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4 18:4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3-201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2013-201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前景与发展

战略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即时通信(IM)发展概述

第一节 即时通信的概念与应用

第二节 即时通信发展历程与社会影响 第三节 全球即时通信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章 2012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分析

第一节 移动IM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一、网络环境

二、技术环境

三、终端环境

第二节 移动 IM市场现状分析

一、市场规模分析

二、竞争格局分析

三、应用发展分析

第三节 移动IM用户行为分析

一、用户群体分析

二、应用行为分析

三、工具忠诚度分析

第四节 移动IM市场发展前景

一、市场潜力分析

二、市场驱动分析

三、市场发展趋势

第三章 2013-2018年中国传统IM运营商移动IM市场战略分析

第一节 传统IM运营商外部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会分析

二、发展挑战分析

第二节 传统IM运营商内部资源分析

一、资源优势分析

二、资源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传统IM运营商移动IM市场战略分析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腾讯-QQ+微信

二、微软-MSN+Skype

三、阿拉里巴巴-阿里旺旺

第四节 传统IM运营商竞争力综合评价

第四章 2013-2018年中国通信运营商移动IM市场战略分析

第一节 运营商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会分析

二、发展挑战分析

第二节 运营商内部资源环境分析

一、资源优势分析

二、资源劣势分析

第三节 三大运营商移动IM市场战略分析

一、中国移动-飞聊

二、中国电信-翼聊

三、中国联通-沃友

第四节 通信运营商IM市场竞争力综合评价

第五章 2013-2018年中国手机厂商移动IM市场战略分析

第一节 终端厂商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会分析

二、发展挑战分析

第二节 终端厂商内部资源环境分析

一、资源优势分析

二、资源劣势分析

第三节 手机厂商移动IM市场战略分析

一、苹果-iChat 二、三星-ChatOn

三、诺基亚-Nokia IM

四、小米-米聊

第四节 终端厂商IM市场竞争力综合评价

第六章 2013-2018年中国移动IM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第一节 竞争环境分析 第二节 竞争要素分析 第三节 竞争趋势分析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摘要(WOKI):

图表:2005-2012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2年中国月度CPI、PPI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10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10.12-2011.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2012年不含农户)图表:2005-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单位:亿元 图表:2005-201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2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6-2012年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图表:即时通讯用户男女性别比例 图表:即时通讯用户的职业结构

图表:即时通讯用户仍然以低收入状况 图表:即时通讯用户受教育程度

图表:用户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的频率分析 图表:用户最常用的即使通讯软件 图表:用户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的目的

图表:影响用户选择即时通讯工具的因素分析 图表:中国即时通讯用户使用安全防护措施情况

图表:中国主要即时通讯软件月度覆盖人数情况分析 图表:中国主要即时通讯软件有效时间份额

图表:2013-2018年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图表:略......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6财务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6财务分析报告

1.1 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 年4 月20 日成立,注册资 本为518 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 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31 省(自治区、直 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我国在 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 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 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以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 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著名客户品 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以及“134(0 至8 号段)”。

截至2004 年底,中国移动的网络已经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 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2 亿户,于184 个国家和地 区的235 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 国际漫游业务,与73 个国家和地区的51 个运营商开通 了GPRS 国际漫游,国际短信通达106 个国家和地区的214 家运营商,彩信通达4 个国家 和地区的14 家运营商。1.2 公司股权状况

1.3历年中国移动累计用户情况

2006年,中国移动集团完成31省移动公司的收购,并陆续推出新的号码段和业务服务,积极保持了用户数的稳定增长。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的用户总数达到30120万户,其中签约用户总数达到6530万户,预付费用户总数达到23590万户,全年净增用户数达到5450万户,增长率达到了22.1%。

截至2006年年底,移动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7.5%,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2006年,移动集团紧紧围绕低成本的策略,加大了农村移动通信发展的力度,农村地区网络阔覆盖进一步完善,低成本的营销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通过“神州行家园卡”、超低价手机、空中充值以及符合农村特典的营销策略,农村市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的“农信通”业务发展迅猛,满足了农产品的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化需求,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了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同时,中国移动仍就大力发展集团客户,针对性的提供了集团客户整体解决方案,“气象通”、“校信通”、“银信通”“警务通”“城管通”等重点行业应用得到规模化的推荐,签约了一批跨国集团客户移动信息化项目。截止2006年年底,集团客户规模总数达到139万家,纳入集团客户管理的个人用户数占用户总数的比例达到26.4% 1.4 历年中国移动用户组成结构变化情况

由于中国移动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展的差异化服务,在营销策略上在维持高端客户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低端市场的开拓,因而近年来中国移动的预付费用户所占的份额逐年增大,由2000年占用户总数的27.6%,增长至2006年的78.3%,已成为中国移动的主要客户群体。虽然签约用户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率大大低于预付费用户,因而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2006年签约用户占用户总数的21.7%。1.5 中国移动签约用户月度增长情况

中国移动的签约用户主要包括全球通及与移动集团签订服务合约的客户,一般来说属于高价值客户,ARPU值比较高。2006年,在进一步发展品牌的差异化优势前提下,同时通过营销资源倾斜的手段,中国移动加大签约用户发展和维系力度,使得用户的忠诚度不断的提高。尽管电信市场对于高价值客户的争夺加剧,中国移动的签约用户在维持了原有的规模的基础上略有增加,月平均增长率为0.58%。1.6 中国移动预付费用户月度增长情况

中国移动的预付费用户主要包括神州行、动感地带及针对低使用量用户市场推出的本地品牌或套餐产品用户。由于中国移动推出一系列针对低使用量用户的营销手段,针对“动感地带”,中国移动以提高客户群规模、提高新业务比例、塑造年轻人文化内涵作为品牌发展的重点,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和目标客户规模。针对“神州行”品牌,移动集团加强成本控制,保持客户规模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强化资费管理,使得话务量与收入的增长更为合理。

这些营销手段使得预付费用户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率,2006年中国移动的预付费用户净增5050万户,增长率达到27.2%。从2006年的月度数据来看,平均每月增长在2.0%左右。2006年3月增长率达到2.5%。

1.7 历年中国移动短信业务使用量变化情况

中国移动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和业务推广,增值业务收入比重又有提升,增值业务收入结构继续优化。2006年增值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93.09亿元,比2005年增长38.1%,增值业务收入占营运收入的比重达到23.5%,比2005年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的新业务保持稳健的增长,已经成为公司发展强劲的驱动力,成为拉动营运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6年,中国移动的国际漫游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GSM国际漫游通达219个国家和地区,GPRS国际漫游通达138个国家和地区。移动用户可以与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个移动运营商的用户互送短信。

短信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短信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22.01亿元,短信普及率(短信业务使用用户数占用户总数的比例)达到89.8%,短信业务使用量达到3,533.8亿条,日均近10亿条。

2006年,彩铃收入达到人民币67.51亿元,WAP收入达到人民币68.75亿元,彩信收入达到人民币9.84亿元。手机音乐逐步成为用户时尚的音乐消费和体验模式,全年彩铃订购超过4.7亿次。通过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手机报成为基于手机的新媒体。飞信提供的IM业务丰富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手机邮箱、移动博客、手机搜索等使用户通过手机进入互联网的世界。手机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1.8 历年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20%以上,由2000年的649.8亿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2953.6亿元,其中2006年的净增长额为523.17亿元,增长率达到21.5%。话音业务收入作为营运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通话费和月租费收入达到21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3%,占总营运收入的71.6%。

在此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新业务收入和其他营运收入,可以看出其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由2000年的68.8亿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840.2亿元,2006年增幅达227.4亿元,增长率达到37.1%。

1.9 2005、2006年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通话费及月租费,新业务收入(包括短信、其他数据业务和移动增值服务),以及其他营运收入构成。下表反映了本公司各项业务在2005年、2006年的收入变化及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综观中国移动两年来的主营业务收入,月租及通信收入保持比较稳定,占了营运收入的绝大部分,由2005年底占主营业务的74.8%,略有下降到了2006年的71.6%,二心业务的发展比较迅速,所占的份额由2005年的20.6%上升到了2006年的23.5%,已经成为中国移动进一步发展业务,提高营运收入的关键。2.0 2006年中国移动新业务收入构成比例

中国移动继续加大新业务的推广力度,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数据业务和增值功能服务,新业务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2006年新业务收入为693.09亿元,比2005年增长38.1%,占总营运收入比例达到23.5%。

中国移动新业务包括短信业务、其他数据业务(主要是WAP和彩铃业务),以及移动增值服务。2006年,短新业务的收入达到322.07亿元,占整个新业务的比例为68.8%。同时,彩铃收入达到人民币67.5亿元,增长97%,WAP收入达到人民币68.8亿元,增长93%,彩信收入达到人民币9.8亿元,增长170%。2.1 历年中国移动业务ARPU值变化情况

由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新发展用户中低话务量用户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从2000年以来来中国移动电话业务平均每户每月收入(ARPU值)呈持续小幅度下降趋势,其中预付费用户的ARUP发展状况与总体相一致,恰好体现出主流用户对总体营收的影响。从2005年起,签约用户的ARUP开始出现较大增长趋势,这也体现出中国移动在营销推广活动中对签约用户的有效控制。2006年中国移动签约用户的ARPU值为207元,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变化率为11.9%。预付费用户的ARPU值则与2005年的55元持平。2.2 历年中国移动业务MOU值变化情况

中国移动的通话量保持稳定的增长,虽然2001、2002两年预付费用户的平均每户每月的通话分钟数略有下降,但是中国移动随后推出了针对低端客户的“动感地带”品牌,通过每月赠送的通话分钟、设臵亲情号码、神州夜话等一系列的促销手段,促进了话务量的有效增大,2006年预付费用户的MOU值达到293分钟,比上一年增长了21.6%。同时充分的利用了闲时网络,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签约客户的MOU值也有较多的提高,由2005年的589分钟增长到了2006年的671分钟。

2.3历年中国移动EBITDA及净利润变化情况

综观历年中国移动EBITDA以及净利润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移动赢利水平保持了长期持续良好的增长,2006年的EBITDA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达到54.0%和22.4%,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营运利润为921.28亿元,EBITDA为1595.7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9.7%。净利润由2005年的536亿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661亿元,增长率达23.4%。2.4历年中国移动资产总额变化情况

中国移动分别在2002年和2004年资产总额的增加值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完成了对安徽、江西、重庆、四川、湖南、湖北、陕西以及山西八个省市的分公司的收购,而在2004年7月完成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移动分公司以及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收购工作,使得中国移动在2002年和2004年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了64.6%和20.0%。2006年中国移动的资产总额为4946.8亿元。2.52006年中国移动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2006年中国移动的资产总额为4946.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715.07亿元,占总资产的34.7%,非流动资产为3231.69亿元,占总资产的65.3%。

在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711.67亿元,占流动资产的41.5%。其次为银行存款,为822.94亿元。应收帐款为71.53亿元。整个资本结构是比较稳健的。2.6历年中国移动负债变化情况

2006年末中国移动总借款占总资本的比例约为10.9%。总负债由2005年底的1479.2亿元增长到2006年底的1753.0亿元.主要由于中国移动以债务方式支付了中国内地十家移动公司等资产收购的部分对价既包括了新收购的资公司的净债务,但中国移动的财务水平继续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2.7历年中国移动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

中国移动的所有者权益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率,由2000 年的797亿元,变为2006年的319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7%以上。近两年由于移动通话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者权益的增长稍缓,2006年所有者权益增长率为16.9%。2.8历年中国移动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变化情况

公司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是分别反映公司的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表明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款来筹资的。中国移动2001年至2006年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2006年中国移动的资产负债率为35.4%,比2005年的35.1%提高了0.3个百分点。

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值,一个公司的流动比率越高,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公认的合理的流动比率标准值为2。中国移动2000 年、2001 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2、1.3,基本属于正常,2002 年公司的流动比率下降到0.9,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0.9和0.8,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到2005年又开始恢复,2005与2006年的流动比率分别是1.1、1.2。由于2004 年中国移动收购内地十公司,致使流动负债增加,而同时用短期存款偿还了银行的到期票据,流动资产的大幅减少导致流动比率过低。考虑到中国移动没有长期负债且考虑到中国移动能够获得的融资和继续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净现金流入,中国移动的财务状况还是乐观而稳健的。

2.9历年中国移动总资产周转率及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

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是判定企业能否因此创造更多利润的一种手段。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是考察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中国移动的总资产周转率保持比较稳定,基本在0.5—0.6之间变动,变化幅度小于0.8,资产周转率偏低。这个一方面是由于电信业需要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资产的基数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移动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运作和收购活动,公司大量购并之后,内部的整合也需要一定时间。相信随着移动公司进一步调整资本性支出,挖掘现有网路潜力,优化资源配臵,提高投资效率,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的总资产周转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资产净利率是指总资产的盈利能力,它是净利润和平均资产的比值。中国移动的资产净利率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变化幅度小于0.04,2006资产净利率为0.14,表明中国移动的资产利用率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高的。3.0 中国移动商务模式分析

根据中移动2006年财务报告可以看出移动的大部分收入主要来自通话费及月租费。新业务的发展比较迅速,所占的份额由2005年的20.6%上升到了2006年的23.5%,已经成为中国移动进一步发展业务,提高营运收入的关键。短信占了绝大部分(41%),而且应该注意到,这个比例一直在不断地增加。WAP和MMS(彩信)的比例大体相当,并且增长迅速。总结其商业模式主要是:

1、通话费及月租费

2、短信业务,收取信息费用。

3、WAP业务,收取广告费或者用户订增值服务。

4、彩信服务,收取使用费

5、其他增值服务(如:无线音乐的收入)

第三篇: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

自1987年中国开办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在网络建设与优化、业务开发和拓展、服务质量提高与改善、加快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均有了显著进步。回顾过去,历史记载了中国移动通信12年的光辉历程;纵览今昔,中国移动通信正投身于电信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历望未来,中国移动通信正阔步向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迈进。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

至1999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网和No.7信令网覆盖28个省,智能网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2000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GSM900/1800双频网建设正在中部、东部一些省会城市加紧进行。

2.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规模

从90年代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60%。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3405万户,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其中GSM用户占全球GSM用户总数的七分之一。

3.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4.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速数据传真、Ip电话接入业务、信息点播、“神州行”预付费卡智能网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

5.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服务

目前已速成全球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时计费网,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话单;通过综合业务网的建设,使用户实现即买即通;提供1860、1861客服中心查询、多媒体查询、免费打印、划卡查询、人工查询、网上查询等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咨询、申告,贴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大力发展社会代销代办点,方便用户就近购买;与银行等企业合作及通过网上交费,广开交费窗口,方便了用户;加强终端维修中心的建设,解决用户修机难问题。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1999年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普及率的增加而减缓发展速度,相反移动电话在市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增长速度仍然相当快。从中国来看移动电话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2.高技术,低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GSM/CDMA还是第三代)实际上都是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反映,但从资费标准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低资费政策。根据GSMMOU组织(由全球运营商组成)公布的资费来看,我国与黎巴嫩、越南等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是全球最低的。从移动通信建设总成本来看,我国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我们价格比他们低得多,这是与中国市场的销售将点相匹配的。

3.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结构发生巨变

移动电话业务开办之初,手机价格和人网费都比较贵。主要用户群是工商界人士。这些年来,尤其在东南沿海,95%以上的新增用户属工薪阶层,大众消费已成为主流。

4.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

过去放开竞争的增值业务和寻呼业务不属于基本业务。中国移动通信和联通公司在移动电话业务上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则属于基本业务内的竞争。在电信领域内,移动通信业务增长率很高,政企分开后,政府加强了对移动通信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且正在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5.用户消费意识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旺盛

过去,我们只有“全球通”业务,现在增加了预付费卡和其他新业务,用户对业务选择更趋多样化。过去用户注重业务,对资费不太在意,现在的大众用户对资费比较注重。从目前客户服务中心的反馈,60~70%的用户是查询话费,用户对话费开支更加理智,这是用户消费意识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中国移动通信的责任

作为国有独资的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将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部署,积极作好现代化企业的重组工作,搞好企业经营,努力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国移动通信将以优质的网络和丰富的业务向社会和大众服务。

为了切实抓好服务工作,中国移动通信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加快网络建设步伐,以适应市场增长的步伐。

2.将不断扩大漫游范围,除了实现GSM相同制式的漫游之外,还将积极作好与不同制式的漫游测试工作。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经与卫星移动电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话签署了漫游协议,网上用户如用多模手机可以进入卫星移动网,同时还可享受不同制式的漫游。

3.中国移动通信还将做好网络优化,使网络性能不断改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4.以建设并完善计费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客服中心等三大服务支撑网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产品、业务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5.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推出适合用户所需的新业务。除了在智能网上开办预付费业务外,还将积极开发中高速移动数据业务,做好GpRS的试验,满足人们对移动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

中国移动通信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积极采用国内生产设备,大力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如在智能网建设中,大胆采用了国内生产设备,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展望

中国移动通信将不断跟踪移动技术的发展,适时引人新技术,同时积极参加国际移动组织的活动(如GSMMOU),参与国际移动标准讨论,积极开展与境内外运营商的技术交流,包括与联通公司的合作,积极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

随着我国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特别是Internet业务的飞速发展,在移动环境中提供Internet接入和多媒体业务将成为移动技术的主流。中国移动通信将积极开发移动数据业务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积极参与第三代标准的制订,力促标准的统一。

中国移动通信将服务视为生存的根本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力争每年在服务上都有新的提高,上新台阶。中国移动通信将深入作好市场调查,了解用户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相应的业务、努力拓展市场,积极引导用户消费。

面临全新的环境。中国移动通信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为企业自上而下有一支年青而富有朝气的队伍;多年来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厚爱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拥有一个覆盖面广有相当容量的网络;企业具有全球通等知名品牌,随着政府监督加强电信法律法规的出台,电信市场发展将越来越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信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也热切期待社会各界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大力支持。

第四篇: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它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潜 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 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的发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 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发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的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这样中国联通的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的强劲竞争。

两者的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自从两年前起,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公司开拓了模拟网的“本地通”,随后又开拓了数字网的“本地通”业务,将竞争领域扩展到固定电话市场。并且收费低廉,入网 费仅二三百元,月话费减半,几乎接近安装一部固定电话的水平。当时的移动通信公司还是中国电信旗下的一员。然而 1999年电信重组,移动独立之后,便逐步演变成中国电信新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近年来,固定电话大力开拓“移动市话”业务,并在许多城市兴起,南到肇庆、深圳,东到余杭、杭州,西到昆明、西安,几十个城市掀起了一股移动市话的热潮, 而且都大手笔地投资移动市话建设,并着力开拓这项业务。无线市话的推出不仅可以缓解固定电话趋于饱和、市场疲软和热装冷用的矛盾,更能刺激电话业务量的增 长,提高网络的接通率,提高全网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减小由初装费降低资本的负面影响。

(3)增设移动运营商,促进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是全球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都看好这一庞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入世”的来临,新的移动业务经营者将可能出现在我国移 动通信市场。目前,我国只有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业务经营商,而世界通信大国一般都有三家或三家以上,因此有必要增设第三家(或更多)移动通信 运营商经营移动业务。

最有可能获取移动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是中国电信集团,原因如下:

·中国电信拥有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网络规模,共有超过1.2亿个固定电信用户;·它有丰富的电信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经营维护经验;

·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通移动市话业务;

·它是中国最大的电信企业,而且是入世后抵御国外电信运营商抢占中国市场最有可能的、最大的国有企业;

·自移动和寻呼分离后,中国电信也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移动作为通信市场增长最快的业务,中国电信急需切入该市场;

事实上中国电信已经作好了经营移动业务的相关准备。

二.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运营业的飞速发展为设备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全世界主要的移动通信制造商;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外国品牌之间、国产品牌之间以及国产与外国品牌之间的竞争。

1.市场发展状况

我国移动通信投资持续增长。巨大的移动通信投资繁荣了我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的高速增长也为手机厂商提供了高速增长的巨大市场,根据统计测算,2000年的手机销售量和销售额将分别达到4000万部(用户增长3176万,加上已有手机用户购买新机,总规模达到4000万部)和 80亿元人民币左右。

2市场竞争格局

(1)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基本形成格局

国外厂商从1994年开始就大举进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GSM系统市场大部分仍被外国厂商占据。主要国外供应商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网络、阿尔卡特等,它们每年从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获得巨额利润。手机市场则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品牌为主。1998年之前,外国品 牌垄断了我国的手机市场,1999年国产品牌手机虽然取得突破,但外国品牌仍然占据了97%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共有手机生产企业27家,年生产能力在3500万部以上,其中国产品牌企业10家,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17家。

(2)民族移动产业呈群体突破之势

过去,我国的移动通信制造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致使网络主要设备被外国公司垄断。这种局面从1997年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些国内企业、科研机构自主开 发成功了一系列GSM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98年大目、华为的GSM系统设备先后开局成功,并通过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生产型鉴定,标志着 国产GSM设备在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进入1999年,大唐、华为、中兴、金鹏等自主开发的GSM系统先后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 证,并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1999年,国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实现了零的突破,基站市场占有率2%,交换系统市场占有率4%,今年上半年,国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 6%。由于国家对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的扶持以及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互惠互动,到2000年底,这一比例将有望达到15%。预测到2003年,国产移动 交换系统和基站的市场占有率将分别达到70%和50%。目前,国产移动通信系统厂商已能提供全网解决方案和产品,在2.5代(GPRS)移动通信方面,民 族厂商也开通了实验局。

(3)国产品牌手机蓄势待发

1999年以来,国家在扶持国产手机发展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确定了东信、中兴、TCL、康佳、海尔、科健、南方高科、奉化波导、厦华、北京 邮电通信设备厂(首信集团)10家国内办公作为手机生产重点企业,大力加以扶持,1999年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到2000年6月,在销售的 2000万部手机中,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以上,并有望到年底达到15%左右。

巨大的市场、不菲的利润诱惑、收复山河的决心、本土化经营、丰富的中国市场开拓经验、一体化的人文环境、销售网络和服务理念,所有这些都是国内厂家参与手 机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外品牌垄断我国手机市场的局面将会一去不返,国产手机将替代国外品牌成为中国百姓推崇的民族产品。

(4)市场预测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将远远超过固定通信。同时移动通信和lnternet相互结合,也将产生巨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并反过来更 加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的繁荣发展。尽管今年推出的WAP手机的发展没有像人们初期想象的那么迅速,但用户规模已超过1万,且正在成倍增长。同时,新技术、新 业务的出现也将有力推动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3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国产品牌正取得越来越喜人的成绩。

(1)国家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政策

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格局的变化存在许多驱动因素。为了推动我国移动通信设备特别是自主开发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制定的有关 技术装备政策,决定加大在基础设施中使用国产设备的力度,强调在同等性能价格比的条件下,优先选择国内生产设备,以促进国内移动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向规模化 发展。根据有关政策,从1999年开始,从严控制直接从国外进口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主要采用国内合资生产和我国自主开发生产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原则上不 再电批新的GSM会资或独资企业,对已有的合资企业要加快技术转让的深度和速度,加快产品的本地化进程,同时加强政府监管,规范移动通信设备厂家的经营活 动。

另一方面,国家成立了促进移动通信发展的移动通信产品研究开发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整个国产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

(2)加强研发力度,加强中外合作,提高国产移动通信企业的综合实力

目前,大多数国内移动通信企业的研发能力仍然较为薄弱,缺乏深层次的技术攻关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大公司的竞争压力,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需要提高 自主研发能力,加强中外深层次的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大力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加强机制转换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国产移动通信产业的综合实力。

第五篇:2009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

2009年12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9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已突破2.77亿,同比增长23.7%,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占总体用户的三分之一,规模达9141万。

调查显示,有63.2%用户受到过垃圾广告的影响,40%多的用户被发送过病毒网页链接或者病毒文件,而帐号安全更是成为用户最关注的因素,有48.7%的即时通信用户发生过账号丢失(被盗或遗忘)的情况。报告分析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即时通信进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行为,解决即时通信的安全性问题正变得日益紧迫。

年轻人群达1.11亿 占整体用户40.2%

CNNIC《报告》显示,在我国2.77亿即时通信用户中,20-29岁的青年人群所占比例高达40.2%,人数达1.11亿。这一人群同样也是移动即时通信的最大用户群体,占到了整体比例的53.7%。

与用户年轻化的特征相对应,在校学生构成了即时通信用户的主要用户群体。调查显示,高中/中专/技校学历、初中学历人群构成即时通信用户最大群体,比例分别为38.7%和27.6%。而在移动即时通信用户中,低学历特征也比较明显,初、高中用户比例分别为28.5%和42.5%。

报告分析认为,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青少年更愿意去尝试和接受互联网新型应用形式。但同时,由于青少年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辨别能力不强,他们对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也亟需引导。

48.7%用户丢失过账号 网民安全意识待加强

CNNIC《报告》显示,即时通信软件的账号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用户使用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因素,用户认可比例高达75.5%。数据表明,有48.7%的即时通信用户发生过账号丢失(被盗或遗忘)的情况。

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即时通信用户群体安全意识的整体偏低。调查显示,在我国即时通信用户中,有74.2%的用户不更换或者很少更换密码,而依照使用地点更换密码的用户只有4.8%,每月更换以及每周更换的比例也较低,分别为5.2%和1.9%。

此外,调查发现,即时通信已经成为“垃圾广告”等负面信息散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调查显示,被发送过垃圾广告的用户占到63.2%,被发送过病毒网页、病毒文件以及非法信息的比例相近,均在40%多,而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隐患的用户比例仅为16.1%。

即时通信价值凸显 安全性问题成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应用的日益多元与普及,即时通信工具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承载了更多的功能与价值。报告分析认为,随着部分即时通信工具引入网络游戏与虚拟物品,即时通信账号自身已经具有“经济价值”。而未来随着电子商务以及支付工具的发展,即时通信的支付功能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国内的一些主流即时通信工具提供商都已经陆续开始提供电子商务功能,如腾讯的拍拍、百度的有啊等等,而阿里旺旺本身就是与电子商务和支付平台相结合的即时通信工具。如何解决安全性的问题,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已经成为这些即时通信工具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下载2013-201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IM)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移动通信营业员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9-152:31:20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

    中国移动通信贵阳分公司实习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贵阳分公司实习报告 一、对移动的最初认识 时光如梭,转瞬间自己大学生活的第三年即将结束。作为一名学习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一名以后即将成为通信人的学生......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大全五篇]

    经典管理案例解读作业——j10022229万景凯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一、 中移动的优势(S)。 利用优势,发挥优势。(1)中国移动进入移动通信行业早,具有先入者优势。 (2)具......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合集5篇)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案例主体: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市场地位:市场霸主 市场意义:凭借其品牌战略和市场细分战略,将中国电信市场从资源竞争带入了营销竞争时代。......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营销分析报告 2目录 一、背景 ................................................ 3 二、问题 ................................................ 3 三、探究分析......

    辣椒生产与市场前景分析

    辣椒生产与市场前景分析 ----贵州隆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游龙泉 中国辣椒产品及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总量快速扩张到结构明显升级,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

    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xiexiebang推荐)

    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彩票是一种以筹集资金为目的发行的,印有号码、图形、文字、面值的,由购买人自愿按一定规则购买并确定是否获取奖励的凭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中国海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海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法律声明 本网页所载内容为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原创作品,受中国及国际版权法的保护;未经许可,对本网页所有内容之复制(意指收集、组合和重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