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市长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合肥市长岗小学三年品质提升发展规划(2015年9月——2018年8月)
(初稿)
前言
编制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与促进学校规范、自主、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创建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合肥市中小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具体要求,学校在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发展规划框架中,本着让示范区孩子留得下、上好学的宗旨,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可持续性发展,在征求学区群众、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学校办学品质三年提升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1、学校基本状况
合肥市长岗小学坐落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片空港经济示范区秀丽的宝教寺水库南岸,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约五公里。学校始建于1949年宝教寺,1971年迁入现校址,曾名为“肥西县长岗中心小学”、“肥西县长岗学区中心学校”,2013年9月划入合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12月更名为合肥市长岗小学。
学校现辖三所完小(校本部、希望小学、贾郢小学)、一个红灯教学点、一所长岗中心幼儿园,学区辐射高刘社区长岗街道、新桥家园、宝教寺村、南庄村、岗北村、贾郢村、南仓村、焦湖村,学生近1100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小学高级职称30人,本科学历22人,专科23人。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区级骨干教师6人,校级名师7人。
近年来,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创建,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先后荣获了“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第二届广玉兰杯古诗文诵读大赛教师组一等奖”、“合肥市特色学校”、“肥西县第七、第八届文明单位”、“肥西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肥西县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一等奖”、“肥西县教育系统优秀集体”、“合肥经开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品质提升背景
2014年12月15日,合肥市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中小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合肥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合肥市中小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品质立教、品质兴教、品质强教”的教育发展思路。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区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外引内提”,实现了“让经开区孩子就近上好学”办学宗旨。空港经济示范区位于经开区北区,目前处于启动发展阶段,教育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但发展前景广阔。学区主要面对空港示范区拆迁安置居民,家长知识水平层次低,很多孩子为“留守儿童”。因此,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空港示范区大建设的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适应空港快速发展的教育需求,成为空港示范区人民信赖的优质教育资源。
3、存在的不足
(1)学校现有的校舍及场地不能满足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发展需要。随着空港经济示范区启动建设,高刘镇有6个村的整村推进拆迁安置小区坐落在长岗地区,未来长岗社区安置人口逐步会达到3万人,学生数会逐年增加,学校面临场地狭小,校舍紧缺的突出问题,学校迁址新建迫在眉睫。
(2)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参与教科研热情不够,缺少自我发展规划,存在职业倦怠思想。
(3)学校的管理不够精细科学。学校的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就事论事。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热情不高。
(4)学校教学质量与老百姓对城市优质教育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学生活动、特长培养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还未健全,成果不够突出。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合肥市中小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品质提升,努力打造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2、办学思想
办学宗旨:让示范区的孩子就近上好学 办学理念: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成特长 办学特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精神:组织有序的团队精神
训练有素的科学精神
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
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
校
风:文明勤奋、务实求真 教
风:爱岗敬业、解惑求精 学
风:健康乐学、探索求新 校
训:立志、修身、创新、进取
(二)发展目标(品质提升)
1、近期目标:
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通、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育名师 建设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创特色 建设求真的校风,求精的教风,求新的学风
——建名校
2、长远目标:
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资源、一流的管理,创建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提升学校管理质量
总体目标:
优化学校内设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学校管理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创建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措施:
1、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精英骨干进入学校管理层,学校管理干部“能上能下”,实行动态管理。
2、坚持校长办公会议集体决策制度,做到政令畅通。
3、健全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4、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监督作用,实行政务、财务公开。
5、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6、完善班、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优化内设机构,提升管理效能。
2、构建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管理团队。
3、构建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做到校园安全零事故。
4、创建合肥市语言文字示范校。第二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
1、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
2、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3、基本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册。
4、启动合肥市“体艺2+1”示范校的创建。
5、创建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第三年:(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学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教职工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3、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4、创建合肥市“体艺2+1”示范校。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学习型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2、管理成果:学校争创“合肥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合肥市体艺2+1示范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经开区学校中处于一流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提升师资质量
总体目标: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观念新、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打造1—2名区内有一定影响的名师。措施:
1、开展“读好书、明师德”活动,争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创设富有成效的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4、每年开展一次校级名师评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
5、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提升教师基本素质。
6、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
7、召开班主任工作论坛,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做好教师到南片学校支教学习工作,加强南北片及结对学校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2、指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三年规划,促进自主成长。
3、开展第二届校级名师评选活动。
4、培养第三批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2名,培养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5名。
5、培养1名区内有一定影响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第二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
1、继续做好教师到南片学校支教学习工作。
2、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稳步实施。
3、教师读书氛围浓、学习意识强、学习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
4、教师科研能力提高,部分教师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学科论文。
5、培养区市有一定影响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第三年:(2017年9月——2018年8月)
1、继续做好南北片教师支教学习工作。
2、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进行评价总结表彰。
3、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成果展示。
4、涌现出区级学科名师1—2人,成功申报区内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1—2人。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实现教师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0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00%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申报区级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1—2人。
(三)提升教育科研质量
总体目标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修订完善校本教材,规范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措施:
1、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2、教研组建设要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子课题。
3、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区级及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申报一个课题,通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能力。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教研室每年开展各学科“聚焦课堂”教学大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微课、翻转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大赛,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6、通过“一课多磨”、“同课异构”活动,打造高效精致课堂。
7、不断完善修订校本教材,力求校本教材更加科学。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
2、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3、组织教师参加区第六届“聚焦课堂”大赛,力争至少1个学科获得一等奖。
4、组织教师参加微课、翻转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大赛,力争在全国大赛上实现零的突破。
5、完成省级课题《农村偏远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结题工作。
第二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
1、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至少成功申报立项1个市级以上课题。2、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
3、至少有1个教研组获得市级先进教研组称号。
4、组织教师参加区第七届“聚焦课堂”大赛,力争有1—2个学科获得一等奖。
5、组织教师参加微课、翻转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大赛,力争在全国大赛上有1名教师获得二等奖。第三年(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各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或顺利结题。
2、学校至少有1个区级学科教科研基地。
3、组织教师参加区第八届“聚焦课堂”大赛,力争有2个以上学科获得一等奖,并有1人在市级课堂教学大奖赛上获奖。
4、组织教师参加微课、翻转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大赛,力争在全国大赛上有1名教师获得一等奖。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积极性高,学校教科研活动氛围浓厚。
2、学校在区级课堂教学大奖赛每年获奖人次、等次呈上升趋势,打造出1—2名区级名师。
3、课题研究方面,至少有2—3市级以上课题顺利结题,至少有1个课题获得市级教科研奖。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总体目标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教风正、学生学风浓,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建立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质量受到家长、社会高度评价,教学质量区内一流。措施:
1、完善教师备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要求和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2、深入开展数学“5521”和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法”课改模式,提升语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3、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4、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达到区平均水平。
2、数学“5521”和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法”课改取得成效,有经验总结、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3、中青年教师都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二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
1、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超过区平均水平。
2、数学“5521”和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法”课改取得显著成效,有多篇经验总结、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或获奖。
3、学校教师都能够掌握现代信息,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第三年(2017年9月——2018年8月)
1、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达到区内一流水平。
2、数学“5521”和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法”课改取得大面积丰收,有多篇经验总结、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或获奖。
3、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高效。三年达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达到区学校一流水平。
2、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10%以上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
3、汇编《数学“5521”课改探索》和《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法”课改探索》相关论文集。
(五)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总体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对外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独立自主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措施:
1、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3、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4、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和对外交流活动。
5、加强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建立社团活动评价体系,力争办好2—3个校级精品社团。
3、在学生活动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区级获奖,产生一定影响。
4、学生学习质量绿色评价居全区中等水平。第二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
1、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力争办1—2个区级精品社团。
3、在学生活动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市级获奖,产生一定影响。
4、学生学习质量绿色评价居全区中上等水平。第三年(2017年9月——2018年8月)
1、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力争办1—2个市级精品社团。
3、在学生活动中,有一部分学生在省级以上获奖,产生一定影响。
4、学生学习质量绿色评价居全区上等水平。三年达到的预期效果
1、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显著,文明礼仪程度高,95%以上学生都能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
2、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3、有部分学生在区级以上活动中获奖,并产生一定的影响。
4、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逐年提高,成为全区上游水平。
(六)提升教学环境质量
总体目标
在社发局统筹安排下进一步充实完善校园的硬件建设,不断丰富现代信息技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环境育人,确保教育教学的后勤保障,做好新学校的校园文化的规划建设。(附新校规划图)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2、及时预算、添置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及教学软件、图书等。
3、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做到整洁雅致。
4、加强新校功能室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一流的活动空间。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添置所需教学设备,公物管理到位,维修及时。
2、浓厚校园特色文化氛围(信息技术应用)。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做到一班一品。
4、校园环境整洁舒适。
第二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
1、启用新校区。
2、校园功能区划明确,设备标准化。
3、校园环境整洁,经开区一流。
4、更新以特色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三年(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环保节能。
2、新校各功能室正常使用,建设少年宫。
3、对外开放标准化运动场地。三年达到的预期效果
1、及时预算、添置、维修所需教学设备,保障日常教育教学,校园环境保持整洁典雅,发挥育人功能。
2、新校的校园文化规划、布置体现信息技术特色,环境典雅,功能室齐全,设备齐全,市级一流。
(七)提升办学特色(信息技术应用)内涵
总体目标
坚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措施:
1、加强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
2、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融合。
3、开展小学生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电脑动画等电脑制作活动。
4、开展师生教育博客、空间评比活动。
5、培训机器人辅导团队,组建机器人社团,参加机器人比赛。年度目标:
第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修订完善校本教材。
2、建立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
3、师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大赛,市级以上获奖达到5人次。第二年(2016年9月——2017年8月)
1、培训机器人辅导团队,组建机器人社团。
2、建立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评价体系。
3、师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大赛,市级以上获奖达到10人次。第三年(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建设数字化校园,建立资源平台。
2、师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大赛,市级以上获奖达到20人次。
3、组队参加机器人比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4、建立学生电子书包,网上作业评价体系。三年达到的预期效果:
1、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特色办学内涵达到了进一步发展,学生信息素养达到了全面提升。
2、建设好数字化校园,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习。
四、品质提升的保障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校长助理、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堡垒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纽带作用。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扎实推进,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合肥市长岗小学 2015年8月3日
第二篇: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创建温馨村小三年发展规划
为切实加快我校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建温馨校园,特制定适合我校发展需要的规划,以指导学校工作。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为宗旨。
2、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温馨村小。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学校,为形成品牌校奠定全面基础。为此,我校积极开拓创新,团结互助,勤奋进取,为圆满完成三年规划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3、具体目标:
一、完善学校建设及教育设施配备和校园绿化。学校建设及教学教育必备器材配备达标是重点,校园建设和环境绿化是我们今后三年的投入立足点。
具体规划如下:
1、抓紧完善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各功能室都将为学生创造更舒适、更现代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享受学习的无尽乐趣。(1年时间)
2、努力进行校园的绿化美化活动。打造花园式校园。(2年时间)
二、追求现代管理 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现代化。学校干部要淡化干部的行政长官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业务能力。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新理念。学校管理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因此,要开发全体教师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内在积极性,创建规范、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促使郑村小学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规划如下: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性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温馨教室”,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 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校风,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5、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和谐的学校文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力争示范学校达标。
三、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动态的、吸优从教的师资调控制度已被社会认可。因此,坚定考核聘任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整不适应学校发展的人员。优者上,能者进,人品至上,水平至上,在流动中稳定,在稳定中提高。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提高上创造条件。
具体工作如下:
2017年:需要进一步调整干部队伍,做到责任到位,领导到位;拓宽渠道,促进内部发展。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强化学习、确立科研项目,为骨干教师创设提高业务水平的环境。充实完善学校教育专家队伍,鲜明骨干教师的业务形象,规范考核聘任制。
2018年:进一步充实学科队伍,召开教师教学研讨会,初步形成能代表谢家村小学水平的教学骨干集体。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019年:创设内外交流平台,为教师铺路架桥,创造条件。
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也惟有高质量的学生才能体现学校存在的价值。我们在坚持基础学科的前提下,要以个性化发展为策略,确实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
(1)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人本”教育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为指针,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一切德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
(2)建立完善少先队活动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3)建立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评比制度,不断完善评比细则,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使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逐渐形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5)建立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逐步尝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家长跟踪评价的评价方法。
(6)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要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品行记录;要让大大小小的排头兵“上墙”,要让每一个学生不仅能挖掘自己的潜能,还能吸纳身边的榜样;要奖惩相宜,表彰、鼓励要对集体,批评、帮助只对个人。
(7)要加大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扩大学习容量,增强训练密度,减少无效劳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学校的宏伟蓝图,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实现三年中长期办学目标,为创建温馨村小而努力工作。
创建温馨村小三年发展规划
红星乡谢家小学 2016年10月12日
第三篇: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火把刘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学校有7教学班,300名学生,17名教师。教师合格学历为100%,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大专学历60%;
一、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办学优势
1、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2、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干劲足,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教育质量稳居市镇前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以中心校为目标,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在施教区声誉较好。
4、办学特色逐步凸现。学校的常规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特色项目成果明显。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2、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学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已形成,但还不够鲜明,特色项目不特别强。
二、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继承、创新,希望从这里升起!
1、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教育要创新、学习要创新、事业要创新。
2、希望从这里升起: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我们未来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将在这里升起!
三、学校的发展目标
教学设施现代化,学校管理法制化,队伍建设人文化,教育质量最优化,办学特色品牌化。把学校办成富有成效,特色鲜明,声誉度高的知名农村小学。
1、师资队伍建设:在原有的十名市镇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基础上,再增加6名市镇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并提高相应档次。
2、教育科研:顺利结题《课堂教学创新化研究》这一市级课题,并继续申报一到两个市级十一·五课题。每学年均有20篇以上的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四、具体工作目标
(一)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加强教育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满足教育发展需求。三年中,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2013年按标准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先进村小”;2014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开通学校网站,建设好校园局域网;2015年,建设好市示范图书阅览室。
2、加强学校软件建设,添置必要的教学软件设施。三年中,对各室均按省相关标准要求,添置各类教学资源设施、设备。
(二)强化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三年中,根据学校不断发展的态势,及时制订和调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
1、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各种管理制度进行适时完善,以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依法治校的民主进程。
2、明确职责,加强层级管理。坚持将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各办公室(教师)对年级组(教研组)负责;年级组(教研组)对各处室负责;各处室对校长室负责。使各管理层面都有明确的职责目标,做到有职有权,各司其职。
(三)引进竞争机制,加强班子建设
1、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及时考核,积极评价,着手建立学校后备干部人才库的建设,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做实事,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各类干部。
2、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适时稳妥地推出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积极培养建党积极分子,每年发展1—2名同志入党。
(四)加强人文关怀,搞好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和学习。40周岁以下教师人人参加计算机培训,中青年教师大专达标率达100%,本科率达20%;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老教师要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做实施“青蓝工程”的积极参与者;中青年教师积极争当市、镇、校骨干教师;树立先进,弘扬先进,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选聘、考核与评定工作,每学期举行两到三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优秀班主任工作的评选工作。
(五)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教育教学工作“七认真”检查,和随机的抽查,把教育教学的管理重点放在过程管理,使常规管理落实在平时,真正使学校常规管理所结出的成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扎实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认真建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申报一至二个市级课题,课题涵盖所有学科。70%以上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专题总结在区、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认真扎实地进行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真正起到教育教学科研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扎实抓好教学质量。学校将研究出台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点抓好教导处、教研组,特别是集体备课组的工作,并将其纳入评先、评优体系。对各学科、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及总结反思进行科学评定。
4、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渗透新课程理念,确立“让学生成为善思、乐学、创新的娇子,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乐园”的理念,注重新课程理念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体现,特别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体现,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六)抓好特色教育,寻求教育事业新突破
1、抓好常规管理这一传统特色的建设。继续保持“张家港市常规管理先进村小”这一荣誉,再创“苏州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2、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完善,确保在对学生的校本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完善和修订校本课程,以激发了孩子们发愤读书,报效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
学校的主动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学校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保障。
(一)内部保障
1、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制度管理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教代会真正成为审议、民主监督、决策学校重大事项的重要机构。
2、组织保障。形成党、政、工、团、队的组织保障体系,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合力。
3、资源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使学校每一项设施都服务于、服从于学校的主动发展。
(二)外部保障
1、政策保障。通过政府和各级对学校的政策优惠和倾斜,着力发展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经费保障。学校将加大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信息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队伍保障。学校的主动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配备至关重要,期望能得到相关领导部门对本校教师结构的关注,补充新鲜血液,使学校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新形势新目标鼓舞人心,新征程新跨越催人奋进。我们将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实现我市“两个率先”的勇气,以求真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明确目标,团结一致,扎实工作,认真完成恬庄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制订的各项任务,开创恬庄小学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第四篇: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东安三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0年9月-2013年8月)
一、发展现状与分析
1、学校发展规模与环境
上海市徐汇区东安三村小学坐落于零陵路天钥桥路,隶属枫林街道。校园整洁,环境优美,设备齐全,设施先进。学校现有学生400人,14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工49人,小学高级教师比例达到71%,57.5%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学历,教师平均年龄40.8岁。
东三小学从建校起,就确立了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篮球特色品牌,每年举办篮球杯赛,为篮球运动的普及作出努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徐汇区文明单位、徐汇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徐汇区体育特色学校、徐汇区平安校园、上海市无烟学校。
2、办学优势与经验
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出了“智善乐健”的育人目标,每年举办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努力把东三学子培养成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合格的毕业生。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全体教师悉心研究教学教法,特别关爱这些孩子,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学校的大集体,尽快适应上海大都市的生活。
3、问题与不足
学校所处地段老式民房与现代住宅并存,家长的层次差异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大,个性化教育需求多样且强烈。几年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率越来越高,家庭教育较为薄弱。
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不均衡,整体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尚未形成,“育人”的意识和能
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教学管理的精细化、阵地教育的有效性、教研组功能与形态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体制需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爱育人强基重质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一生的幸福
以爱育人:以师爱滋养学生心田,让学生感受爱、懂得爱、付出爱,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强基重质:加强基础,着重抓规范、抓课堂、抓队伍、抓习惯、抓风气
和谐发展:干群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在和谐的环境中引导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2、办学目标:智善乐健培育真人
在上一个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办学水平,力争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理念巩固、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教育活动协调有效、教育质量不断上升、社会影响不断改善的学校。-1-
校风:勤学求实和谐创新
学风:乐学善思探究合作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奉献
以“人品正、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强”为目标,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3、培养目标:求善求智求乐求健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求善、求智、求乐、求健,具有爱国情怀、时代精神、基础学力、健身意识和开朗性格的人。
(1)求善——具有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遵公德、守法纪、肯奉献、能创新、善合作、会关心、明责任、讲诚信。
(2)求智——具有基础学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有求知的兴趣、认真的态度、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求健——具有健身意识:懂得健康涵义,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健身习惯。
(4)求乐——具有开朗的格:热爱生活、兴趣广发、情趣高雅、活泼乐观、生活习惯良好。
三、德育与文化
(一)基本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领,在实践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增强学科德育、少先队教育、班主任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的好少年,基本形成勤学求实和谐创新的校风。
(二)主要措施
(1)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学生生活,广泛倾听意见,掌握社会动态,了解学生热点;教导处须每学年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开展问卷调查,努力把握新形势下不同年段学生的思想脉搏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避免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
(2)重视学习提高。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学习,重视对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生活环境变化的研究,重视德育信息的采集和外校德育经验的借鉴,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分析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宣传。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练好教育的基本功并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和经验总结。
(3)明确基本要求。中低年级学生,要从行为规范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五爱”精神和爱家乡、爱集体的品质,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高年级学生应加强国情和法纪教育,重视良好品格的修养和心理的自我保健。
(4)坚持改革创新。在坚持原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制度和形式的基础上,注意结合时代变化,探寻多种切实有效的德育方式,特别是探索在体育与生命科学教育的结合中贯穿和渗透德育,丰富学校生活,加强实践环节,设置多种服务岗位,让更多学生得到实践锻炼;重视班集体建设,加强对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与考核;支持班主任工作创新,倡导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各科教学,开展探究性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提高;继续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问题学生的帮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进步。
(5)增强整体合力。全员参与,广泛动员:校内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须增强育人意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育人水平,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加强与社区及青少年活动基地、校外教育机构联系,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全校内各类制度,协调校内各部门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做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努力使学校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增强德育实效。
四、党组织建设
1、积极参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创设良好教书育人氛围。
五、课程与教学
(一)基本目标
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健全教学常规管理,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营造严谨治学巩固,重视学习习惯培养,提高学习成绩和基本学力,有效提升底线,鼓励发展特长。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常规管理。重平时、抓日常。修订并重申教学常规要求,加强常规检查和考核,尤其要关心和重视学生学习和各环节的检查和指导,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改进教研活动,在认真研讨教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分析;鼓励听课、评课和反思,开展教研组评比;重视实验室、图书室建设,努力发挥相关教育设施在教学中的作用。
(2)重视课程建设。严格按国家计划落实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安排好各年级的课程,优化课程结构;落实环保、安全、国防、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知识的教育;重视活动课建设,充实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设置;积极开展科普活动,落实劳动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体艺术活动,努力提高体育和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开拓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3)推进改革攻坚。加强学习,转变观念,重视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明确各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探寻不同年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坚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坚持必要的补差补缺并结合思想疏导;充分得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4)促进教研增效。增强科研意识,重视教学研究,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应逐步落实学科研究课题;结合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和学科特点确定课题内容,努力在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等研究领域确立课题,争取有所突破。形成和谐、开放、协同的教研氛围,积极参加区、校的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
(5)加强学科建设。
六、师资与队伍
(一)基本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善学习、乐奉献、懂管理、能写作、思进取的干部队伍和一支师德良好、心理健康、业务熟悉、乐于改革、踏实肯干、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明确工作重点,做到“三个深入”:深入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深入教师,了解教师,关心教师,发展教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深入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来。
2、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以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以进一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校本规范为抓手,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继续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以五十年校庆为契机,与退休老校长、老教师座谈,挖掘校史,了解校史,增强爱校热情,提高工作热情。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关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以“三奖”评比为契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为平台,关注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发展,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
七、后勤与服务
(一)基本目标
进一步优化校园整体环境,师生员工校园安全意识增强。构筑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提升教育教学、创建文明单位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措施
1、扎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各项制度,明确安全岗位职责,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2、规范技防设施使用和管理,规范学校门卫制度,全面推行来访人员挂牌进校,学生离校必须有出门证;学校财产外借必须经校级领导同意,要有借条并需有出门证。
3、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加大校舍安全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门卫安全检查工作(包括双休日的校园安全)。
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学校经费使用,实行校务公开,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实施细则,确实保证学校资金的安全及合理使用。
5、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做好收费公示工作,严格执行“明白交费卡”。
6、定期召开后勤工作、安全工作例会,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临时工的管理。
八、保障措施和制度
1、聘请一批相对固定的专家在规划正式出台前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给与建议与评估,保证规划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
2、坚持科学发展观,组建“规划实施管理评估小组”,推进规划的分部门落实,也便于适时调整。
3、监理规划实施文档管理,有意识积累素材,为评估做好准备,也为研究形成连续系统的评价体系、规划远期目标提供参考。
第五篇: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5~2017)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5~2017)
为了推动我校办学水平理性发展、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显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显特色,教学高质量的精致型的品牌学校。特制定《城关小学2015——2017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余名。在编教师?名, 其中高级教师?人,占?%,一级教师?人,占?%,二教师?人,占?%。
办学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社会声誉不断上升。学校先后获得?等荣誉。
二、学校发展的主要优势
1.学校有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组合时间虽然不长,但班子成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充分发挥各处室的管理功能和协调作用。
2.学校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平均年龄?岁,且每年均有2-3位新教师分配来校,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年轻教师学历高、可塑性强、工作积极性高,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盾。
4.学校校舍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通过学校校舍的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逐步形成规模办学走势,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循环。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教育教学设备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对办好学校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
1.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学校在全县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和教师不多。骨干教师数量少,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也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2.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加大,学生和家长的素质相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地学生的家庭中,单亲家庭子女占比也较高。因为大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家长平时都忙于生计,很少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而一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其他表现。对于目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特色教育等缺少意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办学理念
二、学生培养目标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第三部分 规划具体实施目标
从学校管理、德育、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特色等六个方面探讨三年的发展。
一、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构建民主和谐校园
总体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
主要措施:
1.实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民主生活,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坚决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水平。
2.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狠抓安全工作,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努力打造平安、卫生、文明的和谐校园。
3.增强服务意识。尊重、关怀、信赖和帮助每一位教师;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爱护学生、服务于学生,努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搞好食堂管理、生活管理;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重视德育教育,凸现办学特色
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引领学生崇真、向善、尚美。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开发德育实践基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做真事,学做真人,人人争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社会好少年。
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培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班主任队伍,以“骨干班主任”评选、班主任论坛为载体,努力培养一支战斗力强、师德形象佳、理论水平较强、面貌新的年轻班主任队伍。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良好的德育氛围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效。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会受到无形的约束,他们会不断约束自己的言行,向着“真、善、美”发展。久而久之,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师生共同设计适合本班的班级公约、班训、班牌等,建好班级特色角,努力挖掘并发扬班级特色,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2.逐步将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育人环境相融合,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剪纸长廊,经典阅读长廊,书画长廊,校园内开辟一个小型的劳动实践基地。
3.着眼细微处,营造浓浓的德育氛围,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条柱子会说话,让每一块草坪会说话,营造如厕文化,餐厅文化,书香文化,礼仪文化等。
(三)活动中育人。
活动最受孩子们喜欢,把教育融入到一个个活动中来,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学到更多,懂得更多。
1.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拟定系列活动方案,努力做到月月有育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精品。
2.办好读书节、艺术节。读书节,让每个学生爱上阅读,人人有书读,时时能读好书,让书陪伴孩子成长。艺术节,让孩子的艺术细胞不断滋生,张扬个
性,展示自我,他们会变得更自信,更出色。
3.夯实少先队阵地建设。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和小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大队委员竞争上岗制度,开设好队长学校,建设一支有较强自主意识、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使之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学校的小主人。上好两周一次的中队活动课,要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
(四)抓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孩子的安全有了保障,一切教育才有可能开展,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排除校园内一切安全隐患。人人都是安全隐患排除专家,发现一个安全隐患换要在第一时间排除。
2.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辅导室,配备一支合格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每位教师通过培训上岗,随时辅导帮助学生疏通心理上的问题。
3.开展安全疏散演习活动。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每学年至少开展一到两次安全逃生演习活动。
(五)利用家乡资源建设德育基地。
利用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丰富建立五大德育教育基地,根据各个实践基地的特色,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努力把德育基地搬进校园,搬进教室,让基地建设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品牌。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创一流教学质量
总体目标: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树名师、育名生(思考力、记忆力、创造力、行动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聪明、有情趣之人。
主要措施:
1.加强基础课程建设
(1)对基础性学科进行统整,对音乐、体育、美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每学期打击乐、诗与画十周的学习课时,国际象棋、书法每学期十课时的学习课时。
(2)每周一节快速阅读课、写字课
学生每周还要进行2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时间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同时提高思维品质。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做读书笔记,主动进行阅读交流。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2.开发探究型课程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我是天才”系列课程。记忆管理图像式学习理论、栓钉法、两两相连法、数字卷标、了解如何记忆长久、增进人际关系、克服学习的惰性与恐惧、应用抽象与形象思维、深度开启脑中的记忆门扉、成为聪明人的用脑方法、掌握考试的百分百重点记忆、故事法、卷标法、索引法、达到大脑高速整合、自信学习成长、基础思维导图学习、思维导图学习原则、垂直思考、水平思考、最新的笔记技巧、有效掌握关键重点、打通思路关节、快速阅览技巧理论、闪视训练、各项学习技巧整合运用、落实学习技巧于学校课业之中。
3.网络课程:
依托学校建立的综合平台,(即Moodle模块化对象导向动态学习情景)建立网上开放性学习的课程体系,并构建较为新型的教师评价学生的体系。并通过开发应用,逐渐改变原有的作业、评价体系,更为注重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总
结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作业及测试办法。
4.逐步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修订完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儿童阅读、书法特色。
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水平;推进教师的课题研究技能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成果。注重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教科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主要措施:
1.营造学校教育科研的氛围,创办学校科研刊物,结合学校每年四月份读书节的系列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进行组内交流,并推行读书论坛制度化。每年聘请有关教育科研专家做讲座、指导,提升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2.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确立 “梯队式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性指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培养“合格型”、“发展型”、“引领型”三个层次教师,并制定出相应的细化目标,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各梯队的青年教师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课题申报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课题研究、管理的体系,建立对课题研究过程有指导性的相关制度,积极监督、抓好课题成果的撰写总结工作,力争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4.推进学习型教研组建设,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开展同伴互助,以问题为课题,以实践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检查、指导、布置工作。每学期每位教师交论文或课题报告一份。结合师资培训,每学期组织1-2次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报告,提高教师的认识与能力。每学期组织“教育教学论坛”,坚持隔周学习例会制度,给教师创造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相互学习的机会。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总体目标: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促进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教学特色的骨干教师。
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时政和教育教学法规,以集中组织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每两周一次的学习时间。结合时政,每学年邀请专家、领导作相关讲座,开展师德论坛活动。发挥巾帼示范岗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活动。
2.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层次与品位,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实施派出学习归来汇报课制度;对公开课、展示课,各教研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采用磨课制,力争培养出更多的教学骨干;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加强教师管理,严格教师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采取教师自主评价、教师间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发展潜能,促使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把创建活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之一。建成工会健身活动室,倡导每天锻炼半小时,根据教师的性别、年龄特点,制订达标标准及奖励办法,激励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倡导健康工作,幸福生活理念。
第四部分 规划保障机制
一、思想理念保障 通过宣传学习,使教师理解规划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确立人人都是规划主体的理念,发动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规划的制定和研讨中来,思想上重视,行动中落实,使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和追求,领会和把握规划的内涵,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和文化氛围,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念保障。
二、管理组织保障
1.本着职权清晰、任务明确、科学高效的原则,成立党政干部、工会干部和教师代表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全面领导规划的制定、论证、实施、考评等环节实施,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规划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落实、考评等环节的实施。
2.健全管理网络,党、政、工职责明确,努力发挥各自职能,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教工大会的民主管理职能,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3.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要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4.成立“三年规划实施督导组”,聘请家长、专业人士参与。同时在规划执行中,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完善规划内容,使之更具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资源后勤保障
1.加强校园安全设备的维护,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防盗作用。
2.每年都争取投入资金,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拟建微格教室、校园电视台、多功能演播厅、学校荣誉陈列室、工会健身活动室、科技创新实验室等。
3.巩固现有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能与时俱进,充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4.对外开放学校的优质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与开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家长、社区的多样化需求。
三年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畅想,结合了时代的要求,展示着学校灿烂的明天。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有老方桥小学全体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一定能共同谱写出方小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