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考场作答十大技巧——高守国
之一:考场上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要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正在工作的公务员。坐在考场上,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作是考生,你就是公务员,正在为国家、为社会解决出现(资料给出)的问题。我在书中多次强调,申论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申论考场就是一个公务员平时工作场景的再现,考生在考场答题如同在工作岗位工作。它是一种实战性考试,我书第一次出版时的名字叫《申论实战宝典》,当时就是为了要突出这点。比如在考场上答2009年试题第一题时,你就把自己当作国家发改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就设身处地给领导提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到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我想你是个忧国忧民、有责任心的热血青年,看了给定资料后把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绝对不难!另外,因为你站在国家机关角度看问题了,所以你也一定会对总书记的考察思考很多、很深、很远,第四问我想也能答得不错。再比如,答第三问第2小题时,你把自己当作国家粮食局的工作人员,假设有个人写了这几条对策找你帮他改改材料,你也很容易、很快告诉他这些对策存在哪些问题、怎么修改、还应加上哪些内容吧。要知道,你把自己放多高,把自己的责任加多重,你的视角和思维就会有多高。同样的汶川地震,老百姓看到的是惨,想做的是哭、是捐款,充其量是想做个救灾自愿者或者领养个孤儿;而国家领导人想到的却是怎样救灾,怎样救助更多生命避免更大的损失,怎样预防次生灾害,怎样安抚受灾群众,怎样筹款恢复重建,怎样完善防灾救灾体系,怎样更好地预防各类自然灾害,怎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等。总之,在考场上,你不要把自己当作接受测试的考生,要转变角色,把自己的位置站高,要胸怀大志,着眼大局,这样会极大地扩大你的视野,放大你的思维。
之二:认真审题,题目怎么问你就怎么答,题目要求全部达到。
对于每一道题,都要用朴素的思维、常识性的思维来审题、来作答,要简简单单答题,不要想复杂了。一个题目让你答什么内容都会非常明白的告诉你,设计试题时不会在这方面做文章的。许多人自作聪明,想得太“多”,答非所问,最典型的是2009年试题的第一问,题目问的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你就应该答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至于怎么解决不要答,这道题是测查考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还没到考查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一见到问题,都要写上几句怎么解决它,不写它好像就缺少东西似的。大家要知道,概括类试题就一二百字的有限篇幅,一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不能用无用的字浪费有限的字数资源。这个问题很突出,其实这也不怨考生,是一些辅导书的误导。在考场上,大家一定要看准题,在作答之前想一下这个题目要测查我们什么,为什么出这个题,出题者需要我们怎么答这个题,多想一会,多从公务员实际工作角度考虑一下,然后再答,不要匆忙下笔。对于如何审题、按要求作答,我在书中没少讲,许多“问题试卷”都是从没正确审题、没按要求作答方面设计的,大家对此要认真研究、总结。
之三:作答要尽量全面。
实际上,人的思想和学识经验是不同的,所谓“全”只是相对的。我们所要做的是,让自己的作答在思维范围上、层次上让评卷老师感到你想得全。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比如,看问题,你要既看到好的一面又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当前,又要看到长远;既要从国际看又要从国内看;既要从全国看,又要从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看。比如,分析原因,或从主观上、客观上分析,或从内因、外因上分析,或从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分析,或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思想上等方面分析。再比如,解决问题,可以分别从国家、政府、社会、企业、群众等方面多角度去提,也可以从当前到长远,从一域到全局来提,也可以按照发展过程从事前防范到事中控制到事后总结来提,等等。再比如,谈意义或影响,可以从当前意义、长远意义来分别看,也可以从事件本身的意义到更广范围的意义来答。再比如,谈经验,既可谈正面经验,又可谈反面教训,等等。能这么作答,答出这些层面来,即使不太全,给别人的感觉也是很全了。以上这些仅是举些例子,让大家懂得这个“全”是怎么回事。要牢记这一点,不用祈求太全,只要比别人多一点、深一点、远一点,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没答到的你答到了,这就足矣!
之四:作答要尽量层次清,有条理,字迹工整,尽量不涂不抹,保持卷面整洁。申论得分有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答题要答好;二是所答的内容要让评卷老师评好。对于申论考试,给分受评卷老师的主观影响这一问题是短时期内解决不了的,答得不错可能分数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所以大家作答一定要善于规避这种情况。今天只说“条理”这一条,几乎每道试题的要求都有“条理清楚”,条理在作答中很重要。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讲究对称、对仗,结构匀称,所以在作答时段与段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大体上行数和字数应相当,主体部分与开头结尾应协调,每段标题要对仗工整,这种结构上的、形式上的美会为你的作答平添亮色的。我是非常重视作答的结构和层次的,我在书中做的答案都注意了这一点,尤其在综合论述试题的讲解中,我几乎是一段一段甚至一句一句地讲结构、讲层次。说实话,有些试题的答案,就本身来讲是没有必要把层次硬性分得那么清的,比如2009年试题的第一题的答案,我在每一段前分别加上了“在经济发展上,在企业发展上,在粮食生产上”。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这是考场作文,需要这样,内容重要,形式有时更重要。你答得内容很全,层次不清楚地罗列在一起,得分不一定会比答得不太全但层次很清的高。要注重这种细节上的修饰,多废几个字,多推敲琢磨一下,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太多篇幅的。此外,要记住字迹千万不要潦草,字可以写得不好,但一定要让人看清楚。
之五:作答要紧密结合材料,善于运用材料,切忌大段引用材料。
所有作答都要紧紧围绕材料,依托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材料就是你工作的全部信息和内容,作答一定要忠实材料,切忌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对于材料,要运用而不要引用,有些考生大段大段地照抄或挑拣着抄用材料原文,这是不妥的。因为评卷老师对材料都很熟,他们一眼就可看出你用的是材料中的原话。要把材料看得很重,但也不要受材料束缚,作答内容要源于材料,更要高于材料。要让人感到,你所答的内容都是围绕材料的,是材料中的意思,但又高于材料,有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这就涉及运用材料的技巧了。那么怎么样做到运用而不引用呢,如何把握呢?这有三招:一是可以运用材料中给出的数字。比如2009年试题的材料,给出了几十个数字,有国内的、国外的、政府的、企业的等等,这些数字要用,一篇文章要缺少了数字就缺少了灵性,要善于运用数字特别是材料中的数字说明问题,这样会使文章写得实而且与实际联系紧密。二是可以用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材料都会列举许多人物,什么专家、政府官员了,比如2009年试题中就提到了总书记、林老板、徐老板、国家粮食局领导、潘基文、稻盛和夫等。你可以引用他们的言论、观点或行为、事迹等等。三是可以用材料中的事例。把材料中给出的例子引用上,比如2008年试题中就可以引用国外的正反两方面水电建设的例子。总而言之,要记住不能不运用材料,脱离材料论述是不行的,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材料。退一步讲,即使觉得材料哪一块写得好,想引用也不能照抄原文,要学会改动,体现出你加工的痕迹。
之六:概括得要全面、准确、有条理、有特点。
今年考试大纲没有单独提概括,但概括能力是申论的基本能力,它体现在每一道试题上,要答好题必须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别的我不多说,只讲一下概括要有特点的问题。许多考生答题包括许多辅导书上给出的答案,其实也没什么大毛病,主要内容也概括出来了,就是太平实,没有特点,缺少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这样作答是不符合考场作答的。那么应该怎样作答才有特点呢?我举个例子,在我书中2008年试题的第一题答案,我不是平铺直叙地把主张水电开发的理由、反对水电开发的理由罗列上,而是在开头我就答了主张水电开发的理由可以概括为“四个有利于”,反对水电开发的理由可以概括为“四个不能”,然后一二三四地把内容概括出来。这样答就很有特点,一方面“四个有利于、四个不能”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概括,显得很全面、有条理,体现了自己的加工和提炼,这完全符合申论评分要求;另一方面是平中出奇,内容大体上都是这些内容,但有特点了,让人一目了然。这样的例子,在我书中还有很多,大家要仔细体会。
之七:对策提的要针对问题,切实可行,善于从多个主体多个角度考虑。
现在,我敢肯定对一个问题怎么解决,大家都知道什么加强宣传教育,什么加快立法,完善体制机制,什么加强监督考核等等,都能提出几条来。大家就是不知道里边怎么去写,怎么把这条对策写丰满,我这里就讲一下怎么写对策。我在书中告诉过大家要看《求是》,大家都认真看了吗?要知道,《求是》是党中央办的刊物,代表着我党最高的理论和文字水平,申论的一切东西都能在《求是》中学到,每期的《求是》我都是仔细看、认真学的。我现在就举《求是》2009年第20期里的第一篇文章《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一段话:“4.坚持齐抓共管,形成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应当看到,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工作中还存在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重复建设等现象,使本来就有限的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文明委要在党委领导下,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完善督促检查机制、表彰激励机制,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大力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方面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卫生、农业等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致富技能。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工作做到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去。文明办作为文明委的办事机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联络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一条对策,我们逐句分析一下:起笔是段小标题,采用的是“措施动作+目标结果”。随后是写为什么要采取这一措施,这层有两句话(一句号为一句话),第一句是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策从工作规律出发;第二句是从当前工作的不足来说的,体现了对策从工作实际出发。然后,以“要„„”句式把这项对策措施细化、具体化,完整地表述出来。接下来是写怎么齐抓共管的,用五句话,分别写各级文明委怎么办,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怎么办、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卫生农业部门怎么办,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部门怎么办,文明办怎么办,从多个主体、多个角度写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整个对策浑然一体,把“齐抓共管”写得有原因、有目标、有任务、有部署、有要求,有承担工作的主体。对此,大家要认真领会。B类职位的考生还要注意,你们的试题中需要解决的一定是个具体问题,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还要视情况答上完成时限、注意事项、责任人等。
之八:最后一道综合论述题要注重“申”,不要在“多策”上立意。
从今年的考试大纲来看,作答综合论述试题,应该重点放在“申”上,就是要把你的思想观点申明、讲透,论述完整、深刻,不要采取“多策”方式去写,也就是在作答时不要把多个不同的措施放在一起写出来,要集中一点而发,把你的主张、观点、建议说清说透。打个比方,假设给定资料是个涉及群体事件问题的,作答时不要写成诸如
(一)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
(二)加强信访,建立协调解决机制;
(三)加强重点时期、重点部门防范;
(四)转变工作作风,多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五)转变领导干部考核方式;
(六)加强干部教育,树立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念„„什么的,不要面面俱到,个个点到为止,要就一个措施去写,比如可以从齐抓共管上去写,确定观点为解决群体性事件要坚持齐抓共管,把为什么采取齐抓共管,这么抓有什么作用,怎么样采取,应注意哪些问题,各部门都负责哪些工作,目标是什么,任务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等等,往深挖,把一点写透了。此外,还要记住文章立意要有政治高度,要高扬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时代主题,在这些框架内谋篇立意。
之九:要拟一个吸引人、有视觉冲击力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很重要。申论的标题千万不要拟得太大,并且一定要拟实标题,也就是中心观点上标题,不要拟诸如《对„„的思考》、《浅析„„》、《谈„„》、《论„„》之类的、没有内容的虚标题。对于申论的标题,我想:要么打感情牌,比如拟《做一篇温暖民心的好文章》、《把职工的利益捧在手心上》、《监管缺位,谁给心灵一个温暖的家》、《读懂农民再制定政策》、《对待群众要用“心”贴近》《建好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学生教育要精耕细作》、、《贵在思想无裂缝》、《公务员要脑中塞满民生事务》等等;要么打力量牌,比如拟《把安全责任贯彻落实到底》、《解决“三农”问题:重在政策落实》、《保障食品安全尚需法律护航》、《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中国教育还需强本固基》、《做一篇科学发展的水文章》、《提高扶贫的“精准度”》、《防控甲流善始更应善终》、《为创新之火添上产权保护之油》,等等。
之十:在整个作答中,要用短句、简单句,少用长句,不用复杂句式。短句让人看了不累,简单句不容易出现病句。相反,长句、复杂句式由于没有时间仔细推敲容易导致语法错误。要善于用标点符号,不能一逗到底,标点符号要占一空格,写得要规范,字可以写连笔,标点符号一定要写得清楚,不能点个点儿就拉倒。开头、结尾和每段的第一句话要认真斟酌,写好。考试时间有限,完全打草稿是不可能的,但无论哪道题,每段开头两句话和结尾是一定要打草稿的,尽量把这些写得漂亮些。
以上这些,仅是提纲挈领,提炼出的最主要的十点,远远不能涵括整个申论的要求,真正称得上经验、技巧的都在我书中的字里行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有些说法是不符合“正经”的,有点投机取巧之嫌,但这些对于目前的考试体制、阅卷体制来说是有效的。我们主要讲实战,讲怎么样得高分,其他的也就不顾忌了。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场作答流程及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场作答流程及技巧
2018国考距离我们考试的日期也越来越临近,但是对于很多未曾涉猎考场上的小白来说,作答的流程和技巧此时更为所需,所谓久旱中的甘霖,能够帮助考生们稳住心态,对于整个考场的把控游刃有余,进而超常发挥,不为紧张的考试氛围所累,展示出自己最佳的状态。
一、考前时间要利用
有过国考经验的同学知道,随着考试更加公平和理性,现在的国考时间已经提高到了三个小时,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这个时间是很充分的,但是如何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且听我给各位考生细细道来。一般来说,考场会提前五分钟下发试卷,用来涂卡和书写准考证号,但是做这些一分钟足矣,剩下的几分钟建议各位考生将试卷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利用考前的几分钟,先做好审题工作,为接下来材料的阅读和答案的书写指明方向。
二、材料阅读要细致
相对来说,国考申论的难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作文和非作文题答案的书写,语言的组织,另一个就是材料的阅读。在三小时内完成7000-8000字的阅读,可能大部分同学的感觉都是晕晕的,更别提书写答案了,而在这里,我要向各位考生讲的就是怎么读才最有效。国考的申论题有一个比较好的特点就是,几乎每道题都会对应着不同材料,也就是说,如果题干中出现“根据、围绕、结合”等字眼时,直接去后面给定的材料范围找寻答案就可以了,而在找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特殊词汇能够帮助各位考生最高效、最准确的将分点拿到,比如说概括原因,那我们就找“因为、由于、与。。有关”等。
三、书写逻辑很重要
不排除一些同学在历年考试中,只是靠抄材料就取得了不错的申论成绩,但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材料是一定要抄的,关键就是抄哪里,怎么抄。这里需要各位考生注意的就是两个方面:
一、形式上,需要加上逻辑词,最简单的就是阿拉伯数字了:1、2、3、等。
二、内容上,要体现总分的结构,不同的题型总的概念也不一样,综合分析要体现总体的观点,归纳概括、提出对策需要体现总括句。
上帝创造世界也只是用了七天,因此,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利用接下来有限的一个月时间,拿出我们高考时的狠劲儿,用自己手中的笔去书写一个稳定的未来,去谱写一枚汗水的勋章。
第三篇:申论作答技巧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旗帜。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令人心生好感。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必须旗帜鲜明、准确精当、内容丰富,很好的表明考生论述问题的立场和观点,犹如一缕春风,给人清凉徜徉之感,不仅为文增色,还为文增添鲜活动力。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介绍六种实用的拟题方法:
(一)概括材料主题
写文章前肯定是先读完材料和问题,在阅读完材料和问题后,你就会明了整个申论材料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围绕申论材料主题,对其加以归纳概括,切合题意,就能拟制出标题。
示例:
2010年福建春季申论考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读过全部材料后,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材料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而展开,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强调了创意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同时,最后一题也明确要求了“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综合材料与问题,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文章定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展开论述,而通过材料反映出的主题,又可以确定文章要凸显出创意之重来,如此可拟题为《以创意为突破口,实现文化的产业价值》。
(二)总结文章内容
先写完文章,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精炼的标题。这种方法拟出来的标题非常切合文意,很少出现文题不符、偏题、跑题现象,适用于“喜欢先写完文章内容,再回过头去拟标题”的考生。
示例:
一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文章内容是这样的:文章开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第二段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引发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观点。接下来,拟制几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最后,照应文章开头、标题和观点,总结全篇。
通过总结文章内容,可以拟制出如下标题:
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让保护“非遗”的火炬在掌心传递》
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息 把文明的火种播撒大地》
中公点拨:标题紧扣文章内容和中心,将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体现出来,拟制的切合文意,文采飞扬。
(三)化用熟语典故
谚语、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熟语可以说是经过历代验证过的沉淀和精华,如能切合主题、文意,恰当地运用到申论标题中,会起到一鸣惊人的作用。
由于这些词语都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用其在本来语境,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
示例:
①俭以立国,勤以兴政 ②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
③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 中公点拨:
前者化用格言,表明“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亦婉转表明对反腐倡廉的提倡;第二个化用儒家名言,并以个人和政府(政治)作对比,突出政府诚信的重要性;后者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
(四)引入新词、流行语 将时政新词、网络热词、社会最新流行语融入标题,以新词为标题点睛,用得巧妙贴切,可显示作答者知识的广博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并增加标题的内涵和趣味,引起加分的效果。
示例:
①低碳发展频借力,弯道超车好前行 ②让“楼脆脆”不再动摇政府的公信力 中公点拨:
标题运用了新概念、网络流行语,用词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既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紧扣作答情境与要求,又展示了作答者较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和文字技巧,容易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博得较好的第一印象。
(五)借用修辞手法
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标题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概括中心论点,拟制出的标题,具有文采和表现力。
示例:
①文化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②扩大内需促增长,政策油门不放松 ③软实力需要“硬功夫” 中公点拨:
前两个用比喻的形式,形象、贴切;第三个利用对比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六)展现前后承接 在高水平的政论文章、领导讲话稿中多用,标题前后两部分并列,在意思上有承接关系。有时每个部分含有的语素对称,甚至上下句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对仗,平仄协调。但一般情况下,只是语素形式和词语意义的对称,不要求严格对仗,符合一般文章标题的特点就可以了。
示例:
①把住绿色开关,改善人居环境
②实施平安大省战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中公点拨:
前后两句词性基本相同,意思上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并且主题、观点等都蕴含其中,非常符合申论文章的标题。
第四篇:《申论》解题要领和作答技巧
《申论》考试的备考要领和作答技巧
艾洪涛
《申论》考试是一种深度的能力测试,是对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政策理论和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考察考生能否胜任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要求。认真分析《申论》试题的构成和作答要求,不难看出,考试是在模拟公务员处理试卷材料所涉及的行政事务,即:调查掌握工作信息(阅读试卷给定材料)、分析整理信息(概括或概述材料的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拟办意见(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对拟办意见进行论证、解释和说明(论述题)。因此,《申论》的备考要领就是要掌握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一、全面理解、科学分析、正确总结
基层公务员是政府机关工作的起点,各种工作信息都要经由他们处理后逐级上报。其工作目标就是协助领导了解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避免领导做重复性工作。
这也正是《申论》第一题的作答要求。如2007年试题是根据给定材料“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历年来的试题多有变化,但对这方面的考察是不断加强的。给定材料的字数由1400字逐年增加到10000字左右,内容 上也由单一问题发展为包含几个方面情况的综合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全面把握材料,深入分析事件本质和原因构成,并能加以分类整理。
二、把握政策、换位思考、合理对策。
基层公务员要能在政策和职权允许的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务员主要是提出拟办意见,给领导出主意、提建议。这需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站在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政策、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申论》一直把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做为一项重要测试内容。设题时往往给定考生一个虚拟身份,作答要求是对策要合情合理,可执行性强。要从给定身份的职权、责任等角度出发,要符合国家的利益,不能完全凭考生个人的主观认识解题,更不能违背国家的宏观政策。
从目前参加公考的考生构成看,大多还未从事过社会工作,对某些给定的身份认知不足,增加了作答的难度。因此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知识,进行一些换位思考的训练是备考中必不可少的。
三、用准文体、精当分析、注重实效。
基层公务员要能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以便于领导决策。这正是《申论》论述题的考点。
答题要领是要符合公文的写作要求。多数人将论述题界定为普通的议论文,要求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作答,这是一种误导。国家人事部人事管理司负责人曾明确指出:《申论》论述写作应是应用文体的写作,是党政机关常见的公文写作,而不是议论文。如2006年《申论》论述题的写作要求是: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试题没有要求考生使用公文形式写作,但“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公文中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考生要了解一定的公文写作知识。行文中注意论述要精练、恰当,不必像普通议论文那样做演算式的分析论证,重点放在如何解决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上,围绕对策的提出和实施做文章。
《申论》试题的作答有一定的技巧,下面就阅读材料、概括问题、提出对策、分析论述等四个方面介绍一些作答方法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一、阅读材料
(一)阅读方法
1、第一遍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并概括总结段落大意。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第二遍跳读,确认段落大意,合并同类信息,理顺逻辑关系。给定资料的段落很多,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逻辑关系较乱。因此,要首先对同类进行合并,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
(二)注意事项
1、至少用考试时间的三分之一来阅读试卷材料。
2、先阅读材料后面的作答要求,带着问题去阅读给定材料。作答要求是对应考者的指令性要求,对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提法都必须认真审视,不能马虎。只有这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在给定的大量材料中锁定有用的信息。而且,这种问题意识要贯彻到整个阅读过程中,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阅读。
3、注意材料的引言或概说部分。就是在材料正式内容之前的一些简要的说明文字,用来交代材料的背景或性质。如2006年的材料近万字,内容涉及面广。但“主持人”在引言中交待了这次访谈的性质和内容范围,即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怎样预防事件发生等。认真阅读有助于考生把握主题。
4、高度重视含有领导人讲话、权威部门负责人的谈话以及包含政策、法规等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往往是统帅材料的灵魂,考生要注意据此调整自己的思路,借助这些信息去思考问题、探寻根源、寻求解决途径。
二、概括问题
(一)答题方法
要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和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整理思路、概括成文。概括问题应该包括总括句和分述句两个部分。总 括句一般为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体、事件或问题)的(文体)”。其中,主体是材料涉及的主要人物或主要单位。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事件指主体的动作,可罗列多个事件,问题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矛盾或现象。分述句是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二)注意事项
1、限定字数的弹性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表述要语句精练,简明扼要。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提炼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内容随意发挥。
4、主要问题是材料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以此来确定思路。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轻重权衡,从宏观上把握主要问题。
三、提出对策
(一)答题方法
要根据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以保证对策的针对性。要找准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对策的可行性。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如:先是转变现有的……观念,或通过……,树立……观念;再是建立……制度(体制);最后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2、职能分类法:如在提出方案时可以按“企业或单位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规建设应提供什么保障”、“个人应如何应对”等方面来作答。解决方案涉及到个人,一般还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考虑。
3、参与方分析法:对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双方或多方分别提出解决办法。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忌讳各打五十大板。
4、焦点问题分析法。就是找准矛盾斗争的焦点,解开死结带动全局。一般可以从宏观的、微观的两个方面来考虑。
(二)注意事项
1、限定字数的弹性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要符合公务员的工作特点,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方案,尤其是要符合作答要求中给定的身份要求。
3、方案的提出要就事论事,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一般讲要保证“有人做、有事做、能做到”,“有目标、有步骤、合情理”。
四、分析论述
(一)答题方法
主要是认真审题,提炼中心论点,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谋篇布局。先按照《申论》“引、申、议、策、合”五段论的结构要求拟定提纲,再起笔行文。“引”是引用所给定的材料,“申”是提出观点,“议”是求证自己的观点,“策”是提出对策,“合”是呼应论点并上升到政策的高度。
(二)注意事项
1、确定论点。提炼中心论点要抓住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注意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符合国家利益。
2、拟定恰当的标题。标题要简明、朴实,不要脱离材料而追求标新立异,尽量不使用带有寓意的文学性标题、不要套用不恰当的名言警句、歌词、书名或诗句等,套用材料中的原话也要慎重。标题更不可偏离主题,甚至出现歧义。
3、结构安排上要善于使用主旨句,以增强条理性。主旨句要放在段首,要紧扣材料和中心观点,尽量做到句式整齐划一,这样便于阅卷人把握你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观感。
4、行文语言要庄重得体。机关工作作风要求稳重,公务活动中的语言特点是庄重、朴实、准确、精练。公考不同于其他考试,《申论》也不是文学创作。不仅是论述题,其它题目也要求考生能正确使用公务语言。如2008年国考试卷中对C主编的答复就要符合公文中“函”的格式和语言特点。
5、格调要积极、清新。公考的特点决定了《申论》试题的政治导向非常明确,这一点必须把握好。要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看问题,要从为国家利益着想的角度解决问题。态度要积极、明朗,切不可把一些消极甚至是阴暗的主观情绪带到试卷中去。
作
者:艾洪涛,硕士,副教授。工作单位: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联系电话:0317-3709179 通讯地址:河北省沧州市 沧州师专办公室 邮政编码:061001 8
第五篇:2012国考应试技巧:如何立足材料作答申论
中公教育•公考领域
中公教育•公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