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标准编制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风力发电提水机组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来源与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第二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起草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24个院(部、中心),拥有54个研究院(所);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0个。学校现有教职工2009人,专任教师1697人,其中教授151人,副教授454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530人,有81.61%的教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主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风力发电直接提水型风光互补发电综合应用系统示范”、中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立风力发电机测试中心”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
起草主要成员是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和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在行业学会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能力。
项目主持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项目组一直从事有关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应用设备的标准及其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在风能利用
—1—
技术方面,开展了长期研究,基础雄厚,硬件设施齐全,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已具备了标准编制的理论基础及实验平台,满足基础理论研究条件。
主要承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是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协调相关行业企业实施标准的制定提供便利条件。
主要承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国家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农牧业机械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是我国首批经过授权认可的国家实验室之一,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和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的检测鉴定机构,拥有风力发电机组及其相关应用系统认可的检测能力。
承担单位内蒙古国飞风力发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从事有关风力发电机组提水系统的开发,并推广应用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
承担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组建于1979年,立足内蒙,面向全国,主要开展牧区水利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工作,是国内唯一一所专门从事牧区水利研究的科研机构,承担完成了“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草原畜牧业装备与设施研制”子课题“多功能高效风光互补发电/泵水系统”等多项国家、水利部、自治区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2—
3.协作单位
本标准没有协作单位。4.主要起草人
负责人孟克其劳,47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力发电与检测工程技术的研究。2015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1层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最大功率跟踪及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研制”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
本项目配置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7名,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名。主要专业有:风力发电、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量测技术等。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风电机组相关标准,初步形成了风电机组标准体系,完成了风电机组认证规范编制,提高风电机组的测试、评价、认证能力。风力发电系统以大功率系统为重点,在并网型系统上十分成熟;而自治区内则以户用小功率系统较为成熟。特别是在内蒙古绝大多数牧民都是散居,而长期以天然放牧为生。然而天然草场的载畜能力并不是无穷的,特别是近年来干旱和过度放牧已经造成草牧退化、沙化、荒漠化趋势加重,已影响到牧户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草原上已经有一批先富起来的牧户,开始向半放牧半舍饲圈养发
—3—
展,他们在住所附近或其他合适的草场上打井抽水,种草,种青饲料,以解决牧业发展和改善自己家园的生态环境。草原上还出现了养植专业户,种草卖草;和草场种植承包专业户。
一般牧区、牧民的资产一般在30万元左右,每年毛收入10万元的总体的30%左右,国家已在牧区打了上万口出水量在20吨/小时以上的机井。从环保还是从经济性上分析,由于使用费是逐年第增的,在牧区用柴油发电是不科学、不经济、不合理的。电度成本已经突破2元。
解决牧区分散牧户牧业发展用电的根本途径还要靠风能和太阳能。推广性能好、功率适中,同时可解决牧户提水用电、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的系统应当提到新能源行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啦。
风力发电提水系统的市场发展对风力发电提水系统测试标准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虽然目前国内相关测试标准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应在风力发电提水系统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跟进新技术,使标准编制和更新与时俱进,避免标准滞后产业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完善细化现有相关标准体系,参考国际先进标准与技术法规。
早在2003年,科技部在内蒙古就实施了风力发电直接提水型风光互补发电综合应用系统示范项目,风力发电提水系统发展了二十多年,但是与之配套的相应的技术标准还空白,亟需开展大量标准研究制定工作使风力发电提水系统的标准尽快建立,以适应具有自治区特点的风力发电提水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独立的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用途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4—
为用户提供生活用电为主的单相供电系统。另一类则是可为用户提供生产动力用电的三相输出型。主要可用于抽水,节水灌溉;农畜鱼业产品加工;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水产养植等。系统既要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用型风力发电机、交流潜水泵及电动工具和节水灌溉等设备,又要避免电流多次变换造成的能耗。永磁风力发电机工作在35-85HZ左右,压频比保持在7-8之间由风电电能直接驱动交流水泵,提高电能转换效率。
内蒙古自治区已在风力发电提水系统设备或装置的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虽然,风力发电提水系统的应用和研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标准指导上却不够完善,亟需出台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标准对风力发电提水系统予以规范。虽然国内风力发电系统标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国内风力发电系统标准与实际风力发电提水系统应用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在风力发电提水系统方面,国家标准也尚无。所以制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发展成熟的风力发电提水系统的标准切实可行。
(三)主要起草过程
2016年7月,编制任务下达后,成立标准编制组,承担《风力发电提水机组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及分工,编制规范工作大纲。
2016年8月-12月,根据《风力发电提水机组技术规范》工作大纲,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风力发电提水机组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5—
广泛收集资料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风力发电提水机组技术规范》工作大纲和计划的要求,按时完成各部分过程的起草工作,完成《风力发电提水机组技术规范》的初稿。
2017年1月-5月,项目组组织本单位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对《风力发电提水机组技术规范》的初稿进行讨论,编制组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了《风力发电提水机组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保证标准的适用性;保持标准的先进性;注意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注意标准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结合我国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要依据是相关科研成果,当前技术水平,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标准编制的方法和规范。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国内外同类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在预期可达到的条件下,积极地把先进技术纳入标准,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编制过程中要注意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相关标准协调,避免与法律法规、相关标准之间出现矛盾,给标准的实施造成困难。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
5.2工作条件
为了保证风力发电提水机组的正常运行,本款规定了风力发电提水机组的使用工作条件。—6—
5.3性能要求
5.3.1机组提水扬程不低于适配井深。
为了用户所需扬程与机组提水扬程的有效匹配。5.3.2机组提水流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本条在机组提水流量的实际提出了指标。5.4安全要求
机组在水泵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组的刹车装置应按程序投入等运行安全规定
7.2实验设备
试验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传感器均应在计量部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允许有一个二次校验源(仪器制造厂或标准实验室)进行校验。
8.3系统性能试验
对切入风速至15 m/s之间,每个1 m/s风速区间至少应同步采集30s至60s连续测量平均的时间序列数据组,包括功率、转速、流量、扬程测量数据;所选数据组采用区间法存储,风速范围划分为以1m/s整数倍的风速为中心,左右各0.5m/s的连续区间。数组应覆盖从切入风速至15 m/s之间的有效数据点,每一个区间至少包含10min的采样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得到流量与风速特性曲线、机组效率与风速特性曲线,确定系统性能指标。
8.4可靠性评价
—7—
可靠性评价采用生产查定的有效度和用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样机进行累计作业时间不少于18h(累计作业时间不大于19h)的生产查定。
13检验报告格式和内容
本条中的检测结果可适当地辅以表格、图、简图和照片加以说明。如果适用,可做出本结果对所检测样机有效的声明和未经实验室批准,不得复制检测报告的声明。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目前,还没有重大意见分歧。
(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国外关于风力发电提水的标准并不多见,而国内新能源提水的标准规范也是近几年才出现,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有:
GB/T 25391-2010 风力提水机组技术规范 SL 343-2006 风力提水工程技术规程
JB/T 10137-1999 提水和发电用水型风力机试验方法 JB/T 50140-1999 风力提水机组产品质量分等 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初步对比,具有以下特点:
(1)本标准技术针对性强,可指导风力发电直接提水机组。(2)适用性强,可指导风力发电提水性能评价、产品开发设计—8—
和产品的验收。
(3)本标准反映了国内外风力发电提水的最新技术水平。
(八)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理由如下:
(1)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一般规定得比较简单扼要,比较笼统、灵活,强调用户普遍关心的产品使用性能,对一些细节要求一般不予规定,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2)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提水机组在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是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标准,不具备强制性。
(3)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或违犯该标准,且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4)本标准不具有法属性的特点,属于技术文件,不具有强制执行的功能。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标准实施前应及时在公众煤体、行业内部甚至对外的有关信息上公开宣传,使相关企业能够积极主动的购买有关标准和资料、参加培训、结合本企业实际学习研究标准并准备贯彻实施标准。
标准归口单位进行贯标指导,组织标准宣贯培训班,由标准制定人员主讲。设立专门的答疑或咨询部门或网站,为贯标企业排忧解难。
企业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培训班
—9—
等。及时了解国内外标准制、修订信息,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横幅、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无。
—10—
第二篇: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三篇:试生产(使用)方案应当包括下列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
试生产(使用)方案应当包括下列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设备及管道试压、吹扫、气密、单机试车、仪表调校、联动试车等生产准备的完成情况;
(二)投料试车方案;
(三)试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策及应急预案;
(四)建设项目周边环境与建设项目安全试生产(使用)相互影响的确认情况;
(五)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六)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七)试生产(使用)起止日期。
第四篇: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编制说明
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红曲黄酒》编制说明
一、制定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必要性及意义
闽古越族的酿酒史可以追溯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文化。在昙石山的古代遗址中所发掘出印纹陶饮食器和稻谷种植。这就验证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农业开始发达,粮食收获已有所增长。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谷物的剩余,酿酒和饮酒成为风尚。距今3400-3100年黄土仑遗址陶制酒器品类趋向多样化和规范化,诸如酿酒的大瓮、提桶,盛酒的匏壶、瓿壶,调酒的盍、饮酒的盅、杯等。黄土仑遗址众多陶制酒器是商周时代中原盛行饮酒风气在古闽族中的反映。所以,古闽族的酿酒术启于“昙石山”文化后期,推断酿酒业萌芽存在于黄土仑文化时期。但是,那时的酒不能说就是红曲酒。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永嘉之乱”以后,大批中原衣冠士族和人工巧匠入闽,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科技文化,与闽地古越文化的混合和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艺技术的发展。我认为红曲制作技术由中原移民带入福建后,红曲和红曲黄酒在福建这块土地上保留,改进,发展起来。据《长汀县志》记载,唐开元年间,既是宰相,又是诗人的张九龄曾来汀州寻晤其弟张九皋,客寓汀州,在谢公楼喝过酒,曾留下一首题为《谢公楼》的诗作,说“谢公楼上好醇酒,三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作劈绿蚁浮,玉碗馋倾黄蜜剖”。诗中黄蜜剖所指甜型陈年红曲酒呈黄色甜如蜜。福建红曲酒的出现,可以推断至少最早唐朝就有红曲酒,尤溪县志记载:在唐朝就有制酒作坊。
中国现代酿造技术的开拓者朱梅教授对福建红曲酒高度评价:“红曲酒是我国独树一帜的酒,是以浙江的黄酒为姐妹酒,一红一黄两相媲美”。早在宋朝,福建红曲黄酒已进入发展鼎盛时期。福州城是酿酒业兴旺发达地区。宋代诗人龙昌期《福州》写:“饮宴直尝千户酒,盘餐唯候两潮鱼”;《三山即事》写: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反映出当地红曲黄酒酿造业的一派繁荣景象。由于当时闽道艰难、储运手段的匮乏,限制了福建红曲黄酒的对外发展和传播,这也导致福建红曲黄酒虽有较高的品质,但却没有像绍兴酒一样获得很高的知名度。不过也正是由于对外交流拓展困难,福建红曲黄酒的酿造工艺才得以如此完整地保留至今。并且福建不同地方生产的红曲黄酒都大有不同的酿造工艺技术,派生出种类繁多的红曲黄酒。在工艺技术上,福建红曲黄酒的酿造工艺与麦曲黄酒不相同,有较大差异,麦曲黄酒代表绍兴黄酒的浆水使用,特殊开耙方式,前发酵与后发酵分开(先缸发酵后灌坛发酵),这些绍兴黄酒酿造的绝密技术,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不存在或不同的方式;酿造微生物上,酿造红曲黄酒借助于红曲霉,而麦曲黄酒是黄曲霉为主;红曲黄酒风味物质根据福建师范大学的色谱研究分析,与绍兴酒的风味物质成分有所区别,特别是在感官品评时红曲黄酒与麦曲黄酒的风味特征明显不同,容易区分开。所以红曲黄酒与麦曲黄酒是两支不同流派的黄酒。从食品安全生产角度看,绍兴黄酒容易产生的氨基甲酸乙酯物质,在红曲黄酒发酵过程不产生或极少量产生EC(可能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红曲黄酒却有含有桔霉素的可能性,所以从食品安全角度,只能制定各自标准才可以区分开。
GB/T13662—2008《黄酒》标准制定是沿革替代黄酒GB/T 13662-2000,黄酒GB/T 13662-2000《黄酒》是GB/T13662—92《黄酒》修订,GB/T13662—92《黄酒》是由原QB525—81《黄酒》部标准修订后改为国家推荐性标准的。当初作为红曲黄酒的厂家或技术人员没有参加标准修订工作,所以参加修订专家是以绍兴黄酒指标制定。将黄酒模仿葡萄酒的区分制定为含糖量区分不同的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黄酒,取消麦曲、红曲等区分黄酒方式,这显然是粗放的,并且不科学的。葡萄酒酿造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而红曲黄酒与麦曲黄酒的酿造微生物是不同的。况且,目前执行的GB/T13662—2008《黄酒》标准在黄酒生产过程某些指标,绍兴酒容易达到如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等,红曲黄酒发酵生产传统型黄酒却难达到规定指标。由于酿造方法不同和糖化发酵剂的不同,这种黄酒以含糖量分类方法制定标准,不利于各地名酒,优质酒和其他品种酒提高质量,不利于产品质量管理,不可能体现我国众多黄酒品种的特色。
黄酒GB/T 13662—2008制定某些指标范围不符合品种多样的红 曲黄酒生产实际情况。急需在福建省范围内统一红曲黄酒质量产品安全卫生要求;黄酒 GB/T 13662—2008制定某些指标范围不利于福建红曲黄酒的适应多变市场要求而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有些生产企业为了满足黄酒 GB/T 13662—2008制定某些指标要求而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使检测部门防不胜防;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红曲酒原料,特别是原料红曲质量影响红曲黄酒质量安全卫生要求。为此,为了保护和振兴中国红曲黄酒,规范制定一个地方标准来界定福建红曲黄酒,并规范福建红曲黄酒生产,可以提上黄酒行业的议事日程,以黄酒行业管理和食品安全生产的高度,希望制定规范的福建红曲黄酒的地方标准。
福建的红曲黄酒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产量10万多千升,产值10亿多元,是福建省酒类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福建省红曲黄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体现福建红曲黄酒区域特色,保证福建省红曲黄酒自然酿造、保持传统红曲黄酒的特色,引导福建省红曲黄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企业要求、社会推荐和专家评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制定得以立项。以福建红曲黄酒的生产工艺为参照制定出福建地方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红曲黄酒》标准实施后,为了减少工艺所造成的指标差别,我省部分企业采取添加食品 添加剂的办法来满足标准的要求。《红曲黄酒》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出台是福建省红曲黄酒发展历史的一项重大举措,既有利于促进福建省红曲黄酒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又有利于规范化监管,必定推动福建省红曲黄酒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红曲黄酒》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出台是福建省红曲黄酒行业发展的大事,既有利于促进福建省红曲黄酒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又有利于更加规范和客观,从定义、技术和质量上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对保证红曲黄酒产品食品安全质量有效监管,我们通过制定《红曲黄酒》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及实施,将福建红曲黄酒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更加合理细化,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促进红曲黄酒多品种发展,繁荣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的实施必将迎来黄酒行业一次新的技术质量进步和红曲黄酒行业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编制的工作程序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及2013年福建省卫计委下达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修订计划,2014年4月,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组织牵头承担了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制定工作。
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组织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惠泽龙酒业有限公司等几家黄酒生产企业组成标准起草小组,通过现场调研、红曲黄酒与绍兴麦曲黄酒生产企业工艺的差异性分析、样品检测分析,对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每项理化指标的订立和必要性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先后多次召集企业、食品行业专家论证会,广泛征求福建省黄酒生产企业的意见并形成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送审稿)。现上报福建省卫计委以组织福建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对送审稿进行组织审查。
1、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制订依据
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主要基于GB/T13662《黄酒》、GB 275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等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检验方法,并结合福建地区红曲黄酒的工艺要求、风格特征、区域特色进行起草制定。
2、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制订原则
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制订工作,在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的领导下,通过深入工厂、市场调研,经过组织部分生产厂家讨论一致认为:福建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制订必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①对照国标的指标基本相一致的原则;②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和新产品开发;③在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下,指标应该符合福建红曲黄酒生产工艺的实际要求。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撰写工作特点:从企业生产实践出发,通过深入各地工厂实地调研,基酒抽样分析,并广泛地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遵守标准拟订三个原则,制订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工作开展。
2、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制订主要内容:
⑴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⑵本标准适用于以红曲为糖化发酵剂经发酵法酿造而成的红曲黄酒。⑶标准技术内容:①范围;②规范性引用文件;③术语和定义;④产品分类;⑤要求;⑥分析方法;⑦检验规则;⑧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⑷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的制订实施步骤:
制定计划→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试验验证后→编写出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编写成标准送审稿→审批、编号、发布。2014年3—6月:制定地方标准的实施计划;
2014年6—11月:由负责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或起草小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试验验证后,编写出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经征求意见;
2014年11—12月:编写成标准送审稿,地方标准送审稿由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审查;
2015年1—3月:组织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将审查通过的地方标准送审稿,修改成报批稿,报送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编号、发布。
三、福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红曲黄酒》相关指标情况说明
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中的理化指标是在确保食品安全前提下,参考国家推荐标准GB/T13662,根据福建红曲黄酒的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及其产品风格特征而制订的。只是制定出切合地方性产品福建红曲黄酒的实际状况,更加完善以利于标准执行,发挥标准的作用。黄酒 GB/T 13662制定某些指标范围不符合品种多样的红曲黄酒生产实际情况。急需在福建省范围内统一红曲黄酒质量产品安全卫生要求。黄酒 GB/T 13662制定某些指标范围不利于福建红曲黄酒的适应多变市场要求,有些生产企业为了满足黄酒 GB/T 13662制定某些指标而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使检测部门防不胜防。为了规范我省红曲黄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强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保证红曲黄酒自然酿造、体现福建红曲黄酒特色,引导福建红曲黄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关于福建省红曲黄酒行业的红曲黄酒产品抽检工作。全省抽检红曲黄酒生产企业21家,红曲黄酒样品共53份。取样区域涉及福建省红曲黄酒主要产区福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取样厂家的红曲黄酒涉及传统黄酒、清爽型黄酒、特型黄酒3个类别,涉及甜、半甜、半干、干型的各种类型。以生产用曲来分,有古田红曲生产红曲黄酒;福建土红曲(乌衣红曲)生产红曲黄酒;还有红曲与其他曲(厦门白曲或药白曲)混合生产红曲黄酒。取样厂家的红曲黄酒产量占福建省总产量的90%以上。所以这次大规模抽检红曲黄酒的样品具有福建红曲黄酒的代表性。抽检红曲黄酒的样品是随机抽样检测坛装的红曲黄酒的基酒(未勾兑原酒),更能反映出企业的红曲黄酒的实际生产水平。抽检结果表明:福建省红曲黄酒生产总体质量是好的,有的企业技术进步很快,酿造的红曲黄酒风味口感相当好,理化卫生指标合格率高,体现出抽检企业红曲黄酒生产技术水平是过关的,抓产品质量是下了工夫的。原认为红曲黄酒偏低的氨基酸态氮和β-苯乙醇指标却有较高合格率。但也出现个别红曲黄酒样品的非糖固形物不达标,酸度偏高,氧化钙含量偏高的现象。
2、红曲黄酒的定义:以稻米为主要原料,加红曲为主要糖化发酵剂,可以添加或不添加符合国家规定的、即可食用又可药用等物质,食品添加剂焦糖色、氢氧化钙,不得添加其他非发酵产生物质;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炖酒(除菌)、贮存、勾兑而成的黄酒;分为传统红曲黄酒和特型红曲黄酒。
本标准与国家推荐标准GB/T13662相比,明确规定除食品添加剂焦糖色、氢氧化钙之外,不得添加其他非发酵产生物质(包括其他食品添加剂),其目的是杜绝在红曲黄酒中人为添加、乱添加而不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
3、产品分类:原有国家推荐标准GB/T13662设置传统型黄酒、清爽型黄酒、特型黄酒3大类型。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设置传统型红曲黄酒、特型红曲黄酒2大类型。不设清爽型黄酒类型。
对于原有GB/T13662设置清爽型黄酒存在较大争议。清爽型是风味概念。传统型黄酒只要是低酒度,酸度适宜,其风味也可以是清爽的。清爽型黄酒的酒精度较高,也可以酿造成醇厚的风味。因此,清爽型黄酒与传统型黄酒并不是理化指标所可以限定的。为何制定出清爽型黄酒与传统型黄酒,只能由中国黄酒的标准纷争双方才能理解的事。
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制定是否设置清爽型,通过广泛征求红曲黄酒生产企业意见,参与标准制定讨论的专家、企业代表一致同意认为传统型与清爽型合并统称传统型红曲黄酒,不必要单独设置清爽型类型。但是,近年来红曲黄酒企业的产品的理化指标的采标是清爽型黄酒类型居多,并且基本能够达到指标要求,也符合生产实际。传统型红曲黄酒的理化指标以GB/T13662清爽型黄酒指标为基础,结合红曲黄酒的生产实际,进行适当调整。为此,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制定传统型红曲黄酒、特型红曲黄酒2大类型。
4、关于红曲黄酒增加允许添加米烧酒(米酒)条款。传统甜红曲黄酒如沉缸酒的生产工艺就有添加米烧酒,传统甜红曲黄酒的生产实际上已经长期添加米烧酒,这次我们增加允许添加米烧酒(米酒)条款,明确可以添加米烧酒有利于监管,也可以杜绝非法添加酒精。为了满足部分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高酒度的红曲黄酒即酒精度≥18%voL特型红曲黄酒允许添加米烧酒,有利于企业开发红曲黄酒的新产品。
米烧酒定义: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传统半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呈香呈味物质,具有米香型白酒风格的基础酒。强调不可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呈香呈味物质。目的杜绝非法添加或乱添加香精香料。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保证红曲黄酒自然酿造,体现福建红曲黄酒特色。
5、福建省地方标准《红曲黄酒》中的理化指标是在确保食品安全前提下,参考国家推荐标准GB/T13662,根据福建红曲黄酒的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及其产品风格特征而制订的。其中:产品等级、总糖、总酸、酒精度、pH值与GB/T13662基本一致,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氧化钙和β-苯乙醇的指标与GB/T13662略有不同。
关于“氧化钙”指标的降低。“氧化钙”在黄酒中不影响产品品质,非营养成份。福建地区生产制作的红曲黄酒使用氧化钙主要是因红曲黄酒发酵中易引致酸败变质,用石灰去中和多余的酸,达到调节酸度的目的。近年来福建红曲黄酒生产厂家对红曲黄酒的生产管理,以及添加糖化酶、活性干酵母等技术,有利于红曲黄酒正常发酵,产品不易酸败,不需要或少添加氧化钙来调节酸度。经过这次制标到红曲黄酒生产企业抽检基酒分析,原有国家推荐标准GB/T13662“氧化钙”指标为≤4.0g/L,其指标范围不符合现在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广泛征求红曲黄酒生产企业意见,参与标准制定讨论的专家一致同意根据不同红曲黄酒类型对“氧化钙”指标进行降低要求。并且考虑现在环境污染,对中和红曲黄酒酸度的石灰的重金属问题,本标准规定中和红曲黄酒酸度只可使用GB25572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钙,提升食品安全卫生的保障。
关于降低“β-苯乙醇”指标。福建省红曲黄酒因工艺差异,自身发酵产生的“β-苯乙醇”不稳定且含量较低,此指标对红曲黄酒品质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稻米酿造有一定衡量意义。所以“β-苯乙醇”指标以原有GB/T13662清爽型黄酒指标为基础降低要求,予以调整。关于降低非糖固形物指标要求。非糖固形物主要是糊精、蛋白质(肽、氨基酸)、有机酸、无机元素和多酚类物质等,虽该指标对红曲黄酒产品品质有一定衡量意义。福建地区的黄酒由于工艺的特殊性,福建红曲黄酒的生产工艺的使用以大米为原料制作的红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一般红曲黄酒的红曲用量比较少。与绍兴麦曲黄酒比较,故产生的非糖固形物难达到GB/T13662《黄酒》中的要求。特别是低酒精度红曲黄酒产品类非糖固形物有可能不达标。但目前可通过人为添加食品添加剂提高检出值含量。考虑到此指标对黄酒品质影响不大,且人为添加并不利于人体健康,为防止人为添加行为,在保证品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非糖固形物指标作适当调整。
关于降低氨基酸态氮指标要求。福建红曲黄酒的生产工艺的使用以大米为原料制作的红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一般红曲黄酒的红曲用量比较少。有的产品如甜型红曲黄酒的发酵时间短,同时加入米酒抑制继续发酵,因此产生的氨基酸态氮较少,目前可通过人为添加食品添加剂 可提高检出值含量。考虑到此指标对红曲黄酒品质影响不大,且人为添加并不利于人体健康,为防止人为添加行为,在保证品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氨基酸态氮指标作适当调整。
关于真菌毒素限量规定的说明。酒类产品中,GB 276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仅对真菌毒素中的展青霉素作了规定,但仅限于以山楂、苹果为原料制成的产品,如果产品配料中含有山楂、苹果及其制品,则应测定展青霉素,只适用于特型红曲黄酒中有山楂、苹果为原料制成的产品。如果产品中没有这两种原料,则无需测定展青霉素,企业可根据产品的配料决定。
关于食品添加剂焦糖色的说明。GB 2758-2012《发酵酒及其配制酒》中包含两种类型的产品:发酵酒及其配制酒,配制酒中可能会用到食品添加剂,因此在标准中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了规定,福建红曲黄酒产品中,仅用到了焦糖色、氢氧化钙两种食品添加剂,GB 2760、GB/T13662对黄酒中焦糖色的使用限量也作了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性质进行添加或不添加。福建红曲黄酒适用于该限定。
关于红曲黄酒中EC(可能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和红曲黄酒的含有桔霉素问题。这次检测福州大学对大部分抽检基酒,进行检测氨基甲酸乙酯,大部分样品氨基甲酸乙酯未检出,只有少量样品中发现有氨基甲酸乙酯存在。红曲中存在的桔霉素,这次抽检红曲黄酒的基酒样品中未检出桔霉素。从食品安全卫生角度是否对红曲黄酒标准中进行限量。关于黄酒中EC指标,请示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国家正在指定中,以后红曲黄酒可以参照国家标准。红曲黄酒中的桔霉素含量极低,不可能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且复杂检测仪器目前红曲生产企业掌握不了,所以红曲黄酒中桔霉素的限量未作限定。
第五篇:《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福建省地方标准《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
编 制 说 明
1、目的意义
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技术是万利达公司申请的专利技术,其总体技术先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该项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具有功能领先和节材降耗等特点(即通过可拆卸的后背盖板上多个插槽,可接插吸入式DVD、数字电视、硬盘刻录、IPTV网络电视、无线传输、家用监控等多个功能模块)。对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的制订,从目前的万利达企业技术标准向福建省地方标准的迈进有利于该项专利技术在市场的全面推广,从而更好方便消费者使用。
关于该项标准制订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万利达公司同意给予免费使用。
2、任务来源
为更好地在市场全面推广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专利技术,发挥其节材降耗的作用,拟制订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地方标准,在参与了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2008年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的征集[闽质监标函[2007]319号],并得到了立项
[闽质监标 [2008]174号]后,由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订。
3、主要工作概况
标准制订项目任务下达后,我单位成立了该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编制起草工作。编制组成立后,根据该项专利技术在公司应用的成果,结合行业标准中的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技术规范,并在已有的企业技术标准《液晶电视扩展型模块接口技术规范》基础上,根据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编写完成《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标准草案,并于2008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广泛征求各相关单位及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标准编制组对《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省地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现已形成标准送审稿。
4、标准的编写原则
本标准制订的原则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编写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
5、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的术语和定义、接口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本标准中所说的接口为电视端的接口。
(2)术语和定义
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的术语和定义适用行业标准SJ/T 11324-2006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3)接口技术规范
根据专利编号200510044938.4 “可选择扩展功能的平板型电视机”专利技术特点,参照SJ/T 11324-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SJ/T 11329-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SJ/T 11331-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5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SJ/T 11332-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6部分:RGB模拟基色视频信号接口》、SJ/T 11333-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7部分:YPBPR模拟分量视频信号接口》等相关标准,对连接平板电视接收设
备与功能模块的通用接口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编制。
6、主要试验验证
2007年1月,万利达公司既已根据该项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企业内部制订了Q/FWLD031-2007《液晶电视扩展型模块接口技术规范》,并通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在企业内部实施。该项企业标准实施一年来,均能在企业内部有效地指导企业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使电视机每开发一种新功能均可以通过数字模块的形式给电视升级。公司在应用该项技术标准生产的扩展型液晶电视,其各种扩展型功能模块的功能及性能指标也均能达到同类功能产品的标准。
7、标准编写过程中意见分歧情况
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没有存在重大的意见分歧。
8、致谢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专利编号200510044938.4 “可选择扩展功能的平板型电视机”专利技术。
2.万利达企业技术标准Q/FWLD 031-2007《液晶电视扩展型模块接口技术规范》。
福建省地方标准《平板电视扩展型模块通用接口规范》
编写小组
200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