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诗词

时间:2019-05-14 18:3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旅诗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旅诗词》。

第一篇:军旅诗词

古代军旅诗词精选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其八)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唐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塞下曲 唐 卢纶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其五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其一 其二 塞下曲 唐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近现代军旅诗词精选

军人,不是高山,却有着比山还豪迈的雄心;不是大江,却有着比江水更澎湃的激情;不是诗人,却挥洒出无数壮丽的诗篇;不是哲人,却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讲述着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奉献。

是军人“无怨无悔做奉献”;是军人“舍小家,为大家”,为国戍边,奉献着青春;是军人在洪水地震之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抒写着军人的可爱与伟大。

军人所留恋的,不是浪漫的生活,而是用军号指挥的生活节奏,直线加方块的生活韵律。军人的快乐在沙漠、在高山、在雪原、在荒岛,哪里需要军人,哪里就有军人的快乐!军人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你是英雄的化身,是奉献的别名。你能把孤独酝酿成美酒,你能把边关的冷月挥洒成壮丽的诗篇。你是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有了你们,祖国的繁荣就有了保障,有了你们,世界上才有了最可爱的人!

军鞋

是谁总敲着地面 叩问苍穹 是谁平坦如砥 却总尝试坎坷 是谁隔寒保暖 分明秋冬 又是谁包容生命与死亡 觅得精彩

从军印象

从父母叮咛中支离破碎的寻找 军营 像邻家思念的妹妹

在梦的深处一次次抵触 打马北上

日子仿佛手中紧攥的木块 所有的感觉都以跑步的姿势

慢慢临近遥远的春天

所有的记忆 都被队列拉成一条直线 而飘雪的颜色 一如着冰冷冬天

战 友

训练场上矫健的身影 抗洪坝上苍穹的绿营 塌洞中穿梭的幽灵 大火中往返的草菌

那是我们的战友 一个掠天的口号:忘我 忘我 一份执着的信念:冲锋 冲锋

在你身上,没有华丽的词汇,血与汗水,灌洒着一行行苍白的文字;在你身上,没有繁华的点缀,绿与黝黑,铺盖着一身身艳丽的色彩;在你身上,没有故虚的崇拜,读与致敬,却是我为你的停靠与徘徊。橄榄绿、赤火红,鲜明的颜色,铮强的承诺;子弟兵、红衫军,铿锵的名字,钢铁的英魂。你--寒天雪地里啃冰辟路;你--残垣断壁里爬石救人;你--烈火海洋里探寻生命。没有人能够忘记你,更没有人能够记住你。我只知道,你有一个动听的名字--消防员。

我们的消防卫士

那是最朴实的生活,那是最美丽的神话,那是最动人的故事,那是最可爱的战士。

在地动山摇的时候,在熊熊烈火的面前,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我们的消防卫士站了出来。

用手挖出了被埋的群众,用汗水扑灭了凶猛的烈火,用生命唤回了希望的生命,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的期待。我们的消防卫士,那一身橄榄色的绿,那一张黑黝黝的脸,那一双结满茧的手,多少次冲锋在前,多少次奋不顾身。

曾有鲜花问你需要的是什么,曾有掌声问你感动的是什么,曾有勋章问你得到的是什么,你说最自豪的是身上的橄榄绿。我们的消防卫士,责任永摆在第一,职责常挂在心头,使命牢记在心中。忠诚可靠是你们的叶,赴汤蹈火是你们的枝,服务人民是你们的根,你们是人民心中的一棵橄榄树。我们的消防卫士,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了公安消防部队良好的形象,唱响了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之歌,谱写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新篇章。

平凡,铸就你的高尚,奉献,正是你的个性。安全的弦,每时每刻都在绷紧,追求的你,谱写着洒脱人生诗篇。车间、库房、货场,到处都是你护卫的足迹,隐患、漏洞、险情,难逃你警惕的眼睛。

阴晴圆缺地巡检,年复一年地兼程。

挽紧祥和,唤起警醒,播种希望,收获安宁。将脚下串串跳动的音符,化作静谧甜美的梦境。明天,明天会更美好,美好中有你的一缕深情。烟雾中弥漫着你的威严,火魔前,映衬着铁骨铮铮。如同一只美丽的孔雀,幻化成追逐烈火的神鹰。披一身烟与火的洗礼,那是你英勇无畏的见证。

活着,便会奉献你无限的爱,失落,也不会冷却你牵挂的心灵。

啊!我赞美你,消防前沿的“特种兵”。愿你的理想冲出火光,化作白鸽传递太平。

【一】 那是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我痛失亲人后看到的最亲切的身影 眼里闪着泪花 话语里充满着力量

那是一个陌生的身影

是我埋在瓦砾下看见的最勇敢的身影 撬开了残垣 搬走了碎砖瓦砾

那是一个忙碌的身影

是我在救灾一线上看到的最疲惫的身影 眼里布满血丝 千里驰援顾不上歇息

那是一个火红的身影

是我在救灾队伍里看到的最急切的身影 脸庞粘满了泥土 手指渗出殷殷鲜血

那是一个美丽的身影 是我在急救路上看见的天使的身影 驱走了恐惧的梦魇 带来了生的希翼

地动天不塌 大灾有大爱 我看到了最可爱的人

【二】

火红的战车,跳动的火焰 火海中舞动青春的旗帜 任凭血与火的考验 打造出绿色警营的钢铁战士

这是谁?平时在训练场挥汗如雨 战时在火海中浴血奋战 ——身着橄榄绿 头顶一颗星 怀揣满腔热情 无论何时警铃响起 如冲锋的号角,将熟睡中的你唤醒 毫不犹豫冲在最前

以大无畏的勇敢和无私奉献誓把火红的青春谱写成 壮丽的人生诗篇

【三】

这是你 我心目中的真心英雄

你的身影跳跃在火灾及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汶川大地震中你冲在最前 用双手托起沉重的灾难 开辟出新的家园 让灾区人民看到了希望和新的美丽家园 当伤痛还未完全抚平灾难却再次来临 玉树地震将所有从痛苦中刚刚苏醒的人们 再次拖进了痛苦的恶梦中 恶梦里 有一双手拉出废墟中的人 又有一双手托起刚刚出生的婴儿

无数双手帮我们在瓦砾中重新建立起新的家园 是你 我的真心英雄

舟曲泥石流接踵而来 你的身影再次出现

那不断跳动的橘红色和橄榄绿 是人们心中的定心丸 疲惫的身躯沾满泥土 分不清你我 流下的汗水和焦急的泪水浸透了军服 掩盖不住你化悲痛为力量的坚毅

烈火炼就的火眼 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灾情中受困的人们 没有工具就用双手刨 没有机械就用双肩扛 烈火中练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毫不畏惧地与火魔斗 与灾害拼 赤胆忠诚和一腔热情

为的是人民的重托和神圣的职责: ——人民消防为人民

第二篇:军旅诗词读后感

沉于诗 醉于词

谈至军旅,难免会产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遐想与意境。每次翻阅古代军旅诗词,总会被那战鼓喧天、旌旗飞舞、兵戈坎坎的广袤沙场;那抛颅洒血、追忘逐北、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杰;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气魄所吸引,久久徜徉于字里行间,难以解脱。字字句句,我能想象到作者是如何激情豪迈的操纵着遒劲的字迹,抒发着将士独有的那种豪情壮志!

军旅诗词下是军人不朽的铮铮誓言。兵者用他们满腔的热血浇灌着和平的闰土,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愿用累累白骨铸就边防的屏障,让理想中的安康在他们身后继续。可想,哪个兵卒身后没有牵连着若干家庭?哪个兵卒之躯没有背负着承担历史的责任?肩负着举国安危,他们愿用生命去兑换那份誓言,把自己交给将者,交给祖国。以至于在战场这本生死簿上是如何勾去他们的名字时,他们也毫无畏惧,任凭在这世上湮灭。只要灵魂能平安的度过玉门关他们便安然了。这不朽的铮铮誓言便是一“忠”字,可又怎么是一“忠”字了得? 浮想联翩之处我下意识的翻动着诗词,好像几千年前某个将士翻动着竹简一样,轻轻的默读着:军人是刀尖上的舞者……身处刀尖,那是要吃的了刀尖之苦啊!古来征战大都徒步前进,万里之遥的路途是吃苦的前奏,加上“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冬日寒冷刺骨透心,夏日酷暑烧肩灼背,是苦中之苦。然而兵者以最低的姿态承受了这些、克服了这些,仿佛他们人手一册念“苦”的经论,抑或在他们的大义凛

然面前这些痛处都显得微乎其微了。一个“苦”字,囊括了兵者的大部分生活,没有苦字当头,兵者便不足以称之为兵!

耳根突然传来“1——2——3——4——”的口号,窗外是一支雄赳赳气昂昂的队伍走过,“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我的面前仿佛走过了一支凯旋的部队。自古胜者多有犒赏,赏是对战果的肯定,但并不是兵者所追逐的目标。兵者追求的不是“生”也不是“赏”,而是“胜”。胜了便实现了那份铮铮誓言,胜了便对得起经历过的苦与累。只有胜才是战争结束的信号,才是兵者任务的完结。一个“胜”字把百万兵者的心拉拢在了一起,拧成了一柄嗜血的利剑。他们懂得唯有“胜”才是目标,才是终点,才是结束,同时也是开始……

合上书本,良久从烽火中走出。转身发现几千年的战史沉淀下了重重的三个字:忠、苦、胜。作为新世纪信息化条件下的一名军人,忠诚于党是不变的根本;吃苦耐劳是服务人民的前提;能打仗打胜仗则是最彻底的要求。因此,只要军人存在,这三个字便永远不会过时!

第三篇:《从军行》军旅诗词感想

战争致胜之魂

——《从军行》(李白)读后感

对于一名军人来说,必须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有很多很多的答案,但若是问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或许人们的答案会有不同,但是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战斗意志,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顽强的战斗意志!

前段时间,我仔细的研读了《中国历代军旅诗词选编》中的部分诗词。其中,给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李白的《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就写将军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战争是在塞外进行的,城南是退路,但是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选中了敌人的将军作为击杀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慌乱中,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在几近绝境的情况下,唐朝的这位将军没有绝望,没有恐惧。面对敌人的四面围攻,他勇敢的亮出了自己的宝剑,向敌人的首领发起了破釜沉舟的攻击,而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战斗意志带领着他和他的军队走出了绝境,突出重围。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可以在没有战斗欲望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故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特别的强调了:“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而欧洲的名将拿破仑也曾断言:“交战双方的胜利,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决定于其他条件”,这些都说明了战斗意志对战斗胜负的巨大作用。

以事实而论,清末的鸦片战争就是很好的反例。几百年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从清政府到老百姓都对危险失去了警觉,英国人用鸦片腐蚀的不仅仅是国人的身体,同时也腐蚀了国人的精神。更为危险的是军人的进取和战斗精神被腐蚀,以至于倾全国之兵力竟不能阻四千深入国境四面楚歌的英寇。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我军的整个成长历程。我军正是由工农红军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一步一步的由弱到强走到了现在的常胜强军的。而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抗美援朝战争,则很好的体现了我军是怎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取得战争的胜利的。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而此时所谓的联合国军悍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以绝大的勇气和坚韧的战争意志决定出兵朝鲜,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在武器极端落后的情况下英勇的将美帝军队赶回三八线。此次战争中涌现了很多战斗英雄,他们的事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由此可以看出,战斗意志上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胜负,战斗意志是战争劣势一方取得胜利的法宝。

战争的决定因素有武器和人,武器是死的,人是灵活的。武器只是被人使用,而使用它的人才是真正左右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支撑,以勇猛无畏的战斗作风为依靠。我军能够多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就是这种敢与敌人进行殊死较量、血战到底的战斗意志。

第四篇:军旅生涯

连夜写出了自己的退伍申请和述职报告,当自己的手印按在纸上的那一刻,心里平静了,也有挣扎,也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解脱。我仍记得06年的那个冬天,身穿武警冬作训服的我在长沙火车站等车的情景,同去当兵的有二十八个长沙人和一个湘潭人,那时候火车还没有提速,早上九点发车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的沈阳。在沈阳转车,于当天晚上七点到的丹东。那时天已经黑了,天很冷,当火车进入河北省后我们就看到了完全冰封的河面,这是我们南方的娃娃根本在湖南看不到的。出火车站,在广场上有一尊很高大的毛主席铜像,曾听接兵干部讲过,丹东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大的城市,与朝鲜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同时也是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的主要城市之一。在火车上我们没有吃饭,新兵连给我们准备了面条,那是我在部队吃的第一顿饭,仅仅只是面条而已,而且是凉的那种,用酱拌着吃,刚开始吃不习惯,后来当兵时间长了,吃多了也就适应了。我分到了八班,班长叫张帆,当兵第三年,属于一级士官,瘦瘦的,但看起来很结实。班里的战友都差不多来齐了,有河北的兵,也有辽宁本省的,我们湖南兵因为远所以来的晚。我睡在了上铺,床靠着门那头,或许是累了,那晚躺床上就睡了。凌晨三点半有个河北兵叫我起床叠被子,或许是没听懂,又或许是太累了,推了我好几下才起来,他说这是规矩,部队的规矩,新兵就要早起叠被子,多花点时间才能把被子叠好,因为刚发的被子里棉花很软,需要用脚踩紧才能好叠,然后我开始了在部队学习的第一课—叠被子。

部队的早操定在六点,班长大概会在出操前十分钟起床,那时我们的被子和铺面要整理好,因为他会检查,没有收拾好的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早操的内容基本以体能为主,大多时候是跑步。东北的冬天天亮的很晚,六点钟几乎天还是黑的,月亮的光亮是主要的光源,所以经常会有傻子因为没系好鞋带或是踢到石头而摔跤。早操回来才可以洗漱,但也只是简单的用毛巾擦一下脸,因为只有冷水,冷到能浸入骨子里的那种。新兵连的早餐主食是馒头,粥,还有就是简单的炒菜和几个腌制的小咸菜。北方的粥不像南方用绿豆、花生等材料熬制的,而是纯粹的用大米熬成汤,或许说是米粥更贴切。小咸菜也不是南方所能吃到的,曾经无意听到南方战友给在家的父母打电话说部队给他吃烂叶子。其实他口中所说的烂叶子是东北的一道名菜,叫杀猪菜,刚开始我也不喜欢吃,感觉味道怪怪的,后来吃多了也就喜欢了。东北的冬天很冷且风很大,新兵连的条件很苦,训练场是土石地面,往往一刮大风,尘土漫天飞舞,战友们一个个躲在帽子下面的小脸冻的通红,还好那年我的手没有长冻疮。那时最盼望的是老天能够下场雨,因为可以不用在外面受冻而改成在室内训练,但东北冬天的雨天少雪天多,大概一算,那年冬天下了不超过三场雨。上午的操课会从早饭后一直持续到中午打饭前,期间会有几次休息时间,午饭后会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那时阳光刚好能够照进屋里,加上屋内的暖气散发的热量,暖暖的,困意十足,又不敢上床睡觉,因为会弄脏自己的白床单,所以就地而坐,低头小眯一会,恢复体力以便保存更多精力参加下午训练。正是因为适应了这种坐着睡觉,才发展到了后来的站着睡觉,这是后话了。

新兵连的周末是无聊乏味的,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足球,班里仅有的一部电话还是十个共用。有女朋友的基本在和女朋友“煲汤”,而我们这些没有女朋友的,只好拿着小板凳坐在床前给家人写书信,或是陪班长玩扑克,总而言之就是磨时间。但尽管如此,周一到周五还是天天盼望周末的到来,毕竟周末不训练,傻子才愿意到外面去冻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了,水土不服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夜间会经常肚子饿,不管晚饭吃的有多饱都会这样,所以后来学聪明了,晚饭的时候在口袋里面藏几个馒头,晚上饿了就拿出来顶饿,三楼的小卖部有时候也会开门,那是新兵连司务长分管的,有的时候一个星期开一次、有的时候半个月,有的时候一个月,按他心情来,买的最多的是火腿肠,因为火腿肠的味道比起晚上顶饿的硬馒头要好多了。在那里每天睡不上六个小时,另外十八个小时起码会有十个小时处于训练状态,当然,也有政治学习和部队的日常活动,比如唱军歌、学条令、或是开经委会什么的…就是每个班出一个代表,发表一下对本周伙食的看法,下周想吃什么?(然后他就是不给你做!你们懂的。)

难忘的是新兵连的新春佳节,也是我们这些新兵蛋子在部队的第一个春节,每个班会组织一个节目,参加新兵连组织的新年晚会,有小品也有歌曲或是舞蹈,大多是恶搞的一些节目,上不得台面,没有多少水准,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乐呵乐呵。比如我们班的《对面的战友看过来》,我也没想我竟然会是主角,当时的服装也是走的搞笑路线,故事情节也够笑掉人的下巴。现在想想,当时帆哥怎么会这么有才弄出张健那个阴不阴阳不阳的造型。春节一共放了七天假,也是新

兵连三个月里最舒服的一段时间,而且还看了几集电影,真是天塌了、地陷了、神仙姐姐显灵了,太不容易了。

春节过后,生活一如往常,还是明日复明日的训练、会操,训练强度逐步加大,擒敌术训练阶段,在体能训练后各班长会给本班战士进行压腿,为擒敌术腿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每个人都跑不掉,本来男生的柔韧性就比较差,接下来的是一阵鬼哭狼嚎的叫声,附近的村民听到都怕,连村里的狗都不敢叫,直到晚饭集合前才结束。擒敌拳训练阶段的某个周一,周末我们很认真的清洗了自己的冬常服,激动不已的等待周一的到来。当血红的肩章扣上肩膀的一刻,当胸标、零花、警徽挂上时,我们真正成为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员,一共一百五十多名战友(一名逃兵遣送回家除外),经过这些天的艰苦训练,终于获得了成为一名武警战士的资格,真的是来之不易。

第五篇:军旅感言

军旅感言

军训,留给我们的是辛.酸.苦.辣和我们永恒的回忆。结束并不意味着句号,而是漫长的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逗号。需要我们努力的日子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灼热的大地,火辣辣的太阳,汗流浃背的学生,构成一道特别的“吃苦风景线”。偌大的体育场在阳光下一点一点的熔化.缩小,直到把我们吞噬。飞舞的蝇虫流淌的汗水,酸痛的四肢,我们并不在乎,在乎的是我们学到什么,学会了什么。吃苦不是时尚,需要用汗水和毅力去交换,吃苦给我们留下无尽的财富,强壮的体魄,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而军训更教会了我超出这以外的东西,那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那是一种真实的美。不刻意隐瞒什么,不对就是不对。而在这种自然中流出的那种质朴是任何东西粉饰不来的。或许学到的东西远不止这些。但是紧张而愉快的训练中的亲身体验,严格而又平易近人的教官淳淳教导,我想,我终身受用不尽了

教官的勇气是我们的荣幸。正是在教官的教导下,我们才能获得优秀班集体,优秀内务的荣誉,这里有我们的功劳,也有教官的功劳和所有关心我们的人的功劳,对手是最大的朋友,在比赛中我们是对手,在赛后我们是朋友,互相激励着前进,让军训变得更精彩,更充实,更有意义。

其实军训也并非是常人心目中的魔鬼训练,灰色的咏叹调,紧张忙碌的军训之余,我们一同感受军歌的嘹亮,尤其是其恢弘豪迈的气势,拉歌时大家围坐一团的亲热劲儿。而这些都是我们平日中未曾感受到的。大家齐声喊出了当兵的人的心声,并与之不可遏制地引出了强烈的共鸣。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中难得的一次奇遇,定会铭刻于心

白驹过隙般的,时光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军训生活的句号就来到了眼皮底下,回首丰富多彩的军训生活,让我更多的还是感慨——“忆往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军训是对你身体的考验,锻炼和提升。在军训中,有退场也不放松,有人倒下也不放弃。我们不愿当两脚书柜,军训给我们最好的证明机会。五天的军训是漫长也是简短的,说漫长,因为苦和累,说简短因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克服他,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做到了!这是对一切苦和累最好的回报。

下载军旅诗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旅诗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军旅标兵

    “军旅标兵”的排头兵 ___________记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大队长程志强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大队的光荣史册里,烙印着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在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式上,他担任......

    《军旅第二天》

    天刚朦朦亮就听到喇叭里发出的号角声,随即听到班长的吼声:“起床啦!动作快点,十分钟后出跑步操!”和我同寝室的战友还有一个一直躺在床上睡觉,我过去推醒他:“起床啦,十分钟后跑步......

    军旅情书

    军旅情书甲:你对军人的生活特点了解得全吗?乙:当然了解得全啦,我也当这么多年兵了嘛!甲:那我问你,军人写情书有什么特点?乙:军人写情书……这能有什么特点,随便写呗!甲:要不说你没研......

    无悔军旅(范文)

    无悔军旅军人是我的职业,准确的说是我的选择,是我的追求,当我开始踏上这条路,我知道它代表的是一种神圣!当我容入的时候带给我的却是重复单调但每一天都新鲜刺激的生活,没有亲情的......

    军旅夏令营[范文]

    中 嘉 快 乐 军 营 文 化 体 验——2012光荣使命你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吗?你想拥有战士般坚毅的品质吗?你想参与专业的军事演习模拟战吗?你想成为电影故事中的主角吗?由中嘉......

    《军旅第三天》

    压被子的苦闷生活即将结束,过完今晚就将步入我一直向往的军事化生活,心里很激动导致夜里没睡好。早上起床后战友边笑边用手指着我说:“我班来了只大熊猫!”我赶紧来到军容镜前......

    军旅边塞诗[范文]

    边塞诗专题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典故,体会边塞诗几类常见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3. 归纳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军旅诗

    再也没有一种诗,能描写出如此风雷浩荡,大气磅礴,千军万马搏杀沙场尘土飞扬的壮观场景;再也没有一种诗,能勾画出远戎壮志与思乡愁怨、建功立业与马革裹尸矛盾中闪烁的耀眼光芒;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