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三市镇城镇化建设,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初步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九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糸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举措。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笫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減慢,农村经济新的増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減。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成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戓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摸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成化发展,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収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闪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殶施,社会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如本人所在的三市镇镇府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规划设计的,在牛串坪小集镇上建立食品工业园。吸引在全国各地办食品企业的老板回乡投资。从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到塑料包装袋,纸箱等都能在园区完成加工。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使三市乃至周边乡镇的大量因年龄,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闲散劳动力得到就业。使企业在全国用工荒的大环境下能保证用工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吸収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增加了収入,政府也增加财政税収达到三贏目的。使三市镇成长为湖南省十大魅力乡镇。
第二篇: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论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农村 经济;新农村建设
论文提要:在推动农村经济 发展 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 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 现代 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 企业 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 工业 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着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 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的 工业 经济 源于乡镇 企业 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 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 历史 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 农村 产业化和 现代 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 教育 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 网络 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主要 参考 文献 :
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惠国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商业经济,2006.12.李辰.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商场现代化,2008.1.
第三篇: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王小军 张双双
2013-04-10 15:02:59
来源:《农业经济》2012年第11期
摘 要:众所周知,乡村旅游既是一种农业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是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实现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的目标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国乡村旅游成为了推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新领域。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国家旅游局在《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中提出,到2015年实现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指标翻一番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接待人数超过8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200亿元,直接就业1000万人,间接就业4000万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过剩问题。目前,全国虽已有1亿多农村劳动力走出农业领域,但仍有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新增600万。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能为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根据辽宁省旅游局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农业旅游的总收入为116亿元,累计人均增加收入350元,每年新增农民就业3万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人口将达到60万人以上。
2.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就农民个人来看,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农户收入一般要高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激活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民有能力对牛肉、羊肉、猪肉、蔬菜、酒水饮料等食品以及燃料等生活日用品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本村和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有能力购置了消毒柜、电脑等物品,加速促进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另外,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十分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改善农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大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和改造力度,更加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因而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契机,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灶的“三清三改”为重点,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换来优美的村容村貌。
3.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发展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实现了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向农村的大量转移,夯实了农村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农民收入。一些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成功的农村,在经济收入提高之后,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的投资力度,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不少农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为达到社保条件的农民按月发放生活保障金,使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推动城乡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成功发展,为城乡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渠道,有助于方方面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有利于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流向农村、农民和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减少农业对其他行业的过度依赖。我国农业结构严重不合理,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乡村旅游将乡村物质文化景观与乡村人为景观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开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村自然生态旅游以及农民民俗文化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旅游项目,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农业求稳定,以旅游谋富裕,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
5.有利于催生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形象。乡村旅游经济依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必须服从市场经济法则的运作规律,市场经济强调主体独立、自由及权利与地位平等,保障其合法权利和自由;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农民日益理性化,他们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经营以实现经济效益,还使农民合作意识增强并走向合作,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使农民必须学会重视农业科技、经济效益,使农民由传统向现代农民转变。
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施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以辽宁省乡村旅游产品之一的“农家乐”为例,很多“农家乐”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部分“农家乐”食宿条件相当简陋。此外,很多近郊景区(点)的旅游交通网络系统还不完善,旅游通达条件还需加强。
2.缺乏品牌意识。目前乡村旅游品牌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随意性较大。一些乡村旅游开发商、投资商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制约了品牌开发的进程。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已有的乡村旅游品牌无法满足名牌的要求。缺乏科学准确的品牌定位和畅通高效的品牌推广渠道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3.无序竞争激烈。在有些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就会出现农家乐之间、农家乐与饭店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这类现象在景区的旅游饭店与农家乐之间尤为突出。如辽中地区共有农家乐100多家,农家乐的价格降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农家乐很大程度上靠低价手段生存。
4.从业人员素质急需加强。由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针对乡村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游从业人员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人才匮乏,缺少培训,会导致乡村游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将对乡村游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从而制约着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辽宁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5.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宾馆、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置,污水随地排流,使一些农业灌溉渠道里流淌的全是漂满油污和洗涤剂的污水。这些污物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影响农业生产,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打破了生态平衡。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1.合理定位,系统规划,突出乡村特色。以辽宁省为例,该省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规模宏大,我们需要在保证旅游项目种类繁多的同时,必须着力打造比较鲜明的特色。在保留了传统的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发特色鲜明的新型产品,重点开发以参与型、体验型产品为代表的创新产品,既要突出特色,更要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辽宁省所具有的乡村自然景观资源的优势,通过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市场需求,来实现乡村旅游业的新突破,特别是要突出本土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特色优势,凸显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本土性”。为了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的需求,以达到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的目的,要极力完美产品的设计,尽可能体现出特有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等特点。
2.着力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发展资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对于乡村旅游业更是如此。如今,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加大对农村产业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然而这对于全面改革和发展中的农村经济所需的资金而言特别是其中能够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可谓杯水车薪。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首先解决资金问题,就要拓展投资渠道,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企业投资附加银行贷款的资金筹集模式,充分利用社会集资渠道,努力吸引外资,不断完善投资机制,逐步形成高效率、多元化的投资框架体系。总之,在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乡村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制定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大对乡村旅游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就企业而言,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用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集团、乡镇、村集体及农户参与投资;就整个社会角度来说,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走出去,大力引进外资。
3.大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业,首先必须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通过提高顾客忠诚度来扩大客源。与此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努力使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着力打造以乡村服务为核心的产业联盟,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4.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要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同保护开发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保存和流传下来的文化特色元素,努力的将这些文化元素根植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之中,使游客在享受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可以说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主题,在使之为发展乡村经济服务的同时通过这一渠道使之得以传承和继承下去,特别是我国地大物博,五千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业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渠道。因此,通过不断的完善,乡村旅游业的内容和外延不断得以延伸,成为了文化旅游业的一部分,而这也是实现乡村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又一个有效渠道。
5.不断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成功与否,相关的专业人员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该注重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通过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强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具体而言,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以先进的旅游服务理念、有效的营销技能武装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不断提高对其的行业服务和管理的知识培训,最终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其次,不断规范服务培训,使从业人员具有规范的服务意识,掌握规范服务技能,并对他们的服务进行标准化的检测。再次,加强对本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深入了解,使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味和服务档次。
参考文献:
[1]胡建英.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J].经济师,2006(2).[2]范秋梅.辽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7(8).[3]李敏,李莉,赵丽帆等.2020年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N].亚太经济时报,2008—12—08.[5]丁运超.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
[6]邱云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5(12)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第四篇: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鑫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六)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
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七)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乡镇第三产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八)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九)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
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第五篇: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精准扶贫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摘要:新时期,应该全力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的梦想。
关键字:精准扶贫;农村经济;经济发展
1前言
精准扶贫工作作为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要求对不同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给予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的重点是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技能经验、扩大群众的知识面、改善基础设施等条件入手,将贫困户与贫困村的内在发展潜力激发出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大部分贫困户早日脱贫的目标。农村精准扶贫发展概述
2.1农村特困群体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广大农村人口中,还有一群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体被称为农村特困群体。接下来将分别从两个方面介绍这部分群体的状况:群体特征和社会环境。
就特困群体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且负担过重。由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以及工业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不少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但是对于缺乏强壮劳动力的农村家庭来说,收入只能依靠土地资源。
就社会环境而言,有些地方处在深山中,与外界联系甚少,就算能够联系上也需要翻过重重大山。交通的不便利性直接决定了村落外面的人进不去,而里面的人出不来的状况。由于对外面世界的信息接收甚少,导致一个村落或地区都处于贫困状态。
2.2精准扶贫的内容及意义
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国家针对农村特困群体出台了精准扶贫政策。目前来说,对农村的精准扶贫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以及精准考核四个方面。其中,精准识别是首要工作,利用更加民主公平的方式准确识别确实需要帮助和扶持的群体。对于特困群体的帮扶工作尽量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将特困群体的信息档案化,便于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效果评估。
3农村精准扶贫的难点分析
3.1政策难落实
在现阶段,大量的扶贫政策和相关扶助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其执行过程中往往并不能按照预期的效果开展下去。主要原因还在于地方主管部门对政策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到位,由于部分人员本身的素质就不太高,所以很难真正体会政策的现实意义。其次,由于人都有“私心”,部分“私心”过重人员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并没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M管政策制定得很好,但是真正的福利并没有惠及贫困民众。
3.2相关人才不足
由于部分农村地区与城市发展差距较大,所以社会上的众多人才很难会到那些贫困地区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所以,对于现阶段的贫困地区来说,缺乏合适的劳动力和专业的人才,因此脱贫进程相对较为缓慢。
3.3投入缺口
我国农村地区的扶贫资金主要还是来自于国家、各省市机关单位等,投资力度相对还有欠缺。除此之外,对于这些群众来说,仅仅资金上的帮扶并不能彻底的改变其生活状况,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说大病、天灾等,会在短时间内摧毁一些可能脱贫的家庭,使其重新返回贫困边缘。
3.4基础设施薄弱
特困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各种配套设施相对较为薄弱。随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有些地区可能至今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公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特困地区内外人员之间的交流。另外,由于教育设施和环境的不完善,导致适龄儿童难以接受到合适的教育。
4如何做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4.1 总体规划的完善
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才能有效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特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好特困地区的帮扶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医院等)、特色文化产业(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相关的旅游开发工作等)、社会事业、以及执行部门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只有将这些大方向的东西把握好之后,才能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全面展开帮扶工作,真正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重新构建农民的收入布局。
4.2 政府和社会扶持体系建设
除了依靠政府部门对特困地区的帮扶之外,可以调动社会企业对这些地区的帮扶。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建设合适的生产单位,从源头上真正的让这部分民众富足起来。另外,国家和企业可以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一些有至于在这些地区发展的人才,为这些地区带去先进的教育和技术,改善儿童的教育状况和当地的生产方式。
4.3 农村土地制度完善
农村土地改革制度主要包括:
一、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租赁或抵押给部分工厂等;
二、开展对农民通过集体用地、宅基地获得资产性收益的土地制度改革;
三、完善和探索包括宅基地基本制度、可行的农民限制房屋回收利用和多占宅基地整改制度。
4.4 加强政策落实和示范带动
可以在全村选择有劳动能力、经济意识、有决心且吃苦耐劳的群众作为典范,重点帮助扶持其开展生产活动,比如发展渔业、畜牧业、种植瓜果树木等。用这些典型群众的成功案例来带动和激励其他群众的生产意识,改善地区的经济结构,为群众增加更多收入来源。结语
特困群众的精准帮扶工作还需继续深入开展,在这条道路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这是我国实现全民小康社会必须跨国的一道坎,从实际出发,改善特困群众的生存状态,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永芳.精准扶贫与农村经济的探索[J].农业经济问题,2016(18): 4-4.[2] 冯帅钦.精准扶贫视野下的贫困农村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2016(13): 112-112.[3] 杨胜平唐承安.关于如何利用精准扶贫破解农村经济发展难题――以湖南省凤凰县林峰乡毛都村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5(10): 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