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虚拟股票:华为的员工激励机制
虚拟股票:华为的员工激励机制
[摘要] 世界五百强企业——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在2010年向其员工支付高额薪酬,这一事件,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何华为对待员工如此大方?公司用于激励员工的巨额薪金又从何而来?如此激励员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新闻媒体界及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华为的发展及内部治理情况,并对其内部员工激励机制展开研究,发现华为的虚拟股票制度是华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虚拟股票与股票期权的对比与虚拟股票优缺点的探讨,最后得出结论:华为的员工激励机制,虚拟股票功不可没。
[关键词] 虚拟股票 激励机制 华为公司 员工薪酬
一、前言
华为,一家世界五百强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不仅以它的高盈利被国人所熟知,更因其员工的高薪收入在IT界极富盛名。为何华为能够吸引如此多的关注呢?通过相关资料的研究和学习,我认为至少华为独特的员工激励制度在此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2011年年初,华为对外公布的年报显示,华为2010年销售收入1852亿,同比增长24%,而在雇员费用这块的支出是306亿,同比增长23%。以华为11万员工计算,其员工平均年薪近28万元。如此高的薪酬待遇怎能不让人心动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华为一整套员工激励制度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员工持股计划。从2001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了一场名为“虚拟受限股”的股权改革,此外上海贝岭和银河科技也曾实行过此类员工持股计划。虚拟股票的出现,不仅很好的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牢牢地融合在一起,而且还保障了公司的股权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促进了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员工激励机制。
二、虚拟股票概述
虚拟股票是美国玛丽凯公司最先设计使用, 现在在各国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之一。
虚拟股票模式是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如果实现公司的业绩目标,则被授予者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但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公司时自动失效。公司在支付收益时,既可以支付现金、等值的股票,也可以支付等值的股票和现金相结合。虚拟股票制度通过让持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以此来达到将他们的长期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的目的。
三、虚拟股票与股票期权比较
(一)相似之处
股票期权是一个公司授予其员工在一定的期限内(如10年),按照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的权利。它的一些特性和操作方法与股票期权很相似,如激励对象和公司在计划施行前签订合约,约定给予虚拟股票的数量、兑现时间表、兑现条件等。
(二)不同之处
当然虽然两种方式十分接近,但是虚拟股票并不等于股票期权,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首先,相对于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并不是实质上认购了公司的股票,它实际上是获取企业的未来分红的凭证或权利。再者,在虚拟股票的激励模式中,其持有人的收益是现金或等值的股票;而在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条件下,企业不用支付现金,但个人在行权时则要通过支付现金获得股票。另外,虚拟股票与股票期权的报酬风险不同。只要企业在正常盈利条件下,虚拟股票的持有人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而股票期权只有在行权之时股票价格高于行权价,持有人才能获得股 票市价和行权价的价差带来的收益。
(三)比较小结
在日常的生活中,股票期权的应用更加广泛,所以我们对它的了解远远超过了虚拟股票。但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企业员工激励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中,虚拟股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像华为公司采取的这种员工激励模式必然将会被其他企业模仿及利用。
四、虚拟股票优缺点
(一)优点 1.不影响股权结构
虚拟股票实质上是一种享有企业分红权的凭证,除此之外,不再享有其他权利,因此,虚拟股票的发放不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股本结构。
2.具有内在的激励作用
虚拟股票的持有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经营管理好企业,使企业不断地盈利,进而取得更多的分红收益,公司的业绩越好,其收益越多。
3.虚拟股票实施成本低
企业上市不仅需要经历复杂的周期过程, 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做保障,这就造成了企业非生产性成本加大的负担。虚拟股票的实施、兑现仅在企业内部进行, 由董事会指定会计公司进行资产核算、效益分析、价格约定涉及外部环境少, 便于约束和控制, 成本相对其它股权激励方式大大降低。
4.绩效鲜明,工作业绩真实反映
虚拟股票是企业虚构出来的股票, 仅在企业账面上反映出来。它避免了以不断变化的股价为标准去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尤其是避免了我国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无法准确地衡量真正的企业效益。避免了由于投资因素的影响使股票价格处于非理性的情况,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经理人的工作业绩。
(二)缺点
虚拟股票激励本身有很多优点,但是,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必然也会有弊,虚拟股票制度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局限性,比如,激励对象可能因考虑分红,减少甚至于不实行企业资本公积金的积累,而过分地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另外,在这种模式下的企业分红意愿强烈,导致公司的现金支付压力比较大。因此,虚拟股票激励模式比较适合现金流量比较充裕的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
(三)择优避缺
虚拟股票,员工持股,是华为实现内部员工激励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公司创造了巨额利润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而且也为公司的产权结构优化以及公司外部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华为公司能够充分挖掘发挥其优点,尽量规避
其缺点,那么华为在运用此激励机制时,将会产生更好的激励效应和经济效益。
五、总结
就目前而言,华为的虚拟股票制度还未十分完善,并且遭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但是从华为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华为内部一整套员工激励机制在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华为的快速崛起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为的员工激励机制,虚拟股票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些独特的激励制度,华为很难从众多的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华为不可能成为今天的世界五百强非上司公司。
当然,华为公司如今取得的成功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得来的,不仅仅只是因为高薪,因为超高待遇,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去推广。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抱怨社会不公平,但是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准备好了,找到了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用实力证明自己,相信内心中的不满与怨念,都会随着个人的自我实现慢慢消失。做好准备,不仅在于自身的自我学习,也包括了向他人取经。通过学习、总结他人的成功经验,能够更好更快捷地为自己找准未来的的发展方向。
另外,如果中国的企业都能够像华为一样,重视员工的利益,实行公平的激励制度,那么我们的社会生产效率将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人,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的缔造者,如何让我们的企业实现优化发展、保持内部稳定,是我们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难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会迎来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 陈琦,陈玉华,张敬凯.浅谈虚拟股票激励制度[J].煤炭经济研究,2003,(6):40-41 [2] 顾琴轩,王春.虚拟股票:民营企业留住关键员工的新诀窍[J].人力资源,2002,(7):45-47 [3] 丁亚明,姚煜.国内企业最易操作的激励模式:虚拟股票[J].政策服务,2005,(11):66 [4] 李湉湉,林羿.国内基金业股权激励可借鉴虚拟股票制度[N].证券时报,2011-12(B05)
[5] 王小瑞.浅析非上市公司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机制[J].中国证券时报,2010,(6):16-17 [6] 杨顺勇,雷鹏,蓝先德.上海贝岭虚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2001,(3):45-47 [7] 杨顺勇,蓝先德,唐元虎.虚拟股票持有计划的分析研究[J].上海综合经济,2001,(4):25-26 [8] 蒋太才.虚拟股票期权制研究[J].经济师,2002,(6):141-142
第二篇:华为的激励机制
论华为的激励机制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华为已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产品远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10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其原因,除了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全体奋斗的意识,其狼性的激励文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激励在教材中是这样解释的:激励是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我们从激励的含义中可以把握以下两点:激励要有一定的被激励对象;激励研究的是如何激发人的行为并使之在一定方向上保持。由此,激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激励的重要性在于科学的选人、用人、留人,亦即为组织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绩效、为组织留住人才。华为公司正是充分利用了激励的作用,才取的如此之成就。
(1)华为公司向来奉行“三高”,即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华为的工资相对于其他公司是比较高的。由此便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并且对自己就业越挑剔,而华为正为这批人提供了机会,华为在2005年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为华为员工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等。这些条件的提供,更加为企业吸引了一批暂时落后但潜力可嘉的员工,这些员工在高压力高负荷的条件下争先恐后的学习,沉浸在对美好远景的无限向往中,为华为勇敢的奔赴前线。
(3)华为能够给员工提供展示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许多大学生也向往去华为工作。这些都激励着求职者的尊重需要、成长需要以及权力需要。
(4)华为成立了各种俱乐部,旨在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生活品质。俱乐部负责组织包括野餐、舞会、体育、摄影以及唱歌比赛等在内的各种活动。华为十分重视员工的业余生活和心理健康,建立了完善的员工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们的业余生活。俱乐部为员工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满足了他们的社会需要、关系需要以及归属需要。
(5)华为实行任职资格双向晋升通道,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使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潜质的员工顺利成长为管理者,同时也使潜心钻研技术、有技术特长的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成长为某个专业/业务领域的专家,为员工的职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充分激励着员工立足于本职工作,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华为“三高”的工作特征和激励模式似乎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从2006年开始,华为陆续爆出员工死亡事件,华为一时成为“过劳死”的代名词。一直以来,华为实行末位淘汰法,一方面,这充分激励着员工积极上进、争先恐后,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员工感觉危机四伏。华为公司十分注重效率,员工均在高效率高压力的环境中工作,无疑,高效率的确激励着员工奋发向上,为企业注入活力。然而,末位淘汰法带来的过度竞争正在侵蚀着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为此,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公平来自认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属于群体中的一分子。当群体中的成员对群体是认同的,公平感就产生了。公平有两层含义,即公道和善意,前者指按规定办事,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后者指领导人对所有人采取与人为善的鼓励支持的态度。在华为这样高度重效率的公司中,领导者应注意到员工素质是有差异的,给员工一定的时间去提升自我,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较好地解决奖勤罚懒的问题。没有竞争或竞争不足,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但是过度竞争则适得其反:一是使人际关系紧张,破坏协作,甚至以邻为壑;二是产生内耗,排斥力损害组织凝聚力。良性的竞争要以组织目标为重,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所以,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领导艺术,掌握好竞争的度。
09级会计5班091405041046孙芳
第三篇:华为公司激励机制分析
华为公司激励机制分析
摘要:分析已有的激励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当今对于组织研究的重点问题。已有的激励知识体系对于建立华为公司的激励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理论知识的局限性,仅仅运用现有的理论知识还不足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华为公司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而建立一个更加完美的公司。
关键词:华为 激励机制 有效性 1.引言
对人的激励是从人的需要和动机开始的。只有先了解人有哪些需要,人的动机有哪些特点才能予人所需,从而激励人。激励在组织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激励可以吸引大量优秀人才,通过激励提高员工绩效,通过激励可以为组织留住人才。
华为公司成立至今,经历了26个年月,取得现今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全球领先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优良成绩。华为能够取得今天的不凡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激励机制。
目前的激励理论基础,对不断发展、改革的华为经营者激励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些基础理论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提供一个普遍、有效的激励机制。所以,我们有必要以华为为例,分析目前的激励机制,联系未来的前进目标,运用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方法,对目前的激励机制进行改进,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2.公司概况
华为是一家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在26年的持续深化改革中,逐步建立了一个内部运作效率高、运营风险小的大规模公司。逐步将公司战略目标转化为各层组织的组织绩效目标,并通过层层述职、员工个人绩效承诺管理、加强组织及个人绩效结果运用等方式,保证公司、组织、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和全体员工对战略的有效理解和支撑落实。
3.激励机制分析
3.1物质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是所有激励方式中最直接、最普遍的激励方式。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物质激励方式是薪酬激励和股权收益激励。华为公司在这两种激励机制中,均有比其余公司更加完善、合理的方面
3.1.1薪酬激励机制
在谈到华为的人才激励机制的时候,任正非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理论基础。我们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让雷锋、焦裕禄吃亏,不让焦裕禄累出肝病,不让雷锋穿破袜子;二是集体奋斗”。
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的阶段,员工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它被称为“三高”企业,指的是高效率、高压力和高工资。任正非坚信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因而华为提供的是外企般的待遇。就一个群体而言,华为的高薪是中国其他任何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薪酬激励制度的设计应该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保证“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内具有竞争性”,这样才能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才能,为企业求得最大发展。所以华为的薪酬激励机制绝不仅仅在于它的高薪,相对于其他企业它的更加合理之处在于“公平”二字,这也是华为薪酬体系的精髓。它主张既不能让雷锋吃亏,也不能让懒人、庸人占便宜。任正非说:“我们公司的薪酬制度不能导向福利制度。如果公司的钱多,应捐献给社会。公司的薪酬要使公司员工在退休之前必须依靠奋斗和努力才能得到。如果员工不努力,不奋斗,不管他们多有才能,也只能请他们离开公司。”
高薪,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经济利益、老板的魄力和品德,而公平则要考验整个公司的价值体系、评价体系和道德体系,它是由科学的考核制度和系统性的品德结合在一起的,发高薪难,发公平的高薪更难。由此再次说明,华为薪酬激励机制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公平!
3.1.2股份激励机制
按照经营者与股权收益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1、现股激励。通过企业奖励或参照股权当前市场价值向经营者出售的方式,使经营者即时地直接获得股权。
2、期股激励。企业和经营者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权,购股 价格一般参照股价的当前价格确定。
3、期权激励。企业给予经营者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股权的权利,经 营者到期可以行使或者放弃这个权利,购股价格一般参照股权的当前价格确定。1992年开始,华为开始推行员工普遍持股制。华为员工在入职满一年后,公司根据其职位、表现、工作业绩等分配给一定数额的内部股票。华为员工一般用自己的奖金购买内部股票,购买价格是每股一元。如新员工奖金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可以申请华为公司的贷款,然后用以后的分红抵还。据统计,华为内部职工的投资回报率每年都超过70%,有时甚至高达80%。这种制度增强了凝聚力,吸引和留住了优秀人才,这一制度使华为员工与公司利益息息相关,在获得公司提供的利益的同时,员工会自觉地与公司共同承担风险。但这一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华为又对股权激励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2001年,华为将内部股改造成现在的“虚拟受限股”,不再给新员工分派内部股票,老员工所持的内部股票也逐步转化为期权。改革后,华为按照责任与贡献来确定任职资格,按照任职资格确定员工的职能工资,奖金的分配完全与部门的关键绩效目标和个人的绩效挂钩,退休金等福利的分配依赖工作态度的考评结果,医疗保险按级别和贡献计算,拉开不同员工的差距。这种改革的结果是员工必须年年都有进步,难以再依靠股票分红,继续“吃老本”了。
3.2精神激励机制
企业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激励员工:一是利用财务指标激励行为,包括合理的薪资报酬、津贴、退休金计划等。二是利用非财务指标激励行为,如工作的成就感、自豪感,较高的社会地位、强烈地责任感等。一般而言,除了物质需求能产生的行为动机外,精神需求也能产生行为驱动力。企业员工不光是为了物质回报,还想通过参与经营企业得到社会对他的尊重,通过经营企业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我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者过于强调精神激励的作用,忽视物质激励,或者是相反,结果都适得其反。华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要把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一起抓,在两种激励方式的动态变化中,让企业员工保持长期持久的动力。
3.2.1荣誉激励
下面两个典型事例说明荣誉激励在华为中的应用:
1、华为专门设有一个荣誉部,这个部门专门做两件事:第一,发荣誉奖。每个业务领域都 可以申报一张奖状,奖状看似平淡无奇,却是每个员工都向往的荣誉的象征;第二,报道典型事件,将员工对公司的贡献视为“英雄事迹”。
2、公司会为被派往海外公司任职的员工举办欢送会。欢送会做足了一切必要的形式。在巨 大的礼堂里,容纳了数百名华为人,整个场地以浓烈的红色为主色调进行装饰,主席台的背景为一块红墙,上书“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太平洋——欢送海外将士出征大会”两行大字。欢送大会被赋予抽象而崇高的含义。任正非在欢送大会上讲话说,华为人去海外工作,拓展国际市场,既是为了个人幸福和公司的发展,也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他将这种市场拓展行为,比喻为战争,把这些“出征将士”与革命年代的志士相提并论,“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摆脱一百多年来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以及长期压在我们心里的阴云,我们要泪洒五洲,汗流欧美亚非拉”。
虽然这样的运动不乏“洗脑”之嫌,但置身其中的人,却会在这样的运动中感到十分的振奋和感动。社会心理学家塔夫·勒庞也指出:“当群体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的时候,最有可能对群体中的个人产生影响。甚至于可以让他达到慷慨赴死的地步。”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说,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较高层次的需求。荣誉的激励,正好满足了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现在社会中,具有高能力、高智商、高技术的人才被各大企业争相抢夺。企业只有在满足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让人才拥有归属感、成就感后,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3.2.2职权激励
虽然华为的组织结构是矩阵式结构的,但是组织等级森严,下图是从华为公司网站上截取的员工职业发展道路图:
由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你是一个出色的基层人员,提升为骨干后,无论你是偏向于技术,还是偏向于管理,都拥有可以往更高层次晋升的机会。并且,中层管理者和专家、高层管理者和专家在地位和待遇方面是平等的,这就避免了一些公司出现的高管年薪远高于技术专家的情况。
我们以一个销售人员为例,更加具体地说明华为的晋升机制。销售人员要从处于最底层的、分布在各地区办事处的销售代表开始做起,然后是客户经理。如果这个销售人员有了做管理的能力,或者公司调整把他调到管理职位,那么发展的空间、可以获得的职权就更大,比如常务副总裁、市场部部长等中、高层职位作为奖励有贡献的员工。
4.激励机制有效性分析
4.1优势分析
1、颇有成效。华为的激励机制全面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特别是在销售和研发两个重要部门,激发了一批为事业执着追求的人才。员工是企业核心力的生命和源泉,是华为跟随世界先进技术和局部技术领先及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核心力量。他们对事业的敏感、对事业的追求,大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使企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理念先进。华为公司通过对物质激励机制中公平、以结果为导向、潜力评判标准等理念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员工努力工作。
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华为公司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通信市场中,一步一步存活下来,最终得以强大的最重要原因。
3、晋升体制完善。职权激励机制,使得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晋升的机会。晋升的唯一条件就是能力,这几乎激发了员工的一切潜能。更重要的是,这一严格的晋升激励机制,保证了所有的高层人员均是从最低层的岗位升迁上来,使得员工对自己的领导,有着心理上的服从。在业务和管理上,均不存在脱节问题。
4、分配合理。股权激励机制,有效地将公司团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不仅如此,后期股份激励制度的改革,使得这种制度既很好地激励了新员工的积极性,又很好地防止了老员工的懈怠问题。
4.2局限性分析
1、业绩评价方法落后。现代企业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因此,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就需要建立一种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用来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在华为,对经营者的绩效考评方法比较落后,还局限于成本和利润这些传统指标,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经营者的经营业绩,所以需要一种新的业绩评价方法。
2、缺乏稳定的职业生涯。由于公司发展迅速,很多干部都是技术出身,而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往往会对管理的规范化流程不适应,使得缺乏一个成熟的经理人市场环境。没有一个有效地可以体现经理人职业生涯的机制。企业的经营者们总会存在一种危机感,职业生涯会受到影响。
3、制度不具有普适性。华为陆续爆出员工过劳死事件,这其实与企业所给的压力和自身的压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华为的体制下,员工处于高压力,高工资,高负荷中,他们虽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兴奋在任正非的“狼性”文化中,但时间一长,我认为员工是扛不住的,“三高”的工作特征和激励模式并不适合每个人,特别是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的员工。过分的结果导向的激励机制,往往会使员工陷入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得从长远来看,员工工作效率低下。
5.结语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高效率的保证,也是企业生存之道。华为的人才激励机制在之前的实践中,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但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激励机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量事实证明,对人的管理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手 段或者是物质激励,都是不奏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创新。华为只有不断地创新自己的人才激励机制、顺应时代的需求,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德.狼性管理在华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程东升,陈海燕.任正非管理日志.中信出版社.2008 [3].吕叔春.最有效的员工激励法,世界著名企业激励员工的八大手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楼河.华为哲学概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5].刘洪飞.任正非的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第四篇:员工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模型
1.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各需求包括:
●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睡、住、水、行、性
● 安全的需求。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
● 社交的需求。如情感、交往、归属要求
● 被尊重的需求。如自尊(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独立和自由的),受人尊重有威望、被赏识、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
● 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特征是自发性的、集中处理问题、自立的、有不断的新鲜感、幽默感、浓厚兴趣、不受束缚的想像力、反潮流精神、创造力、讲民主的性格
--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
--在不同时期,需求结构在动态变化,大致是逐步从低到高、从外部向内部满足。
--满足上行机制:尚未满足的较低层需求总是主宰的,只有在满足它之后,紧邻的高一层需求才被激活成为主宰。--挫折下行机制: 高一层需求在未得到满足、受到挫折后,低一层次的需求重新成为主宰。
2.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
激励因素(内在因素)保健因素(外在因素)
工作成熟感 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
工作中的信任和赞赏 监督
工作本身挑战性和兴趣 薪资
工作职务的责任感 人际关系
工作的发展前景 工作环境或条件
个人升迁机会 工作安全感
职务、地位
个人生活
--激励因素为满意因素,有了它便会得到满意和激励。
--保健因素为不满意因素,没有它会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
3.公平理论(美国J.S.Adams,1963)
Oa+Ob比Ia+Ib
Oa为当事人的工作所得、奖酬,Ia为当事人的工作付出、投入,O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所得、奖酬,I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付出、投入。
(1)当以上公式两侧相等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2)当以上公式左侧大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占了便宜,行为有:
--当事人产生歉疚感,从而更努力工作。
--当事人心安理得。
(3)当以上公式左侧小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吃了亏,行为有:
--当事人争取更多的奖酬、待遇。
--当事人减少自己投入努力,如迟到早退、怠工、出废品、浪费原料、放弃责任。
--当事人想方设法把参照者的奖酬待遇拉下来。
--当事人想要参照者工作干得更多。
--参照者心理上调节对这些变量的认识(类似于用阿Q精神),使之平衡。
--改变参照对象,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慰效果。
--在企业没法达到公平感觉时,当事人辞职,另谋高就。
(4)公平感觉纯粹是主观、心理上的反应。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投入贡献,低估别人的投入贡献,从而造成观察问题的系统偏差。
4.综合激励模式(Potter和Lawlor)
二、激励措施
平台方案1: 目标激励
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企业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平台方案2: 示范激励
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员工。
平台方案3: 尊重激励
尊重各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
平台方案4: 参与激励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
平台方案5: 荣誉激励
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平台方案6: 关心激励
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员工生日情况表,总经理签发员工生日贺卡,关 心员工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平台方案7: 竞争激励
提倡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平台方案8: 物质激励
增加企业家、员工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奖励住房、生活用品、工资晋级。
平台方案9: 信息激励
交流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信息发布会、发布栏、企业报、汇报制度、恳谈会、经理接待日制度。平台方案10: 文化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1: 自我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2: 处罚
对犯有过失、错误,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企业声誉的员工或部门,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等处罚。
三、激励策略
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动机激发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1.激励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
--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
--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3.激励要有足够力度。
--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4.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
--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
--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
5.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重感化教育,西方管理中“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值得借鉴。
6.推行职工持股计划。
--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具有关心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性。
7.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适当拉开分配距离,鼓励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四、人才类别与激励
1.人才模型
2.激励对策
I型人才: 高热情、高能力:这是企业最理想的杰出人才。
----基本对策是重用:给这些人才充分授权,赋予更多的责任。
Ⅱ型人才: 低热情、高能力:这类人才一般对自己的职位和前程没有明确目标。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挽救性。
--不断鼓励、不断鞭策,一方面肯定其能力和信任,一方面给予具体目标和要求。
--必要时在报酬上适当刺激。
--特别要防止这些“怀才不遇”人才的牢骚和不满感染到企业,要与他们及时沟通。
(2)勿留性。
--对难以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干脆趁早辞退。
Ⅲ型人才: 高热情、低能力: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尤其年轻人和新进员工。
--充分利用员工热情,及时对他们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
--提出提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
--调整员工到其最适合的岗位或职务。
Ⅳ人才: 低热情、低能力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有限作用。--不要对他们失去信心,但控制所花时间,仅开展小规模培训。--首先
激发其工作热情,改变其工作态度,再安排到合适岗位。
(2)解雇辞退。
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管理层融资收购,造就忠诚的企业管理者
对我国的职业经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如何造就他们对企业的忠诚?”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珠海市重奖过的科技人员中,迟斌元、查雁群、徐庆中、赵玉成等已经离开原来的公司,自己做了老板。当年,段永平要求“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遭到拒绝,他断然离开这家公司,在东莞创建了“步步高”。珠海市重奖过的科技人员为什么离开原来的企业?段永平为什么离开“小霸王”?他们是不忠诚于原来的企业,但不能说那些科技人员不忠诚于现在的企业,也不能说段永平不忠诚于“步步高”。问
题不在于他们个人,而在于企业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和段永平不忠诚于原来的企业,是因为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他们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他们现在忠诚于所在的企业,是因为企业的激励机制能够对他们产生有效的激励。
那么,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对职业经理产生有效激励呢?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呢?管理层融资收购是一种可行的企业改制方案,通过实施这种改制方案,企业能够建立以股权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并造就忠诚的企业管理者。
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是杠杆收购(leverage-buyout,LBO)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借债或其他融资方式所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取得公司的控制权,进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一种金融工具。一般而言,利用杠杆收购来重组目标公司的实施主体,可以是其他公司、合伙人、个人以及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当杠杆收购的实施主体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管理层时,一般意义上的杠杆收购就成了管理层融资收购。作为一种企业改制方案,管理层融资收购的运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司管理层人员筹措收购资金并设计管理层激励方案。在收购专家的指导下,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首先提供10%的收购资金;再以公司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大约60%的资金;剩余部分以发行债券的形式向机构投资者(如各种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以及风险基金投资机构等)筹措。在这一阶段,企业管理层还要制定以股权为基础的管理层激励方案,这是通过实施管理层融资收购方案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的关键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收购计划。管理层人员筹得资金后,出价购进所在公司的股票和资产。如果购进公司的资产,则由管理层利用筹集到的资金先组建一家由管理层控制的公司,然后再进行收购。如果购进的是股票,则由管理层购进所在公司一定数额的股票,达到控制企业的目的。
第三阶段,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在管理层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之后,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削减经营成本、改变市场战略、增加利润和现金流量、改进生产设施、改善库存和应收帐款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等措施加强企业管理。在管理层融资收购计划中,管理层是以10%的自有资本来支配其余60%左右的抵押借款和大约30%的债券融资资金的,这意味着:在收购方案完成之后,通过负债方式筹措的大量资金将加大新组建公司的财务风险,公司经营稍有波折,就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导致管理层融资收购计划的失败和企业改制方案的破产。所以,在加强企业管、改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取得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管理层人员,还有必要进行逆向杠杆操作,及时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通过公开上市、增发股票或其他方式筹措资本,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整资本负债比例,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要使职业经理服务于企业的利益,必须以一种努力与收益相对称的激励机制为前提。职业经理的最终追求是什么?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对职业经理产生最大激励?--拥有企业股权,从而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和企业利润的分享权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也是对他们的最大激励。本质上,管理层融资收购就是利用股权安排来实现激励管理层目的的。在职业经理不持有公司股份或是持有很少股份时,职业经理所感受到的来自利益上的激励就比较小,他们在企业中的努力程度也是很有限的。在管理层收购企业之后,管理层人员会持有很大比例的公司股份,并通过拥有的股权取得了公司的控制权和利润分享权。其实,他们成了企业财产的所有人,也就是成了企业的主人;一旦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利益也就是管理层的利益,企业成功与否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如果经营较好,他们将获得相当大的收益;相反,经营失败,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将遭受损失。正是这种以股权为基础的企业激励机制吸引了优秀的人才,留住了优秀的管理人员,增强了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并改变了他们在企业中的行为,从而造就忠诚的企业管理者。
第五篇:员工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模型
1.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
各需求包括: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睡、住、水、行、性
·安全的需求。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
·社交的需求。如情感、交往、归属要求
·被尊重的需求。如自尊(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独立和自由的),受人尊重(有威望、被赏识、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
·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特征是自发性的、集中处理问题、自立的、有不断的新鲜感、幽默感、浓厚兴趣、不受束缚的想像力、反潮流精神、创造力、讲民主的性格
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
在不同时期,需求结构在动态变化,大致是逐步从低到高、从外部向内部满足。
满足上行机制:尚未满足的较低层需求总是主宰的,只有在满足它之后,紧邻的高一层需求才被激活成为主宰。
挫折下行机制:高一层需求在未得到满足、受到挫折后,低一层次的需求重新成为主宰。
2.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
激励因素(内在因素)保健因素(外在因素)
·工作成熟感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
·工作中的信任和赞赏监督
·工作本身挑战性和兴趣薪资
·工作职务的责任感人际关系
·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或条件
·个人升迁机会工作安全感
·职务、地位
·个人生活
激励因素为满意因素,有了它便会得到满意和激励。
保健因素为不满意因素,没有它会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
3.公平理论(美国J.S.Adams,1963)
OaOb
IaIb
Oa为当事人的工作所得、奖酬,Ia为当事人的工作付出、投入,O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所得、奖酬,I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付出、投入。
(1)当以上公式两侧相等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2)当以上公式左侧大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占了便宜,行为有:
·当事人产生歉疚感,从而更努力工作。
·当事人心安理得。
(3)当以上公式左侧小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吃了亏,行为有:
·当事人争取更多的奖酬、待遇。
·当事人减少自己投入努力,如迟到早退、怠工、出废品、浪费原料、放弃责任。·当事人想方设法把参照者的奖酬待遇拉下来。
·当事人想要参照者工作干得更多。
·参照者心理上调节对这些变量的认识(类似于用阿Q精神),使之平衡。
·改变参照对象,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慰效果。
·在企业没法达到公平感觉时,当事人辞职,另谋高就。
(4)公平感觉纯粹是主观、心理上的反应。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投入贡献,低估别人的投入贡献,从而造成观察问题的系统偏差。
4.综合激励模式(Potter和Lawlor)
二、激励措施
平台方案1:目标激励
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企业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
平台方案2:示范激励
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员工。
平台方案3:尊重激励
尊重各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
平台方案4:参与激励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平台方案5:荣誉激励
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平台方案6:关心激励
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员工生日情况表,总经理签发员工生日贺卡,关心员工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
平台方案7:竞争激励
提倡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平台方案8:物质激励
增加企业家、员工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奖励住房、生活用品、工资晋级。
平台方案9:信息激励
交流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信息发布会、发布栏、企业报、汇报制度、恳谈会、经理接待日制度。
平台方案10:文化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1:自我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2:处罚
对犯有过失、错误,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企业声誉的员工或部门,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等处罚。
三、激励策略
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动机激发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1.激励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
·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
·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3.激励要有足够力度。
·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4.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
·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
·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
5.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重感化教育,西方管理中“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值得借鉴。
6.推行职工持股计划。
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具有关心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性。
7.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适当拉开分配距离,鼓励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四、人才类别与激励
1.人才模型
2.激励对策
Ⅰ型人才:高热情、高能力
这是企业最理想的杰出人才。
基本对策是重用:给这些人才充分授权,赋予更多的责任。
Ⅱ型人才:低热情、高能力
这类人才一般对自己的职位和前程没有明确目标。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挽救性。
·不断鼓励、不断鞭策,一方面肯定其能力和信任,一方面给予具体目标和要求。·必要时在报酬上适当刺激。
·特别要防止这些“怀才不遇”人才的牢骚和不满感染到企业,要与他们及时沟通。
(2)勿留性。
·对难以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干脆趁早辞退。
Ⅲ型人才:高热情、低能力
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尤其年轻人和新进员工。
·充分利用员工热情,及时对他们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
·提出提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
·调整员工到其最适合的岗位或职务。
Ⅳ人才:低热情、低能力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有限作用。
·不要对他们失去信心,但控制所花时间,仅开展小规模培训。
·首先激发其工作热情,改变其工作态度,再安排到合适岗位。
(2)解雇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