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文化名市 促进科学发展
建设文化名市 促进科学发展
黄冈地处湖北东部,大别山南麓。独特的地理位臵,厚朴的民风民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冈地域文化:名人文化灿烂绚丽,戏曲文化积淀深厚,禅宗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进取昂扬,生态文化绿色天然。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黄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潜力和基础。
文化是国家、民族、地区和单位发展的灵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黄冈致力于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重,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大领导力度、投入力度和落实力度,着力打造文化名市,强力打造文化品牌,提高黄冈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黄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建设了黄冈文化中心、李四光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王树声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投资数亿元倾力打造的遗爱湖公园,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被越来越多的市民盛赞为“最得人心的实事工程”。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1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00多个标准农家书屋、11个市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基层中心,成为人民群众学习、娱乐的理想场所。
坚持市县并举,着力打造文化品牌。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冈,是闻名全国的五大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打响黄梅戏这一文化品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扶持黄梅戏发展的优惠政策。“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已成为全省知名的文化品牌。此外,“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社区大家乐”文艺展演、“鄂东民歌大奖赛”、“李时珍医药文化节”、“英山茶叶节”和“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文化活动逐步形成特色,在省内外声名远播。黄梅县、黄州区、团风县、武穴市等,分别被命名为全国“楹联之乡”、“诗词之乡”、“现代农民画之乡”和“武术之乡”。
积极组织开展群文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全市群众文化在规模、质量、影响上逐年提高,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市每年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近百台次,全市图书馆年借图书156.6万册次,文博单位年接待观众达100万人次,专业院团每年演出3000余场,观众达220余万人次,电影工作者积极落实农村电影“2131”工程,大力实施“优秀影片进校园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此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异彩纷呈。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黄冈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始着手对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功能齐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筹备建设黄冈博物馆、黄梅戏大剧院,对黄冈市艺术学校实施整体搬迁,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快建设蕲春李时珍国际健康集团、黄冈旅游集团、黄梅戏发展研究中心等重点文化企业,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以上;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化文化传播体系,重点加强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图书等文化传播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地方文化研究以及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抢救一批濒临消失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设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展示中心,新建一批历史文化名人纪念设施;培育一批经典人文旅游景区,建立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基地。同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文化管理、技术、经营人才队伍,促进黄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黄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黄冈市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先进文化发展理念,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促进作用,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新黄冈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准则,以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不断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地域特色浓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全市的社会文化生活在声势、规模、质量、影响、效果上逐年提高,文化活力更加蓬勃。全市每年利用节假日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在50台次以上,遍及城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黄冈市社区“大家乐”文艺活动,全市“三民”(民歌、民舞、民乐)会演、“东坡文化旅游节”,蕲春县的李时珍医药节、黄梅县的黄梅戏艺术节、英山县的茶叶节及浠水、红安等县的民间艺术节,麻城市的“杜鹃文化旅游节”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参与和观赏,盛况空前。
在文艺活动繁荣的基础上,全市文化“创建”工作跃上新台阶,蕲春县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英山县、麻城市、黄梅县被命名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市)。红安县文化馆被中宣部、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黄州区建新社区、青砖湖社区被中共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艺术创作和演出进一步繁荣
全市文艺工作者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指导方针,创作出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剧目。全市先后创作演出了《未了情》、《冬去春又回》、《春到江湾》、《天堂梦》、《守护真情》、《青年董必武》、《和氏璧》、《大别山人》等多部大型黄梅戏和楚剧,在全国、全省多次获奖。大型黄梅戏《未了情》参加全国第五届艺术节演出,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第一名,同时还获得“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表演奖”。黄梅戏《春到江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古装黄梅戏《和氏壁》被评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楚剧《大别山人》、黄梅戏《守护真情》被评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备选剧目。《大别山人》还获得2006年湖北省楚天文华奖。在2008年至2009年湖北省年度21名重点编剧评选中,我市评上4名。在首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中,黄梅县的大型古装黄梅戏《奴才大青天》和麻城市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荣获优秀剧目奖,同时还获得表演一等奖4个,优秀演出奖5个,编剧、导演、作曲、表演等二、三等奖各8个。
为打造精品,培养人才,我市成功举办了六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共创作新剧目70余台,涌现优秀艺术人才40余人,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国家一级演员杨俊、张辉荣获全国戏剧“梅花奖”,从2000年起,张辉四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还参与拍摄了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电视连续剧《貂婵》。石蔚华、董小满、曾美玲、蔡琴、周洪年获得湖北省戏剧“牡丹奖”。通过艺术节的举办,把湖北黄梅戏的影响扩大到全国及东南亚地区。此外,楚剧小戏《卖鸡》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杂技《晃梯》获得全国杂技铜狮奖。2008年6月,我市又成功组织了赴芬兰文化周交流活动,黄梅戏、花挑、皮影、杂技、气功、绘画等文化各个领域的26名民间艺术家,以其精湛的演技和作品,深深地打动了芬兰观众,得到了芬兰人民的一致好评,文化周成为连接中国和芬兰人民友谊的桥梁。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
黄冈现辖11个县、市(区),127个乡、镇(办),4290个行政村。目前全市共有文化行政、事业、企业单位906个。其中,全市建有文化馆11个,群艺馆1个,总建筑面积30800平方米;全市建有公共图书馆11个,总建筑面积28251平方米,藏书总数达131万册;全市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黄梅戏剧团6个,楚剧团2个、东路花鼓戏剧团、文工团、杂技团各1个),演职员工总人数769人;全市建有文博单位19个(博物馆9个、纪念馆10个),总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117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0件;全市建有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2个,建有标准农家书屋1000余个;市县级1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全市还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村文化室700个,文化中心户1255家,民营剧团200多个。2008年全市农村“以钱养事”经费约454万元。全市已基本形成上下延伸、左右联动、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领导力度和投入力度。全市文化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已由单一的国家投资向社会多元化投资转变。目前,全市网络文化、娱乐演出、音像制品、艺术教育、书刊发行等产业初具规模,据统计,全市现有文化企业1468家,年营业收入2.1亿元, 年均上交国家税费1698万元, 就业人数超过4900人。文化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文化设施建设成就突出 2000年以来,为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我市各级政府投入2亿多元,建成面积达12 万平方米的文化基础设施,不仅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受到了文化部和省领导的好评,而且成为了人民群众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及欣赏黄梅戏艺术、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此外,按照股份制运作方式建成的奥康兴汇影城,当年就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我市新增的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使我市文化基础设施的潜力得到成功转化,为发展黄冈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文化工作基本经验是:
必须坚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完善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行为,把文化建设的各项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加强政策指导和示范引导,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工作一直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文化工作始终纳入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和政府各有一位领导班子成员主管,一些重大的文化工作事项专门开会予以研究、部署,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文化建设纳入了支出预算,用于文化的事业经费、业务经费逐年递增,重大公益性社会文化活动单独拨款。我市还相继出台了《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和繁荣我市文学艺术创作的意见》、《关于印发<黄冈市对在国家级、省级重大文艺活动中获奖作品和人才进行奖励的试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对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财政支出、基础设施建设、艺术生产、人才培养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明文规定。
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发挥先进文化的核心作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黄冈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先进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快黄冈发展,形成独具黄冈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文化,有力推动了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积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文化体制改革,破除了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的深化,我们科学规划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依靠政府支持,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使全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通过改革创新,文化企事业单位焕发了活力,涌现了一批民营文化企业,乡镇文化建设实现了“以钱养事、以事养人”目标。
必须坚持“两手抓”方针,努力促进文化。我市是文化资源大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把挖掘黄冈文化资源、扩大黄冈影响、提高黄冈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开发的指导思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围绕开发黄冈文化产业与开发黄冈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努力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大力倡导社会力量兴办各项文化事业和产业,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我们在建设黄冈文化事业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广泛支持。
第二篇:解放思想打造文化名市演讲稿
文章标题:解放思想打造文化名市演讲稿
解放思想打造文化名市促进__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解放思想,打造文化名市,促进__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起__,你会想到什么?是琅琊古郡的历史风云,沂蒙老区的红色战火,还是蒙山沂水的旖旎风光,商贸新城的繁荣富足?或许都有,因为这些都已成为__在全国乃至世界散发的文化名片。从__古今文化的乐舞诗剧《沂蒙颂歌》到文企联姻的典范《蒙山沂水》,从翰林飘香的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到轰动京城、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进京展…….一连串目不暇接的节庆活动,成功打造了“书圣”“智圣”文化品牌和“沂蒙精神”政治品牌,一个富足安康和谐的“大__,新__”正形神兼备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然而,文化的背后是物质的支撑。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大市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更离不开我们强有力的服务保障。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__市委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支柱,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后来居上的重点所在,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成为__人民思想意识的主旋律。文化要发展,后勤是保障,我们水电科面对的是市级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一滴水、一度电,都关系到每一个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群众利益无小事”,面对事多繁忙,人手短缺,我们水电暖科全体人员在科室领导的带动下,团结一致,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分工不分家,放弃了数不清的节假日,保质保量地完成机关办公区和宿舍区的水、电、暖的管理、维修和收费工作,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秀的业绩,擦亮了机关后勤服务的窗口,赢得了广大机关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也许有人认为我们的工作单调平凡,其实只有平庸的事业,没有平凡的工作。只要立足于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服务工作中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独、慎微,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责,任劳任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窗口意识、形象意识,始终保持热情、规范、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奉献,就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__人民、无愧于时代,这就是解放思想、建设美好家乡的最好诠释。
打造文化名市,促进__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众多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解放出来”,让思想冲破牢笼,让观念与时俱进,更加用心把握,用心体会、用心工作,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行更大胆的实践,从事更有效的工作,得到更多的群众满意。
城市文化的发达,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最终将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如今以体制改革为攻坚的文化产业正在持续发展,从耄耋老人到青春少年,每一个人都全力投入到__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建设上。在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沂蒙大地上,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次又一次得到尽情展现和完美释放。在这个光荣的平台上,我们的努力将会创造出更加绚丽灿烂的未来。
《解放思想打造文化名市演讲稿》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解放思想打造文化名市演讲稿。
第三篇: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
-----在市国资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培训班的辅导提纲
蒋厚祥
一、作风及作风建设
(一)什么是作风
作风,据《现代汉语词典》,有两层意思。一是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如官僚作风,作风正派等。二是风格。他的文章作风朴实无华,等。显然,我们常讲的作风,实际上指的是前一种意思。再确切地讲,应该是指党的作风和政风。
(二)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1、党的优良作风不是自发形成的,其产生既要有客观阶级基础,又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还要靠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集中工人阶级的高尚品质,把党员分散表现出来的好的作风加以总结、提高,并将其作为规范,在全党宣传推广,使之为全党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从而成为全党范围内比较稳固的自觉行为和风尚,而不只是个别党员的模范行 动。这样,才可以说有了全党性的优良作风。
2、党的优良作风是在同各种不良作风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产党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部的剥削阶级思想作风以及各种旧习气的影响和侵蚀,而且党内由于认识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和作风。党内正确的思想作风与错误的思想作风的斗争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种斗争将会贯穿于党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只有不断克服各种不良的作风,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够形成、巩固和发展。
3、我党的优良作风是全党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作风建设。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翻开历次党代会的报告,几乎每次都把作风建设作为一个部分来讲。并且在平时,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地为作风建设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2001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势主义、官僚主义;坚持 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近几届中纪委全会上,总书记都把作风建设作为中心议题来讲。在今年的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三)作风建设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的变化,向党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作风不是凝固僵化,停滞不前的,它不能固定在某一水平上,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树立常抓不懈思想观念的同时,又要在一段时间里,抓住一些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集中加以解决,使局面为之改观,真正取信于民。因此,作风建设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我们的实际来开展。(后面将专题阐述)
二、发展及科学发展(观)
(一)什么是发展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发展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事物由小到大、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二是指扩大(组织、规模等)。显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发展,应该是第一层意思,指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有不同的模式(方式、方法与道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各异。社会发展模式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成败。近代工业革命造就了长期以来支配西方社会发展的工业化模式,它视发展为单纯的经济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指标视作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一直被视为最有效的社会发展模式,直至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贫富两极分化、失业、恐怖活动、核威胁等严重结果后,人们才开始探索一种能体现新的发展理念的社会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模式”,实质上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能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要从过去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和以重工业为中心,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逐步转向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态需要为目的和以内涵发展为主导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社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 4 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共同发展,实现生产增长、生活提高、生态改善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发展是最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模式。
1、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 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4、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
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三、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科学发展离不开作风建设。
党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我们夺取民主革命胜利有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其实,党的建设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法宝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领导几块革命根据地发展到领导全国政权,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就是在斗争中不断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清除党的肌体上的污毒,吸收新鲜血液,使党永远保持朝气蓬勃的生机和坚强的战斗力。共产主义事业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党也必须不断前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适当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建设包含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个方面。胡锦涛总书记 1997年在《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扎实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2、作风建设的目的和落脚点在于促进科学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中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作风建设,既要全面进行,又要突出重点。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又具有不同的内涵要求。在当前,应注意突出如下内容:
一是注重勤奋学习,进一步倡导良好的学风。要勤不要逼,我要学而不能要我学;要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对工作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别的什么;要联系实际,扎扎实实,解决问题,而不是走过场。
二是注重亲民为民,进一步端正思想作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亲民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群众 观点,真正深入群众,细心体察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重视群众的诉求,关心群众的疾苦。要强化服务意识,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多办实事、多解难题。要始终心系基层、心系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紧紧围绕“科学发展,造福人民”这一鲜明主题,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好一些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
三是注重真抓实干,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内容,也是做好我们工作、发展各项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顾全大局、按科学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使计划、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四是注重廉洁从政,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亲属或小集团谋私利,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私利,决不能拿党的原则去做交易。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做到不徇私情,“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要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下,自觉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带头做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表率,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使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秉公办事,廉洁从政。
五是注重洁身自好,进一步纯洁生活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就必须纯洁我们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落实在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上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推动全局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对各级领导干部是一个全面的考验。
按照省市的部署,今年的作风建设要突出抓好两项任务:一是认真开展“服务经济保增长,改善民生报稳定”(两保)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二是扎实开展“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专项治理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一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推进机关作风创新;二要推进科学决策,着力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三要克服形式主义,着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四要加强党风建设,着力建设清廉干部队伍。前不久市里召开的倬风建设会议要求,在“两保”主题活动中要突出五个重点,11 即:宣传政策形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排忧解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三个结合”,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主题活动月与与我市实际情况结合,集中开展主题活动于促进日常工作结合。在抓好专项治理中,要针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精神状态不佳、服务水平不高、执政能力不强和“三乱”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机关效能,创建“四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
这是市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应该狠抓落实。为此,我们应在如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重在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我们的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也是全新的,同样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2、重在切实履行好我们各自的工作职责。应该时刻想到,我们是做什么的,怎样才能做好。
3、重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问题。
第四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评定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通常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起公布。
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2个; 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24个; 第三批,2007年5月31日公布,共36个; 第四批,2008年10月14日公布,共36个; 第五批,2010年7月22日公布,共61个。评选条件与标准
评选条件和评定标准依据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发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评选办法,主要内容:
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
原状保存程度:村内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或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
现状具有一定规模:村的总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5000平方米以上。已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村镇总体规划;设置了有效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有专门的保护资金。
列表
北京市
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1)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2)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3)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5)天津市
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5)河北省
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2)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3)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3)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3)涉县偏城镇偏城村(4)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4)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5)山西省
临县碛口镇西湾村(1)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2)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2)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2)平遥县岳壁乡梁村(3)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3)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3)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3)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4)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4)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4)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4)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4)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5)阳泉市义井镇大阳泉村(5)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5)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5)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5)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5)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5)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5)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5)新绛县泽掌镇光村(5)内蒙古自治区
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2)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3)江苏省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3)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3)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5)浙江省
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1)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1)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3)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3)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4)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5)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5)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5)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5)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5)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5)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5)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5)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5)安徽省
黟县西递镇西递村(1)黟县宏村镇宏村(1)歙县徽城镇渔梁村(2)旌德县白地镇江村(2)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3)歙县许村镇棠樾村(3)黟县宏村镇屏山村(3)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4)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4)黟县碧阳镇南屏村(4)休宁县商山乡黄村(5)黟县碧阳镇关麓村(5)福建省
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1)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2)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2)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3)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3)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3)福安市溪潭镇廉村(4)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4)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4)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5)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5)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5)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5)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5)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5)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5)江西省
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1)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2)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2)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3)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3)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3)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4)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4)赣县白鹭乡白鹭村(4)吉安市富田镇陂下村(4)婺源县思口镇延村(4)宜丰县天宝乡天宝村(4)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5)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5)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5)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5)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5)山东省
章丘县官庄乡朱家峪村(2)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3)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村(4)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5)河南省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郏县李口乡张店村(4)
(2)湖北省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2)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3)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4)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5)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5)湖南省
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1)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3)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3)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3)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5)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5)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5)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5)广东省
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1)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1)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2)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2)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2)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3)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3)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3)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4)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4)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4)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5)梅县水车镇茶山村(5)佛冈县龙山镇上岳古围村(5)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5)广西壮族自治区
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3)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高山村(3)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4)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5)海南省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5)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5)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5)四川省
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2)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2)汉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4)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5)贵州省
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2)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3)黎平县肇兴乡肇兴寨村(3)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4)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4)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4)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4)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5)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5)雷山县郎德镇上郎德村(5)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5)云南省
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2)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3)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4)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4)祥云县云南驿镇云南驿村(5)陕西省
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1)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2)青海省
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3)玉树县仲达乡电达村(5)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市香山乡南长滩村(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2)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4)哈密市五堡乡博斯坦村(5)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琼库什台村(5)
第五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
继2003年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命名之后,这次又有58个镇(村)获此称号。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0个镇(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命名。
附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8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9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10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7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8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9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10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11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12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18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19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20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21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22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23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24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25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26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27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28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29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30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31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32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33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3
4、重庆市合川市涞滩镇、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广西灵川县大圩镇、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村)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云山屯村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 附2:
在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中,河北省蔚县暖泉镇榜上有名。暖泉镇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南,在战国时已有人类在此居住,明清时发展成“三堡、六巷、十八庄”,是河北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目前古镇中各村堡格局完整,戏楼、牌楼、宅院、寺庙等古建筑交相辉映,显示了古镇曾经的风采与繁荣。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名单
1.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2.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3.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4.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5.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6.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7.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8.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9.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10.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11.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12.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13.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
14.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15.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16.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17.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18.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19.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20.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21.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22.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
23.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24.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兴坪镇25.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26.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27.重庆市江津市塘河镇28.重庆市綦江县东溪镇29.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
30.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31.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32.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33.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34.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35.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36.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
37.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昌珠镇38.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39.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40.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
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惠远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名单
36.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郭
1.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2.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3.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4.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5.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6.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7.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8.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9.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
1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1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
12.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13.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
14.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15.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1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17.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18.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19.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01.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02.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
03.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04.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05.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
06.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王爷府镇07.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多伦淖尔镇08.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
09.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10.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11.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12.上海市南汇区新场镇13.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14.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15.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16.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
20.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21.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22.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
23.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
24.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25.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26.湖南省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
27.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
28.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29.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30.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31.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
3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
33.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34.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肇兴寨村35.云南省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第四批)
17.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18.浙江省仙居县皤滩镇19.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20.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21.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22.安徽省歙县许村镇23.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
24.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25.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26.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27.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28.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
29.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荣镇30.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31.湖北省咸宁市汀泗桥镇32.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
33.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34.湖南省望城县靖港镇35.湖南省永顺县芙蓉镇36.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
37.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38.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39.海南省澹州市中和镇40.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41.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42.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43.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44.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45.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
01.河北省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02.河北省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03.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04.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05.山西省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06.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07.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08.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09.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10.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11.安徽省黔县碧阳镇南屏村12.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廉村13.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14.福建省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15.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16.江西省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17.江西省赣县白鹭乡白鹭村18.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镇陂下村19.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延村20.江西省宜丰县天宝乡天宝村
46.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47.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48.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
49.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50.四川省合江县福宝镇51.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
52.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53.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54.云南省孟连县娜允镇
55.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镇56.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57.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
58.甘肃省临潭县新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第四批)
21.山东省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村22.河南省郊县李口乡张店村
23.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24.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
25.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
26.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27.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
28.四川省汉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29.贵州省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30.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
31.贵州省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
32.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33.云南省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34.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3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香山乡南长滩村
3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
山东部分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1个)(*为国家级名镇名村)(序号为批准批次)
桓台县新城镇(4)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3个)章丘县官庄乡朱家峪村(2)
荣成市宁津街办东楮岛村(3)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村(4)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单(9个) 淄博市新城镇(1) 淄博市王村镇(1) 潍坊市冶源镇(1) 潍坊市大关镇(1) 潍坊市庵上镇(1)日照市浮来山镇(1)日照市涛雒镇(1)济宁市泉林镇(1)蒙阴县垛庄镇(1)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单(7个) 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1) 淄博市蒲家庄(1) 烟台市湾头村(1) 潍坊市杨家埠村(1) 济宁市夫子洞村(1)济宁市东凫村(1)泰安市梁林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