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世纪企业文化(写写帮整理)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如何在新世纪搞好新企业文化建设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一词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改革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所要建设的企业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那么,什么是新世纪的新企业文化?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21世纪的企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不断强化其原有的一些特征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更新的气息。新世纪的新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有着双向的共生效应。我们把共生效应放入当今的企业里去看,一是指企业引入一个杰出人才,可以使四方贤才纷至沓来,进而逐渐形成一个人才群体,这是以人才引人才、挖掘人才的一条规律。认识和运用这条规律,可为组织赢得巨大的效益。二是指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往往会极大促进人才与群体的提高。因此,群体的组织者应当充分运用并不断强化“共生效应”,形成一个吸引人才、利于人才成长与脱颖而出的群体。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不断更新现代企业制度和创造各种文化观念,建立起新的企业文化;同时在另一方面,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又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发展,促进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这就是双向共生效应。
21世纪的新企业文化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超前的企业文化观念、创新的技术行为、规范及各种物质精神文化氛围的总和。
一、新世纪新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形象,是所有企业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也是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风气、企业目标及企业道德。新企业文化是存在于当今时代的企业精神文明层面的事物,属于解放后的新世界人性范畴内的上层建筑。当所有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会被其附有的个性精神赋予新的生命。同时,这种生命力极强的特征也将伴随着每个企业的成长、成熟以及壮大,有时候甚至是伴随着一个企业经历由繁荣到衰老。新企业文化会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在众多民族文化融合后,从传统到开放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新世纪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行为准则和文化环境。
“今天的服务,明天的市场”就是我们厦门港务集团石湖山码头有限公司最具有代表性的新世纪新企业文化。石湖山码头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物流和货物运输的经济组织。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忠告美国的投资者们,“在中国最大的商机不是在制造业而是服务业。”然而,石湖山码头作为一个以装卸运输物流为主的公司,却时常将“服务”二字挂在嘴边。我们坚持诚信原则及专业,以达到市场客户要求,提高服务品质为原则,深受客户广泛赞许,从而提升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力。我们重视装卸服务质量,一直本着“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质取胜、以新争天下”的质量方针和“正正直直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精神。服务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而要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对我们企业来说, 构建自己的“服务性”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今天的服务,明天的市场”这个口号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石湖山码头的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我们的“服务”包括合理安排船期,提高卸率,减短船舶滞期,帮助客户节省下一大笔船舶滞期费用。我们致力于站在客户的利益着想,在最大范围内给予客户最安心、最优质的服务。另外,由于散货的特殊性,在装卸和输运过程中会有货物的撒漏,造成货损。为了减少货物不必要的亏损,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损,“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硬件上,采购中大型的货运车辆,进口装载机,使货物的输运过程中减少撒漏,装火车的时候更加快速精准。软件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作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散货的特殊性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粉尘的污染问题。而“今天的服务,明天的市场”这个理念中的“服务”不仅仅是服务客户,服务员工,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服务社会,服务环境。秉承着“服务”的理念,我们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减少粉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例如洒水系统的引进,港区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喷枪,码头面还装了两根雾炮,定时开启洒水,增加空气的湿度,使得粉尘无法在空中飘散。公司还采购了两辆新型洒水车和大型清扫车,喷枪无法喷洒到的地方洒水车来洒水处理,然后大型清扫车将路面积累的粉尘清扫掉。堆场的货物及时用篷布遮盖,既能减少货物被风吹走造成货损,也能降低粉尘在空中的飘散污染。港区的堆场、道路、铁轨实行班班清的责任制,保持港区的整洁,还能减少货物的损失。石湖山码头不是只注重自己公司利益的企业,我们处处为客户、员工和社会环境着想,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
这就是石湖山码头优秀的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石湖山码头发展的精神动力,对它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民族,便不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巅。同样,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新世纪到来后,我国的各种企业文化都纷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表明企业文化的作用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文化正在飞速地塑造企业形象,规范企业行为,同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身在石湖山码头的我们理应更加努力地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而“服务性”文化的企业建设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使企业健康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生存下去,并且要越来越强大。
综上所述,新世纪新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一些因素:新世纪价值观、行为准则、新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新经营理念。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其核心涵义是新企业的人文价值观。
二、新世纪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新企业文化支撑企业的经济发展
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就在于树立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就是使企业发展的战略、经营的目标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动力。企业文化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员工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其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从2001年石湖山码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头提出“今天的服务,明天的市场”这个新企业文化理念后,全体公司成员加强学习,时刻谨记新企业文化的中心思想,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不断发扬“服务为人民,创新为世界”的精神。企业一线员工把这样的精神奉为宗旨,全心全意投入生产,这使得公司业绩逐年增加。2001年,石湖山码头的年吞吐量为72.3万吨。而到2013年的时候,年吞吐量已经增加至1621.2万吨,是01年的22倍!这就是新世纪新企业文化对企业和集团的实际冲击!多么惊人的数字!而在这样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线工人无惧困难,无畏风雨得迎难而上;看到的是轮班调度人员年复一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哪怕是在中国最重要最传统的春节假期里,我们还依旧奋战在码头第一线,难和家人团聚。时至今日,有多少人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石湖山码头!在新世纪新企业文化的驱动下,靠着石湖山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在艰难中前进,实现跨越。如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这就是支撑着石湖山发展的力量之一,是石湖山人骨子里一直流淌着的血液。在提倡“今天的服务,明天的市场”的同时,实现个人成长与石湖山发展的双赢。
2、新世纪新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优化管理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企业优化管理。“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3.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促进员工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建设中积极性和创造性。新企业文化推广以来,石湖山码头公司领导注重员工的企业文化思想建设,经常邀请各地的专业讲师为员工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使公司在人文思想的高度提升下的同时逐步前进。
4、石湖山正在探索中的互联网新企业文化
新世纪到来后,中国正式步入互联网社会。最有价值之处不在自己生产很多新东西,而是对已有行业的潜力再次挖掘,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重新提升传统行业。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竭尽所能透明一切信息。目前,石湖山码头已开设石湖山码头生产经营部(ID:xmshs01)公众微信账号,对一些本公司生产中的信息进行大数据的整合和利用,使得生产经营最大透明化,每个员工只要关注微信号,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公司的最新资讯。同时,微信后台还能够收到员工信息和意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互联网传达领导和员工之间的下达的指令和上传的反馈。另外,公司微信公众账号的出现,可以使商务部在对外沟通和服务客户的时候,将我们整合出的信息和资讯在第一时间内展示在客户面前。当传统行业遇到新时代新媒体的冲击时,我们要做到的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不是避开新媒体新兴行业的冲击,而是发挥所有的能动力去调动一切资源去顺应并追赶新兴行业。目前,我公司的微信公众账号仍在探索和研究阶段,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也一定能够利用新世纪中所产生的新兴产物给我们带来“更新”的变化。
三、新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内容部问题不容忽视 1.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搞的各种文体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等;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设计,也就是CIS战略;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己办厂刊厂报,为职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或者认为提出几条口号或者贴出几条标语,就是企业文化了;甚至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所以至今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企业文化的实际操作机构,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
2.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沟通不足 企业领导的认识问题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即使有些企业领导人意识到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但也只是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仅仅是高层管理者的任务。实际上,文化沟通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和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公司员工之间,不管用什么形式协作、结盟,都必须有文化的沟通。
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而且还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企业文化要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企业领导与员工积极参与的关系。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员工参 与,每一项政策出台必须得到广大员工认可,自始至终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相互交融的建设局面。
2、讲求实效
新企业文化建设要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
3、重在领导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要树立 “管理者首位”思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理念的升华,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 导者、缔造者、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要领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思考,带头实践,时时事事给员工作出榜样,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创新、有建树。
五、我们如何在新企业文化建设中三省吾身
1、做事方正、善于自制,不汲汲于一己私利 我们常说,大丈夫贵在能屈能伸,能方能圆。圆的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与技巧,而方的就是我们内心不可妥协的原则和底线。做事可以圆融,做人就必须方正。廉洁制度是公司的高压线,更是我们内心应当恪守的准则。《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得到一块美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之人说,我曾请有名的玉匠看过,认为这块玉是宝才敢献给你的。子罕却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要是把玉给了我,那你我都失去了宝,不如你不送,我不收,使你我都保有自己的宝。这段《子罕弗受玉》的故事历代广为流传,子罕以“不贪”为宝的品质在当时传为佳话,在现在更是显得难能可贵。面对巨大的诱惑,善于自制而不受名利侵蚀,放弃不义之财而选择保持内心的纯净,才是我们人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生最重要的财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摈弃贪念,将“不义而富且贵”视如浮云,舍小利为大谋,意志坚强,才能真正迈向成功。
2、赏识他人、团队协作,不纠结于尔虞我诈 公司犹如一个小社会,在公司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将导致不和谐的工作氛围,影响工作效率,直接阻碍公司有效的运作。在工作中,由于立场和每个人的处事原则、做事方式各不相同,出现意见不合的现象在所难免,有时碰撞中甚至能闪现出更精彩的火花。但如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做到换位思考,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争执。我们如果能抛弃成见,用赏识和宽容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发现他们不仅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工作上的伙伴和在生活中知心的朋友。“竞争+协作”的关系才能形成积极良性的工作氛围,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作为高管,应该把工作重点从传统的“用人”转移到“用心带人”上,把人才作为公司宝贵的资源,关注员工成长,这样得到的不仅是人力资源上的回报,更是员工肝胆相照的情谊和感恩之心。当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抛开了不必要的人际纷争,只专注于工作之中,远离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团队的合力才能展现出来。团队力量的强大是我们深刻理解的,无需赘述。
3、全心投入、勇担责任,不沉浸于怨天尤人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企业中,总是存在两种员工,“精”员工和“傻”员工。他们的“精”和“傻”都在工作中得到体现。老板同时布置给两人工作,“精”员工抱着 “尽量少做事,想法儿多挣钱”的心态,只挑容易的工作做,不重过程只求完成任务,按部就班,很快地完成了工作。而“傻”员工没有考虑其他,只是全心投入于工作之中,认真思考,及时总结,比“精”员工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结束后老板没考核,照发一样的工资。乍一看,“傻”员工吃力不讨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傻”员工收获的不仅是工资,还有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而最后,所谓的“傻”员工随着每次工作的积累,快速成长,由一般员工到骨干员工,再到主管、经理,职业生涯就发展起来。“精”员工精于算计,却忘了自己作为企业一员的职责所在,就是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全心投入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能够在工作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得到老板的重视和认同。同时随着自己的全心投入,兴趣和注意力都被转移到工作中,我们就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感,会形成热爱工作、认真工作、享受工作的良性循环。正如高尔基所说,“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世纪,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文化问题,积极培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求索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 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同时以企业改革、发展带动企业文化建设, 这些都是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课题。新企业的文化建设,在不断深化和创新文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新世纪的文化引领,注重营造企业“人气”,用精神凝聚人,用愿景鼓舞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模范引导人,用真诚取信人,用环境熏陶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员工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动力,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子云.企业文化落地中的几个关键点[J].现代企业文化
[2]张继军,于国夫.多措并举,促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中国电力教育 [3]王伶威.企业文化建设要着陆生根[J].新长征
[4]彭立新.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颜宏彬
厦门港务集团石湖山码头有限公司第二党支部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寨上西路209号
2014年6月10日
第二篇:浅谈如何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
浅谈如何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为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纷纭的众说,都是为了探究“企业文化”为何物所作的努力,众多歧义经过讨论,有可能得出一个逼近“企业文化”本义的认识来。为此,本文就什么是“企业文化”以及如何建立新世纪文化诸多方面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注意和研究。
一、让“文化”的灵光成为照射滋润企业管理的绿洲
“企业文化”从词义的角度和简单的字面去理解,它是由“企业”与“文化”两个词组成的,对如何建立企业文化的问题,首先必须对“企业文化”为何物进行一番探讨,以弄清“企业”与“文化”之间的各自所作何解。
第一,关于“文化”的定义,择其要者列数几个。《辞海》中云,“文化”有广义、狭义二种解释,广义地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说,是指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推而导之,即可看出,“文化”是物质“耕耘”,精神财富的“耕耘”。正如人类学家艾?克劳伯和莱?克鲁霍斯所指出的那样,“文化”包括外显和内隐两个部分,是人的行为模式,它们构成了人类群体所做出的巨大成就。由此可知,“文化”是人类在“耕耘”、“化育”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中创造的,是人文交往中“教化”形成的,而“企业”是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从事商品生产、商品经营的单位。把“企业”与“文化”的基本含义融合在一起,即可得出,“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商品经营时,向自然求索,同社会交往中所持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准则等基本概念的认识。
第二,我国在提倡推进“企业文化”管理思想中,曾有个“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异同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这个词过泛,把企业与文化联在一起说,人们不太容易弄清楚其何所指,不如说成“企业精神”更容易接受,因为“精神”这个词涵义清晰。在我国既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导,又有“人总要有点精神”的隽语,认为提“企业精神”更符合我国国情。但另一种却以老子的“道可道”的观点认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从本质上讲虽然都是讨论意识形态问题,但所不同的是“,企业文化”较之“企业精神”所涵盖的思想要广泛一些,“企业精神”是指物质探索,社会交往融合的价值观,它不仅有“内隐”的内容,而且还有“外显”的内容,而“企业精神”只要是指精神境界上的理想追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对物质境界上的理想追求等方面的价值观却常常不被注意,其“外显”内容更不包括在内。
第三,就是“文化”的灵光照射到企业管理领域而言,有着一个由古典管理阶段依据企业自然状态进行管理,到进入科学阶段按照经济特点经行管理,继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异发展到必须把企业视为“社会人”进行管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历史认识过程。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企业管理内涵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认识到在企业管理中,应该让“文化”的熙风吹进来,让“文化”的灵光照进来,让软体形态的“文化”在企业中起作用。因此,只要对“文化”弥漫于企业之中,认识了,彻悟了,就会犹如一缕阳光,一泓清水,成为照射、滋润企业管理的绿洲。
当然,让“文化”溅落到管理来,不是说企业不必重视科学管理,不必重视经济合理性及社会合理性问题,知识强调在注意研究科学管理、注重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的同时,更要重视那些不见之于形,不闻之于声,不搏之有感的那些文化要素和价值观要素。
二、以企业文化为龙头,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形成之早期主要表现,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管理理论。
在人们追求新的管理方法狂热中,企业文化不仅分析了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而且着重地反洗了它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精神环境,不仅从“物”的方面说明企业管理,而且从企业内外的一切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观念形态的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中,来寻求和证明这种管理的卓越性。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似乎是不可捉摸的,但从《老子》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集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著名议论中,仍然还是可以找出其中“有象”那些东西来的,由此可知,它是可以认知的,它具有老子议论的“道”那样的可以认知的性质。
就目前而言,关于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有种种分类。但对“企业文化”进行结构分析去认识,“企业文化”即可分为三个层次,内层文化、幔层文化和表层文化。它们所展示的形态分别为虚的、中介的、实的。其中介的、实的就是“企业文化”中可认知的那部分,即老子所说的“其中有物”的部分。尚若我们把众多企业的文化形态加以分析和比较,就会发现在企业文化结构的内在联系中,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处在最核心的位置。它的特点是通过改善人的素质,建立一个“自强不息的企业宗旨,厚载万物的为人胸怀,爱国爱厂的精神风貌,讲义求利的开括思想,精诚团结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价值观,以营造一个“见之于形”、“闻之于声”、“搏之有感”的文化氛围,是企业的产品物美价廉,企业职工的言行举止彬彬有礼,工作积极向上;企业的生产活动秩序井然;企业的买卖活动信守诺言,企业的面貌文明整洁,企业的职工教育、思想工作、群众文化常抓不懈,落到实处,由此可见,构筑企业文化要切忌形式主义,切忌草率行事,切忌一阵风。要变“三忌”为“三求”,即求真、求实、求效。求真,真心实意的发动全体职工塑造企业文化;求实,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求效,常抓不懈,讲究效果。从而使文化建设及其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三、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有效途经
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民自化”,(老子语)企业才能“自化”,企业才能发乎内,左其态,冰心一片,激情一腔,企业才能把事办好。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真谛,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就企业管理而言,是经过一两百年的摸索才逐步认识到的。在我国,就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而言,早在写作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老子》一书中就作了详细的阐述,尤其是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所说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观点,尽管不是就企业管理而说的,并昭示我们,人的活动必须秉承规律办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人、管事、管物,说到底都是对人的管理。因为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事、管好物。这好比“万物之灵”,人管好了,他们的智慧、才华、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被他们所管的事与物也会“有知”起来,可谓人巧事巧,人智物智,事遂人意,物随人愿。
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强化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就要以“企业文化”中最基本的内容,教育职工追求那些属于精神境界上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东西,使职工有高尚的理想情操,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之而行动,以老子所说的“乐推而不厌”的“民主化”态度,共同把企业的管理工作搞好。
我国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历来提倡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这就是说,在企业管理这个“域”中,要特别发挥“人”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西方企业管理界有句名言――“企业即人”,同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一个道理。但在企业管理这个“域”中,尽管“人”的作用是昭然的,无可非议的,但是“人”有一个素质问题,企业职工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能否执掌企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职能,是创造效益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此,必须想方法来提高职工的德、智、体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文化人才,最大限度地掘人力资源,这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的作用,也是新世纪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综上所述,即可提出“文化”是历史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在一定的历史长河中流淌;“文化”是民族的,在一定的民族地域中产生,又向广袤的世界疆土走去;“文化”是实践的,在人们的物质创造、精神创造中产生,又向新的实践领域中走去。由此可见,历史是一条文化积累的长河,加强对人的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这不仅是企业自身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而更重要体现了培养一代“四有”员工队伍的百年大计。因此,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没有牢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篇:论新世纪理性爱国
论大学生理性爱国
内容摘要: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需要的不仅仅要爱国,更重要的是理性爱国。将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即既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要让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作深入理性的思考。
一、新世纪应有的爱国精神——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一)、感性的爱国精神
我们大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拥有爱国的激情,爱国的自强心,有民族的自豪感,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具有的这份爱国情感往往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具有不稳定性。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可见爱国这份情感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那么这份感情就是对祖国大好山川,悠久历史的深深的爱恋之情。不仅仅是中国,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谈到:“有一种爱国心,主要来自那种把人心痛出生地联系起来的直觉的,无私的和难以解说的情感„„同所有的轻率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只能激起强大的干劲,却不能持久。”
正如托克维尔所说这是一种强大的情感但是如果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么它是不会长久的。自9月7日钓鱼岛撞船事件起,中日关系极度恶化,对于日本对中国的一再挑衅,中国的青年大学生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并付诸行动组织起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包括抵制日货,大型的游行示威活动等。但是这样的一时的爱国情感的爆发又会持续多久呢,当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平息,这样瞬间的强烈爱国情感也平息了下去。我想我们的爱国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面,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于心并理性的发展下去。
(二)、理性的爱国精神
如果说感性的爱国情感是朴素的爱国情感,那么理性的爱国精神就是一种高级的,深刻的,永恒的爱国精神。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悠长而消失,是一种永远不会褪色的情感。相对于感性来说,这种理性的爱国情感是清醒的,即使在以上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种以大局为重的清醒头脑,不会因自己的一时的感情上的冲动而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过激行为。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当国人的爱国激情形成无坚不摧的愤怒火焰时,哲人这句话应该有着振聋发聩的功效。毕竟,爱国诉求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和理性的渠道来表达,这才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
从哲学上讲,感性和理性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感性属于低级阶段,不稳定;而理性则属于高级阶段,所以感性终究还是要上升到理性阶段比较稳定。爱国精神就更是如此,对此,托克维尔说“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作为大国的国民,我们就应该具备大国国民的素质,而作为大学生尤其是这样。而冷静、客观、自信的去面对来自他过的责难和压力便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素质。我们以不卑不亢,友好,相互尊重的方式去和世界交流,向他们展示中国人民的素质。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力量,让他们更多的了解中国,从而理解中国,这也是对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也是爱国。
二、理性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在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各种利益的摩擦与冲突几乎是这一时代的常态。而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所以我们当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然也就具有大国的特点:具有大胸襟、大视野,具有包容力和多元化内涵的特性。同时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基于情感之上的理性。爱国主义必须从朴素的情感上升到理性阶段。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要求下,我们应该如何表达甚至实践我们的理性爱国情感呢?
(一)、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爱国主义精神则是贯穿整个历史长河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因此当今社会的我们,应该继承那份长时间积累下来的质朴而崇高的传统爱国情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乏糟粕,所以面对传统的爱国情感,我们要具有批判精神,即批判的吸取,在吸取的同时懂得摒弃传统爱国精神中不合时宜的地方。积极的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江泽民同志同时也提出:“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二)、正确的、理性的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理性爱国主义情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何为理性的爱国情感?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人在表达爱国情感时,要经过理性的思考,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以祖国利益大局为重,选择恰当的方式,不能为了宣泄自己一时的情感而造成大局利益的损失。具体而言,就是需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清醒地认识国际形势,明白现代国际关系的特点,这样才能理性地面对国际纠纷和民族矛盾.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从而真正做到爱国。理性爱国,这种“理性”反映了一种履行公民责任的担当,也体现了一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胸怀。理性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应该树立的国际形象。
面对钓鱼岛撞船事件,面对日本一再对于中国的态度进行试探,我们所采取的抵制态度是正确的,但是抵制日货,游行示威抵制日本却是一种幼稚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进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无非就是让我国政府看到我们的对日态度,让日本政府看到我们是有多么的愤怒。但是这样的游行示威却实际上给自己的国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交通的堵塞,游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社会的动荡,给我国政府造成的压力。但却无法在真正意义上给日本施压。
三、我们的爱国热情和理性
爱国热情与理性并不矛盾,我们需要爱国的热情,我们更需要爱国的理性,这是引导爱国热情,使其发挥更大功效的客观条件。例如广大爱国公民表达维护祖国利益的情感和反对日本的蓄意挑衅,均应依法进行、理性进行。也就是说,简单而言,在更多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而是要理性的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使国力增强。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坚守岗位的动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勤恳地创造社会价值,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这才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国民应有的理性与智慧。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做到理性的爱国,是自己的行动更有益于祖国利益大局,不盲目,不冲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自己的创造力自觉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同呼吸共命运。
注释:①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译本,北京:198商务印书馆 1988:268-269
②郭贵春 《理性爱国更具时代性》【J】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③于英霞 《关于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精神的思考》【J】辽宁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④隋维娟,邵栋.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理性爱国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82-183.⑤郑丽萍 以理性爱国精神引导大学生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 第74期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09级师范一班袁芳
学号:***
第四篇:企业文化论之一
企业文化论之一 什么是企业文化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可口可乐、西门子、通用电器等国际化企业寿命均超过一百年;秦朝的统治是15年,而同样施行封建制度的汉、唐、宋都有数百年;可口可乐公司创始人曾经说:即使世界所有可口可乐工厂全都烧毁了,可口可乐也可以在一夜之间重新站起来,无独有偶,当德国法西斯军队全面占领法兰西领土的时候,法兰西学校课堂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只要记住我们的语言,把我们的语言留传下去,我们就不会灭亡„„”究竟什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数?是制度?是人?是产业?是语言?都不是,是文化!中国民营企业与可口可乐等国际化公司相比缺的是成熟、健康的企业文化;秦朝与汉、唐、宋相比缺的是支撑中国封建统治数千年的儒家文化,社会需要社会文化、国家需要主流文化、企业需要企业文化!文化是灵魂、是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可口可乐公司因为有了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能够在被摧毁之后重新站起来,只要法兰西的文化不灭,法兰西也能重新站起来!可见国家文化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什么是企业文化?有人对企业文化定义做过统计,共有180种之多,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化家都有自己的定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企业文化》中对企业文化的解释为:“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这里广义的企业文化定义强调的是一种存在状态:即企业的物质存在状态和精神存在状态,而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功能性意识形态,象儒家思想、圣经、佛教教义等等,是通过建立一种共有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一套思想上、行为上共同遵守的准则;显然,前者作为一种专著于文化学术性定义对于一般管理者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后者往往被更多企业所接受,只不过在实施上又存在着各种偏差,从而又使得众多管理这对于企业文化的意义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
笔者认为,如果单纯从功能的角度上看,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是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企业统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达成建立企业发展原动力;加强企业凝聚力;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目标、政策、制度等的贯彻执行力。仔细探究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发现企业文化至少具备以下三种功能:
第一、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是基于主导文化的原动力作用而产生的,胡锦涛总书记在“
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
持„„”; 法兰西学校课堂里的话“只要记住我们的语言,把我们的语言留传下去,我们就不会灭亡„„”这些都证明了主导文化的原动力作用。其实还远不止如此,综观历史上哪一次征服与统治不是以文化征服的成功而成功,而又以文化征服的失败而失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入侵中国,在强大的敌军侵略下中华民族没有灭亡,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灭亡,无数中国人在伟大的民族文化信念的支持下源源不断地站起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主导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海尔创新、效率的企业文化激发了所有海尔人的智慧与激情,所以海尔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扩张,通用以效率为主导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引导了通用公司在经历了一百年以后仍然以每年不低于50%的发展速度继续壮大;可口可乐因为有可口可乐文化,所以即使在它所有的厂房全部烧毁也能在一夜之间迅速建立起来。在我国,很多国有大型企业因为没有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企业僵化、失去创造力,却谈什么吸收新鲜血液,让企业重新活起来,然后,新鲜血液被僵化、僵化的组织、僵化的力量却继续庞大,最后,企业象一个没有活力和维系力的破船在市场的竞争中被迅速摧毁了。
第二、维护力,即是对制度或组织的维护力。这一点其实是主导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儒家文化作为封建统治的辅助工具;天主教作为英、美、等国家政权统治的辅助工具;佛教是印度国家政权统治的辅助工具;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政权统治的辅助工具。文化形成的道德
准则成为制度制约的有效补充,而文化对于被管理者思想的影响力又保证了对制度从内心上的根本顺从,秦始皇完全采用法家的法制统治,建立健全法制管理,结果统治只维持了15年,道理很简单,因为秦始皇忽略文化统治的作用。制度是刚性的,文化是柔性的,“刚不可久,柔不可守”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水,组织是舟,水承载着舟、推动着舟向前进,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水的承载,那就只能搁浅或者灭亡。水是持久的甚至是永恒的,组织是可以改变是过客:佛教文化持续了几千年,儒家文化持续了几千年,基督文化持续了几千年,伊斯兰教也持续了几千年,各个国家的王朝统治(组织)只有搭载这些“长青树”才能使自己的组织生存得更久。
企业和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而企业文化又承载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的组织构架是可以改变的,企业主体文化却基本不变,并且一直延续到未来。企业文化形成了企业的道德准则补充了企业制度制约的盲点,而企业文化对于思想的统一又有效地消除了人对于制度控制的抗性!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很多民营企业因为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企业文化而导致内部矛盾重重而迅速分解消亡,没有水的承载,没有常青树的维持,3-5年的寿命其实就很正常了。
第三、凝聚力:文化是共同创造的,也是共同的价值体认(体验、认同),也就是共同的意志,每个人都是主人,这就使组织成员从思想上改变了自己的定位,从原来的被迫服从变为参与者、合伙者,从我和他变成了我们,事实上,从心理学上来分析,每个人都对控制有一种天生的抗性,谁都不愿意被控制,谁都想控制人,而文化恰恰做到了让所有组织成员感觉到是在自己的意愿下共同做一件事,并且是共同,是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所以大家不但要主动还需要互相协助。
另一方面,在文化的作用下,“事”变成了“事业”,于是大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弃了短期利益的成见,把目标变成了“完成事业”而不是“个人追求”,马洛斯需求理论中温饱、健康、安全等利益性的需求都只是低层次的需求,价值认同才是高层次的需求,可见超越了
浅层次利益的价值追求才是人类更高的追求。而在文化的作用下,每个组织成员都明白自己是在做一项对大家有意义的事情,佛教 “普渡众生,往登极乐”;基督教“宽恕他的罪,拯救这个罪人,然后得到主的收容”于是,有唐僧不远万里带着他的团队追求佛祖的教义,于是耶酥一路行来从开始的从者3人都数百人到现在几千万、几亿教众。
企业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文化让企业内每个成员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是大家在共同完成一项事业,是在追求崇高的目标奉献自己,是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于是,企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不但加强了现有员工的积极参与性,还可以吸引更多有智慧有抱负的人加盟到企业中来。
汤习斌,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于品牌领域内实施8年抗战,曾先在广告公司从事市场调研、策划、策略总监工作以积累经验,后在企业任市调主管、产品经理之职以历练实战,目前担任某小家电企业企划部经理。愿与广大同业朋友交流经验、共享心得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
论企业文化
谈到企业文化,首先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定义。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在于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产生强的竞争力,而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中也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做好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牢牢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对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下面来具体说一下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事实上,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明确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
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引力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对员工具有很强大引力,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如果同样条件,没有人不愿意去一个更好的企业去工作;也没有哪一个客户不愿意和更好的企业合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引力作用。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员工自觉的按照企业要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方向和方法,让员工自发的去遵从,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愿和远景统一起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无形中是对员工起着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良好的工作氛围,自然就会让员工享受工作的愉悦,如果在一个相互扯皮、勾心斗角的企业里工作,员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和谐和快乐,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规范作用,企业文化规范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一是规范。当企业文化上升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种规范就成生无形的约束力。它让员工明白自己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通过这些软约束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文化具有竞争力作用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带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员工的积极性能调动,工作起来更有热情,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企业的效益的提高,注入了新的力量,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的好处不言而喻,企业的竞争力不光是表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企业文化上。
此外,我国目前的许多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精神时普遍存在着不少错误的认识,以至于步入误区。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纵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同理,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存亡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我们学习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从现在起就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深层次研究,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或创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