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研途宝考研 http://njnu.yantubao.com/zykzl?fromcode=2014
以前虽也在论坛发过贴子,但是有些内容还是没说清楚。故写篇详细点的,更侧重从方法来谈,希望能有所帮助。
在具体谈现当代文学的复习经验前,先就几个问题简单发表一下看法。首先是学校的选择问题,定学校的客观标准无外乎两条,其一,学校的综合实力;其二,学校的专业实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自身情况再做出抉择。现当代文学专业实力强的有好几所“师范”院校都值得一试,如果对“师范”类院校不感冒的话,综合实力强的院校也有很多。两点兼备,像北师大这类名校,如觉得自己实力可以,未尝不可一战!总的来说,好的学校相对而言更具有读研的价值。
谈到这里就又涉及到一个名校竞争大不大,是否难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确实不好下结论,因为每个人水平各异,一年复习后的进展空间也各有不同。但是还是要本着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竞争哪里都有,招生人数的多少,报录比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大家可以找一些学校的报录比数据来了解一下,剔除一波酱油选手,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一年后的预期给自己定一个最低分数线,剩下的那批人才是你的竞争对手。所以说不要被那些低至十分之一的报录比吓倒,真正的竞争就只是存在于那部分没有被吓到,坚持到底的人之中。考研大军中,二本学校的学生是主力军所在,最终笑到最后的出身二本的同学也居多数。大家的初始水平其实差不多,你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在考研这种基本靠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很小的。最大的差距不过就是情商的差距,所谓“情商的差距”又莫过于“坚持”二字。所以说,坚持下来,你真的就已经击败很多人了。
考研过程枯燥而漫长,这期间要抵抗的诱惑和承受的烦恼很多:同学找到工作;英语阅读理解一团浆糊;你在学习,别人在快乐地玩耍„„总之一路走下来,勿忘初心,谨记你为何考研,迷茫了,想想它,前方会有光!
在研究真题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对真题进行一个定量的分析——哪些作家常考,哪些不常考;哪种类型的问题常考,哪种类型不常考„„具体操作时,落实到每个章节,把真题一一分类就是。比如鲁迅很重要吧,但是从浙大近几年的题目来看,却基本没考过(这样说绝不是暗示考浙大的同学鲁迅不需要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毕竟还有复试,保不准明年就考了)。还有如浙大关于文学与影视的知识的考查,在2014年前,浙大曾出现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戏说”现象这样的题目,恰巧在浙大提供的参考书中,关于这部分的知识是空白的,这种情况下,是很有必要去看看相关的书籍的。果然,在2014年的真题中,华丽丽的出现了一道——新感觉派的电影特征表现在哪里。
再看近几年南师大的部分真题:
1.分别以《伤逝》、《家》、《青春之歌》、《绿化树》、《废都》为例,分析现当代文学史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围绕一问题深入)。
2.请就不同时期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论述中国现当代小说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农民题材的小说对国民性的批判及这类作品的特点。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njnu.yantubao.com/zykzl?fromcode=2014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我们可以发现,类似于“知识分子题材”、“农民题材”这类可以归为一个群体概念的题目,南师大很喜欢考。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浙大侧重“纵向”考查——考得深。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征参考书上有所提及,但也是点到即止,所谓“反传奇的传奇”必然和张爱玲“新”与“旧”交织的艺术风格有所关联;艾青的“散文美”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是有那么一小段的叙述,但想要答好这道题,“那一小段”中包含的内容肯定是不足以阐述清楚的。探究南师大的出题风格,之前提的那几道题目可以放到一起来看,结论就是“横向”考查——考得广。很多题目涉及的内容都特别多,一道“论述中国现当代抒情小说的艺术发展”的题目将现当代文学史各个时期都牵涉到了。
对学校出题风格有大致的了解,对复习中肯定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像南师大这种横向考查型,复习中就要注重把同一个知识点在各个时期所涉及的内容串联起来思考,答题时做到全面,不疏漏。
以上,就是个人对专业课复习的一点浅见。要想取得考研最终的胜利,无非就是努力与坚持!加油!如有不同意见或疑问,欢迎一起讨论。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第二篇:2018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总结之四
2018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总结之四
录取的结果其实出来很久了,但是最近一直在减肥,一直很累,拖到现在才写这个经验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分享的是我个人在经历了整个考研过程,现在回想反思得出的一些经验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我的经验进行取舍,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方式。内容很多哈哈哈,但都是干货。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本科双非,但学习氛围很好。考的是南师大现当代文学,初试成绩387分,排名是第七名(22个人进复试,录取16人)。复试的时候,笔试发挥得不是很好,但是也很幸运地录取了。南师大文学类专业一是大综合,大家卷子都是一样的,所以考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可以稍微看一下我的经验分享哦,随意大家啦~现在回想我的整个考研过程,也是感慨颇多。我个人觉得时间安排、资料、效率、心态这几个方面很重要,所以我也就从这几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喽。
一、时间
在时间安排方面,一定要把握好你复习的节奏,每个阶段的任务要做到心中有数。我当时是看了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的,我觉得帮助很大,特别是在时间安排方面,所以我希望的的分享也能帮到大家一点点。特别是应届生哦,第一次考研嘛!又不像高考那样老师帮你规划复习计划,所以你一定要自己提前安排好复习的节奏,每个阶段布置不同的任务。这样的话,也可以帮助你减少迷茫感,保证自己一直在很充实地学习。比如现在已经到4月下旬,你的专业课最起码要看到一半了!在大三暑假之前,专业课要认真地看完一遍。我当时是3月份开学后开始准备考研的,一开始想考另一所学校,复习到四月低的时候换成南师大,南师大参考书跟其他学校参考书都不太一样,所以我又重新开始南师大参考书,整个进度有点慢,后来暑假的时候又拼命地赶回来了。我把时间主要分为这几个阶段:3月~6月、暑假(7、8月)、9月~11月中旬、11月中旬到考研最后一天。
3月~6月:准备阶段每天学英语,看专业书,全部过一遍及以上,做笔记!!看书的时候一定在书本上做一些标记、在本子上做笔记,不然暑假回顾的时候,什么都不记得。7、8月(暑假):黄金阶段暑假的时间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它奠定了你开学之后的学习的进度。基本一半决定了你能否考上研哈哈哈哈,当然大神的话另当别论。我去年暑假和几个一起考研的同学租了房子,一直呆在学校提供的考研教室学习,条件还不错,有空调,桌子也很宽敞,很满足啦。两个月基本都是六点多钟起床,七点钟左右到考研教室。开始背英语、看参考书,学到晚上大概9、10点回去。一开始带手机的,后来觉得影响学习,就不带手机了。那段时间其实还蛮辛苦的,但因为有其他同学陪我,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所以我暑假的效率还蛮高的,每天都保持了大概1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在暑假这段时间,我把之前专业课落下来的很多东西都看了一遍,然后做了笔记,梳理了文学史(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理论,这对之后的复习帮助很大。
按照我看的学姐的分享经验,8月开始就要开始背书了,这个时间其实是对的。但我8月的时候参考书还没看完,而且南师大去年8月份的时候突然改参考书,还加了一本周宪老师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所以我8月份背的书就很少,就稍微背了一下现当代,其他的都没开始背。这个进度是有点落后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参考我的经验的话,把背书时间时间尽量提前。把书本参考书多背几遍,每背一遍都会有不同理解。另外8月的时候,我也开始复习政治了,只要就是看徐涛的视频,我觉得徐涛的课很不错,后期还买了他的小黄书。
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9月~11月中旬:关键阶段我原本准备开学之后进入疯狂背书阶段的,但我突然发现没有直接可以背的东西。我暑假的时候在某宝上花了将近400块买了南师大现当代资料,那个资料真的很水,除了现当代的真题之外,价值很小,真题答案也很水。整理的专业书资料其实也不是很专业,并不能直接背。总之那份资料的话,预算充足的人可以买来稍微看看,但不买也没什么。因为发现没有直接背的资料,9月初那段时间蛮迷茫的,但时间不会因为你的迷茫就停止啊!所以我调整了一下心态,就直接开始背参考书了。是的!文学理论、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基本上都是直接拿着书背,结合我之前做的笔记,挑书上的重点的东西、总结性的东西就开始背了。你如果看南师大的真题,你就知道,它考的很多东西就是参考书上的,所以背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像今年外国文学考的两道题:《卡拉马左夫兄弟》和简爱都是南师大参考书上的,其他外国文学的教材书上可能就没有《卡拉马左夫兄弟》和简爱,当然我也结合了一些文学史考研资料。第一遍背书的时候我基本覆盖了所以的知识点,进度也比较慢,花了将近一个半月吧。第二遍背书的时候,我就结合了南师大真题,标记它常考的知识点,强化记忆,背到第四遍,第五遍的时候,进度就很快了,这时候对参考书的逻辑很清楚,对南师大的常考的点也很清楚了。
背书时间的安排上,我基本上是每天6点起床,洗漱、吃早饭之后到8点钟之前都是在背英语。8点到11点都是在背专业课。午饭后到两点之前,除了午睡的20分钟外,就是看现当代的作品、期刊、评论。下午2点钟后,根据每一周的任务,我有时是背专业书、有时试写文学评论、有时做一套英语真题。晚饭过后基本上有时背书了,背书背到口吐白沫哈哈哈~ 9月到11月中旬这段期间,我把参考书大概背了四、五遍吧,因为我开始背书比较迟,所以我背书的遍数已经很少了,总之建议大家多背几遍。
11月中旬~12月考研前:冲刺阶段这时候大概还有一个多月考研,心态上有点焦虑啦~有时候会找一两个研友互相诉苦,倾诉过之后会好一点。学习上,主要精力就是再背一遍专业课,背南师大真题的答案。然后还有就是政治。英语后期倒没花太多时间,因为前期报了一个英语班,英语准备得差不多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心态,继续保持学习的状态,不能让心态影响到学习的效率。
二、资料
资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南师大的参考书、历年真题和自己整理的资料啦,其中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南师大的真题。下定决心考南师大的时候,就要买全南师大的参考书,参考书是去年8月刚变过,几年参考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了。就像我上面说的,南师大的参考书和其他学校都不爱一样,所以一定是要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不要用其他教材书代替。当然你可以结合其他的参考书,这样对文学史的理解会更深。比如丁帆老师的《中国新文学史》,第一遍看的时候真的很吃力,搞不懂编辑的逻辑。于是我在暑假看了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30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孔庆东的《国文国史30年》、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看完这些书之后,我去看《中国新文学史》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就会理解新文学史的逻辑。
除了参考书目之外,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南师大历年真题。南师大文学类的历年真题都要有,不能说你考现当代,然后就只看现当代的真题;考古代,就只看古代的真题。因为专业一是大综合,专业都要考的,那所有专业的真题都是一定要看的。我去年就把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历年真题都整理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有的答案不错,有点答案就需要你自己去思考了。南师大真题的重复率还是比较高的,去年专业一有一半都是原来的真题,可想而知,真题是多么的重要。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真题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帮你确定背书的重点,专业一要背的东西真的很多,没有重点的话,简直太恐怖了,真题就是你的方向。
前期看专业书梳理的资料,包括后期背书整理的资料也很重要,这些资料到后期会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你背书背到4、5遍之后,这些资料上的每一个点就能展开了。另外前期看文学史或文学理论有困难的,可以找一些网课听听,我当时看的是圣才电子书的课,找以前的学姐买的。老师会帮你抓一下重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思路会更加清晰。
专业二的话,南师大之前大多考的是诗歌的文学评论,但是我们这一年考的是小论文形式,问“二十世纪是非文学的世纪,你是否同意?”19年考文学评论还是小论文,这个就看老师心情了,所以两者都要有所准备。按我来说,专业二的回报率比专业一要高,认真准备专业二,高分是很有可能的。我听说今年专业二的评分是90分~140分,我考了138分,说实话这个分数我有点意外,也有点意料之中哈哈哈骄傲了。因为之前都考的是文学评论,我当时主要准备的还是文学评论,我向我们学校的一个苏大文艺学硕士导师要了一份文学评论的范文。8篇范文是他自己写的,对我帮助很大。我基本就是模仿着老师的范文,尝试着自己写评论的,后来也找其他老师帮我看评论,不断的改进。另外我会在每天中午看现当代的文学期刊,比如《文艺争鸣》、《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这些本来是准备文学评论的,但最后对我的小论文帮助很大。最近几年很多对百年新文学反思的文章,“二十世纪是非文学的世纪”也是对百年文学的一个反思,我就把我在期刊上获得的一些知识用上了,最后结果也还不错。所以如果你们学校有类似这些的期刊,一定要利用上,也可以向老师请教,我们学校老师都很热情,我也很谢谢这些老师。
三、英语
我的英语并不太好,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我有其他研友在单词和作文上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最后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我在单词和作文上没花太多时间,最后的效果也还不错,英语渣渣要求不高。主要是今年的新题型太难了,新题型10分,我最多拿个2分吧。英语真题刷了二遍多,第三遍没完成。第二遍的时候又看了其他机构的网课(倍速放节省时间),我英语基本上就是跟课,刷真题吧!只考62分,不高啦~所以我建议大家英语真题最好刷个三遍以上,这样你的分数应该会很可观。
四、政治
我高中政治蛮不错的,所以我对我的政治有着迷之自信哈哈哈哈。我一直拖到8月份才开始政治复习。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上做笔记,把马原这些要理解的搞懂,听课的同时刷1000题。1000题我也只是刷了两遍。后期背书就是肖四肖八还有徐涛的小黄书。所以政治也不高哈哈哈~看政治的网课,一定要注意不要光挑那些有趣的,有些老师把政治课上得是很有趣,但干货太少,拜托~你考研时间怎么紧张,哪有那么多时间听笑话啊!这一点徐涛做的很好,课上干货满满,重点突出。
五、效率
效率多重要,我也不说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就是:不带手机、不带手机、不带手机。我之前考研的时候去图书馆,基本上是不带手机的,这样学习的时间会特别专注。一天都在图书馆,累的时候就看一下期刊、评论什么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另外,我当时找了一个考南师大文艺学的研友,我们两基本上就是资料互换,互相交流复习心得,这样也会节省下不少时间。
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六、心态
心态的影响力很大,焦虑、迷茫是多少都会有点。它貌似不可控,但实际上也是可以调整的。我整个过程心就很大,没有过多地去想到底我能不能考上,有时甚至想,考不上也没什么,我学到了知识,我真的是这么想的哈哈哈哈,更重要的是投入学习。跟我一起考研的研友中,有些人一直很焦虑、很紧张,到考研的前一个星期开始生病什么的,这些问题都会出现,但真的不要太紧张。只要你一直在学习,学习的时间都很认真,并且坚持到了最后,那么结果就不会差。其实有句话我很赞同:让你害怕的其实是害怕本身,所以考研过程中的每个人都会迷茫焦虑,那你怎么样安排好你的学习时间,把这种负面情绪降到最低,把花在迷茫焦虑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那你的胜算其实已经比别人大很多了。坚持到考完最后一场试,其实你已经打败了很多人了。
罗里吧嗦了这么多,写到这我也是极累了,你看到这里应该也蛮累了,希望看到这里的人都能有所收获吧。年轻就是要折腾嘛~现在不努力,以后就会抱怨自己了。考研为的是一个美好的结果,但这整个经历也会让你收获很多很多很多。希望看到我这篇分享的学弟学妹们在19年的考研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第三篇:现当代文学考研笔记
名词解释的主要类别
一、期刊杂志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概说,是什么性质)1915年创刊于上海(创办时间、地点),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创办人、主办人、主编等内容)。“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提倡什么文学观念、思潮、艺术方法等)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闪光的大事,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答题要素:
1、概说,是什么性质;
2、创办时间、地点
3、提倡什么文学观念、思潮、艺术方法等
4、闪光的大事,发表了什么作家的什么重要的作品
5、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整体评价。
其他如《语丝》杂志
二、重要作品(理论、创作、作品集)《文学的“根”》:韩少功(作者)发表的理论文章,1985年(时间),《作家》杂志,此文认为,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不茂。作家的责任就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主要内容、主张)这篇文章后来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运动的“宣言”。(文学史意义、整体评价)答题要素:
1、作者
2、时间
3、主要内容,如果是创作还要兼及艺术风格
4、文学史上的主要作用,整体评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作者)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时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主要内容)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整体评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作者)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时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主要内容)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文学史作用、整体评价)
三、文学运动、思潮、流派
先锋文学(非常重要,在03、07年名词解释考过,08年简答题“先锋小说的基本特色”也考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外国现代派作品输入的影响,崛起的小说创作流派,重视文本的“实验”性,尤其致力于探索和创新叙事技巧,具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特点。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为开端,代表性作家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叶兆言、孙甘露、潘军等。
“鲁迅风”(07年名词解释考过,答案详见教材)
中国新诗派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答题要素:
1、时间
2、代表作家和作品
3、主要艺术倾向、艺术特点
4、文学史意义和整体评价
四、文学宣言、创作理念 三突出、“人的文学”
答题要素:
1、时间
2、倡导人、提出者是谁
3、主要内容,在这个理念之下有否文学创作实绩,如果有,举出重要的来
4、文学史上的主要作用,整体评价
五、文学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答题要素:
1、成立时间
2、地点
3、发起人、召集人、主要成员
4、倡导什么文学理念
5、有哪些重要文学作品
6、在文学史上的作用、意义、贡献、地位的整体评价。
六、文学现象
革命样板戏(99、02、07、08年都考过,详见当代文学史)、孤岛文学(99和04年考过)答题要素
1、现象出现的时间
2、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文学史背景
3、现象的简要经过、过程、包含内容
4、该现象涉及到的作家作品
5、文学史整体评价
简答题的答题:(这一类题目在教材上都能找到答案,务必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150—200字)
一般人的记忆,不太可能原原本本的记得教材内容,务必要突出重点,实在记不起来教材上的东西,那就要编,也不能空着。重要的是你要对基本知识概念了如指掌,千万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硬伤,这在考研中是很重要的。不知道的,记忆不准确的不要想当然,可以适当取巧,比如机不清楚具体哪一年,就用某某年代,想不全某一流派有多少作家那么就用一个名字后面加等字。再比如,归纳艺术特点时候,记不得教材上的东西,可以用一些泛化的用到谁身上都可以的特点,语言清新流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思想深刻,富含人生哲理等等……这些话虽然没深度,但是总比空白好!
在答题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是把框架搭建好,一二三四,条理清晰,这对于简答和论述都是一样的,考研的试卷即使是简答也不能三两句就完成,尽量要说的全面,但不必展开每一个要点。
简答与论述的区别。简答题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基础的,比如说问《围城》的讽刺艺术,如果出在简答,那就只要把教材上的一些要点总结归纳成1234条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论述,就要在1下面又具体阐述,结合原作,并且适当的要提出一些教材上没有的观点,可以是期刊上的,也可以是你考的学校的老师的论著,或是学术界公认的,总之要尽量抓住老师眼球,表明你有一定积淀和学术能力,还可以与古今中外同类作品作比较,充实答案的厚度与深度,这样论述题看起来才饱满 例如:简答题
1、主要理论家作家提出的文学观念的主要内容 周作人“人的文学”主张的主要内容?(07年考)
2、某个思潮流派的主要特点、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得失的评价。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基本特点与得失?(07年考)哪些作品?特点,以什么为主要内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艺术追求(史诗追求)。图解政治概念,人物形象单薄,人性深度不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束缚太重。先锋小说的基本特色?
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09年考)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09年考)
3、某部重要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文学史评价。论述题举例:
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有何区别?
鲁迅:从《狂人日记》到《伤逝》,始终走在潮流前面,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先进作用;在肯定先进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知识分子自身存在重要的思想局限,表现在知识分子不易把个人的解放(个人价值)和社会的解放(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
叶绍钧: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小知识分子的卑琐形象,丰富了现代小说的人物,作家对这些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灵魂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如《潘先生在难中》。
钱钟书:作者以精细、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群“新儒”的命运,不仅蕴含着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破产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样的深刻思想命题,而且还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显示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他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之困—人生处处是“围城”,这是方鸿渐等形象所凝结着的人生思考。
□ 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是晚清学者梁启超为了改革诗歌,使其成其为解救社会的工具而提出的鲜明口号。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要求应达到三个标准:新意境,新语句,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实践者,他一方面主张用俗话写诗,即我手写我口,言文合一;另一方面又主张用新思想、新材料入诗。其诗歌主要反映历史现实内容,主要以反帝卫国,变法图强为主题。诗界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对白话文运动有重大影响。
□ 鸳鸯蝴蝶派小说
鸳鸯蝴蝶派又叫“礼拜六派”,是一个文学倾向艺术趣味相近的小说流派。在民国年间在上海等大都市流行的徇世媚俗,以消闲趣味为创作宗旨的小说,创作内容以才子佳人为主,风格哀婉顽艳。它是半殖民地化畸形繁荣的大都市产物。徐枕亚的《玉离魂》最为出名。鸳鸯蝴蝶派小说反映了民国以后沉滞颓靡的社会风貌,在开明与蒙昧杂糅的时代氛围中表现了人们的彷徨、困惑和无奈。
□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也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之一。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提倡现实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1931年《小说月报》停刊,该社团便无形解散。
□ 创造社
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1925年以后,创造社进入后期,开始从事无产阶级文学。
□ 新月社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他们以《晨报副刊》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新诗的“三美”原则。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 语丝社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民俗风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端木蕻良、李辉英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 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一个左翼群众性的诗歌团体。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中国诗歌会诗人致力于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最大的贡献是努力追求新诗的民族化与大众化,它反对新月派和象征派脱离现实的倾向,主张捕捉现实,用大众歌调表现民众的反帝抗日高潮的情绪。中国诗歌会在上海设总会,在北平、广州、青岛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设有分会。诗人蒲风、穆牧天、任钧、杨骚等是主要发起者。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是蒲风,诗集《茫茫夜》、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等是他的代表作。中国诗歌会是诗学主张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但过分强调语言的通俗和描绘生活,造成了诗作的苍白浅露。
□ 新格律诗派(新月诗派)
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他们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在艺术上要求和谐、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表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的发展。
□ 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代表诗人有李金发、王独清、冯乃超。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打破常规逻辑,省略一般的联想过程,以跳跃的思绪引发读者联想。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含意难清。他们讲究比喻通感,常常运用象征性意象来凸显诗人内心潜藏的主观意识却难以捉摸。李金发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 “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重要诗歌流派,得名于《七月》杂志。主要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等杂志为主要阵地,以胡风的文艺理论为依据,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要求受人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他们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不同的诗人又充满个性的特色。
□ “九叶”诗派
是四十年代活跃于诗坛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重要诗歌流派,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以后,才有了“九叶”诗派之称。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杜远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文学观念和诗歌理想上更具有综合性和现代性,追求诗歌的现实主义、象征义和玄学的综合。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集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善于运用较大跨度的跳跃性来形成“陌生化”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时代精神。代表作有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穆旦的《控诉》《赞美》。
□ 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是“五四”文学革命前后出现的新诗团体,1922年成立于杭州。以短小清新的情诗创作为主,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学峰、汪静之等人。具有浪漫抒情倾向,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等,汪静之的《惠的风》是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写爱情为主的诗集。湖畔诗人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勇于创作情诗,表达男女爱情,率直坦城,绝无世俗的顾及,也少见艺术的雕琢,以为青春期青年诗人的热情和真挚,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以及现代新诗的勃勃生机。
□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选举夏衍、冯乃超、阿英、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并且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左联非常注重方法的革新和推动富有革命意味的新现实主义。“左联”出版的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等。“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深入发展,以及党对文艺事业上的直接领导,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联系,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最大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文艺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飞统一战线。
□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合著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汉园集》反应力年轻的大学生经历大革命失败后的悲愤、幻灭、苦闷、彷徨的情绪。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注重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思想和淡淡的忧伤,注重诗歌形象、情调、气氛的统一。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 国防戏剧运动
1936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大规模侵华、华北危机极为严重的时期,为配合周扬等人提出的国防文学的口号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以市民、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戏剧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批戏剧工作者组成流动剧队,走向农村、内地和前线。“国防戏剧”除了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主题外,还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功能,在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戏剧。内容大多以抗日斗争为主题,也取材于历史剧和外国戏剧,在抗日反侵略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效果。优秀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大批作品。
□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方向,突出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改造。《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觉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文艺批评中,实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讲话》所代表的文艺路线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基本线索。
□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 问题小说
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是“五四”时代启蒙思想的特殊产物,是特殊形式的为人生的文学。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冰心的“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此外“问题小说” 的创作者还有叶圣陶、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等人。
□ 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乡土文学推动现实主义的命运和农民命运相结合,开拓了现代文学的主题和题材领域;推动了外来文学的因素和本土文学的地方色彩相结合。
□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坚持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家追求文学的独立于自由,既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又反对文学从属于商业。京派小说以表现“乡土中国”为主要内容,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废名的《竹林的故事》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受到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其作品多表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都市的畸形和病态生活,可以描写主观感觉的印象着重分析开掘人物心理和潜意识,人物多具有“二重性格”,一部分作品具有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并流露出悲观颓废情绪。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初出现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因《现代》杂志而得名。现代派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强调写纯然的诗,贵族的诗;追求感伤的诗绪和现代的诗艺;有融合了意象浪漫的写实。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代表诗作有《雨巷》。
□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 后期浪漫派
抗战时期以徐讦、无名氏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小说。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有徐讦的《风潇潇》。
□ “小说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维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强调小说的政治功能,确立新小说的概念,促进晚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虽多是政治小说,艺术上并不成功,但它们体现出一个重要的方向和价值:力图从严肃的社会目的出发,反对以游戏的态度创作单独的娱人的作品,即后来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主张的先声。
第四篇: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报考的是南师大人文地理,南师大人文地理专业全国排名靠前,知名的教授如张小林,杨山,陆玉麒,黄震方等等自不必说,所以每年报考人数大家可想而知,而且人文地理这几年日趋火热,故而分数也水涨船高一般来说340+或350+才能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最高分能到370+ 或380+,所以拼命二字真的不是说说而已(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下面解答几个大家常问的问题(文汇南师大考研网).1.关于高数603
南师大数学是自主命题的,出题范围就是那两本高数书,5版或6版都可以。很多人都是冲着南师大只考高数这个优点去的,但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书一定要仔细的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要觉得看之前的真题从来没有考到那个知识点就不去看,这样是会吃大亏的,这是我自身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什么关于三重积分,向量等等之前没有被大家重视起来的,以后会逐渐出现。但是我个人认为,关于傅里叶级数等很靠近工科方面的,出现概率不是很大。这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自我斟酌,如果不放心可以全看。总的来说南师大数学是越考越细,越考越活,越考越难。今年和我一起考人文的两个同学都是挂在数学上了,数学是最能提分的一科,但也是拉分的一科。大家一定要重视,多做题,注意总结归纳。
2.关于专业课(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其实三个方向的题目是出在一张卷子上的,考的时候是选做。《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这两本书是基础,必须仔细地看。今年记得考到一个关于系统分析法的,我当时复习没细看,很后悔。
3.关于导师
南师大报名之初的时候不报导师,只是在复试笔试完以后会给你发一张纸,会让你写上三个你想报导师的名字,然后让你填是否愿意调剂什么的。
我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些,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论坛上提出来,我会过来回答,大家都能看见(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最后送上一段话,是我考研期间贴在床头上的,每天早上睁眼就可以看见:
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只能靠自己。没什么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的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向前走,相像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证明自己,找到你想要的价值
第五篇: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电影学考研经验分享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电影学考研经验分享
下面是一位04年南师文学院电影学专业的考生的口述,由小四整理刊出
我记得自己的考研的冲动始于自己的一个学长,因为他当年吊儿郎当地也能考上,自己像是受刺激一样,决心也试一把;二来主要是不想这么早步入这个社会,在学校中多惬意,没有社会上那种钩心斗角。但我觉得自己考验的最大的动机来自于自己的虚荣心,“硕士”这一称谓在当时对我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似乎可以高别人一等,承担着光宗耀祖的历史使命。现在看来硕士算什么东西。
很多人很早就开始准备考验了,春季就开始上杂七杂八的辅导班了,那是集体无意识内心恐惧的表现,我向来不主张这个时候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准备考研,到后来自己的意志都会被自己磨平了,到最后根本就没有精气神投入到最最艰苦的最后两三个月的冲刺阶段,事实证明因不堪忍受压力集中不了注意力在这一阶段退出的考生大有人在。我当初是在7月份开始上辅导班的,暑假两个月上了文登的政治和恩波的英语两个辅导班,一边看看自己的专业书,每天还抽出一定的时间打打球,那两个月自己根本就没有集中所以的精力在复习上,总觉得时间还够。我觉得暑假7月份开始复习是最好的,整个复习到考试维持半年时间对于每个年轻力壮的大学生一般都能承受,但最晚一般在9月初开始准备,再晚就悬了,除非你是天才,运气好,或者阅卷老师和阅读答题卡的机器坏了。
我当时报考的是南师大电影学专业,主要是自己学的也是这个专业,相对于考其他学校和其他专业要容易一些,这个专业是属于艺术类的,因此英语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比文学类英语线低8分左右,政治和文学类一致。我们系还有一个专业是影视文学,其实两门学科完全一样,研究生阶段上课都是在一起上的,考试的科目也都是一样的,惟一不同的是影视文学的英语线和国家文学类英语分数线一致的。
专业课考试是两门,一门是影视艺术概论,一门是影视评论写作。相对而言影视艺术概论都是些背诵和考记忆的东西。将书上的要点全部答上,但最好能将自己的理解再写一点上去,这是取得高分的保证。而影视评论写作最主要的是考大家的文笔,以及对影视的独到的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基本上都能保证在一百分以上。
从06年开始教材将进行一定的变化,电影学和影视文学主要参考书目:《影视艺术概论》袁玉琴、谢柏梁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3月版;《影视批评学导论》沈义贞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12月版;《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沈国芳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3月版。(《影视艺术概论》袁玉琴、谢柏梁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3月版,这本书是以前那本教材的修订重版),其余两本为最新教材。复试参考书不变。
大家在看这些书的同时,尽量看一些期刊:《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影》、《世界电影》等,当然还要看一本世界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新一点的版本,最好是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都可以,比较权威)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硕士生导师有:谢柏梁(特聘教授)、沈国芳(教授)、沈义贞(教授)、华明(教授)、魏南江(副教授)、贾冀川(副教授)、孙慰川(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