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珍爱生命4说书人教师用书

时间:2019-05-14 18:4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珍爱生命4说书人教师用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珍爱生命4说书人教师用书》。

第一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珍爱生命4说书人教师用书

说书人

本课话题 ——传播正能量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当你支持着你的病体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

点评:师陀笔下的说书人以说书为生,他讲的都是古代行侠仗义,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物,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的英雄。说书人执着于说书,尽管难以糊口,也不再追求其他生路,说书成了他唯一的生存方式与生命形式。他讲述英雄的故事,传播正能量,在无数听者的心田里撒下快乐幸福的种子。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龚金川,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十四岁痛失了一条右臂。一天早上,他正在江边晨练,忽听“扑通”一声,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呼救声,看到了江面上漂浮着几缕银丝。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跳入江中。风呼呼地吹着,刺骨冰冷的江水向他袭来,可这并不能动摇他救人的决心。他用右肩顶起了老人,左手不停地划水。江水不断地向他涌来,这对于身高仅165米的人来说,是一种极限式的挑战,可他全然不顾,套住好心人丢来的绳子,一直坚持到了江边,成功救起落水者。回到家,家人看到他那水淋淋的样子大吃一惊,而他则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掉水里了。”他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一股正能量犹如一泓清泉,流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上帝在我生命中有个计划,通过我的故事给予他人希望。

——尼克·胡哲

2.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3.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

4.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向警予

5.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雨果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笸箩()

.踌躇()()..玉墀().喑哑().阡陌().荒冢().城隍().ɡ huáng s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

关节.(1)节节骨眼儿

.

沉闷.(3)闷闷热

.

呐喊().

吹嘘().蝙蝠()()..灵柩().枸杞().瘟癀阵().摊肆().【答案】 pǒ nà chïu chú xū chí biān fú yīn jiù qiān qǐ zhǒnɡ huán



渐渐.(2)渐

渐染

.造

创.(4)创

创伤

.

【答案】(1)jiã jiē(2)jiàn jiān(3)mân mēn(4)chuànɡ chuānɡ 2.语境辨析法

(5)这两批货物都打折()出售,严重折()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腾了。...(6)詹姆斯压()根儿没感到防守压()力。..【答案】(5)zhã shã zhē(6)yà yā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lïu

啰(1)佝lïu

背lǒu

点zhuì



(2)chuî

学chuî

泣大ɡài

(3)慷kǎi

灌ɡài

动tan



(4)鸡毛dǎn

子忌dàn

【答案】(1)喽 偻 篓(2)缀 辍 啜(3)概 慨 溉(4)弹 掸 惮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安静·平静

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没有声音”的意思。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或喧哗;安稳平静;沉静稳重。多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动作和环境。

“平静”指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和动荡。多形容人的心情、表情或社会、国家的秩序。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很多人经常发出呼号:“我想静静。”这也反映出了人在疲劳和喧嚣的工作后对________(安静/平静)的一种渴望。

(2)黎巴嫩与以色列边界沿线基本恢复________(安静/平静),黎以双方承诺继续维持停止敌对行动状态。

2.回忆·回顾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回想自己经历的事情”的意思。

“回忆”泛指回想,内容多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回顾”本义指回过头来看,比喻回想过去。内容可以指自己经历的事情,也可以指国家、社会或单位的历史。多指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回忆。常用于书面语,有形象和庄重色彩。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海南的特色小吃中,街头巷尾的“糖水小吃”是人们最甜蜜难忘的儿时________(回忆/回顾)。

(2)美国国务卿克里在《波士顿环球报》发表署名文章,________(回忆/回顾)了美国外交过去一年在美古关系、伊核问题、TPP协定等领域取得的进展。

3.熟悉·熟习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对事物了解得透彻”之义。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与“陌生”相对。意义较广,常指视觉、听觉和其他方面的认识活动。对象可以是有形的、有声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情况、思想、心理等抽象事物。

“熟习”是“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之义。多指记忆、运用、掌握等实际活动,对象常是技艺、语言、学问、知识、业务、工作等。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小刘虽然很年轻,却早已________(熟悉/熟习)汽车修理技术了。(2)大家知道我和总司令比较________(熟悉/熟习),便推我去劝说。【答案】 1.(1)安静(2)平静 2.(1)回忆(2)回顾 3.(1)熟习(2)熟悉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漫不经意地爆发,现已造成近千人死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漫不经意”的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句中强调的是埃博拉病毒爆发的突然,所以使用该词语不合语境。

2.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海防力量长期比较薄弱,对南沙群岛一直不可企及,这给越南、....菲律宾等国留下了可乘之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句中强调力量达不到,不对。

3.然而,音乐的美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中楼阁的美,也不是脱离人类思想感情的单....纯音响的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识作者]

乡村的叙述者——师陀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河南杞县人。早年在杞县、开封就读,“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建国后曾任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短篇集《谷》《里门拾记》《果园城记》,散文集《江湖记》《上海手札》,中篇《无望村的馆主》,长篇《马兰》《结婚》,话剧《大马戏团》,以及杂文等。小说《谷》曾获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

读了师陀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是个滞留城市却未忘情乡村的叙述者,写作总是突出乡村文化背景,总是赋予平民百姓更多的关怀和热情;无论写人写景,似乎都着重从平凡的人 生中细细品味,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读着读着,你会被带着哀伤的抒情基调、荒凉的自然界和辛酸的人事所打动。

[探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后,师陀流落洋场,写了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作者带着浓厚的怀旧情绪,以他特有的一种凄凉而又温暖的笔调,写一个小城的历史和各种小人物的命运。全书共19篇,除第一篇《果园城》(此篇介绍小城地理历史,类似序言)外,每篇基本上是集中写一两个人物,这里有豪绅地主、地痞流氓、知识分子、邮差先生、说书人、行商走贩、小渔夫、小学教师、寡妇的老女儿,也有革命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这些人物都和小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各个侧面反映小城的历史、现状,透视着小城惨淡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城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说书人》便选自《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

[巧识文]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被称为“京派”作家,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师陀)等。

《说书人》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说书人。他的全部财产就是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他一天天地说书,一天天地更黄更瘦,长衫变成了灰绿色,后来又咳嗽、唾血,最后终于悲惨地死去,被人给送到乱葬岗,随便掘个坑葬掉。“说书人”遭遇悲惨,但竭尽毕生的精力,迷住了听众,向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新天地,给小城的听众以感动和幻想。

【答案】 ①更黄更瘦、咳嗽、唾血、嗓子塌了 ②死了,葬于乱葬岗

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头描写说书道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开头描写的道具很简单,这一方面突出了说书人家境的贫寒,无力购买多余的道具;另一方面衬托出说书人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下文写其说书作铺垫。

2.作者想做个说书人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理由是“觉得这种职业可爱”,被说书人“迷住”了。说书人对说书职业的执着以及讲述中所展示的英雄世界,感染了“我”,以至于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种思念,一种向往。

二、阅读课文第5~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如何理解“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对说书人的语言描写,他讲述的动人的侠义故事让人痴迷,却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温饱尚不能解决,再加上他的病体,这请求之中尽显生活的沉重与凄苦。

三、阅读课文第13~28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感动过多少人”,“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他“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这些描述,说明说书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书人尽管自己孤苦无依,被社会抛弃,但他利用自己高超的说书技艺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给小城的听众以感动和幻想。说书是他唯一的谋生手段,他对说书的痴迷,对说书的方式和书中内容的挚爱,对书中英雄的崇拜 和书中世界的憧憬,也是他的人生的存在方式,他的生命的表达方式。可以说,他是在利用自己的生命为小城听众带来希望和快乐。这些描述,是作者对说书人善良本质的最好诠释。

5.小说末尾说“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请探究“荒凉”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荒凉”是本文的抒情基调。①小城外的景象荒凉;②说书人活着贫困无依,无人关心,死后草草下葬,被人遗忘,他的人生境遇荒凉;③说书人死后,无人给小城带来幻想、感动、生气,小城人们的内心更贫乏荒凉;④小城人们面对死亡冷漠,面对生命麻木,其内心的冷酷让“我”感到荒凉;⑤回忆中美好的事物,那些传统文明逝去不再重来,对逝去的眷恋焦虑造成了“我”内心的渺茫、空虚。

6.本文题为“说书人”,作者为何花大量的笔墨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是本文的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见证了“说书人”的一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我”与小城人们的态度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小城人们漠视生命的态度的批判。③“我”是作者情感的载体。通过“我”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对“说书人”的人生境遇,小城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情感态度,更有助于表达主旨。

话题: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有人认为,《说书人》受鲁迅的影响,也是大体上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你认为呢?

学生甲:我认为这两篇小说都是在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己》中,咸亨酒店之里与之外的所有人——顾客、掌柜、小伙计、小孩子等都把孔乙己当成嘲弄与取乐的对象,竟然毫无同情与怜悯之心。而对他施以同情怜悯的,唯有作者——鲁迅。《说书人》中,同情怜悯说书人的,也只有师陀。鲁迅以酒店老板“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反复念叨,师陀以说书人下葬时嘲弄者的“带书下去”的嘲弄,把对“苦人”的悲悯情感推到极点,这也是两位作家为笔下人物最后的悲情结局作的“一声叹息”。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说书人》主要表达的不是“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它表达的是“我”对说书人的“同情”。师陀在叙说说书人命运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对说书人不仅怀有同情、怜悯,而且还怀有赞美的情感,并且让这种赞美之情流溢于全篇,作者对说书人的情感态度是同情,而不是“凉薄”。

1.写作特色

细节描写

小说《说书人》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说书人的形象和技艺的高超。小说还通过描写说书人的长衫由“蓝布长衫”到“灰绿色”,到最后的“破长衫”的变化细节,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为他穷困病死作了铺垫。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

2.写法指导

细节描写三要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1)细节描写要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2)要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3)要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3.迁移应用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作文中的一段文字,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了“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 用抽象的概述代替了具体可感的描写。请结合所给文段,写一段细节描写,使之变得具体可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椅子上。

1.课内素材

改名不改志的师陀

1910年3月,师陀出生于河南杞县的一个小地主家庭,那时家境已在走下坡路,他被取名“王继曾”,可见长辈希望他长大后能“光宗耀祖、重振家业”。师陀自幼聪颖好学,父母不惜重金送他到省会读中学。然而他出乎家长意料地受到新文化思潮和大革命的感染,高中期间更进一步受到左翼思潮的影响,不但无心于“光宗耀祖、重振家业”,反而自作主张改名为“王长剑”,以表示对革命事业的向往。1931年秋,高中毕业的王长剑断然放弃了考大学的“正道”,怀着一腔的革命激情,跑到北平去寻找中国共产党,准备参加革命。由于当时正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单是“王长剑”这个名字就可能带来无谓的麻烦,所以他又改名“王长简”,但追求革命的志向仍然坚定不移。

【应用角度】 “志向”“追求”“关注民生”等。2.精彩应用

爱是什么?爱如果是雪域高原,那么胡忠、谢晓君夫妇会不顾一切地攀登。在那片高原上,他们用爱心培育着那些孩子,不求回报,孩子们的笑脸是他们最大的欢愉。他们是雪域绽放的并蒂雪莲;与那些虐打孩子的老师相比,他们的灵魂更加高尚。有人问,心灵在哪里?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胡忠、谢晓君夫妇的心灵就在他们所爱的雪域高原上!爱是什么?爱需要人的付出和奉献,这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些弱者只能乞讨或者横尸街头,不是吗?师陀《说书人》中的主人公,有高超的说书技艺,也因此迷住了听众,但是却没有摆脱食不果腹、无钱就医而死的悲惨命运!师陀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投身于拯救穷苦百姓于水火之中的革命洪流中去!这就是舍小爱追大爱的行动!爱不是大难来时各自飞,爱是对周围人的关心、爱护;爱不是地震来时的范跑跑,爱是地震来了,怀抱六台电脑,身背三台单反,手提一只小乌龟冲出去的“最美室友”黄昱舟。患难见真情,危难时刻他一个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财产。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怨,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学开头

文章一开始就将满蕴着生活情味的主人公推到读者眼前:“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可谓开门见山。

2.学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风趣,富有幽默感。邮差手里拿着学生们从外地写给家长的信,心里说“又来催饷了”,而学生家长则向他诉苦,发出善意的怨言:“毕业,毕我的业!”

3.学场面描写

本文场面描写真切动人,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写邮差去某家送信,敲门,久等之后走出来一位老太太,她“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正在做什么家务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学结尾

本文结尾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第二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珍爱生命4说书人学业分层测评

学业分层测评(四)说书人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词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C.会议指出,党风与民风紧密相连,党员应该自觉成为引领良好民风的表率,上行下...效,党风正则民风淳。.D.出售资产两度流标,重组落空后与中国农批的股权转让也无疾而终。昌九生化扭亏前景越来越渺茫,被实施ST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解析】 A项,语境无因果关系,应用“进而”,表递进。B项,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应改为“无可非议”。C项,上行下效: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含贬义。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16702024】

A.“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B.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作恶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掉。

C.深受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

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在“全版权运营模式”后加“全面升级”。C项,偷换主语,应在“称其存在”前加“央视”。D项,语序不当,应把“甚至可能致癌”移到“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后面。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16702025】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________,或者________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________,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________过纸面,这就是懂得草书了。A.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淌 B.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涌 C.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淌 D.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实词(包括熟语)的辨析。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顿挫缓急:指书法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舒缓和急迫。凝重:形容词,浓重;(声音)浑厚;端庄、庄重。厚重:又厚又重;丰厚;敦厚持重。波动:起伏不定;不稳定。波澜:波涛,多用于比喻。涌:水或云气冒出;从水或云气中冒出。淌:往下流。因“抑扬顿挫”指“声音”故排除A、C两项;厚重强调的是“丰厚”,填在此处明显不如“凝重”恰当,故答案为B。另,“波动”与后面的“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联系不够紧密;“淌”显示不出如“潮水般地”的情态。

【答案】 B 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人物,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导学号:16702026】

示例:说书人——我不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也不是高悬夜空的月亮,而是漫漫银河中的一颗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翠翠——我不是波澜壮阔的海洋,也不是浩荡东流的江河,而是潺潺溪流中的一棵水草。

圣地亚哥——我不是巍巍屹立的高山,也不是突兀耸立的巨石,而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5.阅读下面一则短消息,写一则100字以内的评论,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解放军报》消息,时下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听书”正在慢慢形成。所谓“听书”是指网站将文学或其他读物由播讲人诵读出来,听众可将作品下载,随时轻松“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从“读书”到“听书”,阅读方式的改变便于读者更轻松、更快捷地接触大量书籍,但这能否“颠覆”传统文本阅读习惯,实难定论。我认为纸质的文本阅读更利于读者接受信息,积累知识,而利用播放媒体来“听”,虽免于翻书之麻烦,却没有了阅 读的切身体验与快乐。

6.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嘉宾:常回家看看。

【答案】 示例: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②孩子们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③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④您觉得孩子们应该对老人做些什么?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导学号:16702028】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 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 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 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涉及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故事情节等几个方面。A项,“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错,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且“迂腐无能”的说法不恰当。B项,“真相大白”不太恰当,老汪虽说出“总想一个人”,但并没有说出想谁。E项,“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错,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

【答案】 CD 8.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要结合老范的行为进行总结提炼:如老范设立私塾,但是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老范关心老汪,却不打听老汪的隐情;老范并不辞退老汪,也容忍老汪媳妇偷庄稼。一个为人大方、友善,做事有分寸、识大体、能包容的老范跃然纸上。

【答案】 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9.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对“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理解应从老汪的人际交往不多,不被人理解,甚至与自己的媳妇也无法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他对“有朋自远方来”的另类解释和老汪最后对老范行为的感叹进行理解。

【答案】 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

10.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其次要明确孔乙己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形象,而老汪则不是。二人的相似点有落魄、善良、有书呆子气等。不同则在于孔乙己精神困境的根源是对封建旧思想抱残守缺式的迂腐,以及周围人对他看小丑似的无情调笑;而老汪精神困境的根源则是对学问的认真和投入,周围人不理解他,与他交流上有困难,但是总体上对他还是友好的。【答案】 相似之处: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

不同之处: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第三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写作序列训练4教师用书

写作·序列训练四

一、课内素材

1.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老舍自传》)【应用指南】 老舍是一个活得很真实的人,他不急于求成,恬淡宁静;他不马虎大意,兢兢业业;他不计较得失,活得坦然。可以用于“如何做一位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快乐地享受生活的人”等话题。

2.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九十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七十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他的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故隐其姓“爱新觉罗”。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启功的“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启功传奇》)【应用指南】 “三怕”与“二不怕”表现了启功那种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见到一位体贴他人、执着爱情和受人爱戴的师长形象。可以引用论证如何做一位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洒脱的人。也可以用于“抛弃虚名”、“做人低调”、“爱情忠诚”等话题。

3.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筷子罐头或者一小块咸鱼,甚至提心吊胆地时刻警惕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就只是为了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所应当具备的气节。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从上海到香港再回到上海,梅兰芳不断地和日伪周旋,拒演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除了“蓄须”外,牙疼、心脏不好不能坐飞机等都被他用做挡箭牌。尽管年复一年,生活因不能登台而逐日困窘,但他坚持着。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个信念,那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梅兰芳画传》)【应用指南】 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选择时,应舍弃个人利益,顾全国家利益,把国家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国家兴盛,个人才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可用于“爱国”、“节操”、“品格”等方面的话题。

4.在孔子幼少年生活的简略叙述中,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是在鲁都曲阜古文化特别是礼的感染下,在他纯洁的幼小心灵深处,对当时由来已久的等级森严的贵族政治制度本身,没有感到任何一点抵触的地方,却是以膜拜敬畏之心,由衷地顺从和接受了。也许他后来在政治观、社会观上的好古、信古、复古的保守思想,在这时就埋下根苗了!二是尽管他从小贫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冷落以至阳虎的侮慢,即使对现实社会有不满处,却一点也没有抱怨贵族宗法、等级制度本身。孔子一生认为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必须维护贵族统治,恢复西周文、武、周公之治,以实现其仁政德治的“理想”,结果是到处碰壁。这种思想不同样在这时就已埋下根苗了吗?

(《孔子评传》)1 【应用指南】 敬畏之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用于论证“理想”、“毅力”、“奋斗”等方面的话题。

二、课外素材

1.学校系统化安全教育待健全

北京理工大学社团被困猫耳山、复旦大学学生被困黄山、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旅游大巴侧翻„„随着花季少年们生命的逝去,一件件令人揪心的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令人记忆犹新。2012年清明,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支大学生春游队伍又付出了沉痛代价,再一次敲响安全教育的警钟。

根据调查,在这起游艇撞击事件中受伤的上海交大学生称,出事快艇上的人员并没有穿救生衣。在事故现场负责处置的上海交大校长助理纪凯风表示,不管船主是否提醒,但大学生游客忽视了安全意识,这一结果耽搁了对溺水者的救援时机,给搜救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1996年初,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先把安全逃生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此后一些高校也相继将安全课和其他课程一样记入学生成绩册。不久前,上海市教委表示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引入安全课程体系,并建立中小学生安全实训中心。

【应用指南】 我们的校园并非没有安全教育,但一次次的安全事故值得反思,我们的安全教育效果如何?大家的安全意识如何?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感慨,我国至今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平常有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但多半是零散的。

本材料可用于“责任”、“安全意识”、“学校安全教育”、“伤痛”、“反思”等话题。

2.为国而学

钱伟长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他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

国的军力。物理系系主任吴有训一开始拒绝其转学要求,后被其诚意打动,答应他试读一年,不过有个条件:一年后数理化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否则仍然回中文系。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理科成绩超过了70分,从此,就迈进了自然科学的大门。

【应用指南】 为了祖国需要而不断学习,成就了一位科学大家和教育大家——这种为 国而学的精神,难道不值得青少年朋友们学习吗?

本素材可用在“志向”、“爱国”、“放弃”、“勤奋”、“毅力”等话题。

这世界需要你 山东考生

“临行密密缝”,缝的是浓浓的亲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的是深深的友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连的是浓浓的爱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的是爱国之情„„充满真情的世界才是美好的!

情,这世界需要你。情,在这世界的每个角落。在中国,有一位年迈的母亲,她在灯下劳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她将浓浓的母爱缝进衣中,伴远行的儿子出行,这是伟人的亲情。

在外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叫丘索维金娜,她的儿子患有白血病,为了给儿子治病,33岁的她仍活跃在体操赛场上,她说:“一枚奖牌等于几千欧元,多得奖为的是多拿奖金为儿子治病。”当看到她33岁仍在体操赛区场上奋力表演的时候,你是否会心生感动?是啊,这是伟大的亲情,它足以感动任何人。

情,在这世界的每个时代。在中国古代,当廉颇多次侮辱蔺相如时,蔺相如的一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让廉颇无话可说,因为怀有爱国之情才让蔺相如有如此胸怀,也正因为有爱国之情才让廉颇负荆请罪,才会有“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在现代,有中国近代力学之

父钱伟长。当他大学选修历史学后听说“九·一八”事变。他说:“不学历史了,学造飞机大炮。”为的是保卫祖国。钱老留学毕业后,放弃了美国的富裕生活,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他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因为爱国之情,让他弃文从理,让钱老成为我心中的英雄。

倘若没有情,世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出行的游子身着破烂衣服,饥寒交迫;丘索维金娜的儿子因无钱治疗而离开人世;国家因廉颇、蔺相如的自私而日益衰败,最终国破家亡;钱伟长留居国外,享受优质生活。没有情,世界将毫无生机,人活着将毫无意义。所以,情,这世界需要你,是你让人互相帮助,让亲人互相体贴,让爱人互相关爱,让世界充满温暖。情,像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万物,像清净的流水滋润着万物,像柔和的春风抚摸着万物;情,穿过岁月的风尘而历久弥新,越过历史的长河而亘古不变。

情,这世界需要你。

【亮点评析】 没有情的世界是可怕的,这世界需要情。这个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和爱国之情。文章第二段简略地论证了亲情的重要性之后,第三、四段重点论证了亲情、爱国之情;第五段又从反面逐个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文章的第一段和第五段,引用、排比、比喻、感叹的灵活运用,不仅仅让我们体会到文章的语言文采飞扬,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文章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充实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励志型材料作文题,鼓励考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观察和解读生活。与2013年作文相似,所给材料为一句话,阐发的中心是“人只有自己站起来,这个世界才属于他”。“站起来”是一个形象的概念,一个人要乐观、积极、自信地去面对外部世界,首先就要站起来,站起来的同时,实际上就已经拥有了自信;战胜自己后,才有勇气去征服世界。我们可以对此加以引申,引申为“人的品格”的站立。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写作:(1)直接以成就某种品格为论题,肯定这种品格对生活的重要意义;(2)从反面入手,在思辨中确立保持某种品格,从而更加肯定这种品格。文体的选择:写议论文,应观点鲜明,积极健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将道理说深说透;写记叙文,要在写人叙事中表达“站立”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不论是哪种文体,都要注意从“站立”“世界”层面辩证思考。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师用书必修5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课文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与课文前后相关的情节如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作者通过林冲的人生遭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呢?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他对现状很满足,对统治阶级也是拥护的。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他时,他不能像出身下层军官的鲁智深那样奋起反抗,而是委屈忍辱,逆来顺受,他的出身、地位决定了他对黑暗政治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如果说《水浒》的主题之一是“官逼民反”,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从林冲的个人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的政治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斗争,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官逼民反”。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这就是课文主题的意义所在。

林冲是怎样一个形象呢?首先,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课文开篇写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以佐证: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而后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其次,他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嫉恶如仇。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表现了林冲心地善良,行事侠义的方面。但是,当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充分体现了林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在山神庙林冲手刃仇敌时,一声怒吼,惊破敌胆,林冲威猛之中迸发出了他性格中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最后,细心、缜密也是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做事很细致;草厅被雪压塌后,他又“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细心探查;山神庙歼敌时,他“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出其不意,占据主动。这些都表现了他细心缜密的性格特点。

围绕林冲的遭遇,课文情节的展开可以说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路遇李小二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因为遇到李小二,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为林冲以后的思想变化、走向反抗道路做铺垫。买刀寻敌是情节的发展。由李小二之口,引出陆谦等人的密谋,说明高俅仍不放过林冲,对林冲步步紧逼,小说在此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林冲知道陆谦等人到来,勃然大怒,买刀寻敌,表现出他性格刚烈的一面,为他走向反抗道路奠定行动基础。这部分情节使矛盾冲突顿时紧张起来。接下来是看管草料场,这是情节的进一步展开。仇人相遇,刀剑相向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相反,局势又平缓下来。林冲被派到草料场,得到一个“好差使”,不仅林冲感到奇怪,读者的好奇心也被引逗起来。形势平缓,林冲随遇而安的性格又占了上风,他复仇的念头淡了,想得更多的是熬过刑期,回家团聚。这既表现了林冲性格的复杂性,也把他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表现得更充分。看管草料场又为陆谦等人陷害林冲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陆谦等人就是要绝了林冲的活路。雪夜杀敌,是情节发展的高潮。陆谦等人一把火烧了草料场,把林冲逼上了绝境。林冲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毅然杀死仇敌,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

二、问题探究

1.林冲由随遇而安、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林冲来到沧州,一直抱着安度刑期、回家团聚的想法。即使他知道陆谦来沧州加害他,他仍心存幻想,求“神明庇佑”。直到草料场燃起大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百般迫害自己的真相,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绝不会给他一条生路。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激起他抗争的斗志,于是他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黑暗政治的道路。

2.林冲的遭遇和他思想性格的变化,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意义?

当时社会政治极端黑暗、腐败,善良本分的人们生活、生命得不到保障。像林冲这样的中级军官,都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那么一般的民众受欺压、迫害,进而铤而走险,聚众起义,反抗官府,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林冲被“逼上梁山”,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提供了一个窗口。

3.课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是非常丰富、细致的,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透露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事件的发生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如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引出下文李小二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如林冲在草料场的一系列行动,叙述得非常详细。既表现了林冲细心缜密的性格,又说明草料场起火并非林冲疏忽所致,自然揭示出陆谦等人的借刀杀人的阴谋,使情节发展具有合理性。再如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逼”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的前提。其他还有很多,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关于练习

一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概括情节要点(如“路遇李小二”“火烧草料场”),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

设题意图:让学生归纳矛盾冲突的发展脉络,了解林冲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参考答案:

可参考“整体把握”相关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分析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和高潮。可运用下面的坐标图,以便得到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完成此题。

二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有很大的差异。试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参考答案:

可参考“整体把握”相关内容。要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是复杂、丰富的,林冲的出身、地位决定了他性格的多样性和矛盾性。经过犹豫、彷徨,最终走上反抗的道路,也反映了他性格内在的矛盾冲突。这样才使得林冲的人物形象丰满可信,才使小说的主题具有深刻性。三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看看课文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参考答案:

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侧面描写: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又如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风雪为人物的活动渲染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同时,风雪也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逼上梁山”,指的是被压迫的人们不得不奋起反抗的事情。补充阅读《水浒》相关章回,探讨林冲在恶势力的逼迫下,由安分守己到上山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资料]

明代李开先《宝剑记》中林冲夜奔梁山的唱词: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设题意图:这是扩展题,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更深入地了解人物,挖掘主题。参考答案:

补充阅读《水浒》相关章回,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依照练习一,梳理情节,归纳矛盾冲突的进程。结合《宝剑记》的唱词,有助于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建议

一、教学这篇课文,主要从人物、情节两方面入手,但是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即通过林冲这样的人物刻画,以及他最终走向反抗道路的叙述,让我们了解那个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理解民众不得不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者和恶势力的原因。

二、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能因为林冲是英雄,就忽略他性格中柔弱、妥协的一面。正因为林冲性格的多样性,才使“逼上梁山”这一主题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才使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更真实更鲜明。

三、中国古代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重故事,重描写,与西方小说和现代某些中国小说重心理刻画不同。学习课文时,要注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描写中,揣摩人物的心理,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课文中有些古代白话词语,既不同于文言词语,也有别于现代汉语。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析,不可望文生义。

有关资料

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程郁缀)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当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了林冲屈辱忍让的思想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凌辱他妻子时,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的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第十回一开头,作者先写了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沧州,患难中忽然间遇见故人李小二。作者顺笔交代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还为他赔了钱财,又接济他路费。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林冲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统治者陷害的冤情,讲述中虽含有怨意,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完全摆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一面。他心中仍旧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林冲还对李小二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话,分量却不轻: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作品开头的这段描写,自然而又亲切。一方面表现了林冲的思想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情节发展而特意预先安设的。写李小二的小酒店,不光是为了招待林冲,更重要的是为了接待东京高衙内差来的陆谦和管营、差拨。小说描写这一天,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忽见一个人闪进酒店内,随后又一个闪了进来,同本不相识的管营、差拨窃窃私语。这两个“闪”字用得很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反映出来了。一连四五个“只见那人”“只见那人说道”„„写得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当李小二将刚来小酒店的那人容貌──“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 ──和“高太尉”等只言片语告诉林冲时,林冲不觉大惊道:“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大怒离开酒店,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去寻。透过这一声怒骂和持刀急寻的身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林冲的反抗性格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为杀仇人而不顾自己是一个充军流放的罪囚,报仇雪恨的强烈欲望,使他将前程、生死等一切利害关系都置之度外了。这一描写,正是通往林冲性格突变道路上的一层重要台阶;铺设了这个台阶,下面林冲思想的飞跃,就更加合乎情理。

林冲又惊又怒拿刀去寻找陆谦,读者读到这里,精神也为之一振,矛盾冲突的浪头一下子漫涌而起,好像紧接着就是一场血肉迸飞的厮杀,“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读者也捏着一把汗。然而,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山峦起伏,愈见其万千气象;文势跌宕,更能够引人入胜。《水浒》的作者深谙其道,他在这里故意顿了一笔,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一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矛盾冲突的浪头起而又伏,于暗伏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更大的冲击和高峰。

接下去,作者以圆熟灵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写了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动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写得平淡、轻松、若无其事。本是“山雨欲来”之势,矛盾冲突已趋激烈,而高潮到来前夕却越显得“密云不雨”般的平静,这正是生活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生动体现。

最后,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作者借陆谦一干人自己的口,将陷害林冲的全部狠毒阴谋在山神庙前和盘托出,小说主人公林冲和读者心头的一切疑团豁然开朗。事到如今,林冲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踏过艰苦思想斗争历程的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他转变了立场,抛弃了幻想,手刃仇人,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这个“空有一身本事”,“屈沉在小人之下”的英雄,面貌一新地站立起来了。他那英勇的反抗性格,在这促使他思想升华的矛盾高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林冲杀陆谦等三人杀得好,使人禁不住拍手称快。作者描写这场斗杀也写得好,更使人拍案叫绝。小说这样万分精彩地写道:

(林冲)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

一个人接连斗杀三个人,三四个回身转体,手起脚落;或用枪搠,或用刀剜,或用刀割;写得有层次、有波折,有疏有密,有板有眼;而且不雷同、不烦琐,不慌不忙,从容自如,游刃有余。特别精彩的是杀陆谦的场景,你看林冲劈胸一提,将他丢翻在雪地,脚踏住他胸脯,刀搁在他脸上,先审后杀,理直气壮,“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真是刀落惊风雪,文成泣鬼神。人们丝毫不感到杀得心惊,反而感到杀得无比痛快!

出自林冲口中那“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受尽奸贼迫害的英雄,举刀杀人行动的理直气壮,正义凛然;充分揭露了高俅、陆谦这些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卑鄙、狠毒和罪恶。草料场被烧毁,又杀了陆谦等人,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林冲犯下了弥天大罪;到了这个地步,林冲的一切退路都被彻底堵死,只剩下“逼上梁山”这一条光明大路了。于是,在无情的现实教育下,英雄丢掉了幻想,撇下了自家前程的包袱,终于克服了自身软弱忍让的弱点,挺起腰杆,带着慷慨激昂的豪情,大踏步地走上了梁山农民革命的道路。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故事中,除了人物形象刻画的突出成就外,在艺术描写的其他方面,也不乏精彩之笔,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这一回前后两处写到了偷听别人谈话,前者是写在小酒店里,李小二听到差拨口中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时,就疑心与恩人林冲有关系,连忙叫妻子前去暗暗偷听。后者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偷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这两处偷听,写得详略有致,各具特色。

前者李小二的妻子奉丈夫之命有心去听,而且是听了“一个时辰”,却仅听到没头没尾的半句话:“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后者是林冲伏在庙门内,无意之中在刹那间,却听清了陆谦等三人的全部对话──“一个道”“一个应道”“那一个道”“又一个道”„„一共八九句对话,听得一字不漏,洞悉贼人的全部阴谋。两次偷听,一详一略,都恰到好处,匠心独运。前者是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密谋策划害人的亏心事,贼人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窃语;李小二妻子的隔墙之耳,当然不易听清。而且在这个时候如果完全听清了陆谦等人的密谋,那么下面的故事发展就会索然寡味;但要是连半句也听不到,那么情节也就无法曲折起伏地开展下去了。只有听得不清楚,藏头露尾,似是而非,才能在李小二夫妻、林冲和读者的心中,都产生一个共同的疑团──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林冲有没有生命危险?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叫做“悬念”。悬念不解,扣人心弦,文势渐渐蓄起,矛盾冲突步步推向高潮。

而后者,林冲是在风雪之夜的山神庙里,陆谦等三人放火成功,压根儿也想不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之这是在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狂喜时的私下畅吐,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林冲仅隔庙门,当然听得清清楚楚。试想这个时候,要是不能听得全部阴谋,也就不可能迅速地、一下子激起林冲胸中的无比愤怒。只有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漏,才能立即点燃起林冲胸中的复仇烈火,不顾一切地挺枪杀仇人,使林冲的思想性格发生飞跃的突变。前者略写,显得惜墨如金,恰到好处;后者详写,又简直泼墨如云,毫不过分。

这第十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溘然消逝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个细节突出地写出了林冲性格精细的一面。短短的一句话中,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但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杀死了仇人,林冲提着花枪,投东而去。半路上推开一个草屋门,忽然又见到四五个庄客在“向火”,“地炉里面焰焰地烧着柴火”。这是火的余势。因讨酒喝遭到拒绝,林冲立即大怒,用花枪将火炉里的火块往老庄客脸上挑。这一举动,突出地表现了林冲思想转变后那种桀傲不驯的性格特征,为下面投奔梁山,火并王伦作了思想准备。

一大篇文字之中,先是星星点点的小火,隐隐绰绰地由老军“向火”引起,中经草料场大火燃烧后,又忽明忽暗地以老庄客的“向火”了结,这与情节渐渐推进,矛盾步步激化;与林冲性格渐渐发展,以至于升华突变,都自然而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达到如此和谐神妙的艺术境地,实在是罕见的!

“风雪山神庙”这一章对风雪的描写,也是成功的,与人物性格的变化,故事情节的进展,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紧密结合,其作用与艺术效果跟写火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看林冲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仇人时,“那雪下得更猛”。这些描写不但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的本身描写也生动逼真。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最后“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鲁迅先生在他题名为《“大雪纷飞”》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种评价是中肯而又恰当的。

(选自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二、终于是英雄──论林冲(佘太平)

从任何方面看,像林冲这种人都是不会造反的。本不会造反的人,偏偏要铤而走险,上了梁山,这就是《水浒传》表现“官逼民反”这一重大主题的艺术技巧。

《水浒传》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是揭露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而这种揭露是通过一系列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生动的英雄人物来实现的。尤其是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围绕他所发生的一连串故事,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这种认识,无论是在读者当中,还是在学者当中,都是没有疑问的。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是高级军事教官。他有一个美丽而且贤惠的妻子,有美满的家庭和很高的社会地位。按照常理,像林冲这种人,是不会造反的。本不会造反的人,偏偏要铤而走险,上了梁山,这就是《水浒传》表现“官逼民反”这一重大主题的艺术技巧。

林冲从虽屡遭迫害却不愿反抗,到横竖是没有活路,只有奋起反抗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显露出英雄本色,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

在林冲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浒传》以十分细腻的艺术笔触,反复地描写林冲虽然屡遭迫害,却不愿反抗的心态。在东京岳庙里,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当众调戏自己的妻子,在封建社会里,对于林冲这种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自命是英雄豪杰的人来说,实实在在是奇耻大辱,是要同对方以命相搏的。然而林冲却“手软”了。因为他忽然发现,调戏自己的妻子的,原来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高太尉的干儿子。俗话说,“不怕官,只怕管”。林冲要保住他那“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职位,是不能得罪顶头上司的。所以他忍受了这奇耻大辱,以求平安无事。倒是刚刚同林冲结拜为兄弟的鲁智深气得七窍生烟,他提着铁禅杖赶来,“我来帮你厮打”。林冲要息事宁人,不让鲁智深搅进来将事态扩大。

“误入白虎节堂”是高俅陷害林冲的一个大陷阱。其实这个陷阱布设得并不高明,有许多明显的漏洞。比如,林冲买刀,时间是在下午(因为林冲买刀后“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当时除鲁智深而外,并无旁人在场,何以“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如果不是预设的骗局,高俅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了买刀之事?还有,林冲对两个承局产生了怀疑:“我在府中不认的你。”承局辩解:“小人新近参随。”林冲只要稍作追究,就可以发现问题:高俅何以要两个不熟悉事务的人来下通知?一个是“新近参随”也罢了,何以两个都是?难道高俅府中再无人可差遣?另外,作为长时间担任禁军教头的林冲,对太尉府应该是很熟悉的。可是,他随两个承局“进到厅前”,不见高俅;“转入屏风至后堂”,仍不见高俅;“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这时候,林冲应该明白他被带到一个什么地方!何至于懵懵懂懂等候了老半天,直到他“探头入帘看时”,才发觉是“白虎节堂”?

林冲之所以这么容易受骗上当,主要是由于他只想到高俅是他的上司。在“上司如父母”的封建社会,他怎么也不敢把上司朝坏处想,更不会想到上司还会无端地陷害他。此外,林冲对高俅不仅敬畏,而且还想巴结他。听到高俅要同他比看宝刀,他想得最多的恐怕是如何通过这件事,同高俅套近乎,亲近亲近。所以,他把一个骗局当真了,自己把自己的眼睛捂起来,往陷阱里跳。直到高俅喝令将他拿下治罪,他这才明白过来。

在刺配去沧州牢城的路上,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竟被两个解差──两个无赖小人折磨得死去活来,连一声厉害的话也不敢讲。这两个家伙在洗脚时烫坏了林冲的双脚,他们反而骂道:

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喃喃地骂了半夜。林冲为什么不敢教训他们?即使戴了刑具要揍扁他们也是小菜一碟。林冲不敢,因为他想忍气吞声,苦熬苦撑到刑满释放,或遇大赦,回东京去仍旧当他的禁军教头,夫妻团圆。在离开东京的时候,岳父张教头对林冲说:

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这也是林冲心里要说的话。人们常说:“无欲则刚。”林冲一旦有了这个念头,一只猛虎也会变成兔子,任凭两个丑恶的解差欺侮。在野猪林里,两个解差将林冲捆在大树上,举起水火棍要打死他,鲁智深赶来救了。愤怒的鲁智深要杀掉这两个解差,刚刚从鬼门关悠回来的林冲却阻止不让下手,说“非干他们两个事”。这两个鬼魅似的东西,虽然是受高俅、陆谦的收买差遣,但也是高俅的爪牙和帮凶,为什么不该杀?说穿了,林冲是想为自己日后回东京留一条路。

到了沧州牢城,由于有柴进的书信,牢城的管营和差拨对他十分照顾,让他去看管天王堂,“这是营中第一样省气力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不久,林冲又遇到了曾经得他救助的李小二。李小二夫妇对这位大恩人百般照顾,“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于是也就安心地住下来,舒舒服服过日子,只等着有一天遇赦,便回东京去。然而高俅仍不放过他,派陆谦、富安到沧州来谋害他。草料场一场大火,林冲侥幸没有被烧死,可是回东京的路却被烧断了,这就是陆谦几个人在山神庙门外所说的:“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林冲横竖是没有活路了,只得奋起反抗,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林冲打开庙门,像一头狂怒的狮子,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陆谦等三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在正义面前,邪恶势力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林冲先用花枪将富安搠死,后来又一刀杀了差拨。剩下陆谦,诡称他是奉命而为,与他不相干。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虞候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林冲这样杀人报仇,手段是残忍了一些。可是设身处地为林冲想一想:好好一个家庭,顶天立地的一个禁军教头,被高俅和陆谦迫害得家破人亡,有国难投,他不该用这种严厉的手段惩罚仇人吗?只有这个时候,林冲才显露出他那英雄豪杰的本色。

林冲终于是英雄,终于是气魄宏大的造反英雄。

林冲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贵酒店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这首诗概括了一个朝廷军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经过,显示了林冲丢掉幻想以后激发出来的反抗精神,其中回荡着一股悲壮的英雄气。

然而,最能充分展现林冲英雄豪杰本色的,还是他在梁山上火并王伦的行为。当林冲满怀造反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来到梁山时,想不到迎接他的竟是寨主王伦的冷面孔:“王伦叫小喽罗把一个盘子,托出五十两白银,两匹丝来。”像打发叫化子一样要撵他走。说好说歹,几经曲折,甚至是屈辱,林冲才被勉强接受下来,允许他在梁山上坐一把交椅。不久,晁盖等人因打劫了梁中书的生辰纲,逃上梁山要求入伙。王伦又使出了原先对付林冲的手段:“三四个人去不多时,只见一人捧个大盘子,里放着五绽大银。”眼看着王伦要将晁盖等反抗官府的英雄豪杰撵走,林冲忍无可忍,“即时拿住王伦,又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林冲早把王伦首级割下来,提在手里”。林冲之所以要火并王伦,是因为此时的王伦已由梁山的头领变质为梁山造反事业的绊脚石和破坏者;王伦为一己私利,不惜牺牲梁山的前途。此人不除,梁山的造反事业就要葬送在他手里。林冲杀王伦,完全是出于公心,而不是要泄私愤,更不是为了谋私利。当“吴用就血泊里拽过头把交椅来”,要推林冲做梁山之主时,林冲大叫道:

先生差矣!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并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今日吴兄却让此第一位与林冲坐,岂不惹天下英雄耻笑?若欲相逼,宁死而已!

这番话真可谓大义凛然,表明了林冲浩然磊落的胸襟。林冲杀了王伦,是为了维护梁山造反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局,反映了他对造反事业的迫切要求和热烈的憧憬。水泊梁山造反事业的基础,是林冲火并王伦所创下的。这从本质上显示了林冲的造反英雄的宏大气魄。也许有人说,众位豪杰同王伦的矛盾,毕竟是梁山内部的矛盾,可以用更稳妥的方式解决,没有必要自相残杀。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林冲也是江湖好汉、草莽英雄,他不是政治家,管不了那许多。再说,当王伦以狭隘的心胸阻碍梁山的发展前途,要断送梁山的造反事业时,你能分得清这是内部矛盾还是外部矛盾吗?

总而言之,林冲终于是英雄,终于是气魄宏大的造反英雄。

(选自《草莽英雄的悲壮人生──〈水浒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三、林冲与高俅(石昌渝)

研究《水浒传》成书,就不能不讨论林冲和高俅。从题材累积和演进的方面看,林冲和高俅是宋江三十六人故事流传史上的终端产生,如果说因为《宣和遗事》提到了劫取生辰纲、杨志卖刀杀人、宋江杀阎婆惜等事,《水浒传》的晁盖、杨志、宋江等形象还有发展之迹可求的话,那么林冲和高俅就是《水浒传》作者的前无古人的个人独创,其中无疑熔铸着作家个人意识和作家生活的时代精神,透过林冲、高俅形象,也就可以探索到作家创作的背景和动机。总之,林冲和高俅应是《水浒传》成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林冲和高俅在《水浒传》全书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多,第七回至第十回,“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主要的故事都在这里了。尽管篇幅不大,可它在全书中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林冲、高俅,《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水浒传》主题具有多元性和多重性,官逼民反仅其一)就难以凸显和成立。金圣叹曾说:“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高俅以一市井无赖,假蹴踘之伎博得皇帝青睐而官至极品。得势之后,便急不可耐地公报私仇,先是加害王进,继而是林冲。洞悉高俅心术的王进以走为上计,避开了一场杀身之祸,也不至于落草为“寇”。比较书生气的林冲却躲之不及。高俅要为自己的干儿子夺占林冲之妻,设下天罗地网,一定要将林冲置于死地;逆来顺受的林冲一忍再忍、一让再让,终于忍无可忍、让无可让,于是拔刀而起,杀了官府之人,流亡江湖,走上了梁山。林冲之反,乃高俅所逼,此所谓“乱自上作”也。

官逼民反的故事在《水浒传》全书中当然不止林冲一个,但比较起来,其他的人物都不及林冲典型。梁山一百八人,从上山的原因分析,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本是普通的百姓,因种种原因与官府矛盾,终至揭竿举义,如林冲、晁盖、鲁智深、武松、宋江等。第二类本是鸡鸣狗盗之徒,如占据少华山的打家劫舍的朱武、陈达、杨春,菜园子出身、把僧行杀了在孟州十字坡开黑店的张青,放赌为生、赌博时打死人而流落江湖的石勇,在浔阳江边专贩私盐的童威、童猛,牢城管营之子、开酒店、在妓女身上生利息的土霸施恩,打死人逃亡江湖在戴宗身边做小牢子的李逵,等等,他们都百川归海似的最后聚集在宋江的“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第三类本是朝廷官吏和地方富豪,他们反倒是被宋江等人设计“赚”上梁山的,如呼延灼、徐宁、卢俊义等。这三种人,第二类和第三类很难归在官逼民反的范畴内。

就第一类人物而言,有谁比林冲更典型呢?不错,晁盖劫取生辰纲之小结义是梁山聚义的源头,劫取当朝太师的财宝具有某种对抗官府的性质,由此而发展到占据水泊梁山,则是为梁山事业奠定了基础。不过,要说晁盖是为官府所逼,似乎有点牵强。晁盖是济州郓城县东溪村富户,是地方的“保正”,并没有任何受官府压迫的记录,他与吴用等七人谋画劫取生辰纲,理论上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而实际上是要取得这十万贯金珠宝贝给自己享用,“图个一世快活”。所以他们把劫来的金珠宝贝尽悉瓜分,各自藏匿。后来因为案情暴露,地方藏身不得,才逃上了梁山。鲁智深的精神境界要高出晁盖们许多,他是一个嫉恶如仇、抱打不平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英雄,先是因拯救金翠莲父女,失手打死土霸镇关西,不得不削发为僧,藏匿山林,既而又为解救冤屈的林冲,大闹野猪林,走上与官府对抗的道路。他拳打镇关西,是扶弱济困、除奸锄霸,与官逼民反的主题不在一个层面上。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是一种极端的报仇行为,其中固然有官府受贿包庇凶犯、逼得武松不得不动用私刑的因素在内,但这因素比起林冲之所受的“逼”,相差甚远。宋江和林冲一样,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上山为“寇”,他生性孝义,精通刀笔和吏道,胸有凌云壮志,却沉郁下寮,也许他的潜意识中埋藏着反叛的因子,但他的理性却相当传统,只想在封建正途上博个功名富贵。只因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生辰纲一案事发,为帮助晁盖逃脱,他冒险泄露官府机密,一步跨出,便不能回头,从此身不由己的走上江湖,终于坐上了他极不愿坐的梁山第一把交椅。他因仗义而触犯刑律,与林冲平白无故地遭受陷害,其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如果宏观来看,晁盖、鲁智深、武松、宋江等人的遭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腐朽和黑暗的封建官僚政治对民众生存的威胁和压迫,以及在这种威胁和压迫下民众情绪的躁动、愤激和反抗。即如上述第二类、第三类人物的遭遇,也反映了封建时代政治腐败、奸宄放纵、百姓走投无路而“铤而走险”的现实。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所有这些人物的故事都是对林冲故事的补充和照应,都归向于《水浒传》的主题。

官逼民反,用金圣叹的话来说叫“乱自上作”。尽管金圣叹不可能超越封建意识形态,他和所有士人一样都将民众造反看成是“犯上作乱”,但他认为林冲之反乃是高俅所逼,却不能不说是封建时代中的清醒之论。在《水浒传》中最有资格代表“上”的是高俅,大名府的梁中书,江州的蔡九知府,孟州的张都监、张团练,等等,都只是些地方官吏,他们虽然是整个封建官僚机器的一部分,但还不足以代表朝廷。蔡京是朝廷重臣,可是他在小说中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唯高俅官居太尉之职,总揽国家军务,又深得皇帝宠信,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都是朝廷意志的体现。我们要特别注意高俅加害王进、林冲的方式,他采用“公事公办”,有意要把自己隐藏在国家意志的背后,待林冲在开封府幸免死罪后才使用暗杀伎俩。也就是说,高俅乃是调动国家机器来迫害林冲。说高俅是“上”的代表,毋庸置疑。另一方面,高俅既是朝廷的代表,则林冲的造反,以及后来梁山武装与高俅的战争,也就具有了不容置辩的反朝廷的政治性质。由此可见,林冲和高俅的冲突虽然是全书情节的一部分,但他们矛盾的性质却带有全局性,是全书主题的基石。

高俅和林冲的故事,简单概括起来,也可以说是“夺妻杀夫”。夺妻杀夫,本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小说史上这类作品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当数宋初乐史(930-1007)的《绿珠传》。此事见于《晋书·石崇传》,不纯粹是小说家言。乐史敷衍成篇,如他在篇末所说:“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小说所强调的是绿珠作为一个侍姬,竟能不惜一死以酬主人,那些享厚禄、盗高位的衣冠须眉又如何:亡仁义之行,怀反覆之情,暮四朝三,唯利是务,岂不悲哉!小说寓言如此。循此思路,詹詹外史《情史》把它编入“情贞类”。《情史》“情贞类”所收同类故事还有多篇。其中《申屠氏》叙靖康二年董昌之妻申屠氏美艳有才,当地富豪方六一设计诬陷董昌,将其杀害以夺其妻,申屠氏伪装顺从,伺机将方六一刺死,然后自缢。《歌者妇》叙南中大帅害死歌者以强占其妻,其妻藏利刃欲刺大帅未果,遂自断其颈而亡。这类话题的主旨都是赞赏女主人公的节操。《水浒传》的林冲娘子也是一位烈性女子,第二十回补叙她见难逃高俅魔掌遂悬梁自尽,然而《水浒传》作者之意并不在褒奖节烈,而在揭示一个重大社会历史主题:官逼民反。“杀夫夺妻”是强者对弱者实施的暴行,强者当然是凭藉自己的权势达成其卑鄙的目的。司马伦之流所以能够得逞,客观条件是封建专制的官僚政治体制。这个体制的顶端是皇帝,皇权天授,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对臣民握有不容置疑的生杀予夺大权。皇帝以下由各级官吏叠成一个多层金字塔,上一层对下一层同样具有绝对的权力,塔基下则是广大的平民。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固着力是下层对上层的绝对服从,配合意识形态便是“孝”和“忠”的神圣化和绝对化。由秦始皇创立的这个体制延续上千年,在改朝换代和分裂统一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改进而逐渐完备。人们在这个体制下生活,头脑里难以生长权利的观念,即使发生权利观念的萌芽,也必定会遭到无情的扼杀,像司马伦的行为,人们都只是以伦理的尺度考量其善恶,一般不会从法的角度判别其是非,触及“官”的要害问题。

《水浒传》的创造性和深刻性就在处理“杀夫夺妻”话题的别具机杼,超越情贞模式,作者把高俅、林冲及林娘子的纠葛配置成一个新的格局。林娘子淡出,着意展开高俅和林冲的矛盾。作者固然是把高俅作为坏人来描写,但对他的描写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高俅本来就是一个破落户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赖棍徒,这样一个社会人渣居然由皇帝的好恶而擢升为朝廷重臣。高俅发迹,昏聩的赵佶自不能辞其咎,但是如果没有金字塔式的封建官僚制度,赵佶纵有其意亦难以达成其事。第二,高俅夺林冲之妻,不似司马伦那样赤裸裸,他使用“合法”手段,设陷阱诱使林冲带刀进入军事机密的白虎堂,名正言顺的加其死罪;死罪未能成立,高俅虽然恼怒,却仍不直接杀掉林冲,而是采取暗杀的方式;在林冲未死之前,高俅一直不肯公开强夺林娘子。高俅调动国家机器来对付林冲,使林冲躲无可躲,藏无可藏。第三,高俅作恶多端,祸国殃民,终其《水浒传》情节,他并没有像一般小说中的坏人那样得到恶报,《水浒传》的结局是宋江等人冤死,他仍然高居庙堂。综合三点,作者没有把高俅写成一个孤立的坏人,作者主观上不可能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本质有所认识,但至少认识到高俅的坏不是孤立和偶然的现象,是当时官僚政治腐败和黑暗的集中表现。

林冲这个人物,《水浒传》作者依据“豹子头”绰号给他设计了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外貌,这个从《三国演义》张飞形象复制出来的外貌与他的儒雅的举止反差太大,并不被读者认可,清代以后的绘画和戏剧舞台脸谱都被修改成清雅的须生,以达到表里如一的美学效果。《水浒传》的林冲有两个特点。一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安分”是指他安于封建等级制度所规定他的社会角色,他不想投机钻营往上爬,更不想改变现存社会等级秩序,他只求在现存社会等级秩序中维持他的也许是令人羡慕的家庭生活。他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非军中指挥官,品级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权。他娶妻尚未得子,岳父也是一个教头,婚姻门当户对,是一个小康家庭。他很满足,为了保住这种平平常常的小家庭生活,决不招惹是非,是非招惹到他,他宁愿躲避退让,即使受欺侮也要逆来顺受,委曲以求小家之全。他武艺高强,既没有鲁智深的豪侠之气,更没有李逵的反叛精神,他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良民。假若不是高俅逼他至绝境,他一定会像他岳父一样安安稳稳和默默无闻地过一辈子,决不会落草为寇。其实,千百年来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即使是被压在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如果不是略无生机,也不会铤而走险,去甘冒“大逆不道”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林冲的性格很有中国国民的代表性。其二,林冲眼睁睁看着草料场被烧,虽庆幸不曾被烧死,却从此也逃不脱一个死罪的结局,他挺枪冲出山神庙,杀了高俅派来的爪牙。接下去,作者没有循着传统复仇类型作品习惯思路来写林冲如何潜回东京,去取仇人高俅的首级,而是走上梁山,投身到绿林草寇中去与朝廷对抗,换句话说,林冲的“反”,已超越了个人反抗的范畴,他的反抗已与当时社会的颠覆势力融为一体,升华为一个社会阶级的反抗,明显的带有政治性质。

林冲和高俅的矛盾已不是简单的好人和坏人的矛盾,而已提升为民众和官府的矛盾。高俅将林冲逼上梁山,成为了官逼民反的典型案例。《水浒传》通过林冲被逼上梁山极有感染力的故事,充分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能不反的合理性。作者的同情在林冲一边,这种倾向在封建时代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叛逆。装在套子里的人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当时担任宗教院检查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思潮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别里科夫就是作者在这种典型环境下刻画出来的典型人物。

阅 读 鉴 赏装在套子里的人从性格、行为上讲,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但他又无时无刻不在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

他“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随身带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又一个“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不仅如此,他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布尔金)一块儿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在尽量封闭、禁锢自己的同时,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教“古代语言”。他总认为过去什么都好,其实意味着对现实的恐惧、抗拒。所以作者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雨靴”“雨伞”都是他“逃避”“现实生活”的道具。他又胆小、多疑。“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又多疑,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从他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行为上看,他的所谓“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人类在生活,生活总要向前发展,文明才能进步。他怕的就是这样的发展、进步,所以他干脆逃避生活,以今不如昔来安慰自己,甚至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可见他已经虚妄到什么地步!

他一方面在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又极力维护现行秩序。他在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看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自然是御用报纸,专制政府镇压自由民主,不可能有宣传进步思想的新闻媒体存在)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即使官方批准的东西,他也觉得“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总担忧“闹出什么乱子”。至于“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当然引起他“心慌”,即使和他“毫不相干”,他也要“闷闷不乐”。

如果说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的话,那么他乐于告密,就表现出他人格的卑鄙了。他对自己的无耻行为总是振振有词:“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他从思想上的保守僵化已经堕落到行为上的卑劣无耻了。他就这样,在思想上行动上把自己和沙皇反动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了,压制着身边的人们,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都怕他”,“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这个“套中人”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为了更好地展示别里科夫的性格,作者特意安排了结婚这种悲喜剧。像别里科夫这样厌恶别人、恐惧生活的人,居然要结婚,首先是一出让人发笑的喜剧,最后必然以悲剧告终。校长太太,也包括像布尔金这样的同事,都“撮合”“怂恿”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结婚。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结婚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渴望,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尝试。但是要挣脱出既有的“套子”是很困难的,一桩小事,就让他的希望彻底破灭,就让他感到他和生趣盎然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年轻活泼的华连卡“兴高采烈”地骑自行车,这在别里科夫的眼里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迂腐、多疑、慎重的别里科夫一本正经地想找华连卡谈话,却碰上了她的弟弟,话不投机,别里科夫恼羞成怒,以告密相威胁,被摔到楼下,结果可想而知,婚事完了,别里科夫的性命也完了。──他身上的“套子”太厚重,已经不能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

当然,别里科夫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恶人,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更多的是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旧秩序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们从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可以说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二、问题探究

1.别里科夫为什么害怕和憎恶与他人交往?“性情孤僻”是主要原因吗?

“性情孤僻”确实是别里科夫害怕与人交往的一个原因。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究,别里科夫为什么“性情孤僻”?除了性格使然外,社会因素也许更为重要。他恐惧社会变革,沉湎在“怀旧”的虚幻中,不敢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最后发展为“害怕和憎恶”与他人交往。

2.大多数老师是“有思想”“很正派”受过民主思想的陶冶的人,别里科夫只是“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两种人的对立总是以后者的胜利告终,有什么深刻的内在原因吗?

首先是社会因素,在沙皇专制政府严酷的统治下,正直、善良、思想进步的人们受到各种钳制,使他们难以同强大的专制机器(包括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专制卫道士)抗争;其次是个人因素,在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即使追求自由、进步的人们,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带有某种奴性,使他们的抗争很软弱,往往屈服于社会压力,容易向黑暗政治妥协。当时俄罗斯革命的不彻底性就是明证。

3.柯瓦连科赶走别里科夫,别里科夫为什么感到“恐怖”?仅仅是因为“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吗? 因为以前他一直压制着全城的人们,现在有人戳穿他的虚弱本质,使他感到震惊、恐惧。一个发展前进的社会真实呈现在他的眼前,以前他自欺欺人式的自信荡然无存。当他意识到进步的力量,以及自己的虚弱时,他感到“恐怖”。

4.别里科夫的死因是什么?

因为被柯瓦连科摔到楼下,因为华连卡的纵声大笑,别里科夫从华连卡家里回来,一头倒在床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一命呜呼。他的死因有以下几种可能:(1)因为“结束了预想的婚事”,生活对他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他悲痛、伤心过度而死;(2)这样的事情大跌他“正人君子”的面子,平时就战战兢兢地活着的别里科夫,怕众人耻笑,怕上级鄙视,怕„„漫画事件只是使他“难堪”,而这件事却使他“无地自容”,因此恐惧而死;(3)他“满心害怕和憎恶”地活在人群里,整日充满恐惧,“通宵做噩梦”,他想挣脱孤僻的“套子”要结婚,结果未婚妻的哥哥柯瓦连科摔他,未婚妻华连卡笑他,可以说,此时他已经对社会生活感到无比绝望,最终杀死了自己。

5.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这个结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想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

6.小说的主题应该怎样归纳?

可以从两个方面归纳:(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有反动政府的统治作为他的后台;(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他在政治上成了反动政府的卫道士;他在现实生活中,也因为和众人格格不入而孤僻一生,最终孤独地死去。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7.小说是怎样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

一方面是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专制意识形态对民众的种种压迫的缩影。

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关于练习

一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设题意图:这道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进而了解主题。参考答案:

第一问可参考“整体把握”。第二问可引导学生讨论:别里科夫的“套子”产生的原因,是自身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是教育的因素还是性格的悲剧?别里科夫躲在“套子”里是因为恐惧变革而逃避发展变化的社会,还是因性格孤僻而拒绝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结婚是不是表现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

设题意图:这道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参考答案:

可参考“整体把握”。重点让学生注意别里科夫想要结婚,最后又死于婚姻失败这一悲剧的内涵。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别里科夫结婚了,他的生活会怎么样?婚姻是否会改变他的性格?他的婚姻是否会破裂,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设题意图:这道题主要让学生跳出课文以外,从社会生活这个大的范畴来思考小说提出的问题。参考答案:略。

教学建议

一、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要注意其社会典型性。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要简单化、单一化,既要看到他可憎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可悲的一面。可以让学生考虑一下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成为“套中人”。

二、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思想上的、习惯上的,等等。这些“套子”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一个打破“套子”的问题。所以教学这篇小说时,不要就小说讲小说,而要扩展其丰富的内涵,联系实际。这样既能活跃课堂,又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及十来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1880年,契诃夫入莫斯科大学医学院学习,同年开始写作。早期作品无情地揭露了专横残暴的黑暗势力(《假面》《变色龙》《普里希别耶夫中士》等),鞭挞了庸俗卑劣的社会现象(《胜利者的胜利》《胖子和瘦子》《一个官员的死》等),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哀伤》《苦恼》《万卡》《歌女》《**》等)。1890年,契诃夫去库页岛旅行。从这个人间地狱回来后,他逐渐摆脱了思想上的苦闷,加深了对现实的认识,写了一系列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中、短篇小说,如《第六病室》《跳来跳去的女人》《文学教师》等。晚年,契诃夫同时致力于小说和戏剧的创作,著名的小说有《农民》《带阁楼的房子》《姚尼奇》《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这时期的创作洋溢着乐观主义情调,对新生活充满信心。

契诃夫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朴实、简练,艺术描写的客观性,同时富于幽默感。他自己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他的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很少有抽象的议论。他善于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

二、《装在套子里的人》赏析(钟振奋)

“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契诃夫在小说中借兽医伊凡·伊凡内奇的口道出了当时要求变革的社会情绪。

这篇作品创作于1898年,其时俄国正处在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时期,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小市民还是知识分子)相当沉闷、乏味。曾经做过医生的契诃夫拿起了手中的笔,以敏锐的目光解剖了庸碌的生活层面,对于当时的俄国社会作出了精确的心理诊断,写出了这一充满辛辣嘲讽的名篇。

以另一种职业的目光去认识生活,契诃夫自有他独到的发现。作为一名医生,他养成了冷静的、常常是冷峻的思维习惯。在本篇里,他采用了从容不迫的,甚至看起来有点漫不经心的节奏,通过中学教员布尔金之口,不动声色地开始了他的叙述,引出了小说的中心人物──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作为希腊语教员,自有他的“出众”之处,为小城单调无聊的生活增添了解闷的笑料。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装在套子里的。

首先是他那古怪的行为方式。无论什么天气,他出门时总是套着雨靴,带着雨伞,穿着暖和的棉大衣,其次是他那偏执的心理特征,他想给自己安上一个精神外壳,缩回过去,缩回古代,免受现实生活的刺激;他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常规以外的东西。让人觉得别里科夫不止是具有怪僻,简直就是一个神经病患者了。

他的语言的套子似乎是最为“标准”“规范”的了。那句著名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响彻他的一生,成了他的生活态度。这一套子禁锢着他,一直到死也没能解脱。

然而就是这个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最后让全城人都怕他的别里科夫,在外人的怂恿下,居然要跟热情奔放的外省人华连卡结婚!

长期生活在“套子”里近于霉变的别里科夫是不可能跟现实中的人真正接近的。由于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郊游中看到华连卡骑着车,毫无顾忌的模样,彻底破坏了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女人骑自行车不成体统”的观念,别里科夫恼羞成怒地去找华连卡的弟弟柯瓦连科辩理,结果被柯瓦连科一把推下楼去,一个月后别里科夫就死去了,结束了他那可悲、可怜,同时又令人憎恶的一生。应该说这是他最好的归宿了,因为死亡实现了他终生的梦想──永远地装在套子里。

别里科夫是死了,但是生活中还有多少像他那样的套中人还活着呢?作者在小说的结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可谓意犹未尽,发人深思。对于可怜的人、可怜的生活的善意嘲笑,使得契诃夫的作品具有喜剧性。19世纪80年代,也就是契诃夫刚开始创作时,在俄国大量流行的幽默杂志影响了契诃夫,他的作品逐渐形成了一种机智幽默,略含讥刺,平而不淡,浓而不烈的风格。《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短篇也不例外。由于人物本身有着滑稽可笑的东西,同时他又遇着了不和谐的环境(也许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吧),因此他的行为动作、他的思想心理无一不显得可笑,这便给作品奠定了幽默的基础,增加了喜剧的成分。

契诃夫最擅长于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他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取材,把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深处,工笔细描般地刻画人物性格,让人们从人物的行动中看出他的精神状态。契诃夫把目光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从他们平凡的琐事中揭示出他们的庸俗习气,他们的不觉悟,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引起疗救的注意。

在这篇小说中,契诃夫运用了直缀的构思方式。所谓直缀,就是用细针密线,缀连成篇,简要地展示人物的生活历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完整地展示生活的阶段,概述人物的一生,而不只是浮光掠影般地匆匆一瞥。《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这样一串晶莹闪烁的珍珠。

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很有特色,由一个简单的引子过渡,直截了当地进入故事,把很长的事情说得很短,简洁明了。叙述人虽然讲述了别里科夫的一生,但并无沉闷、冗长之感,这应该归功于作者巧妙的构思与独特的视角。由于不断地有伏笔出现,使得读者容易产生兴趣,迅速进入作者所规定的艺术情境。

“契诃夫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这句话不免有点夸张,但却说明了契诃夫在语言上的高度的艺术造诣。他对人物形象精雕细刻般地描摹,在作品中随处可见的简约精当、生动传神的叙述语言,甚至难以替换的小说篇名,都证明了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具有优秀的小说家所必备的出色的艺术才能。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是《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还是《带小狗的女人》《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均可被奉为典范的短篇佳作,有着隽永的语言魅力。

“在生活里,人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开枪自杀,悬梁自尽,谈情说爱,都在谈聪明话,人们不过是吃饭而已,仅仅在吃饭时,他们的幸福就形成了,或者他们的生活毁掉了。”这段话可以看做契诃夫一生实践着的艺术主张。契诃夫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命运。正是从大量的平凡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典型,契诃夫为世界短篇小说的艺术画廊增添了许多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成为后人崇敬的短篇小说巨匠。

(选自《世界短篇小说名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三、《装在套子里的人》赏析(赵桂莲)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是契诃夫优秀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算是比较长的,但也不过一万字多一点。其故事也不复杂。主人公是一位在中学里教希腊语的中年教师,名叫别里科夫。现实生活让他总是感到心神不安,让他害怕,为了同世人隔绝,不致受到外界的影响,他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坐出租马车的时候也要车夫马上把车篷支起来。这仅仅是他抵挡恐惧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一切被禁止的东西都让他感到心里踏实、清楚明了,而对一切没有被政府明令禁止的事物他都觉得可疑、害怕。他的一句时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在这部篇幅不算长的小说里这句话竟然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九次之多,简直就像咒语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特别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他总是像一个幽灵一样不请自到地造访每个教师的住所,一句话不说地坐上一两个钟头,然后又像幽灵一样地消失了。他的恐惧像毒瘤一样一点一点地蔓延,传染给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他在学校里待了15年,整个学校乃至全城被他这样的情绪控制了15年,竟然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想要反抗,想要对他说一个“不”字。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15年啊!全城的人什么都怕: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寄信、交朋友、读书,不敢周济穷人、教人识字,不敢吃荤、打牌,不敢搞任何娱乐活动,人们都像他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

而最可怕的是,渐渐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习惯,成为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这一点。别里科夫死了,死得非常具有戏剧性:学校里新来了一位史地教师,从乌克兰来的,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姐姐华连卡,他们的到来如同一块石子一样把死水一潭的沉闷生活搅起了涟漪。乌克兰是俄国的南方,那里气候宜人,总是阳光灿烂,那里的人的性格也受了那种地理环境的影响,豪爽,快乐,活泼,这一点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华连卡身上。小说中是这样形容她的:她简直就像蜜饯水果,活泼极了,很爱热闹,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抒情歌曲,扬声大笑;她就像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美神一样从浪花里钻出来了;小俄罗斯女人只会哭或者笑,对她们来说不哭不笑的心情是没有的„„这样的快乐甚至也感染了“套中人”别里科夫,在众人的怂恿下他甚至打算向华连卡求婚了,不过也仅仅是打算罢了:结婚以后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把他给吓住了,尤其让他害怕的是华连卡姐弟两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他认为他们竟然骑着自行车穿街而过简直不成体统,以华连卡这样的活泼性情,说不定以后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于是他来到华连卡弟弟那里,告诉他这不应该那不应该,这不对那不对,最后被这个火暴脾气的弟弟揪着脖领子从楼梯上推了下去,而这恰巧被华连卡看到了。别里科夫又怕又羞,过了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了。别里科夫就这样极具戏剧性地死去了。学校以及城里的人以为就此可以享受解脱的自由了,而悲哀的是,这种恐惧的情绪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去了,好心情持续了还不到一个星期,生活又恢复了老样子,照先前一样,仍旧那么压抑、沉闷。

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头呢?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在小说的结尾处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认为:“自己受到委屈和侮辱而隐忍不发,不敢公开声明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一边,反而自己也弄虚作假,面带微笑,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为了做个不值钱的小官罢了。”这就是根源所在,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做人的起码原则,如虫豸一般苟延残喘。

这样的例子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变色龙》中的警察奥楚蔑洛夫因狗的主人的不同而瞬息万变的态度活脱脱地勾画出一个丧失人格尊严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一个官员之死》中的小官吏仅仅因为在戏院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液喷到前面一个大人物──将军的头上,而因此变得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尽管将军并不在意,他却一次次地找上门去解释,到最后倒真的把将军弄烦了,对他疾言厉色起来,而他最终也竟然因为这样一个极偶然的事件丧失了性命,那情景简直让人不忍卒读。契诃夫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精神上的奴性是多么害人,多么可怕,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巨大,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人是多么地猥琐„„

这些都堪称契诃夫创作中的经典。契诃夫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都在表现同一个主题:奴性和奴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心理。契诃夫也许是俄罗斯第一位认识到金钱、官职、权威和权力不过是奴役的外部原因的作家,而奴役真正的工具是恐惧。恐惧使得《装在套子里的人》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恐惧使得他的同事们敢怒不敢言。而恐惧产生的根源是渗透在人骨子里的奴性和漠然。试想,如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当成顶天立地的人,能互相关心,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而不是在他人身上寻开心(学校里的人极力撮合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婚姻并非因为他们关心他,那不过是给烦闷无聊的生活寻找点调味剂罢了)。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内心怎么可能被恐惧牢牢地控制住呢?人还有什么必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契诃夫1892年完成的小说《恐惧》来理解。这部名为《恐惧》的小说,可以说,是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绝好诠释,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对什么都怕,而原因呢?照他自己的话说:“我体会到生活状况和教育把我限制在狭小、虚伪的圈子里,我的全部生活无非是天天费尽心机欺骗自己和别人,而且自己并不觉得„„我想象到我一直到死都摆脱不了这种虚伪,就心里害怕„„我们往往不公道,对人造谣中伤,破坏彼此的生活,把我们的全部力量都浪费在我们不需要的而且妨碍我们生活的无聊事情上„„我怕人们,是因为我不了解他们„„我不明白人为了什么缘故要生活下去。”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契诃夫在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而恐惧和害怕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千方百计地想要保护自己,把自己装在他们自认为安全的“套子”里。像别里科夫那样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想方设法地“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就像兽医伊万·伊万内奇说的:“问题就在这儿。我们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儿纸牌,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至于我们在懒汉、无端找麻烦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中间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种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的确,想方设法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尽量不出头露面,过着与大多数人同样的生活,这确实可以使人相安无事地终其一生,但却残害了多少心灵,甚至扼杀了多少天才啊!这样的生活怎么会不让人烦闷呢?长此以往,这样的生活培养了人的惰性、懒散和无聊。作为深刻洞察俄罗斯人心理特性和民族劣根性的伟大作家,契诃夫除了倾力表现俄国人的奴性及其产生的根源,他还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表现俄国人的无聊和烦闷。这是他创作中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不行,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应该是契诃夫写这篇小说的最终目的,是这部小说的最强音,也是他写作同类小说的宗旨。如果说19世纪的俄罗斯古典大师,如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塑造了一系列“小人物”的形象(社会底层的小官吏、穷人等),对他们寄托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那么,到了契诃夫这里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举出的几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算是“小人物”,但作家笔端流露出的指责却远远多于同情,是批判,批判他们本身的软弱无能,指责他们不知自尊,在有权有势者面前卑躬屈膝。所以说契诃夫表现的不是“小人物”,而是妨碍他们成为真正的人的东西,因为在契诃夫的心目中人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小人物”,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一个诚实的人“不可能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地位的卑微而贬低自己的尊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大写的人。在给友人的信中契诃夫写道:“应该写这样一部小说,表现一个年轻人,一个农奴的儿子,一个从前的小商贩,一个受过官职尊卑教育、吻着神父的手、膜拜别人思想长大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如何一点一滴地摆脱掉自身的奴隶印记,表现他如何在一个明媚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的血管里流着的已经不是奴隶的血,而是真正的人的血。”

(选自《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有删节)

四、“套子”之我见(王诚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小说题目中有两个醒目的词:“套子”和“人”,虽然二者密不可分,但人们在译介这部作品时,往往忽视“套子”而偏重于人,即别里科夫形象分析,认为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塑造了一个具有跨国界、跨时代的巨大概括性的典型。笔者看法不尽然,认为这部作品主要价值在于写出了套子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作者对套子的深刻思考。小说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条被套子套住了手脚和思想的可怜虫,没有套子就没有别里科夫,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只是对套子作用的印证。因此,认识、分析套子的内涵、特征、作用是把握这部作品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套子呢?套子是一种比喻说法,也可以说是规矩,它实际上是指限制人的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生活环境(生活圈子),它对人的要求是“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了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因为都要遵规守矩,都要受到各种制约。人是实践的人,实践行为有着两个制约因素:一是受理想、愿望、目的需要的驱使,这是内在动力。一是受社会文化套子的制约,这是外在因素,它使人社会化,规定了人的社会角色,实践的行为方式。这两个因素是对立的统一,前者遵循自由原则,后者遵循强制、服从原则,两者经常发生冲突,由于个体需要很难与社会套子抗衡,往往是后者战胜前者,社会化的套子扼杀个人的自由性,社会化的套子可以转化为前者,即成为人的内在目的需要。

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整体,政治、经济、军事、宗教、道德、文化等各个部门及各行各业都必然产生套子,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划分各种套子的类别的话,大体可以将其分为合理的、落后的、反动的三类。合理的套子,如生活中必要的规章制度、进步的道德规范,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落后的套子,主要是指已经过时的、违反客观实际的套子,如封建社会的繁琐礼仪,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世俗偏见;反动的套子,是指反动统治阶级制定的愚弄人民、压迫人民的法律、制度、观念,如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沙皇俄国的各种反动法律、条令。

社会没有套子不行,人不受套子的约束也不行。如果天下的人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一切乱套,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局面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收拾。由此可见,必要的、合理的套子是保持社会秩序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但是,套子也有负面作用,特别是落后、反动的套子,像枷锁,可以把人的手脚、思想套“死”。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种落后或反动的套子中,久而久之,循规蹈矩,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单一的、僵化保守的思维模式、思维习惯,就会被套得服服帖帖,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套子以外的事物会产生排拒感。从这种意义来讲,人的思想是套子的产物。套子在人类生活历史中起着两重作用。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生活在沙皇俄国反动套子中的人,契诃夫是从揭露、批判沙皇反动套子的危害性的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小说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套子决定了别里科夫一生令人可笑、可厌的命运。对于这一基本思想,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

首先,契诃夫写生活套子把别里科夫套“蠢”。本来,人在雨天出门,要打雨伞,穿雨鞋,这是生活常识。别里科夫竟天天装在这个套子里,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一年四季,不管天冷天热,有蚊子没蚊子,“床上挂着帐子。”他找对象,准备结婚,并不是出于内在情感需要,而是为了不乱“男大当婚”的俗套。他的口头禅就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即“千万别乱套啊”!他满脑子世俗成见,一旦适应一种套子,一种生活方式,就把这种方式死搬硬套到各种生活之中,主观脱离客观,有着像堂吉诃德一样的愚蠢,套子已使他完全失去了主体意识,失去了理性。

其次,作者写反动套子把别里科夫套“坏”。小说写于1898年,当时俄国沙皇政府实行白色恐怖和高压政策,经常颁发限制人们思想、行为的法律、法令。别里科夫是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其貌不扬,人们对其不屑一顾,大家甚至不能想象他是一个可以结婚的人。然而,他在沙皇各种套子的束缚下,心地变坏了,成为沙皇统治的鹰犬。他不但自己视报纸上的条文为金科玉律,而且还要求别人也落入圈套。“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如一个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中学生顽皮闹事,“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由于他搬出沙皇的法律条文压人,随时都可能向上面汇报,出卖人,大家都怕他。“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这个城市在他生活的十五年间,全城的人“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足见别里科夫对人们危害之大。这个小人物凭借套子的威力,发挥着对人们的震慑作用。他在和柯瓦连科吵架时,口口声声要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并威胁说:“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这完全露出了他一副沙皇套子忠实走狗的嘴脸。

最后,作品写反动套子把别里科夫套“死”。别里科夫是在与柯瓦连科吵架后气死的。这个“气”有两个方面:一是气在受到了柯瓦连科的怒骂和怒推。柯瓦连科把他骂得很凶,推得很重,他口舌上无力抗衡,拳脚上也不能相迎,一副狼狈相,又遭到女朋友哈哈大笑的奚落,人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二是气在柯瓦连科明目张胆地乱套,并毫无顾忌,这是他气死的主要原因。十几年来,城里人都对别里科夫敬畏三分,不敢乱套,唯独柯瓦连科压而不服,言谈举止大出格,大乱套,别里科夫感到无力制止,“礼崩乐坏”,他痛心疾首,结果忧郁不堪,气急败坏,得病而死。他死死抱住套子不放,极力维护套子,最终为套子献出了生命,成为反动套子的殉葬品。

马克思说过,在各个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中,有着统治阶级的套子,由此可知,统治阶级制定的套子在社会上也是占统治地位的套子。套子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统治着整个社会,并且禁锢着人的心灵,扭曲着人的性格。时势可以造英雄,时势也可以造狗熊。别里科夫是黑暗王国中的狗熊,也是沙皇时代独裁、专制、高压政策的产物,契诃夫在作品中深刻地阐明了这一点。作品中人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很明显,契诃夫通过别里科夫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展示了反动套子可怕的淫威。作品中人物深情地发出对自由的呼唤:“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呼唤自由,就是呼唤俄国革命的到来,就是呼唤打破落后、反动的套子。这是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所在。

《装在套子里的人》除了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外,它还有极为重要的认识意义。契诃夫在作品中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人的主体性问题。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也可以反抗环境。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而言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这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边城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阅 读 鉴 赏边城在作者的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如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他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是体现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坚持给钱不可,最后祖父只收下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这样体现美好人性的事例在《边城》全篇中几乎比比皆是,充分表现了边城人淳朴的民风。

边城不仅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相应地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如边城的端午:“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边城人赛龙舟,“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古老的风俗是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的。更有趣的是捉鸭子比赛:“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目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这样的习俗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的风貌。还有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都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所以《边城》给人桃花源般幻想的色彩和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图景。

那么“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相对于什么而言呢?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在摹写边城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重边城人的生活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小说的主题意义即在于此。

二、问题探究

1.小说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

小说没有细微地描写人物的心理,主要是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翠翠吃惊、羞涩,默然无语,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表现;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已经“长大了”的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不说话却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最后祖父借和翠翠同岁的新嫁娘喻示翠翠时,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的把船拉动起来”。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少女已经心有所属,默默相思。

2.小说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小说的语言朴素、饱满,不晦涩、不雕饰。这样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边城人古朴、自然的生活,并且从中透露出田园诗情。如描写赛龙舟的场面、叙述翠翠和傩送相遇的情节,描写抬花轿的情景等,都突出地体现了小说的语言风格。

关于练习

一 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能否从小说所表现的质朴的人物性格、古老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印证一下作者的话呢?

设题意图: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情节分析小说的主题。参考答案:

参见“整体把握”。

二 《边城》中的人物语言平实、简明,含蓄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感情。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感受翠翠的心理活动。

1.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2.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3.(祖父)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4.(祖父:)“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参考答案:

1.翠翠因为祖父没有接自己而赌气。“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少女的薄怒心理。

2.祖父夸顺顺一家人,但是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祖父你没说全。

3.祖父提大老来做媒,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了。这里边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

4.鸭子是大老捉来送给祖父的,翠翠自然“不希罕”,她心里想的是傩送。

三 课外阅读《边城》全文,写一篇读书报告。可以围绕下边的几个问题(也可以自选专题)研读。1.作者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有怎样的思想背景?他想寻求怎样的理想社会模式? 2.边城的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3.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以景物、风俗描写为主,具有散文化的倾向。探讨一下本文的写作风格。

设题意图: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扩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专题研究的能力。参考答案:

1.可以参考“整体把握”。

2.有人认为,翠翠的爱情悲剧,是由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的孤寂导致的。可以从相关人物和相关情节中印证这样的观点:

(1)翠翠

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有着无比深沉的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觉得“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当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时,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用不切实际的话来哄她。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不相干。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2)外公

外公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翠翠痛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他给孙女讲母亲的故事,更让孙女感触不已。对于天保兄弟的选择,他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反而让孙女“心中不免有点乱”。他既爱孙女,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

(3)天保兄弟

天保喜欢翠翠,托人作媒却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矛盾中。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

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可以说,就在卷入这场爱情旋涡中的每个人的孤独挣扎中,翠翠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

3.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叙事,他叙事的方式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紧密联系的。在此基础上,联系小说的具体内容,研讨其散文化倾向。

教学建议

一、这篇课文较长,教师不要过多讲解,先让学生作预习,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特征。

二、《边城》在形式和内容上特点都比较突出,如它的散文化倾向,它的乡土意味。这些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但不要作为教学重点。作者不满意庸俗化的现代城市文明,把湘西这样质朴的乡村作为他理想的世界,因此,我们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说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三、《边城》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全书,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曾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了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文集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高产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边城》的思想和艺术真实(王继志)

沈从文通过《边城》所要表现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观念或曰思想倾向呢?这需要结合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他对当时文学创作及批评的态度,以及他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做人原则”基础上的创作原则和审美理想来考察。

沈从文是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与向往,才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赶到大都市北京的。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世界,而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曾经自认为一旦脱离了他过厌了的卒伍生活,便可以永远地告别愚蠢、残暴与屠杀,没想到他被迫接受的却是另一个更加丑恶的现实,更加耻辱的人生。他每日每时目睹的是一群自私、懦弱、虚伪、卑鄙却又冠冕堂皇、假冒斯文的灵魂。好在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成果并没腐败变质,继续给予他巨大的思想启迪。他在偷食了这批“禁果”之后,愈来愈坚信,眼前这个黑暗社会旧有的一切实在不能也不应继续存在下去了。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要脱离目前的苦难,唯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沈从文最热切、最坚决的追求。接踵而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无疑将中华民族的命运进一步推向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而民族的灾难与屈辱又更加坚定了沈从文以重造的经典去改造国家、重塑民族品德的信念。他于是一面以冷峻的目光审视当时的上流社会,一面努力地实践着新经典的重造。他说:从“一切当前存在的‘事实’‘纲要’‘设计’‘理想’,都找寻不出一点证据,可证明它是出于这个民族最优秀头脑与真实情感的产物。只看到它完全建筑在少数人霸道无知和多数人的迁就虚伪上面。政治、哲学、文学、美术,背面都给一个‘市侩’人生观推行„„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的年龄恰恰在两者之间。一年来战争的结束,感觉生命已得到了稳定,生长了一种信心。相信一切由庸俗小气自私市侩人生观建筑的有形社会和无形观念,都可以用文字为工具,去摧毁重建。”他提出“新经典的原则”是引导读者“对于更好的‘明天’或‘未来’人类的崇高理想的向往”,是对读者“牺牲心的激发”,是使读者“明白种族延续国家存亡全在乎‘意志’,并非东方式传统信仰的‘命运’”。

为此,他一面以愤怒、战栗的感情,选择男女关系为解剖的切入点,对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相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画,另一方面他又把探寻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情,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人情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支。尽管《边城》所叙写的故事在当时的湘西也已成了“过去”,因为二十年来在“时代大力”的压挤下,湘西“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遗”,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惟利惟实庸俗人生观”,“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但是那刚刚逝去不远的美好的“人生形式”毕竟在湘西的一隅存在过。如果用笔来描绘这个“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时,沈从文自信,不管他的那枝笔如何“笨拙”,“尚不至于离题太远”。他说:由于自己所写的人物是正直的、诚实的,他们“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所以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这就表明《边城》所写的生活绝不是凭空的杜撰,这里的“人性”“人情”只是“老老实实”写下来的当时当地人民的人性与人情。结合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和他创作的另外一个方面的题材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创作《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利惟实的庸俗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

这里我们不应过多地纠缠于依靠沈从文所提出的经典重造的方式能否真正实现国家重造和民族品德重造这个问题上,因为作家毕竟不是政治家。作家的构想常常不免带有某些梦想或幻想的成分,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童心幻念”的表征。但是这种设计或梦想,其目的却是为了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为了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因此,那种武断地认为沈从文的这种追求和信念只是为了更有效地逃避现实或有意地粉饰现实,显然是不能令人置信的。

其实,沈从文又何尝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改造社会的方式在当时很难实现的前景呢?正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种前景的暗淡,所以他才把他的改造社会的理想看成是一个“过分认真”的“傻头傻脑”的“乡下人的打算”。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边城》,使人读后总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感到一种忧伤、悲凉和惆怅,总感到他所描绘的明丽景物和温暖人情上,笼罩着一种似雨似雾、挥赶不去的阴湿与愁苦,总隐隐地感到作者沈从文在有点强作欢笑。沈从文是一个诗人,所以他以诗人的敏感、诗人的情绪、诗人的幻想真诚地描绘着他心目中深藏已久的情感记忆对象,编织着一幅与现实人生完全不同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他同时又想担负起一个思想家的担子,想为我们的民族寻找出一条摆脱“堕落趋势”的路途,他感到力不从心,他感到痛苦,感到寂寞,感到前途的无测。他的这种心绪辐射到他笔下的人物身上,于是就产生了老船夫的“一切要来的都得来”的无奈心声,产生了少女翠翠“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不测的等待。他们在对人生的感悟上正跟作家的心绪取得了完全一致的呼应,或者说他们正是沈从文寂寞却又执著追求的个人气质外化的产物。严家炎先生指出:“沈从文的长篇《边城》,则蕴蓄着较全书字面远为丰富的更深的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整体的象征。不但白塔的坍塌象征着原始、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它的重修意味着重造人际关系的愿望,而且翠翠、傩送的爱情挫折象征着湘西少数民族人民不能自主地掌握命运的历史悲剧。”如果把严先生的上述提示结合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认定《边城》蕴涵着表面和深层的两种结构。它的表层结构,是一个处处由“偶然”支配的美丽动人而略含凄清的爱情悲剧故事。叙述的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起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它的深层结构,则整体地象征着作家企图用民族的“过去伟大处”来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品德的热切愿望,以及这个愿望在“堕落趋势”面前显得无可奈何的孤寂与苦闷。许多评论者的失误就在于他们仅仅依据着这部作品的表层结构,对它作出的又只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解。

如果说沈从文怀着深深的民族忧患意识,通过《边城》的人生形式的描绘,目的是有意跟上文我们所说的两种人生形式形成对照,那么,出于一贯“艺术独立”的原则立场,他创作《边城》还有着另外一个更加深沉的目的。这就是有意向当时片面理解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取消艺术创造规律,对文艺现象作庸俗社会学理解的不良社会风气的挑战。请看他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的一段话:

这作品从一般读者印象上找答案,我知道没有人把它看成载道作品,也没有人觉得这是民族文学,也没有人认为是农民文学。我本来就只求效果,不问名义;效果得到,我的事就完了。不过这本书一到了批评家手中,就有了花样。一个说,“这是过去的世界,不是我们的世界,我们不要”。一个却说,“这作品没有思想,我们不要”。很凑巧,恰好这两个批评家一个属于民族文学派,一个属于对立那一派,这些批评我一点儿也不吃惊。虽说不要,然而究竟来了,烧不掉的,也批评不倒的。

这说明当时文学批评中对立的双方都对文艺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形式主义的理解。他们为了“一时宣传上的成功”而要求作家按照他们“预定的形式”去写作,他们都要求作品必须“有‘思想’,有‘血’,有‘泪’,且要求一个作品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到故事发展上,人物语言上,甚至于一本书的封面上,目录上”。针对这种对作品的内容、题材乃至表现形式上的“千篇一律”的要求,沈从文回答道:“你们要的事多容易办!可是我不能给你们这个。我存心放弃你们„„你们所要的‘思想’,我本人就完全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因为文学事业是一个极需个性的事业,一切作品都实际上“浸透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况且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来说,一个作家能够用笔写到的只是其中很窄很小的一点点。因此,沈从文说:“我所表示的人生态度,你们从另一个立场上看来觉得不对,那也是很自然的。”否定作品必须有血、有泪,否定作家按照“预定的形式”去炮制赝品,绝不意味着作家可以“遗世而独立”,可以置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利益于脑后,走“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恰恰相反,沈从文一贯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而这种“向善”又不仅仅是“属于社会道德方面‘做好人’为止”,而是能让读者“从作品中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这就是他对文学社会功能的基本看法。为此,他在《边城·题记》中热情地表示愿把他的这本小书奉献给那些“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用来重新“点燃起青年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大约也是《边城》思想倾向的另一个方面。或许也就是汪曾祺认为《边城》“不是挽歌,而是希望之歌”的理由。

(选自《沈从文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三、“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新探(林分份)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沈从文

《边城》被许多读者看做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边城”这个词在许多读者心中,已经凝定为“湘西人性美”的文化概念,然而深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仅仅看到了作品中美丽的光环,而人物的非正常死亡、离家出走、爱情破灭等故事的阴影却被人们所“忽略”。这也许就是作者所说的“买椟还珠”。

《边城》描画了一幅民性淳朴的风格画,生活在那里的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发生于其间的爱情,更因为男女双方特有的符合乡下人审美标准的形貌以及灵魂的相互吸引而具有浓厚的审美意蕴。鉴于此,似乎可以如刘西渭(李健吾)先生所说:“„„在这纯真的地方,请问,能有一个坏人吗?在这光明的性格,请问,能留一丝阴影吗?”然而,在这充满善与美的“世外桃源”里,发生的却是一场以悲剧告终的爱情:翠翠孤寂地守在渡口等待傩送的归来,而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留下的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酿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多数论者把它归结于天保意外而死的偶然因素,以及迫使老船夫做出“老而好事”的举动的社会因素——封建宗法和买卖婚姻。这种说法有理有据,似乎已把握了悲剧的全部构因,然而仔细一推敲,我们会发现,它仅仅抓住了悲剧构因的客观方面,而把主观方面──在爱情中起决定作用的顺顺及傩送的心理缺陷相对忽略了。

边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十全十美的,诚如作者所说:“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湘西的人生具有“人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这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阴暗的一面。翠翠与傩送的悲剧正好把这阴暗的一面暴露出来,那就是边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他们以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一些他们无法解释的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地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言行悖于常理势必惹来祸患,于是由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甚至最终酿成悲剧。正是这一心理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地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先是“船总性格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地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再是傩送虽然面临爱情与金钱抉择时选择了爱情,却未能向着翠翠再靠近一步,并只身下了桃源。于是,老船夫对于翠翠的美好将来的希望无形中被顺顺父子的不自觉的冷漠毁灭了,他的生存意志也随之被摧毁,终于在雷雨之夜完成了他一生的航程。而翠翠终于只能孤零零地守在渡口,等待不知归期的心上人的归来。什么时候,顺顺特别是傩送本人战胜了心灵的痼疾,消除了由迷信导致的隔膜,什么时候有情人才能终成眷属。然而要抹去这人性的阴暗面着实不易,顺顺特别是傩送本人能否突破这一心理障碍殊难预料,这一切只能由时间来回答。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作品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自然”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我认为这是片面的。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为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当然,仅仅根据创作谈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性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子。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子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过于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不忍心将人物的命运推向悲剧的结局,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人情美的一面。然而,即使他使人物越过了现实的障碍,漠视封建宗法和金钱势力而追求自由爱情,却无法擦去传统天命的迷信思想投在纯朴人性中的阴影。由于这阴影,他笔下的儿女们终于产生了隔膜,演出了一场不知归期的悲剧。这是作者所不愿见到的,却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这就是“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

美学家桑塔耶那曾把艺术表现分为彼此相关的两项:“第一项是实际呈现出的事物,一个字,一个形象,或一件富于表现力的东西;第二项是所暗示的事物,更深远的思想感情。”我们考察沈从文小说的内蕴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淳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为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而是展现人性的阴暗面与“人与自然契合”的对抗关系,以及在这种对抗中人类所受到的惩罚,启发人们通过对这种惩罚的认识,从而“能够追究这个民族一切症结的所在,并弄明白了这个民族人生观上的虚浮、懦弱、迷信、懒惰,由于历史发生的影响,我们已经受了什么报应,若以后再糊涂愚昧下去,又必然还有什么悲惨场面„„为这个民族自存努力上,能够尽些什么力,且应当如何尽力”。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归去来兮辞》作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其时陶渊明41岁,出任彭泽令。不久他便厌倦了这种官场生活,仅八十余天就弃官归隐。全文分“序”和“辞”两部分,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辞”的开端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感到痛苦悲哀,所幸虽已“迷途”,但“迷途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既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浊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涵其中了。“舟遥遥”四句,将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箭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第2段描写初回到家时的情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所蕴涵的感情相当丰富,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的感叹,“松菊犹存”更是比喻自己高洁品格仍在。以下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和画面,行文节奏趋缓,表现了作者归家后的生活情趣,从“室中之乐”到“园中之乐”,创造了一个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意境,也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

第3段再以“归去来兮”引出描写和感叹。此番作者重回久违的田园,更坚定了躬耕的决心,并流露出要与世俗相忘之意,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其后描述了他的田园生活和感受,叙述其与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和出游,描写出游中所见到的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描写和叙述中饱含感情。虽然有低沉的感叹,也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基调仍是乐观、旷达的。此段寓情于景、于物、于事之中,最后两句触景生情,自然引出末段的抒情议论。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这是作者抒发感慨,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对丑恶现实的谴责和抗议。“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作者的人生态度;“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则是作者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二句作为结语,点出全篇主旨。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在此段得以充分的体现。

此文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辞赋,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全文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或有承上启下之意,或两两相对,互相呼应,既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有回环往复之姿。首尾贯通,有意为之又似浑然天成。清代余诚在谈到本文的结构时说:“开首以田园句挈全篇要领,而下面尽本此书写,是顺提文法。结处以乐天句作全篇结穴。而上面尽照此发挥,是倒装文法。然其笔力高超,故无痕迹可寻。”(《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

本文在语言上也是匠心独运而不见斧凿之痕,语言流畅清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在遣词造句上,作者是字斟句酌,很多双声词、叠韵词都是经过锤炼推敲的,却又丝毫不露痕迹,正如明代孙月峰评、闵齐华注《文选》中所说:“其妙处乃在无一语非真境,而语却无一字不琢炼”。

后世文人对《归去来兮辞》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北宋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言或许太过,但《归去来兮辞》的艺术成就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正如明代归有光所说:“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归有光《文章指南》仁集)

二、问题探究

1.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在序文中提到的辞官原因有四点: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他发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便弃官归田。正如朱自清先生在《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中指出的那样:“妹丧固是实情,然亦去志久决,故藉此急求自免,庶有词以对亲友及执事者耳。”

2.本文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充分突出了这种文体的特点,利用这种特点为内容的表达服务。如他对归耕后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就极尽铺陈之能事,而这种铺陈是分清主次、有所选择的。在句式上,整饬对仗之中又包含参差错落。作者将满腔的感情都寄寓在景物的形象描写之中,词采华美、音韵和谐却又“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李格非《笺注陶渊明集》卷五),鲜明地突出了辞赋在词采和音韵上的特点,这种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避免了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弊病。同时,本文也善于用典,如第2段中“三径”“容膝”分别用了蒋诩归隐不仕和北郭先生辞聘的典故,似信手拈来,语如己出,毫无用典之痕。

关于练习

一熟读并背诵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揣摩“心为形役”“已往之不谏”“迷途”“昨非”等词语的含义,说说作者辞官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

2.中间部分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篇进行探讨。

设题意图:本题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依次设问,强调在逐字逐句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从词语含义、描写、抒情、议论等几个角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并熟读成诵。

参考答案:

1.词语含义见课文注释。作者辞官的原因是他看穿了官场的污浊,也认识到了仕途即迷途,他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屈心抑志。当他意识到仕宦生涯是“深愧平生之志”之后,痛苦之余又庆幸自己陷入泥淖还不算深,还来得及从迷途走出以踏上正确的道路。因已决计归去,作者又有些解脱后的欣喜。因此在归途中就显得快乐而急切,他水陆兼行,归心似箭,又恨天亮得慢,“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了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又表现了作者归家的急切之情。

2.中间部分作者极力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初进家门居室之乐庭园之乐户外之乐。在第2段写到初见家门之时,“载欣载奔”,一派狂喜之态。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归来,尔后举家欢庆,其乐融融。从“引壶觞以自酌”到“审容膝之易安”几句,写饮酒自娱之乐与傲然自得之情。随后作者将笔锋从写居室转到了写庭园,甚至到高处、远处等目光所及之处,精心选取了园日涉、策杖流憩、抚孤松、出岫之云、知还之鸟等几个画面,再加上前面的引觞自酌、倚窗寄傲等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怀,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及作者的孤傲坚贞之志。第3段中作者听亲人说知心话,以琴书为伴,乐以忘忧。接着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从出游方式到途中所见之景,作者都娓娓道来,春意盎然,诗意盎然,趣意也盎然。作者触景抒怀,万物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却让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也流露出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感情基调仍是明快愉悦和乐观的。

3.作者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之句收束全文,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是有些消极,在历史上也曾引起很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解。联系陶渊明的经历和志向,是可以理解这种态度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本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职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投身自然才可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直率地表达出来,不加任何矫饰,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之后真实而复杂的感慨,饱含着作者从官场退出后的沉痛反思和过来人的切身感悟及深刻体验。

本题是开放题,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二陶渊明诗文的艺术特点是“平淡自然”。前人说此赋“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请从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和风格进行全面把握的能力,学会从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两方面出发品味文章的风格特征。

参考答案:

本文无论是抒情、叙事、议论,还是结构、语言,都充分体现出了陶渊明诗文平淡自然、清远潇洒的风格特征。

从情感表达上来说,作者写作此文确实是发乎真情的,是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正如前人所说:“公罢彭泽令,归赋此辞,高风逸调,晋宋罕有其比。盖心无一累,万象俱空,田园足乐,真有实地受用处,非深于道者不能。”(〔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正因为陶渊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才可能将这种感情表达得如此准确含蓄,如此打动人心。本文是一篇抒情咏怀之作,并带有相当多的叙事成分,但作者能将议论、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情托于物,情寓于景,作者的感慨、喜悦等种种感情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叙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在如画的景物展现中,作者那洒落的胸怀、高洁的志趣也得以充分表现。作者的内心感情和志趣都外化为田园的种种美好景物,自然创造出绝妙的意境。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在清淡平远的描述中,包含着浓浓的意趣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从语言运用上说,本文语言浅切朴素,音节和谐,辞意畅达,情致沛然流出,自然成韵,呈现出天然纯净之美。“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辞后语》)可见前人对此文的语言风格评价甚高。作者虽也用了不少典故,也化用了不少前人的语句,但都自然地化为己意,语如己出,毫无用典和化用的痕迹。因此说本文“平淡自然”,“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是比较贴切的。三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句意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提高语言素养。参考答案:

1.译文:我认识到过去所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却还来得及弥补。我确实已走入迷途但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表达效果:作者在此处化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句,这是作者沉痛的自白、决绝的宣言。“今是而昨非”,前后对比,鲜明有力,“迷途其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又溢于言表。

2.译文:船在水中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只恨晨光朦胧,天还不亮。

表达效果:前两句对仗工整,语句精练,抑扬顿挫,颇有韵味,且语言有很强的表现力,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在回家途中愉悦畅快的心情表现得真切动人。后两句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急切之情。

3.译文: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这简陋狭小之地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虽有门却经常关闭着,每天到园子里散步,兴味无穷,已成为了一种乐趣。

表达效果:“审容膝之易安”之句是用了《韩诗外传》中的一则典故。北郭先生辞楚王聘,其妻表示支持:“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后以“容膝”言所居之狭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其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后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4.译文:云气自然而然从山洞飘浮而出,倦飞的鸟儿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渐渐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还手抚着孤松,流连徘徊不愿离去。

表达效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是陶渊明诗文中的名句,一方面描写景物自然妥帖,毫无雕琢之痕又极具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又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出去做官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作者的开脱之辞,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辞官归田则是因为“倦飞”,是因为自己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又能将这种复杂的感情不露形迹地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宋代叶梦得曾对这两句大加赞誉:“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避暑录话》卷上)而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则是因为作者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四△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设题意图:这是一道拓展开放题,旨在培养学生综合阅读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阅读对作家进行深入的理解,并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理解拓展到对当时时代背景、文化氛围、文人风尚等的认识,探讨作家作品和时代潮流、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学生只要言之成理、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即可。

如对陶渊明的认识可以有: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是魏晋风度的代表等,但要注意到陶渊明曾有远大抱负和壮志,只是很难有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注意陶渊明对待仕和隐的矛盾。

学生对归隐现象的看法只要能把握某一方面言之成理即可,可联系社会的**、玄学的影响等方面作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灵活掌握。

教学建议

一、以诵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注意换韵的地方,反复朗读。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认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辞”的风格韵味,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和作者的感情脉络。

二、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可引导学生将本文与陶渊明的其他相关诗文,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归园田居》等诗歌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的出仕和本文中的归隐进行比较,也可将本文与其他作家的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如张衡的《归田赋》等,可以从文体语言、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三、要求学生弄懂并积累“来、胡、奚、而、以、谏、审、三径、容膝、策、扶老、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四、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可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学习收获,任选一个角度写成短文。

有关资料

一、相关评论 1.历代名家评陶渊明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然吾之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俯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其病而不早自知,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晚节范其万一也。(《东坡诗话录》)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子文集》)

姜夔: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白石道人诗说》)刘熙载:陶渊明大要出于《论语》„„谢才颜学,谢奇颜法,陶则兼而有之,大而化之,故其品为尤上。(《艺概》)

梁启超:檀道济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饮冰室合集·陶渊明》)

(选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历代名家评《归去来兮辞》

昔大宋相公谓陶《归去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五经之鼓吹。近时绘画《归去来》者,皆作大圣变,和其辞者,如即事遣兴小诗,皆不得正中者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和归去来》)

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辞后语》)

吾尝怪陶渊明作《归去来》,托兴超然,庄、骚不能过矣。(〔宋〕汪藻《信州郑固道侍郎寓屋记》)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象而言之。今自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径,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耔啸咏之事。

《归去来辞》,本自一篇自然真率文字,后人模拟已自不宜,况可次其韵乎。次韵则牵合而不类矣。(〔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四·文辨一)

论古今人物风流,惟两晋为盛,故发之文章,神思自然飘逸。如陶元亮《归去来辞》,于举业虽不甚亲切。观其词义,潇洒夷旷,无一点风尘俗态。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明〕归有光《文章指南》仁集)

朱文公云:“《归去》一篇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实用赋义,而中亦兼比。”此千古之确论矣。又曰:“首云‘归去来兮’,中又云‘归去来兮’,了无端绪,疑为二篇。”此文公或一时未尽看破也。李格非所谓“沛然肺腑中流出”,彼何较其端绪首尾者耶?余细观之,亦有端绪:共有五段,每段换韵,自然纯古,人不觉之,所谓拟《洞庭钧天》而不澹,《霓裳羽衣》而不绮者也。(〔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凡看古人长文,莫以其汪洋一篇便阁过。古人长文,皆积短文所成耳。即如此辞本不长,然皆是四句一段。试只逐段读之,便知其逐段各自入妙。古人自来无长文能妙者,长文之妙,正妙于中间逐段逐段作短文耳。(〔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九)

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清〕吴梯《巾箱拾羽》卷十三)《离骚》不必学《三百篇》,《归去来辞》不必学《骚》,而皆有其独至处,固知真古自与摹古异也。(〔清〕刘熙载《艺概·赋概》)

素怀洒落,逸气流行,字字寰中,字字尘外。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清〕毛庆蕃评选《古文学条》卷二十六)

评解此文只写田园可乐,不露形迹,极有含蓄,真有道之言。《辑注》云:是篇评解穿凿,一概删去,只就本文读之,甚有异味。曰“以心为形役”,是多少箴规;曰“委心任去留”,是何等超脱;末云“乐天命”,几入孔、颜门户矣。先生真是东晋第一流人!按:先生立身大节,与邵康节先生颇似,谥曰靖节,亦几同矣。

书后《易》曰:“知几其神乎?”故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诚以天下之理,有显必有晦,有伸必有屈;当晦而不晦,当屈而不屈,此亢龙之所以有悔也。靖节生当晋末,天心人事,已大可知,潜龙勿用,此其时也。故一旦翻然改图,不俟终日。厥后东坡在海外,屡和其辞,且集其字为小诗,而于是篇三致意焉,盖亦有今是昨非,往不谏而来犹可追之慨。则当日倚窗寄傲,涉园成趣,非其乐天之真,知几之哲,而能用晦于显,求屈于伸,以履幽人之贞吉,得契髯苏于旷代也耶?(〔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旷达)

陶元亮《归去来辞》,一种旷情逸致,令人反复吟咏,翩然欲仙。然尤妙于“息交绝游”一句,下即接云:“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若无此两句,不将疑是孤僻一流,同于槁木乎?(〔清〕伍涵芬《读书乐趣》卷三)

洵佳作,流宕潆洄,其音和易;然生动之致,独得灵均、长卿之风,修辞者不及也。(〔清〕方熊评《陶靖节集》卷五)

通篇凡五易韵,耿介中仍和而不迫,得风人之遗旨。先叙决计欲归意,次叙归来情景。云鸟如此,胡不归乎?前后呼应,自见章法。是早春光景,亦见归来之可乐。末叙归来不复出意,结出大旨意,真本领。(〔清〕孙人龙纂辑《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二)

《归去来兮辞》写生归田园,《自祭文》写死归黄土陌,机杼仿佛。(钱钟书《管锥编》卷四)

(选自《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二、参考译文

我家境贫困,仅靠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甚多,粮缸里通常没有粮食能储存下来,我找不到什么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有这种想法,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差使,各地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的贫苦境况就把我推荐了去,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还没有平息,我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而彭泽县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我就在彭泽县担任职务。但没过多久,我思念田园,也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不愿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挨冻受饿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违背自己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挨冻受饿更痛苦。我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迫;于是感到烦恼不已,觉得这实在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想着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日夜兼程地回去。不久,嫁入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急切地要赶着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到冬,我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官。我想对这件事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就写了这篇文章,并命名为《归去来兮》。乙巳年十一月。

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志受到形体的役使,那又为什么还要如此伤感失意而独自悲哀呢?我认识到过去所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却还来得及弥补。我确实已走入迷途但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船在水中轻快地漂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只恨晨光朦胧,天还不亮。

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孩子们都在门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已经长满了荒草,松树和菊花还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带着孩子们进入屋里,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院子里的树木,我感到非常愉快。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这简陋狭小之地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门经常关闭着,每天到园子里散散步,兴味无穷,自有乐趣。拄着手杖走走停停,到处游息,不时抬头眺望远景。云气自然而然从山洞飘浮而出,倦飞的鸟儿也知道回到巢中。日光渐渐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还手抚着孤松,流连徘徊不愿离去。

归来吧,我要与世俗断绝交游。既然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的情志相违背,再出游又能追求些什么呢?跟亲人们谈谈知心话使人愉快,弹琴读书又能够消愁解忧。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小篷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曲折幽深的沟壑,又要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泉水涓涓流淌,我真羡慕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时、生机勃勃,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人寄身世上,一生又能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随着自己的心意,任其自然,或去或留呢?为什么整天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荣华不是我所追求的,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游览欣赏,或者放下手杖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山岗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澈的溪流我吟咏歌唱。姑且顺其自然了结一生吧,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犹豫彷徨的呢?

三、课文鉴赏(吴战垒)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他41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决定弃官隐居。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可以参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文章开门见山地喝出久蓄胸中之志,好像长吁一口闷气,感到浑身轻松自在。“归去来兮”,即“回家去啊”!来,表趋向的语助词。“田园将芜胡不归?”以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回顾当时为了谋生而出仕,使精神受形体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现在已觉悟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作者引用《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的歌辞:“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加点化,形神俱似。“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则是觉醒和决绝的宣言。他看穿了官场的恶浊,不愿同流合污;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一种悔悟和庆幸之情溢于言外。这一段是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寓理于情,读来诚挚恳切,在平静的语气中显示出思绪的变迁和深沉的感慨。以下想象归家途中和抵家以后的情状:“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写船行顺风,轻快如飞,而心情的愉快亦尽在其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写昼夜兼程,望归甚切。问路于行人,见暗自计程,迫不及待;惟其如此,方恨路程之长,而嫌时间过得太慢。“恨晨光之熹微”,正是把心理上的归程之长化为时间之慢的感觉,以表现其急切盼归的心情。“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写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简直像小孩子那样天真。“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欢迎主人辞官归来,主仆同心,长幼一致,颇使作者感到快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惋叹之余,大有恨不早归之感。所喜手植的松菊依然无恙,樽中的酒也装得满满的。松菊犹存,以喻坚芳之节仍在;有酒盈樽,则示平生之愿已足。由此而带出:“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四句写尽饮酒自乐和傲然自得的情景。《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辞楚王之聘,妻子很支持他,说:“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审容膝之易安”,这里借用来表示自己宁安容膝之贫居,而不愿出去做官了。这与“三径就荒”一样,都是引用同类的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自然合拍,而且显得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

接着由居室之中移到庭园之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八句写涉足庭园,情与景遇,悠然有会于心的境界。你看他: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起头来,望望远处的景色;举凡白云出山,飞鸟投林,都足以发人遐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作者就像那出岫之云,出仕本属于“无心”;又像那归飞之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景翳翳以将入”,写夕阳在山,苍茫暮色将至;“抚孤松而盘桓”,则托物言志,以示孤高坚贞之节有如此松。这一大段,由居室而庭园,作者以饱蘸诗情之笔,逐层写出种种怡颜悦性的情事和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展现了一个与恶浊的官场截然相反的美好境界。

下一段再以“归去来兮”冒头,表示要谢绝交游,与世相忘;“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听家人谈谈知心话,以琴书为亲密的伴侣,尘俗不染于心,也足以乐而忘忧了。“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躬耕田园的生活,在作者笔下显然已被诗化,这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浪漫的抒情。“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写农事之暇,乘兴出游,登山泛溪,寻幽探胜。“崎岖经丘”承“或命巾车”,指陆行;“窈窕寻壑”承“或棹孤舟”,指水路。音节和谐优美,读来有悠游从容之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触景生感,从春来万物的欣欣向荣中,感到大自然的迁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暂,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虽然略有感喟,但基调仍是恬静而开朗的。这一段承上启下,把笔触从居室和庭园延伸到郊原和溪山之间,进一步展拓出一个春郊事农和溪山寻幽的隐居天地;并且触物兴感,为尾段的抒情性议论作了过渡。

尾段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可以看作是一篇隐居心理的自白。“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是说寄身天地之间,不过短暂的一瞬,为什么不随自己的心意决定行止呢?“胡为遑遑欲何之?”是对汲汲于富贵利禄、心为形役的人们所发出的诘问;作者自己的态度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既不愿奔走求荣,也不想服药求仙;他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良辰胜景,独自出游;除草培土,躬亲农桑;登山长啸,临水赋诗;一生志愿,于此已足。植杖耘耔,暗用《论语·微子》荷蓧丈人“植其杖而耘”的故事;登皋舒啸,则似用苏门山隐士孙登长啸如鸾凤之声的故事。作者分别用以寄寓自己的志趣。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收束全文,表示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这是作者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虽然不免消极,但确乎发自内心,而且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引身而退的痛苦反省,带有过来人正反两面的深刻体验;因而不同于那种高谈玄理,自命清高的假隐士。

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有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而自然纯真可亲。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可谓推赏备至了。然而王若虚曾指摘《归去来兮辞》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追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对此,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已有辩正,并援引周振甫先生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可喻矣。”钱先生认为本文自“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经”,其谋篇机杼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我以为这样来体味《归去来辞》的谋篇特点是确当而深刻的。陶渊明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而且如周振甫先生所说,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须知陶渊明是一位很富于创造性想象的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就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而成为“乌托邦”的始祖;至于那篇颇受卫道者诟病的《闲情赋》,则更发挥其大胆的想象,不惜化作所爱者身上的衣领、衣带、发泽、眉黛、席子、鞋子,等等,诚如鲁迅所说,这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吴功正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滕王阁序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今越南)省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适逢洪州都督严公于九九重阳之际大宴滕王阁。广邀宾朋,王勃亦应邀赴宴。本文就是在宴席上的即兴之作。文章原来题目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滕王阁诗》的序文。全文紧扣题目,结构紧凑,文脉贯通,且能脱出一般骈文模山范水之窠臼,融入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文情并茂,情景交融,所以能流传千古。

全文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段着重写景,从第四段中间即“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一句转入抒情,同时文章的感情基调也由乐入悲。结构清晰,过渡自然。

第一段以“人杰地灵”四字为纲,对胜地、贤主、嘉宾、良宴进行了称赞。首句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切题,先写滕王阁所处之地势,能不黏着于题目,拓开境界,颇有大家风范。接着采取由远及近,由面而点的手法,逐渐落实到写作目标上。在对地、主、客进行赞颂后自谦地提到自己,彬彬有礼,文雅尽现。而恰当地运用诸多典故,更显示了作者超凡的才华及渊博的知识。

第二、三段正面对滕王阁的秀丽景色进行描写。前两句“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天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面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彩饰丹漆,鲜艳欲滴,恍若画中。“鹤汀凫渚”一句将静态打破,紧接着“桂殿兰宫”“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等景色,以目不暇接之势纷至沓来,犹如工笔画,细致入微,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繁管急弦之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此句出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庾信不如王勃写得优美动人。此二句可谓本段的点睛之笔。至此我们已对作者的笔力叹为观止,但后面“渔舟唱晚,雁阵惊寒”一句意境高远,文断意连,又创造出一种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效果。回首此段,作者笔势收放自如,开合有度,景物浑成,饱含情感,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锦心。

第四段笔锋一转,由外景描写转至宴会场面及作者所生发的感慨上。箫管齐鸣,清风徐来,如天籁般的歌声似乎能阻住行云。环顾四座,佳宾贤主,俱才气横溢,在这样欢乐畅快的场面中,作者感到好景不能永久拥有,留恋之情顿生,由个人际遇引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宇宙无穷”“盈虚有数”,感到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奈。“望长安”以下,作者将自己比做屈原、贾谊等前贤,委婉地表达了对“圣主”“明时”的不满,情绪转为悲愤。

第五段依然抒发感慨之情。作者并不是一味低沉感伤,在列举到终老始见功名的冯唐,难封侯爵的李广,逃避海曲的梁鸿等典故后,笔势锋回路转。这样,前面的失意悲哀是对时代的批判;后面的积极壮怀,有入世的乐观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机勃勃、不断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处卑位而思有为的心胸,千百年来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如韩愈曾称其“壮其文辞”“读之可以忘忧”。

最后两段收束文笔,表明自己目前的志向、行程,表达对主人的知遇之恩不胜荣幸,对盛宴佳境的留恋,以此照应开头。

全文典故横陈而语言清丽可喜,有流动自然的气势,音节铿锵而和谐上口,读来流转如珠。结构层次井然而不乏波澜起伏之美,是骈文中的极品。

二、问题探究

1.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此类文体的特点是什么?

骈体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用杂言,所以唐宋以后也称骈文为“四六文”。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在于:全篇以对偶句为主,注重辞采,句法整齐,多用典故,讲究声律。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

(1)语句方面的特点:骈偶与“四六”

A.骈偶:即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例如: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b披绣闼,俯雕甍。c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骈体文一般是上下句相对。也有句中自对,然后两句相对,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显得更加工整。例如:

a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四六”:即骈体文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四四;②六六;③四四四四;④四**六;⑤****。这就决定了对仗的句式特点相应为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例如:

四四四四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式: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2)用词方面的特点:用典与藻饰

A.用典:骈体文用典目的主要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文中典故不仅要用得恰当,而且要引导学生欣赏其善于把古代事典与眼前的情景巧妙结合起来的艺术手法。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B.藻饰:即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等类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一特点在文章的第三段中有明显体现。

《滕王阁序》与六朝以来流行的宴饮作序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以往此类作品往往内容空洞,陈陈相因。本文则融入对现实与人生的新的感受认识,真情实感贯穿于文章中,使骈文的四六句式及骈偶形式有了充实的内容,变得灵动起来。因为有了生命,所以华丽的辞藻和繁多的事典中表现出流丽自然的气势,迸发出真实纯朴的心声;而且,文章用典贴切自然,字句绚丽富于表现力。四六句式参差富于变化,音节整齐,和谐可诵,在这里,王勃已不是戴着骈文的锁链跳舞,而是随心所欲地驾驭种种骈俪文规范,为自己要表现的内容服务。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人们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的典故,说明遇困顿而清操不移,处逆境而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感情。

3.文章抒情部分先后表现出两种感情基调:一方面因怀才不遇而感伤失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寄予希望。这二者是否矛盾? 这并不矛盾。相反,二者具有一致性。作者的感伤心态源于对良时胜景的无比留恋,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对人生宇宙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易逝,如果在这样有限的生命中,不能赶快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个体的人生将很快湮没在时光的洪流中,归于空虚。而作者偏是满腹才华而重视功名的人,社会与统治者不能给他提供这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他焦急失望乃至失落,以李广、贾谊等高才不遇的人暗托胸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文的难得之处就在于并不是一味自伤自怜,能及时调整心态,转向乐观,表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决心。这样,文章的基调就与以往登高必然怀乡、离远必然伤别的文章区别开来,表现出积极用世的有为精神。读者在体会到文章一波三折之美时也在精神上受到启发,领悟到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情怀和远大心胸。由此,文章的整体情调也由悲转为乐,而且因为作者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向上精神,所以才会对不能实现而且无法改变的现状产生失望,但他并不因此就放弃理想抱负,就此消沉下去,而是能将过去破灭的希望转移到未来。所以说二者并不矛盾,反而达到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

关于练习

一熟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滕王阁的,并背诵第二至第三段。背诵时,要注意从句式的对偶和长短交错中体会叙事抒情的起伏变化。

设题意图:本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格局的同时,体会文章的情感变化,在背诵时初步认识骈文在行文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描写滕王阁的景色:“层峦耸翠,上出重霄”两句,从仰视的角度写滕王阁所在地势的景色。“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写滕王阁本身的壮丽,鲜艳的阁道及阁的高耸。“鹤汀凫渚”以下四句则描写了阁周围的近景。“披绣闼”几句从俯视的角度,写了在滕王阁上看到的远景,“云销雨霁”以下四句,描写了滕王阁上眺望的更远的天地。“渔舟唱晚”以下四句则从听觉上描写了在滕王阁听到的美妙的乐曲。这样从远近、上下、听觉、视觉等角度描写了滕王阁及周围的景色。

二骈文十分讲究语言形式美,基本上由对偶句构成,四六句式,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本文有凌云之气,言随意遣,如泉源之涌。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好的骈句,体味其艺术效果,说说为什么好。建议仿写一二联。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并欣赏骈文情辞声律音韵之美,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可根据自己的体验、兴趣选一对偶句加以品味、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

参考答案:

例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有思想意义的警句。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作者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作者在行文中采用的是对偶句中比较难的正对写法,对仗工稳,语韵铿锵,句中“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现代均作为成语使用。

三《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它们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思想背景的前提下,深入体会两篇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序文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参考答案: 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对个体生命短促的忧虑,并都能从由此而产生的伤感中超脱出来归于平静。本文先是被“四美具,二难并”的场景所感染而“逸兴遄飞”,又由宴会美景的易散而生发感慨“识盈虚之有数”,“觉宇宙之无穷”,感到人生无常,个体渺小,联系自身的怀才不遇而产生失落感,所以“兴尽悲来”。但在失落后又转向自励奋发的感情,决定以“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作为生存哲学,要“穷且益坚”。《兰》的感情也是一波三折。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滕》《兰》二文作者虽然都悲叹,但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他的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著,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不同之处在于:王羲之的文章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对人生的坚持蕴藏在字里行间,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可见作者在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这正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因而更加深刻。其时代背景是魏晋时期天下名士被统治者所害,少有全者。所以,作者思考生死问题,正说明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而作者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并不直接说出来,是因为时代的残酷,文人多谈玄以避祸,受大背景的影响,作者也将强烈的感情用凝练而委婉的形式传达出来。到了王勃的时代,文士已经不再思考生命意识的对错,而是思考生命的价值问题,如何让个体的生命发挥出最大光彩是他们关心的,这是文人生命观的进步。文章在被压抑的苦闷中观照前代名士,发现个体价值不能实现而辜负生命的大有人在,这就更加重了对生命短促的恐慌与伤感。他是由悲人而及己的。同样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环境的不屈让王勃发出“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宣言,这种强烈的感情直接表达出来的是唐代文人的风格,表现了思想自由开放的时代特点。

教学建议

一、熟读并适当背诵部分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读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了解文中所引用的典故的意思,大家探讨交流。选取一个段落标出平仄及韵脚,并朗读以体会音节的顿挫。

二、教师给学生讲解对偶句的各种类型及特点,可以和对联知识联系起来讲解,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文章流传后世的名句,引导学生分析并积累名句。

三、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如《送东阳马生序》,还有的写法上用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兰亭集序》,有的近似记叙文,如本文。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试总结不同类型的序体文的异同。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孙望郁贤皓)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上吏部裴侍郎启》)。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杜少府之任蜀川》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别薛华》《重别薛华》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挚动人。《山中》《羁春》《春游》《临江二首》等五言绝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怀乡之情。明代胡应麟认为王勃的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唐]、中[唐]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薮·内编》四卷)。

王勃的古诗仅有十多首,其中《临高台》反映都市繁华生活,暗寓对贵族豪门的讽刺。《采莲曲》《秋夜长》写妇女在采莲和捣衣时思念征夫,则是直接继承了乐府民歌的传统,而又能开拓意境。这些诗作虽仍带有六朝的华艳色彩,但风格清新明朗,显示了唐诗的新面貌。

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激赏。《旧唐书·文苑传》引崔融语云:“王勃文章宏逸,固非常流所及。”《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勃文为四杰之冠”。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二、参考译文

南昌,是过去豫章郡的治所;洪州,是如今都督府的所在。天星分野,对应翼宿、轸宿;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有精华,天产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宿的区域;人多英杰,地凝灵秀,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才俊像繁星一样活跃。楼台城池座落在荆楚与扬州交界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声望,仪仗远临;宇文州牧,有美好风范,车驾暂停。正逢十天休假,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有紫电、清霜。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节序为深秋。积涝消尽,寒潭清冽,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烟霭凝聚,暮山绛紫。在大道上整治车马,在崇山峻岭间访寻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见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丹漆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栖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列出山峦高低起伏之势。

打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心。遍布的里巷宅舍,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塞满渡口的舸舰,尽是雕了青雀黄龙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煦朗,晚霞漂浮,孤鹜上翔,仿佛一起飞行;秋水清澈,天空开朗,水天一色。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畔。

遥望长吟,胸襟舒畅,逸情雅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歌声缭绕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人、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齐具了。极目远眺,尽情娱游。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明白了盛衰成败自有定数。西望长安,如在日下般遥远,东指吴会,像在云间样缥缈。地势尽于南方,南海深广;天柱耸于北方,北极迢遥。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漂泊异乡之客。想念皇帝居处,却不被他召见,渴望奉召宣室,却不知在哪年?

唉,各人的时运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洞察世事,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上干青云的气节。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风可达;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也为时不晚。空怀像心地高洁的孟尝君一样的报国热情,但怎能学为人放纵不羁的阮籍那种穷途的哭泣!

我(地位卑微),不过三尺绅带的一介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弱冠,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有投笔从戎的志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是谢玄那样的出色人才,但是有幸接触孟子所追求的芳邻嘉宾。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有幸谒见阎公,如登龙门。遇不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凌云之赋而空自怜惜;既然有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之士,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唉!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雅集已成过往,金谷名园已成废墟。承蒙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只有借重在座诸公之才了。我冒昧地尽微薄的心意,恭敬地陈述短序。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文才吧!

三、《滕王阁序》鉴赏(顾伟列)

《滕王阁序》是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严格的形式束缚之中,作者犹如“带着脚镣跳舞”,既充分发挥骈文特有的表现手段,萃对偶、声韵、事典、辞藻于一炉,又能运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严整中有行云流水之势。

层层扣题,文思缜密。本文原题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第一段历叙洪州地势之雄伟、物产之珍异、人才之杰出、宾主之尊贵,扣题中“洪府”二字。第二三段由趋名楼,登高阁,写到近览楼阁的壮丽,远眺山川的胜景,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扣题中“秋日”“登滕王阁”六字。第四五段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扣题中“饯”字。第六七段自叙遭际,说明有幸参与盛会,自当应命作序,扣题中“别”“序”二字。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层层扣题。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摹写景物,笔法多变。王勃善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其一,色彩变化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其二,远近变化之美。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尽其美,又有层次的远近变化。“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渺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去,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其三,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四句由两组镜头剪辑而成;上有层台碧瓦攒刺云霄,下有如飞檐翼丹彩欲流,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彼此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画图。

其四,虚实相映之美。作者登高临远,不仅骋目八方,而且思接千载,文中既实写目击之景,又发挥想象,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如此虚实相间地模山范水,既使读者对景物有具体的感受,又引导读者开拓视野,展开联想,登山临水,视通万里。

述志言情,语约意丰。在着意铺叙景色之美后,王勃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引出年少坎坷的感慨,抒写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

“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明写南、北,暗藏东(云间)、西(昆仑),抒写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历代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有志难伸的悲慨,同时也流露“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消极情绪。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表现不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精神,片言居要,为全篇警策。底下再用《庄子·逍遥游》典,以大鹏自比,表明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之志;用《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说法,表示早年虽然失意,但拯时济世的信心并未泯灭。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正是自如地驱遣历史典故,以跌宕之笔述志言情,事典繁多但贴切达意,气势充畅而语约意丰,展示了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

唐初的骈体文还有齐、梁余风,“纟希句绘章”,以形式上的华美掩盖内容上的空虚。王勃此文却用骈体表现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历史上的滕王阁虽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名字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这不能不归功于王勃的这篇遐迩传诵的名篇。

(选自《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四、滕王阁楹联

高阁又清幽,如此江山,远胜阆州帝子; 好风长送客,惊人词赋,来逢都督阎公。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朱栏,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有才人一序在上头,恨不将鹦鹉洲踢翻,黄鹤楼捶碎; 叹沧海横流无止底,慨然思班定远投笔,终子云请缨。大江东去; 爽气西来。白云自向杯中落; 小艇原从天上来。地阔天空,山高月小; 龙吟虎啸,鱼跃鸢飞。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帝子长洲,仙人旧馆; 将军武库,学士词宗。杰阁重新,众仙同咏; 故乡依旧,野鹤飞来。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画栋喜重新,近水楼台齐放眼; 长天舒一览,飞霞词句我低头。阁中序播千秋,重认长洲鸿印迹; 江上帆收万里,恍疑华表鹤归来。

今古几重阳,依然地阔天高,万里长风送秋雁; 东南一都会,正是虹消雨霁,千家山郭尽朝晖。杰阁重开,想作赋登高,定有江风送客; 遥峰对峙,愧抗尘走俗,未免山灵笑人。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楼峨重新,对南浦西山,形胜平分吴楚界; 宾朋如昨,想词宗武库,襟怀高挹古今秋。今人不见昔人,怀古信悠哉,大名谁到三王后; 新阁宛如旧阁,续游吴老矣,长句传题卅载前。

逍遥游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纲领。就艺术特色来看,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足以显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风格。“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可见《逍遥游》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性。

全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篇首到“圣人无名”,提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无待”,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第二部分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窅然丧其天下焉”,进一步论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三部分从“惠子谓庄子曰”至篇末,归纳主题,指出“逍遥游”的最高境界。

本篇课文节选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即从篇首至“圣人无名”。“逍遥游”的含义,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第五篇:2018版高中语文05老房子教师用书(精选)

老房子

本课话题 ——乡土文化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着种种复杂的情感。许多老房子在乡间之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往往不是因为房屋的主人真的能从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而是由于它们曾一度远离现代生活的尘嚣。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乡土文化的日渐逸散,点缀于村野间的老房子,或是倒塌,或是被拆得七零八落。于是,在屯溪老街,在西递巷口„„处处都能看到从老房子上拆下的精美部件:雀替,窗棂,雕花栏板,等等等等。

点评:作者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概括了老房子的历史沉浮与变迁,表达出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昨日之花的无奈与感叹。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奔走的“守望者”

上世纪70年代末,青年时期的冯骥才曾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数十年后,他全身心投入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并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人们称他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提出与非遗、老城保护相关的提案或建议。这些提案都来自正在剧烈变化的中国城市和乡村现场。害怕成为失去家园的丧家狗的恐惧,让他在田野、书房、庙堂之间奔走腾挪。

冯骥才说,自己后来做文化遗产抢救也一样,“我们见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做档案。民间文化,就是时间创造的财富。”如果文学是最初对心灵史的回溯、记录和备案,后来对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城老街、乡土中国的抢救和记录则是这种收藏和留存的扩大和延伸。

从书斋走向田野,从城市回到乡村,冯骥才将这种生命的转向,归因于“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在许多不同代际的中国作家在烦恼灵感的消失和市场的诱惑时,冯骥才早已经成为一个痴狂的行动者。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长安春望》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棹楔(xiē)

.易圮(pǐ)

.柱磉(sǎnɡ)

.囊橐(tuó)

二、多音字

ɡǔ服贾四方贾jiǎ姓贾

鸱吻(chī)

杂俎(zǔ)

.栉比(zhì)

白垩(â).僭越(jiàn).

闳大(hónɡ).

胼手胝足(pián)(zhī)..

xiàng街贯巷连

巷

hàng巷道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显hâ赫nǎn赧然 qǐ绮丽 倾qī欹

mí糜烂风mǐ靡羁mí縻

yānɡ殃及 yànɡ怏然自足yānɡ yānɡ泱泱大国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震荡·振荡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动荡”的意思。“震荡”,多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动荡。“振荡”则指一种规律性的变化,不强调外力作用。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现货黄金昨日市场早盘高开后行情段区间整理,盘中最高拉升到了1 243.5美元附近后行情震荡(震荡/振荡)回落至1 235美元上方后再次区间波动。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在赠品的“狂轰滥炸”下,市民有时也晕头转向,甚

至会因为被赠品所诱惑而做出购买选择,这样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请说明理由:“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2)6日上午,汇东公园大门广场上商贾云集,宝石、奇石、瓷器、书画艺术品等鳞次..栉比,令人眼花缭乱。(×)..请说明理由:“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用在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常识·速览] [识作者]

“徽州学”研究学者——王振忠

王振忠(1964—),福州人,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徽学、历史地理、明清史、社会史研究。著有《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至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等作品。除专长于“徽州学”的研究外,他还擅长于学术散文随笔的写作,代表作有《斜晖脉脉水悠悠》、《水岚村纪事:1949》等。

[探背景] 本文中的老房子是特指徽州一带的皖南古民居,它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黛瓦、粉墙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它伴随明清时期徽商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成为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

[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徽州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审美、功用等方面展开了详尽的描述,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典雅、富有感伤气息的语言,描绘了徽州古民居的历史沉浮与变迁,在时代的更替中,老房子的颓势已不可避免,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昨日之花表现出由衷的无奈与感叹。

[文脉·梳理] 3 介绍了老房子的实用功能、审美价值和乡土文化 等特点重点5~14段老房子①15~18段②19~23段感慨设计者的一片苦心24~26段【答案】 ①写徽式建筑的不足之处

②写老房子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关系

[文本·层析] 文章的缘起。1~4段

一、阅读文章“就单体民居而言„„”至“„„并最终孕育出独具个性的乡土建筑文化”部分,回答问题。

1.就单体民居而言,为什么徽州老房子多楼上架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狭人稠的乡土背景。(2)为了防止居人与上升的地气直接接触。(3)也为了预防洪水骤然而至。

2.徽州老房子为什么“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雕花梁架、楹联字画上,通过丰富的乡土艺术语言,巧妙组合出令人愉悦的视觉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很大程度上与明清时期对民间营建制度的严格规定有关,房屋建造标准过高,会受到惩罚。(2)富商们不得不将自己的住宅营建成小而精的样式。

3.选文中大量引用了一些古典文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在文中引用大量古典文献一是丰富了文章内容,二是更加清晰地说明了徽州老房子的特点。

二、阅读文章第16~18段,回答问题。

4.选文第一段的描写性文字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段话描写了徽州民居在山光水色的衬托之下显现出的独特魅力。作者运用优美典雅的文字,重现了徽州民居飘逸脱俗的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5.作者在这几段文字中多处引用古文献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文中两处引用前人著述,说明了徽州民居(老房子)的弱点——太雷同,太晦暗,太狭窄。

三、通读全文,回答问题。

6.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徽州的老房子作了说明?除此之外,你还能从文中初步感受到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文章从徽州现存即后来仿建的建筑写起,极为详细地介绍了老房子的历史、文化、审美、功用等特点和不足。

(2)感受:老房子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紧密相关。作者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典雅、富有感伤气息的语言,描绘了徽州古民居的历史沉浮与变迁,表现出由衷的无奈与感叹。

7.本文行文思维缜密、结构严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文在描述和说明徽州老房子的过程中,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先写老房子的历史,再写老房子的今天,线索清晰,结构严谨。

(2)本文行文思维缜密、结构严谨。作者先以“潜口民庄”为由头写起,详细介绍徽州老房子的实用功能、审美价值、乡土文化等特点,进而写到徽式建筑的不足之处,再深入探寻老房子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关系,追寻老房子日渐没落的根本原因。

(教师用书独具)[话题·互动] 话题:对于徽州的老房子,有人认为因其仍有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应被保护和开发,也有人认为徽州文化已经没落,老房子也不再适应时代发展,你又如何认为呢?

学生甲:徽州的老房子代表着徽州地区的乡土文化,并有着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是徽州人在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中为后世保留的宝贵的民居艺术宝库。因此不能让其破败衰落下去,应把其当作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或者开发成旅游胜地让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随着时代的变迁,徽商文化已经没落了,老房子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因此老房子的颓势已不可避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没有办法,刻意去挽留也挽留不住。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在展现了徽..................州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的同时,洋溢着作者复杂但不伤感的情绪,读来让人心生感慨但毫不消极,对历史与现实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

2.写法指导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定义:就是在写作中以某种或某几种表达方式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一种写作技巧。

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使记叙类文章更形象生动,意境优美,情感充沛,内涵深刻等;可以使议论性文章说理更形象,观点更突出,说服力更强;而在说明性文章中可以使说明更生动,特征更突出等。

写法指点:(1)写作中要以某种或某几种表达方式为主,以突出文体特征。

(2)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安排,不是将不同的表达方式随意地杂糅在一起。

3.迁移应用

请你以“长处与短处”为话题,最少用两种表达方式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一个斯巴达年轻人因为女神赐给自己的宝剑不如别人的长而闷闷不乐,可他的母亲却告诉他说:“你向前一步,剑不是就变长了吗?”这个故事让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有些带短剑的人会因为天生不如别人而选择自卑放弃,最终在平庸中了却一生;也有些带短剑的人勇敢地拿起了手中的短剑,选择了赛场,始终义无反顾地努力着、拼搏着,在一次次的较量中,剑磨得一次比一次锋利,也一天比一天长。有一天,短剑终于击败了长剑,完成了由“短”而“长”的质的飞跃!

[素材·应用] 课内素材

留住古代建筑的“残缺美”

华丽是一种美,朴实甚至残缺也是一种美;新颖、雄伟是一种美,陈旧、悲壮也是一种美。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视觉冲击力、震撼力。本文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徽州民居的历史和现实风貌让我们深感其神韵:有为人赞叹之处,当然也有诸多不足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它的优点是美,它的缺点其实也是一种美,因为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是历史的见证。对于这些古建筑,我们应该合理保护并科学应用,而不能人为地破坏其中的文化内涵。

【应用角度】 “保护文物”、“残缺美”、“修养”。

下载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珍爱生命4说书人教师用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珍爱生命4说书人教师用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2秋天教师用书

    秋 天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酗酒(xù)船坞(wù) 菲利浦(pǔ) ...轮渡(dù) 抖擞(dǒu)(sǒu) 心急火燎(liǎo) ....愚昧(mâi) 噬咬(shì)......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2010至2011年下学期第八周国旗下的讲话稿值周教师:柯加宏 同学们,4月是安全教育月,今天在这里再次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 一、注意交通安......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中心小学张丽琼 学情分析: 学生们喜欢和同伴进行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引导学习交......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生命,多么美好的字眼。如果说,生命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那么安全就是诗歌中不朽的韵律;如果说生命是一首动听的音乐,那么安全就是音乐中跳动的音符;如果说生命是是......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同学们,当你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离开母体,一个生命降落人间,这就标志着又给人世间增添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无比欢乐,从这一刻起多少人关注......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打架斗殴、体育运动损伤、火灾火险、溺水、吸毒、自杀等等。......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当我们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降落到人间,这就标志着又给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