仰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人文模式,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海洋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海洋生存环境的风云变化,“大海无情,商海也无情”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寄托,妈祖是海洋族群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从妈祖传说故事可以看到,妈祖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各省传播。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因为移民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迁徙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生活,移民迁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历程,特别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充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还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尚未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而且,开垦荒地、海上作业、从事贸易等都时有不测风云。因此,需要借助神明的力量来摆脱各种恐惧和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妈祖是闽粤的海上女神,当然就成为闽粤移民移居新环境的保护神。
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因此一旦定居下来,为答谢妈祖神灵的保佑,便设祠立庙奉神,而且往往还要由专人专程渡海返乡于祖籍地祖庙中,以“割香”、“分灵”等形式将妈祖神像恭奉入台,立庙建祠加以祭奉,使家乡的神灵同移民一起移居台湾,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比如,从湄洲祖庙分灵来台的湄洲妈、从泉州天后宫分灵来台的温陵妈、从厦门同安分灵来台的银同妈等等。海洋移民在移居地发展时,遭惊涛骇浪冲击,祈求妈祖神灵保佑航海平安,是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特色。妈祖信仰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历史渊源是深远的。
二、从妈祖信仰向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妈祖文化”已在海内外形成共识。由于十年“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民间信仰包括妈祖信仰都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加以批判和清除,湄洲妈祖庙建筑群为此在“文革”被夷为平地。1978年复兴重建,并于1986年农历三月廿三神诞,按民间传统仪式举行开光。但是,人们特别是公职人员对于妈祖信仰还是有顾虑了。1987年重九,即民间传说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纪念日,湄洲妈祖庙举行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并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提交的论文《要重视妈祖文化研究》,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林教授的主要论点是:妈祖神话及其形成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历史悠久,且早已远播海外,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积极作用,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它对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对内起联系本民族成员的纽带作用,具有民族的内聚力。会后经媒体广泛宣传,“妈祖文化”的提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今天,弘扬妈祖文化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共识。现在,由官方主办的“妈祖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仪式越来越隆重。而且,在妈祖信仰最普及的台湾,妈祖庙成为兼具宗教、经济、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功能,许多妈祖庙乐于回馈社会,出资兴建医院、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妈祖信仰的文化内涵愈加突出。2004年大陆成立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有200多家团体会员。此外,妈祖文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和妈祖信仰密切联系的学科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建树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由妈祖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三大层面的内容:
第一,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妈祖文化最深的内涵在于人格魅力,在千百年的嬗变过程中,信众不断丰富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妈祖形象已成为道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大成。妈祖之所以成为人们敬仰和祭拜的女神,首先是因为妈祖的美德。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忠义孝悌、救民疾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无私利他的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信众心目中,“妈祖形象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含着真善美的价值和道德内涵。信众信仰妈祖,意味着认同妈祖所代表的真善美价值观和道德观”。妈祖的形象是慈祥、博爱、亲切、无私、勇敢。妈祖受到历代朝廷的多次褒封,封号也从“通灵女神”渐次升格为“夫人”、“妃”、“圣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说明历代统治阶级是非常重视以道德化的妈祖形象作为教化百姓的最有效的伦理教材。可见,妈祖文化的内涵首先是从道德人格层面上来理解的。
第二,妈祖文化的“信仰”内涵。正因为“信仰”,才使妈祖拥有2亿多的信众。信众祭拜妈祖、信仰妈祖,是相信妈祖是非常灵验的。人们出海的安全、海上贸易的顺利、旅途的平安,以及求子、求财、求福等等,都相信妈祖会显灵助其愿望的实现。所以,信众对妈祖是非常虔诚的。台湾一位老太太从1987年到2000年,共来湄洲妈祖庙朝拜25次,直到90岁高龄。2004年台湾嘉义县朴子配天宫妈祖信众437人来湄洲朝拜妈祖,其中一位林女士在妈祖神像前,三拜九叩,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来到了妈祖圣地。”林女士家祖上三代都是妈祖的忠实信徒,其祖父、父亲一生都期盼来妈祖圣地朝觐,但由于两岸未“三通”等原因,至死夙愿未偿。其父临终前,希望她一定要争取来圣地朝觐。这是妈祖信众对妈祖虔诚信仰的典型案例。虔诚的信仰是信众的精神寄托、是信众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是信众开创事业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
“多学科”内涵。妈祖信仰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本身就印记着丰富的历史。在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妈祖文化圈:妈祖庙的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物珍品;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包含着妈祖信仰的民俗学、华侨史、航海史、海外交通史等等,从研究妈祖信仰人手,可以进入众多科学研究领域。“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在我国沿海地区源远流长,尤其是海峡两岸重要的民间文化纽带。”我国文博界老前辈王振铎先生著文指出:天妃宫是研究历代经济史、海外交通、民族学、民俗学、航海史等的珍贵资料,呼吁各界要加强保护天妃宫。2006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司组织专家评审,湄洲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祭典分别人列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妈祖文物、弘扬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民间信仰中的主体文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共同点,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妈祖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妈祖文化交流增进了海峡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妈祖信仰自明清时期被移民带入台湾以来,就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这可以从台湾信众“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可见一斑。移居台湾的移民带去的妈祖神灵是从大陆祖庙带去的分神,而且他们比较看重家乡创造出来的神,称之为“桑梓神”。“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之后,即与大陆祖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关系,增强分庙的灵性,各分庙每隔一定时期都得上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奠等,俗称„进香‟。定期到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之处,进香活动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会活动。”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阻隔了半个世纪。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拟举办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之际,正逢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两岸探亲往来之时。台中县大甲镇澜宫为代表的妈祖信众200多人前往湄洲,提前展开两岸的破冰之旅。随后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在台湾、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此后,台湾妈祖信众组团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活动形成一股热潮,妈祖信仰成为打破阻隔两岸半个世纪政治坚冰的开路先锋,两岸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自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10万左右台湾民众前来湄洲谒祖进香,迄今湄洲岛共接待台湾信众100多万人次”。而大陆妈祖庙也应邀到台湾进行妈祖文化交流。自1994年妈祖文物赴台展出以来,祖国大陆妈祖文化团体赴台交流已达20多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2002年金身直航金门巡安,同年泉州天后宫组团直航赴澎湖交流,2004年湄洲祖庙祭典团赴马祖岛贺诞举祭。
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的亲缘关系。对于台湾同胞而言,妈祖信仰不仅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慰藉,而且也寄托着他们对故土的眷念与遐思之情。正如台湾知名学者郑志明所言,“对台湾方面而言,到大陆进行谒祖、进香、迎神的意义,不仅只是一般祖庙情结的文化寻根梦而已,同时也加强了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台湾民众的妈祖朝拜热潮,推动了台湾当局进一步解除直航禁令,并最终实现两岸“三通”。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
(二)妈祖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海峡两岸各种形式的妈祖信仰的交流活动,为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传播妈祖文化、丰富妈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每一届的妈祖文化节活动,不仅举行朝拜妈祖仪式,而且举行民俗文化表演、民间艺术展示、妈祖文物展出、两岸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等活动。在交流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妈祖信众会把他们在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尽情地展示出来。湄洲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津妈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自1986年莆田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在莆田、深圳、泉州、厦门、天津、上海等地举办16次研讨会或论坛,而台湾举办过5次,澳门举办过3次,平均每年超过一次。这些妈祖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妈祖信仰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妈祖文化交流促进TN岸的经济贸易往来。由于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源”和“流”的关系,以及台湾信众把回湄移H祖庙谒祖进香看得非常神圣而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必然持续发展。两岸妈祖信仰是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文化资源,必将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往来。首先,妈祖文化将激发海内外闽商回乡创业、报效桑梓的激情,促进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在2007年福建省农业工作视频会议透露,2007上半年,福建省新批农业台资项目41个。合同利用台资8901万美元,实际到资7121万美元。全省已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1957个,合同利用台资24.8亿美元,实际到资14.3亿美元,在各省市中位居第一。福建已成为台湾农产品进入祖国大陆的集散中心,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窗口、示范、辐射”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其次,两岸妈祖信仰的交流,特别是通过举办“妈祖文化节”或“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向台湾同胞展示大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介绍大陆经济建设的政策和项目推介,吸引台资来大陆考察投资环境。同时台湾同胞也可以向大陆推介自己的合作项目。天津市于2008年10月3—5日举办“第四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邀请台港澳地区和海内外的嘉宾近2000余人参加。通过此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积极推进和促成经贸往来与合作,达到“文化旅游搭台、经贸洽谈唱戏”的目的,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到本市观光旅游,带动旅游经济发展。近年来,天津越来越受到台湾商家的关注。而天津妈祖庙作为三大妈祖庙之一,从2002年至今,天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前来投资。据统计,截至2006年7月,累计有1866家台资企业落户天津,合同台资额达45.8亿元。可见,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已成为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文化资源。
总之,妈祖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在现代社会发挥着增强两岸同胞民族感情、增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重要作用。珍惜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并把她发扬光大,是今天人们的一份责任。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之茶道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茶道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的陆羽则最早创立了茶道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且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和创立了茶道精神,从而把茶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
第四篇:生命之灯
生命之灯
有一位出海远航的青年,途中遇到风浪,船只沉没了。他迷失了方向,在茫茫海面上游了好几个小时,依旧找不到回去的海岸线。饥寒、疲累、黑暗、恐惧交迫着他,他快要支撑不住了,而前面仍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就在他决定要放弃的时候,他看到远处有一点灯光在闪烁不停。那光芒是朦胧的、微弱的,却给了他以希望和力量,精神瞬间振作起来。有灯就有人家,他这样想着。而且那灯光看起来并不遥远,只要能游到那儿,就有了生还的希望。于是,他使劲朝灯光的方向游去。游了很久,似乎近了,可乍一看,还是那么遥远,在黑暗中摇晃不定。青年鼓起勇气,继续向前游去,近了,又远了,又近了……如此反反复复,最后他终于靠着非凡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游到了岸边。才发觉那灯光原是从海边高山上一座灯塔放射出来,离他所在的位置还有很远,很远。然而也正是这微弱的灯光在黑夜中为他点燃了希望的曙光,给了他搏击的力量,让他得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平安归来。
总结感悟: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只要心中有个目标,就不用担心会迷路。就像茫茫海上的灯塔一样,给航海远行的人指引着方向,引导人们旅程的归航。给自己点燃一盏生命之灯,也许它会是你一生的希望所在。有了它,我们就会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它,我们就不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征途;有了它,我们就会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着我们,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直到胜利的彼岸!
第五篇:探究桥文化 传播龙之韵
“探究桥文化 传播龙之韵
——《说不尽家乡的桥》综合性活动
执教者:梨洲中学 干颖聪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余姚本地资源,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知识,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拓展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小组主题设置,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组织、策划、协调、实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桥文化及其内涵,激发爱桥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活动重难点:
1、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收集各种资料,主动分享信息,积极感受余姚桥文化。
2、对收集的大量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并从中探究出有价值的内容。
三、准备:
1、采访学校老师、家长、当地村民等,了解余姚城区、乡村的桥梁,获得初步资料,选择比较著名、自己感兴趣的桥梁作为进一步探究的对象。(附:采访表,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根据需要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分成若干小组,进一步对上一环节中确定的桥梁进行深入探究,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图片、历史故事、诗词、对联等,为桥梁建立档案。(附:余姚桥梁档案表,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实地调查、通过网络书籍查找收集信息的能力)
3、学生按“你是一幅诗意的风景画”“你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技术”“你是一本厚厚的历史文学书籍”“你是一片浓浓的爱心”四个主题分成四组,将之前所搜集的资料根据本组需要进行分析、整理、整合,制作成本组展示内容。(附:小组分工明细表,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合作、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并通过“活动明星”的推荐,调动参与热情)
4、选好两位主持人,设计活动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
四、课堂展示:
一、开场:主持人(2人)上台
开场白,宣布活动开始。
女:余姚是江南水乡,江南多的是水、是河流,自然也就少不了桥。男:在我的印象中,桥和水似乎就是一对母子,相依相偎、并肩前行。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余姚多姿多彩的桥文化。
男:八年级七班“探究桥文化,传播龙之韵”综合性探究活动现在开始。
女: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那么在你的心中,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第一小组得探究成果。
二、活动过程
1、你是一幅诗意的风景画
主持人(女):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那么在你的心中,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第一小组得探究成果。
A组,展示余姚桥的美丽图片,并配以优美的描述性文字。文字有组员朗读。
B组:给图片取名,配诗,一边展示一边解说。并留取两张桥的图片请其他同学取名或配诗,并说明理由。
2、你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技术
主持人(男):桥是一首诗,桥是一幅画,同样,桥也是一门科学。素有东南名邑,文献名邦之称的余姚境内有许多座桥,这些桥结构坚固,造型独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就让我们领略桥之科学!请第二小组为大家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要求:
选取几座在建筑技术上有特色的桥梁,图文结合,向大家解说设计施工上的特点。
3、你是一本厚厚的历史文化书籍 主持人(女):谢谢华思慧这一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是的,桥就像是一本传授科学知识的书籍,那么,几百年、几千年立于江河之上的桥梁又见证了多少历史的沧桑,又引得多少文人墨客为之驻足,桥又何尝不是一本厚厚的历史文学书籍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第三小组,一起去阅读一下这本书吧。
A组:桥与历史人物:讲述万安桥、通济桥与谢迁有关的两个故事。
桥与历史事件:讲述与季卫桥有关的历史事件。
B组:桥与对联:游戏一,给上联搭配下联;游戏二,朗读一副较难断句的对联。通过游戏,学习相关知识。
桥与古诗: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写余姚桥的古诗。
4、你是一片浓浓的爱心
主持人(男):刚刚各小组向大家展示了余姚很多座桥,这些桥或形式优美,或结构坚固,或历史悠久,或文化丰富。而第四小组要向大家展示的却是一座与众不同的桥,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她们为我们准备的一个视频。
播放视频。
主持人现场采访:看了严意娜事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讲述我们学校爱心基金的相关故事。诗朗诵:《爱心桥》
三、尾声
主持人致结束词。
女: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探究余姚的桥梁文化,领略家乡桥梁的风采。
男:我们欣喜地发现,桥是一幅诗意的风景画,桥是一项伟大的科学技术,桥是一本厚厚的历史文学书籍,桥更是一片浓浓的爱心。
女:也许,在你心中,桥还包含着更多更深的含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深信:每一座桥梁都是有生命的啊。
男: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长桥吧。感谢大家参加我们的这次探究活动,807班“探究桥文化,传播龙之韵——说不尽家乡的桥”综合性活动到此结束。
齐:谢谢。
四、总结。
学生一句话谈感受:在本次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 教师总结。
五、作业: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