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的力量从教师人格魅力中来
教育的力量从教师人格魅力中来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发展、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知识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学生道德、人格方面的影响上。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任务,更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以人格造就人格,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德才兼备与有识有能
教师的人格是内在的,而内在的人格总会向外显出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其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德才和识能两个方面。教师一身正气、品德高尚,可以感染学生品行端正、积极向上;教师勤奋工作、专业精湛,可以激发学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德,在教师人格中起到灵魂的作用,是教师不断奋进的内驱动力。“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就对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在“爱教育”“爱孩子”这两个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因为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真正热爱这一事业的人才会以满满的责任感投入其中,才会有奉献的动力,从而承担起这份工作的职责;另一方面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孩子,因为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容的接触点。可以说,教师人格力量的灵魂就是爱,体现在教育中就是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孩子。
才,指的是教师有读书育人的真实本领。教师的造诣越深,讲课越能得心应手。教师只有对知识掌握的“深入”,才能有授课时的“浅出”,也只有在知识上的“居高”,才能面对众多学生的“临下”。因此,教师具备的“才”,概括为六个“一”,即一套好方法、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好的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手熟练的电脑技术。
识,指的是教师要具备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新知识、新信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新的看法和见解,形成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教材观;同时要具有创见卓识,要有一种创新教学的意识和行动,并注重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
能,即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在岗位上自觉锻炼出来的,一方面需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支撑,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夯实基本功;另一方面则更要借助后期不断地学习和补充,研究学生、因材施教、不断创新。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很强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更新知识;必须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教师人格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榜样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教育学生不能只靠灌输、说教,还要靠教师“润物细无声”的身教。朱庆澜先生说:“无论什么教育,教育者要将自身做个样子给学生看,不能以为只凭一张嘴,随便说一个道理,学生就会相信的。”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因此,教师应把对学生的要求在自身工作的各种场合与环境中体现出来,使自己的德行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本,这样收到的教育效果才会是良好的、持久的、稳定的。
三、教师人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和工作的保证,也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以及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源泉。一个有着丰富知识的教师会思路开阔、触类旁通、见地独特,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驱使和鼓舞他们向着知识的海洋遨游。除此之外,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势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这也定会在学生当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各自的目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教师的人格有利于端正学生的人生观
人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质,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信念等多种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课内、课外,从而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才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工作、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教师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得体、品德高尚和胸怀坦荡会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在的生活态度。教师通过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学生做好典范和榜样,能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自己成才的道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
责任编辑/司长娥
第二篇: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
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
:师德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不同时代的师德建设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德州市近年来提出了“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的理念,选择师德建设作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能否介绍一下德州启动新时期师德建设工程的背景?
张书鹏: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教师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总书记关于人民教师的“四有”标准,为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目标。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各种思潮、诱惑日益增多,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引导全体教师保持心灵上的一方净土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
2009年9月,我们对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基层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职业倦怠、社会信誉度不高等严重问题。尤其是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严重滞后,一直停留在若干年前的学规范、学先进、写心得、搞评议等做法上,表面化、形式化、空泛化、强迫灌输等问题突出,师德、师能两张皮,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轰轰烈烈搞活动,认认真真走过场”,教师无趣,学校无奈,加强和改革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同时,我们认为,加强师德建设是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胡锦涛同志早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就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内涵式发展是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教师崇德向善,积极进取,敬业爱生,业务精湛,朝夕相处的学生必然是最大受益者,如此,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发展中成?L,而教师也会同时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持续深入地发掘和激活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达成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是新时期师德建设实践与探索的应有之义。
:师德的要求在不同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当前,教师道德的时代内涵是什么?能否谈谈您是如何认识和把握教师专业化与师德建设之间的关系的?
张书鹏:简单地讲,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师道德的内涵都可以概括为“又红又专”,或者说“德艺双馨”。只是随着时代发展,红与专或德与艺的内涵在与时俱进。当今时代,师德最核心的内涵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统领下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的时代要求,这其中既应该包括对教师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具备国际视野与民族文化自信的要求,又应有对教师学习和应用前沿教育理论、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等等。
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应该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标准,通过学校为教师成长导航、服务,引领教师个体系统化地优化、提升个人职业行为质量,实现专业化的自主化、内涵式成长,生成优秀的教育品质,形成教育特色,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成就名师的教育管理行为,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实现教师专业内涵式发展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与师德建设是并行不悖的,师德与师能在师德建设中是一体两面,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缺一不可。教师专业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基础,教师职业实践成就教师职业道德,即能以养德;师德修养引领教师优化职业行为,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即德以导能;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又是师德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优秀的教育教学业绩彰显教师高尚的师德,即德以能表。再概括一下,就是“一体互融,德能同修”,这也是德州师德建设最突出的特征。
: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就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了要求,德州在科学、合理地制定师德规范,形成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方面有哪些探索和经验?
张书鹏:我们认为,师德建设绝对不是应景的“活动”,而是科学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建设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全市师德建设组织机构。2013年,市教育局设立了专门的德州市师德建设工作室,继而在全市各级教育行政和中小学校普遍建立师德建设工作室,并进行星级认定,这个做法可以说是德州首创、全国独有,为全市师德建设提供了健全、完善的体制保障。
二是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全市师德建设规划。我们总结经验,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遵循科学、高效、有序的原则,对我市师德建设做出了九年三阶段的系统规划:1.强化师德建设(2010―2012),优化教师职业行为。主要是“德以导能,能以表德”师德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深化师德建设阶段(2013―2015),提升教师专业质量。主要是以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教师职业特长发展为载体深化师德建设,服务教师教育特色形成和名师培养。3.升华师德建设阶段(2016―2018),助力名师成长。主要是通过升华师德建设,引导教师走名师成长之路,体验和收获职业幸福。
三是初步建立了师德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市政府先后两次划拨专项经费共60万元,用于建设师德建设研发基地和“教师职业个性工作室”等,全国独有的师德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在我市初步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学校、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热情,激发了基层的创造活力。
:行政主导可以保障师德建设工作坚强有力,但教师专业自主和道德调节的特点也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有各级教育行政和学校等部门共同参与,能否谈一下德州依托师德建设促进和成就教师专业发展和德性养成的工作模式?德州的师德建设基地发挥了哪些作用?
张书鹏:德州师德建设自始至终贯彻三个同步的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行政他律和教师自律同步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同步发展。当前德州师德建设的主要工作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35N1”。
“3”就是上面所说的三阶段九年的科学规划。
“5”就是构建包括市级教育行政、县(市、区)教育行政、乡镇(街道)教办及中小学校、乡镇(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室、教师个体在内的五级师德建设主体系统,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责任目标。各级主体各守其责,各尽所能,合力推进。
“N”是N个研发基地。德州启动新时期师德建设工程以来数年如一日,真抓实干,如星火燎原,蓬勃发展。为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市教育局依托部分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先后开发建设了禹城市区域推进德效工资制、陵城区乡村教师成长俱乐部、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德城区天衢东路小学教师成长积分制管理、宁津县县域教育家梯级递进式成长等11个研发基地,使之成为师德建设成熟成功模式的“生产基地”和“推广中心”。其中名师俱乐部、积分制管理等部分研发基地经验成熟,成效显著,在影响带动我市广大中小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1”就是一种师德建设成果快速推广的模式――复制粘贴。我们的师德建设经验和模式来自最基层的实践,接地气,好移植,易成活。很多工作模式可以像电脑操作一样直接复制粘贴,可以说是锯响有沫,立竿见影。
:师德评价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师德考核本身也存在一些伦理和管理上的困难,能否谈谈德州在师德评价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张书鹏:科学的管理、评价机制是体现价值、促进公平、消除倦怠、激发活力、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德州在推进师德建设工程中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过程管理和师德考核评价的创新。目前,我市师德建设主要通过三种管理模式保证师德建设过程有序、务实、高效。一是面向教育系统内外聘请了师德建设督导员;二是引入积分考评、星级评定管理:完成一项工作,积一项分,积分考评结果通过网站和相应文件定期公布,作为评价各县(市、区)、市直属学校本师德建设工作成果的主要依据;三是把师德建设列入全市教育综合督导。
教师成长积分管理办法是德州市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不断摸索、发展并成熟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评价方式,既适用于教师个人,也适用于教师团队,成为引领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挖掘教师潜能、激发教师自我成长内驱力、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在管理实践中,学校将一定工作量转化为一个教师自主成长工作单元,并提前将工作单元量化、标准化。教师完成一个工作单元达到一定标准,对应一定的分值,这个积分代表教师的成长。实践证明,教师成长积分制管理将师德评价由“虚”变“实”,激发了教师的实干意识,有效缓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实现了竞争与协作共存,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提供了平台,彰显了公正的力量,提升了学校制度的执行力。在这方面,我市德城区天衢东路小学是成效突出的范例之一,禹城市教育局探索推行的德效工资制改革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师德崇高的教师和事迹总是给人感动、使人振奋,我们在欣赏和感动的同时,也需要关心师德生长的土壤,需要一个支持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能否介绍一下德州在这方面的情况?
张书鹏:师德建设当然不是孤立的,是有条件的,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要让广大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感受到职业尊严、职业价值和职业幸福。
德州市新时期师德建设工程的实施,首先有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随着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将教育当作民生之本,对教育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都竭尽全力为教育办好事、办实事,制定解决大班额的推进措施、提高班主任津贴、补充配备新教师、兑现教师职称工资等一系列制约教育发展的难事得到破解。自2015年10月份以来,全市解决大班额开工学校达到180处,完成投资16.65亿元,补充教师1 590名。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教育改革发展创设了良好环境,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全市教育教学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师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在制定长久之策、激发持续动力下功夫。从全市层面,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以教学成绩确定教师奖次的教学成果评选奖励机制,县校?u估位次、在《德州日报》上刊登的教育综合督导机制,每年给书记、县长一封信的教学成果据实通报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修订完善和广泛认可。各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也都探索出了一套激励教师干事创业的机制和办法。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从整体上形成了实事求是、正视问题、迎难而上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弘扬正气、聚集正能量、争先恐后干事业的风气,形成了实干者有地位、成功者有尊严的氛围。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德建设的生命力也在于不断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德州师德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经验是什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张书鹏:德州市通过创新师德建设,初步形成培养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生成创新特色、品牌、亮点工作的机制和土壤。各县市区、各学校围绕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初见成效,均衡发展理念在德州大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对新时期师德建设概念、机制体制、工作模式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得益于对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得益于不断生成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生命活力,得益于其建构模式的科学、有序、易复制、好推广的可操作性。
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发展不平衡问题,师德建设成果需要及时转化的问题,理论研究工作也有待加强,等等。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当前大批补充、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如何更好更快更多地通过指导、引领,通过制度创新,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教育专家型的名师名校长,从而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是我们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继续健全和完善升华师德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建设好“师德建设?名师成长研发基地”,深入探索以师德建设促名师成长的策略、途径,继续为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贡献正能量,继续扩大德州教育的影响,继续为全国师德建设提供优秀样本。
第三篇: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
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
人常说,尊其师,信其道!这也就是说,学生尊敬这个老师了,你说的话学生就会信服,就能听得进去,你的教育就会取得好效果。如何才能让学生尊敬你,不是靠行政命令,不是靠高压,而是靠老师的人格魅力来取得。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我觉得,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渊博的知识是做老师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生经常能把你问住,教学中知识讲不清楚,不能举一反三,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变通的老师,注定做不可了一个好老师的,也就不可能有威信有魅力。以前上高中时有个数学老师,批改学生作业,要一边对照参考书上的答案一边改作业,他讲的知识学生不能有一点变动,很累也很可笑!当然现在知识更新很快,做老师的要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其次,教师要做到真正的爱学生,一视同仁!刚参加工作时,对班上的学生要求很严厉,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经常要批评,甚至要体罚。但是思想工作做的还是比较到位,学生能理解,觉得你是为他好,所以教育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许多学生20多年后一直就是我的朋友。当然,现在绝对不能体罚学生了,这是不允许的。要善于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你会觉得学生都很可爱,教育也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再次,要喜欢自己的职业。既然做了老师,那我们就要做一个好老师,不能混日子,哄学生,抱着给别人做事的念头。混几十年,日子很长自己很难受,也失误了所教的学生,真对不住社会,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做就做个好老师,能教好书能育好人,受人尊敬,受人好评,对得住教师的称号,对得住家长的重托,对得住国家的培养。
第四篇: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
教师人格魅力从哪里来
黔西李光明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培养
摘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加强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其中隐喻着教师的人格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所起着的积极作用。教师如果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人格效应,学生就会自然生发对教师的仰慕之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魏书生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某种意义上可归功于他深厚的人格魅力。可见,提升教师人格魅力至为重要。
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呢?应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诸多方面。这里,我就其中两个方面谈点粗浅的体会。
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爱心。
余大亮局长曾经这样要求:“‘把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放在自己生命’里,把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视如关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把情感和爱心倾注在教书育人的全部过程之中,用情感、用爱心、用尊重去净化、去呼唤学生的美好心灵的形成”。一个真正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讲,爱就是教育的全部。因为只有在“爱”的前提下,教育者才会充分体现自己的责任,才会毫无保留地无私奉献。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无私的爱,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仰慕之情,进而接受老师的教育。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就应该修炼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在这方面,许多优秀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了很好的诠释。
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壮歌!
平常,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
里做饭给学生吃„„他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黄钟乐老师出钱买新衣服、买学习资料赠送贫困学生;学生们渴了,他把自己的水倒给学生们喝;学生病了,他带着学生去输液,给学生付医药费„„
舍生忘死救学生的袁文婷老师、倾洒母爱育残童的成振莲老师、跪着耕耘讲台数十年的陆永康老师„„他们竖立了一座座爱的丰碑!
这样的老师怎不让学生感动和敬佩!
关爱学生,要求我们以宽容的心面对学生。
“有教无类”。不要因学生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的差异而偏袒或歧视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给予及时的解决。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本着一颗“体谅、宽容”之心,允许他们做题、思考“慢人一拍”,允许他们的作业本上“劣多优少”,允许他们“答非所问”„„只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谅、宽容学生,在学生的眼里你就会是一个有人情味的老师,就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就会获得教育的成功。
黄钟乐老师对后进生关心备至。他对后进生对症下药,点燃他们心中进步的火炬。他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学生从内心接受他的严格要求。
关爱学生,还要求我们信任、尊重学生。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交换信任。” 教师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情感的渗透和激励。
当今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老师应放下架子,设法融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推心置腹,诚恳相见。可以请学生就如何抓好班风出谋划策,与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经历,甚至与学生聊天说笑话等。要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真诚相待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样,他们乐于接近老师,心中有话敢对老师说,犯了错误敢在当面承认。
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教师的以身作则、躬亲示范。
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典范形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
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加里宁曾说过:“教师仿佛是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折射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灵给以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团、把讲桌上的粉笔盒摆好、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学生面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我一直不能忘记已经离休21年的老校长张均文老师。地上掉了一张纸、一颗粉笔头,他随手捡起;建校劳动,他走在最前列;他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他廉洁自律,绝无任何不良习气„„
我久久无法抹去一个记忆细节——一次,代宣学老师来我校检查工作,他无意间将烟灰掉到桌上,便伸过头将烟灰往自己面前吹下,生怕弄脏别人。他性格极好,随时随地都和颜悦色。他管教务的那些年,每次检查教案,他都悄悄先把自己的教案放到桌上。
几年前听宋如郊老师的公开课,有两个镜头令我至今难忘——课堂上,学生在看书,他隐到黑板后喝水,怕影响学生;上完课,他擦净黑板,为下一堂课的赵志祥老师做准备。
这些老师的行为,对学生、对身边的人都是无声的教育,都是很好的榜样!
想起教师的责任,想起那些优秀的教师,我也尽量注意自己的行为——发现垃圾主动捡掉;从不随地吐痰;从家里带盆花来装扮教室„„总之,尽量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教师就应当以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立命,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学识水平和教育水平,用良好的品格铸就学生的品格,用智慧点亮学生的智慧。
让我们在师德光辉的烛照下,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洒满园桃李,努力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龚乐进等:《教师职业道德》
[3]傅维利主编:《师德读本》
[4]周德义,杨志红编著:《师德修养论》
第五篇: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魅力——中学思想政治课吸引力的关键
摘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中学思想政治课;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所酿就的人格吸引力,它是教师的才、情、智、气质、能力、品质、语言 等各方面的感染力的综合,是一个教师的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追求的教学魅力,既来源于理论知识自身的魅力,又来源于教师教学的艺术魅力,还来源于教师个人完美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越强,就越能为教学过程的魅力增光添彩。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吸引力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赞可夫曾经说过: ‚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 学生就‘迷恋’于获取知识。‛ 教师在授课时,要充满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激励,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室的激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如:‚你的思维很敏捷‛,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样教师用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能专心听讲,积极参与研讨。
教师在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 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 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理智与情感的交融, 这种情感的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而且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从而促进其学业的顺利发展。
第二、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由于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因此,师生的心理态势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或者可以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双方学习与发展的协调过程。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更容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也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质, 从而有利于缩短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践性, 更侧重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互动。由于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 因此,师生的心理态势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或者可以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双方学习与发展的协调过程。民主与理性, 同时不乏丰富情感的政治教师, 更容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也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质, 从而有利于缩短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第三、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伟大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高尚的人格常常受到人们尊重、赞许和仰慕, 从而能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往往是青少年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 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政治信仰、思想境界、道德操守、诚信理念等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 对学生起着‚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政治教师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 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还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敬佩与尊重。第四、有利于确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威信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教师情感上的依赖、敬佩与亲近和行动上的遵从与主动合作,是学生对教师的真心信服。威信是通过教师的个性特征、业务能力、教学素养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所引起的尊敬而信服的态度,是教师的自身素质充分地满足了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的结果。教师的个性特征在威信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动机、自我意识、心理态势、学识能力、教学风格等作为威信形成的动力与支持系统构成了威信形成的内在依据,同时也是制约教师人格价值发挥的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基于创造性、主体性之上的独特的个性特征赋予了教师更大的人性魅力,从而具有不同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学生产生着巨大的磁场效应。第五、有利于培育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作为学生长期学习、模仿甚至崇拜的对象,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发挥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来自教师的关爱、尊重和理解, 是学生人格塑造和心灵成长的持久的动力和支柱。有着崇高人格的政治教师, 总是会以公正、客观、宽厚、仁爱、无私的胸怀去关心、理解、爱护、支持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更加容易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能够发现自身的价值, 主动地去适应各种变化、挑战、竞争、挫折和失败,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从而形成优良的个性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可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只要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之中,生命和使命同行,教师的人格魅力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