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弟子规》的实践应用
《弟子规》的实践应用
单位:营口市第二十七中学
作者: 李松林
《弟子规》的实践应用
众所周知,现在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孩子大多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他们不愿按照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事,不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相处时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动干戈,以至于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如何教育好这些独身子女,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带给老师新的任务和挑战。
而我们也知道,学校班集体绝对不是几十个学生同坐在一间教室的简单组合,也不是班委、小组所管理领导的一队人。而是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精神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荣誉感且富含内聚力的群体。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呢?我在一年多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通过切身的实践体验,深感我们先祖的蒙学经典《弟子规》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起的重大作用。下面,我就从为什么要将弟子规融入中学班主任管理中和怎样运用《弟子规》管理班级两方面来跟大家探讨。
一、将《弟子规》应用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特点决定他们需要《弟子规》来约束
1、初中学生判断力较差,《弟子规》可以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敢想敢做,但缺乏社会经验,还没形成一个清晰的是非判断观念,因此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犯错并非故意为之,而是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一方面,现在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多而快,他们看得多、听得多、想得多、知识丰富、思想开阔、模仿能力强,很容易被新奇的刺激所吸引,不健康的东西也容易趁机而入。
我们知道,《弟子规》根据《论语 .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虽然它只有千余字,但它用儒家文化提炼出做人的规范,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文化的精髓。用它来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2、初中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弟子规》可以帮助其做到自我约束。
有些学生虽然明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对的,可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好的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外部的约束。换言之,我们想要打造一个和谐的班级,就应该有一个要求群体每个成员都必须
遵守的思想和言行的标准。通过外部约束使学生逐步做到自我约束,最终养成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良好习惯,而《弟子规》精辟的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恰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班级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弟子规》自身特点决定其可作为初中班级管理的工具
1、浅显易懂,学生容易理解。
《弟子规》三字一句,押韵顺口,言简意赅,它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形式阐述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礼仪标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读得懂,也爱读,是值得学生反复读诵理解的经典材料。
2、包容性强,涵盖了学生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弟子规》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和美德,而且还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细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降低说教色彩,易于让学生接受。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许多教师都会不自觉地采用禁令式的、模糊不定的、甚至是恐吓的语言教育学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压抑感以及操作的模糊性。而《弟子规》则在“良好行为”和“常见陋习”两方面给出了很好的示范。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很好的获得行为的参照。
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学生丢了一支粉色的钢笔,刚好他后桌的一位同学也有同样的笔, 为此两人产生了不愉快。于是我用《弟子规》中的“ 见未真, 勿轻言”教育了他们, 使他们均认识到了错误。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找到笔了, 是因为自己忘了, 把笔落家了。之后这个同学主动向同学道了歉。事后我又运用“过能改, 归于无”表扬了这位同学。从此以后, 再未发生类似的事情。事实胜于雄辩,如此教育,学生怎能不心服口服?而且从实际效果看,这种教育方式还是非常可行的。
4、《弟子规》可以解决中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感叹这种社会现象:家长管不了孩子,教师管不住学生,发生在家庭之间、师生之间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维持正常的教育秩序日渐艰难;孝亲尊师的传统几渐消亡。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我们要转变这种现象,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要向先贤学习,向经典看齐。《弟子规》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它点明了如何培养孩子美好的品质,如何才能教会孩子恪守规范、防邪存诚,而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那么我们具体该怎样将其应用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呢?
二、将《弟子规》应用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人先正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我们老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以言传教,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利用恰当的教学时机给学生讲《弟子规》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效法好人,做出好事。
(二)、爱的投入
不要偏心,用《弟子规》公平地处理矛盾。
《弟子规》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学生。一位好的班主任,应具备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出于什么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让我们老师的行为使《弟子规》经典变成学生自己的血肉灵动。
班干部由于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管理纪律,难免会和后进生产生一些矛盾,这时候,如果批评后进生,学生们很有可能会认为老师在偏袒班干部,不仅伤害后进生自尊,还让班干部形成了不良的自大心理,加速矛盾恶化。而如果为了不伤害后进生而批评班干部,又很可能会伤害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使他们在班里失去威信,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班主任应该公平的处理矛盾,这时,《弟子规》作为约束对方的共同准则,就成为处理两者矛盾的一个绝好的方法了。
不仅如此,用《弟子规》来处理矛盾还可以从根源上消除二者矛盾产生的根源——由班干部和其他学生身份差异所带来的不和谐。
(三)、注重实效
1、时时用《弟子规》考评学生行为。
首先,我坚持让学生每天学习《弟子规》,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我每天让学生在黑板右上角写上一句《弟子规》经文。让学生在一句句“首孝悌,次谨信”中传递出感恩父母、注重小节的思想,在一声声“泛爱众,而亲仁”中感染每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其次,我们老师要及时检查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将《弟子规》精神落实到实处,并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合适的评价,使学生把《弟子规》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
2、将《弟子规》的内涵细化。
我们将《弟子规》细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弟子规》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将《弟子规》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或许开始时是老师“要我做”,到了后来,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我要做”。
如“入则孝”的践行方式可以体现在给家长按摩、捶背、洗脚、倒水、帮妈妈洗衣做饭、打扫房间、饭后收拾碗筷等等。“出则悌”则可以表现为在教室夜修不说话、在内宿上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注意个人卫生、不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乐于助人等等。我班学生经过一学期对《弟子规》的学习,在家在校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与家长联系时,深深感受到家长心中的欣喜。
3、召开《弟子规》主题班会。
我还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学习《弟子规》,让学生把践行《弟子规》的心得互相交流一下,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有关的内容及相关的德育故事,让学生们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受到感染,从而更好地领会其深刻内涵。
在借助《弟子规正》打造良好班风学风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总结性的评价,针对学生落实《弟子规》的情况让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给予总结性的评价,我利用班会课进行总结、定位,为学生以后践行《弟子规》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崇尚与遵守规则,对个人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班级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对于学校来讲,它是一种良好的氛围。由于初中生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差,再加上当今社会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问题突出等原因,我认为运用内涵丰富、浅显易懂的《弟子规》来教育与管理学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我想,如果我们班主任都能用爱打动学生,以身作则来践行《弟子规》的要求,真正把《弟子规》落实到实处,相信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优秀班集体的构建也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篇:学习实践《弟子规》教育规划
王奇老师弟子规视频让每位教师看。
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
学习实践《弟子规》教育规划方案
为加强学校文明礼仪建设,使之成为“以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 的重要外延组成部分,促进师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和谐、文明”校风的形成,落实“我校力行《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特制订《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学习实践<弟子规>教育活动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为依据,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先学做人,再做学问”为教育活动理念,以学习落实《弟子规》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和实践《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力求知行合一,力求学校家庭社会合一,使广大师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知礼明行,提升素质。
二、功能与意义
《弟子规》所倡导的伦理道德理念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其教育思想仍适应当今时代的教育需要。
1、《弟子规》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承传;
2、《弟子规》是古代社会学童行为的规范;
3、《弟子规》是现代社会做人的准则,是现代学校师生的接人待物的准则;
4、《弟子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师生家长关系,学校社会关系的基石;
5、《弟子规》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纲领,是规范师生和家长的重要伦理准则;
6、《弟子规》是“以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中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体目标
以“人人都是礼仪之人”为发展目标,以开展“三礼”教育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倡议并引导全体师生做“懂礼貌、有礼节、行礼义”的“三礼师生”。
所谓“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之中应有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互相交往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表现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和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循的仪式;“礼义”是指崇礼行义、廉洁知耻的道德准则,包括孝亲尊师、宽容友爱、诚实守信,坚持正义、廉洁公正、知荣知耻(如“八荣八耻”)等自觉行为。
讲“三礼”,是对教师与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学校号召大家争做“三礼”教师和“三礼”学生。所谓“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之中应有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互相交往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表现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和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循的仪式;“礼义”是指崇礼行义、廉洁知耻的道德准则,包括孝亲尊师、宽容友爱、诚实守信,坚持正义、廉洁公正、知荣知耻(如“八荣八耻”)等自觉行为。
讲“三礼”,是对教师与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学校号召大家争做“三礼”教师和“三礼”学生。
四、具体任务:
(一)教职员工方面
1、全员学习《弟子规》,通过观看讲解《弟子规》视频、听《弟子规》讲座,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1)每位教职员工人手一份《弟子规》解读材料,认真研读,熟读成诵;
(2)学校党支部负责对教师进行《弟子规》考查,并记录成绩,与考核、相关的评优挂钩。
(3)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与反思,班主任应写出符合本班实际的落实《弟子规》的礼仪建设规划纲要。
(4)设立“弟子规讲堂”,通过视频或由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弟子规”系列讲座。
(5)在学校网站开设《我学弟子规》栏目,引导广大教师及时交流学习心得。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内及各办公室、各教室作好环境布置,有关《弟子规》的宣传材料上墙。党支部适时举行教工活动,如书法、演讲、演出、比赛等,汇报《弟子规》学习成果。
3、在党支部的组织下进行系统的礼仪训练。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
4、每学期举行一次学习《弟子规》优秀教师和班级心得体会交流分享大会,汇报学习成果,评选“礼仪标兵”。
(二)学生方面
以《弟子规》为主要学习内容,从师生互相问好、鞠躬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从三月份开始,全校同学利用早、中(上课预备时间)、晚读诵《弟子规》,由政教处负责检查背诵情况,力争在5月底全体通过检查。
2、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统一布置教室、教学楼、操场,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气息。
3、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弟子规课堂》,在班会课上通过讲故事、表演、看录像等形式理解弟子规内容,明确礼仪规范。并定期组织系统训练。
4、加强对学生达成目标的检查情况,每学期评选一次文明礼仪标兵,大会表彰奖励。
5、全体学生学唱《感恩的心》等“弟子规”系列歌曲。
(三)家长方面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舞台上一个广大的空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补充,让家长学习掌握礼仪规范,促使家长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提高家长科学育子的水平和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制定师生和家长社会礼仪基本礼仪规范,并建立学习型家庭考核评比机制,促进亲子互动,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弟子规》成果的延展和加深。
2、建立“家本课程”。
(1)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建议家长与孩子同背弟子规,并在三个月内通过孩子的检查。
(2)设立“家庭礼仪手册”,内容以讲解文明礼仪规范、记录家长和学生言行、学习心得为主。(内设礼仪实践小练习,如何接打电话、握手等)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每学年评选一次“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弟子规好家长”,并组织经验交流。
4、开好家长培训课程。为确保家长学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家长学校的教师可由校领导、学校教师、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担任。向家长介绍有关文明礼仪知识,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
五、落实要求:
1、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校科研工作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事关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大事。全体教职员工
应统一思想,应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认识。把礼仪教育作为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把礼仪教育最为提高素质育人的重要手段。
2、“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齐头并进。学弟子规,做文明中华人教育涉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这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师率先垂范,学生全面普及,家长全力配合。利用学校广播、报纸,观看金正昆礼仪讲解,定期学习礼仪课程,定期交流礼仪学习经验,多管齐下,三方面教育主题工作齐头并进。
3、礼仪教育从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做起,落实到建设文明和谐年级、文明和谐班级、文明和谐办公室的建设中去。学校制定详细行动规划案,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和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落实以上计划。
4、模范践行《弟子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骨干教师(教研组任、年级组任、优秀教师、备课组长、教学能手等)要以身作则,班主任和各位任课教师首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包括使用文明用语,文明举止、不在教室、走廊、会场吸烟等,为广大教职员工作出表率。
5、培养典型,总结经验。落实《弟子规》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素养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培养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将落实《弟子规》全面推向高潮。
6、教师方面由校长办公室和党支部主抓,以师德教育为切入点;学生及家长教育方面由政教处、年级组及各班主任主抓,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后勤管理方面由党支部主抓,以增强服务意识为切入点。
六、落实阶段规划:
第一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5月10日)宣传学习记忆阶段:
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列出《弟子规》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副校长利用全体教职工会上进一步明确。借助一周国旗下演讲的机会,启动学习《弟子规》系列活动。活动第一阶段,重点在宣传、学习和记忆。
(1)通过国旗下演讲、板报,班级宣传栏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学习《弟子规》。
(2)利用班会、早读、课前时间,早、中(上课预备时间)、晚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做到准确朗读、熟记于心。
(3)每位教职员工人手一份《弟子规》解读材料,认真研读,熟读成诵,学校集中教师观看专家讲座,定期背诵《弟子规》。
(4)红五月歌曲大合唱比赛鼓励学生唱“弟子规”系列歌曲。
(5)由政教处负责检查背诵情况,力争全体通过检查。
(6)家长方面建立“家本课程”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建议家长与孩子同背弟子规,并在三个月内通过孩子的检查。
第二阶段:学习理解行动阶段(2011年5月11日——6月1日)《弟子规》是文言文,学生理解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校选择了带有解释的读本。学校要求各班学生以诵读、接龙、讲故事、比记忆等方式学习、理解和督促,充分发挥我校独立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以诵读、讲解、交流心得、探讨深义等方式学习、理解和督促。同时,全校将不失时机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班级文化在《弟子规》的礼仪教育活动中引向深入。
在教学中,老师要从先哲圣典中取其精华,汲取营养,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校组织师生通过“班会观摩”“主题演讲”“典型报告”“礼仪标兵评比”等形式,促进全校和各班的学习与交流。加快德育效果转化。
党支部、政教处结合各项礼仪规范的内容制定详尽的礼仪细则检查目标,定期检查,及时通告,发现典型,及时推出。
各年级和各班级选出《弟子规》学习委员,每天早晨抄写学校政教处给出的《弟子规》学习内容,写于黑板之上,每日背诵并书写,本阶段进行一次和《弟子规》礼仪教育相关的心理讲座。
4、开好家长培训课程。为确保家长学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家长学校的教师可由校领导、学校教师、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担任。向家长介绍有关文明礼仪知识,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
第三阶段:行动内化行动(2011年6月2日——7月5日)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全校性活动,以书法、写作、讲演、小品创作表演等一系列方式,融合以“感恩”、“和谐”、“孝道”为的主题班会和文艺汇演等形式组织进行。并在高一年级组织“读圣贤书,做儒雅人”征文活动。在高二年级组织“弟子讲坛”活动。
无论是学习、实践,还是活动,目的都是把《弟子规》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和系列活动,减少校园中不文明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一个文明、有序的学习活动和家庭环境,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弟子规》成为师生和家长的良师益友,伴随一生。
(2)设立“家庭礼仪手册”,内容以讲解文明礼仪规范、记录家长和学生言行、学习心得为主。(内设礼仪实践小练习,如何接打
电话、握手等)
第四阶段:内化典型习惯阶段(2011年6月2日——7月5日)
在经过一个学期以后,我们要对我们的学习进行一个最后评价,对表现优秀的老师、学生和模范学习型家庭进行表彰,树立起榜样,以此来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学校将通过详细的暑假《弟子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来巩固《弟子规》的学习成果.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
第三篇: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总结
求真务实,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总结
鲍官屯小学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曾几何时,社会对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颇有微词“学校重智轻徳”,家长感叹“做局长易,做家长难”,学校感慨“学生难管”,教师感受“学生难教”,学生感言“德育说教何时休?”。2009年秋季开学以来,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如春风雨露沐浴我县校园,让关心教育者、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真切感受到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的魅力。我校在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中,坚持理念先行,领导先行,教师先行,家长与子女同行,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思想重视
思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学校在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中,坚持做到“四重视”。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在县教育局组织召开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动员会后,迅速行动,组织召开学校行政班子讨论部署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组织政教部门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在开学前组织学校行政人员及班主任参加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实践《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动员大会,殷汉林校长在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学校要一如既往坚持“德育为首”办学思想,本学期全体教职工要树立“用善的教育,造就善的新人”办学理念,大力推进《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做《弟子规》进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示范者。要十分明确没有好的校风,就不可能有好的学风,一切都无从谈起,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命根子。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是一项利学生、利教师、利学校、利家庭、利教育、利社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学生的教育成长规律,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2009年国庆节期间,学校派出人员到深圳《弟子规》基地进行学习培训。
2、教师重视。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学校制订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把《弟子规》内容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头践行学校提出的学习实践《弟子规》“六个一”活动,把上课向孔子像鞠躬做为课堂教学的常规礼仪。班主任要组织做好学生早读课诵读《弟子规》活动,组织出版好班级《弟子规》学习园地,语文教师组织好学生每天一页《弟子规》内容钢笔书法训练,音乐教师组织教唱感恩歌曲。教职工要严格执行根据《弟子规》内容制订的《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师生之间互相敬礼还礼。
3、家长重视。学生是社会人,如果只在学校推广,缺乏家庭、社会的保障、支撑和配合,也会出现“5+2=0”的现象,即学校5天的教育,周六、周日2天家庭、社会的冲击,不协调,也会造成学校教育的失败。因此,学校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开学初,通过《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阐明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学期中,组织召开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学生家长会,向学生家长汇报学校开展《弟子规》学习活动以来的举措、成效及今后工作的意见和方向,共同分享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学期末,向家长发放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弟子规》在校外的表现,为进一步推进《弟子规》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4、学生重视。学生是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主体,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校在开学初组织召开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动员大会,动员会改变了说教的模式,而是以到南京学习《弟子规》的教师以现身感受谈自己所看、所听、所想、所感,讲述他们由不解到怀疑到感动到坚信的过程,深深感染了学生。学校每周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1节,由学校安排人员进行《弟子规》内容易解、感恩小故事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百善孝为先》等讲座,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生学习实践《弟子规》的热情点燃了,学生自觉遵守根据《弟子规》内容制订的《该学校学生行为规范》,每天都能听到《弟子规》书声朗朗,看到《弟子规》钢笔字一笔一划,对圣贤、师长以诚相待、以礼相待。
二、措施到位
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重在落实。我校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紧紧围绕如何让《弟子规》传统文化经典入学生耳,进学生心,燃学生情,见学生行“四个目的”而开展探索与实践。创新开展了“十个一”创建活动与实践。
1、开展每天早读课朗读一则《弟子规》,每天早读课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朗读《弟子规》;
2、每周在周一晨会升旗后全体师生齐诵《感恩词》一次,感谢祖国的培养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培养之恩,感谢工人、农民、各行各业人民的奉献之恩;
3、每天下午上课前由学校播放感恩歌曲、轻音乐,学生每人完成一页《弟子规》内容的钢笔字;
4、校园每天上午上课前播放一曲感恩歌曲;
5、每节课上课时,师生齐向孔老夫子像行鞠躬礼一次;
6、每周开展一次《弟子规》专题讲题,用经典感恩小故事述说情理,讲解《弟子规》的内涵;
7、学校布置学生每周为长辈献孝心一次。包括送长辈“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做一次家务、为长辈送上一杯热茶等活动。由班主任通过校讯通等方式进行检查督促落实情况;
8、召开了一次推进《弟子规》为主题的家长会,让家长理解、支持、配合、监督学生落实《弟子规》的情况,通过家长会的召开,家长反响强烈,认为推进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适逢其时,效果明显;
9、组织一次全体师生参与的学习实践《弟子规》演讲比赛;先在班级人人进行学习,写学习《弟子规》的所思、所想和所悟。各班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全年级的复赛,年级再从复赛的选手中选出5名选手参加学校的决赛;
10、在元旦前夕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汇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讴歌“真善美”。
第一学期的第1-2周,学校开展了《弟子规》专题教育周活动,组织师生分享了6个专题感受。“十个一”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让学生时时读《弟子规》,处处见《弟子规》,处处参与《弟子规》实践。无论在课堂、在校园、在家庭都能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
三、成效显著
学校开展《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成效显著,实现了二大转变,三个
促进和四个和谐。
1、二大转变
(1)、教职工对学习推进《弟子规》教育活动认识大转变。
推进《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初期,我部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全体教职工参加《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进校园学习培训、动员会议。此时,大家的潜意识里仍然认为只是走走形式,对推广《弟子规》持观望态度,对推广《弟子规》的成效持怀疑态度。随着《弟子规》学习活动的推广,学习分享、交流,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等后,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实现了质的转变。校长在学习《弟子规》动员会上号召:全体教职工要从观望怀疑,到积极推进,做《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进校园的带头人和推动者。现在,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在正规的场合都行鞠躬礼,带领学生朗诵《弟子规》内容,向孔夫子像鞠躬,捡垃圾废纸和杂物,已不再是一项难为情、不乐意的差事,已经成为教职工们的行为习惯。
(2)、校园精神面貌新变化。
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宣传橱窗、课室、学习园地都张贴《弟子规》相关内容,校园广播、课堂教学、专题教育、《弟子规》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稳步推进。校园里《弟子规》书声朗朗,氛围浓厚。仁爱、诚信、知礼入心田,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满校园。同事、师生相见笑脸相迎,随手随地乱扔垃圾现象少了,大吵大闹现象变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集会安静文明了,着装、仪容仪表规范了,守时、守信、关爱、奉献进取的人多了。
2、三个促进
(1)、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
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组织师生学习礼、爱、孝、谨、信等方面的内容,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读《弟子规》内容,看《弟子规》经典教育小故事,听感恩主题歌曲,分享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活动,把《弟子规》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达到了师生人人重视《弟子规》,人人背诵《弟子规》,人人践行《弟子规》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师生上学、上班更守时了,迟到现象少了,讲文明礼貌的多了,粗言污语少了,奇装怪服没了,着装规范统一了,小偷小摸行为少了,捡金不昧行为多了,闹矛盾、打架的没了,讲谦让、讲礼让、相帮助的多了。
(2)、促进了爱岗敬业奉献教风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通过学习《弟子规》,特别是分享到南京、深圳《弟子规》培训学习的教师感受后,在教师中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他们谈一些成功人士的感言及义工们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教师们。学生的礼、爱、信等也进一步激励着教师们的奉献热情。我校的张春标教师因腰椎间盘突出而直不起腰,仍然坚持上课,学生知道后,向张老师行三鞠躬礼祝他早日康复,张老师感动的热泪盈眶,他说:只要我能坚持,绝不拉下一节课。老师们常在一起说,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纳税人,要常怀感恩、关爱的心对待工作和学生。良好的教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在:讲奉献的多了,讲报酬的少了,谈教育教学方法的多了,嫌学生调皮、难教的少了,与学生交朋友,与家长沟通的多了,课堂只重教不重导的少了,早出晚归的多了,出谋献策、关心学校发展的多了,钻研业务的多了,上班闲聊的少了。
(3)、促进了“比学习、比进步”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生学习《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也明确了“亲所好,力为具”的道理。学生能努力学习,制订好计划,掌握适合自己方法。在学习《弟子规》的潜移默化、师生的相互感染下,专心听课的多了,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少了,搞小动作讲话的少了,不耻下问、不懂就问、相互学习的多了,作业抄袭、不缴交的少了,勤奋上进的多了,承担对家庭、社会责任的多了,无所事事、混日子的少了。
3、四个和谐
(1)、学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弟子规》教育中,学校重视学生关系的和谐建设。正如《弟子规》所述“兄道友,地道恭,事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能运用《弟子规》的内容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矛盾和难题,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现在学生中宽容、礼让的多了,冲动、打架的少了,关爱、帮助的多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2)、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推进《弟子规》学习活动进校园以来,师生践行《弟子规》的内涵,执行教师、学生行为规范,从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忠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爱、宽容、理解、信任、鼓励、进取作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形成师爱生,生敬师爱师的良好氛围。教师的爱更温暖,教育更人性化,方法更科学化,师生的配合更默契,帮教更到位,沟通更融洽,师生关系更和谐。推广《弟子规》进校园以来,未发生师生冲突的现象,教育更加有成效,师生关系更和谐。
(3)、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师生学习《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内容后,在处理家庭关系中做得更为出色。我校的叶主任在南京学习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探望老母亲,在分享时,师生听了在心灵上都受到很大的触动,黄平安副主任在《构建幸福人生》的分享时,就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家庭成员,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让师生在心灵上再一次受到洗礼。让师生深深地体会到“家和万事兴”的真谛。在学校开展学生写的《给父母的一封信》中,很多学生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悔意,深切地体会父母的艰辛与期盼,真诚地表达了感恩的心。家长也在学生的信中写道:“孩子,你长大了。”
(4)、工作关系更加和谐。
我部教职工把《弟子规》及教师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谦逊、礼让、爱心、感恩贯穿于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外出深圳学习的教师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分享后,教职工们更进一步明确了幸福人生的真谛,都把做好本职工作当作自己人生幸福的追求,使政令更加畅通,规章制度执行的更加顺畅。
四、长抓不懈
虽然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也不是万能的,但是,学校大力推进《弟子规》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是有目共睹的。正是:不学不知道,学了不一样。今后,我校将把《弟子规》教育活动长抓不懈,不断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着重抓好三个“创新”。
1、理念创新。《弟子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弟子规》教育活动中,将深入挖掘《弟子规》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创新发展。
2、教育网络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的功能只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学校将通过网络、校讯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社区共建活动、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更加及时把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育方法创新。在常规的读、写、诵、听、唱、演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育的模式,积极拓宽校内、校外两个空间和舞台,创造更多的体验空间让学生、教师、家长去参与、去体验、去学习。学校下一阶段重点在督查及践行《弟子规》榜样和典型上下功夫,评选出“六个十佳”:推进《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十佳教师”,推进《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十佳班级”,推进《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十佳家庭”,孝敬长辈的“十佳孝星”,关爱他人、热心公益的“十佳志愿者”,好学上进,勇于争先的“十佳学习标兵”。真正把《弟子规》内化为做人的准则和行为习惯。
学习实践《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从我做起,从校做起,从我家做起。只要我们牢记责任之心,常存感恩之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社会对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的微词,家长的感叹,学校的感慨,教师的感受,学生的感言将一去不复返。
第四篇:《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
论文作者:[珠海]李粤惠
(资深儿童教育专家;平和书院少儿私塾班教师)
《弟子规》是古代蒙学教育的一本教材。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句而编著。作者把圣贤的教诲用通俗易懂的歌谣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容易记忆。其内容概括了“四书”“五经”的精华,记述了弟子修学的次第及做人的根本。详细论述了弟子在家以及出门在外应有的礼貌和规范。这本古代的教材对现代孩子有什么教育意义?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孩子接受古圣贤的教诲呢?
一、“童蒙养正,圣功也!”
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整个社会包括教育界对优秀传统文化忽略了,以致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的精神文明却今不如昔。其表现在道德观念低下,人的价值观念混乱,人与人之间缺少诚信,尤其是国人的礼貌方面的欠缺更使人感叹不已。大家都知道,是近年的教育所致。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做人的品德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培养。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寻找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社会面前空洞的口号往往是苍白无力。有幸的是,我接触到了经典文化,诵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材,使我心为之震撼。过去不断寻找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早在二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教给我们了,只是我们把它丢弃了。所以我感到一下子找到了智慧的源泉。〈弟子规〉就是我要找的金钥匙。它既可以填补现代家庭教育内容的空白,也是培养育人具体落实的好教材。那么抓教育就要从“童蒙养正”开始,我就从教《弟子规》开始。于是我就在家办起了家庭式的诵读班。当有了一定的经验后,我开始到各个幼儿园去推广我的教学方法,并亲自到幼儿园授课。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看到了〈弟子规〉的教学成果。幼儿通过学习《弟子规》确实能改变孩子的行为、礼貌,能使其发生质的变化。小朋友从不懂不知,到会背会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的变化首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以后更坚定了我推广〈弟子规〉教学的信心。几年来多次去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的讲座、去学校开展培训老师的多方面的讲学活动。一本《弟子规》就把学习经典文化的理念推广给了广大家长,推广到了社会。也把圣贤的教诲根植于小朋友的心田里。这一切都归功于经典中圣贤的智慧。二千五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就具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感谢先圣们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这么伟大的精神宝藏,从《弟子规》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经典学习的魅力。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年代对任何人都一样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1、教人先教己,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刚开始教《弟子规》时,我只是教孩子读诵。可是我发现,读诵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行为没有什么改变,还把背诵文句的多少作为自己骄傲自大的理由。真是“只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我感觉到教育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教育者的方法问题。你怎样培养他他就会怎样的成长!我下决心从自己开始,从头学习《弟子规》,去感悟《弟子规》。我听说海南的蔡礼旭老师在全国各地讲学《弟子规》,我就自费去了厦门,系统的听了蔡老师关于《弟子规》的讲解。蔡老师从《弟子规》的字义,到它深刻的含义,把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关系全面的给广大学员做了介绍,以及《弟子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伦理道德、行为礼貌,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使我对《弟子规》这本教材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才知道《弟子规》是让孩子学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同时,也认识到要教好经典,首先自己学好经典。
2、百事“孝”为先,其为“仁”之本
于是,我认真地做了背课笔记。先找出〈弟子规〉每段文章每一句话的出处。比如:第一段“入则孝”我就先去读“孝经”。把孝经读懂了,“入则孝”自然就会讲了。〈孝经〉强调百事孝为先。因为“其为人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如果一个人一生尽孝尽忠,他就是一个仁义之君,怎么会去做让父母伤心、汗颜之事呢?我懂得了孝的真谛,在教课之中就把培养小朋友的孝心放在了首位。现代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孝道方面做的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得孝是什么概念。我曾经教过一个四年级的三好学生,她在学完“孝”的一章后就曾和我说过:我不知道做人怎么还要尽孝?我以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呢?可见学习孝道的重要性。讲课时我先把“入则孝”的内容翻译成现代话讲给小朋友听,比如:小的时候要聆听父母的教诲,长大后用心体贴父母的衣食住行。用什么方法劝谏自己的父母?怎样去和父母沟通?以及对父母晚年的疾病关爱,至父母过世后,做子女应该尽的本分,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古代的人是怎样做的?我们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使小朋友对孝敬父母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懂得做人先从孝道开始。
在教学当中,我发现好多理论的东西你讲的再好,小孩子也记不住,可是你给他讲的故事,他却记得非常牢,即使有的孩子不会讲,但也能理解大概的意思。因此。我就采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每堂课我都选出一段和课文有关的故事,例如:古代的、现代的名人故事。以及《读者》上登的中外优秀作品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这样他们听了故事,就明白了里面的道理,也学会了经典的文意。并且会对照着去做。比如: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单衣顺母的闵子骞,不管后母如何对自己,但他却十分孝敬后母。九岁的黄香那么小就知道为父亲“扇席暖被”等等。使小朋友理解文中的含义。知道怎样去做才是孝敬父母?通过这种形象教学,孩子转变很大。
然后让小朋友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做,主要在做字上下功夫。
具体做法:在学习《弟子规》的课程里,每天都留一件生活的作业,让小朋友去实践。就是让小朋友自己学着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为父母端茶添饭,洗碗倒垃圾等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使他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并且让他们第二天来幼儿园时自己表述做了哪些事情。这样既加强了和家长的沟通,又让小朋友互相学会了做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朋友从根本上有了一个改变,家长开始注意孩子的变化了,听话了,懂事了,爱学习了。行为举止有规有矩,独立性也增强了。
3、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 学习第二章“出则弟”的文句时,讲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方法,轻财物,重义气。言语忍、忿字泯。把兄弟引申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别人的兄长如同对自己的兄长一样,有了长幼之序,就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做出无礼过格的事情。“出则弟”,更主要表现的是礼貌: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等等。教育小朋友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哪些事情应该怎么做?告诉他们正确的方式。比如:在这节就着重把现代人接人待物的一些礼节加进去,我结合近代李炳南先生编著的〈常礼举要〉一书,把日常的应该掌握的礼节、礼貌贯穿在〈弟子规〉的教学中,引申为小朋友的礼仪课。一些课还可以设计成场景,比如学习到别人家做客,怎样敲门;家里来了客人,怎么样让客,端茶倒水,送客到门口或电梯口时,何时可以关门。让小朋友扮演成不同的角色去演练接电话礼仪,学会不同场合的礼貌用语。比如:妈妈的朋友或爸爸的同事来电话,你要怎么样去转达,怎样与人沟通。尽量让每个小朋友都参与,既培养的小朋友学习的兴趣,又让他身体力行,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的多。
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情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他们从小就扎下文明礼貌、谦虚待人的好根。还列举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正反面的故事去教育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解礼貌的重要性。
举例:在去某国签证的大使馆内,好多小孩等待考官的审视,小朋友东张西望,坐立不安,翻东找西的骚动着,考官只凭这些孩子的举动,就判断出孩子的教养程度、品质特征。有一个孩子,依偎在沙发上,考官问他是否身体不适,他回答说不是,可考官说“你坐都坐不稳,怎么去读书?”可见这个小孩由于缺乏一定的礼貌修养,而耽误自己的大好前程。
举例二:某著名师范高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招聘面试办公室里,面对主考官,几句话说完,就把手搭在了椅背上,左腿也翘到了右腿上。这个随意的姿态使他失去了这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告诉孩子一个人的礼貌行为至关重要。往往有很多学生忽视了这一点,在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教,在学校没有学过礼仪,所以出去不会做人做事。往往因为礼貌的欠缺而遭到世人的鄙视。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朋友把〈弟子规〉理解了,做到了,学会了变成自己的习惯了,自身修养就提高了。就会终身受益!那我们的〈弟子规〉课就教授成功了。
对《弟子规》以后的每一章一节,都这样去分析、思考、归纳、引申、举例。列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都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入虚室,如有人”,引申为《大学》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仅是字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意义。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是否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话都找出它的出处,以及内在的含义,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举例说明。把圣贤的教诲深入浅出的展现出来,《弟子规》才能达到直指人心的效果。
有了圣贤的教诲做为自己做人以及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就会融会贯通。
三、教学实践的探讨:
1、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有很多专家学者一直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古代背书的形式。不讲解,反复读诵,读书百遍、其意字现。或者到了一定年龄在慢慢消化。可是现代的孩子不同于古代的孩子,他觉得学得东西要和学校学的有关才肯学,尤其是小学生,作业又比较多,他不肯花些间去背课外的东西。尤其是《弟子规》《三字经》即使他会背,不懂得含义也没有用。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变了,古代你不会背会做也可以,身边的环境约束着你,必须要作到仁、义、礼、智、信。可是今天的社会已失去了实践的环境,那我们就要先理解意义,然后去做,而不是去背。在学习《弟子规》一段时间后,很多小朋友都能对照自己的言行去实践。
例如:幼儿园大班有个小朋友,看见老师站立的姿势不好看,马上跑过去说“你勿跛倚呀!”
过“六一”儿童节时,很多家长都会为小朋友买礼物,有位小朋友就跟妈妈说:“衣贵洁、不贵华„„、我有那么多衣服,不要再给我买衣服了!”感动的家长跑到幼儿园来对老师说:“弟子规教育我的女儿这么懂事!”
一位法国籍的小朋友在学了《弟子规》“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的语句后,回家吃饭时主动为保姆夹鱼夹肉,使保姆深受感动。
以前幼儿园分水果和点心时,小朋友都挑大的拿。学了弟子规后,小朋友都争着吃小的,把大的留给别人。
学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后,中班的一个孩子告诉老师:“哥哥带我去了网吧,我想起了《弟子规》里的话,就坚决不走进网吧,哥哥没办法,只好带我回家。”„„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2、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教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幼儿园的司机姓邓,小朋友坐了三年的车,不知道司机叔叔的姓名,上下车连招呼都不打。有的叫声司机我要下车了。我就给小朋友布置作业,要求他们从身边的礼貌做起,学会称呼司机叔叔姓,上下车学会打招呼。要尊重别人的劳动。通过几天的礼貌课,司机发现小朋友怎么突然变得有礼貌了?学习首先从我们身边小事做起。
来幼儿园送矿泉水的工人师傅,累的汗流满面。我就让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一句:“谢谢师傅!”送水的师傅感动的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怎么这么有礼貌!”
幼儿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机会。有一次,幼儿园有个叫雪儿的小朋友,赠送给同班孙路小朋友一个长毛兔玩具。我发现后就问雪儿,“你妈妈知道这件事吗?”她说:“妈妈不知道。”我就告诉雪儿“事虽小、勿擅为,送一个玩具虽然是小事,可是培养的却是你这颗心啊!做事要征得妈妈的同意。你今天送孙路一个兔子,明天你又会送其他东西了,这样你就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毛病。”我又对孙路说:“你平白无故得到雪儿的兔子,明天你就会想得到别人的小狗,这样就滋生了你的贪占心。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长大了就会有更大的贪心。从小一定要驱除这个毛病。”。生活中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
3、教学和文化课相结合
在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中,我又采取了一边上道德课,一边上文化课的方法。让小朋友找出不认识的字,然后老师再教读音,会念了再讲字义。例如《弟子规》中有很多词句是反义词,比如“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先让小朋友找出自己知道的反义词,比如:高低、长短、大小、宽窄等,然后告诉小朋友今天学习一对反义词是“善”“恶”。对于这样抽象的概念,小朋友不好把握,我就列举一些例子。做善事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的施舍,比如:捐钱捐物,去帮助别人。第二种是不用出钱,但可以出力。比如:上车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等等。第三种是可以用言语去帮助别人。比如看见别人有困难,可以去安慰等等。这样教学培养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又学了文化。弟子规共有汉字1080个,不重复的500多个,既学了识字,又学了道理。
在开展经典文化课的同时,坚持每周为小朋友开设一堂经典音乐课。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名曲给小朋友听。并加以讲解。比如“梁祝的故事”,“二泉映月里—阿丙的故事”以及“十面埋伏—刘邦与项羽的故事”等等。让小朋友全方位的了解中国经典文化的精粹。对修身养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教学和古诗课结合起来,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开设唐诗背诵课。防止学习枯燥无兴趣,课前放经典音乐,请小朋友进入经典文化的圣堂,每堂课后背诵几段唐诗,活跃课堂的气氛。每天让小朋友生活在高雅文化氛围中,对经典文化的修学有很大的帮助。
4、教学和家长相配合
《弟子规》的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因为它是以家庭教育为主,那就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家长对传统文化认识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就越好。反之,在学校学的东西就打了折扣。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首先要开家长会,把学习经典的重要性讲给家长听,对学习的内容要经常和家长汇报,让家长也参与到学习经典的活动中,教学收获会更大。比如:学习《弟子规》一段时间后,要和家长开展互动活动。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弟子规》编成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让家长们观看,当家长听到孩子们唱诵圣贤的教诲,了解到经典文化国学课的深刻含义,再加上孩子的明显变化,家长都非常高兴,从原来的怀疑和否定态度,变成了支持和配合,使我们的课程开展的更加有声有色。
其次:多次开展社会活动,落实《弟子规》到行动上“同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比如:捐款赈灾,发动小朋友捐献衣物,支援灾区。或者举办户外亲子活动,由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到公园里面捡垃圾。把《弟子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小朋友慈悲、仁爱、广大之心。也使家长受到一定的同化。
四、《弟子规》的落实
《弟子规》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同时也是开启小朋友心灵的金钥匙!文中总叙明确指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无论你今后文化有多少,地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做人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所以先学习做人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不一定要求会完整的背下来,只要懂得大意,懂得应用在生活中,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一种培养,一种性情的养成,为他以后继续学习经典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他学习其他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使他终生受益。
以上是我在《弟子规》的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自己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心理的历程,总结了一点教学方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希望《弟子规》能教到每个小朋友的心田里,让圣贤的教诲一代代流传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我们的老师都能做到:
讲故事、论道理、教做人、学做事。讲礼貌,传道德、谨诚信、传圣音。
我们的小朋友都能达到:
听故事、练讲演。参与式、重实践。读经典、背诗篇、中华文、万代传!
第五篇:学习实践《弟子规》有哪些好处
学习实践《弟子规》有哪些好处
幼儿养性: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童蒙养正: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培养正见,正宜此时。
少年养志:
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揩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成年养德:
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