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18:4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一篇: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1-30 来源: 广州日报

(2011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广州“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市后亚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这个总目标,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中心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3.4%左右;精心筹备、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着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利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形成的广州亚运精神更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新的动力源泉。“十二五”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广州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广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规划纲要》将广州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为广州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亚运后续效应的释放,将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新的持久动力。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广州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广州自身发展也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配置和集聚辐射功能亟待增强、体制机制制约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等问题。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基本要求是: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优化提升。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内外需相协调、速度效益质量相协调,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更加注重科教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教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联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花园城市”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广州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安全稳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城市和谐度和市民幸福感。“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效,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基本确立,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枢纽型基础设施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花园城市”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居国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切实改进,城乡人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城市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有效增强投资增长动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增强城市集聚消费功能。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商贸集聚区,加快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推进商贸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力培育各类专业消费市场,打造广州美食、广州时尚、岭南文化等消费品牌,引入国际优质品牌和特色商品,积极吸引旅游消费和外来消费;大力拓展内销市场;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努力建设国际消费服务中心。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切实发挥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展新兴消费领域,培育时尚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药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开发节能环保型消费,支持租赁、信用和网络等现代消费模式,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引领时尚、健康、绿色、低碳消费新潮流。大力开拓和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发挥城市化对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

有效扩大投资。继续加大轨道交通、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快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三旧”改造、中心镇、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区域开发,保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有效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产业投资规模,着力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坚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政府投资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自主创新等领域倾斜。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聚焦高端、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为导向,以功能区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高端化、战略性的现代服务业,擦亮“广州服务”品牌,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优化提升天河路、环市东路、北京路、上下九路、中山三路等都市商圈,精心打造珠江新城、琶洲地区、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等一批高端商贸集聚区,着力培育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大型展贸市场和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重点建设石油、化工、塑料、粮食、钢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着力提高“广州价格”话语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发挥广交会、中博会、广博会、广州国际汽车展等大型展会品牌效应,引进国际品牌展会,完善与国际营商规则接轨的高水平、专业化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以重大交通枢纽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手段,充分发挥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功能,重点建设空港、南沙、黄埔、广州保税区等国际物流园区和一批区域性、专业化物流园区(基地),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打造亚洲物流中心。提升港口功能,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对国际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依托国家级网游动漫、数字家庭、工业设计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建设,推动创意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层次。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建设国际旅 游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导总部企业进入珠江新城等优势突出的企业总部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具有研发、运营和结算功能的职能型总部机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着力建设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信息等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先导产业。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到2015年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自主品牌、自主技术,重点打造汽车、石化、重大装备、数控、造船、精品钢铁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广州在全球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加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主导、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加快突破、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汽车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链。紧扣高端研发和精密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环节,打造核电装备、轨道交通、楼宇装备、输变电重大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等国家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基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配套功能,打造产业链完善、环保节能的国家造船基地。构建华南钢铁材料研发、物流配送及交易中心,建设精品钢材产业基地,发展钢铁总部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从化“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发展农业会展、物流配送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业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改造提升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华南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

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引导,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依托重大枢纽型设施,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高效配置资源,有序整合空间,强化核心功能,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优化、发展协调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根据新、老城区不同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等老城区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产业转移步伐,依托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白鹅潭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临港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花都、番禺、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广州经济新的增长极。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南沙新区、东部门户功能区、北部生态经济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建成核心竞争力强、高端产业集聚、带动全省、辐射华南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依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长、竞争力强、辐射力大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以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为导向,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自主或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健全以信贷、担保、风险投资、保险保障为支撑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增城开发区、黄埔区为核心,加快建设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强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全面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建设智慧广州。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国际化信息网络枢纽。实施重点智能工程,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向智能化提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智能化业务处理和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型电子政府。普及智慧生活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智能化体系。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高端化。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创意和网络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加大专利、商标、版权、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国家商标、版权示范城市,大力创造、培育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完善全市标准化战略推进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贴息、担保、风险投资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高技能人才精工工程、万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区域人才合作,面向全球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建设低碳广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和发展指标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组织实施《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引导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制度约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加强集约节约科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立节水、节电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普及群众节约意识,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产品的使用。重视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项目合作,扩大政府绿色采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推进实施《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努力建设宜业宜居“花园城市”。继续开展水环境、空气环境、交通环境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珠江水系和珠三角城市空气污染联防联治,巩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成果。总结亚运经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环保相关政策,完善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环保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绿道网,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城乡森林体系、园林绿地体系、洁净水系、田园景观体系、生态旅游体系,构建广州绿色生态屏障。

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统领,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城市规划体系。坚持“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按照“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组 团发展、节约用地、适度规模”的原则,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重点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以生态组团为单元、生态廊道相隔离的“一主六副多组团”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打造新城市中轴线,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花都新华、从化街口、增城荔城三个片区中心,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三旧”改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促进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联动调整优化。加强城区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引导。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增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健全促进从化加快发展政策体系。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资源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快转制社区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衔接融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和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系统及连接北部、东部、南部产业功能区的高、快速道路和城市轻轨。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交通路网,全面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打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大力推进公交一体化,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强化水资源保护,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建立现代化水利及气象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能力强、结构优、效率高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供应与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水务、环卫、电力、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网、消防、人防以及环保、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水、电、气等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走上更加良性循环的轨道。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科学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权下放,强化区一级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责权明晰、关系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城市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实行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城市管理法规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善后相衔接的高效、务实应急体系,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改进流动人口和外籍人员服务与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协调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山区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精心打造若干个具有广州特色的名镇名村,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支持北部山区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北部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加强市内扶贫“双到”和对口帮扶,加快北部贫困地区脱贫奔康。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加快旧村改造和农村危破房改造,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城中村”改造。

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辐射带动功能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发挥广佛同城示范效应,促进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服务珠三角、服务华南、服务全国中促进城市的优化发展和功能提升。以广佛同城化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广佛同城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以广佛同城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协调合作机制,加快打造广佛肇经济圈,推进与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深化珠三角产业协作,促进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聚合区域高端资源和要素,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广州在金融、商贸、旅游、物流、会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互动合作。密切与全国重要区域及主要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在区域间便捷流动,推动珠三角地区与国内其他重点区域形成协调发展格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和支援地区发展工作。

强化枢纽性基础设施支撑功能。按照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及综合换乘枢纽建设,建成亚太地区复合型门户枢纽。优化港区功能布局,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扩展广州港服务腹地,将广州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抓住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一批干线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州铁路枢纽整体功能。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强化国家铁路公路主枢纽地位。加快综合性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打造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海港、空港及铁路联运一体化发展,建成线网合理、有效衔接、快速通达的城市轨道线网和高快速路网,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

八、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实施《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传统文 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质量。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广州现代化建设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强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为基础,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建设全国社区群众活动先行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级示范区。拓宽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和奖励原创性作品,大力发展群众文艺,努力创作具有岭南特色、时代特征、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壮大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和版权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博览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扶持一批有自主品牌、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扶持改制后的文化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以成功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契机,大力 15 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规范体育市场,培育国际性体育竞赛表演业品牌,着力打造国际体育交流中心。

深化文化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相适应、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先进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与管理,拓展先进文化传播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育岭南学派,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名人,逐步形成年龄梯次合理、专业分布均衡、整体素质优良、具备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实力的文化人才群体。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制定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出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历史文化品牌,凸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大力发展引领潮流的现代都市文化。继续办好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大型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城市文化氛围。大力开发利用亚运文化遗产。扶持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加强岭南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岭南文化品牌。着力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传播体系。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城市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输出文化产品层次,推动广州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相互交融。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牢牢把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核心,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 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与人互动发展的新型关系。继续抓好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深化市民文明行为教育,促进市民文明行为、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载体,让市民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社会价值和文明素质。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不断丰富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内涵,整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联网。规范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强失业监测及调控,健全就业失业预警机制。强化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城乡平等的职业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城乡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技工教育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登记条件,改善行政管理、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优惠安排等政策。合理调整劳动收入分配,完善最低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资多方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发挥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务交流与合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确保教育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统筹城乡规范化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促进 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中医药强市和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大做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品牌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建立覆盖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防灾救灾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发展老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增加社会慈善意识,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保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社保制度规范和整合。科学有效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扩大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减轻参保单位和参保人负担。(下转A7版)

(紧接A6版)完善社会保障市级统筹,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健全社会保险服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廉租房制度,基本形成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和商品房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的联动调解机制,发挥区(县级市)、街(镇)、居(村)三级平台作用,形成大综治大 维稳工作格局。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预防和大力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着力解决涉稳民生问题。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突出打击“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犯罪。深化流动人口、出租屋、机动车、重点场所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路子,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帮教管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基层安全规范化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反走私和海防工作。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挥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和防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按照总体部署、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综合配套的思路,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加快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推进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加快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进一步扩大区(县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探索开展重要战略性区域的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加强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健全聘用制度 和岗位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法定机构试点,逐步建立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产权多元化、市场化和资产资本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切实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加强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指导和扶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投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体制。深化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发展期货交易市场和综合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开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和保险业综合改革试验。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服务重心真正前移到社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居(村)委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大力发展、规范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积极培育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和管理并重的人口综合调控体系、监控评价体系 20 和人口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重点群体关爱帮扶机制、虚拟社会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十一、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立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产品竞争力、市场多元化、企业国际化战略,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深度开拓出口市场,积极发挥进口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调整和优化吸收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和跨国经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创新外向型企业管理和服务机制,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机制。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深入落实CEPA,深化穗港澳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南沙新区等与港澳合作重点区域,大力推进与港澳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积极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贸、现代农业、旅游和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和完善与东盟各国长期稳定的经贸对话协调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提升我市与东盟在投资、贸易、文化、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水平。继续深化与欧美日等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加快开拓俄罗斯、东欧、中东、大洋洲、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以推进穗港澳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紧密对接为突破口,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方式上加快与国际接轨,整体提升我市开放水平,增强我市参与国 21 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大力培育、引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人才。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运用和放大亚运效应,完善对外交流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搭建多元对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UCLG)联合主席城市的优势,全面加强与世界城市特别是国际友城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承办大型国际性会议、论坛等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大型对外交流活动。积极培育对外交流中介机构和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十二、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凝聚全市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蓝图,加强和改进对发展的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试点和法治广州创建工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充分发挥宗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做好侨务、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实施依法治市“五五”规划,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能力建设,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维护困难群众的法律权益。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加强“军民共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协调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参与支持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理论武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廉政文化,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好范文原创投稿

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形势,理清发展思路,科学编制《莱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和极不平凡的时期,我市既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也迎来了国家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等难得的历史机遇。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我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结构调整、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形势,机遇大于挑战。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区域之间正在展开新一轮较量,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国际新兴市场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机遇,国内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不断加速,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消费扩大、基础设施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十一五”的努力,我市港口、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承载力大幅提升,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叠加区域,国家战略层面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将显著改善我市的发展环境。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四大支柱产业仍以资源型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新步伐不快,现代服务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在民生事业方面,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十二五”时期全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为目标,抢抓三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龙头港、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重要能源基地、山东省重要滨海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国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前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制定“十二五”规划要坚持如下原则: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消费和出口拉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落后产能,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增长,五年再造一个新莱州。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全省30强县的位次进一步前移。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初步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政企联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争取到“十二五”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实现翻番增长,基本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全民享有社会保障。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建设继续加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5.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素质。膨胀壮大支柱产业。突出高端化、品牌化和链条化发展方向,以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为支撑,做大做强黄金、机电、建材和化工等支柱产业,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抢占制高点,聚集高端要素,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发展新能源、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初步形成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设备、新工艺改造食品工业、工艺品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产业,加强质量标准、市场、品牌等要素建设,促进关联企业纵向配套延伸、横向协作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定不移地做大总量,提高比重和层次,确保服务业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现代物流业,依托莱州港,高标准规划建设莱州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一批临港、陆路物流园,重点发展液体化工品、矿石、煤炭、建材、原盐等货种物流业务。旅游会展业,高起点规划建设省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滨海度假和文化休闲为核心,建设富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以云峰山、大基山、寒同山和中华月季园等山林景观资源为依托,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带。房地产业,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商业、文化、旅游等高端、优质、规模地产。商贸流通餐饮业,按照优化市区、辐射农村的思路,调整商贸业空间布局,形成商贸集聚中心、社区购物中心和农村便利店等多层次、全覆盖的商业贸易发展格局。突破发展潜力产业。培育壮大金融、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7.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着力调整农业结构,保持生物育种的领先地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油生产。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的发展思路,搞好粮食高产攻关,努力提高粮食种植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果蔬业,加快推进设施栽培,提高单产和质量;现代渔业,稳定发展生态养殖,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畜牧业,重点发展肉鸡、蛋鸡和生猪生产,推广畜牧业规模化健康养殖。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和粮食加工五大龙头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标准化管理,发展品牌农业。按照“有龙头示范带动,有经营机制创新,有质量控制措施,有知名产品品牌”的“四个有”要求,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壮大品牌农业。

三、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进一步提升莱州港的核心地位,建设三山岛临港产业区、高技术机电和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五个产业聚集区,形成“一港五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8.建设黄河三角洲区域龙头港。以建设黄河三角洲区域龙头港为目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物流体系,提升港口物流功能,增强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区港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莱州港及港口配套设施向大型、深水、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服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能力。到2015年,港口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吞吐能力突破亿吨。

9.做强五大产业聚集区。以黄河三角洲莱州临港产业区为支撑,构筑贯通全市的沿海临港产业发展隆起带,成为聚集产业、吸纳就业的重要区域。三山岛临港产业区。发挥莱州港优势,发展临港物流业、临港加工业、滨海生态旅游业和黄金产业,打造成为辐射黄河三角洲的航运物流中心,建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临港产业聚集区。高技术机电和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区。发展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建成生态型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粮食、蔬菜、花木、水产品等苗种繁育,建设外向型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成国内领先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滨海度假和文化休闲为主要开发方向,培育发展旅游产品,建成特色鲜明的滨海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四、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支撑能力

统筹基础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完善电力、交通、水利、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10.优化电源布局和电网结构。以提高智能化水平为目标,着力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智能化电网。科学合理有序发展风电产业,推进莱州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完成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火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推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11.建设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体系。争取率先开工建设莱州至滨州沿海高等级公路(莱州段),推进莱州至平度市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公路及文三路拓宽工程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运功能,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交通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实施德龙烟铁路(莱州段)扩能改造,建设华电疏运专用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提高“村村通”水平。

12.强化水利保障。围绕提高水资源供给、水灾害防御和水生态保护三大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设平原水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保障体系。加强水库除险加固、水闸加固、河道治理、防潮堤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土保护和水系工程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体系。

13.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信息产业、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应用。完善电信传输网、移动通信网、有线广播电视网等基础设施,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开发广电宽带网络多功能业务。加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工程建设,推进商务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市民卡等社会事业信息化进程。

五、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构筑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14.做强中心城区。全面落实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加快实施城建重点工程,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做好城市绿化。加强城市管理,抓好城市社区建设,提高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功能。建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15.加强三山岛辅城区和镇街驻地建设。按照扩大规模、增强功能、彰显特色的要求,统筹莱州工业园区、省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加快港口扩建、临港产业发展步伐,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滨海新城区。加强镇街驻地建设与全市总体规划建设的衔接融合,强化产业支撑,推动镇街驻地向区域性人口聚集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方向发展。做好沙河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

16.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镇一体发展。新建主城区公交枢纽站,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各片区交通功能有序衔接。加快城市供排水管网更新改造,扩大现有水厂供水能力,新建莱州工业园区、土山镇水厂。扩建莱州市污水处理厂,分期分批完成经济开发区、莱州工业园区、沙河镇、平里店镇、朱桥镇、金城镇6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建设莱州工业园区、土山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扩大燃气、供热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17.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稳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产业集中发展、服务集中实施,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深入开展村庄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四有村庄”工程,力争所有规划保留村庄达到有覆盖全村的硬化街道、有统一的垃圾处理和供排水系统、有标准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有较完备的社区服务项目的“四有”标准。加大对驿道镇、郭家店镇的帮扶力度,探索建立有利于东南山区保护和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

六、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幸福莱州。

18.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重点解决困难群体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强化对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指导服务,鼓励自主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19.发展文教卫生体育事业。教育体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抓好幼儿园布点建设,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文化事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活跃艺术创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卫生事业,强化政府责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各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实现城市人口全覆盖,基本建立起覆盖广大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适时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建设文明平安城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和未成年人“心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平安莱州”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覆盖城乡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七、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21.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实施胶东引黄调水(莱州段)沿线生态防护林、沿海生态防护林、水库水源涵养林、沿河流域生态经济林等造林工程。加强生态涵养区保护。重点加强东南山区生态控制区和沿海资源区的保护,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达标。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严格执行休渔期和禁渔区制度,建设莱州湾国家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示范基地。

22.强化环境保护。健全工业污染防控体系,实施污染物治理再提高工程。突出抓好塑料加工、石材加工、盐及盐化工、轻烧镁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和粉子山、黑羊山粉尘治理。严格控制新上矿山开采加工和海水养殖项目。加强农村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3.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土地资源,全面清理存量土地,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并纳入政府土地储备。水资源,加大城市节水力度,鼓励再生水、中水回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矿产资源,严禁滥采矿产资源,制定合理开发方案,重点对黄金、卤水、大理石、菱镁矿等重要矿产资源进行有序高效开发,对资源镇进行接续产业培育。

24.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不断降低黄金、盐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完善发展黄金、盐及盐化工、建材、电力、农业废弃物5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争取设立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

八、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政企联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2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博士后或院士创新实践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培养人才和共同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单位和个人按照市场化机制兴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市外各类机构到莱州开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务。抓好科技孵化器建设。

26.强化人才智力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项目引才工程,把引进企业高级人才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7.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统计体系和考核机制。经济领域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好财政资金放大和示范作用。创新融资体系,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海域使用权制度改革,推动林权有偿转让和流转,加强矿业权规范管理。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城乡社区体制改革。

28.构建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争取莱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发挥好莱州港保税仓库作用,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区域合作融合。加强与省内重要城市及北京、天津等地的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增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的经济联系,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强产业对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协作配套水平,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出口市场。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进程,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

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9.增强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党的领导是实现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市各级党委要加强学习,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发展模式。

30.充分发挥民主法治保障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支持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公民参政议政渠道,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发展上来。

31.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动力。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山东省委和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胜利实现莱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此件公开发布)

第三篇: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1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广州“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市后亚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这个总目标,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中心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3.4%左右;精心筹备、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着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利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形成的广州亚运精神更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新的动力源泉。

2.“十二五”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广州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广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规划纲要》将广州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使命,为广州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亚运后续效应的释放,将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新的 持久动力。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广州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广州自身发展也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配置和集聚辐射功能亟待增强、体制机制制约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等问题。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谋划广州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基本要求是: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优化提升。调整需求结构、产 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内外需相协调、速度效益质量相协调,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主体地位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更加注重科教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化科教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联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花园城市”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广州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安全稳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城市和谐度和市民幸福感。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效,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基本确立,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 市。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枢纽型基础设施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花园城市”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居国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切实改进,城乡人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到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城市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有效增强投资增长动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 面。

5.增强城市集聚消费功能。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商贸集聚区,加快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推进商贸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力培育各类专业消费市场,打造广州美食、广州时尚、岭南文化等消费品牌,引入国际优质品牌和特色商品,积极吸引旅游消费和外来消费;大力拓展内销市场;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努力建设国际消费服务中心。

6.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切实发挥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7.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展新兴消费领域,培育时尚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药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开发节能环保型消费,支持租赁、信用和网络等现代消费模式,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引领时尚、健康、绿色、低碳消费新潮流。大力开拓和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发挥城市化对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

8.有效扩大投资。继续加大轨道交通、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快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三旧”改造、中心镇、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区域开发,保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有效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产业投资规模,着力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坚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政府投资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自主创新等领域倾斜。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聚焦高端、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为导向,以功能区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高端化、战略性的现代服务业,擦亮“广州服务”品牌,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优化提升天河路、环市东路、北京路、上下九路、中山三路等都市商圈,精心打造珠江新城、琶洲地区、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等一批高端商贸集聚区,着力培育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大型展贸市场和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重点建设石油、化工、塑料、粮食、钢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着力提高“广州价格”话语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发挥广交会、中博会、广博会、广州国际汽车展等大型展会品牌效应,引进国际品牌展会,完善与国际营商规则接轨的高水平、专业化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以重大交通枢纽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手段,充分发挥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功能,重点建设空港、南沙、黄埔、广州保税区等国际物流园区和一批区域性、专业化物流园区(基地),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打造亚洲物流中心。提升港口功能,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对国际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依托国家级网游动漫、数字家庭、工业设计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建设,推动创意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层次。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大 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导总部企业进入珠江新城等优势突出的企业总部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具有研发、运营和结算功能的职能型总部机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着力建设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信息等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10.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先导产业。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到2015年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11.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自主品牌、自主技术,重点打造汽车、石化、重大装备、数控、造船、精品钢铁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广州在全球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加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主导、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加快突破、整车与零部 件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汽车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延伸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链。紧扣高端研发和精密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环节,打造核电装备、轨道交通、楼宇装备、输变电重大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等国家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基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配套功能,打造产业链完善、环保节能的国家造船基地。构建华南钢铁材料研发、物流配送及交易中心,建设精品钢材产业基地,发展钢铁总部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2.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从化“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发展农业会展、物流配送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业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 务。改造提升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华南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

13.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引导,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依托重大枢纽型设施,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高效配置资源,有序整合空间,强化核心功能,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优化、发展协调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根据新、老城区不同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等老城区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产业转移步伐,依托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白鹅潭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临港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花都、番禺、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广州经济新的增长极。

14.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南沙新区、东部门户功能区、北部生态经济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建成核心竞争力强、高 端产业集聚、带动全省、辐射华南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依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长、竞争力强、辐射力大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15.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以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为导向,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自主或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健全以信贷、担保、风险投资、保险保障为支撑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增城开发区、黄埔区为核心,加快建设东部高新技术产 业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强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全面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16.加快建设智慧广州。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国际化信息网络枢纽。实施重点智能工程,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向智能化提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智能化业务处理和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型电子政府。普及智慧生活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智能化体系。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高端化。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创意和网络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

17.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加大专利、商标、版权、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国家商标、版权示范城市,大力创造、培育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完善全市标 准化战略推进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贴息、担保、风险投资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

18.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高技能人才精工工程、万名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区域人才合作,面向全球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建设低碳广州。1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和发展指标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组织实施《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引导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20.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制度约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加强集约节约科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立节水、节电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普及群众节约意识,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产品的使用。重视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项目合作,扩大政府绿色采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21.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推进实施《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努力建设宜业宜居“花园城市”。继续开展水环境、空气环境、交通 环境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珠江水系和珠三角城市空气污染联防联治,巩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成果。总结亚运经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环保相关政策,完善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环保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绿道网,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城乡森林体系、园林绿地体系、洁净水系、田园景观体系、生态旅游体系,构建广州绿色生态屏障。

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22.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统领,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城市规划体系。坚持“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按照“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组团发展、节约用地、适度规模”的原则,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重点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以生态组团为单元、生态廊道相隔离的“一主六副多组团”城 市空间结构。着力打造新城市中轴线,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花都新华、从化街口、增城荔城三个片区中心,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三旧”改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促进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联动调整优化。加强城区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引导。

23.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增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健全促进从化加快发展政策体系。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资源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快转制社区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衔接融合。

24.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和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系统及连接北部、东部、南部产业功能区的高、快速道路和城市轻轨。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交通路网,全面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打造高效快捷的城乡交通路网体 系。坚持公交优先,大力推进公交一体化,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强化水资源保护,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建立现代化水利及气象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能力强、结构优、效率高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供应与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水务、环卫、电力、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网、消防、人防以及环保、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水、电、气等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25.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走上更加良性循环的轨道。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科学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权下放,强化区一级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责权明晰、关系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城市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实行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城市管理法规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善后相衔接的高效、务实应急体系,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改进流动人口和外籍人员服务与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26.协调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山区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精心打造若干个具有广州特色的名镇名村,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支持北部山区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北部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加强市内扶贫“双到”和对口帮扶,加快北部贫困地区脱贫奔康。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加快旧村改造和农村危破房改造,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城中村”改造。

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辐射带动功能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发挥广佛同城示范效应,促进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服务珠三角、服务华南、服务全国中促进城市的优化发展和功能提升。

27.以广佛同城化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广 佛同城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以广佛同城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协调合作机制,加快打造广佛肇经济圈,推进与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深化珠三角产业协作,促进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28.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聚合区域高端资源和要素,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广州在金融、商贸、旅游、物流、会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互动合作。密切与全国重要区域及主要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在区域间便捷流动,推动珠三角地区与国内其他重点区域形成协调发展格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和支援地区发展工作。

29.强化枢纽性基础设施支撑功能。按照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及综合换乘枢纽建设,建成亚太地区复合型门户枢纽。优化港区功能布局,加强港口能力建设,扩展广州港服务腹地,将广州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 港。抓住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一批干线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州铁路枢纽整体功能。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强化国家铁路公路主枢纽地位。加快综合性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打造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海港、空港及铁路联运一体化发展,建成线网合理、有效衔接、快速通达的城市轨道线网和高快速路网,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

八、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实施《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30.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质量。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广州现代 化建设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强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31.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为基础,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建设全国社区群众活动先行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级示范区。拓宽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和奖励原创性作品,大力发展群众文艺,努力创作具有岭南特色、时代特征、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壮大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和版权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博览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扶持一批有自主品牌、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扶持改制后的文化事业单位真正成 为市场主体,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以成功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规范体育市场,培育国际性体育竞赛表演业品牌,着力打造国际体育交流中心。

32.深化文化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相适应、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先进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与管理,拓展先进文化传播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育岭南学派,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名人,逐步形成年龄梯次合理、专业分布均衡、整体素质优良、具备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实力的文化人才群体。

33.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制定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出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历史文化品牌,凸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大 力发展引领潮流的现代都市文化。继续办好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广州)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大型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城市文化氛围。大力开发利用亚运文化遗产。扶持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加强岭南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岭南文化品牌。着力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传播体系。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城市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输出文化产品层次,推动广州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相互交融。

34.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牢牢把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核心,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与人互动发展的新型关系。继续抓好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深化市民文明行为教育,促进市民文明行为、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载体,让市民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社会价值和文明素质。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 神,不断丰富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内涵,整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35.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联网。规范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强失业监测及调控,健全就业失业预警机制。强化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城乡平等的职业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城乡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技工教育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登记条件,改善行政管理、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优惠安排等政策。合理调整劳动收入分配,完善最低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资多方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发挥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务交流与合作。

36.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确保教育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统筹城乡规范化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中医药强市和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大做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品牌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建立覆盖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防灾救灾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发展老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加强慈善公益宣传,增加社会慈善 意识,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37.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保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社保制度规范和整合。科学有效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扩大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减轻参保单位和参保人负担。完善社会保障市级统筹,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健全社会保险服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廉租房制度,基本形成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房和商品房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38.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的联动调解机制,发挥区(县级市)、街(镇)、居(村)三级平台作用,形成大综治大维稳工作格局。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预防和大力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着力解决涉稳民生问题。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突出打击“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 犯罪。深化流动人口、出租屋、机动车、重点场所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路子,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帮教管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基层安全规范化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反走私和海防工作。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挥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和防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按照总体部署、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综合配套的思路,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9.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 行为,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加快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推进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加快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进一步扩大区(县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探索开展重要战略性区域的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加强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法定机构试点,逐步建立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0.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产权多元化、市场化和资产资本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切实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加强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指导和扶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投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建投 融资体制。深化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发展期货交易市场和综合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开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和保险业综合改革试验。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41.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管理服务重心真正前移到社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居(村)委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大力发展、规范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积极培育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和管理并重的人口综合调控体系、监控评价体系和人口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重点群体关爱帮扶机制、虚拟社会建设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十一、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立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42.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产品竞争力、市场多元化、企业国际化战略,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深度开拓出口市场,积极发挥进口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调整和优化吸收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和跨国经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创新外向型企业管理和服务机制,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机制。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43.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深入落实CEPA,深化穗港澳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南沙新区等与港澳合作重点区域,大力推进与港澳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积极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贸、现代农业、旅游和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和完善与东盟各国长期稳定的经贸对话协调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提升我市与东盟在投资、贸易、文化、资源

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水平。继续深化与欧美日等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加快开拓俄罗斯、东欧、中东、大洋洲、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44.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以推进穗港澳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紧密对接为突破口,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方式上加快与国际接轨,整体提升我市开放水平,增强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大力培育、引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人才。

45.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运用和放大亚运效应,完善对外交流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搭建多元对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UCLG)联合主席城市的优势,全面加强与世界城市特别是国际友城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承办大型国际性会议、论坛等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大型对外交流活动。积极培育对外交流中介机构和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十二、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凝聚全市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46.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蓝图,加强和改进对发展的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7.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试点和法治广州创建工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34 民主化、法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充分发挥宗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做好侨务、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实施依法治市“五五”规划,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能力建设,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维护困难群众的法律权益。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48.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

动,加强“军民共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协调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参与支持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49.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理论武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廉政文化,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监督管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凝聚党心民心,形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31日 10:15 来源:太原日报 编辑:聚焦山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2010年12月25日中共太原市委第九届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网聚焦山西】综合编辑:“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太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太原市实现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太原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以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为战略着力点,迎难而上保增长,坚定不移促转型,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率先制定实施绿色标准体系,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三农”工作得到加强,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特色文化名城雏形显现;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和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发展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和谐太原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稳步实施,太原城市圈建设进入国家支持层面,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太原市又好又快发展。山西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为太原市充分发挥省会综合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将给太原市改革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全省大力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太原市发挥龙头作用、拓展发展空间。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为太原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为太原市加快赶超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上下争先争上、奋力拼搏,形成了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太原市发展不足、投资不足、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内生能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功能不完善,承载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仍很脆弱,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体制机制创新滞后,办事效率低下,发展环境不宽松;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相对薄弱,城乡居民收入不高,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与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率先意识、一流意识、稳定意识和安全意识,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努力在加快转型中实现跨越。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把太原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对全省的带动力有效提升。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需求、要素结构趋向合理,城乡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规模稳步扩大,建设水准明显提升,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提高,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太原晋中同城化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东西两山生态恢复、绿化和汾河流域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生态系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城市文化建设有效推进。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取得实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效。绿色标准化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执行力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二、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努力建设绿色产业之城

太原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必须把推进工业新型化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走“新兴化、高端化、园区化、集群化、循环化、信息化”的路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

(5)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眼于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产业,推进省城主导产业高端化,引领全省产业绿色转型。以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为方向,大力发展重型机械和矿用成套设备、铁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重大先进装备产品,建设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不锈钢、高性能特种钢、高性能镁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在研发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实现由“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建设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研发制造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和静脉产业、生物医药、信息产业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6)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深加工和制成品,提高附加值,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市场高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坚持上大关小、扶优汰劣,推进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重组,促进上下游产业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支持煤焦、电力、冶金等企业转型发展,拓展产业新领域。鼓励大型煤焦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在郊县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由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以产能置换为基础,以发展焦化工业园为重点,提高焦化产业水平和集中度。

(7)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大幅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着眼于建设“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大力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园区,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着眼于建设“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充分利用都市圈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体现三晋文化符号和元素的一流旅游线路、景区和景点,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品牌形象,尽快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着眼于建设“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以“能博会”为平台,拓展规模、丰富内容、扩大影响,打造会展业知名品牌。着眼于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把金融业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完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区域性金融调控、金融信息、票据交换及资金汇集功能。巩固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加快服务外包、信息技术等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业,促进家政、养老和社区服务上水平,不断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领域。

(8)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大园区战略。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园区承载”的模式,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经济园区,夯实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合作,广泛吸引全球产业和资本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发展一批集团化经营的绿色产业。以“大招商、招大商”为抓手,实施“绿色百强”工程,引进建设一批千亿级、百亿级、十亿级的产业转型重大项目,构筑新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新型化和市域城镇化的抓手,加快现有园区扩区步伐,创新园区体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聚,努力构建企业集群扩张、创新活力勃发、优秀人才向往、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高地。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以产业循环化为基本途径,开发一批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全面推进各类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精、尖延伸,向资源转化的技术前沿进军,充分利用产业间的耦合关联效应,开发高端产品,构建具有太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各领域的循环理念,从企业小循环入手,向区域中循环拓展,最终形成社会大循环。

三、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提升省城集聚辐射力

以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按照“扩大规模、提高水准、完善功能、加强管理、彰显特色”的要求,以新城建设为龙头,引领老城改造,促进古城开发,新上大型项目要按一流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推动太原晋中同城化,加快全省市域城镇化进程。

(10)建设一流新城。立足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结合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和晋阳湖开发,在城市南部、汾河两岸建设国际一流、组团式布局的新城,五年初具规模,十年全部建成。新城规划、建设、管理要以现代化为基干、以特色化为神韵、以人性化为根本,撷取国内外新区建设之精华,融汇湖光山色之灵气,彰显具有太原文化特色的现代都市风貌。以一流的规划布局新城。引进国际顶级规划团队,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把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与现代建筑群落有机结合起来,勾勒出层次分明的天际线、山际线、水际线,实现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与组团功能的高效耦合,引入现代高科技建造生态城市的模式,体现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的现代文明追求,使新城规划反映独特的灵气神韵和人文情怀,做到环境艺术与特色建设兼收并蓄、历史传统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自然风光与人工塑造珠联璧合,打造“第三代城市”典范,绘就新太原建设的新地标、新名片。以一流的标准建设新城。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建设好新城的每幢建筑、每块湿地、每片园林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加强工程监管,严格施工质量,确保把所有工程都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成为承载现代文明的传世之作。以一流的水平管理新城。对照国内外先进管理标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化管理方法,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技术等手段强化管理,形成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格局,实现新城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无缝对接。

以新城建设引领老城改造,促进古城开发。用新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推进老城改造,提升老城品位。倡导绿色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地铁、轻轨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快速化路网布局,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构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通达率。完善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大片区开发、城中村改造和小街小巷整治力度,疏解老城密度,增加公共绿地、园林面积,打造靓丽风貌。与新城建设相适应,适时启动古城开发,展示2500年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和文明进程。加快推进“大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融合连片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县城、中心城镇集聚,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小城镇。

(11)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关键是突破投资约束“瓶颈”。创新融资模式,构建符合国家政策的多元化融资平台。做好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篇大文章,对商业性开发用地,要强化和改进土地征收、储备、整理和出让等各环节的管理,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升值空间最大、经营业绩最好的融资平台上去,形成储备、增值的循环链条,为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积极引进太钢、太重、焦煤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民营企业参与融资平台建设,提升融资平台的偿债和抗风险能力。充分利用道桥收费权、管网经营权、广告经营权等城市地上、地下资源,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注入到融资平台中,采用抵押、质押等方式,经营城市资产,实现城市公用资源增值最大化。拓展融资渠道,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引入BOT、BT、TOT、信托等投融资方式,注重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争取世行贷款,发行城市建设债券,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12)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和都市圈建设。按照“产业同链、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旅游同线”的原则,统一规划,协调功能,整合空间,稳步推进两市道路、轨道交通、公交运营、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化、旅游、户籍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同城共建、再造新区、培育极核”的推进战略,启动两市结合部的“共建区”,共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努力打造发展新引擎。进一步加强与晋中、阳泉、吕梁、忻州等市的区域合作,建设太原盆地西部工业密集带、东部旅游密集带、汾河生态带,稳步推进“广域同城化”。

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13)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种植业和先进的园艺业、集约的畜牧业、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推进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大幅提高农业产出效益。鼓励发展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窗台农业、餐桌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加强“农超”、“农企”对接,构建集加工型、科技型、多元型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的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保护制度,提高生产经营收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土地补偿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5)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继续搞好重点推进村建设,启动实施新农村连片建设提升工程,加强公路、水利、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提升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确保其长期稳定发挥作用。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和村庄硬化、绿化、净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继续实施扶贫工程,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帮扶力度,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16)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推进县域工业化作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核心,按照“产业互动、工农融合、城乡一体”的模式,以园区为载体,以引资引项引企为手段,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市区工业向县域地区转移,鼓励各类企业到“一市三县”投资兴业,吸引项目和产业向县域工业园区集聚,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积极发展规模大、水平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形成产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17)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发展村镇银行,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新鲜空气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的重要保障。以西山地区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彻底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把太原建设成为蓝天白云之城;实施东西两山造林工程,做好汾河、城市其它水系和保护地下水的文章,把太原建设成为青山绿水之城。

(18)建设蓝天白云之城。以控制工业污染为重点,加快搬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准入门槛,主城区内一律不准新上有污染的项目。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步伐,使市内所有企业达到全国同行业一流排放水平。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彻底解决城中村小锅炉问题,有效治理烟尘污染。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加快热源、热网建设,用2-3年时间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快“气化太原”建设,探索“四气合一”机制,实现城镇居民和工业用气全覆盖,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绿化太原”建设,坚持“拆违建绿、拆旧补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高标准推进市内园林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率。加快“净化太原”建设,抓好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和工业废渣资源化,促进产业向循环化、低碳化、生态化转型。采取洒水降尘、提高机扫率、篷盖等强有力的措施,有效治理道路扬尘。进一步强化管理,认真落实节能环保责任制,强化空气质量监测和考核,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使市民重新感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宜人景象。

(19)建设青山绿水之城。把西山地区作为生态建设示范区,按照“城市扩容、土地增效、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的要求,实施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联动推进,全面启动河流湖泊治理工程,建设生态环保、绿色宜居的新区域。以东西山为重点,采取生态补偿、荒山认养、产业化开发、义务植树等方式,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狠抓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东西山绿化任务,构筑省城生态绿色屏障。以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环保行动计划和“城乡清洁”工程,突出抓好垃圾处理和废旧物品综合利用。继续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程,严格实行娄烦等水源地保护区环境准入制度,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逐步实现汾河流域生态恢复和水源涵养。加强对市区13条边山支流和城市污水的综合整治,精心打造城市水系。加强水资源管理,构建节水管理法规体系,推进废水资源化,严格执行地下水保护、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城市,再造山青水秀新太原。

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整合省城创新要素,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夯实科学发展的人才、智力基础,建设全国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

(20)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科技进步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民生建设紧密结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强化产学研联盟,积极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力争在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信息网络、现代都市农业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步伐,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科技资源向园区、企业集聚,实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新突破。加强科技与金融、保险相结合,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构建科技多元化融资体系。

(21)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太原大学建设,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机制,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教育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继续实施“百校兴学”工程,均衡城乡教育资源,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着力破解“上学难、择校热”等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2)建设人才强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人才政策创新,重点抓好“869”人才发展计划,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以转型跨越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培养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建立健全柔性引才机制,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一流人才来太原创业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贡献评价人才,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公平正义、成果共享”,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建立覆盖城乡、健全完备、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强化社会管理创新,让城乡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23)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创业和就业支持服务体系。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就业,以壮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以大项目实施扩大就业,以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以完善困难家庭援助保障就业。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强化劳动执法和监察,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4)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完善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取缔各种非法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5)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统筹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着力扩大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加大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建设,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慈善事业和红十字事业,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26)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实现收入与消费互相促进、协调增长。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

(27)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品集中采购信息系统,降低药品价格,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加强监管,促进有序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善出生人口素质。

(28)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优先供应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性住房全覆盖。启动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建设,适时调整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门槛。探索“限价房”建设途径。全面完成国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创新拆迁工作模式,构建和谐拆迁机制。

(29)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抓住太原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的机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为着力点,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性问题,重点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规范房地产市场、优化交通环境、实施“天网”和“双百”强基工程、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联调工作体系、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形成较为完善配套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人防建设。完善和健全自然灾害、医疗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平安省城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维护省城社会和谐稳定。

(30)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安全技术和装备设施保障。以煤炭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覆盖所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现场管理,狠抓全员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特色文化名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3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健全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场,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2)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积极改造传统媒体,加强新兴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推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等事业,培育太原文化品牌。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3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影视制作和动漫游戏等产业,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优化文化发展空间布局,打造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晋祠景区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和品牌,规划、保护、修复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历史建筑。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实现由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3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传承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围绕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培育上下同心、奋力争先的精神追求,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太原、建设太原的巨大热情。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九、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率先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35)全方位开展“对标”活动。按照“对照一流,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奋力赶超”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对照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标准,严格检查自身工作,无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还是民生关怀、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要树立“要干就干最好、要做就做第一”的思想,自觉在全国同行业中找出工作水平、管理水平一流的“标杆”,明确各自的赶超目标,寻找与一流水平的差距,紧盯“标杆”,创新思路,制定措施,细化分解目标,落实具体责任,使每个部门、岗位、环节都明确努力方向,把差距当作潜力,把压力变为动力,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达到一流水平。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工作争一流,保证全市各项工作创一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跨入一流的省会城市行列。

(36)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先行区。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率先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矿区企业分离办社会的投入机制,勇于在经济转型、土地管理、项目审批制度、金融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用好用足各类政策。争取设立接续替代产业援助基金,建设太原保税区,当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排头兵。

(37)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学设置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推进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的重心下移到县(市、区)。推行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公共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完善统计调查监测网络,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严格依法行政,优化权力运行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各项改革,促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38)深入推进各项经济改革。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形成统一、开放、流动的要素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39)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着力消除制约民间资本的制度性障碍,降低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准入范围,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资源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以融资为重点的民营企业服务平台,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40)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招商载体建设,采取增资扩股、收购兼并、产业链招商等引资方式,推动以项引项、以企引企、以资引资、以商招商,重点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品牌和战略投资者,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努力培育壮大自主品牌,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品牌、附加值高的商品出口,加大对高新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力度。构建高层次论坛、展会等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太原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41)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国内各经济区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形成良性互动、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快融入京津冀蒙一体化进程,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支撑点。加快与中部省会城市的联合协作,打造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利益共同体”。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的战略合作,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拓展发展空间和市场,全面提高经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42)优化发展环境。树立一流的服务意识,打造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不作为和过错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公开、收费公示、信息公开等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积极推进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核心、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搭建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对外形象。

十、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

(43)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把握方向,谋划全局,统筹协调,推动发展,确保中央、省委、市委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带领广大党员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更廉的政风,投入到转型跨越发展的宏伟事业中。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干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建设一支干事创业、勇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在全市形成有利于转型跨越发展的用人导向。

(44)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依法治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搞好普法教育,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45)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积极落实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强化制度建设,以机制保障制度落实。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大力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和右玉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奋力赶超,为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把太原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而奋斗!

第五篇:中共安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安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安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开创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安庆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多重自然灾害影响,扎实推进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迈入了转型发展、奋力崛起的新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千亿安庆”目标可望如期实现。预计2010年,财政收入超过110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均增长23.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20.9∶45.8∶33.3调整为16.3∶48.4∶35.3。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顺利实施骨干企业翻番和园区经济倍增“两个计划”,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300亿元,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安庆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国家级,全市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城乡统筹取得新成效。城市区划调整顺利完成,“双百”城市框架基本建成,皖西南中心城市地位得以确立。国家园林城市成功创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40%以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和发展活力显著提高。对外贸易首超6亿美元,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超过1800亿元。民生水平得到新提升。农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成功举办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平安安庆”建设成效明显。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丰硕,“创先争优”活动有效开展。各级领导班子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有效保证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十一五”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未来五年安庆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入重要阶段,特别是随着宁安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我市“三省交界、四圈交汇”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产业升级的条件更加有利;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我市得到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站在“生产总值达千亿、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崭新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高,人均发展水平仍然靠后,欠发达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统筹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肩负着做大总量与提 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创安庆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新推动、园区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走在皖江发展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关键要落实好加快发展、加快转型两大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围绕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崛起,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加快发展。必须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继续实施“3231”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工业强市,壮大提升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和十亿元项目。发挥园区带动作用,增强发展综合实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提供支撑。

———坚持转型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三产兴市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用足用活先行先试权,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强势招商,加速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把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坚持统筹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加强规划引领,实行分类指导,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进程。

———坚持和谐发展。必须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力争“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主导产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稳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良好。

———统筹发展成效显著。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建立,皖西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宜居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城和中心镇协调发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体制机制。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外来投资和外贸出口成效明显,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有效提升。

二、坚持工业强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两轴六组团”的产业框架:加快培育和提升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实力,充分发挥枞阳、怀宁等地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安庆产业组团聚集核,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依托长江岸线和沿江临港区域,构建自东向西的沿江临港产业带;沿合界高速、合九铁路等交通主干道,构建自北向南的沿路加工制造产业带。依托济(南)广(州)和济(宁)祁(门)两条高速为主的交通干线,构建济广高速和济祁高速两条产业拓展轴,形成连接“两带”、“六组团(除怀宁、枞阳外的县域开发区)”促进沿江与腹地联动发展的两条发展轴线。

6、壮大提升优势产业。围绕建设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三大千亿产业,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低碳化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并举,做大做强一批百亿元和五十亿元骨干企业。抓住安庆石化升级改造有利时机,推进安庆化学工业区建设,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石油深加工、精细化工,延伸石化产业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推进华茂纺织服装工业城、桐城鸿润羽绒家纺产业园建设,做大岳西工艺被、枞阳家用纺织品基地规模,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专业化、特色化和高端化产品,推动纺织服装、羽绒家纺、装饰材料、包装印刷、塑料制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纺织服装产业生产能力达到千亿规模,建成全国重要的轻纺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提升国家级安庆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功能,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船舶制造业,推动数控机床、输送机械、电工电器、石化通用机械、环保设备等行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铸锻、纺织机械及零部件加工产业,形成特色产品突出、配套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体系。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将华茂集团、曙光集团、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厂、华泰纸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培育成为百亿元企业。

7、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强规划、政策、技术、项目、载体等引导和支持,着力在高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现代农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热电联产、垃圾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等工程,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安庆核电工程,加快发展光伏玻璃、非晶软磁、通讯线缆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

8、推进企业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继续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认真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机制,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推进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认真落实“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

9、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骨干企业为重点,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着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网络、新型无线宽带城域网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大力发展物联网,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平台,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三、实施三产兴市战略,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10、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加快大别山旅游区建设,推动天柱山与“两山一湖”融合发展,加快司空山、浮山、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园、孔城老街、独秀园、龙山凤水等景点(区)开发,整合打响安庆旅游文化品牌,进入华东旅游精品线路,努力建成皖西南旅游区,成为泛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着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快推进旅游专用码头、安庆-天柱山等旅游快速通道建设。着力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旅游多样化产品,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食、住、行、游、乐、购”一体化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景区档次和接待能力,营造安全、文明、诚信、高效的服务环境。

11、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条件,发挥安庆城乡市场腹地广阔、消费潜力巨大的综合优势,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构建大商贸。推进港城、港路、港区(园)联动发展,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联运业态,引进一批大型综合运输企业,承接发展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促进物流产业整体升级。加快建设安庆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化工物流园区,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加快建设节点型商贸物流基地。加快迎江区全省重点商贸服务业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全国商贸物流示范区。加快以光彩大市场为龙头的市场集聚区建设和国家级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流通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集团,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城区商业中心建设,完善城乡商品流通网络,构建联结长三角物流圈、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城乡市场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12、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大力拓展城乡消费需求,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与第二产业配套形成优势行业。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引导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壮大各类投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各类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专业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以及典当拍卖等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与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管理咨询、评估、审计、会计、法律和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注重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完善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落实鼓励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13、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调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大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引进房地产开发战略投资者,提升开发档次和水平,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强化园区带动,着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4、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围绕《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推动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坚持把园区带动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战略和关键举措,推动各类园区跨越式发展,努力将园区培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崛起的主引擎。

15、加快园区扩容升级。推动全市各类园区在扩容升级中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不断提升园区促动城镇建设、支撑区域崛起的经济实力。突出加强共用型、关键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设信息、市场、物流、资金、人才、服务等“新六通”,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进安庆化学工业区与大观循环经济产业园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安庆经济开发区发展提速提效,巩固提升一、二期开发建设成果,加快三期开发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发展,积极申报国家出口加工区,努力实现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

16、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水平。坚持“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聚化”,制定出台支持引导政策,推动企业集中布局、要素资源集约利用、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百亿级园区。围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引导各类园区合理确定产业定位,促进主导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环保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等特色专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城区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为全市园区特色发展和集聚发展作出示范。

17、创新园区发展体制机制。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动园区管理模式创新。对全市园区实行分类指导、差别化考核,科学设置动态考核指标,强化转型发展考核,突出淘汰落后产能、集聚特色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等发展指标,加快园区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转型步伐。按照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提升效能、合作发展的思路,推动城区“一区多园”整合提升,探索体制创新、利益分成、社会事业属地管理新体制,促进园区有序竞争、高效运转。

18、强力推动园区产业招商。按照“全面开放、大胆创新、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政府以及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的合作,鼓励探索股份合作、全权托管、垦地合作、“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加大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大幅度提升园区招商选资成效。探索建立县(区)之间、园区之间招商选资收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市内各类招商选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强化引资质量和效益。

五、突出创新推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9、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各类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围绕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建立创新基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创业服务中心,推进安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创业园建设。积极发展各类民办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外来力量创办、联办研发机构。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市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科技合作与共建,构筑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和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20、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统一网上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平台。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建市。

21、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着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等区域分工合作发展,着力在体制机制及基础设施对接、市场融合、旅游合作、劳务输出等方面开展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协作,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鼓励进口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和开展对外工程承包。

22、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实用型人才。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成就事业创造良好环境。

六、加快皖西南中心城市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23、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坚持向东融合、向西开放,推进安庆与武汉城市圈、南京都市圈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八县(市)县城为依托的安庆城市群建设,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按照“东进、西拓、北扩,沿江开发、跨江协作”的发展思路,着力壮大城市规模,增强服务功能,加快东部新城、北部新城和大观新城组团发展,推动城市发展逐步由“滨江环湖时代”进入“襟湖环山时代”。依托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致力安庆产业组团和铜池枞产业组团发展,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统筹建设,推进跨江协作发展,不断增强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24、彰显中心城市人文特色。坚持把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着力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宜居城市。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管理水平,形成名城建设的常态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规划、重点文物保护区和街区景观规划、标志性建筑物保护规划,注重城市概念设计、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设计,推进现代化城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带和城市主题文化公园,形成历史文化与名城建设相辉映、城市风格与山水人文相和谐的城市景观格局。

25、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按照全域、全程、全面的规划思路,科学编制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交通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相互衔接、梯度辐射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坚持以县城和重点城镇为主体,继续开展“宜城杯”小城镇建设竞赛活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与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千方百计做强城镇产业支撑,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努力建成若干个经济实力较强、人口规模20万左右的中小城市,形成一批设施良好、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县城和中心镇。

26、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以承办省十三届体育运动会为契机,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核心,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协调推进学校、医院、商业和金融机构网点、农贸市场、给排水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发展,统筹抓好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技师学院、安庆医专、黄梅戏学校、市博物馆、市立医院新区建设和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作。抓好重点街区、重点路段、文化景点以及居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老城区保护改造,实施集贤关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强对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塑造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和自治能力。

27、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围绕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阜景铁路安庆段、合安九城际铁路、合九铁路复线和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和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池(州)枞(阳)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公路二桥规划建设步伐。推进岳武高速、北沿江高速、老洲至九江(老洲-宜城-望江-宿松)快速通道建设。加大境内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加密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和连接重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改造升级长江干流、支流既有航道,统筹规划安庆岸线资源利用和港口布局。规划改造长江游艇、游船停靠码头,保障万吨级海船通航和停泊,加快安庆长风港区、石门湖航道疏浚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善沿江航运系统。规划建设中心城市连接重点城镇和主要旅游景区的快速通道。加快天柱山机场改造,增加国内主要城市空中航线,提高空港等级和营运能力。规划安庆新机场。

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28、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统筹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增强县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形成优势产业带和区域城镇群,实现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的快速提升,在全市转型崛起中多做贡献,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先进位。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深化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县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29、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深入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粮食、水产、畜禽、果蔬、茶叶、油脂、中药材等农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流通市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和种养殖业示范园,加快绿色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着力形成农业特色板块。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增收能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新网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坚持以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目的,以增强扶持对象发展能力为重点,以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和“整村推进”工程,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状况。

31、健全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整合各类资源,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制度和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引导和扶持就业,保护其合法权益。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形成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32、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道路、电网、通信、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增强城镇供水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大灌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大型排灌泵站、沿江排灌泵站建设。抓好小流域治理,规划实施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工程,如期建成下浒山水库。加快推进国家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示范试点,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33、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继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丰富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创新创业、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精神,不断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使人民群众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努力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34、加快文化创新。着力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已转制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支持和引导,推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中介组织,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和对互联网的管理,积极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35、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挖掘文化特质资源,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的保护,系统研究整理戏曲文化、桐城派文化、皖江文化和禅宗文化,修缮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特色。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引进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包装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大力发展黄梅戏艺术,建设中国黄梅戏艺术基地,办好三年一届的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做大做强主流媒体,提升改造传统媒体,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坚持用先进文化巩固农村阵地,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36、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和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培育文化骨干企业,推动文化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体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产品。加快发展以黄梅戏为主体的演艺娱乐业,以山水人文资源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业,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业,以电视、广播、报刊、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的现代传媒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主体,推动表演艺术、影视动漫、出版传媒等创意产业发展,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创办、领办、合办文化企业,着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企业集团。

九、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安庆建设

37、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就业帮扶制度和促进就业增长长效机制。坚持以创业促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企业,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坚持多边合作联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就业服务。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依法保障劳动者和各类企业合法权益,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8、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解决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39、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加强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心打造教育品牌。健全和完善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安庆师范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医专、桐城师专等大专院校建设,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健全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

40、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继续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需求。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安庆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精心组织和举办好2014年安徽省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

41、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分类推进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推进长江防护林、鹞落坪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湖泊、湿地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重复建设。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环境安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和居住条件。

42、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整合各类社会管理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制定并实施“十二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划,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加强流动人口、虚拟社会管理。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着眼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提高应急处置和抗风险能力。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继续推进平安安庆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43、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胜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44、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扎实做好普法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增强公正司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加大双拥共建力度,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4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着力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推进干部交流、健全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

46、以优良作风保障规划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解放思想,继续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健全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标准,分门别类地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苦干、团结奋进,为实现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载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