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18:5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第一篇: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陈强

(2011年3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召开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广东省地方志事业2011-2015年发展规划》进行动员部署。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地方志办对“十一五”时期地方志工作进行总结,对贯彻《发展规划》提出具体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回顾与总结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谢强华、肖志恒两任分管副省长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各级地方志部门与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下,我省地方志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地方志工作成绩显著、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为我省当好全国排头兵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新方志编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7年,我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较早全面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编纂出版省志1部(94部分志)、市县志100部,全面系统记述我省及各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2002年,我省启动第二轮修志,编纂省志1部(43卷)、市县区志118部。目前进展良好、即将全面完成,总体进展处于全国前列。《广东省志》43卷中,11卷完成终审或送终审、17卷完成复审或正在复审、10卷完成初审或正在初审、4卷完成总纂或正在总纂、1卷完成初稿;118部市县区志中,19部出版或部分出版,31部完成终审或送终审,25部完成复审或正在复审,10部完成初审,13部完成评议,18部完成总纂或正在总纂。修志工作进展较好的是广州、深圳、佛山、韶关、梅州、江门、肇庆、清远、云浮市,省军区、省委政研室和省经信委、教育厅、科技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烟草专卖局。我省第二轮修志质量有新提高,《广东省志》在2009年全国省级志书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接受专家讲评得到高度评价,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纳入志书出版精品工程。

各地积极推动镇(街)志编修工作。东莞、中山市和佛山市南海区将编修镇(街)志列入规划、全面开展。目前,南海区已全面完成、东莞与中山市即将全面完成镇(街)志编修任务。

(二)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我省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理顺综合年鉴管理体制,广泛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目前,100个市县区已经开展、13个县市区正在筹备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工作;除《珠海年鉴》外,县级以上综合年鉴全部由地方志部门组织编纂。2010年,我省首部跨行政区域、由广州市政府牵头编纂的综合年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出版,为年鉴编纂工作创新提供了经验,汪洋书记作序给予肯定。《广东年鉴》在2009年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2010年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评奖中获省级综合年鉴特等奖,《广州年鉴》、《深圳年鉴》、《三水年鉴》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评奖中获特等奖。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年鉴工作开展较好的是广州、深圳、梅州、惠州、东莞、肇庆和云浮市。

(三)旧志搜集整理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2005年,我省启动全面搜集整理历代方志,出版《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工作。经过5年努力,于2010年10月全面完成。搜集新中国成立前历朝历代广东编纂、现存且可查、分散收藏在国内外的省通志、府州志和县志433种,进行整理出版。向国家与省级方志馆,国家与省内大型图书馆,港澳台地区,全省县级以上档案馆、方志馆(室)各赠送1套《集成》。这是广东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全国首创的重大文化工程,有效抢救与保护了广东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解与研究广东提供全面、丰富的历史资料,专家学者誉此为“功德无量”之举。

(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原则,不断完善省情信息库,抓好市县区地方志网站建设。目前,建成市县区地方志网站112个,全省地方志信息网络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以省情信息库为龙头、省市县三级地方志网站联网的信息网络。入库地方志资料2.3亿字、图片4865幅、音视频23个,向社会提供了便捷与较全面的地情信息服务。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地方志信息化工作开展较好的是广州、珠海、中山、肇庆和云浮市。

(五)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好成效。

各级地方志部门结合实际,以各种形式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6年,我办利用丰富的地方志资料编写出版《广东省情读本》,为各级机关与社会提供全面、简明的省情资料。2008年,我办配合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编写《广东改革开放纪事》,全面记述、广泛宣传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与巨大成就,《纪事》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广州市地方志办配合广州建城2222周年活动举办《名城之光·广州之最》展览,配合亚运会编写《广州亚运会志》。配合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深圳市史志办拍摄、播出1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英街》。东莞市地方志办编写《东莞市改革开放30周年图鉴》、《东莞建市20年》和《东莞之最》,清远市地方志办编写《清远60年巡礼》,佛山市地方志办与佛山电视台联合摄制系列新闻片《60年60事》。梅州市地方志办为市重点工程归读公园建设提供所有文字材料,为院士广场建设和梅江桥改造提供历史资料,参与世界客商大厦和世界客都大道的雕塑建设论证。湛江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湛江古今大事》、《湛江市情》等地情书,积极宣传推介市情;江门市地方志办编辑每周1期的内部刊物《资政参考》供市领导参阅,在《江门日报》开辟“今日往事”专栏,刊登江门市历史上重大事件供市民参阅。潮州市地方志办为广济桥等文物修复提供材料,参与编写旅游景点导游词,编写乡土教材。惠州市地方志办创办《惠州地情与信息》杂志,宣传惠州历史文化,并于2010年举办“惠州地情研究论坛”,组织专家学者对惠州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郁南县地方志办参与县政府申遗工作,整理提供申遗材料,该县禾楼舞、连滩山歌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我省形成了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的制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举办2次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在广泛撰写论文、组织论文交流基础上,全省推荐27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奖论文达71篇。召开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会进行优秀论文交流与讲评,邀请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地方志专家给予指导,出版《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2部。近两年,我省在《中国地方志》发表论文22篇,成为在《中国地方志》发表论文较多的5个省份之一。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开展较好的是广州、深圳、韶关、湛江、肇庆和云浮市。

(七)依法修志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2006年5月《条例》发布,同年9月,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对贯彻《条例》进行动员部署。2007年11月,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我省成为全国第八个地方志立法省份。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验收暂行办法》,规范志书审查验收工作。2009年1月,省政府召开依法修志工作会议,对推进依法修志进行动员部署。目前,我省依法修志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各级政府依法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地方志部门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省政府把地方志事业纳入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每年召开会议部署地方志工作,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在地方志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加强地方志机构与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确保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广州市政府制定《广州市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列入2010年立法预备项目,有望今年正式颁布。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政府定期研究地方志工作,广州市花都区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河源、中山、肇庆等市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近几年,在依法加强对地方志工作领导方面做得较好的是广州、深圳、梅州、韶关、东莞、惠州和云浮市政府。

(八)方志馆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方志馆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全国省级方志馆中建筑面积最大之一的广东方志馆将于今年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全国副省级城市方志馆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深圳方志馆正在建设之中。佛山、中山方志馆正在建设之中,东莞市政府决定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楼改建为市方志馆,清远方志馆已选定场所待搬迁,湛江方志馆经市政府同意列入工程计划,阳江方志馆列入市“十二五”规划。方志馆的建设,将为发挥地方志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提供重要平台。

(九)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拨出近千万元,向80多个地方志部门赠送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向68个基层地方志部门赠送工作用车,为91个地方志部门配备工作站,促进了地方志事业协调发展。

(十)地方志机构与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09年9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机构编制方案》,将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更名为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进一步明确省地方志办是省政府主管全省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全省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全部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广州市新成立的萝岗区、南沙区都已成立地方志机构、落实编制。佛山、韶关、梅州、汕头、茂名市为地方志机构增加编制。河源、清远、中山市将地方志机构升格为正处级,河源市还明确县区地方志机构均为正科级。

我们加强队伍建设,抓好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队伍整体素质。在开展日常性专项业务培训基础上,2009年,我们依托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建立全省地方志干部培训中心,实施为期5年的地方志人才培训工程。每年举办内容包括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社会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地方志与年鉴编纂、地方志信息化,为期1个月的综合业务培训班,计划5年内把全省县级以上地方志机构业务骨干培训一遍。目前已举办2期,培训130多人,取得良好效果。

(十一)专家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得到较好发挥。2007年,我省建立地方志专家库,聘请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史志类地方志专家34名,在省情信息库公布专家基本情况,为各级地方志部门联系并发挥专家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平台。几年来,各级地方志部门与专家建立了密切联系,邀请专家参与志书与年鉴编纂、志稿评议、审查验收等工作,得到了专家大力支持,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开展。

“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力大大提升,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充分肯定。2008年11月,在每5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我省作为大会交流的4个省份之一介绍开展地方志工作的做法与经验。2010年,省地方志办被评为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

但是,我省地方志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缺乏广度和深度。大多数地区地方志工作还没有改变“一本书”的传统模式,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展不起来,与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这是我省地方志工作最主要的薄弱环节;少数地区贯彻地方志工作法规不力,对地方志工作不重视、不支持,不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经费与条件没保障,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第二轮修志进展不平衡。少数地区和单位修志工作多年来一直进展缓慢,我办多年的督促检查包括省政府办公厅的督办均未能引起重视,没有采取得力措施,一再延误。特别是湛江市麻章区、阳江市江城区修志进度为全省最慢,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展已9年,至今仍未完成初稿,今年底将无法完成修志任务,拖全省后腿。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的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最主要的有三条:

(一)坚持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关键。

地方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工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健康开展;地方志全面系统记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涉及面广,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保障。只有在政府主持下,依靠政府强大的资源后盾和有效的工作渠道才能完成;编修地方志是连续不断的工作与宏大的文化工程,参与单位众多,必须有稳定的地方志工作机构筹划组织才能正常运作。实践证明,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符合地方志工作规律与要求。我省地方志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正是坚持与不断完善这一工作体制的结果。总结“十一五”时期地方志工作,不得不提的是谢强华与肖志恒两任分管副省长对我省地方志事业所起的关键作用。两位副省长认真履行领导职责,把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重视与支持落实到工作中,解决了地方志事业发展中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在全省而且在全国地方志系统都有很好的口碑。肖志恒副省长到各地视察时经常率省地方志办负责人一起检查地方志工作,也是全国第一个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商谈工作的省级领导。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地方志工作者向谢强华、肖志恒副省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坚持依法修志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保证。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和官职官责。但长期以来,地方志工作一直无法可依,随意性大,主观性强。地方志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往往取决于领导个人的文化素质与认识水平。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后,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把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依法修志,有力促进了地方志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各级政府及其地方志机构认真贯彻地方志工作法规,履行职责,依法修志,地方志工作就能健康开展。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地方志工作,必须坚持依法修志。

(三)抓好队伍建设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根本。

队伍素质决定工作水平,做好地方志工作最终靠队伍。我省有地方志工作专职人员约800名,兼职人员数以万计。5年来,各级地方志部门抓队伍建设不放松,培养了一支敬业爱岗、甘于奉献、务实进取的地方志队伍。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队伍。坚守默默无闻的岗位,不计名利地位,许多人一做就是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把地方志的“冷板凳”坐热,为地方志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余生。省经委原副主任、省交通协会原会长胡朝懿就是代表人物之一。胡朝懿同志参加《广东省志》编修20多年,先后担任第一轮《广东省志》水运志和第二轮《广东省志》交通卷主编,不顾年老体弱,兢兢业业、亲力亲为参加志书编纂工作。在《广东省志》43卷中,交通卷为最早完成终审之一。去年10月,胡老因病不幸去世,临终当天还关心交通卷的修改。根据胡老生前愿望,家人将其主编的《广东省志》交通卷稿与其遗体一起火化。我们相信,地方志工作者为地方志事业所作的贡献,将和他们编纂的地方志书一起载入史册,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最近,《广东省地方志事业2011-2015年发展规划》经省政府审定同意,是省政府对“十二五”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的总体部署。请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完成《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推进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上新的更大台阶。

(一)明确地方志事业发展目标与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目标与指导思想是,地方志各项工作全面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当好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排头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地方志工作法规为依据,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编纂地方志与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相结合的方针,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发挥积极作用。这一目标与指导思想,注重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在发挥作用中实现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

首先,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地方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应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出发,服务于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大局。“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省发展大局。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地方志工作与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结合点,认真研究地方志工作能为中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什么、怎么做,做好谋篇布局。

其次,努力实现地方志工作重点转移,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将从以修志编鉴为主向以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转移,凸显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

目前,我省全面搜集整理与出版历代方志任务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和地方志信息化基础建设即将全面完成,综合年鉴编纂工作正全面开展。根据国务院“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规定,我省至2020年才启动第三轮修志,客观上为全面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提供了有利时机。同时,我省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地方志队伍,聚集了一批热心地方志工作的专家,形成了有效运作的地方志工作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地情资料,为全面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要抓住机遇,及时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

(二)全力完成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

这是今年地方志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根据省政府部署,今年要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各级政府、省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部署,落实保障措施,抓紧编修进度,确保志书质量,务必在今年底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特别是修志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与单位,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分析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明确分工,倒排工期,采取有力措施,迎头赶上,确保今年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绝不拖全省后腿。

2.全面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工作。

编纂综合年鉴是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已编纂综合年鉴的地区要落实一年一鉴的要求,不断提高质量。尚未编纂综合年鉴的地区,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后要及时开展编纂工作。2012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要全面编纂综合年鉴。省地方志办将加强规划与指导,制定综合年鉴编纂规范;加强业务培训与年鉴评议交流,实施年鉴精品工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编纂质量。同时,积极推动各单位开展专业年鉴编纂工作。

3.全面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是我省在全国地方志工作中的一项制度创新。2006年,广州市率先开展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我们认真总结第一、二轮修志工作经验教训和广州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经验,确定在全省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经省政府同意,这项制度被列入《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及时搜集与保存地方志资料,是志书编修的基础,可以有效避免因机构撤并、变更或时间较长而造成的资料流失,为下一轮修志做好资料准备。今年,省地方志办将制订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规范,抓好试点。明年开展业务培训,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全面启动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各级地方志部门要认真组织,加强指导,做好资料验收,建立地方志年报资料库。有关单位要按规范与要求做好地方志资料搜集、编写与报送,确保资料全面准确,为下一轮修志积累全面翔实的资料。

4.建成较为完善的地方志信息网络。

今年,省地方志办继续为县级地方志部门配备工作站,基本实现市县区全面建立地方志网站并与省情信息库联网的目标。有条件但尚未建立地方志网站的地区,今年要把地方志网站建立起来。已经建立地方志网站的地区,要不断完善网站内容,完成第一、二轮志书、年鉴等资料入库。要加强现时资料搜集,开辟现实性栏目,努力办成内容全面、信息量大、特色突出、使用便捷的省情信息网络,为社会提供全面的省情信息服务。

5.将各级方志馆建成省情教育基地和地方志文献服务中心。今年底,广东方志馆将建成交付使用。之后几年,深圳、中山、佛山、东莞、湛江、阳江等地方志馆将陆续建成。要面向社会,打破资料室+办公室的方志馆旧模式,设臵省情、市情展厅,以现代技术与手段展示本地自然、历史、人文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向社会进行省情、市情宣传;全面搜集家谱、志书、年鉴等地方文献,为社会提供全面的地方文献服务。更好地发挥方志馆的省情、市情咨询服务与宣传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形式新颖的省情、市情教育基地和地方志文献服务中心。

方志馆是一地重要的文化设施。目前,珠三角地区尚有4个地级市未明确建立方志馆。根据《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方志馆”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珠三角4市政府在条件许可时应建立方志馆。

6.全面深入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这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地方志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在全省实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申报制度,推动县级以上地方志部门全面开展开发利用工作。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完成1至3个开发利用项目,争取出好成果。省地方志办将建立项目评议与扶持机制,推广优秀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参考价值、对发掘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有积极作用的研究成果。

积极开展省情宣传与研究。组织编写出版《广东改革开放重大事件纪实丛书》,记述改革开放期间广东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开创性的事件,宣传与弘扬广东人民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精神;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合作,每年开展1至2个专题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调研报告;开展粤商文化研究,总结包括祖籍广东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内的粤商创业精神、经商特点、成功之道与优良传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全面开发广东历代方志资源。广东历代方志中蕴藏着丰富和较全面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广东发展历史、挖掘岭南文化、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分专题组织开展“历代方志中的广东历史”研究,出版《历代方志中的广东历史丛书》,提高岭南文化的学术研究品位及其在全国乃至海外的影响,为了解广东历史、弘扬岭南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深入开展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对外交流。

坚持并深化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与优秀论文评选、交流活动,加强对志书与年鉴编纂、岭南文化与广东区域史、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提高研究水平,争取出更多更好成果;开展对我省新方志编修实践的系统研究,总结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与特点规律,出版《广东新方志实践与理论探索》,努力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地方志理论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地方志、年鉴编纂机构的学术与工作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与成果;实施地方志产品“走出去”工程,将我省地方志产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宣传推介广东的积极作用。

8.加强地方志队伍与工作机制建设。

加大地方志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地方志队伍。继续实施全省地方志人才培训工程,不断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将全省地方志业务骨干全面培训一遍;分别开展地方志书、综合年鉴、地方志信息化等专项业务培训;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参与地方志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地方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制订与实施全省地方志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开展对地级以上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情况与工作绩效的考核,促进地方志工作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水平;积极推动县级以上政府将地方志工作列入工作考核范围;开展评先创优活动,评选表彰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先进单位与个人和优秀志书、年鉴、地方志网站,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同志们,“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已经确定。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与高度重视,有“十一五”时期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有各单位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省地方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实现发展目标、完成发展任务,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一定能够实现新飞跃,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伟大征程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书,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地方综合年鉴,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把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保障地方志工作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规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和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制定地方志工作制度;

(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和地方志文献;

(四)组织地方志书的审查验收;

(五)组织培训地方志编纂人员;

(六)搜集、整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

(七)组织整理旧志,推动地方志理论研究;

(八)组织地情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第六条 广东省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直驻粤、省驻各地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的地方志工作规划,确定机构和人

员,参与地方志编纂,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按照地方志工作规划承担地方志书编纂任务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编纂地方志书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单位预算。属当地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单位的,由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征求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意见后核拨;不属当地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单位的,由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统一编制预算,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向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核拨,再由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向有关单位发放。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各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报送地方志资料。

第八条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分别由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规划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

第九条 地方志编纂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参加地方志编纂业务培训。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参与地方志工作。

第十条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方可以公开出版。地方志书的审查验收分初审、复审和终审。

以县(县级市、区)和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由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初审、上一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复审、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的地方志书审查验收机构终审。

以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由各承修单位初审,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复审,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地方志书审查验收机构终审。

第十一条 对地方志书的审查验收,主要审查地方志书的内容是否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定和保密、档案的要求,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初审重点审查地方志书的资料是否真实、全面;复审重点审查地方志书是否符合体例和规范要求;终审重点审查地方志书是否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定和对重大问题的记述是否准确,并决定是否批准其公开出版。

第十二条 省和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地方志书审查验收机构应当由保密、档案、历史、法律、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地方志书审查验收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十三条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年鉴,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方可以公开出版。

第十四条 编纂以乡镇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应当由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主持,并接受上一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乡镇地方志书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验收后,方可以公开出版;乡镇综合年鉴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方可以公开出版。

编纂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部门志、行业志、部门年鉴和行业年鉴,应当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

前两款的志书和年鉴公开出版后3个月内应当分别报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方志室,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方志馆。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方志馆、方志室捐赠或者提供地方文献或资料。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地方志工作信息化建设,并将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信息化建设规划。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建立省情信息库,地级以上市、县(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地情网站。

地方志工作信息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公共信息平台。

第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可以利用方志馆、方志室和省情信息库、地情网站查阅、摘抄地方志文献或资料。

第十八条 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督促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拒绝承担地方志编纂任务或者无故拖延地方志资料报送的;

(二)拒不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督促检查意见的;

(三)拒不接受地方志书审查机构提出的关系志书质量重大问题的意见的;

(四)故意提供虚假地方志资料的。

第十九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并造成不良影响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故意在地方志编纂中加入虚假资料的;

(二)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或者地方综合年鉴经批准后,擅自删增和修改其内容的;

(三)擅自将地方志稿作为个人著作发表的;

(四)故意损毁地方志资料的。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摘 羽绒服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镇江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镇江市第六次党代会2011年8月26日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跨越发展 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镇江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许 津 荣

2011年8月26日

一、过去五年回顾................................................................................................1

二、未来五年奋斗目标........................................................................................3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4

四、统筹推进城乡建设........................................................................................5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6

六、着力提高民生幸福水平................................................................................7

七、以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8

一、过去五年回顾

过去五年,是镇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跨越前进的五年。经过五年奋斗,全市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令人振奋的新变化,胜利完成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08年,以县为单位,全面达到省定小康标准。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8亿元,是“十五”末的2.25倍。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123亿元,是前五年的3.2倍,累计利用外资60.5亿美元,以二重出海口基地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去年达到2%,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镇江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

——城市化率达到62%,“南山北水”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新”建设试点成效初显。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2.9%;医疗卫生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提前完成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任务。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涌现出张雅琴、傅德利、江一社区党委等全国先进典型。

——获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人民满意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级考核。

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思想引领,奋力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经过这三大活动的洗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跨越使命、带头干事创业,广大群众热情支持建设、踊跃参与发展,全市跨越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效农业面积占比提高23.2个百分点,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由百余家发展到1600多家,新增9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工业经济“千百亿工程”实施三年,五大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7.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跻身千亿级产业,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新增上市公司10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

(三)加快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五年成为城乡建设的“黄金期”。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投资127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建成镇溧、宁常、宁杭和金港大道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南徐新城快速崛起,展现出现代城市气息;北部滨水区托起“三山、一湖、一渡”美景,市区完成老小区改造25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458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市镇、新园区、新农村“三新”建设和“万顷良田”建设试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关停并转“五小”企业611家,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坚持以人为本,民生改善成效明显。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民生倾斜,民生类支出年均增长29.1%,超过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幅4.8个百分点。全民创业蓬勃兴起,个私经济注册资本达到2294亿元,是“十五”末的9.6倍。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8万人。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4.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医疗卫生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新格局。保障性住房供给大幅增加,市区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4.2平方米、48.5平方米。

(五)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各级党组织引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市8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要求。

在回顾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社会建设、公共服务、民生改善还相对滞后,一些党员干部的思维层次、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世界经济形势仍动荡不定,国内宏观调控政策趋紧,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不断加大。

面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困难,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现代化既是一个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必须咬定目标不动摇,抢抓机遇不犹豫,创新思路不守旧,苦干实干不懈怠,以“时不我待、我不误时”的坚强意志,走在全省“两个率先”的前列。

二、未来五年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六个注重”,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坚定不移走“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谐共享”之路,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到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的重点指标处于全省前列;有条件的地方力争提前达标。

——建设产业发达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GDP12万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新兴产业销售规模超过5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0%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比重6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8%以上,旅游业、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单位GDP能耗下降18%,全面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建设创新创业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科技进步贡献率65%,高层次人才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基地300万平方米,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成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建设山水花园城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化率提高到67%以上。基本完成“南山北水”建设工程和“青山绿水”行动计划,科学务实推进“三新”建设。创成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国家人居环境奖。

——建设幸福和谐城市。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法治、公正、公平、诚信社会。民生“五有”达到更高标准,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加速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提升镇江港枢纽地位,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研发设计、软件开发等科技信息服务业。规划建设更多集生活、工作、商贸、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发展新型商贸业态,进一步浓厚镇江现代商业气息。培育年交易额百亿元以上专业市场3-5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0个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5%以上。

旅游业转型发展。重点抓好“智慧旅游”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云计算平台、感知网络体系,实现旅游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体验个性化。全方位整合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实施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完善配套功能,构筑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加大旅游整体形象塑造和推介力度,建设旅游强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扶持西津渡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郭庄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园、凤凰智慧产业园、长山文化产业园、大禹山创意新社区、世业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

(二)以新兴产业为引领,加快提升产业层次

按照年均增长40%的目标,加快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以光伏太阳能、风电设备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以纤维材料、高性能合金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以光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跻身千亿级产业;海洋工程、航空制造产业销售超过500亿元;加快培育智能电网、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其他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装备制造业销售力争突破3000亿元,绿色化工和特种金属成为千亿级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装备更新、技术革新、品牌创新。

现代农业高效提升。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160亿元,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全面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创意农业、感知农业、精致农业等新型业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

(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立足更高起点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翻两番。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科技投入多元化,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引进培育30名国家层面领军人才、300个领军人才(团队)、1000名海外领军人才。力争有更多优秀人才跻身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双创”计划。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等公共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核心,加速建设镇江科技新城和各类科技孵化器,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全市科技孵化器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

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财税金融支持;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继续加强与跨国公司、央企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开发园区转型发展,使之成为转型升级的龙头、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对全市经济贡献份额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镇江新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20强”,丹阳、句容等有条件的开发区力争跻身“国家级”。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带动产业升级。实施“千企升级”计划,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做大做强。培育销售超500亿元企业2-3家、超百亿元企业20家,新增上市公司30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关心中小企业成长,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四、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对辖市的辐射拉动作用,加快“三新”建设步伐,走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前列。

(一)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格局。推进重大专项规划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优化调整城乡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要素资源,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发展。着眼于长三角同城化、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泰州长江大桥、五峰山过江通道、连淮扬镇铁路等重点工程,完成镇江轨道交通规划。强化中心城区与辖市的联系纽带,建成镇丹高速、扬中三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构建市域快速路网系统。提高辖市城市化水平,丹阳加快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句容加快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扬中加快建设现代化水上花园城市。

(二)扎实推进“三新”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总体要求,抓好15个新市镇、100个新社区(新农村)建设试点,积极稳妥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科学布局、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就业居住方便舒适、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带动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开展村庄整治、河塘疏浚,全面实行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加强水利建设,到2013年,在苏南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提升中心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南徐新城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和绿化景观工程建设,打造与南山风景区浑然一体的现代花园新城;以“长江最美港湾”为目标,把北部滨水区建成镇江最具文化底蕴、山水特色、古城神韵和现代气息的休闲旅游板块;建设官塘新城,与丹徒新城有机连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造提升乔家门片区和高资板块。优化建设大市口中央商务区,带动周边环境改善。完成老城棚户区改造、街巷低洼区整治,消除“城中村”。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

未来五年,将迎来又一个大建设、大变化的高峰期。这五年建设的成效和水平,将影响今后数十年镇江城市的形态和地位。在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提高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多出精品、少留遗憾,让每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更加重视宜居宜业,在抓好城市主体建设的同时,加速完善配套公用设施,改善居住和出行环境,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更加重视城市管理,顺应城市发展新变化,创新城管体制机制,推进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让城市更加洁净清新、繁华有序。

(四)加强生态建设。坚持把生态作为镇江最重要的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在完成市区“青山绿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把整治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市域重要山体水系,科学编制规划,分步骤实施退房还绿、封山育林,畅通水系、洁净水质,重现“小桥流水、青山如画”的江南美景。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功能退化,为可持续发展做好生态储蓄。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林木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24.5%、45%,力争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以最严格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行为方式;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格禁止新上超出环境容量的项目,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坚持铁腕治污,着力解决好废水废气排放、烟尘、噪声、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源头控制,坚决取缔和关闭重污染企业,推进工业污染集中治理,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3个以上,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达到生态园区标准。加快改造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污分流管网,市区、县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85%、80%。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进步,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要适应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的新变化,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一)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一要完善网络,健全队伍。推广“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模式和“网格化”管理经验。特别是在“三新”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和建立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强化管理和服务,防止缺位、失管。充实加强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切实关心社区和农村基层干部,逐步提高待遇,激励他们专注社会管理和服务。二要转变职能,强化保障。科学界定社区职能,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加强就业社保、居家养老、综治平安、扶贫济困等社区服务,建设“一网式”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城乡社区信息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0%以上。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把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纳入规划,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应急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五大机制,使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处理都有对应机制作保障。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完善领导干部接访、走访、下访制度,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化解率均超过85%。加强互联网综合管理,在“用好”与“管好”上下功夫,使互联网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三)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高度重视社会公平,不断缩小不同群体、区域和城乡差距。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切实做到“应评尽评”,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加强“平安镇江”建设,进一步巩固综治成果,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六、着力提高民生幸福水平

把人的现代化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一)全力实施收入倍增计划。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硬任务”,检验现代化建设成效的“硬指标”。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收入增长问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市级财力70%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投入。既要多途径提供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通过劳动增加工资性收入,又要巩固和发展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实现创业致富。

(二)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基本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两个全覆盖”。提高统筹层次,提升保障能力。逐步实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城镇职工社保接轨、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三年内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加强市场价格调控和监管,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加快发展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让困难群众感受社会温暖。

(三)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高质量完成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终身教育按需发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着力建设“健康城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质量,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继续走在全国医改前列。

(四)大力提升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龙头,以“大爱镇江”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七、以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筑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使命感、责任感。联系发展实际,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锐气勇气。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研究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和镇江跨越发展的特殊规律,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举措攻坚克难、争创优势,促进党员干部知识能力转型提升。

(二)建设一支能够担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树立为现代化建设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把那些转变发展方式有正确思路、推动跨越发展有显著业绩、促进社会和谐有明显成效、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重视在现代化建设一线发现和考验干部,特别要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关键岗位、复杂环境接受锻炼和培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活力。建立健全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考评体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要求,实施差别化考核。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的主阵地放在基层第一线,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工作力量向基层充实、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大胆探索,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发挥好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四)密切联系群众,凝聚民心民力。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定规划、作决策、抓落实,必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市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加深入地走到群众中去,解决群众的具体利益问题,协调处理好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多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五)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在鼓励、支持各级干部敢闯敢试、干事创业的同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约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依法严惩腐败分子,防止少数人的腐败行为影响现代化建 设大业。

第四篇:淮安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淮安市第六次党代会2011-09-06

抢抓新机遇 再创新辉煌

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而努力奋斗

刘永忠

一、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淮安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1

二、抢抓用好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奋力开创淮安未来五年科学跨越发展新局面.........................................................................................5

(一)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打造富庶新淮安,筑牢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经济基础..................................................................................7

(二)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美丽新淮安,形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10

(三)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着力打造幸福新淮安,增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群众认同感............................................................................................13

三、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提供坚强保障...................................................................................................................15

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全力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淮安市第六届委员会和中共淮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发奋图强,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而努力奋斗。

一、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淮安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务实苦干,扎实推进“五大建设”,全面完成了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市科学跨越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淮安正日 1 益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又好又快、再上台阶、确保前列,坚持扩张总量和转型升级两手抓,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1388亿元,财政总收入先后突破三个百亿元关口达到31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呈现跨越赶超的强劲势头。产业升级取得突破,重点培育的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食品、节能环保五大千亿元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突破20%,新能源、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荣获“中国新盐都”称号,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淮安出口加工区、中国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国字号园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以及乡镇工业集中区、村创业点等四级联动的发展平台逐步完善,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服务业发展迅猛,占GDP比重提高到39.3%;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年销售超10亿元县域农业主导产业11个,创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居全省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与参加农户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开放型经济异军突起,台资、浙商集聚新高地加速形成,特别是富士康科技城、台玻、天淮大无缝钢管等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外交流与合作活跃开展,国际友好与交流城市达40余对。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以上,获批苏北第一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县域经济实力迅速壮大,7个县(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均超千万元。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秉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理念,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中心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入995亿元,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80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0.8%。加快建设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以及生态新城、清河新区等功能片区,相继实施了一批体现品位、彰显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生态绿化精品工程,一批先进业态和知名品牌抢滩进驻,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 2 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谐城管”经验在全国推广。高起点规划建设县城,大力发展小城镇,统筹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淮安涟水机场建成通航,盐河航道“五改三”工程、宿淮铁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在苏北率先联网成环,立体式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淮河治理、南水北调等重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有效提升了全市防洪保安能力和水资源保障水平。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扎实推进亲民淮安建设,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在全国率先实施特困群体助保工程,在苏北率先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建立城乡尊老金制度,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城乡群众享受更加均衡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均等化和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淮医品牌形成集聚效应,食品药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实施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模式,8个县(区)全部创成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区),荣获“梅花奖”、“白玉兰奖”、“兰亭奖”等一批国家级文化艺术奖项,实现奥运金牌、残奥奖牌零的突破。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八条通道,建立阳光信访体系,近几年进京赴省上访一直是全省较少的几个市之一;深入开展平安淮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市和8个县(区)连续三年被命名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县(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3”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促进全面进步,统筹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民主团结和谐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民族、宗教、对台、党史、关工委、老促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一府两院建设,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支持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富有成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二连冠”。组织开展法治城市和法治县(区)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团结和谐的良好局 3 面进一步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纪念活动,进一步打牢了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生态淮安建设扎实推进,6个县(区)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区,城市环境综合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强化政治保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好周恩来家乡”目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实践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满意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按照“四个100%”要求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三进三帮”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源头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建立具有淮安特色的惩防体系,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五年,我们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等种种考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五年来的奋进历程深刻启迪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几年来,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五大建设”、“借港出海”、“三靠”等重大战略,走出了切合淮安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将思想解放的成效转化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果。必须坚持奋发有为、跨越争先。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勇争一流的目标追求,是跨越赶超的重要保证。我们树立“全国有亮点、全省争进位、全市争先进”的鲜明导向,引领全市广大干群开拓进取、勇攀新高,涌现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亮点,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我们把“三看”既作为衡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象要求,也作为交给广大群众检验和监督的三把尺子,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切从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 4 出发,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各项事业发展筑牢了根基。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我们始终把真抓实干作为工作导向和要求,通过开展重大项目定期观摩、领导干部“三进三帮”等活动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切实把党员干部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抓发展、促和谐上来,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现实优势。

五年的团结奋斗,我们书写了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奠定了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要归功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要归功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我们要铭记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要铭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携手合作,要铭记驻淮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驻淮各单位和广大老同志、老干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淮安市第五届委员会,向所有为淮安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抢抓用好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奋力开创淮安未来五年科学跨越发展新局面

在我们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为省级战略,为我们推动科学跨越发展吹响了前进号角、注入了强劲动力。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对建设好周恩来家乡的关爱和厚望。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意见》要求,用足用好政策,奋发进取、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转化为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

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关键在于显著提升城市的要素吸引力、产业集聚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苏北全面振兴加快推进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更好更快,城市地位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必须更高更强,尽快成为引领区域经济活动的龙头、集聚整合资源要素的枢纽和社会服务、文化发展、生态建设的高地。对照这样的标准和要求,一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五大建设”的加速推进,许多方面已经打下了较好基础,保持了良好态势。另一方面,更要清醒地看到,“欠账”仍然很多,经济总量不大,新型工业化水平较低,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城市综合实力亟待提升;城镇化水平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城市综合承载力亟待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不足,科技创新、开放程度、综合服务等与周边城市相比还不具备明显优势,城市功能亟待优化;群众收入增长不够快,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干部作风、工作效率以及领导科学发展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总之,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城市容量,无论是外部影响力还是内在功能,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应有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不够强。真正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还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为此,我们必须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信心和干劲激发出来,瞄准定位,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全力突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开创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的生动局面。

按照省委省政府“六个加快”要求全力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总战略,也是我们义不容辞、必须切实担负起的历史重任。今后五年,我们要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的决策部署,紧扣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宏伟蓝图,全力落实“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总体要求和“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奋斗目标,把增强实力、做优环境、改善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确保发展的强劲势头、经济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产业实力更强、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全省现 6 代农业示范区;坚持统筹发展不动摇,确保城乡环境更优、面貌更美,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特色充分彰显,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在苏北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基本达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坚持和谐发展不动摇,确保群众生活富裕、更有尊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进程中,全力打造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

(一)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打造富庶新淮安,筑牢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经济基础

加快发展、增强实力,是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之策。要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抓转型,在加快转型中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以推动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加速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一要加大新增长点培育力度。牢牢扭住项目建设之纲,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强化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扶持,加大企业上市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实现企业上市10户以上,加快形成一批“旗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超8000亿元,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50户、超100亿元企业10户、超500亿元企业1户以上。二要加快构建淮安特色工业产业体系。依托现有良好产业基础,全力实施千亿元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双倍增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6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把富士康科技城及出口加工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盐化工园区建成产业配套的盐化工新材料集聚区、特钢产业园建成全国一流的特钢专业园区。三要努力实现县乡工业突破。突出抓好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县(区)百亿元工业主导产业,全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特色 经济板块,到2015年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有6个县(区)分别超1000亿元。坚定不移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村创业点建设,到“十二五”末新建标准厂房600万平方米,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00亿元,规模列统企业达到600户以上。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加快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充分运用现代装备、科技理念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一要积极推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做大做优五大百亿元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支持袁隆平院士在我市创办的国家水稻科研基地建设,推动优质农产品规模生产,到2015年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15%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放大盱眙龙虾、淮安红椒、洪泽湖大闸蟹等特色品牌效应,全面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思路,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产前、产后环节合作延伸,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到2015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150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组农户比例达65%以上。三要切实增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推进综合开发,着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支持金融部门调整农业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化新型农技服务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全程化社会服务体系。

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落实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0亿元。一要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高、与淮安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交通枢纽优势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提升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推进企业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加快建 8 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业规模总量,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全面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层次;依托各类技术中心,不断拓展区域售后、工程技术研发等服务领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优质配套。到2015年,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二要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商务中心。按照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目标定位,突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淮海中心商业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实施雨润、苏宁、现代国际新城等商贸龙头项目,全力打造苏北领先、富有影响力的现代商务核心区。以引进国际一线商贸企业、一线品牌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商贸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带动服务业整体品位的提升。明确城市市场功能定位,重点打造一批年成交额百亿元以上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大市场,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三要加快新兴服务业集聚。扶持淮安软件园、淮安(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洪泽安芯智能港等载体建设,努力打造以动漫软件及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培育创意楼宇、研发楼宇、总部楼宇等,着力推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引导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快形成便捷、优质、人性化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充分发挥名城名人名菜名湖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淮扬美食、大湖风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建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全国知名旅游城市。

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着力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到2015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一要更加注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全社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力争到2015年创建国家、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10户以上。二要更加注重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坚持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五大千亿元主导产业转型高端发展,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高端产品开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相融合。三要更加注重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切实加大科技 9 招商力度,主动加强与名院名所名校名企的对接,着力加快国家级盐化工检测中心、盐化工科技研究院和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高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体系。

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重点,充分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开放是发展龙头,改革是活力源头。要全方位实施“借港出海”战略,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策应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加快区域合作和国际化步伐,全面推进对台经贸合作,深入开展对浙招商,加强对央企、省企、名企的招商,主攻大产业项目和龙头项目,全力打造台资集聚、浙商投资、产业转移三个高地,确保“十二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120亿美元。二要进一步优化载体建设。推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率提升转型,从优惠政策驱动向综合服务功能创新转型。高标准推进淮安工业园区、盐化工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工业新城。加强各县(区)省级开发区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盱眙凹土科技园等各类特色园区建设,不断增强集聚功能和吸纳能力。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和功能完善,力争出口加工区升级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三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到2015年民营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70%以上。

(二)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美丽新淮安,形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

城市功能品位直接影响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既塑造城市之形,又铸就城市之魂;既扩大规模、增强功能,又培育特色、彰显 气质,使淮安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宜业宜居城市。

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以城带乡的总体思路,加大改变面貌、提升形象、完善功能的力度,进一步将城市文明、城市服务、城市生活引向小城镇和新农村,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一要突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严格按照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遵循“组团相间、生态相连”建设要求,构筑布局科学合理、内在联系密切的城市发展框架。高质量开发生态新城,进一步做优清河新区,加快清浦新城建设,促进淮阴区、楚州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主城区整体联动,中心城区在“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中实现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服务功能、承载力和辐射力全面提升。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180平方公里,人口达160万。二要加快推进县城和镇村建设。按照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的原则和“一县一特”建设思路,推动县城进一步拉开框架、做优功能,彰显涟水教育生态城、洪泽湖滨生态城、盱眙山水旅游城、金湖水乡园林城特色,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中等城市,促进淮安城市群快速崛起。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构建职能分工合理、等级规模优化、空间分布有序、特色优势互补的网络化城镇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实现小城镇建设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合理确定中心村的数量和布局,循序渐进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三要切实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交通畅达便捷城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大交通,完成宿淮铁路、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连淮扬镇铁路建设,争取淮安机场早日开放一类航空口岸和开通淮港、淮台航线。积极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快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系统,形成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着力完善干线公路建设,提升乡镇公路等级和通达率,力争重点中心镇通一级公路、特色小城镇通二级以上公路。加强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和应急防灾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保障力。

坚持彰显特色,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特色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淮安的特色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充分挖掘,走特色建城、特色兴城之路。一要做活城市水系,彰显水城魅力。着力打造里运河、古黄河、大运河、盐 11 河风光带,努力展现“四河碧水穿城过,八岸风光美如画”的城市风采。全面优化城乡河湖水系水质,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全面实施白马湖退圩还湖工程,建设主城区第二水源地。开工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南水北调、入江水道淮安境内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和景观建设,真正让水资源成为造福百姓的宝贵财富。二要做好文脉传承,彰显人文风貌。充分发挥古城、名人的优势,注重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改造提升老城区过程中,更大力度保护古宅名园和历史街巷等历史遗存,重点加强楚州古城、洪泽湖古堰、盱眙大云山汉墓的保护与开发,努力形成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形态。三要做优人居环境,彰显生态优势。围绕建成生态市目标,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深入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创建,到2015年实现县乡村创建全覆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一批低碳示范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三清”工程,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坚持文化引领,切实增强城市软实力。文化是城市之根、文明是城市之魂。要着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铸就更具时代特征的城市品格。一要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完善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文化艺术发展,更多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着力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淮安大剧院、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塔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全面系统整理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和保护淮海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打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二要着力壮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进一步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加快组建广电传媒集团和市演艺集团,扶持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努力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三要大力弘扬文明新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弘扬以周 12 恩来精神为代表的亲民文化、以《西游记》文化为背景的创新文化和以大运河文化为基础的开放文化,培育亲民为民、创新创业、开明开放的社会风尚,让文明新风吹遍淮安大地。

(三)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着力打造幸福新淮安,增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群众认同感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践行周恩来总理亲民爱民理念,让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过程,成为全市人民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高度关注民生改善,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坚持富民优先,大力落实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千方百计广开就业门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以创业、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稳定扩大社会保障面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城乡低保统一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优待、孤儿保障、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水平,让每一个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GDP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兴办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好物业管理水平较低、老居民小区环境较差、城市停车难停车贵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安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化,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精心打 造“学在淮安”品牌,着力构筑苏北教育高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补偿比,不断扩大淮医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确保广大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精心办好第十八届省运会,将其办成一届展示淮安形象的体育盛会。加快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增强家庭发展能力。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让社会更加平安和谐。按照“1223”要求,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城乡社区基本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互联网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预警等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创新设立电子网络信访服务中心,及时依法处理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建议。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平台和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平安淮安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升大调解水平,健全大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群众安宁、生活安康。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坚决预防和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让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相统一,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加强法治城市建设,积极开展法治县(区)、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切实做好对台、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14 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共谋淮安科学跨越发展大业。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积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带着感情和责任抓好双拥工作,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三、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提供坚强保障

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党的领导是关键。要以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使各级党组织成为推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为载体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宣传普及,不断巩固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理论宣讲、在线学习等制度,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带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思想解放,引导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鼓励干部不拘一格、开拓创新,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跨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争相作为、争创一流、争先进位,真正做到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多作贡献。

(二)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关键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进一步明确全委会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保证党代表权利得到有效行使。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进一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 和监督权。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完善以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党群议事会为主要方式的农村基层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同时,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确保政令畅通。

(三)以提升能力素质为重点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造就领导科学跨越发展的骨干力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注重在基层一线、经济建设主战场和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干部,真正把那些推动科学发展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和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地方党委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和“三责联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注重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学以致用的要求,继续抓好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十大人才工程”,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造集聚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抓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树立清廉为民良好形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人心向背。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硬”,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权力运行监控、预防腐败、纠风和惩治腐败“五大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具有淮安特色的惩防体系。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入开展“周恩来故乡倡廉工程”,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反腐倡廉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扩大民主监督渠道,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决策议事规则,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腐败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完善政(行)风热线和信访直通车等制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以创先争优为统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健全长效机制,持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按照“四个100%”的要求,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有效覆盖并充分发挥作用;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方式,大力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努力造就高素质带头人队伍;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在农村深入开展“三定三评三挂钩”活动,在社区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式管理模式、促进机关高校和驻区单位与社区开展党建共建,在非公企业完善“双跟进四转换”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双支持”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关爱青年,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为党的事业打牢青年群众基础。

(六)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更加广泛地凝聚党心民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按照省“三解三促”要求深入开展“三进三帮”活动,广泛问政问需问计于民,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取更多福祉。坚持勤勉敬业、高效服务,认真践行101%服务理念,积极推行绩效管理,加强群众评议和问责考核,促进机关干部改进服务、提高效能。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更多财力用在支持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用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做到学用结合、真抓实干,确保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安排的每一项重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同志们,发展蓝图催人奋进,跨越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早日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淮安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抢抓新机遇 再创新辉煌

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9月6日)

刘永忠

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全力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淮安市第六届委员会和中共淮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发奋图强,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而努力奋斗。

一、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淮安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务实苦干,扎实推进“五大建设”,全面完成了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市科学跨越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淮安正日益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又好又快、再上台阶、确保前列,坚持 扩张总量和转型升级两手抓,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1388亿元,财政总收入先后突破三个百亿元关口达到31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呈现跨越赶超的强劲势头。产业升级取得突破,重点培育的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食品、节能环保五大千亿元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突破20%,新能源、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荣获“中国新盐都”称号,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淮安出口加工区、中国淮安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国字号园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以及乡镇工业集中区、村创业点等四级联动的发展平台逐步完善,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服务业发展迅猛,占GDP比重提高到39.3%;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年销售超10亿元县域农业主导产业11个,创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居全省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与参加农户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开放型经济异军突起,台资、浙商集聚新高地加速形成,特别是富士康科技城、台玻、天淮大无缝钢管等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外交流与合作活跃开展,国际友好与交流城市达40余对。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以上,获批苏北第一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县域经济实力迅速壮大,7个县(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均超千万元。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秉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 细管理”理念,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中心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入995亿元,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80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0.8%。加快建设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以及生态新城、清河新区等功能片区,相继实施了一批体现品位、彰显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生态绿化精品工程,一批先进业态和知名品牌抢滩进驻,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谐城管”经验在全国推广。高起点规划建设县城,大力发展小城镇,统筹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淮安涟水机场建成通航,盐河航道“五改三”工程、宿淮铁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在苏北率先联网成环,立体式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淮河治理、南水北调等重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有效提升了全市防洪保安能力和水资源保障水平。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扎实推进亲民淮安建设,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在全国率先实施特困群体助保工程,在苏北率先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建立城乡尊老金制度,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城乡群众享受更加均衡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均等化和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淮医品牌形成集聚效应,食品药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实施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模式,8个县(区)全部创成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区),荣获“梅花奖”、“白玉兰奖”、“兰亭奖”等一批国家级文化艺术奖项,实现奥运金牌、残奥奖牌零的突破。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畅通群众利益诉求 八条通道,建立阳光信访体系,近几年进京赴省上访一直是全省较少的几个市之一;深入开展平安淮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市和8个县(区)连续三年被命名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县(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3”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促进全面进步,统筹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民主团结和谐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民族、宗教、对台、党史、关工委、老促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一府两院建设,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支持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富有成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二连冠”。组织开展法治城市和法治县(区)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纪念活动,进一步打牢了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生态淮安建设扎实推进,6个县(区)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区,城市环境综合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强化政治保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好周恩来家乡”目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实践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满意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按照“四个100%”要求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三进三帮”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源头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建立具有淮安特色的惩防体系,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五年,我们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等种种考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五年来的奋进历程深刻启迪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几年来,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五大建设”、“借港出海”、“三靠”等重大战略,走出了切合淮安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将思想解放的成效转化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果。必须坚持奋发有为、跨越争先。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勇争一流的目标追求,是跨越赶超的重要保证。我们树立“全国有亮点、全省争进位、全市争先进”的鲜明导向,引领全市广大干群开拓进取、勇攀新高,涌现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亮点,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我们把“三看”既作为衡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象要求,也作为交给广大群众检验和监督的三把尺子,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切从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出发,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各项事业发 展筑牢了根基。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我们始终把真抓实干作为工作导向和要求,通过开展重大项目定期观摩、领导干部“三进三帮”等活动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切实把党员干部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抓发展、促和谐上来,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现实优势。

五年的团结奋斗,我们书写了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奠定了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要归功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要归功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我们要铭记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要铭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携手合作,要铭记驻淮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驻淮各单位和广大老同志、老干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淮安市第五届委员会,向所有为淮安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抢抓用好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奋力开创淮安未来五年科学跨越发展新局面

在我们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为省级战略,为我们推动科学跨越发展吹响了前进号角、注入了强劲动力。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对建设好周恩来家乡的关爱和厚望。全市上下一定要 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意见》要求,用足用好政策,奋发进取、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转化为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

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关键在于显著提升城市的要素吸引力、产业集聚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苏北全面振兴加快推进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更好更快,城市地位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必须更高更强,尽快成为引领区域经济活动的龙头、集聚整合资源要素的枢纽和社会服务、文化发展、生态建设的高地。对照这样的标准和要求,一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五大建设”的加速推进,许多方面已经打下了较好基础,保持了良好态势。另一方面,更要清醒地看到,“欠账”仍然很多,经济总量不大,新型工业化水平较低,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城市综合实力亟待提升;城镇化水平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城市综合承载力亟待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不足,科技创新、开放程度、综合服务等与周边城市相比还不具备明显优势,城市功能亟待优化;群众收入增长不够快,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干部作风、工作效率以及领导科学发展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总之,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城市容量,无论是外部影响力还是内在功能,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应有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不够强。真正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还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为此,我们必须把全市人民的智慧 和力量凝聚起来、信心和干劲激发出来,瞄准定位,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全力突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开创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的生动局面。

按照省委省政府“六个加快”要求全力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总战略,也是我们义不容辞、必须切实担负起的历史重任。今后五年,我们要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的决策部署,紧扣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宏伟蓝图,全力落实“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总体要求和“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奋斗目标,把增强实力、做优环境、改善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确保发展的强劲势头、经济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产业实力更强、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统筹发展不动摇,确保城乡环境更优、面貌更美,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特色充分彰显,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在苏北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基本达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坚持和谐发展不动摇,确保群众生活富裕、更有尊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进程中,全力打造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

(一)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打造富庶新淮安,筑牢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经济基础

加快发展、增强实力,是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之策。要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抓转型,在加快转型中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以推动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加速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一要加大新增长点培育力度。牢牢扭住项目建设之纲,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强化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扶持,加大企业上市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实现企业上市10户以上,加快形成一批“旗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超8000亿元,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50户、超100亿元企业10户、超500亿元企业1户以上。二要加快构建淮安特色工业产业体系。依托现有良好产业基础,全力实施千亿元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双倍增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6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把富士康科技城及出口加工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盐化工园区建成产业配套的盐化工新材料集聚区、特钢产业园建成全国一流的特钢专业园区。三要努力实现县乡工业突破。突出抓好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县(区)百亿元工业主导产业,全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特色经济板块,到2015年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有6个县(区)分别超1000亿元。坚定不移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村创业点建设,到“十二五”末新建标准厂房600万平方米,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00亿元,规模列统企业达到600户以上。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加快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充分运用现代装备、科技理念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一要 积极推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做大做优五大百亿元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支持袁隆平院士在我市创办的国家水稻科研基地建设,推动优质农产品规模生产,到2015年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15%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放大盱眙龙虾、淮安红椒、洪泽湖大闸蟹等特色品牌效应,全面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思路,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产前、产后环节合作延伸,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到2015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150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组农户比例达65%以上。三要切实增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推进综合开发,着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支持金融部门调整农业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化新型农技服务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全程化社会服务体系。

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落实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0亿元。一要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高、与淮安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交通枢纽优势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提升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推进企业物流向 “第三方物流”转变,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业规模总量,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全面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层次;依托各类技术中心,不断拓展区域售后、工程技术研发等服务领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优质配套。到2015年,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二要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商务中心。按照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目标定位,突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淮海中心商业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实施雨润、苏宁、现代国际新城等商贸龙头项目,全力打造苏北领先、富有影响力的现代商务核心区。以引进国际一线商贸企业、一线品牌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商贸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带动服务业整体品位的提升。明确城市市场功能定位,重点打造一批年成交额百亿元以上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大市场,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三要加快新兴服务业集聚。扶持淮安软件园、淮安(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洪泽安芯智能港等载体建设,努力打造以动漫软件及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培育创意楼宇、研发楼宇、总部楼宇等,着力推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引导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快形成便捷、优质、人性化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充分发挥名城名人名菜名湖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淮扬美食、大湖风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建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全国知名旅游城市。

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着力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到2015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一要更 加注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全社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力争到2015年创建国家、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10户以上。二要更加注重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坚持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五大千亿元主导产业转型高端发展,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高端产品开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相融合。三要更加注重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切实加大科技招商力度,主动加强与名院名所名校名企的对接,着力加快国家级盐化工检测中心、盐化工科技研究院和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高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体系。

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重点,充分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开放是发展龙头,改革是活力源头。要全方位实施“借港出海”战略,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策应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加快区域合作和国际化步伐,全面推进对台经贸合作,深入开展对浙招商,加强对央企、省企、名企的招商,主攻大产业项目和龙头项目,全力打造台资集聚、浙商投资、产业转移三个高地,确保“十二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120亿美元。二要进一步优化载体建设。推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率提升转型,从优惠政策驱动向综合服务功能创新转型。高标准推进淮安工业 园区、盐化工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工业新城。加强各县(区)省级开发区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盱眙凹土科技园等各类特色园区建设,不断增强集聚功能和吸纳能力。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和功能完善,力争出口加工区升级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三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到2015年民营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70%以上。

(二)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美丽新淮安,形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

城市功能品位直接影响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既塑造城市之形,又铸就城市之魂;既扩大规模、增强功能,又培育特色、彰显气质,使淮安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宜业宜居城市。

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以城带乡的总体思路,加大改变面貌、提升形象、完善功能的力度,进一步将城市文明、城市服务、城市生活引向小城镇和新农村,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一要突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严格按照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遵循“组团相间、生态相连”建设要求,构筑布局科学合理、内在联系密切的城市发展框架。高质量开发生态新城,进一步做优清河新区,加快清浦新城建设,促进淮阴区、楚州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主城区整体联动,中心城区在“东 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中实现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服务功能、承载力和辐射力全面提升。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180平方公里,人口达160万。二要加快推进县城和镇村建设。按照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的原则和“一县一特”建设思路,推动县城进一步拉开框架、做优功能,彰显涟水教育生态城、洪泽湖滨生态城、盱眙山水旅游城、金湖水乡园林城特色,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中等城市,促进淮安城市群快速崛起。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构建职能分工合理、等级规模优化、空间分布有序、特色优势互补的网络化城镇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实现小城镇建设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合理确定中心村的数量和布局,循序渐进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三要切实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交通畅达便捷城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大交通,完成宿淮铁路、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连淮扬镇铁路建设,争取淮安机场早日开放一类航空口岸和开通淮港、淮台航线。积极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快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系统,形成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着力完善干线公路建设,提升乡镇公路等级和通达率,力争重点中心镇通一级公路、特色小城镇通二级以上公路。加强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和应急防灾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保障力。

坚持彰显特色,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特色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淮安的特色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充分挖掘,走特色建城、特色兴城之路。一要做活城市水系,彰显水城魅力。着力打造里运河、古黄河、大运河、盐河风光带,努力 展现“四河碧水穿城过,八岸风光美如画”的城市风采。全面优化城乡河湖水系水质,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全面实施白马湖退圩还湖工程,建设主城区第二水源地。开工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南水北调、入江水道淮安境内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和景观建设,真正让水资源成为造福百姓的宝贵财富。二要做好文脉传承,彰显人文风貌。充分发挥古城、名人的优势,注重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改造提升老城区过程中,更大力度保护古宅名园和历史街巷等历史遗存,重点加强楚州古城、洪泽湖古堰、盱眙大云山汉墓的保护与开发,努力形成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形态。三要做优人居环境,彰显生态优势。围绕建成生态市目标,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深入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创建,到2015年实现县乡村创建全覆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一批低碳示范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三清”工程,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坚持文化引领,切实增强城市软实力。文化是城市之根、文明是城市之魂。要着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铸就更具时代特征的城市品格。一要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完善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文化艺术发展,更多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着力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淮安大剧院、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塔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 地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全面系统整理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和保护淮海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打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二要着力壮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进一步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加快组建广电传媒集团和市演艺集团,扶持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努力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三要大力弘扬文明新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弘扬以周恩来精神为代表的亲民文化、以《西游记》文化为背景的创新文化和以大运河文化为基础的开放文化,培育亲民为民、创新创业、开明开放的社会风尚,让文明新风吹遍淮安大地。

(三)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着力打造幸福新淮安,增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群众认同感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践行周恩来总理亲民爱民理念,让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过程,成为全市人民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高度关注民生改善,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坚持富民优先,大力落实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千方百计广开就业门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以创业、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稳定扩大社会保障面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城乡低保统一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优待、孤儿保障、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水平,让每一个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GDP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兴办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好物业管理水平较低、老居民小区环境较差、城市停车难停车贵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安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化,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精心打造“学在淮安”品牌,着力构筑苏北教育高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补偿比,不断扩大淮医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确保广大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精心办好第十八届省运会,将其办成一届展示淮安形象的体育盛会。加快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增强家庭发展能力。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让社会更加平安和谐。按照“1223”要求,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 方法手段,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城乡社区基本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互联网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预警等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创新设立电子网络信访服务中心,及时依法处理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建议。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平台和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臵能力。深入开展平安淮安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升大调解水平,健全大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群众安宁、生活安康。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坚决预防和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让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相统一,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加强法治城市建设,积极开展法治县(区)、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切实做好对台、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共谋淮安科学跨越发展大业。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 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积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带着感情和责任抓好双拥工作,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三、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提供坚强保障

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党的领导是关键。要以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使各级党组织成为推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为载体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宣传普及,不断巩固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理论宣讲、在线学习等制度,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带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思想解放,引导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鼓励干部不拘一格、开拓创新,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跨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争相作为、争创一流、争先进位,真正做到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多作贡献。

(二)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关键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进一步明确全委会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保证党代表权利得到有效行使。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进一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完善以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党群议事会为主要方式的农村基层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同时,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确保政令畅通。

(三)以提升能力素质为重点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造就领导科学跨越发展的骨干力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注重在基层一线、经济建设主战场和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干部,真正把那些推动科学发展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和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地方党委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和“三责联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注重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学以致用的要求,继续抓好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十大人才工程”,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造集聚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抓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树立清廉为民良好形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人心向背。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制,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硬”,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权力运行监控、预防腐败、纠风和惩治腐败“五大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具有淮安特色的惩防体系。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入开展“周恩来故乡倡廉工程”,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反腐倡廉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扩大民主监督渠道,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决策议事规则,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腐败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完善政(行)风热线和信访直通车等制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以创先争优为统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健全长效机制,持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按照“四个100%”的要求,创新党组织设臵方式,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有效覆盖并充分发挥作用;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方式,大力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努力造就高素质带头人队伍;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在农村深入开展“三定三评三挂钩”活动,在社区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式管理模式、促进机关高校和驻区单位与社区开展党建共建,在非公企业完善“双跟进四转换”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双支持”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 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关爱青年,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为党的事业打牢青年群众基础。

(六)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更加广泛地凝聚党心民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按照省“三解三促”要求深入开展“三进三帮”活动,广泛问政问需问计于民,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取更多福祉。坚持勤勉敬业、高效服务,认真践行101%服务理念,积极推行绩效管理,加强群众评议和问责考核,促进机关干部改进服务、提高效能。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更多财力用在支持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用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做到学用结合、真抓实干,确保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安排的每一项重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同志们,发展蓝图催人奋进,跨越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早日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下载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扬州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扬州市第六届党代会 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王燕文 2011年8月25日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镇江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镇江市第六次党代会2011年8月26日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跨越发展 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镇江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许 津 荣 2011年8月26......

    地方志工作流程图

    张家口年鉴编纂流程图 拟定《张家口年鉴》篇目框架设计及撰(供)分工意见报市政府主管领导审核报市政府办公室会签,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张家口年鉴》组稿通知按照分工督办......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郑鄂 各位代表: 我向大会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是全省法院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0年1月31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郑鄂 去年,是全省法院负重奋进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科学......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郑 鄂 各位代表: ——2009年2月16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我向大会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请予审......

    2010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9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

    地方志办工作心得体会

    地方志办工作心得体会 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相关范文 编辑:露露 发布时间:2015-6-12 没有找到想要的文章?没关系,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写作团队,为您提供快速的高质量的原创文章量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