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共5篇)

时间:2019-05-14 18: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一篇: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根据我校申报的省实验课题研究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主题为“亲近经典,承续传统,提高人文素养”中华美文经典诵读活动,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平台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二、具体方法与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班子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大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将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校组建以校长为首的认真负责的领导小组,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集体共识,突出全员参与;学校、年级、班级层层管理,将不断加强日常巡课检查、定期评估、奖励等制度,从而推进诵读工作全面开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二)更新认识,率先垂范

1.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相关文件,提高广大教师对推进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认识,引领全体教师从文本中走出来,让老师明白,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要基于课本,又要高于语文课本的道理;使教师领悟课堂、课本是学生语文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阵地和途径之一,但这并不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使全体语文教师明白推进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白在课外阅读中诵读经典是引导学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有效途径。

2.组织教师率先诵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荐的《中华经典诵读读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诗文。组织教师在诵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熟悉其内容体系,研究其人文精神,感悟其思想意境,从而为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诵读这些经典文化,做好充分准备。3.以班主任为主,辐射全校师生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诵读大量的经典,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经典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四)建好阵地,有效运作

全面展开课外诵读经典实践活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每天晨读时间,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2.以落实“充分发挥实效性预习,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抓手,积极倡导“长课短教、多读精讲”的课堂教学运作模式,挤出时间,每双周班主任老师可单独开辟出一节课作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经典鉴赏、诵读指导或班级读书会,努力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氛围。

3.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三语文早读时间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4.班主任每月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内容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每次的活动记录及图片资料月底交教务处存档.5.凭借我校各班已有的图书角,每月作好一期新书介绍工作,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不得少于50册,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6.每周至少完成一次《读书笔记》。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摘录书中优美的语句、用一两句写写感受;中、高年级的孩子则是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读书笔记,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精美的小插图。每月进行评比、展览活动,使阅读记录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拐杖。

8.手抄报展评。手抄报是课外阅读积累的另一个途径。围绕读书办一份别开生面的手抄报,内容可以是新书推荐,可以是精彩文章选段,也可以是书中人物漫评,或者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心得,图文并茂,让手抄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读书收获的平台。此项活动将在五月底集中展览。9.各班老师争取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3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11.三月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经典诵读技巧培训,培养学生的诵读技能。

三、搭建平台,成果展示。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诵读基本原则

不求甚解,须知大意。小学生诵读经典应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做粗略地讲解或提示,让学生在粗知其大意内容的基础上再熟读成诵。让学生把目视、口诵、耳听、心想四者结合起来,再通过琅琅上口的反复吟诵,有效地提高诵读的效果。

2.诵读内容及要求

诵读的经典文集主要是《小学生必背古诗》、《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经文原则上是通读。

各年段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搜集整理本年级积累内容。各年级的要求要有所侧重。如中年级:教师引读经典读物,熟记师生共同选定的、适合自己阅读的经典读物中的名言佳句,并能以经典读物中的所得规范自己的行为品质;高年级:读经典文学读物,会背诵经典读物中的名言佳句,熟记经典读物中师生共同选定的内容,会向别人转述经典读物中的至理名言,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观点,有自己的一点看法、体会。

3.诵读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改变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此外,经典诗文中优美的行文、韵味、节奏以及从经典中散发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美育所必不可少的。因此,通过熏陶涵咏,使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变得融洽、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会轻松许多。

(2)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积累精美的语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为在《论语》等古代典籍里,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诵读这些经典除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外,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因此,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能有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到了高年级,基本上能做到恰当得体地引用所诵读的经典名言警句,使80%的学生达到“说有哲理,写有高度”的境界。

4.诵读评价

根据学校规定的经典诵读必读必背的内容,对学生的诵读评价主要有口试与笔试两部分。口试即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诵读测试,根据学生诵读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等级,每班展示时间为10分钟;笔试主要体现在期末语文试卷中,对学生进行经典诗文的记忆、理解、运用等能力的考察,切实检测诵读效果。

南海路小学 2012年3月14

第二篇: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小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童话、诗歌散文、科普科幻等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诗文及中外现当代童话、中国古今寓言、各类故事、长篇名著、科普科幻等读物为主。

五、参与对象 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班干部负责,学生早上到校交完作业在读书。

2、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

3、课后: 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等活动。

七、活动方法、早读、课前、课后,有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利用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

八、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全员参与,确保学生人人诵读。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要落实诵读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诵读活动中,确保学生人人诵读,个个受益。

狮岭镇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第三篇:小学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2013.09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3、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三、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

四、诵读的内容

各年级古诗文诵读课本规定篇目,一二年级20首,三四年级30首,五六年级40首。

五、诵读时间:

每天预备铃后为我校诵读法定时间,每周至少有一节诵读课,具体时间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

六、活动安排:

1、学校保证每周一节课为班级集中诵读时间。

2、语文教师精心组织,制定好诵读计划,做好记录,用心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感悟诗情。班主任协助语文老师做好相应的诵读工作。

3、语文教师对于必背的篇目继续做到严格把关,确保每一首古诗高标准通过,确保背诵质量。

4、利用黑板报、手抄报、视频欣赏等多种方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

5、班级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举行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等,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七、实施要求: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校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建议语文老师在班内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要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第四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金阳街道中心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在我校继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活动开展,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四、活动内容

1、全校学生经典诵读共背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满江红》。

2、各年级重点诵读内容:

一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1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二册

二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25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四册

三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4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六册

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55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八册

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共7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十册

六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共7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十二册

五、活动的时间及形式

1、每天利用上下午预备铃前、后,进行5—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学习委员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年级诵读内容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语文课前2-3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双休日各班语文教师可安排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内容;

4、每周四得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由各班语文老师具体指导本班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

5、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经典教育特色。

6、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3)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5)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六、活动具体措施

1、各班语文教师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动员全班学生,全面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学校定期深入班级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搞好研讨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确保此次活动扎实高效开展。

七、活动安排

三月:诗文绘画、诗文书法、诗文书签制作活动

四月:举行“赛诗会”活动 五月:限时作文比赛活动

六月:《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 背诵比赛

2012年3月

第五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读国学经典,做感恩之人” 国学经典诵读

活动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进一步提升我校校园文化育人成效,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决定在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进一步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孕育学生感恩的心灵,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校园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活动开展,夯实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做感恩之人。

四、活动内容

各年级重点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弟子规五、六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30首,五、活动的时间及形式

1、利用双周梦想课程对学生进行诵读教学。

2、每天利用预备铃后2分钟学生组织集体诵读。

3、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进行集体诵读。

3、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3)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5)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六、活动具体措施

1、各班主任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动员全班学生,全面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学校定期深入班级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搞好研讨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确保此次活动扎实高效开展。

七、活动安排

二月:经典诵读活动启动,教师选取诵读内容。

三月:教师利用双周梦想课程及早读前10分钟对学生进行诵读教学。

四月:学生形成课前诵读习惯,学校进行检查。

五月:各班进行诵读排练。

六月:诵读比赛。

2014年2月

下载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花果畈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亲近经典,承续传统,提高人文素养 一、指导思想: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乌龙泉矿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2014年秋季学期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

    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牙哈牙哈学校2018-2019年第一学期开展国语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自治区南疆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精神,大力提高我校的国语教学水平,进一步增强读书活动的实效性,发......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范文]

    义和小学经典诵读活动 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践行“塑造特色、......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古诗文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载体,是铸造文化、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在我校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可以给师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

    2013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乌苏市第四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为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品味,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有效发挥学校......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不仅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