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昌县语言文字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彩笔绘盛世
雅言颂华章
——永昌县“语言文字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这是一块隽美的山川——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高原绿洲、雪峰冰川,在这里和谐相映。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骊靬古城、圣容遗址、明清鼓楼、汉明长城,在这里熠熠生辉。
这是一片热情的土地——焉支山展开笑颜欢迎你,左公柳伸出双臂拥抱你。
这里浓缩了华夏文明开启到现代工业崛起的全过程。从马家窑文化遗存到“镍都”金昌的诞生,从张骞通西域、霍去病征西到红西路军浴血奋战,无不在这里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记。
这就是“丝绸之路”重镇——永昌。从元代始名“永昌”至今,勤奋进取的永昌人,就一直为实现“永远昌盛”的目标而前赴后继,不懈努力。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永昌,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尤其是在关系城市文明形象的语言文字达标工作上,永昌人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着创建“文明城市”和语言文字使用日趋规范化之路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近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弘扬“勇于开拓”的永昌精神,使永昌的发展步入历史快车道,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大道纵横交错,经济建设实施追赶式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精神需求也日益丰富。一个更加开放、文明的永昌展现在世人面前。
伴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群众精神生活的语言文字工作,在省、市语委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谱写了一曲服务永昌经济社会,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永昌的动人乐章。
一、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7年成立了“永昌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担任语委会主任,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主要领导担任语委会副主任,并召开了首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2008年为配合金昌市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我县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启动。2011年4月在县教育局会议室隆重召开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迎评启动大会,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了《永昌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初步形成了统筹规划、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创建语言文字文明形象县城
(一)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促创建。领导干部带头说普通话,率先用规范字,给我县语言文字工作带来强大的推动力。全县党政机关,迎评四大领域的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接受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机关干部、行业职工积极响应,今年六月份,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市语委会同县语委对全县四大领域的公务员、教师、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共计1141人进行了普通话培训,并进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现在,无论是公众场合,工作场合还是各类会议,普通话已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的工作语言,规范字已成为单位印章,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宣传栏、公告栏、各类公文、印刷体标语和工作用字的必然要求。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成为全县各行各业的共识。
(二)宣教系统率先垂范促创建。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基础,学校是载体。在教育系统,县教育局把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作为教师聘任、考核、评优选先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示范性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从1993年起,教育局在全县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以 “三字一话”为主题,要求教师练就一手规范美观的钢笔、粉笔和毛笔字,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为了进一步发挥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和辐射作用,我们开展了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已经创建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4所。市级
语言文字示范校5所。各学校把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同时,我们紧紧抓住每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有利时机,举办“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系列活动,选送成绩优异的代表队和优秀作品参加省、市“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及雅言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先后获得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2011年5月,县教育局选送的诵读节目《长征》获得金昌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经典 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
“说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恪守的职业准则。各新闻媒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准则和考核制度。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播音员的普通话水平,普遍达到了一级乙等;新闻单位编辑、记者的普通话水平,普遍达到了二级甲等。另外,县语委依托新闻媒体,开展推普宣传。永昌电视台、永昌人民广播电台以推普工作为己任,开辟以“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为主题的语言文字工作专题专版专栏。新闻媒体的榜样与示范,就像一面舞动着的旗臶,激扬起永昌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无限热情。
(三)服务行业讲文明树形象促创建。创建是手段,不是目的,成绩是基础,不是终点。说普通话是时代的要求,是交流的需要,公共服务行业是窗口单位,代表着永昌的对外形象。为塑造一批展示永昌形象的窗口,车站、商场、宾馆、医院、银行、通讯、旅游等单位特定岗位的人员,逐步实现了普通话持证上岗,使“文
明用语、规范用字”成为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必备基本素质。“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我县公共服务行业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有效提升了行业形象。县医院在举办普通话培训班的同时,开展了病历处方规范化书写比赛;县移动公司在对客服人员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上岗制度的同时,还以短信形式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推广普通话知识问答”活动。县语委办在城区主要街道设臵多处永久性语言文字工作大型宣传牌,县城检大队、县工商局配合语委办对城区不规范用字进行了整改,优化了城市用字环境,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这些细致入微的语言文字工作,就像一缕缕和煦的春风,吹进普 通百姓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
县语委还会同工商、城建、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抓从业人员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和设施标志文字规范工作。工商部门定期对广告从业人员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城区7所中小学的学生组成的语言文字“纠错队” 统一着装,走上街道、社区,走进机关、企业、街铺店面,通过“啄木鸟纠字”活动纠出了出现在各种牌匾、条幅、广告上的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用字。在“啄木鸟纠字”活动之后,由我县城管检查大队及工商部门联合组成的督查小组将整改通知书一一下发,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语言文字规范化督查督导活动的开展,使“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的县城,街头巷尾使用的语言文字得到有效规范,城市语言文字面貌得到显著改观。
漫步县城,我们总能见到这样的城市风景线:在各部门、单位,都有“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汉字”标识牌;在公交车、出租车上,随处可见醒目的语言文字宣传标语;在县区主要街道、社区中心,到处是显眼的关于用好语言文字的永久性宣传牌。推普宣传工作由点到面,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标准,强化措施,建立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县语委建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保障机制。县语委办被县政府批准为常设机构,配备专职人员2名,工作经费纳入全县年度财政预算,实现人员、机构、经费的三落实。二是强化管理机制。县语委以市、县语言文字专家、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和基层群众为基础,成立专家组、指导组和督查组,形成了集指导、检查、监督三位一体的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三是建立例会制度。县语委办每月召开一次指导员、监督员会议,定期召开语委办工作会议,促进语言文字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四是强化考核机制。县语委与各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资料考核、工作绩效等多方面,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考核和管理,落实语言文字工作各项措施。
立足“四个到位”推动语言文字工作,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一是组织建设到位。县上成立了以赵华副县长为组长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部建立相应的基层组织,出台制定迎评方案和工作推进表,各项工作层层有目标、件件有
落实。二是执法检查到位。县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在我县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组织、人事部门选用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时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必要条件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使我县语言文字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顺利推进。三是工作措施到位。县语委先后组织召开了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动员会、领域培训会、部门协调会、工作推进会,组织工作人员专程赴榆中、红古、临洮、清水等县区观摩学习,保证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四是督查考核到位。县四大组织领导和语委办同志定期对县党政机关、学校、公共服务行业、新闻媒体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督查,通过编发简报,一手抓经验推广和树立典型,一手抓工作曝光和限期整改,实现了纠错准确、整改及时的工作目标。
2011年3月,为了迎接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验收,县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县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迎评达标启动大会,县直4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调整了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县政府办公室转发《永昌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县语言文字工作意见的通知》,县政府与各部门、各单位签定了《永昌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迎评工作目标责任书》,县语委主任赵华同志对全县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要求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全面动员,广泛参与,认真做好迎接
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验收的所有工作。
“云庄铺翠巍巍祁连添秀色,柳池漾月潺潺金水浴春晖”。延续着文明,承载着梦想,如今的永昌,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汉字,逐渐成许多人的自觉行为和共同追求。雅致、美丽的汉语言文字,在日益开放的骊
靬古城,奏响了文明的华章!二〇一一年九月
第二篇:永昌残疾人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1.8万残疾人的福祉
──永昌县落实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纪实
这是一片干事创业的沃土,坚持不懈的“全民创业”战略,将永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又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26万永昌人民共享着改革发展的硕果琼浆。尤其是占全县总人口7.1%、共1.8万的各类残疾人,在“五城联创”的大合唱中,润泽着政策的雨露和阳光,领受着全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升腾起新的光荣和梦想,在7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永昌县本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宗旨,加大残疾人工作力度,在2009年金昌市被中国残联确定为西部地区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后,积极落实,极力推动,各项工作做到了市、县齐头并进,为全市的创建工作贡献了动人的旋律!
上下齐心 搭建扶残助残良好平台
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体制。创建伊始,县委、县政府就将创建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召开动员大
会,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证。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制定《永昌县落实金昌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并分解细化到各个乡镇和部门。
全面实施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县10个乡镇设立了专职理事长和专职委员,解决了理事长的副科级待遇;在全县10个社区和111个村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配齐了残疾人专职委员,享受政府公益性岗位补贴;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补贴由市县财政补助解决,每人每月120元,全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实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载体的“六有”目标,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
全面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永昌县扶助残疾人规定》,对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做出明文规定。严格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措施,将2307名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对重度贫特困残疾人低保标准上浮20%;将70岁以上一级残疾老人和75岁以上的贫特困残疾老人按月发放生活补助金,每人每月100元;对450名在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实行居家托养服务,发放托养补助22.5万元;全县5个社区建立了日间照料室,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照料达到140人次。
全县所有城乡残疾人全部纳入了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并将重度残疾人的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政府补贴,轻度残疾人的个人部分由政府补贴50元;为421户残疾家庭危旧房屋进行了新修改建,补助资金298.5万元。
坚持开展残疾人临时救助。每逢元旦、春节和助残活动日,县委、县政府对生活困难残疾人的慰问已成惯例,送去节日所需的米、面、油、肉和慰问金。在春耕时节,为播种有困难的残疾人赠送化肥、农药、种子。创建期间,全县帮扶救助户达到1150多户。
省政府残工委,市县党委、政府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多次深入城乡基层指导工作,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2010年12月17日,市委市政府自检组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了自查,2011年2月23日,省残工委预检组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了预检,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创建工作的整改落实。
真情服务 营造关爱残疾人浓厚氛围
无障碍设施建设彰显人性化服务。近年来,县上从硬件建设入手,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新建和改扩建规划设计中,全县主要街道全都铺设了无障碍通道,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日益完善,部门、机关办公场所无障碍
通道顺畅,处处体现着对残疾人周到、便利的服务。
多措并举保障残疾人康复服务。按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设立残疾人康复科一个,康复室12个,康复点20个,配备专(兼)职康复医生和康复协调指导员40多名,就近便捷开展康复治疗和训练。通过筛查、建立数据库,白内障复明手术费用在新医保按比例报销的基础上每例手术政府再补贴800元,做到了白内障患者手术全免费,共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53例,使现有的白内障患者全部得到了救治,达到了白内障无障碍县的要求。同时,为56名肢残人装配了假肢,提供辅助器具453件,发放轮椅217辆,筛查脑瘫儿童68例,免费送药3万元。
大力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县上大力推进软件建设,采取开辟电视专栏、设立大型广告牌、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等形式,宣传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和残疾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典型,使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也树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残疾人典型,使扶残助残的风尚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和提高。
全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残疾及残疾人家庭孩子受教育权利,全县有14名残疾幼儿入园,有175名残疾儿童少年就学;资助49名中小学生完成学业,资助6名残疾
大学生和残困户家庭大学生就读高校。同时,县上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和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保证了残疾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输血”+“造血” 撑起残疾人自强自立天空
实用技术培训敲开致富大门。在农村,县上共举办大棚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残疾人620人次,使残疾人走上了致富路。肢残人张得祥,补助资金6000元,办起了养鸡场,使自己的生活从此变了样;昌瓴畜草公司是特色种植养殖业一条龙的综合型企业,是全县最大的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公司总经理蔺存礼,身残志不残,带动扶持残疾乡亲一同发展家庭经济,走出了一条以基地带动残疾人致富的新模式。在城市,县残联适时组织盲人进行培训,帮助盲人开办按摩店5处,安排盲人就业5人。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56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残疾人达到360人。鼎立公司,是由残联核准的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33名残疾职工享受着和健全人一样的工资福利待遇。
积极为残疾人搭建文体活动平台。县上在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使他们在物质上不断丰富的同时,大力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周”等活动,全县各乡镇、社区积极组织残健
融合、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在精神上有了更多的寄托。积极开展残疾人运动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挑战自我,为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在甘肃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二届特奥会上,我县运动员共获得了六金、五银、一铜和一个个人风尚奖的好成绩。特奥运动员张学霞在全国第五届特奥会上勇夺两枚金牌。
巍巍龙首山下、涓涓金川河畔,春风沐着春雨,春雨荡着笑脸。在如今的永昌,济贫帮困助残已内化为一种长效机制、外化为一种自觉行动,形成为一种光荣传统,升华为一种执政理念。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时期,1.8万残疾人将受到26万永昌人民更多的呵护和支持,沐浴到党和政府更多的温暖和阳光,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更多的实惠!
第三篇:大美永昌——专题片解说词
大美永昌
◇张铭功 在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蜂腰”之上,镶嵌着一颗光华四射的璀璨明珠。它因神秘传奇的骊靬城,让东方文明与古罗马文化在这里撞击交汇;它因历史上的河西第一名寺圣容寺,而与敦煌莫高窟相映媲美;它因红西路军在这里浴血奋战,因镍都金昌在这里巍然崛起,而成为遐迩闻名的塞上明珠——永昌!永昌地处河西走廊中东段,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中西交通的咽喉。早在4000多年前,境内西大河流域和金川河畔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吸纳祁连冰雪,秉承先民智慧,勤劳智慧的永昌人民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世代耕牧,创造了灿烂的齐家文化、沙井文化和马家窑文化。西汉鸾鸟城、番和城遗址,东晋云庄山石窟,以及西夏石刻文、元代斡尔朵城、明代钟鼓楼,使永昌处处闪烁着古代文明的光辉。
公元前53年,一支东征失败后流落的古罗马兵团辗转来到中国,被汉王朝设骊靬县安置在今永昌县城南者来寨,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今天,在永昌县许多乡镇还能见到一些高鼻深目、毛发褐黄、眼睛灰蓝、体格高大,被当地群众称为“骊靬人”的居民。中国史学泰斗向达、冯承钧及美国的德效谦博士等众多专家学者考证指出,这些居民就是古罗马人后裔,骊靬城就是当年的安置罗马战俘城。这一发现引起中外史学界的巨大轰动,把中国的对外开放推前到了2000年以前,比马克〃波罗中国之行还要早1300多年。美国《时代周刊》等100余家海内外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成为国内独有的文化现象和研究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热点。与骊靬遗址相邻的祁连山河沟国家自然保护区,茂密的2-
家军阀浴血鏖战43天,最终兵败河西,喋血走廊。碧血黄沙,红旗漫卷,苍松翠柏,青山凝噎。永昌,是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停留时间较长、战斗最为惨烈、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出土红色文物最多的地方。“战永昌留下未竟志,继征程期待后来人”的深情喟叹,让缅怀先烈的人们一次次领略那震古烁今、感天动地的英雄诗章。
永昌,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国家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故乡——武威雷台公园,富有浓郁的裕固族风情的皇城大草原,中国“马都”祁连山皇家马场,“祁连雪皑皑,焉支草茵茵”的河西名山焉支山,与世界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如众星拱月般紧紧环绕在永昌四周,使永昌成为河西走廊休闲度假的绝妙胜地。深厚的历史积淀,铸就了多元而大气的地域文化。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金昌机场织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使永昌在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年林则徐途经永昌时,对永昌羊羔肉垫卷子大加赞誉,从此成为风靡河西的风味名吃。永昌培育的名贵鱼种金鳟鱼,更是宴席上的上品美味,也是全县数百家“农家乐”的主打菜肴。国内仅存的“卍”字灯会,雄浑奔放的骊靬节子舞,以及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永昌小曲、皮影戏、木偶戏等,无不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神秘的骊靬城,奇异的圣容寺,清秀的北海子,浓郁的西部情,四海宾朋正以睿智的目光,在这方宜居宜游宜业的热土上,畅游大奇大美的胜景,畅兴大紫大红的事业,畅享大尊大气的人生。骊靬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瞩目永昌,永昌——正期待您投资创业、观光旅游、共铸辉煌!
(注:本篇为旅游专题片《神秘之旅——永昌》解说词,制作时略有改动)-3-
第四篇:文档工作情况汇报片专题片解说词
云南配音网解说词范文标签:宣传片解说词专题片解说词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医院宣传片解说词公司宣传片解说词 银行宣传片解说词城市宣传片解说词旅游宣传片解说词招生宣传片解说词公路宣传片解说词 企业专题片解说词新农村专题片解说词税务专题片解说词运动会专题片解说词 交通运输专题片解说词 工商专题片解说词 民政专题片解说词 水利专题片解说词 林业专题片解说词 党建专题片解说词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 电力专题片解说词 电视台解说词
本文由云南配音网收集整理,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广告片配音专题片配音多媒体配音 电视直销英语配音,全国配音服务咨询热线:400-0303-60
3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面积721平方公里,全县有六镇三乡,人口30万。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和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杞麓湖镶嵌其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通海赢得“秀甲南滇”、“礼乐名邦”、“冠冕南州”之美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011年,通海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和县”发展战略,以建设“一县一城三基地”为目标,抓改革、调结构,抓生态、促发展,抓民生、建和谐,努力克服资金紧缺、自然灾害等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安定和谐的良好态势。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7亿元,增10%,完成财政总收入近6亿元,增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增3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460元,增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30元,增12%。
“烟、菜、花、畜”是通海的四大特色产业,2011年,通海县以打造滇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为目标,以强化基础、做强龙头、扩展市场、打造品牌、创新科技和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建设。以玉蒙铁路沿线水系恢复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快人畜饮水、除险加固、“五小水利”、防汛抗旱和中低产田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村容村貌整治、整村推进扶贫、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等项目,努力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培育一批市场型、文化型、技能型和创业型的新型农民。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年共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8件、人畜饮水工程20件,完成水利投资9000多万元。实施通畅工程27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28公里,完成土地整理1.8万亩、新增耕地1200亩,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7个、新农村建设项目18个、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2038户,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达28个。圆满完成烟叶收购任务,粮食、烤烟、蔬菜、花卉、畜禽、林果协调发展的特色农业体系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8亿元,增8.6%。
做好通海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为此,2011年,通海县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核心,抓思想教育、抓作风转变、抓团结干事、抓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圆满完成县乡党委换届,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补充修订了《县委工作规则》,党委领导体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习杨善洲和“三级联创”、“环湖党建”活动,强化日常管理,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窗口服务行业和“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276个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建设,12个村实现远程教育提档升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围绕科学发展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
信度。下派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66人到基层指导工作,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设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切实加强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和完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专项督查问责制度,健全工作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严格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狠刹各种不正之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艰难的探索,顽强的拼搏进取,在历史的回眸中,通海豪迈地镌刻下了辉煌的篇章。
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追求,昭示着通海在追求不息的雄关漫道上,必将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第五篇:第一书记工作片解说词(9.29)
创优文稿
片头
字幕:
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单位--机关干部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
他们,肩负一个神圣的使命--强基治软
山村第一书记
镜头清晨日出兰草村远景 蒲自英和同事行走在山间小路
字幕:2012年7月故陵镇兰草村
解说:蒲自英是云阳县委选派的第一批到后进村挂职的“第一书记”,今天,是她到兰草村上任的第一天。她没有选择坐摩托车,而是和陪同她前往的镇驻村干部一道,沿着崎岖的山路进村。
现场:介绍村干部认识、到办公室
镜头村公共服务中心外景、蒲自英整理办公室
解说:崭新的硬化公路、漂亮的村共公服务中心,让蒲自英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在全县都出名的后进村。
蒲同期声:这个办公室太脏了,灰尘都这么厚了。
解说:就在蒲自英打扫办公室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却将村公共服务中心的水源断了,蒲自英不得不带领村里的几个干部到现场了解情况。
现场:村民拒绝村办公室引水
同期:村文书
我们也是想到蒲书记第一天来嘛,把那管子接过来到我们办公室,好打扫一下卫生。同期:村民
1这个水是我们用来吃的救命水,你用去冲洗村办公室,我们就不得准他们来接。同期:村民
2要说现在还不是缺水的时候,用点水也不是好大个问题,主要对村头的几个干部心气不顺。
镜头蒲自英调解纠纷
解说:虽然成功调解了这起纠纷,但这件事也给蒲自英当场浇了一盆冷水。
采访故陵镇宣传委员、兰草村第一书记蒲自英: 兰草村之前我都听说过,这个村的工作有点难搞,但是没想到看到的比他们说的更难,就连从扶贫水池引点水到村办公室,群众都不干,没想到干群关系恶化到这个地步。
镜头④村容村貌、劳动的村民等空镜头
解说:兰草村是奉节县交界的偏远高山村,全村有18个组1046户4506人,幅员面积19.64平方公里,由原来的兰草、红云、柳元三个村合并而成。
采访故陵镇党委书记刘桂虎
兰草村幅员面积大,工作任务重,加之村支书统揽能力较弱,工作思路不清,班子不团结,遇事相互推诿,工作不主动,办事欠公正,干群关系紧张,各项工作难己顺利推进。
采访 村民 村并了一两年了,村干部也没来过,认不到。
镜头⑤相关资料画面 第一书记选派背景
解说:同兰草村一样情况的“后进村”,在云阳为数不少。
采访 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向青松
(介绍全县后进村情况)通过摸底调查,全县共有后进村XX个,他们的突出问题表现在XXX。
解说:云阳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从“三考”选拔的正科级干部、基层经验丰富的后备干部中选派了39名“第一书记”到村工作。突出抓好治软、治散、治穷,重点抓好“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落实党务、村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对第一书记整顿农村后工作情况实行一月一上报,一季度一通报,进行考核。第一书记到村后,以实际行动凝聚民心,给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活力,增强向心力和战斗力,点亮“后进村”希望之灯。
镜头⑦村景、行走
解说:与蒲自英一样被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还有票草镇统战委员邬春蕾。来丰乐村任职之前,他还是云阳县人和中学的教务处主任。
同期声 票草镇统战委员、票草镇丰乐村第一书记邬春蕾
只有从事这份工作后,才能体会到基层农村工作的艰辛,原来 在学校一天与学生打交道,基本上至少来说没得风吹雨淋,到农村基层来工作后,体会到这种艰辛,还是很不容易。
镜头⑧村景\开会
解说:丰乐村是票草镇最偏远的一个贫困村,邬春蕾思考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现场:看望村主任
镜头⑨ 走访群众
解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没在乡下呆过的邬春蕾,硬是走遍了丰乐村的每家每户。
同期声 票草镇统战委员、票草镇丰乐村第一书记邬春蕾 这个村是票草镇最偏远的一个村,不管是交通呀,地理位置,还有产业发展,以及其它方面的情况,都让人忧心,全村八个组,六百多户,总共两千多人,现在留在村里面的基本上是六十岁以上,还有就是小学生娃儿,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娃儿读书的,稍微有点能够独立外出务工的人,青壮年,基本上全部走了,留下的都是弱势人群在村里面。导制村里的发展跟不上,可以说这是我们镇最揪心的一个村。
镜头⑩林地、开动员会
解说:票草镇是云阳县传统的牛羊养殖大镇,面对退耕还林后丰富的林草资源,他决定动员丰乐村群众大力发展票草镇的特色产业--牛羊养殖。
同期声 票草镇统战委员、票草镇丰乐村第一书记邬春蕾 票草整个是多山,少地,现在退耕还林的发展这几年林地增多,草地覆盖量比较大,非常适合发展牛羊,而牛羊产业又是我们票草在县头可以说是个特色产业。我们丰乐村地理位置在这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想从这块来入手做些文章,跟村民思想上勾通过后把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解说:让邬春蕾没想到的是,原本在其它村发展得很好的牛羊产业,却受到了丰乐村群众的抵制。
现场:做村民工作
转场
解说:作为一名在机关工作多年的年轻女干部,蒲自英该如何担任“第一书记”、如何走好“后进村整顿”这步棋呢?
镜头11:蒲自英做村民工作、召集村干部见面会、思考
解说:面对“村级财务不公开、班子建设涣散”的烂摊子,蒲自英一家一户走访调研,一个多月下来,这个看上去文弱的女孩,走完了全村每一个组,拜访了近百个家庭,攀谈了十几个问题户。
采访故陵镇宣传委员、兰草村第一书记蒲自英 并村近两年了,村干部的管理都是实行一个包一坨,一个管一片的做法,也就是类似于村中村的搞法,这样好多群众都认不到村干部,村干部下其它户的机会也比较少,那么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组织几个村干部分组去开会,同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镜头12:走访\思考\做笔记\开会\群众看公开栏
解说:收集到村里第一手资料的蒲自英,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她工作的三板斧。
首先第一个就是将多年来没有公开的村级财务向群众公开。
现场:
解说:在蒲自英的坚持下,村里第一次清楚明白地公布了村级财务,班子形象在群众中逐渐好转。
采访 村民 原第一是做坨坨帐,现在我们村头干部好多事是粑在墙上的在纸上,大家都有各看得到,都是张榜公布的东西,我们大家放心。
镜头13村民劳作\班子进组\办公\民主测评会
解说:民心顺了,但村干部要得到群众认可,还得从干部自身上下功夫。针对班子里个别干部办事不公,经常不在岗情况,蒲自英在规范村级管理制度的同时,请示镇党委政府同意,决定对村里的班子进行适当调整。
而这一次,她却把决策权交给了村里的群众。
测评会现场:
镜头:覃长春养殖场/工作
解说:最终,村里的致富能人覃长春被群众推举为村主任助理,长期不在岗的罗桂双被免职.
采访故陵镇宣传委员、兰草村第一书记蒲自英
这样调整过后。现在的兰草村班子搭配得更加合理,特别是开展工作起来,新进来的村干部非常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在开展各项工作推进起来也比较顺利。
采访 故陵镇兰草村党支部书记 覃光军
蒲书记在我们村来了这几个月过后,把我们班子整顿好了,班子己经也建全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材至少比过去比较起来,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群众对这套班子还是比较满意,认为蒲书记来了过后,把我们村头搞得有板有眼,还是有了主心骨。
镜头14坐车走\与群众交谈\做工作
解说:为了打消群众对发展牛羊养殖的顾虑,邬春蕾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现场:劝村民养牛
解说:村民谭恒军丰乐村的养牛的能手,但苦于没有资金,无法扩大养殖规模. 现场:
邬:听村里反映,有了几年的历史了,喂了这么久了,各方面都懂一点,我们村里面的想法就请你来把村里的人都动员起来,来多喂点. 谭:要说养牛还是划得来,就是缺点本钱.
解说:为培育一批牛羊养殖大来户产生示范效应,邬春蕾主动为她担保协调贷款.今年,谭恒军的养殖规模由原来的四五头扩大到了三十多头。
采访 村民
像这个牛一头赚得到1000多块,卖了又买,一年可以养20到30头,赚个两三万块钱.
镜头:养殖场交谈\放牛
解说:在邬春蕾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动员下,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丰乐村就新增加了2户存在栏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肉牛养殖由原来的300多头增加到1200多头.
采访 票草镇党委书记 温跃武 这一批第一书记虽然没什么基层工作经验,但他们头脑开阔,有闯劲,也能够在农村工作中下深水,为我们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活力,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云阳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取得了立杆见影的效果。如今的兰草村,村干部处事情公道正派,老百姓办事方便,干群亲如一家,丰乐村致富有了好门路,发展有了新希望。
采访故陵镇宣传委员、兰草村第一书记蒲自英
我们下一步就是规划村里的发展,建立生猪协会,发展红辣椒和西瓜,带领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同期声 票草镇统战委员、票草镇丰乐村第一书记邬春蕾
今后的打算想办法把村里这条路修好,修通,这条路严重制约了村里的发展,学生娃儿上学,群众出行,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