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F 风情中国纪录片 文化篇
GRACEFUL CHINA
国家文化出版基金项目“一带一路”
大型纪录片(文化篇)
《风情中国》大型少数民族文化系列、纪录片(中英文)和电视栏目
《风情中国》少数民族篇: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55个民族篇)...《风情中国》文化篇:山东篇、浙江篇、河南篇、江苏篇、陕西篇、山西篇、广东篇、黑龙江篇、广西、内蒙..(全国各省、市篇)《风情中国》系列形象大使大赛实施方案
(各省市设立形象大使分赛区)
国家级重点文化战略项目 国家级文化外宣重点项目 首部全景式、国际化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独特风情的大型英文纪录 主创团队权威、专业、高端
目录
一、项目亮点.........................................................................................1
二、项目综述.........................................................................................2
三、主创机构.........................................................................................4
四、项目运营规划.................................................................................8
五、总体结构与内容............................................................................13
GRACEFUL CHINA
一、项目亮点
1.国家级重点文化战略项目
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版基金资助的亮点项目——践行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指导精神,通过现场镜头全景式真实记录新时代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文风貌,向世界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2.国家级文化外宣重点项目
契合“一路一带”与亚投行覆盖区域及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搭建国际文化传播平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向全球宣传推广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并向国际市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投资需求与前景。
3.首部全景式、国际化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独特风情的大型英文纪录片
以时代演进纵向贯通的眼光,聚焦异彩纷呈、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以横向展开宏阔的视野,深度发掘中国文化的本真,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真本色与天籁神韵,吸引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域风貌,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多彩窗口。
4.主创团队权威、专业、高端
GRACEFUL CHINA
凝结了中华艺术创作的强大力量,众志成城打造反映中华文明民族文化内涵的传世之作。拥有底蕴深厚的专家资源,以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献资源体系与少数民族文化专家顾问作为支撑,确保作品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5.具备国内国际市场推广要素,具有社会、经济叠加效益,有较高的投资回报
具有海内外全媒体、融媒体、大集群式的传播平台和推广价值,具备较好的市场衍生产品挖掘的基础,对中国少数民族博大精深文化资源的拓展有广阔潜力,为新兴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较大的边际效应和发展空间。
二、项目综述
1.定位
国家级水准: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的国家级文化战略工程项目;国家文化外宣重点推广项目。
国际性传播:首部中英文双语民族风情片;广泛的国际推广渠道。市场化效应:具备较佳的社会效应和市场回报,市场边际效应明显。2.主题
纪录片以55个少数民族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他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为制作主体和核心,围绕沉淀、孕育、传承这一主题,以全球化的宏阔视野,聚焦异彩纷呈、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本真,深情记录中国少数民族 3 GRACEFUL CHINA 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以及他们对中国人共同理想与文化尊严的坚定守望。整部作品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虔诚思考,对时代特色与社会变迁、民族风情与自由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中国丰富人文蕴藏的深刻展现。3.概述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大陆上的古老国度,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传统风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文化,在与汉文化的长期碰撞融合中,凝聚成中华民族文明与血脉,造就了气象万千、魅力无穷的中国风情。
纯净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孕育了独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着纯真本色与天籁神韵的审美意蕴。
弥足珍贵的14项世界级、433项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524名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人共同理想与文化尊严的坚定守望与传承,是时代特色与社会变迁、民族风情与自由生活的生动写照。
《风情中国》系列纪录片组委会汇聚活跃在中国文化界、艺术界的有识之士共襄义举,以55个少数民族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制作核心,遵循客观的纪实风格,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挖掘少数民族人民世代相传沉淀下来的思想精髓与文化内涵,通过真实镜头关注当代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描绘华夏大地锦绣山河与文明风貌,勾勒一幅又一幅新时代 4 GRACEFUL CHINA
中华少数民族的风情画卷,展现新时代中华少数民族的人文风貌,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吸引更多人走进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之美;同时,从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搭建起多民族、多国别、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向全球宣传推广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向国际市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投资需求与前景,借助文化传播的力量促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潜在的文化优势转变为现实中的经济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并带动新兴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三、主创机构
1.指导及执行委员会
《风情中国》项目指导委员是由具有少数民族身份背景的国家级、部级领导,文学界、艺术界知名人士,以及《风情中国》项目组委会代表组成。
指导委员会设有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负责项目总体指导及具体执行工作。主任委员:
布赫,蒙古族,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荣誉)
GRACEFUL CHINA
乌云其木格,蒙古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维吾尔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帕巴拉.格列朗杰,藏族,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
许嘉璐,汉族,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理事会理事长。
王正伟,回族,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副主任委员:
丹珠昂奔,藏族,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杜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谭天星,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分管国际侨团)乔卫,中国侨联副会长兼秘书长 蒋坚永,国家宗教局副局长 2.专家指导委员会
《风情中国》项目专家指导委员成员包括文化、艺术、历史、宗教、科学等领域全国顶级专家,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 6 GRACEFUL CHINA
人。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委员三类职务,负责项目指导、研究、咨询、审核等工作。主任委员:
陈广元,回族,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东四清真寺阿訇。
学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林毅夫,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民俗学家。韩美林,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员。副主任委员:
陈理,中央民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学会理事。
王林旭,国家有突出贡献文化艺术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文学博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朝戈金,蒙古族,法学(民俗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黎光,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电影音乐学会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楼宇烈,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GRACEFUL CHINA
陈来,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胡雪峰,全国青联常委,北京雍和宫住持。
纯闻大师,江西省人大代表,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禅宗祖庭,海外影响很大)委员:
国家旅游局相关部门司局级领导; 青海省人民政府民宗委领导 甘肃省人民政府民宗委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宗委领导 宁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宗委领导 新疆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宗委领导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执行机构
1.中华民族图书馆是国家级少数民族专业图书馆,是我国少数民族文献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中心,多年来以藏书丰富,独具民族特色而著称,其中不少是珍本、孤本,文献中还有大量国内外罕见的各民族文字写本、刻本、金石拓片、舆图,以及年代久远的稀世真品、菩提叶写本等,享有 “民族典籍之宫”的美誉。中华民族图书 8 GRACEFUL CHINA
馆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民委、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的科研项目,编辑出版了《中华民族年鉴》(1995年卷-2003年卷)等多部民族文献专著,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保障了本项目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四、项目运营规划
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6000万元,其中2015年度拟投资1500万元,2016年度拟投资1500万元,2017年度拟投资1500万元,2018年度拟投资1500万元。项目第一季投资总额预计为2000万元。1.本系列纪录片将制作为中文、英文两版在国内外同步发行。——国内主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以及省级卫星频道。
——国外依托文化部对外宣传平台的优势,建立庞大立体的海外发行渠道,并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形式进行海外媒体宣传,同时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等集中宣传。
2.本项目以纪录片的制作发行为基础,借势推出“风情中国”品牌,发展“风情中国”系列衍生产品,包括电视真人秀节目、文化旅游项目、民族传统工艺产品等。
——电视真人秀节目,播出平台为省级卫星频道与大型视频网站。——文化旅游项目,与地区政府共同举办,提高民族和地方知名度,带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民族传统工艺产品,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在少数民族聚集地设立传统工艺学堂支持当地人学习,使自己的文化和艺术永 9 GRACEFUL CHINA
续发展,并号召设计师志愿者携手村落里的年轻下一代共同成长,主导设计潮流,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3.为了配合国家重点战略文化项目《风情中国》实施,由北京东方视辉广告有限公司总策划推出《风情中国》系列形象大使大赛:全国少数民族形象大使、全国最美乡村旅游形象大使、全国魅力城市旅游形象大使、全国少数民族歌手大赛、全国少数民族少儿歌手大赛、全国少数民族服饰大赛、全国少数民族模特大赛、中国旅游文化节、全国文明乡村形象大使、中国时尚小姐大赛、中国时尚超级模特大赛、中国少儿明星大赛。
3.媒体合作与推广 1)播出合作单位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国内不低于15家省级卫星频道; ——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等网络视频。2)海外发行与宣传平台
——文化部对外宣传部门的优势平台; ——建立与国际欧盟各国的战略合作;
——与中美文化中心(美国)合作,建立在美国及周边国家的独家发行
GRACEFUL CHINA
——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总公司、中国经济图书进出口公司等其它发行、销售诸多单位合作发行。3)全媒体支持单位
网站:人民网 新华网 搜狐网 新浪网 网易网 腾讯网 凤凰网 中国旅游网络媒体联盟 千龙网 北青网 京报网 光明网 京华网 首都之窗 酷讯网 Tom.com博客网 《E—风尚》 世界经理人网 中青在线 中国高尔夫网 北京绿岛文化传播有CHIP《新电脑》网 怀柔旅游网 中关村在线 中华传媒网 华文在线 中国网 中国台湾网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 天津电视台 河北电视台 山西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 辽宁电视台 吉林电视台 黑龙江电视台 上海电视台 上海东方卫视 江苏电视台 浙江电视台 安徽电视台 福建电视台 江西电视台 山东电视台 河南电视台 湖北电视台 湖南电视台 广东电视台 南方电视台 广州电视台 深圳电视台 重庆电视台 四川电视台 贵州电视台 云南电视台 西藏电视台 陕西电视台 甘肃电视台 宁夏电视台 青海电视台 新疆电视台 旅游卫视 香港无线电视 亚洲电视 香港有线电视 卫星电视 凤凰卫视 阳光卫视 香港卫视 星空传媒 澳广视 澳亚卫视 台湾电视公司 中国电视公司 中华电视公司 TVBS非凡电视 东森电视 中天电视 三立电视 纸媒:中 央: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国新闻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报 光明日报 解放军报 法制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南新闻 华东新闻市场报 国际金融报 环球时报 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国防报 央视国际 中广 11 GRACEFUL CHINA
网 中国青年报 青年时讯 新闻周刊 中华文摘 视点 人民邮电报 解放军画报 农民日报 经济日报 华夏经纬网 解放军画报 中华新闻报 科技日报 中国信息报 工人日报 中国教育报 中国文化报 中国西部经济网 公益时报 中国金融网
地 方:北京——新京报 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北京晨报 华夏时报
上海——解放日报 新民晚报 新闻晚报 新闻晨报 新民周刊 文汇报 上海青年报 上海日报
广东——南方报业 大洋网 羊城报业 深圳新闻网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南方周末 广州日报 羊城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特区报 湖北——长江日报 湖北日报 楚天都市报 湖南—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晚报 潇湘晨报
重庆——华龙网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重庆晚报 重庆日报 重庆时报 云南——云南新闻网 云南日报 春城晚报 黑龙江——东北网 黑龙江日报 哈尔滨日报
辽宁——东北新闻网 辽宁日报 辽沈晚报 沈阳日报 沈阳晚报 吉林——中国吉林网 新文化报 中国彩虹网 吉林日报 城市晚报 广西——桂龙新闻网 新桂网 广西日报 南国早报 南国今报 贵州——金黔在线 贵州都市报 贵州日报 贵阳晚报 甘肃——兰州晚报 兰州晨报 甘肃日报 西部商报 兰州日报 青海——青海广播电视报 西宁晚报 西海都市报 青海日报 青海青 12 GRACEFUL CHINA
年报
宁夏——银川晚报 宁夏广播电视报 银川晚报 华兴时报 银川广播电视报 宁夏日报
福建——海峡都市报 福建日报 东南快报 福州日报 福州晚报 泉州晚报
江苏——中国江苏网 扬子晚报 南京报业网 南京晨报 现代快报 新华日报
河北——河北日报 燕赵晚报
河南——河南报业网 河南日报 郑州晚报 山东——大众日报 齐鲁晚报 鲁中晨报
四川——四川新闻网 四川在线 中国西部网 天府早报 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成都晚报 四川日报 成都日报 国防时报
浙江——浙江日报 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杭州网 都市快报 山西——中国山西网 山西日报 太原新闻网 山西晚报 陕西——华商网 华商报 三秦都市报 陕西日报 安徽——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 安徽日报 新安晚报 江西——江西新闻 江南都市报 江西日报 海南——海南日报
新疆——都市消费晨报 俄汉周刊《新资讯》 新疆日报维文版 伊犁晚报参考消息-新疆版新疆广播电视报 工人时报 新疆经济报 航空旅游报 克孜日报 新疆日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晚报 赤峰日报 乌海晚报青城 内蒙古晨报 内 13 GRACEFUL CHINA
蒙古广播电视报 呼和浩特晚报 北方周末报 巴彦淖尔报 包钢日报 呼伦贝尔日报宁城报 乌兰察布日报 兴安日报
西藏——西藏商报 昌都日报 那曲日报 西藏日报 拉萨晚报
港澳台地区——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华商电子信息报 英文虎报 星岛日报 京港商周刊太阳报 读者文摘 DVC数位摄影世界 PAR表演艺术 数位时代 经理人月刊 中国空间杂志 今周刊 远见
五、总结结构与内容
《风情中国》系列纪录片共分为三季,共72集,每一集时长为30分钟:
第一季以内蒙古、新疆、青海等为核心关注聚居在中国北部少数民族,共制作20集;
第二季重点介绍东北、两湖、两广等中国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聚集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共制作23集;
第三季重点介绍在西藏、云南等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共制作29集
第二篇:侗族文化风情(范文)
侗族文化风情
物电学院应用电子信息工程 陈永华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和侗水的两个语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侗”和“洞”,以后才以“侗”以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其中侗族芦笙舞最具代表。《踩堂》
侗族从古到今无论年长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着事事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在他们的歌咏中,有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拦客歌”、婚嫁时的“伴嫁歌”、青年人自弹自唱的“琵琶歌”等数不胜数。以至连相互闹矛盾时也用唱歌来进行争吵。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和内容。在侗族统称的《芦笙舞》中,包括着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为展现芦笙高手边演芦笙、边做舞蹈高难度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
过去,侗族跳《芦笙舞》、“对歌”或举行村寨“集会”,一定要在特定地地点“鼓楼”前进行。在广西、贵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会建有一座高大、古朴、典雅的木结构建筑“鼓楼”。鼓楼的建筑形式除以下大小原则外,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多种
形状,座座飞阁重叠,高达三至五层耸立于村寨的最高处。鼓楼为侗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和集会中心,凡有紧急情况,村寨中德高望众的头人将敲击悬挂在殿内梁上的“款鼓”,集中全寨同胞。此外,若有贵宾进寨,也可击鼓通报全寨而表示欢迎的隆重。鼓楼内大厅青石铺地、设火塘、四周摆有长凳,是侗胞在任何时节聊天、做活、演戏、对歌、踩堂和赛芦笙的场所。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经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回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带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底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是因没有起码的银佩饰只能有年长的女儿参加“踩堂”活动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目期间来自各个村寨、各怀绝技的若干堂“芦笙舞”将会聚一堂,齐展风姿。届时,每堂芦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圆圈中心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柱顶悬挂芦笙队队旗,并围绕芦笙柱特设4-6人担任为《踩
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准备停当后,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花伞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作舞。所有作舞的男女分为两边,拉拽着系有粗绳的长形木鼓,以一方胜利为舞蹈活动的终止。
《拉鼓》
此外,在侗族凡希望成为被人赞扬的青年男人,不但要是生产能手,同时也要吹得一手好芦笙和掌握芦笙舞的高难技巧。所以每当有展现舞蹈才能的机会,青年男子必跃跃欲试绝不会放弃任何时机。因在集体“芦笙舞”中,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穿插由高超技艺的男子表演单人双人和4人竞技性“芦笙舞”。这也是未婚男青年显示自己吹奏芦笙水平和展示舞蹈力度、技巧提高价值,赢得姑娘们赞许和青睐的重要举措。除每年的传统节日外,在当年丰收后的新年时将会由优秀芦笙手组成队到其他侗族村寨进行“窜寨”活动。每当此时,被村寨公认的芦笙头,便盛装打扮地率领芦笙队前往各寨进行芦笙表演。侗族是十分热情的民族,只要有表演都会受到极为丰厚的款待。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一旦一表人才的芦笙头被该寨的“寨花”看中,那这一对情人难解难分的缠绵细语,将会给整个芦笙队带来被盛情挽留的难得运气。
第三篇:纪录片《中国》
一 个 外 国 人 眼 中 的 中 国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在中意于1971年5月重新建交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公函,希望在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并委托安东尼奥尼担任导演。于是,1972年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就这样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纪录下许多当时中国的真实影像。
我们要先知道这部纪录片的大致内容。纪录片《中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导演安东尼奥尼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曾写道:“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安东尼奥尼在拍摄这部记录片时的视角是对当时中国现实的最平实的记录,这是一部全无敌意的,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正如安东尼奥尼所说:“其实这不是关于中国这个国家的电影,而是关于中国人的电影。”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影片所记录的内容。他们在拍摄时可以经过
1和不可以经过的路线,是他们一行人在房间里和中国官员讨论了整整三天,最终惟一可以选择的“妥协”的拍摄路线。而在镜头的选择上,导演没有聚焦宏大事物,即使有若干明显摆拍的可能,宣传的意味并未清晰直接体现。中国的恢宏雄伟建筑,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国人文革期间的激昂斗志在片中没有浓墨重彩地突显,这是与传统的科教片和宣传片表现手法上相差最大的地方。摄像机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观众可以看出的是安排给外国人看的内容: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纺织厂的女工们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不愿离去,她们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影片最完整的段落之一,是通过针灸麻醉、对一位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几乎像科教片那样详细周到,从如何将长长的银针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在这个西方人眼中谜一样的国度里,蜿蜒的长城、方正的城楼、太极拳、街头武术、河水流经城市的苏州、交叉花园的窗棂,这些都得到了热情的、赞美般的表现。
然而这样一部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中国》,却使得安东尼奥尼在当时的中国遭到了未曾预料的批判。对于安东尼奥尼的批判如暴风骤雨般而来:仅1974年2月和3月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就结集了一本200页的书,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而这些文章都是在批判这样一些内容:
对于中国人民在“文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屑一顾,而是偏重于捕捉日常生活场景,这可以说是当时国人批判安东尼奥尼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系列批判文章中就提到“安东尼奥尼要拍什么‘偏远的农村’、‘荒凉的沙漠’、‘孩子的出生’、‘人的死亡’等等的计划”,“在镜头的取舍和处理方面,凡是好的、新的、进步的场面,他一律不拍或少拍,或者当时做样子拍了一些,最后又把它剪掉;而差的、落后的场面,他就抓住不放,大拍特拍。”等等诸如此类。
片中导演大量地运用特写、近景和全景镜头表现个体的姿态、表情与动作。特写镜头下,人物好像被放在放大镜下,一张张脸赤裸裸地暴露、充满你的眼球,人物的内心意识世界给你最直接最大的冲击,空洞茫然、虚无恐惧或者是简单地没有意义。而对人物的全景描写则表现在对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潮,人满为患的公交车内拥挤着探出头来的乘客,整齐列队高喊口号向农场行进的学生等等的形象的对焦。这里,个体的人物不再代表个体,而仅仅是群体中的一些符号,每个个体都只是同一单调的渺小形象,像被世界吞没的感觉。
我们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就必须联系当时的中国历史,并加以个人的深刻的思考。只要如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不管是对单个个人表情的特写,还是对集体行为的刻画,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之感丝毫不能提起,更多的是揪心的悲凉,以及悲哀后的思考。在文革期间政治高压控制下,人们的思想也受到强势地钳制,几乎全国上下一个思想取代了近十亿人们的思想,任何不同的思想和思考都被无情打击,甚至从肉体上予以消灭,面对这样的威胁和恐惧,人们表现出来的面无
表情和思维空洞似乎并不难以理解。人们没有了本该丰富的表情,没有了自我发展空间,失去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权力,中国人在思想上被阉割了。
这部纪录片虽然没有达到当时政府官员所期许的对国家歌功颂德的初衷;在后人看来,也不免让人心生悲哀、备感沉重。但它却毫无疑问地向世界展示了文革中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社会,是在文化和文明被无情摧残的文革时期,少有的国人生活真实深刻的影像记录。同时,也填补了“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留给我们的记忆有很多空白。
第四篇:苗族文化风情简介
苗族文化风情简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共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苗族现有人口739.8万人,在所有少数民族中仅次于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而超过我们所熟知的藏族(总人口459.33万人)排第四位,作为第四大少数民族,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甚至还不如朝鲜族、傣族了解的多,最早关于苗族的了解,莫过于三国时期为平南方蛮夷之乱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而当时蛮夷之人即指苗族,孟获则是苗王,当时故事的发生地是现贵州黔东南的从江县。
现在苗族居聚地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湖南西部、及云南,少数分布在广西、四川及海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其整个地区以苗族为主,苗族人口超过400万,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与黔东南苗族相邻湘西及云南的苗族也是其分支,至今还有往来。
苗族作为第四大少数民族,有其源远流长、神秘多彩的民族文化,比较具有神秘色彩的如传说苗族的蛊术及赶尸,这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都有体现,赶尸已无从考究,但蛊术据传民间还有,这里不必多讲。苗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建筑、服饰工艺、歌舞及饮食等方面:
1.苗族建筑
苗族居住地多位于山间水边,山间盛产木材,因此其房屋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建筑在山里的吊脚楼,或单独分布在山脚、坡上,或聚集成群从山顶一直蜓绵于坡底,其保存最完整具代表性的要数贵州黔东南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也是当今苗族文化的心脏。从结构功能上分,吊脚楼一般分为两三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现在相当多的吊脚楼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看上去古色古香,别有一番味道,而现在苗族年轻人仍以能建造一座吊脚楼为荣。2.苗族服饰工艺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华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从工艺上讲苗族服装以苗绣或蜡染为主,都是以纯手工制做,节日装以苗绣服装为主,便装以蜡染服装为主,现在一套完整的苗绣服饰(包含银饰)价值两万多元,每个苗族姑娘都以有这样一套服饰为荣。千百年来,苗族特有的劳作生活、民风民俗、古老传说、神奇故事,为苗族手工绣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养分。苗绣女看似不经意间的一针一线所绣出的图案,无不展现出奇思异想,无不蕴涵着神秘、幽远、自然、古朴,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风韵。苗族手工绣着色热烈大胆、张扬鲜活、苗绣女常用反差大而对比强的手法,把色块的分割与组合运用到极至,使苗绣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强烈的震撼力;苗族手工绣常用平绣、绉绣、辨绣、数纱绣、十字挑花绣、破线绣、细线绣、堆绣、盘筋绣、打籽绣、绞绣等多种艺术手法,据目前收集的手工绣绣法就有几十种之多,其作品变化多端,精巧夺目,妙不可言。最让人着迷的还在于每一幅苗绣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品”,其色彩与图形绝不与其他作品相同,因而极具收藏价值.,苗绣和蜡染除了用在服装上外,还广泛应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窗帘、桌布、床单等,艺术形式上有各式的背包、壁挂等,其中的一些精品更是价值不菲,如去年的一套收藏近百年的苗绣拍卖出30万人民币的价值,从针法上讲,以破线绣最为昂贵,其一平方的破线绣法的苗绣在市场上能卖到万元以上,现在有不少国外的游客专门到苗族民间去寻找苗绣及蜡染的精品用以收藏。
银饰也是苗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苗族中有“穿金显富贵,戴银保平安”的说法,其寓意无非戴银要好过穿金,苗族人认为:戴银饰时银的颜色可以显示人的康健状况,如果银的色泽发亮说明这个人健康状况很好,色泽发乌说明健康状况不太好,所以苗族人从头到脚都是银,银花冠、银项链、银项圈、银手镯、脚镯、以及镶嵌在衣服上的各种银饰,苗家姑娘节日盛装时所戴的银饰足足有10斤以上,正因其银饰的名目品种繁多,并且每个苗族村子中都有自己的银匠,当地的汉族人干脆就把银称作“苗银”,以表示银饰在苗族中的地位。
3.苗族歌舞
苗族的歌舞多在节日时或来客人时表演,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即清明)、龙舟节(即端五)、情人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大约在每年的十一月份,每到过苗年时,苗族人便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吹芦笙、歌舞、斗牛、斗鸡、斗狗等各式的节目,其中以吹芦笙及歌舞最为普便,在节日期间万人盛装,云集广场,男的吹起芦笙,女的和着芦笙的节拍跳起芦笙舞,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竞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巧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倒立等高难动作,很受群众欢迎。除了芦笙舞外板凳舞、铜鼓舞也比较普便。
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之所以称为“飞歌”,其起源于苗家青年男女对歌,倾诉真情时相聚较远,男的在这边山,女的在那边山,高亢嘹亮的歌要从山这边“飞”到山那边才能给心仪的对像表达心声。除了飞歌外还有苗族的祝酒歌也是一大特色,每当远方的客人到来时,苗家人摆起丰盛菜,斟上自家酿的酒,叫出家里最漂亮的姑娘,以歌劝酒,歌词融入欢迎祝福之意,这时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苗家人以些来表达他们的好客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这种原生态的歌舞也逐步被外界所认知,如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时,黔东南州选送的《蝉之歌》获得大赛银奖;2007年春节晚会时,在演唱各少数民族的祝酒歌时便以苗族歌手阿幼朵演唱的苗家祝酒歌为压轴戏,阿幼朵的飞歌也曾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响起;2007年5月温总理出访日本时随行人员中就有从贵州黔东南民间选出的苗家歌手为日本友人表演苗族飞歌。4.苗族的饮食
苗族喜食酸味和辣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苗家菜肴突出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汤的制作主要分为麻辣酸、米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发酵而成。毛辣酸在当地俗称红酸汤,以新鲜野生麻辣果(即野生番茄)和红辣椒为主料,把麻辣果及辣椒切碎,加以相应配料,放入坛中密封三个月以上,经过发酵后即可开坛食用,红酸汤以酸辣为主,主要用来煮食各种肉类,如鱼,鸡,猪牛羊肉等各种荤菜类火锅;白酸汤主要以糯米汤为主料发酵而成,白酸汤以酸为主,主要用于煮食各种蔬菜,普便是把四季豆、豆芽、包菜、青瓜等一起煮,无论是红酸汤还是白酸汤,在煮食时一定要放入苗家所特有的调料--木姜子,木姜子是贵州黔东南所特有的,并且是野生的,因海拔高度的关系在贵州其它地区也没有,只有放入了木姜子,酸汤类的菜才能算完美,所以木姜子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效果,酸汤家家会做,食之口舌生津、开胃消食,夏天食用更可解暑,有爽口提神、杀菌消毒、去油腻化脂肪、健脾防结石的功效。
苗家人也喜食辣,其辣又与四川的辣不同,不像四川那样多用干辣椒而且油多,苗家菜多用青辣椒或自家腌制的泡椒,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青椒童子鸡火锅,泡椒牛肉火锅等,往往是半锅辣椒半锅肉,这里特别说的是,苗族的泡椒与我们通常所见的泡椒亦不相同,其选用细长的尖辣椒,分青色和红色的分别封入坛中泡制,青色泡椒出味,红色泡椒配色,苗家泡椒做出的火锅可谓色味俱全;苗家喜食辣还从一个方面看得出来,即使是用辣椒类做的火锅,里面有半锅辣椒,苗家人食用时还要蘸其它辣椒蘸水(即我们通常吃火锅用的调料),蘸水的调料主要是辣椒、蒜泥、姜末、葱花、香菜、花椒等酌情添减。蘸水的辣椒也有讲究,有的有香喷喷的干辣椒面,有的把尖细的青辣椒或朝天椒在炭火上烤,烤到适当时候再捣碎后再做蘸水,大多人尤其偏爱后者。
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滚山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糯米酒,杨梅酒。拦路酒是指在重大节日时,过路人通过时,如有苗家人正在饮酒,过路人必须喝三杯酒才能走;进门酒多在接亲时,来接新娘的人要想进门,必须喝杯酒才能进门,否则是接不走新娘的;特别一提的是苗家的滚山酒,多在清明时,清明时苗家人挂清时(即扫墓),往往聚集很多亲戚朋友,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一早上山,在山上墓前选出一块空地,主人家杀猪祭祖,放鞭炮,仪式完成后,在山上支起大锅,生起火,煮起肉,煮好后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吃肉饮酒,直到日暮时分,才结队下山,而往往这时总有人喝醉,不能走路,就顺着山路往下滚,滚山酒由此得名。
第五篇:文化风情展策划
http:// http:// http://www.xiexiebang.com/default.asp
民族文化风俗大体验 古筝伴奏品茶香 其乐融融做游戏 带你找回儿时的记忆
(一)体育竞技类 请体育部合作 出人 出道具 1投壶 2滚铁环 3踢毽子
又叫作“踢箭”、“攒花”。汉代砖雕中已出现踢毽者的形象,这说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此项游戏即已问世。踢毽之戏在宋代极为流行,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济”中有这一项。既然集市上有专卖毽子的,那么可以说当时已经流行踢毽之俗。
清代李声振《面戏竹枝词》中有《踢毽儿》一首咏曰: 青泉万选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诗前小序云:“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番踢之,名曰'攒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裙裳以为便。”以上谈到制毽之法,都说用鸡毛为羽,以铜钱为托,把鸡毛缚固于钱眼之中。这是最普遍的制毽方法。
明清时,踢毽子游戏得以大发展。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八记当时北京踢毽云:“京师杂技,千态万状,以踢毽为最,三四人同踢,高下远近,旋转承接,不差铢黍。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其目如里外帘、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等,总其大略,不外盘、拐、磕、足蹦四大类。“盘”用双脚替换踢,“拐”以脚外侧踢,“磕”用膝,“蹦”则在足尖上见功夫。
清代在广州,每年的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人们不分尊卑都来参加,一试身手。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宝岛台湾踢毽子活动也十分流行。台湾溪口乡,无论男女老幼,都爱踢毽子,踢法也多:有文踢,称“小武”,一脚直立,一脚踢,这是最简单的踢法;有武踢,称“太武”,踢时,双脚离地,空中踢;还有定点踢,即将毽子平稳地停于肩、背、头、脚、肚、脖等部位。参见陶冶:《踢毽子》,载《民俗研究》总第25期,1993年,第78页。
4跳绳 跳绳,古称“跳白索”。今天的跳绳游戏大致可分为两类:跳小绳和跳大绳。小绳多为自摇自跳,大绳为两人或四人摇,多人跳。
跳小绳时,双手各执绳的一端,双脚跃起,以绳抡过头顶从脚下掠过,如此循复往返。单人跳可以跳出许多花样,如飞绳、编花、带人、连摇等。跳大绳,一般由两人相对而立,将绳抡起,跳者趁绳抡至最高点时,跑至绳下,绳从脚下而过。跳者一人多人皆可。跳大绳可以多人跳八字,也可以绳中翻斤斗。
跳白索,一作“跳百索”,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卷一七《民风》记载非常详细:“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牵,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沈榜记载的是明代中叶的事。明末崇祯年间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时,也作了跳百索的记载,至于诗、词、曲咏此戏者,更是举不胜举。
清代儿童跳白索,还配以歌谣: 太平鼓,声冬冬, 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 一童跳入光轮中。诗为清代道光间人彭蕴章所作,见《松风阁诗钞》所收《幽州土风吟•太平鼓》。
不但要唱歌,还要配以太平鼓声。同样的玩法在《帝京景物略》录明人谭贞默《灯市》诗中也有表现,其诗句如“铙鼓殷阗赛跳绳”。可见跳绳时配以太平鼓是一种习俗。
(二)文化传承类
书法展示 书法社 中文系 服装展示 汉服社 社团 民族舞蹈展示 茶艺展示 社团茶社 竹竿舞 陶艺
(三)儿时那些事 1跳皮筋 2打弹弓
打弹弓是男童们喜爱的一项游戏。弹弓的制作,截取“丫”形树枝或用硬铁条折成“丫”形,两角顶端系以皮条,皮条中部截断,再系以薄皮制作的小兜。搓泥为丸,臵小兜之中,或打鸟或射铜钱,以为嬉戏。
儿童以打弹弓为戏的文字记述,大约以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为最早了,该书卷十曰:“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中记载市井中专打弹弓者,如杨宝、蛮王等十人。清代北京街头有专卖弹弓的小贩,儿童们花上几个铜钱就可以买到一个。王隐菊等人编著的《旧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记述说:“卖弹弓、卖袖箭的小贩,多赶庙会或到厂甸摆摊出售。弹弓系用竹子制作的,其弦的中间附有圆形小槽,是丝编成的,弹槽内安上泥丸,对准枝头小鸟把弹丸射出去。” 3吹雨水泡
所谓吹雨水泡,就是今天儿童们玩的“吹肥皂泡”,以前用雨水配成,叫“雨水泡”。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由北京民间艺人绘制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七十三图标曰“雨水泡”,图之左侧有文字曰:“此中国雨水泡之图也。此物必须连阴天用雨水着紫碱、松香调和,盛在碗内,用竹披作圈,点水往空掠去成泡,借日光照之,化五彩颜色,名曰'雨水泡'”。
今天不用雨水,自然名字也变了。此游戏的制作及玩法极其简单,把少许肥皂溶解于水,用一竹管沾肥皂水吹,大小不等的肥皂泡就接二连三地飞向空中,在日光的照射下现出五颜六色,非常好看。4捉中指
这是一种老幼咸宜的游戏。由两个人玩,一人先将右手的五个手指并拢,不让对方看见,而以左手握紧右手,使左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中形成一个“圆窝”,五个手指,半隐半露于圆窝中,让对方猜中指并捉住它。
中指可以有不同的藏法,如错位法、隐蔽法、突出法、换指法等等。换指是说将右手的中指撤出,以左手某指替代,以迷惑对方。此游戏以不让对方捉到中指为目的,但是,无论哪种方法,必须保证五个手指同时在圆窝中出现。5拍手(打麦)
“劈劈啪,劈劈啪,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白面做馍馍。”这是京郊儿童,两两相对,做拍手游戏时吟颂的童谣。这种游戏,古称为“打麦”,今称“拍手”。
唐代儿童打麦游戏也是边拍手边唱歌谣:“打麦,麦打,三三三,舞了也。”(《新唐书•五行志》)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博弈嬉戏》也记道:“今俗儿童有打麦,鼓掌作打麦声,后必三拍之。”打麦游戏是儿童们模仿农村用连枷打麦时的“劈劈啪啪”的声音,而在节奏上稍作处理,以击掌为节,并效其声,口里唱的也是“打麦,麦打”之类的内容。
今天流行的拍手游戏,其方法、歌谣已不限于“打麦”一种,可以打出许多花点儿来。两个人先讲好点儿,以及某点儿用掌心,某点儿用掌背。拍时不能错乱,乱则输。至于儿歌,各地不同。吉林省吉林市的儿童拍手歌是这样的:“你拍一,我拍一,黄鸟儿落在树当西。你拍二,我拍二,喜鹊落在树当间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见九九连环。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打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儿撵野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儿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条胳膊九只手。你拍十,我拍十,庄稼佬,倒骑驴,你骑着,我赶着,你丢了,我捡着,你哭了,我给你,你骂我,我捶你。”说着“我捶你”,双方各打对方一拳,跑开。6翻 花
翻花游戏尤为女孩们喜爱,其名称各地不同,有的地方叫翻花、翻单单、翻股,有的地方叫挑线、抄花等。翻花历史悠久,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有这方面的描写。封云亭与梅女因长夜难遣,聊以交线之戏。此处所谓“交线”就是翻花,二人“促膝戟指,翻变良久”,“愈出愈幻,不穷于术。封笑曰:'此闺房之绝技也'”。
翻花使用的工具很简便,只需一米左右线绳一根,打结,呈环状。可一人玩,可二人玩。借助双手,通过勾线翻动,可挑翻成各种图案,如动物、植物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动静结合,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最流行的翻花图案有以下几种:一人挑翻的有乌龟、蚊子、松紧带、金鱼、桥、喇叭、秋千、降落伞、太阳落山。二人挑翻的有双十字、花手绢、面条、牛糟、酒盅、媳妇开门等。
翻花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使手指关节灵活,促进大脑的发育。7老鹰抓小鸡又叫黄鼠狼吃鸡。
多人参加,由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皆扮小鸡。“小鸡”依次拉住“母鸡”的后衣襟,“母鸡”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小鸡”则紧随其后。“老鹰”窜入“鸡群”,左赶右追,瞅机会企图抓到“小鸡”。若抓到一只“小鸡”,则角色臵换,原充“老鹰”者改扮“小鸡”,“小鸡”则做“老鹰”,若抓不到,则依旧扮“老鹰”,继续抓“小鸡”。
河北定县儿童玩的“鹰捕小鸟”游戏与此属于同类:在院中或空地聚集十四人,从中选出五人;一人做鹰,四人做小鸟,其余九人,分成三伙,每伙三人,都携手作圈,直立不动,作为小鸟的窝。三个窝只准各住一个小鸟,剩下的一只就在窝外。做鹰的只准在外边,无论如何不许进入鸟窝。游戏开始,鹰就奋勇直前捕捉在外边的小鸟。小鸟奔跑,不使老鹰捕获。到不得已的时候,被追的小鸟,可以随意跑进那个窝去避难。这时那窝里原住的小鸟,就得赶快飞出。鹰看见后飞出的小鸟,再去追捕,小鸟再跑。就这样,直到鹰追上小鸟,再重新开始分工。见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第331页。8 闯麻城
这种游戏多为男童参加。一群小孩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然后相对站成横排,各排用手拉成人墙,由一方先齐声喊叫:“天上雾沉沉,地下闯麻城,麻城闯不开,河那边的哪个敢过来?”对方回应,接着一人出阵,用力冲向对方人墙,冲破了人墙,就可以为本队赢回一人来;冲不破,就被对方留住。最后,一方人少到不能构成人墙,游戏就结束了。这种竞技游戏,要求善于把握时机,选择好突破口,否则难以取胜。见萧放:《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9 抽冰棒棍
10抽陀螺是一项传统的游戏,又叫鞭陀螺、打猴、打皮猴、打懒婆等。玩此游戏者多为男孩。
陀螺有着悠久的历史,按日本《浮世绘大百科事典》载,其传入日本的时间至晚是在北宋末年,也就是说,陀螺之戏在此之前便在中国民间广泛存在了。明末人刘桐写过一首咏赞抽陀螺的诗歌,名为《杨柳活》:杨柳活,杨柳多, 小孩小女闲不过, 丝绒结鞭鞭陀罗。鞭陀罗,鞭不已, 鞭不已,陀罗死。
诗歌生动地描绘了春风乍起之季,杨柳初黄之时,群儿三五,边抽陀螺边歌唱的快乐情景。
民间流行的陀螺种类繁多。制作陀螺的材料,以木头为最常见,或使用砖、石、竹等。最简单的陀螺只需将木头旋成圆柱体,上圆下尖就行;比较复杂的,是把圆柱体内挖空,外面留一长方孔,使内部形成一个腔体,用鞭抽拉,使其旋转,可以发出“嗡嗡”的声响,这种能叫的陀螺叫“鸣声陀螺”。
玩陀螺时,要准备一根鞭子,一手拿陀螺,一手持鞭,将陀螺捻转在地上,立即用鞭子抽打底部尖端,使陀螺在地上不停地旋转。还有一种玩法:一手拿陀螺,一手拿鞭,先将鞭绳缠在陀螺的上端,在将陀螺放在地上的同时,用力拉绳子,陀螺便旋转起来了。
陀螺可以一个人自抽自乐,也可以几个人比赛。比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陀螺加足鞭以后,看谁的陀螺先停下来,先停的算输;另一种比赛方法叫“撞架”,各自将陀螺鞭得飞快,然后向对方的陀螺撞去,谁的陀螺被撞倒,谁输。
东北人把陀螺叫“冰猴儿”,那儿的习俗不在春季鞭陀螺,而在冬季,在冰上嬉戏,陀螺一经抽打,旋转灵活得如猴儿一般,故人们称之为“冰猴儿”。见麻国钧:《中华传统游戏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39页。
凡是优秀的玩具,都蕴涵着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原理。据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给原子反应堆的发明者恩里科•费米以极大的影响。11 抖空竹
是主要流行于北方的传统游戏,又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壶卢、抖嗡子等。传统的空竹,包括两种:在地上旋转的和在空中抖动的。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
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亦蛣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这类“空钟”,以前北京俗称“抽绳转”,天津人叫它“闷壶卢”,有的地方则叫“地铃”。
我们今天所谓的空竹,不再包括在地上玩耍的“抽绳转”,专指抖在空中,嗡嗡作响的那一种了。空竹有大有小,以多少“响”加以区别,响数从六、八到十二、二十四不等。一个“响”也就是一个音孔,“响”越多,声音越大,价钱也贵。空竹多少响,都以红纸黑字标出。空竹有单筒、双筒两种,双筒好学,单筒的操作起来较难,不易掌握好平衡。空竹之戏,清代非常受欢迎。无名氏著的《燕京杂记》记述当时北京空竹的制法、玩法说:“京师儿童有抖空竹之戏,截竹为二,短筒中作小干,连而不断,实其两头,窍其中间,以绳绕其小干,引两端而擞抖之,声如洪钟,甚为可听。”
抖空竹技法多样,令人叹为观止。舞式主要有“鹞子翻身”、“飞燕入云”、“响鸽铃”、“攀十字架”、“扔高”、“张飞骗马”、“猴爬竿”等。单说“扔高”一技,有的能将空竹抛向空中达数丈高,待其下落再以抖线承接,准确无误。
从前北京以及北方许多城市一到春节庙会,都有专门的空竹摊子,经营各种空竹,颇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