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

时间:2019-05-14 17:3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

第一篇: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

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

如何开展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究竟有何作用,在实践中如何操作?本人通过铁路工程建设实践,现对开展标准化工作作简单粗浅地分析总结,此文是个人在具体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仅供在推行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交流参考,不具有权威性。

一、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首先应该了解认识标准化,解析铁路标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源远,使员工在标准化建设和实际管理过程中能够在认识上接受,在思想上重视,确保在行动上响应。

铁路标准化管理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目的何在?在标准化工作开展初期,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行动才有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1、了解认识标准及标准化的内涵、意义及其主要任务。从汉语意义上理解,标准即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化即为了使社会生产和流通能够经济、合理并顺利地实现,对产品、规格、测试手段等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统一的规定。(见《新华词典》)

在纯学术领域,标准和标准化的涵义分别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标准化指“在经济、技术、科学、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人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合法与违法、合格与不合格等方面的评判,如果所持的评判标准不同,得到的判断结果也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对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对同一件事物会持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是放到社会化大生产的维度,完成一个产品或是一项工作就不能有多种评判标准,否则就会造成生产的无序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为避免同一种产品出现不同的评判标准现象,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就产生了。

标准化最早出现在我国东周时期,表现在兵器和钱币的制造方面。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钱币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标准化运动。秦朝兵马俑坑发现的青铜剑,应该是我国古代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剑身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发丝,采用氧化膜仿腐工艺进行保护即使是在当代也少有生产工艺能与之相比。(参见秦国青铜兵器-百度百科)

随着人类的进步,机械化、现代化、程控化大生产为标准化的推广提供了更加现实良好的基础,人们对产品的更高要求,诸如更好的质量、互换的可能、统一的用途及一致的规格型号等便通过设置更严格的标准,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来实现,使标准化更加普及。标准化最先推行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电力电器行业,随着其功能的逐步显现,重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也逐步引进了标准化工作。目前,标准化建设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器械、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服装制造、建筑建材等所有社会生产活动内容。认识了标准和标准化的内涵,也就不难理解标准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了,它的任务在于设置某个产品或某项操作的合格程度,以质或量作为具体的标准参数,为确保这一标准参数的实现,同时规定了产品需要采用的技术工艺、过程的操作规程、安全要求、质量控制要领、对环境和职业健康等的限制性条款文理,以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中符合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及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通俗地说,标准化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产品达到什么指标才算合格,实现合格的过程应该如何进行,怎样操作。

2、铁路标准化的产生和创新。

既然人们对产品都有一定的期望值,标准化已经渗透到所有经济生产活动,那么对物质产品的美好期望也就自然而然扩展延伸到国家基础建设领域,于是标准化就被引进到铁路行业。铁道部第一项标准产生于1957年,从机车制造业逐步推广应用到通信、运输、服务、工务工程等专业领域。

在推行标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行业或是领域最先产生的标准主要是针对产品的质量,然后是与质量相关的技术、工艺、安全等指标。铁路标准最先也是和质量有关系的,随着标准化的更深推广,近年来提出了“四个标准化”的理念。在“四个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化的全面性是铁路标准化的最大优势和创新。四个标准化建设已不单单是针对质量本身,而是更注重保证质量的相关支撑,即:以人为中心的各种资源标准、以土地为中心的各种环境和自然要素的统筹协调保护标准,以安全、环保为中心的施工管理要素标准等,通过以上标准的效率表现,最终确保实现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铁路的四个标准化强调了管理标准化的作用,通过管理标准化的落实,全面贯彻实现国家对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等标准的要求,最终为质量标准的实现提供强力支撑。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了使工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且在建设过程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满足环境要求、安全要求及职业健康要求等各项标准规定,铁道部提出了四个标准化建设要求,告诉参建企业和施工人员知道怎么做,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符合要求等。

二、区别认识相关概念,找出有关工作的异同,互相补遗拾漏,提高标准化建设工作效率。

1、标准化建设与贯标工作

标准化建设和贯标工作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实质是一种行为方式,都是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际推广应用。

我们最熟悉的标准莫过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位一体”或“三标一体”,这是与我们的行业特性联系比较紧密的三大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规定并进行贯标,过程中注重检查评审,确保不断改进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同理,铁路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三位一体”。京沪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原则之一有“一体化原则”,即通过京沪公司(业主)的标准化管理要求的落实,推动所有参建各方在深入贯彻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的基础上,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参建《京沪高速铁路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

标准化建设就是搭建进行标准化管理所需的各种软硬件,它的优点和难点在于比贯标覆盖范围更广、体系要求更全面、规章条款更细化、专业领域更普及、实际管理工作更具体。

2、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

由于铁路的四个标准化更注重了管理标准化的推行,因此有必要理解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管理标准化是将各种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管理活动按一定要求制定规矩,进行规范,对管理活动提出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规定不应该做什么等。

标准化管理是使各种经济活动按照标准化要求落实在实际中的行为,使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及作业环境等满足要求的现实活动。

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应该是如下的关系:前者是由人或组织编写的文字型的介质,以引导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参照指南,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必要“工具”和软件。后者是人或组织的行为,是企业或其他社会群体为维系生存和发展而依据管理标准化的相关要求进行的一种被束以规矩的活动。标准化管理更多地是强调把为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以“具体的标准值”(通常是量化的目标值,如产值多少,合格率多少等)加以界定,并用“行为过程标准”(通常是行动要求,即教会管理者如何去做,被管理者严禁去做,如生产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绩效考核办法等)来约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行为。管理标准化要实现目标,必须通过标准化管理去进行。

三、熟悉铁路标准化具体内容,选择性建立对标措施,以确保标准化管理得以高效、准确地开展。

铁路工程“四个标准化”包括: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内容包括各项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企业目标、管理方针、管理体系、工作流程等;人员配备标准化内容包括管理机构设置基本条件、相关人员的数量、素质要求(其中包括架子队的人员组成要求)、岗位职责、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标准等;现场管理标准化指对与施工有关的所有客观资源提出的工作标准,标准主体对象包括劳动者(教育培训、劳动保护、操作规程等)、施工现场及道路、临时生活办公区、宣传氛围、安全防护、四电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物资、施工环境及工程配套的试验站、搅拌站、加工区等提出相应管理标准;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工程顺利有序进行所需要采取的自我监控、检查、测试、评估、验收活动等措施提出标准,通过落实,以发现各种管理标准执行的是否到位,有无偏差及保持整改完善、不断提高执行水平的态势。从整个工程建设的角度讲,标准化内容是庞杂的。但拿到具体项目上的实际管理和施工生产中,既不能全部采用,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中有些标准内容在我们的管理和施工中是不存在的,业主在工程开工前已经完成,施工企业只需作简单了解即可;有些标准虽然在管理中是必要的,但根据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需要,必须重新编制,如财务和行政方面的某些管理制度,在满足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情况下,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作适当修改;而根据项目管理的职责和任务,有些制度标准虽然业主没有要求,但从保持整个项目使命高效履行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必须建立,如水电管理控制等节能环保的制度、企业文化推广普及等强化施工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度以及保持工程进展、保证施工安全、实现文明生产的促进配套措施立功竞赛的有关制度等,这些制度标准对整个工程建设虽然不直接发生作用,但间接地促进作用和影响力不可轻视。所以,在管理制度标准化方面,可采用选择、补充、完善的方法建立本项目的制度体系,增强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人员配备标准化在实际执行时,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相对充足,紧缺专业人员资质满足相关标准至关重要,如相关从业人员的职称、资质等。如果短期内无法满足需求,可以采用引进人才、暂时借用等办法来应急,在过程中还需不断提升补充资质。在执行中真正难点是相关人员资质达标,但与资质匹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却达不到,因此实行人员配备标准化,有关人员苦练内功才是关键。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最为复杂、执行起来最难以把握的一个标准体系。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关系到施工安全、文明环保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标准是强制性的,业主在控制上也最为严格。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生违标,都是信誉评价的不良行为,常常可能引起不良的轰动效应,所以对待这部分标准特别是和质量、安全、环保联系紧密的,必须放在标准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去对待执行。如对钻孔桩的泥浆排放问题,一旦发生诸如泥浆淹没农田等现象而遭遇行政执法事件,就会造成恶劣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过程控制标准化分铁道部、业主、现场分指挥部、监理、施工单位几个层次,不论哪一层次对施工单位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最终要落实整改、持续改进的主体是工程的施工单位,受到奖惩力度最大的也是施工单位,事后影响最突出的也是施工单位。过程控制标准化表现最为活跃、影响力最大、也最具权威发言权的是信誉评价机制。这是铁道部对标准化管理过程中最有力的过程控制手段。过程控制标准化执行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各种检查纪要文件、记录表格等,以直观的数据或评价来反映过程控制的具体行为。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实事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最原始记录,认真开展过程中的自检、专检、互检活动,同时保留各种试验、检测数据和第三方验证记录。另外,做好过程控制标准化,最关键的还在于对各种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行动,并需有记录证实。

四、及时发现在标准化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总结标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提供经验支撑和积极动力。

标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中已经强势显现,在施工项目的管理应用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铁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对施工人员资质培训的主动性,从被动满足资质要求到主动加强人员资质培训和业务再造,提升了项目团队的新行业施工水平和综合管理素质。铁路工程对“十一大员”的持证要求,使项目部不仅从满足标准要求的角度更从提升行业施工能力、改善从业人员专业结构的角度,主动加大各类培训力度,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大架子队一线民工的技能培训、安全质量意识教育、文明环保宣传和治安法律意识培养,表现在项目部积极参加上级单位、业主和社会举办的各类资质培训取证,自办的各种技能知识课堂以及贯穿全过程的施工策划会、技术交底专题会、班前交底会等形式,提高了精细管理和执行标准化管理的水平。

2、标准化建设对人的责任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了强化,增强了参建人员的压力感和复命意识。在铁路标准化建设中工作标准的提出和信誉评价机制的产生,由于加强了对施工不良行为的考核力度,能够自然形成对参建人员的责任心压力。我们特别感觉到在信誉评价中项目员工由责任意识形成的一种集体力量,而且这种责任压力延伸到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使相关人员不慢怠任何一项工作。

3、规范了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使项目部不因临时性组织造成管理松散,保持了项目部作为企业一个子系统的管理延续性。根据制度管理标准化的要求,项目部以相关制度为依据,结合项目施工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和现场管理各项制度。这些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使项目部作为一级行政组织保持正常规范运作。而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的要求,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约束,使项目人员更加注重现场的管理责任,更加注重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的控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指导,使项目管理始终流畅、规范、持续。

4、标准化管理增强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鞭策项目人员提升学习力。要把标准化真正落在实处,准确高效执行标准,熟悉了解标准是前提条件。同时,基于对铁路标准的相对陌生,使项目部管理人员能够自觉地去学习相关标准、规范,学习有关管理制度,并主动落实在现实施工管理活动中。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确保标准正确落实在操作实务中,要求他们加强相关工艺规范的学习掌握,确保在现场控制上思路清楚、管理到位。

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的差距冲突,容易使标准流于形式。标准是国家、地方或企业通过一定严格的程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专家反复研究论证和充分实践基础上颁布推出的,一旦形成既在规定的范围内具有法律的或行政的效力。它的执行应该是严肃的,即使是推荐性标准也要遵守不违反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推行中,却常常碰到执行标准的信心受到不良现实的挑战,使标准难于推行。众所周知,施工图纸是施工单位的核心标准,如果没有图纸擅自施工,施工单位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但面对业主下达的生产任务压力和根本没有时间表的图纸交付日期,按电子版或所谓的咨询图纸边施工边设计、施工在前开工报告在后的现象就时有发生,给施工单位执行标准形成了制约。这种现象,不仅不能实现标准化节约资源、简化工序、提高效率的优越性,反而因返工,造成资源浪费、工期拖延。所以说,客观原因造成标准的严肃性不够是施工单位执行标准的最大障碍。

2、有些标准严谨性缺乏,或标准过于统死,造成实际落实中权威性不强,效果不佳。如在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中,项目部在汇编制度时,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往往套用而不是参考上一级组织的管理制度。有些编制人员甚至没有把整个条款看完理顺,因而造成有些不在项目部职责范围内的条款照抄照搬,有的甚至连名称都没有修改。这样就形成了制度的形式主义,缺乏严肃性,执行起来也就没有太大效力。另外,有些应是推荐性的标准,在制定标准时却无形中变成了强制标准,要求过死,实际中落实起来无法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如《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在推行中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原因就在于它对标识的大小进行了限制。而一样的大小在加工场地或是搅拌站等区域和放到开敞延伸的施工现场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这类标准并非核心标准,在执行中为了发挥最佳效果,我们是违标操作的。

3、出现业主标准和企业标准冲突,项目部因预期不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些标准由于进点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了解业主的具体要求,所以按照企业的标准开展工作,结果最终因不得不执行业主标准而产生重复消耗资源,造成浪费。这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在进点之前与该项目的业主现场人员进行深度沟通,多沟通了解,尽量避免返工现象发生。

五、对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借鉴铁路四个标准化建设经验,重视标准化的系统建设。在过去的标准应用中,技术、质量、安全等标准非常普及,但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却没有与标准化建设相衔接,虽然我们有不成系统、分散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但却没有认识到这也是标准化的一部分,是对岗位工作、员工行为等的指导或引导标准,也没有认识到相关的考核机制是对工作质量、员工行为表现效果的检验标准。所以,企业可以结合贯标工作,把标准化的建设上升到系统化、规范化程度,使标准化系统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指南,并具有行政效力和企业内部执罚效力。

标准化系统可分为工作标准系统,包括各岗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各管理的流程及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等;企业技术管理标准,包括核心技术认定标准、技术知识系统的管理规定、技术创新和工艺攻关的具体措施,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和工艺操作规程等;施工要素管理标准,包括项目效益管理标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控制标准等;企业文化管理标准,包括形象标识、员工文明礼仪规范、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等。在编制标准体系时还可以按行业具体划分为水工标准、铁路标准、公路标准等。如果是采用国标或行业标准的,应列出具体标准清单。

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发展质量的新要求,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标准、管理标准也逐步提高,所以标准化系统要不断更新升级。

2、高度认识标准与创新的关系,利用标准促进创新。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专利”,标准对于当代的企业竞争已经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标准象征着一个企业对一种产品或工艺技术的权威发言权,关键是因为标准往往都是和企业创新捆绑一体,企业只有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产生后,在成熟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然后才能形成一套该技术、产品或工艺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或操作规范等。因为成果是企业最先发明、创造或发现的,因而相关标准一旦经国家、行业或企业内部认同推广,企业便对该标准有了控制权、出让权。反过来,在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时,标准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确保新技术正确应用的必须工具。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标准进行工艺集成应用,并创新形成集成工艺的标准。

3、积极开展标准的推广应用,擅于运用标准开拓经营。中交集团董事长周纪昌和总工程师孙子宇2010年 2月27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访谈时,对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的推广运用作了富于前瞻性、建设性的论证。两位领导认为我们在东盟国家承接的许多工程项目在技术上已经完全具有和西方国家竞争的能力,但是在标准的推广应用上仍然较为被动。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标准在东盟国家被认可采用,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大幅提升,特别是对中国提供资金建设的工程,如果又采用了中国的标准,那么中国的施工企业在竞标上将占有绝对优势。

在我局前几年的境外某些工程中,由于采用的是欧洲国家的标准,使工程施工过程陷于被动,因为对标准掌握有限及标准控制的不适应,使我们的施工管理人员大吃苦头。国家标准得到国际承认会增强中国竞争力,同理,如果我们企业编制的标准形成企业标准——集团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这样的级别递进,那么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市场自然具有绝对优势。

以上是本人参与铁路工程施工中对标准化建设工作实践中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看法,希望对企业和项目今后的标准化建设进程中能够注入新的参考点,期盼各级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质的提升和总量的增加。(三航局 吕淑珍)

第二篇:浅谈危化企业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二分公司安全科

茹总提出“安全的基础在班组”,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害和各类安全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扎实班组安全建设,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目前班组安全建设现状

2011年初,二分公司安全科制定《二分公司班组安全规范建设实施方案》,规范要求班组安全建设需要的各类软件及硬件,发挥班组长安全职责,提升班组安全自我管理机制,期间安全科对班组建设方案及标准进行完善、修订,截止2014年初,二分公司共评选出53个安全班组之星。

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放松,安全班组建设应常抓不懈,上上下下三令五申不断强调,虽有一定的成效,但从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车间管理层思想观念滞后,习惯了应付上级,对付下级,没有积极的带动班组建设,安全活动成为形式;二是工作方法滞后,安全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对班组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视而不见;三是责任心需要加强,如果班组长的责任心不到位,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就会大打折扣,安全工作肯定会出现直接的或间接的失控。

为何会出现此类问题,我们有优秀的安全班组,有许多好的经验,为何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将班组安全管

理逐渐标准化、规范化,只有这样,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才能明确目标、方向,各司其职,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完善、创新班组安全建设。

二、班组安全标准化

1、制度标准化

安全管理制度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的制度没有细化到班组级,没有切实的管理制度,就会出现管理混乱,各班组应以管用、实用为标准,以分厂、车间管理制度为依据,依据实际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电管站运行一班是优秀安全班组,获得多次班组安全之星,2013年第二季度评选中,他们通过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从培训、活动、自查、激励等方面着手,有效的提高了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分厂、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建议班组安全制度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化、标准化:(1)班前班后会制度;(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风险评价制度;(4)设施设备检修与日常维护制度;(5)安全自查制度;(6)班组学习培训制度;(7)安全活动制度;(8)作业制度;(9)安全沟通交流制度;(10)安全激励奖惩制度;(11)安全责任制制度等。

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制定考核细则,在班组内部形成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执规必严、违章必罚的良好安全运行机制。

2、责任标准化

针对责任制标准化,二分公司热电车间做得较好,运用双闭环管

理思路,制定、监督、落实责任制,热电车间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明显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班组安全管理应实行全员责任,对班组安全管理事项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形成“安全责任人人分担、安全管理人人参与”的责任落实机制,与安全风险金相呼应。这需要车间管理人员组织实施,结合车间风险金考核办法,细化岗位员工责任制。

有责任就有奖惩,每月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备案管理,以便总结提高。每周对岗位的安全隐患、人员违章等进行考核和班后会通报,做到月有考核,季有评比,时时总结,将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班组长、班组员工推优评先、绩效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

3、操作标准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标准是安全的保障,是经验积累的财富,明确每个岗位的危险因素、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办法,做到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技术规范、处置规范。

任何的生产活动,都是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通过“人”的劳动(脑力和体力)把“原材料”变革成“产品”的活动。在生产诸要素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能动的要素,在有人参与的生产过程中,人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就安全管理来说,最重要也最难管理的要素是“人”和人所从事的“工作”。因为除了人是有思想的生命物体这一点外,还因为人的作业活动有着与机器设备迥然不同的特点。由于操作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别以及人的作业参数在不同时间会发生变化,同

样的操作过程未必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如同样加工工艺,不同的作业班次,甲班生产的产品在性能上可能差别很大,也就是常说的“性能波动大”。倘若对作业程序、作业方法等必须规范的内容制定成标准,无论什么人、什么班次操作都按标准要求,采用同样的产品成分设计、同样的操作程序,那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应在标准可控的范围之内、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标准化作业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劳动过程与结果规范、统一,使产品“重复”同样的特性、达到稳定的质量状态。

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导致的,根据人机系统学,人机功能应进行合理分配,即笨重、快速、持久、重复单调、操作复杂、环境条件差等情况下由机器完成,人来承担的主要有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指令等,那么就需要在这几方面加强对人的行为控制:作业指导书、检修规定、应急预案、操作规程、巡检制度等。

4、教育培训标准化

目前的员工教育培训主要分为日常培训、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演练等,内容比较单一,方式比较枯燥,不能有效调动人员积极性,标准化不是死板硬套,每个班组都有其特点,每个班组欠缺的知识点不尽相同,所以班组安全培训应重点围绕提高员工应知应会和现场操作能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好岗位培训和应急演练。

电管站培训方式多样化,结合员工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知识盲点让每位员工通过视频、ppt制作讲解等方法,刺激员工积极

性,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将定期培训与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相结合,现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安全教育与现场警示提醒相结合,形成“时时受教育,处处受警示”的常态化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每个班组都应该制定有为自身量身打造的培训计划,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将安全知识在良好的氛围内灌输给员工。

5、风险评价标准化

风险评价的定义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加以量化,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班组风险评价的目的:(1)班组风险评价可随时进行,特别是当工艺、设备、„„以及人员发生变化时,往往会产生新的危害,这时进行班组风险评价就能及时识别发生变化后带来的危害并加以控制。这就是国外特别强调的“变更管理”;(2)班组风险具有的教育作用恐怕是最重要的。班组风险评价相当于对班组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剖:生产的哪个环节、哪个部位易发生事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后果怎样?如何应对?哪些需要特别关注?问题一清二楚,班组人员通过风险评价所受到的教育是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所以说,对班组风险评价而言,我们既要重视评价的结果,即如何控制风险;又要重视评价的过程,强调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班组人员熟悉现场,如认真开展风险评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

果。

从13年班组安全之星评比开始,二分公司越来越注重班组风险评价效果,车间仅做到车间级,班组级风险评价还未形成,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如何做好班组风险评价?首先,班组要制定有相应的班组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规定评价的频次、时间等;其次,选定评价方法,目前公司采用的是工作危害分析法,班组可以学习其他适宜的评价方法加以应用;最后就是不断地完善,风险评价是对设备、工艺等深层次的剖析,通过不断的积累达到学习教育的效果。

三、结论

班组安全标准化的实施需要摸索,先抓几个试验点,完善方法,以点带面,掀起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狂潮。班组是企业的最小单元,是生产作业的基本单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抓好班组安全建设,是减少伤害和各类安全事故的基本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班组标准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重点,把努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第三篇: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基本要求

1.1 工地试验室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工作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工地试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有关规范、规程,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独立开展试验检测活动,为工程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和报告。

1.3 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工程项目内容和规模进行设置,既要满足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又要满足合理布局、安全环保、环境整洁等要求。机构设置

2.1 施工、监理单位和检测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或合同约定,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机构应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

2.2 工地试验室应按合同段单独设立,工程规模过大时应设立分试验室。同一合同段内施工、监理单位的工地试验室不得由同一家母体检测机构授权设立。

2.3 母体检测机构应在其等级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对工地试验室进行授权,上信用评价等级在C级及以下的检测机构不宜作为授权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检测机构。

2.4 工地试验室按照规定到项目质监机构登记备案后,方可 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2.5 工地试验室应在母体检测机构授权的范围内,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试验检测数据,不得对外承揽试验检测业务。工地试验室建设 3.1 驻地建设

3.1.1 工地试验室选址应充分考虑安全、环保、交通便利及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等因素,其周边场地一般应进行硬化处理。

3.1.2 工地试验室规划应遵循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组织协调顺畅的原则。

3.1.3 工地试验室应将工作区和生活区分开设置,工作区总体上可分为功能室、办公室和资料室三部分。

3.1.4 功能室应根据工程内容和特点设置,一般分为土工室、集料室、石料室、水泥室、水泥砼室、力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化学室、标准养护室、样品室、留样室、外检室、储藏室等。

3.1.5 工地试验室用房可新建或租用现有房屋。新建房屋应选择保温、环保材料,并综合考虑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保证其在使用周期内的安全性。租用房屋应安全、坚固,其空间、面积、通风、采光和保温等条件应满足使用要求。

3.1.6 工地试验室的空间和面积应满足试验检测工作和环境条件要求,一般应综合考虑仪器设备放置、人员操作和行动通 道所占用空间和面积以及门窗位置等因素。对有温度、湿度条件要求的功能室,必要时可进行吊顶处理,以便降低有效高度、提高保温保湿效果。

3.1.7 工地试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化学室、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室应设置机械强制通风设施。

3.1.8 工地试验室应设置较完善的排水设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水源,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正常、连续开展。各功能室均应铺设上、下水管道,配备水池,地面应设置地漏。水泥砼室、石料室等房间地面应设置水槽和沉淀池。

3.1.9 工地试验室应采用独立的专用线路集中配电,并设置应急电源,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正常、连续开展。电线、电缆的布设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保证使用安全。

3.1.10 工地试验室应根据检测工作需要和当地气候特点设置集中采暖设备、集中空调或分散式空调等设施。

3.1.11 工地试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防盗和环保设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1.12 标准养护室的墙体和屋顶应进行防潮和保温处理,地面应设置储水装置,方便养护水回流,防止地面积水。

3.1.13 功能室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操作台,操作台应选用坚固、防滑、耐腐蚀材料,几何尺寸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外观应整洁、美观、方便操作。功能室地面应平整、防滑、耐磨。

3.1.14 工地试验室标牌应悬挂于醒目处,其内容应与工地试 验室印章内容一致。各功能室、办公室和资料室应设置统一规格的门牌标识,对有环境和安全条件要求的区域应设置警示及限入标识。

3.1.15 办公室内应悬挂组织机构框图、主要管理制度、人员考勤表、工地晴雨表等。各功能室内应悬挂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3.2 人员配备

3.2.1 工地试验室应综合考虑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及工程复杂程度、工期要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试验检测人员数量,确保试验检测工作正常开展。

3.2.2 试验检测人员应持证上岗、专业配置合理,能涵盖工程涉及专业范围和内容。试验检测人员应注册登记在母体检测机构。

3.2.3 授权负责人须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全面负责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试验检测活动。

3.2.4 试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工地试验室。

3.2.5 工地试验室不得聘用信用较差或很差的试验检测人员担任授权负责人,不得聘用信用很差的试验检测人员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3.3 设备配置

3.3.1 工地试验室应按照合同要求和母体检测机构授权范 围内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使用频率高的仪器设备在数量上应能满足周转需要。仪器设备的功能、准确度和技术指标均应符合现行规范、规程要求。

3.3.2 仪器设备应按照优化试验检测工作流程、整体布局合理、同步作业不形成相互干扰的原则进行布置。

3.3.3 仪器设备应严格按照试验检测规程和使用说明书中相关要求进行安装与调试。

3.3.4 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功能室,应配置相应的温、湿度控制设备。

3.3.5 标准养护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试件存放架,其刚度、尺寸应满足使用要求,且方便存取。

3.3.6 办公室一般应配置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空调等设备,以具备良好的工作和网络通讯条件。

3.3.7 资料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金属资料柜,并应采取防潮、防虫等措施。

3.3.8 工地试验室应配置一定数量的交通工具,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3.4 体系和文化建设

3.4.1 工地试验室应依据母体检测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结合工程特点,编制简洁、适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质量体系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

3.4.2 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试验室工作职责、主要岗位人员职 责、试验检测工作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等。

3.4.3 工地试验室应加强质量体系文件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宣贯工作,并予以记录。

3.4.4 工地试验室应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科学规范”的工地检测文化氛围,将“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理念,融入到具体试验检测工作中。工地试验室管理 4.1 人员管理

4.1.1 工地试验室应加强试验检测人员考勤管理,确保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4.1.2 工地试验室应保持试验检测人员相对稳定,因特殊情况确需变动的,应由母体检测机构报经建设单位同意,并向项目质监机构备案。

4.1.3 工地试验室应将试验检测人员的姓名、岗位、照片等信息予以公开。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作业时应统一着装并挂牌上岗。

4.1.4 工地试验室应重视试验检测人员劳动保护工作。试验检测人员在进行有毒、有腐蚀性、有强噪声等试验操作时,必须按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4.1.5 工地试验室应制定全员学习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习有关政策、质量体系文件、标准规范规程以及试验检 测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知识,不断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综合能力和水平。

4.1.6 工地试验室应按照规定及时对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信用评价。

4.2 设备管理

4.2.1 工地试验室应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采购、验收、检定/校准、使用维护、故障处理、核实降级与质量处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等制度。

4.2.2 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或功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工地试验室应编制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通过检定/校准和功能检验等方式对仪器设备进行量值溯源管理。

4.2.3 仪器设备在检定/校准周期内如存在修理、搬运、移动等情况,应重新进行检定/校准。对于性能不稳定、使用频率高和进行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

4.2.4 仪器设备应实施标识管理,分为管理状态标识和使用状态标识:管理状态标识包括设备名称、编号、生产厂商、型号、操作人员和保管人员等信息;使用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用 “绿”、“黄”、“红”三色标签进行标识。

4.2.5 在使用仪器设备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使用完毕应切断电源、清扫现场,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按要求填写使用记录。4.2.6 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按要求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4.2.7 化学试剂(危险品)存放地点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并严格管理。

4.2.8 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应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使用状态良好。

4.3 环境管理

4.3.1 工地试验室应保持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日常清扫及检查工作应落实到人。

4.3.2 工地试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应安全排放。试验废水应经沉淀后方能排放,化学废液应进行中和处理后方能排放。试验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存放,定期清理到指定位置,不得随意摆放、丢弃。

4.3.3 工地试验室的消防设施应有专人管理,并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始终保持有效。

4.4 档案管理

4.4.1 工地试验室应对相关资料分类建档,便于管理和查询。档案资料应及时填写、整理和归档。

4.4.2 人员档案应一人一档,内容包括个人简历、身份证件、毕业证、职称证、资格证、劳动合同、任职文件、培训和考核记录等。

4.4.3 设备档案一般应按一台一档建立,对于同类型的多个 小型仪器设备可集中建立一套档案,但每个仪器均应进行唯一性编号。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履历表、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历次检定/校准证书或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使用记录等内容。

4.4.4 试验检测台账分为管理和技术台账。管理台账一般包括人员、设备、标准规范等台账;技术台账一般包括原材料进场台账、样品台账、试验/检测台账、不合格材料台账、外委试验台账等。台账应格式统一、简洁适用、信息齐全,台账的填写和统计应及时、规范。

4.4.5 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的格式和要素、记录表和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JT/T 828-2012)要求。试验记录一律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应清晰、工整,试验报告结论表述应规范、准确。

4.4.6 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工程内容配齐试验检测工作所需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并进行控制管理;及时进行查新更新,确保在用标准规范有效。

4.4.7 工地试验室应注意收集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检验图片及影像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4.4.8 工地试验室应按相关要求做好文件的收发、登记和流转工作。

4.5 样品管理

4.5.1 工地试验室应制定样品管理制度,对样品的取样、运输、标识、存储、留样及处置等全过程实施严格的控制和管理。4.5.2 样品的取样方法、数量应符合规范、规程要求,满足试验过程需要。如有必要,在取样的同时要留存满足复验需要的样品。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并有相应记录。

4.5.3 样品应进行唯一性标识,确保在流转过程中不发生混淆且具有可追溯性。样品标识信息应完整、规范。样品在流转过程中应标明流转状态。

4.5.4 试验结束后,如无异议,工地试验室应按有关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处置,处置过程应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如需留样,样品的留存方法、数量和期限等应符合有关规定,留存样品应有留样记录。

4.6 外委管理

4.6.1 工地试验室应加强外委试验管理,超出母体检测机构授权范围的试验检测项目和参数应进行外委,外委试验应向项目建设单位报备。

4.6.2 接受外委试验的检测机构应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含相应参数)、通过计量认证(含相应参数)且上信用等级为B级及以上。工地试验室应将接受外委试验的检测机构的有关证书复印件存档备查。

4.6.3 外委试验取样、送样过程应进行见证。工地试验室应对外委试验结果进行确认。

4.6.4 工程建设项目的同一合同段中的施工、监理单位和检测机构不得将外委试验委托给同一家检测机构。

4.7 其它要求

4.7.1 工地试验室应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工地试验检测活动规范有效,试验检测数据客观准确。严禁编造虚假数据、记录和报告,严禁代签试验检测报告。

4.7.2 工地试验室应按有关规范和合同文件规定的频率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4.7.3 试验检测操作应严格按照试验检测规程进行。试验检测所需的环境条件应满足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要求。

4.7.4 工地试验室应加强岗位技术培训,积极参加项目质监机构、建设单位组织的能力验证等活动,持续提高业务技能。

4.7.5 工地试验室应重视试验检测信息化建设。鼓励质监机构或项目建设单位构建统一的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建设应考虑运用数据资源共享、遏制数据造假、远程监控等功能。

4.7.6 母体检测机构应定期对授权工地试验室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授权工作规范有效,检查过程应有记录,检查结果应有落实和反馈。

土工格栅常规检测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包括:单位面积质量测定、幅度测定、网孔尺寸测定);力学性能(包括:条带拉伸试验、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粘焊点极限剥离力试验);抽检频率: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超过500卷;取样方法:在同批土工格栅产品中随机抽取5卷,每卷载取1米作为样品,共5件。

土工布常规检测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包括:单位面积质量测定、幅度测定、厚度测定);力学性能(包括:宽条拉伸试验、梯形撕破强力试验、CBR顶破强力试验、刺破强力试、落锥穿透试验等);水力性能试验(包括:垂直渗透性能试验(恒水头法)、耐静水压试验、有效孔径试验(干筛法)、淤堵试验等)。

相关试验标准:GB 14798-1993 《土工布 鉴别标志》;GB T15788-2005《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宽条拉伸试验)》;GB T17639-2008《长丝土工布检测标准》;GB T17640-2008《土工合成材料(长丝机织土工布)》;GB T17689-2008 《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格栅》;JT T480-2002〈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JT T519-2004〈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JTG E50-2006〈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等等。至于参数因为种类太多不能一一回答,你可以留个邮箱我将相关的标准发过去给你。

第四篇: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 工作月小结

南宁枢纽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

工作月小结

按照南宁铁路枢纽建设指挥部(2010)95号《关于南宁铁路枢纽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文件要求,为推进承担南宁铁路枢纽工程建设任务的甘肃铁科监理站标准化管理,针对目前开工项目执行标准不高,部分施工流程不清的现状,为缩小项目管理与标准化建设要求间的差距,经监理站会同施工单位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并组织监理站各部门、试验室、监理组实施。现将本月工作开展的小结如下:

一、落实方案,强力推进

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制订施工准备阶段质量、制定方案,确保安全质量受控、推进标准化管理。

结合南宁枢纽工程实际情况,在组织监理站、监理组所有监理人员集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把质量、安全思想认识提高到法律层面,树立干标准活、做标准事的责任意识。

其次,依照南宁枢纽建设指挥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修订了监理站安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使之能够服从、适应建指标准化管理体系“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的管理要求。

二、突出重点找薄弱环节

本阶段,组织对建指《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的通知(南宁枢纽建指安质〔2010〕95号文)落实情况进行排查,对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铁路建设理念,我们对自身管理进行了自查,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现场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意识较薄弱,参加安全教育积极性不高,对事关安全的问题不够敏感。

2.对规章制度以及相关安全、业务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不按标准干,反映出业务素质的问题。

3.对建设程序规范的施工管理存在认识不清,把关不严。

由于缺乏对建设标准的深入学习,部分工点出现程序不清,审批不严现象,经过建指组织的结合标准化竞赛活动总结,我们已对此制定了内部控制程序,确保规范施工。

三、对照标准抓排查

通过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安排好时间节点,做好试验室、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检验和验收,按规定程序和频次进行质量检测。

制定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监理站自从进场以来,深切认识到本项目安全质量的重要性,针对项目目前开展的特点、难点,依照南宁枢纽建设指挥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相关的质量安全规章制度基本制定完毕,正在逐步完善中。下一步,坚决做到遵照南宁局、建指、监理站的规章制度,高效、健康运行监理安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质量安全可控。

标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在工作方式上要确保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一是抓过程控制,要具体到各项作业、各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必须实现闭环管理;二是抓细节,作为实现标准化管理并可以带动整个标段实现安全质量全优成败的关键来对待。

通过监理站组织的定期检查(每月一次),实现动态管理,并纳入季度考核,按照监理站各部门、试验室以及各监理组的职责分工对个人进行考核,促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篇: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化建设情况汇报

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化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王主任,各位委员:首先,我代表*****畜牧系统对各位领导视察、指导全县畜牧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化建设情况简要地作一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以来,面对猪禽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牧农结合、以牧为主、循环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标准化、标准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生态化”的总体思路,抓规划、强龙头、建基地、保安全,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化建设,全面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前三季度,全县示范创建生猪、奶牛等国家级标准化养殖企业1个、省级企业2个、市级企业9个,落地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3个,我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化建设情况按照“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标准化、标准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生态化”的总体思路,把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化建设作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宣传引导,落实扶持政策,夯实包抓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全县以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化建设实现了稳步推进。一是突出组织领导,确保标准化园区化建设稳步推进。

下载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标准化学校建设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

    标准化学校建设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10月16日——18日,市教育局组织对全市13处乡镇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准备工作做了检查验收,皇华看了大山小学,现将大山小学及全市各学校面上存在的......

    浅析当前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浅析当前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当前,铁路工程建设中正在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它是满足铁路项目“高标准”建设目标的需要,是落实“六位一体”管理目标要求的有......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总结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总结我们以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促进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一、重视安全投入是......

    企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

    ****企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

    企业班组标准化建设讲座

    班组标准化建设第一:班组长 一、企业班组的定位和作用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组织,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班组是为了共同完成某项生产(工作)任务,而由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或工作......

    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加强

    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加强 今后在质量标准化方面,我矿要狠下功夫,下大工夫,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奖罚分明,责任到人,具体工作重点如下: 1、从源头抓起,教育全矿职工上标准岗、干标......

    浅谈企业标准化建设1

    浅谈企业标准化建设摘要:标准化的问题由来已久。中国自秦代开始,历代王朝都有法定度量衡标准以及法定违反标准的罚则。现代标准化是近二、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将标准化......

    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水泥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标准化建 设工作及审核实施方案 公司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甘肃省环保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