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是她的灵魂——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

时间:2019-05-14 18:1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厚生,是她的灵魂——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厚生,是她的灵魂——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

第一篇:厚生,是她的灵魂——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

厚生,是她的灵魂——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

厚生,是她的灵魂 ——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

一所以师范命名的大学,走过了漫长的110年。110年的不辍耕耘,铸就了她“厚生”的灵魂,110年的默默奉献,成就了她耀眼的光环。

何为“厚生”?南京师大的前身——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博士教给学生“厚生”的含义是:“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的确,南京师范大学以她的智慧和能力,传承着优良的传统,孕育出丰硕的果实,探索出特色发展之路。

翻开百年师大的青青校史,这里名家辈出、俊彦云集。有“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的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的著名教育家吴贻芳;还有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心理学大师高觉敷、美术大师徐悲鸿、国学大师唐圭璋„„

以育人为本:视教育若性命

“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李瑞清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南京师大110年办学的思想基础。

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南京师大人立志培养教育家,2003年,率先在全国提出,要变培养“教书匠”为培养教育家,这是教师教育的目标。

为此,南京师大做出了三大动作。

一是2005年在全国师范大学中率先建立教师教育学院,“寓师范于大学”,对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等10个教师教育类专业统一招生管理;对师范生进行“2.5+1.5”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前两年半进行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培养,后一年半进行以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为主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推行本硕连读培养模式。自2010年起,学校每年给教师教育学院增加60个免试保送名额;

二是自2009年起,选拔20位优秀新生赴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进行强化培养,探索跨校联合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新模式;

三是今年7月15日,南京师大启动“校友终身学习计划”,根据南京师大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开设不同学科领域的免费培训,实现终身教育。

一份探索,一份收获,南京师大的艰辛探索收获了骄人的成就。

全国第一位博士中学校长,江苏第一位幼儿园园长、第一位中学校长、第一位中师校长都来自南京师大;

在2009年评定的20位“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中,有7位与南京师大有关;

在2011、2012年南京师大组织的大规模校友寻访活动统计中,仅江苏省内,四星级中学学科带头人和校领导班子中,南京师大校友所占比例均超过50%。

一所师范大学何以在教育浪潮中屹立百年,并有如此贡献?

南京师大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教授是这样回答的:“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必须始终坚持的办学特色,只有保持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师范大学才能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方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以学术为业:不带半根草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南京师大人潜心学术、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

地科院教授汪永进靠着“板凳需坐十年冷”的魄力,从1993年从事洞穴石笋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近10年的“笃学敏行”,终于在2001年,他的一篇论文被《Science》录用。

采回来的石笋样品,他总是自己亲自手提肩扛,直到亲眼目睹样品完好无损地送进实验室,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为了搞科研,他命都可以搭上。”学生们这样评价这位为了科学近乎疯狂的老师。

在狭小的办公室里,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总有他挑灯夜战的身影,对科学狂热的他,简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地科院门卫最了解汪教授的勤奋,因为在年三十和年初一都曾为他打开过大门。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既是汪永进的人生追求,也是一种学术境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境界,他才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这对从事教育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在南京师大,像汪永进这样甘坐冷板凳、甘心吃苦的教师还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南京师大校友杨瑞清是“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大学毕业后,他不仅放弃了城市的教学机会,更放弃团县委副书记一职,守在农村当教师。在别人眼中,放着好的机会不争取,是“傻瓜”,而杨瑞清却不以为然,他在笔记里写道,“傻瓜种瓜,种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华,我甘愿做这样的傻瓜,铁心做一辈子乡村教师。”

凭着一股傻劲儿,他摸索出了“学会赏识、扬长补短、促进迁移”的赏识教育思路;凭着一股傻劲儿,他执著地坚守三尺讲台;凭着一股傻劲儿,他痴迷于探索农村孩子的教育之路,让农村孩子在快乐自信中学习。

面对“全国师德标兵”的荣誉,杨瑞清只是淡淡一笑:“让农民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这样的思想,我只不过是一步步地在探索中慢慢实现这个理想罢了。

杨瑞清只是南师大向社会输送25万校友中的一个,像他这样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杰出校友还有很多,这不禁让人们回想起南京师大百年校庆之际的“师德传统与传承”大讨论。

回顾那场激动人心的“三千人大讨论”,南京师大校务委员会主任文晓明教授说:“我们将当下师德的涵义定位于‘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只有赋予师德时代‘支撑点’的科学内涵,才能激励自身不断前行。”

在2007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南京师大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国十强;

汪永进教授及其长江学者团队的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以沈冠军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2009年在《Nature》上发表封面文章,将北京猿人生存时间向前推进了27万年;

近5年里,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发表论文4篇;南京师范大学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54项,各类科研成果获奖300多项。

以服务为己任: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

“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吴贻芳的教育理念激励着南京师大人110年追求造福社会的教育理想。

南高师时期,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创办乡村试验师范学校,推广平民教育,从实践层面丰富了师范教育的内涵;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共四届毕业生,输送中等教育人才约500人,高级研究人才10人,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金陵女子大学时期,共培养了999名毕业生,人称999朵玫瑰;

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60年中从南京师大走出包括师范生在内的各类毕业生共有25万之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学校的师范类毕业生,占据整个江苏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宋永忠话里充满自豪。

每一段历史长河中,都有南师大奉献人民和服务社会的身影。从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开始,那个时期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办学理念,南京师大人在探索和实践中,又给予了新的诠释。

如今,南京师大正实现从教学为主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从以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并重转型,从以传统师范教育为主、向以教师教育为突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转型。

在“厚生”精神的引领下,南师大科研队伍中走出了一批批农业科技员、城镇绿化研究员。

生命科学学院王文教授,成功研究出螃蟹颤抖病防治技术,并于2007年在江苏宝应县全面推广,当年就减少病害死亡河蟹2000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化学科学院教授周宁琳,发明了仿生态转光农膜,应用后庄稼每亩增收效益达30%;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启银,为水杉打点滴,救活植物活化石„„

走在地上、扎进土里,这就是南师大“厚生”精神在学校科研工作者身上的鲜活体现;服务,从国人走向世界,这是南师大“厚生”精神的再度提升。

目前,南京师大在海外共建有4所孔子学院,与海外15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南京师大在国际预科教育中创立“分层教学,逐步推进”的教学原则,形成预科教育的“南师模式”,让南京师大留学生预科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2010年以来,南京师大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连续两年100%通过的好成绩,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厚生”,是110年南京师大发展历程的见证;“厚生”,也将见证南京师大未来的辉煌。(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9日01 版)

第二篇:农电工作是她追求的事业

农电工作是她追求的事业

农电工作是她追求的事业

她热爱农电事业,乐于为之奉献,从真情服务中体会快乐;她热爱她的岗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些不平凡的事,要说她的心得就是八个字——管理要严,服务要热,她就是泰州供电公司唯一的供电所女所长――郭素美。

泰州供电公司泰东供电所担负着两个乡(镇)、海陵工业园区、市经济开发区、省农业示范区19个村16000多户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供用电任务,管理范围广,地方行政部门协调工作量大。从2004年她调入该所,到任以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了很快熟悉情况,摸清辖区内配变负荷分布和线路状况,她几乎跑遍了每一台配变,到过每一个施工现场,督查安全措施和施工质量。

人们常说管理要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要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供电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农电管理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业务流程。全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必须全所人员共同遵守,谁违反就罚谁、就处理谁,只要是违反制度、违反纪律的,一件事也不放过。供电所规定下的考核规定,营业人员接待不规范扣10元,卫生责任人厕所不清洁扣5元等。经过几个月的严格考核,工作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她还约法“三章”,明确了“三个没门儿”——朋友违规不考核没门,职工工作不努力没门,窃电户托人说情更是没门儿。大家都说她有“三铁”精神——执行制度有铁的纪律,处理问题铁面无私,工作上发扬铁人精神。年初计划的工作目标就是要以窗口建设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而只有这样“狠”抓管理,计划要办的事才一定能够办到。

抓管理要“狠”,但为民服务却要有一颗火热的心。记得刚到泰东供电所不久,年初时她接到刘垛村报告,说因排灌线路被盗使该村50多亩蔬菜地无法浇灌,当时气温骤降,眼看蔬菜就要受冻害的危险,村领导和群众心急如焚。了解情况后,冒着零下6度的寒冷空气,她带领施工队伍迅速前往,及时为群众挽回了十多万元的损失。泰东镇2005年10月7日晚一企业发生火灾,接到电话后,她晚饭也未吃立即组织人员亲自带队奔赴现场,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才回所。有人劝她“你这样拼命干工作,是不是活得太累了”,她想的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咱不能光说不干啊!现在精力充沛时不干,等到老了再干、退休了想干也干不成了。

她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丈夫是国家公务员,儿子在省泰州中学读高中。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来顾不上儿子的起居和家庭琐事。双休日、节假日都要到所里来工作,很少蹲在家里,真是苦了孩子,也苦了他那当公务员的爱人。在所里她对每一个职工都是用心去关怀,职工生病必去探望,谁家有不幸的事必去慰问,中午吃饭时谁工作回来晚了亲自去安排,炎热的夏季把水亲自送到施工工地……真心换真心,她深深地知道“排头兵”的作用,身为所长,她要用她的爱心和工作作风,去感动和带领大家为供电所的美好未来勤奋工作。(穆长杉)

第三篇:半边灵魂的她诗歌

一个感触,却不感触

囚笼半边灵魂的她啊

囚笼囚笼在在惨绝人轮地狱边缘

苦苦挣扎拼了命

划破了掌心却

也逃不出这片昏沉的地狱

半边灵魂囚啊

想出却不敢出

勇气啊勇气

奔腾吧奔腾

用你那

最真诚最勇敢

冲破囚笼

你的半边灵魂

就站在那

就在那

用你感触的心

融洽它吧

哪怕粉身碎骨

也不要服巨于他

你的半边灵感

在呼唤着你

就在那里

就在这里

黑暗慢慢吞噬

囚笼外的它

半边灵魂

到他尸存无骨

黯然失于人世间

等待着下世的轮回

也许你挣脱

那囚笼他

也许依然存在灵魂啊灵感

我的半边灵魂

不要再让我在痛苦边缘挣扎

一尺的距离

驱离你与我的今生今世缘

一手之间的咆哮

我在那等着你

我就在那等着你啊

灵魂

我的半边灵魂

就在那里

就在这里

第四篇:培养高尚情操,追求高贵灵魂

培养高尚情操,追求高贵灵魂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经济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高度的发展,2010年我国的GDP超越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一进步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物质生活水平快速发展与精神生活的滞后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一些人在物欲的诱惑和金钱的驱使下失去了自我,丢掉了信仰,甚至泯灭了人性。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时下一些青年调侃正能量,嘲笑学雷锋,失去了纯粹的格物致知精神,对普世价值断章取义。那么作为一名军校学员我们应该怎样保持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呢?那就是要坚持自己高尚情操和高贵灵魂的追求的培养。

1.正确看待正能量。今年习主席提出了我们的社会应该充满正能量,人人拥有正能量。有人认为这只是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调侃它,嘲笑他人积极向上的行为。这到底是怎么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其实这是怯懦自卑的表现,他们在担心这样的正能量一旦照亮了社会,自己内心的灰暗面将被暴露无遗,担心别人达到自己无法到达的高度。所以我们要从心里摆正自己的观念,正确的认识,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

2.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灵魂。学校罗校长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设立中华读书日的提案。好书启迪智慧,阅读伴随人生。在书籍中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世界。随着知识的丰富,在与一些为人名师的神交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理解社会,同时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这样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才会逐步的成熟和全面,才能不被别人的思想所干扰。

3.追高贵灵魂,显男人魅力。去年在我们队代职的王源主任深受大家的喜爱,不是因为他是领导,我们要迎合他,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他的魅力。他也在讲座中讲到,一个男人的魅力不是他外在相貌,而是他的精神世界,一个追求高尚灵魂的男人,必定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我们队大部分是男生,怎样让自己更有魅力,不是看谁会讲几个低俗笑话,谁常常抱怨社会,抱怨生活,而是谁有更高尚的精神追求。

4.坚持自己的原则。以后我们都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下,我们都要家坚持自己的原则,保存自己的信仰,捍卫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有自己正确的灵魂追求和价值理念,怎样的是正确的是对的,这个因人而异,需要我们从书本上去领悟,在自己的灵魂受到一次次的冲刷之后才能得到。

第五篇:是她给了我温暖

是她给了我温暖

酒,一喝就醉;路,一走就累。唯有你最珍贵。——题记

在成长的旅途中,是她一直给我温暖。

失意时

那次考试后,我披星戴月地回到了家,我的脚像灌了铅,重的让我抬不起脚,跨进家门的最后一步我又考砸了。

拖着挥不去的疲惫的身子,来到了我的小屋。“吱---呀”门打开了,妈妈的手里捧了一杯奶茶,笑眯眯的。

哇!妈妈这时真的像一位仙女,全身散发处灿烂的光芒,一步一步向我走进。

蒙娜丽莎的微笑,正像是我妈妈的一个微笑。

妈妈的微笑,驱散了挡住光的阴霾,我豁然开朗,以前的那个我又回来了。

温暖是一种爱心。

是她给了我温暖

困惑时

从小学到初二,我的成绩一直没有上来。

我的阿姨在振中,她让我去振中读书。亲戚们都劝说我的妈妈,要让我去振中读书。

我又想去,又不想去。我舍不下这里的一切,但我必须有好的成绩。

我坐在我的小屋,呆呆的坐着。初三是最后一年,我要是再这样就完蛋了。

妈妈走进来,语重心长地说:“一切都要靠自己。”

是啊,只要我认真读书,又什么不可以呢,我去了振中,自己不努力也是没用的。

我终于想通了。

温暖是一种支持。

是她给了我温暖。

成功时

我不会打乒乓,当我得知中考体育又乒乓时,我就决心要好好的练习。

我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大厅里不停的打,“一、二、三„„”每一次都不超过10个。

我越练越火,心冷了大半。我把乒乓板砸到了墙上,自己蹲在墙角。

我也是一个好强的人,又什么是我做不到的呢,只要我付出汗水一定行的。

我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

“啪啪啪”是谁?我停下来一看,原来是妈妈。妈妈咧开了嘴,笑哈哈:“我的女儿真了不起。” 我成功了。

温暖是一种力量。

是她,我的妈妈,给了我温暖。

下载厚生,是她的灵魂——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厚生,是她的灵魂——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共同的利益的组成体;是企业对内、对外的意识与思想;是企业对外合作的思想哲学;是企业所有内部管理与外部文化、业务体......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好朋友。她就是我的妈妈。现在我们处于青春期,都有逆反的心理,父母的话总当做耳边风。由于父母的管制严厉,慢慢地,就出现了离家出走,逃课,打架,吸烟,......

    是她鼓励了我

    我和同桌 我的同桌叫叶家好,有着乌黑发亮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中等个子,成绩特别好。她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人,对别人也如此。 有一次,我们班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当......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本站推荐)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文化支撑的企业没有大的发展前途。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企业体制的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司文化,一般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 基本价值、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总称。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创建企业的利益......

    热情是工作的灵魂

    带着对宣传工作的热爱,我来到了阳光海泰这个大家庭,担负起了企业内刊的编辑工作。想着内刊对外宣传企业,对内凝聚人心,为公司的文化服务,而且读者们可是全公司4000多名员工,乃至那......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 ——拔蛟窝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总结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蒋宇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更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