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TPO44综合写作听力文本宋克明(共)
TPO44综合写作听力文本宋克明
Actually many archaeologists believe that the coin discussed in the reading is not a fake.They believe it represents genuine evidence that the Norse came into contact with Native Americans a thousand years ago.First, the great distance of the Maine site from the Norse settlements in Canada.Well, many other objects found at that same Native American site had come from faraway places.Not just the coin.There's a perfectly reasonabl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for these objects.The Native Americans who lived at the Maine site traveled great distances within North America.They were interested in obtaining objects from faraway places.The Native Americans could have reached the Norse settlements during their travels and brought the silver coin back to Maine.Second, does the fact that we found no other coins at Norse settlements mean that the Norse didn't bring any coins with them? Not necessarily.The Norse didn’t create permanent settlements in North America.At somepoint, they went back to Europe.When they packed for their return voyage, they packed up all their valuable possessions.They would have packed up all silver coins they had as well.So it's completely possible that the Norse had originally brought the coins with them to North America, but when they returned to Europe, they took the coins back with them.Third, it's true that Native Americans wouldn't have viewed coins as money in the same way we do today or the way the Norse did in Europe.But the Norse probably knew that the Native Americans valued attractive or unusual objects.Silver coins might have been very appealing because of their beauty.For example, they could have been used in necklaces or other types of jewelry.As long as Native Americans found the coins interesting and beautiful, the Norse could have used the coins to trade with them.
第二篇:tpo综合写作26
综合写作26
Reading
The zebra mussel, a freshwater shellfish native to Eastern Europe, has long been spreading out from its original habitats and has now reached parts of North America.There are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this invasion cannot be stopped and that it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freshwater fish populations in all of North America.First, the history of the zebra mussels’ spread suggests that the invasion might be unstoppable.It is a prime example of an invasion made possible by human transportation.From the zebra mussel’s original habitats in Eastern Europe, ships helped spread it out along new canals built to connect Europe’s waterways.The mussel can attach itself to a ship’s bottom or can survive in the water—called “ballast water“—that the ship needs to take on to properly balance its cargo.By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the mussel had spread to the whole of Europe.It was later carried to the east coast of North America in the ballast water of ships traveling from Europe.The way ships have spread the zebra mussel in the past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species will soon colonize all of North America.Moreover, once zebra mussels are carried to a new habitat, they can dominate it.They are a hardy species that does well under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and they have a high rate of reproduction.Most important, however, zebra mussels often have no predators in their new habitats, and species without natural predators are likely to dominate their habitats.Finally, zebra mussels are likely to cause a decline in the overall fish population in habitats where they become dominant.The mussels are plankton eaters, which mean that they compete for food with many freshwater fish species.Summarize the points made in the lecture, being sure to explain how they support/contradict specific points made in the reading passage.Listening
Narrator
Now 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on the topic you just read about.Professor
Contrary to what you just read, there are ways to control the zebra mussels’ spread.What's more, it is not so clear that the mussel is a serious threat to fish populations.True, the spread of zebra mussels couldn't be controlled in the past, but that's because people didn't have enough knowledge.In fact, there are effective ways to stop ships from carrying the mussels to new locations.Here's an
example.The way zebra mussels usually travel across the ocean is that a ship takes on some fresh ”ballast water" in Europe and then empties that water into American waterways when it arrives.Full of zebra mussels, but the ship can be required to empty out the freshwater and refill with ocean water while still out in the ocean.Saltwater will kill the mussels.Second, it's true that zebra mussels often don't have predators in their new habitats, but that's only in the beginning.What's been happening in Europe is that local aquatic birds sooner or later notice there's a new food source around and change their habits to exploit it.They switch from whatever they were eating before to eating zebra mussels.And birds can eat a lot of mussels.So zebra mussels aren't so likely to dominate their new habitats after all.Finally, even in habitats where zebra mussels become dominant, is the overall fish population likely to decrease.It's true that zebra mussels ma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fish that eat plankton.But on other fish, they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For example, the mussels generate nutrients that are eaten by fish that fee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lake or river.So bottom-feeding fish populations may increase, even if plankton-eating fish population decrease.一、阅读听力要点概括
Reading Passage
Main points: The invasion of zebra mussel to North America is unstoppable and puts a threat to freshwater fish.Sub point 1: History suggests invasion might be unstoppable.Sub point 2: Mussels can dominate their new habitat.Sub point 3: Mussel threats fish population after they dominate the area.Lecture
Attitude: Contrary.Unsure mussels’ threat to fish population.Sub Point 1: There are effective ways to stop mussels in today’s knowledge.(Salt water)
Sub Point 2: Birds can be predators and eat mussels.Sub Point 3: Bottom-feeding fish may increase while plankton-eating fish decrease but overall fish population only likely to decrease.Answers
二、范文逐段赏析
Paragraph 1
Contrary to what is argued in the passage, the lecture demonstrates how zebra mussels are not likely to become an imperative threat to freshwater fish populations in North America.此段功能:
(Listening passage后文提到用L代替)
(Reading passage后文用R代替)
以L的观点为主要观点,mussels不会对淡水鱼群造成危害。首段一句话即确定全文逻辑为相反,contrary。
此段结构:
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全文讨论的问题,并告诉大家全文逻辑为相反。极其单刀直入。大家发现论点很简明时大可不必费心凑两句话再起下一段。
Paragraph 2
First of all, recently uncovered knowledge of zebra mussel has shed light on new ways to prevent their invasion.Even though people in the past have not been able to stop the spread of zebra mussel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may help abate their spread in the future.For example, although a large amount of zebra mussels spread to America by staying in the ballast water that is emptied halfway on the journey across the Atlantic and replenished with sea water, the zebra mussels can be exterminated as soon as they are directly exposed to salt water.此段功能:
以L的观点起头,谈sub topic 1,说明现代科技相比旧时代科技有机会阻止mussels spreading.随后举听力中的具体例子为证明。
此段结构:
此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陈述L的观点(可以阻止spreading),第二句陈述R中的事实(过去的人确实未能阻止mussel spreading),第三句呈现L中的事实(咸水可以消灭mussels)反驳R中的事实。
Paragraph 3
Furthermore, zebra mussels do not often dominate a new habitat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The lecture agrees that although zebra mussels may have no predators and reproduce rapidly in the beginning, it would not be long before predators take notice of this new source of food, and develop a taste for it, thus preventing its domination.此段功能:
还是以L观点出发,谈sub topic 2, 说明mussels不会经常统治它的栖息地。L中同意短时期内mussels没有天敌,但没过多久掠食者就会发现这些新的美味从而结束mussels的统治。
此段结构:
总分结构。第一句总结L观点说明mussels完全统治是不成立的。第二句陈列L中同意R的证据。第三句陈列L反驳R的补充理由证据。
Paragraph 4
Finally, zebra mussels alone would not cause the decline of overall fish populations.Although zebra mussels may perhaps cause the decline of plankton eaters, as the passage suggests, they would also provide nutrients for bottom-feeding fish and ultimately cause the population of those fish to increase.此段功能:
讨论sub topic 3, 说明mussels不会造成总体鱼群数量的下降。L说虽然他同意R的观点(mussels造成plankton eaters下降),但是伴随而来的bottom-feeding fish的数量上升从而导致总体鱼群数量上身。
此段结构:
总分结构。第一句总结L观点。第二句依然是陈列L同意R部分的证据。随后第三句陈列L中补充的证据来反驳R的观点。
三、范文全篇总评
1、逻辑结构
全文遵从总分结构,开头段直接一句话总结+逻辑,展开全文反驳基调。随后三段依照3个分论点依次展开。在分论点的论证中,作者阐明了L的态度,先小幅度同意R的观点,随即立刻补充新证据,反驳R的观点。作者利用R的证据,补充新证据后证明了R原来观点的片面性,从而达到一一驳倒的效果。
2、语言表达
全文十分紧凑,并启用了一些新词语赋予色彩。
其中值得借鉴的词语和句式有:
1.Recently uncovered knowledge of zebra mussel has shed light on new ways to prevent their invasion
Recently uncovered:最近新发现的
/Newly discovered/ It is recently found out/
Shed light on: 给与了希望
/Shown/ Given/ Illuminated
2.The lecture agrees although………….(R的观点)………..,….…(L的观点会抵消R的观点)….。
3.Ultimately:最终的,终极的
/Finally/ At last/ In the end/ After all/
Ultimately, the success of his company depends on good marketing.
第三篇: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彭克明讲课用
“一带一路”合作共赢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可以说,这是2017年中国外交的一大盛事,也是我国积极推动多边外交、经济外交,引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为什么中国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呢?这个倡议的实施将从哪些方面增加中国的国家利益、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呢?这是我今天要与大家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有两个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从西安、新疆一直到中亚,最后到达欧洲。而海上丝绸之路则是从中国的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东南亚、印度洋,最终到达中东以及非洲的东部。在古代,中国与西方、非洲的贸易就是通过这两条丝绸之路进行的。中国的瓷器、茶叶源源不断地运往这些地区,同时也输入了很多我国不生产的东西,包括葡萄、胡萝卜、香料等,丰富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文化、经济的相互融合。所以从历史上来讲,这两条“丝绸之路”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历史基础。从国际交往的角度讲,这个设想的提出,唤醒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心中的历史记忆。
历史上的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今天的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和设想,也是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世界,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今天的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不同国家的共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有深厚历史基础的。这个历史基础是古代丝绸之路为我们留下的深厚历史记忆。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将近40年,中国逐步融入现在的国际体系,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中国的GDP已于2010年时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的GDP总额超过了10万亿美元。
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中国也有能力提出一些新的国际合作的设想。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来“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互利互惠的事业。我们希望“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把道义目标和国家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维护和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所对应的挑战到底是什么?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经济背景
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经济外交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外交为经济服务;同时,经济合作也促进国家间政治关系的改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外交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我们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但是缺乏合适的投资对象。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是,这些外汇储备不能够直接投放到国内市场,只能在国内进行投资。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又缺乏合适的投资对象。很多企业在海外长期购买的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固定资产,也就是房地产类的。还有就是像中铝、五矿、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企业,主要是购买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资产。但是总的来讲,这些投资都不能推动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民间企业走出去。而且除了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外,还有一些国家也需要发展,所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展开,大大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具有国计民生意义的基础设施的领域,像电力、交通、通讯等,涉及贸易、投资、社会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
第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中,部分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我国国内空间相对有限,“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饱和,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比如钢铁、水泥、煤炭、造船、太阳能等。而有些国家,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很低,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马来西亚东部、泰国都在修建铁路,而中国的高铁技术则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再比如巴基斯坦,中国接手了瓜达尔港的建设,现在已经开始运营。
当然,我们建设“一带一路”不是为了出口过剩产能,事实上,我们的很多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高铁,还包括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地区勘探能力,以及机电产品等。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经济合作,包括产能、技术、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最终目的是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到2020年贸易额争取突破1万亿美元。但是从过去几年的成绩来看,中国-东盟自贸区遇到了一些困难。2016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较上年下降了4.2%。当然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大宗商品价格下等降。除此以外,也有很多国家将投资转向了东盟国家,这些国家以前是在中国投资的,而现在把工厂搬到东盟国家去了。这样一来,从中国输往东盟的产品自然就会受到影响。日本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2013年以来,日本对中国的投资每年以超过10%的比重递减。2015年减少了25%,2016年1至8月份减少了将近30%。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就是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自身也在调整。
所以说,出于种种原因,中国与东盟这样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区域合作案例,在近几年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一些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复杂,像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他们一直在加强与美国的双边安全合作。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这样的趋势在过去的七八年间表现得非常明显。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的确加深了双方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政治关系,政治合作也在加强。但是却也面临着后劲不足等客观挑战。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资源,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投资对象;中国的地区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国-东盟自贸区近几年遇到一些困难,贸易额出现了下降——可以看出,我们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和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们看到了新的地区、新的投资行业和领域,我们也将会致力于加强和新的伙伴的关系。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削弱和旧有伙伴的关系。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东南亚国家仍然是重要的战略支点,他们并没有被放弃,相反,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可能会因为“一带一路”的展开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动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国际政治背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国际政治背景主要有两个:第一,2009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改变了反恐优先的战略,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希望通过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来挤压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再平衡”就是要“再平衡”中国,因为中国的影响力上升了,所以美国提出了“再平衡”。那们,美国是怎样“再平衡”的?就是从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对中国发挥作用的空间进行挤压,让东亚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安全和经济上更多地依赖美国而不是中国。从安全上来讲,主要是加强双边的军事同盟关系。比如,奥巴马时期就提出,到2020年,美国海军力量的60%将部署到亚太地区。同时,美国也进一步加强了和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韩国、越南等国家的军事同盟关系或者军事合作关系。比如美国在澳大利亚的驻军规模将会达到2500人;鼓励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明确地把钓鱼岛海域列入《日美安保条约》的防卫范围;要在新加坡部署更多的濒海战斗舰、反潜侦察机;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等等。美国方面还在极力推动建立所谓的美日澳印四国集团,以进一步抵消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日本也是一个积极地鼓吹者,针对的就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2001年到2010年是中国地区经济影响力快速增长的10年,东盟国家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中国。所以美国认为,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因此提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试图通过TPP的建设达成一套门槛比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之所以说TPP的门槛相对比较高,是因为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政府采购、服务贸易的开放、环境保护、劳工、限制第三方仲裁机构、限制国家主权等方面提出了比较高的标准。这个标准也被美国认为是下一代经济合作协议的样板。所以奥巴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来推动TPP谈判,并且最终于2015年达成了一个基本协定。TPP的提出主要有两个战略目标:第一就是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减少中国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影响力;第二,把TPP作为全球样板,进一步限制、削弱中国的全球经济的影响力,通过这些规则的制定来限制中国影响力的展开。
所以,通过安全上、经济上两个方面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地区发展前景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从战略意义上来讲,这对中国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而“一带一路”的展开,视野更远,包含的国家也更多。
当然,“一带一路”的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两条线,其他地区的国家也可以加入进来。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在经济与政治上相互联动,最终达成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基于现有的良好政治合作关系,中国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共同开展合作项目,最终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夯实中国和这些国家的政治合作关系。中国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为全球治理提出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理念。这是一个新的目标,也是最难的目标
第二,现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比较强的反全球化思潮,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很多发达国家在内,这些国家国内有比较多的利益群体,他们认为自己在全球化浪潮中是弱势群体,所以他们反对经济全球化,希望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反全球化、保守主义、孤立主义等思潮开始流行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新型的理念、规则和合作的框架。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其本身是在全球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涉及到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心相通等各方各面,是一个全面的工程。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交通、铁路、电力、通讯设施的互联互通。一般来说,这些项目的前期投入会比较大,收回成本的周期也比较长,所以长期以来,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都不太愿意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中国不仅看到了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口,也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而面对这些风险,中国方面提出,我们要坚持商业运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来做,一起商量,也就是共商;成果一起分享,也就是共享;一起建设,也就是共建。中国政府能够迎难而上,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优势,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第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而不是着眼于中国“一家独大”。我们希望也欢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一起进行“一带一路”的建设。
到目前为止,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先后与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50多份“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在沿线20个国家已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对于中国来讲,“一带一路”的建设一定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在建设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友好合作。不仅获得经济上的发展,也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总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建设“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与现在国际社会普遍流行的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排外主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规则建设方面,比如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是不一样的。像世界银行,主要是被美国、日本所把持。在亚洲开发银行中,美国和日本所持有的份额都在15%左右。这些银行都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他们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一方面尽量避开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即使是有一些援助、贷款,但也会附加很多的政治条件。
而中国在对外援助中,一直以来奉行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不附加政治条件。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定是要充分地认识到相应的商业风险、政治风险、宗教风险、恐怖主义风险等,要着眼于当地国家的迫切需求、现实需求,考虑经济市场方面的要求,而不是提出苛刻的政治要求。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能够受到周边国家热烈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在提出“一带一路”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达到经济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美国的战略挤压。从更高层次上来讲,中国要提出一套新型的国际关系理念,并最终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年多来,“一带一路”从无到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这么多国家的支持和参与,甚至在联合国大会的决议里也写入了有关“一带一路”的内容,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外交、多边外交、周边外交、大国外交来讲,都具有全面的推动作用。、为什么要采取多边合作的框架进行“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宗教、社会、文化、地理、自然情况各不一样,所以存在的风险确实比较多,建设的难度也比较大。那么,中国为什么要采取多边合作的框架来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呢?中国为什么不走特朗普的那种“一对一”的路子?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将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而且特朗普也明确表示,今后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将更多地从多边转向双边,也就是“一对一”地谈。比如美国退出TPP之后,跟日本可以“一对一”地谈。为什么要“一对一”地谈?因为在“一对一”的谈判中,大国优势就会非常明显。比如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单独谈,美国就有更多的办法迫使日本同意各种条件。但如果是一个多边协议,大国优势就被削弱了,因为必须得同时顾及其他成员国的意见。所以在多边框架下,大国的影响力会受到比较大的制约。
中国为什么要采取多边框架?为什么不采取双边框架?
一方面,这是现实的要求。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例,东盟是一个整体,是东盟成员国作为一个整体和中国谈,而不是中国和东盟成员国“一对一”地谈。只有这样,东盟国家才愿意和中国达成自贸区协议。如果说中国和泰国、印度尼西亚单独谈,他们肯定不乐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在国际合作中,多边的方式更受中小国家的欢迎。而大国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也往往愿意采取多边的方式。假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采取的是“一对一”的谈判方式,那么它的推进速度、力度反而会不如多边框架的方式。为什么?因为沿线国家会担心,觉得跟中国进行双边谈判,他们付出的、让步的会不会更多?而且还担心信息也不透明,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和别的国家的最终谈判结果,害怕自己会吃亏。有了种种顾虑,这些国家就不太会积极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但是,“一带一路”采取的是多边框架,这就给了沿线国家足够的信心、足够的发言权,中国相当于主动限制了自己的影响力,这反而能受到其他国家的欢迎。
另一方面,多边框架的效果比“一对一”的谈判要好。以工业园建设为例。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与泰国合作开发了罗勇工业园,中国与白俄罗斯合作建设了中白工业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模仿,罗勇工业园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这样就形成了模仿示范效应,其他国家也愿意参与进来。
多边框架看起来达成协议很困难,但是它的成本更低,这为将来的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提供了更好的框架。一个多边协议的框架可能适用于几十个国家,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谈判,最终可能会造成一个非常复杂、混乱的局面。一旦货物流通起来,资金流通起来,技术流通起来,遇到的阻碍就特别多。而“一带一路”的多边合作框架,虽然在开始时期困难会多一些,达成协议难一些,但是从长期来看,它能有效地减少区域经济流动的成本,因为它有一套一以贯之的规划。现在,东亚地区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协议,非洲也是这样,而且不同的经济协议成员国互相重叠,同样的货物在这个国家要遵守这种规定,在另一个国家又要遵守另外一种规定,最终给经济要素的流动造成极大的困难。虽然表面上看他们达成了很多协议,但实际上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并不高。
“一带一路”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多边的、统一的规划,在这个多边平台下,可以建立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则。当然,特殊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但是一定要有统一的规则、统一的框架。在这些统一的规则、统一的框架下,不同的生产要素、经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长期来看,这是成本最低的一种做法,也是有助于中国树立自己的理念、规则的最好途径。
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并没有希望成为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但是我们想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提出一些中国自己的理念,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实践,看看是否能够行得通,是否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行得通、效果好,那么它就是一种具有多边意义的、普遍意义的规则。
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目标和问题。第一个方面,“一带一路”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进行建设的,在那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帮助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谦虚和学习,毕竟作为一个新兴大国,我们对周边很多国家的语言、文化、社会、历史、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法律等都还不熟悉,所以会面临非常复杂、风险很高的状况。建设的好,对中国的外交是有巨大助力的;建设的不好,所带来的困难和风险也是不容小视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规避风险,不能简单求快,而是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来,充分地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不能盲目地“走出去”。要坚持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共同承担风险。通过一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海外建设,积累足够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教训。
第二个方面,在中国国内,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中国国内的贫富差距,减少各地区的发展差距,让相对落后的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实惠、得发展。过去我们的开放,更多的是朝东开放,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而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要让中国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能够从中受益,减少国内发展的区域差距、贫富差距。
总的来说,最后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走出去”的风险管控;第二是“走出去”的同时要拉动国内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让这些地区受益更多。这两点是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四篇:综合素质作文写作素材
目录
一、教育名言集锦
二、作文素材
三、作文专题指导
教育名言集锦
一、关于赏识教育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3.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陶行知 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5.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6.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7.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8.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二、关于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3.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4.深其深,浅其浅,益气益,尊其尊。---《墨子》 5.孔子教人,各因其材。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关于创新与实践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四、关于理想教师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5.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五、关于师爱
1.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4.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5.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7.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8.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9.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六、关于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6.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七、关于挫折
1.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2.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3.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4.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伏尔泰 5.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6.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7.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来。8.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路。---拜伦
八、关于德育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5.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别林斯基
6.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恃
7.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8.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但丁
九、关于教书育人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十、关于爱岗敬业 1.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
2.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4.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
5.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十一、关于理想信念
1.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2.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 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3.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美国诗人惠特曼
4.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5.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车尔尼雪夫斯基
十二、关于教学方法
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5.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十三、关于自我教育
1.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2.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3.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4.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5.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作文素材:
1、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可与教育需要智慧、处理教学突、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可与教育需要智慧、发事件、教育需要宽容、仁爱之心等话题相衔接)发事件、教育需要宽容、仁爱之心等话题相衔接)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 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 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 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出乎 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 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2、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以身作则)、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以身作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 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 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 “烟 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 “那您 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 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 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 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3、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 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教育要注重(细节)细节)“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 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 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 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 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 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 鼓励。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 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 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 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 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 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 要求自己。51 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4、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宽容、仁爱)、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宽容、仁爱)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 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 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 “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 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 “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 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 “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 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 “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 “你已认错了,我再 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5、教育需要换位思考、教育需要换位思考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 5 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 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 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 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 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 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 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 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 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 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 的感情上的感化。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接受程度,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 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然起学生一分自信。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6、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以“教师如何对待差生”“信任的力量”为话、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如何对待差生” 信任的力量”题)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 他的评语是: “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 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 “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 ” “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这个 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其实,每个学生都心 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 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专题作文指导
以“责任”为话题
责任重于泰山 神圣的职责 是责任,更是一种良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名字叫范美忠的都江堰普通教师引 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那些不顾及自己生命来保住学生的性命的老 师相比,范美忠最大的关注点则在于在面对危险时他暴露了人的 本性,或者说不叫人的本性,而是人性中最弱的一点。范美忠并 不把自己的行为定位为道德的缺陷,反而将自己的行为说是成提 供给社会作为分析道德与人性的案例。“范跑跑”也许并不是个别现象,却被很多人当作是个例来研究。人性与责任在危难时该如何抉择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来抉 择?不禁让人想到在地震中报道的另一条新闻:在地震中有这样 一对夫妻,在地震发生时丈夫只大喊了一声“地震了”便独自跑 到楼下,等他安全时才想到妻子,转而去救自己的妻子。在这个 小事情上,我们看到了丈夫第一次的举动体现了人性,而当他返 回的那一刻,他已将责任看终于生命,原来责任可以如此高贵。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解放军的职责就是在国家遇到困难 时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教师的 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群体中的个人,彼此 .. 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解放军不能因为随时而来的余震而畏缩不前,医生也不能因为大灾过后必有大疫而不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而 作为一个老师,当一群学生把你当成是一个信赖者,当一群家长 把你当成是孩子的保护者时,你却独自逃脱。每个人都有最人性 的一面,就像一个即将饿死的乞丐不会因为另一个也饥饿的人放弃自己获得的食物一样,可贵的是他可以在维系自己的生命的同 时分一半或者几分之一去救助另一个生命,前者是人性,而后者 是责任,一份对社会、对同伴的责任。在大家还在讨论教师职责时,一条由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育 局 6 月 2 日出台的一条新规定引起了更多人的参与讨论:今年高 考期间,碰上余震发生时,在场的 3 名监考老师要负责考场内考 生的疏散工作,不能先于学生撤离考场。监考老师都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方能离开,违反规定者将遭到停职或开除的处 理。迎合了即将进行中的高考。而现在,当我们再来想由事件本 身所引出的这个规定时,不禁觉得用法律法规等形式来限制或制 止住的行为可能也就体现不出人性与责任了。因为二者都不是法 律法规等所限制和能限制的。换句话说,用相关的制度能限制的 也就不叫人性了。重新翻看事件本身,范美忠本身的逃跑也许并不可恨,因为 每个人都有求生欲,每个人都有利己心理,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每 个人都那么伟大,可恨的是他之后“洋洋自得”地在天涯论坛上 发表的那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 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 子,宣扬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在挑战中国的传统道德观。而 且在文章最后表白: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 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 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此文一出,引来一片哗然。人性与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可是当它们同时出 现于同一个事件或者同一个人身上时,我们似乎才觉得这个人是 完整的人。想到几年前的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南京冠生园月饼 事件等,当一个人的人性超过了他的责任时,一个人开始失去了 自己,也失去了世界。争论还在继续,可是通过范美忠事件也让我们开始了一个自 我的反省,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做第二个“范跑跑” 吗?责任在你的生命中究竟占到了多大的比率——让每个人反思吧。对自己负责任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 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 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 的精神世界。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 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人要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料作 保证,衣食足而知荣辱,对大多数人来说,精神是在物质得到基 本满足的情况下去追求的。今天,教师在物质上的生活已经超越 “衣食足”。但教师这个工作是以精神追求为主的。我们的物质由 国家保证供给,有了它,不是图安逸,而是能使我们更好的沉下 心来,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教师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人。人,也 只有有了责任感,才会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发现 前方有那么多需要自己担当的事。一个人没有了家庭责任感,这 个家庭就注定不会幸福;一个人对工作没有了责任感,他的人生 就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即便你再聪明,也没有用,因为这 个世界已经证明,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往往是 那些有一股傻劲的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讲,一个教师不管你 想不想做出点成绩来,都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每个教师要教几 十乃至上百个学生,学习是学生整个生活的重头,遇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那是莫大的不幸。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 人。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人,只有一次青春。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 青春年华。不少人认为只有趁着大好年华,尽情享乐,才对得起 这青春,殊不知,这其实是糟蹋了青春。不管享乐主义怎样泛滥 成灾,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 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独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谈到责任感,就必然要说 到对学生负责。我认为,发展自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我由衷地感到,对学生有责任感,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 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教师是责任、爱心与求知者的化身 2007 年,作为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 6 所部属师范大学之一,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怎样把培养优秀教师 的政策目标落到实处,为造就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全面优化了师范生培养方案,在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 量的同时,通过设立住宿制的孟宪承书院,探索实践师范生养成教育模式。目前看来,这些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首批免费师范 生也开始努力实现着他们的目标——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师是责任、教师是责任、爱心与求知者的化身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的提到,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应该 是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充满爱心,有深厚的文化 素养、渊博的科学知识的教师。也就是说,一个对国家、民族和 社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充满爱心和渴求知 识的人,才有可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校的培养造就下,成为 一名优秀教师,才有可能通过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成长为一名教 育家。用一句话来讲,教师,应该是责任、爱心和求知者的化身!首先,把关乎国家、民族兴衰的教育作为终身的事业,甘愿 为此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和青春,这是每个教师的责任。这里 没有什么大道理,也不需要遮遮掩掩。社会也希望看到,正是那 些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着强烈责任感并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愿意报考师范专业,毕业后投身到教育事业中,长期从教甚 至终身从教。其次,温总理讲过,“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 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教师的爱心,”既是激励学生成长、学习的催化剂,更是一颗种子,把同样的爱 心播撒、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样,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会懂得教师存在的价值,乐于做教师并享受教师生活的乐趣。再次,教师也是一个求知者。教师既要掌握广博的文理基础 知识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教育专业知识。同 时,还要在学习中逐步养成各种能力,包括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如备课、上课、评课和评价学生、班级管理、教学研究等能力。而对于师范生来说最关键的,正如总理所讲,“一般大学的学生学习重点在于知识本身的研究,为学问而学;而师范大学的学生学习还包括知识关系的研究,为教育而学。”实际上,就是要“为今后所教学生而学”。当然,我们更要牢记总理的这句话::“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 堪称人师的教育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此,对师范生的 道德要求就更高。教育,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 教师的责任与感动 有人说:当教师,左手是良心,右手是责任。其实做人也好,工作也好,都离不开责任。家庭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庭充满爱;工作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集体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社 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能够让社会和谐安定。周恩来“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凡此种种,归 根到底都是一个责任。翻开中国发展史册,有一个耀眼的词叫 “师德” 其丰富的内涵发人深思,令人感动。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真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 处。”全国师德标兵、特级教师霍懋征,用近60 年的教育生涯总 结出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为 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用毕生奉献诠释了高尚师德的内涵;在 2008 年“5.12”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谭千秋、张米亚、向倩、苟晓超、吴忠红等英雄教师,用他们单薄的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了一片 生命的天地,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真谛!震撼国人。回过头再 看看我们身边平凡的教育往事,虽平淡,却也永恒。
镜头一: “5.12”地震梁才师生夜宿操场。“5.12”地震后余 震不断,我们远处的家长没办法来接学生,近处的家长则认为: 让学生留在学校比在家里更安全,有老师照顾,我们更放心。学 校的全体教职员工没一人首先考虑的是家人的安全,没一人离开 学校、离开学生,领导和教师昼夜值班,保护学生的安全。当接 到上级通知“今晚有余震”时,教师们便把学生组织到操场比较 安全的地方,让学生们能放心地休息,全校教师分组看护。那时 的操场,简直就是爱的海洋:孩子们裹着被子卷曲的身躯就像层 层叠叠的海浪,老师们弯着身子来回为孩子们盖被子的身影,就 像爱河里闪动的浪花……这让我们会自夸:老师,您真伟大!
镜头二:梁才“做最好的老师”师德演讲现场。周一的师德 演讲现场,传诵着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如,学生 病了,带他看病,鼓励他吃药;头发乱了,给他梳理;指甲长了,给他修剪;过生日了,给他庆贺;想家了,带他到外面去走走,到老师家去玩玩;教师用温馨的话语和关爱的行动感化顽皮的孩 子,用鼓励和赞赏的语言让孩子战胜胆怯和自卑,用尊重和相信 的目光启迪愚钝的孩子……,老师们用热心换取了真心,用真爱 换取了真爱:办公室、教室里、操场上、寝室里、孩子们留下的 欢声笑语,送来的一朵朵小花,一声声问候,一张张带着祝福和 问候的节日卡片,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小进步,家长们真诚的感谢 声……这一切,都会让我们教师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镜头三:默默无闻的梁才人把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生活 教师忙碌在寝室、医院、洗衣房之间:孩子该洗澡换衣服了,孩 子该增减衣服了,孩子生病该看医生了,孩子该吃药了,孩子情 绪不对了,孩子想妈妈了,孩子该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了,孩子闹矛盾了,孩子的习惯该纠正了……这些琐碎烦心的事情没 少让他们操心,但是,他们却做得来感动学生、感动家长:老师,您好像我妈妈约!老师,我的孩子真的让你费心了!食堂工作人 员劳作在厨房里:为了每餐能让师生吃上营养丰富的饭菜,为了 一个家长、教师、学生的意见,为了保证饭菜的卫生……他们想 尽了办法,变化着花样,尽可能满足大家的意愿,能获得 90%几 的满意率,真的很不容易。后勤人员关注着校园的各个角落:哪 里该维修了、哪里该改善了、教育教学上需要添置什么,这些他 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期一次的学生预收 费,让他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从不见他们焦躁的抱怨声,听见的只是计算器的嘟嘟声,验钞机的哗哗声,与家长耐心的交 谈声,计算机前,细心的数字输入,财产的清理登记……都是那 样的有章可循,井井有条;办公室人员每次会议的服务工作:会 场布置、买水果、倒开水都显得是那样的热情周到;我们默默无 闻的教师们,为了上好一节课,为了一个后进生,为了一次班队 活动,为了一次电视节目,为了一次师德报告,为了一次优质课 竞赛,为了一次毕业典礼,为了一次家长会,为了一次家长开放 日,为了与家长及时的沟通与联系,为了一次校刊和校报的出版,为了一次宣传片的制作,为了给自己充电,博览群书,写读书笔 记,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为了赢得一个学生……常常是废寝忘 食,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得是那样的周全,做出的效果令人赞叹。亲爱的教师们:虽然每次评优、评先,由于名额有限,你们榜上 无名,但你们深深懂得:一个教师的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出自平凡,能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能让平凡的人从心中感叹!…… 作为教师,心里应该常有一份责任,一份挂念,始终把教书 育人挂在心上,那您定会收获许多的感动和幸福!
以“诚信”为话题
诚信——为人之本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所公认的一种美 德。说到诚信,也许每个人都会说,诚信很容易,但是真正在关 键关头,又有几个人能保持诚信呢?虽然“诚信”二字只是很简 单,但要做到就要我们用心去实现了。“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有时 后,很多人都会讲求诚信,但是到了切身的利益时,他们常常会把自己拥有的诚信抛到九霄云外,用虚伪来包装自己。这时他们 犹如一份无价值的礼物,虚伪是礼物装饰的包装纸,而里面的并 不是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礼物,这只是一张白纸,一张撕破了 脸的白纸。我们常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时讲诚信的巨大作 用,曾经有一家公司请人才,眼见这时一家有规模,利益好,工 资高的公司,每个人都希望到这一家公司工作。于是,在聘请的 那一天,来见工的人很多,但是每一个人不是讲自己曾在什么大 公司工作过,就是说自己学历高,工作负责,等到他们一离开,有的不小心碰到人也不说一声对不起,有的把垃圾就扔下来,有 的大庭广众地脱下身上的衣装。这也是有素质,有教养的人吗? 这一切老板都见了,对于这些不讲诚信的人,老板毫无保留地把 他们的名字划掉了。但就在这时,一个身穿朴素,中等身材的小 伙子走进了办公室。他含蓄的告诉老板,他学历不算高,但他可 以认真地工作,虽然有些工作他会做不来,但他一定会努力做好 的。多么坦白的一番话啊,老板被他的诚信所感动了,一口答应 了这个小伙子聘请他。这就诚信的回报。我们曾学习过许多名人的故事。列宁,小时候玩的时候 打碎了花瓶,但诚信让他承认了错误,华盛顿不小心把父亲的樱桃树,又是诚信,他毅然地告诉了父亲事情的实况,美国历史上 有名的总统,因为售货员多付了他 12 美分钱,是诚信,他走了六 里路终于把钱还给别人。他们都举世闻名的名人,在他们身上,同样能够找到诚信之外,诚信,也成为了他们成功创业的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诚信,是为人之本。它以高尚的心为基础,以责任感道 德为前提,不诚信也许可以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丑陋的面目 定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更是自欺欺人。诚信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条件,现在很多国家都为每个公民设立诚信档案,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信 来开出生命灿烂的鲜花吧!
教师我向往的职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历来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吟咏歌颂奉献的诗句。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是一种品质,奉献也是一种追求。教师职业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无形中,人们赋予教师 职业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涵义。我也认为:奉献是教师的职责所 在。我想当我站在几尺讲台上,当我面对渴求知识的眼睛,当我 滔滔不决讲解的时候,我心中有一份责任,我感到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都落在了我的身上,责任重大或任重而道远。奉献也 是一份责任,正因为奉献,教师的职业才显得光辉荣耀,显得高 尚伟大。即使我会寂寞,我会贫苦,我会辛劳。我无怨无悔,我毅然决然。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默 默无闻的奉献着。可是,在这辛苦奉献的背后,在努力的付出之 后,教师也很快乐,他们换来的是学生的明天。“桃李满天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当默默奉献换来累累硕果时,老师们笑了,笑 得最灿烂最动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师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追求,教 师应该坚守心中的那一份信念。我向往教师的职业,我向往被别人尊重,我向往与学生们一 起生活的快乐》 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向往 我最向往的职业就是老师。这缘于我喜欢孩子,喜欢跟孩子 们在一起心不设防的那份单纯与率真。我有几朋友都是大学或中 学的老师,他们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快乐的工作着。生活中有 很多一面之交的人一眼锁定我是一名老师,有的人甚至要与我打 赌。我想这其中的理由多半是因为我朴素无修饰的装扮亦或是我 寡言少语的处事应对才让许多人咬定我象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 师。老师、校园、孩子构成了我的天堂。天堂无路!越是无路越 是向往。我认为身为老师首先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书斋里寂 寞但干净,官场里热闹但肮脏。很多寂寞久了的人渴望热闹就好 象爱吃苹果的人渴望香焦一样,更有一些人走下三尺讲台,抖落 满身的灰尘投身到那种喧闹之中忘乎所以。我认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人一生都应该有一颗圣洁的心,当过老师的人一生都不应该 摒弃老师的气质与庄重。身为老师一定要传道、授业、解惑。这话说起来简单,做好 很难。三者之间最数授业容易。我认为传道并不是单纯的把规定 俗成的或经别人归纳总结的道理机械的讲给孩子,而是把对生活 对人生的领悟一事一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感受,要有自 己的独道之处。以一双无形的手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寻找快乐发现 美、懂得感恩懂得爱。想解惑就必须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和 信任度,如果学生不信任你,心里话就不对你讲,不知道他们疑 惑什么何谈解惑?如今的孩子很好笼络,爱他们的人很多,理解 他们的人很少,他们对爱的感知最敏锐,一个眼神、一个手语、一个暗示他们都心神俱会。他们欣赏积极进取又个性率真的老师,他们喜欢既个性而又不脱离群体的老师。身为老师也要有深度和宽度。唯有深度方显厚重,是一本让 学生永远读不完的书。唯有宽度方显涵养,能包容孩子们的过错。身为老师应该认可老师这一职业的人生高度,追求更加宽泛的人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塑造更多的人生智慧。如此既丰富了自己,也成就了学生,更发展了教育。拿什么来救赎我们的当代师魂? 不难想象,人们一定多么期待:孩子的老师既学识渊博,又是令人敬仰、深受爱戴的道德模范。今天是我国第 24 个教师节,全国 1000 多万名教师一如既往 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为“
八、九点钟的太阳”传道、授业、解惑。值此,谨以曾经的、永远的学生的名义,向老师们表达由衷的敬 意。第 24 个教师节并不意外地增添了汶川地震的元素。国家教 育部早前已发出通知,确定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即为“学习英模教 师,弘扬伟大师魂”。是的,在历史罕见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以双臂和身体护住 4 个学生的谭千秋、次冲进教室的苟晓超……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再次在世人心里写下了大写的“师”字。然而也无须讳言,从近年来沸沸扬扬的教授剽窃论文事件,到曾经引人注目的“范跑跑”争议,以及更为常态的无奈现实: 在校园内外,教师作为道德楷模的价值日渐淡化和被忽视,于是 不得不承认,建立在师德垂范基础上的“师魂”距离我们已经很 遥远。今日社会的价值观念,因为强调正视和尊重人性、人权,似 乎倾向于拒绝言必称高尚,拒绝高姿态的道德压迫,且不论其正 确与否,笔者以为,至少这样一种时代风气并不代表社会不追求、不崇尚高尚的道德。尤其是对教师而言,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高尚道德理应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抑或说 是职业追求。不难想象,人们一定多么期待:孩子的老师既学识 渊博,又是令人敬仰、深受爱戴的道德模范。正因为如此,今年开学之初的 9 月 1 日,国家教育部重新颁 布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要为人师表,坚守 高尚情操;并强调“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 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 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显然,重塑当代“师魂”远非颁布一纸规范所能达成,需要 引入师德质询机制,以监督的力量推动师德规范的贯彻。简单而 言,务求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舆论有权利、有渠道质疑任何一 名教师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评价其坚守高尚师德、履行道 德垂范作用的高度和程度,并使之成为关系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 因素。同时期待更深层次的面向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让教 师真正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到那时,在 社会共识里,每一位教师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和学历,而 且是人格和品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赞誉因为实实在在而深入 人心……或许,从长远愿景着眼,这才是从根本上铸就高尚“师魂”的必经途径吧。应该提及的另一方面在于,当我们向教师提出楷模化、精英 化的道德要求时,亦理应给予其楷模、精英的礼遇,既包括精神 层面坚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也需物质上必要的保障。实际上,从国家到地方,早就有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同级别公务员水平的提 法,但两者的实际收入、生活水平仍普遍存在不小的差距,此在 较偏远的地区尤为明显。值得期许的是,到今年教师节前夕,在省委书记汪洋的特别重视下,我省教师待遇保障问题、代课教师 问题的解决已指日可待。…… 若干年后,笔者期待看到这样的情形:仿佛现在的公务员招 考一般,百万高素质的毕业生大军对教师职业趋之若鹜;仿佛一 些地方公开招聘高学历的副乡长、副县长一般,亦不乏中小学校 面向全国招聘博士副校长、硕士备课副组长。相信,那也将正是 “师魂”重放圣洁光芒的时代。无疆的大爱,永远的师魂 桃李不言,那是无悔的春蚕;红烛不灭,那是无疆的大爱; 脊梁不屈,那是伟大的师魂!师魂,这一个词语原来在我的理解中并不十分深刻,作为一 名人民教师,我十分惭愧。然而,今年五月的一天,我感动着、震撼着,对于师魂的理解前所未有的深刻,那一天,是五月十二 日。就在这一天,在震惊世界的 8。0 级汶川大地震中,在生与死 的抉择面前,那些平凡普通的老师,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师魂”!那一刻,地动山摇,天崩地裂,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他们用 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天空,用不屈的脊梁顶起了 无悔的誓言,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永远矗立的师魂丰碑,用宝贵 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吴忠洪,怀远镇中学普通的英语教师。他在教学楼即将倒塌 的生死关头,义无返顾冲上去救学生。“快跑!快点下楼,地震了!” 危机关头吴老师声嘶力竭的呼喊震醒惊呆中的学生,慌乱之间,原本完好的门框突然扭曲摇摇晃晃随时都可能倒下,吴老师见状用尽全身力气牢牢地将门框扳住。29 个学生,在吴老师用自己的 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了生命之门,然而,吴老师永远留在了废墟中。谭千秋,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他在生与死的瞬间,张开双臂在讲桌前为 4 名学生撑起了一面生命的保护伞,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四名学生获得了重生,而谭老师不幸遇难了。当工作人员从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 板时,所有抢险人员无不震撼、动容、落泪。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都江堰聚源 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正是由于这种 神圣的职业感,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 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 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还有,瞿万容、袁文婷、张米亚、吴忠红……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当成千上万间房屋倒下去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撑起了整个世界!在生与死的一瞬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选择,那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自己的躯体捍卫人间的大爱!沉沉的瓦砾,压垮了教室,压不垮的是教师坚毅的臂膀,茫茫的废墟,淹没了校园,淹没不了的是教师沸腾的热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她们用鲜血谱写了师魂的篇章,用铁骨筑造了高尚的丰碑。地震灾难,夺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也折射出人性灿烂的光芒!学生对于老师来说,犹如最珍视的瑰宝,在大难来临的关键 时刻,老师无私无畏,奋不顾身地迎了上去。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放出的人性的光辉,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永恒!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就象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水晶纯 净,没有宝石艳丽,更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但是平凡一样可 以精彩。还是那些平凡又生动的比喻,红烛、春蚕、人梯;还是那些平凡又伟大的工作,教书、育人、耕耘。然而,就是在这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就是在这平凡中展示人性的光辉,就是在这平凡中走向了荡气回肠的颂歌。大爱无疆,爱就在我们心间流淌;大爱无疆,爱是永远不屈 的脊梁;大爱无疆,爱是歌颂生命的乐章!让我们以爱的名义起誓:任凭光阴荏苒,岁月更迭;任凭春去秋来,容颜不再,我们 将无悔守望心中的明灯,用奉献写就生命的长卷,用无私大爱铸就不朽的师魂!
教师的幸福
吃饭时,与同为教师的丈夫闲聊着今年学生考师范的情况。我用羡慕的口气告诉他,以前有个同事的一个平时成绩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儿子居然考上了师范,挺意外的。丈夫用很诧异的眼神审视着我,慢条斯理的说: 如果让你的儿子去考师范,你愿意吗? 他这一冷不丁的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到让我思维一下子断了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儿子今后该走如何的路的问题。良久我告诉他,那得看儿子自己的选择。丈夫沉默了一下,就立刻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也由他自己去选择啊?我肯定不会准许他去考师范,那会 注定让他苦一辈子的!我哑然了好久。是哦,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 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 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 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 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 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太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 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 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 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但是,幸福的生活永远都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怨天尤人固然不可取,一味逃避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况且,幸福其实就 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不能说是哪种职业不幸福。每一种职业都有人幸福,也有人痛苦,关键在我们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晨光中的一缕霞光,烈日下的一蓬绿荫,夕阳下携手的一双 身影,深夜灯下的一本好书,对于我们,是一种幸福;干渴之下 的一杯清水,蒙蒙雨丝中的一柄雨伞,皑皑白雪中的一行脚印,夜晚归家时等候的一点灯火,也是幸福。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依偎,父母的健康安乐,都是幸福。即使同为教师,因为 心态的差异,对于幸福的感触也各不相同。十数年如一日,奋斗在农村教学一线,整天面对着简陋的办公室,相对贫乏的办公设 施和教学资源,有人幸福;相处于装修豪华空调的办公条件下,拥有一台台昂贵的办公电脑,同样有人痛苦。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走了 又来,来了又走,看着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走向祖国的各个岗位,老师心中体会到的喜悦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人 难以感受得到的。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丰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 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 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 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 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 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希望每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都 能勇担责任,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去体验教育的 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作为一 名从教了十多年的教师,虽然曾经经历过痛苦,但回想过去,我仍然感到幸福、快乐!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我心中的好教师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蜡炬,赞美他们默默地发光,无怨无悔地奉献,而教师也一直以蜡炬精神来鞭策自己。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称谓,而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换来学生的茁 壮成长,他们心系学生,他们情倾讲坛。一只粉笔,写下了你辉煌的人生;一块黑板,记录了你无悔的追求;一张讲台,使我们 驰骋知识的海洋;一间教室,放飞我们美好的梦想。民族兴亡,国家强盛,追根朔源在于教育,千斤重担,系于教师。教师履行了这一神圣职责,将其这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身上,无悔付出,他 们当之无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最佩服的老师莫过于谭老师了。教学严谨、学识颇多、幽默风趣的他,教学独特是他一大亮点,他的种种对我影响甚大。记得昨年,我们班上开办了一次热闹的元旦晚会。晚会上请 了几位老师,其中自然也有谭老师。在晚会上我们唱歌、玩游戏、看小品,别提有多开心了。最后到了每个老师献节目的时候,有 几位老师硬是推辞了,让大家甚是扫兴。轮到谭老师了,他从容 地说: “在新年里祝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虎生威。”随后他起身从衣袋里掏出一个蓝色口琴,说:“新年里送大家一首《彩云追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说完,捧着口琴吹奏起来。旋律的优美,让大家听得如痴如迷。我的心也随之飞出窗外,到了空旷的大地上,似乎看见了天空上金黄色的月亮和银白色的云 彩……吹完了。我们热烈鼓掌致谢。说实话,当时我真恨不得去 买一个口琴来吹一吹,但毕竟没买成。不过我至今还佩服谭老师的音乐才华。谭老式人挺厉害的,不过他从没在班上打过一个人。因为这样,大家在背后叫他“老谭”,有一次,我上课不专心走了神,不 知何时他站在我的课桌前面,大吼一声“嘿”,同时瞪大眼睛严肃 地盯着我。当时吓得我不知所措了,心想,“妈呀!这运气也太背 了吧!”但他立刻收敛回严肃的神情,用余光向班上扫过一遍,转 而笑着说: “刚才我看到有人走了神耶!”然后停滞了三秒又继续 上课。太险了,差点就完蛋了!还有的时候,有不想去上早自习的同学,只要一听说是谭老师的课,便立刻起床飞奔到教室。嘿!这就是谭老师的威信和魔力。课堂上听谭老师讲课真是一大乐趣,他态度和蔼、风趣幽默,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讲课很投入、有激情,常常伴 随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学到知识。他与人和写的《金中赋》文辞优美,颇具特色,用其深厚的文学知识 把金中的历史、现在、未来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深受感染、倍受鼓舞、满怀希望。他经常将书本知识延伸到现实社会,给我 们讲做人的道理,戏称“谭氏定律”,别说他的这这“定律”还帮 我们解答了好多心中的疑惑,让我们深受教益和启发。曾记得他写过的一篇小诗 《露珠》 中说到,“你看,那挤得头扁身碎的露珠,钻进绿叶的缝隙,化作不竭的血液,成了生命的续延”。是啊!他 不正是那颗闪闪发光的露珠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塑造未来的雕塑家。老师,您不是演员,却吸引了我们对知识渴 望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谣。鲜花感谢雨露,是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谢长空,是因为长空让他翱翔;高山感谢大地,是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感谢老师,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此时此刻,我把心中的千言万 语化作一句话:谭老师,您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综合素质考试专题——作文
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校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老师对你产生或多或少、或好或坏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可见的,有些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的。
请就你的受教育生涯中印象特别深或对你影响特别大的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待遇也大幅提高。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不管自己热不热爱这一行业,都加入到了教师招聘考试的行列中。
请你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为题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3.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一书中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构筑真诚,爱心孕育希望,爱心激发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将是贫乏的、干枯的、冷漠的。
请你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4.周弘,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请以“赏识学生”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5.如今的中小学校园,出现了一种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部分教师“不敢”管学生甚至不管学生,对学生的过错行为不予批评指正,美其名曰“孩子总会犯错的”。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请站在老师的角度,以“爱不只是给予”为题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6.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苏老八十寿辰,苏老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是什么原因使苏老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谜底揭开。
学校在苏老众多的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苏老的影响。问卷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苏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答案很快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答案居然惊人地一致。他们认为,苏老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中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7.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8.请以“感恩的心,因为有你”为题作文。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9.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10.在你上学的时候,有些老师不仅在课堂上教给你了很多知识,平时的交往过程中也会不经意间在习惯、态度、品德等方面对你产生影响。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对你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在学校里,教师对你的影响无处不在。
请以“教育无处不在”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1.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和学生真诚沟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虽然见识广,多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他们并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也很尖锐。许多老师都说现在越来越难和学生沟通了。请你以“沟通”为主题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12.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灌输式的,认为教给学生的东西越多,那么他们就会越有才智,对他们以后的升学和生活就越有帮助。而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
请你以“教育是点燃智慧的火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13.长期以来,师道尊严使不少教师习惯于挺直腰板、板起面孔。挺直腰板使教师认为自己能高瞻远瞩,早已不屑于偶尔的蹲身。然而,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孩子的发展,怎么可以不倾听他们的心声呢?
请以“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14.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提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一“三平精神”是对河南人精神的深刻总结。
请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以“三平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15.“今天你感到幸福了吗?”幸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体现了个体人生的追求,更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幸福在哪里?幸福究竟拿什么来衡量? 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1.首先,这篇作文的写法多样。考生可以用记叙的方式,也可以议叙结合,但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与光荣之处。立论要从某位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入手,而这种影响,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其次,无论立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学习之外,考生都应该就教师对自己的影响过程进行具体论述。这一部分考生可以略加抒情。另外,考生应该把教师对自己的影响之广之深交代清楚,以突出该教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最后,要结合论点,点出自己对该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文章末尾应再予以升华,说明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向往。
2.首先,可以先点出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想加入教师队伍这一观点,分析个中原因,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亮明自己的态度后,要对那些不管自己热不热爱教育行业,都加入教师招聘考试队伍的做法予以驳斥。考生可以从教师职业的特点与要求加以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支撑自己的观点,驳倒对立观点的目的。最后,考生可以以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奉献精神为据,引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一观点,从而把全文推向高潮。
考生要意识到此文是对热爱学生这一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的再认识。3.首先,考生要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多样性入手,探讨教师职业道德最重要的含义,以引出“热爱学生”这一观点。其次,点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即是对“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优阐述,以印证师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地位。考生可以用一两个具体事例来论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论点,这可以让文章更富生动性和吸引力。最后,考生应以师爱的作用作结论,从而达到首尾呼应的目的。
4.首先,考生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或著名历史人物的教育经历,来说明“赏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考生再展开论述“赏识”这一教育手段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考生应注意这种“赏识”并不一定是外显的,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鼓励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也可以是对一个团体的鼓励。考生要能从具体事例中抽取出“赏识”的作用与效果,以求贴近论点。最后,考生要把握“赏识”教育的本质,从学生渴望被肯定这一特点出发,进行全文的升华,使文章更具深度。5.首先,考生应对当前学生的时代特点进行扩展,说明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及其教师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影响。其次,考生可以从德育过程的规律着手进行详细地论述。本文可以抓住“爱与要求相结合”这一德育过程基本规律,对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行为,如放纵学生等进行深度分析与批判,然后提出自己的对策或可行的教育方案。最后,考生可以以“爱与要求相结合”结论,说明盲目地给予“爱”是一种不负责任或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
6.首先,阐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以及眼睛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结合教师教育技能,阐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尤其在教态语言表达方面给学生产生的影响,可以举个例子说明。最后,升华主题,教师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与人性的感召永远比任何形式更重要!
7.首先,考生要对陶行知这句话有正确的理解。“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主要是影射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一是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与话语权;二是传统教育把学生按照成绩分成几种等级,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三是不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以致埋没了许多人才。接着,考生可以从正面引用几个例子详细说明教师的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后果,也可以从反面说明民主、赞赏的教育方式所起的作用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但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要以驳斥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为目的。最后,考生应点明观点,简要肯定正确的教育方式,以求文章富有深意。
8.这篇作文要求考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组织。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感恩以及感恩的意义。考生应从现实中许多学生缺乏感恩的心、情感冷漠等具体状况着手,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要求考生在行文时能照顾到学生的时代特点。其次,考生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正确的价值观对现在的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剖析与批判,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应重点指出感恩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并简要说明感恩对于学生未来成长的作用,使之首尾呼应。
9.首先,乌申斯基的这句话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教师特别是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教育活动进行时存在,在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中也具有延时的价值,而且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其次,考生应从乌申斯基这句话中提炼出论点,如“德高为范”。然后,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组织论据,从而使论点更加生动真实。最后,考生应着眼于论点,进一步加以理论上的深化与升华,从而使文章更加充实、完整、有力。
10.首先,考生要正确理解“教育无处不在”的含义。对教师来说,“教育无处不在”的意思不是对学生的教育在什么地方都应存在,而是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更多地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课下的交流,校外的交往,甚至是在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对学生起着影响作用。其次,考生要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展开论述,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的广泛性与内隐性。这需要考生从现在教师的一些认识误区着手,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堂影响而忽视自己在课下或校外对学生的影响。最后,考生要丰富并强调“教育无处不在”这一论点,做到论据充实,首尾呼应。
11.首先,考生可以以师生之间的沟通或生生之间的沟通为主题来行文,这里以师生间的沟通为主题。时代在变化,当今的师生沟通和以前的单向沟通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学生往往不是把教师当作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愿意把教师当做朋友。把教师当做朋友,按照传统的观点,是对教师地位的贬低;而把教师当做朋友,是当前的一大趋势。把教师当做朋友,彼此敞开心扉,这样也就更有利于师生沟通。其次,考生要从沟通的重要性角度来论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最后,考生应将论据引向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隐性话题,从而说明沟通的必要性与作用。
12.首先,考生应从教育与智慧的关系出发,简要说明教育对智慧形成的影响与作用;其次,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人物或者引用历史上著名人物的经历,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论点的正确性;最后,考生要点出只有正确的、合乎规律的教育对智慧的影响才具有积极意义,从而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3.首先,考生可以从当今教育的弊端入手,说明“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的重要性。如今的教育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曾有自己的话语权,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其次,考生可以分析倾听孩子声音对教育的益处。如说明学生和教师有一定的年龄差距,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难免不一,所以教师更应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把课教好。最后,点题深化文章主旨。蹲下身来,不仅是一种姿态,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感受平等。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教育要求,更体现了一种真诚。14.首先,考生要对“三平精神”展开论述,充分把握“三平精神”的内涵。其次,考生可以从“三平精神”所体现的本质着手,指出“平凡而不平庸、平静而不贫乏、平常而不平淡”的中心思想。这需要考生能从具体事例着手,以体现和印证本文主旨。最后,应从“三平精神”所体现出的教师职业的特点进行总结,说明自己对这一职业的认识与向往,以升华主题。
15.第一,从立意的角度来看,关于“幸福”的理解,一定要是健康和积极的价值观,一种正面的引导方式。比如: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逆境也是一种幸福。这样的话,文章的整体立意和深度就有了。
第二,切入点问题。关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比如:父母健康、社会稳定、家庭和睦,既可以是生活中的琐事让你感到幸福,也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你觉得幸福。
第三,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作文题目,如果能结合教师这个职业谈幸福,谈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感受,可能更为贴切,但是这个主题忌千篇一律,写这个主题时一定要有创新点。结合自身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去写,会更真挚和感人。
第五篇:宋洛中心幼儿园办园综合材料(共)
宋洛中心幼儿园办园综合材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区学前教育发展,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根据《神农架林区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的要求。我校已完成宋洛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任务,从2012年9月正式招收学生入园。目前教育局对我校幼儿园进行了检查评估,认为我园达到《湖北省农村幼儿园最低办园标准》规定的办园基本要求,在宋洛中心学校设立附属幼儿园。现将我园一年来办园的综合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园现有2个班(中班、大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17人,生源主要来自宋洛乡下辖的宋洛村、盘龙村等地。目前我校通过转岗等形式安排了4名教师从事我校幼儿教育。
二、发展现状
1、硬件投入。
从2012年春季开始我校开始利用旧校舍改建临时宋洛中心幼儿园,改建了共计90平方的校舍两间,用于学生的教学区、午睡室;新建约40平方米卫生间、舆洗室两间;新建约50平方米的学生活动区摆放大型玩具。购置了标准化的幼儿睡床、课桌椅、玩具、水杯等,各种投资近15万元。同时我校将原初中的班班通设备补充到两个幼儿班,用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观看动画片等。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和器具的购置基本满足了我校幼儿园的办园需求。
2、软件建设
为保证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学校从小学专职教师中抽调4名女教师转岗从事幼教工作,每班两名教师,实行保教结合,做到保教并重。为了让转岗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幼儿教育,学校选派一名教师参加全省幼儿教师转岗培训,选派2名教师到林区幼儿园跟岗学习,并安排一名负责人负责幼儿园日常工作,随时保持与学校的沟通,每周日晚由幼儿园负责人召集幼儿园教师总结上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
幼儿园管理理念、课程设置、管理模式都学习借鉴林区幼儿园先进经验。该园紧扣“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宗旨,做到老师关心、孩子开心、家长放心。本着“以先进理念、科学育人”的办园理念办园。科学制定作息时间:上午8:30-9:00接待幼儿入园,中午幼儿在学校用餐、午休,下午16:00幼儿离园,入园和离园时均需接送幼儿的家长签字。学校制定了《幼儿一日常规》、《幼儿园一日常规工作细则》,组织幼儿教师学习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指导幼儿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我校安排了2名后勤人员轮流为小学生和幼儿园学生制作饭菜。按照教育局统一的收费标准收费,尽可能的让孩子吃饱吃好,让家长放心。学生的菜蔬的购买和搭配有专人负责。做到尽量满足的孩子的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做到一周内菜品不重复;做到菜品符合孩子的口味。每个班分别配备了开水煲,每人一个饮水杯有固定的杯架排放,不让孩子喝生水。给每个班发放洗手液,要求教师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让每位孩子在学校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校幼儿园处于刚起步,目前是临时性幼儿园,各种硬件设施受到限制,开办幼儿园的经验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办园的硬件条件急待改善
针对目前的现状,急需投入大量经费,增加幼儿园的房舍,保证办园所需的各种用房,幼儿户外活动场地面积还过小。同时还需投入大量经费,教学活动的器材、玩具、图书设备等。
2、办园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中心议题,因此作为学校在努力争取改善办园条件的同时,应着力通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发展前景
我校投入近百万元的宋洛幼儿园项目建设正在进行,并将在2013年秋季开学正式投入使用。设施一流标准化的新园建筑面积达785平方米,能招收3个幼儿班,可满足90人入园。这样一来我园的招生规模就能满足目前全乡对幼儿教育的基本需求。展望未来我们充满期待和希望。宋洛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新园的开园,必将拉近城乡差距,实现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标志着,宋洛乡广大农村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在自己的家门口畅享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公平地站在人生第一道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