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文

时间:2019-05-14 18:3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文》。

第一篇: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文

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在“税收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上的讲话

作者: 邓保生 日期: 2010年03月31日

2010年3月31日

尊敬的胡副主席,尊敬的主持人汪主席,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受省局党组书记胡幼桃同志的委托,我谨代表省地税局党组对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广大纳税人的关心、理解、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面对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地税部门责无旁贷,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举措,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一、千秋伟业赋予我们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第一,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2009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继续努力,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2006年,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是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难度不亚于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生态和经济两大命题统一在一个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能够为其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提供示范样本。二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课题。美加五大湖地区、瑞士日内瓦湖区、日本的琵琶湖区、我国的太湖、滇池流域都面临着重大的污染治理问题,教训深刻,恢复生态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耗费的成本远高于开发带来的收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合理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严格控制人为破坏,能够为其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三是有利于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我省3市38个县(市、区),人口占全省的50%,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地理位置同时毗邻长三洲、珠三洲和海西经济区,是我省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助于培育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四是有利于树立我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在环保方面也承受着国际社会的很大压力。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为世界生态环保作出积极贡献,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一些忧虑、怀疑和误解,提供重要合作交流平台,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二,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动员大会上,苏荣书记要求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吴新雄省长强调省直部门要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口衔接,积极主动地争取指导和支持。一是引领我省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转型,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我省在世界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把握先机。二是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将成为我省吸引国际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的重要平台,必将带来各类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项目库。三是实现我省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大机遇,将为我省发挥生态优势,更好地策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和突破原有的区域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第三,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地税部门科学发展提供难得机遇。一是为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提供大胆探索的平台。税收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引导产业转型、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这就为地税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争取可行的税收政策突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为税源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将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安排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大量项目资金的持续投入必将为我们带来丰富而稳定的税源,为做大做强地税收入“蛋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三是为纳税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投资发展环境是软实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要求地税部门必须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效能,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平等竞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吸引生产要素加速汇集。

二、绿色崛起亟待我们拿出最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做到“三个全力”

第一,思想上全力发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发动,强劲造势,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营造氛围、聚集人气、创造商机。我们组织的宣讲组正深入9个设区市进行宣讲;在地税网站、地税专刊和办税厅设置了宣传专栏;举办专题论坛,开展专题调研;免费向纳税人发放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手册、发送税收优惠政策告知短信和电子邮件。

第二,政策上全力支持。刚才,胡副主席要求我们抓好组织收入,执行好税收优惠政策,创新服务举措。一方面,重点落实好支持节能减排,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层面上的税收政策支持,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权,重点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争取实行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争取生态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税收政策支持,并相应出台配套改革措施,我们研究制定了“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

第三,服务上全力跟进。按照胡副主席提出的要求,做到三个一律。以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纳税“大服务、一体化”新格局。打造三个服务平台,即:规范办税服务厅平台,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和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低成本地实现宣传、咨询、办税与维权等功能。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假日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国、地税联合办证,进一步简化办证流程,减并办证表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完善特邀监察员制度和服务监督制度等。

三、职责所在要求我们务必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做到“四个紧密结合”

第一,紧密结合组织收入工作。地税部门要通过大力组织收入,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全省地税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分析与预测,强化税收征管,既捡“芝麻”,又抱“西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绩观,倾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和“调结构促改革”,真正做到在扩大经济总量、改善民生和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地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紧密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2009年,省地税局在机关效能建设评比中名列第一,但已属于过去,今年的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更高。全省地税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创业服务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创建纳税人满意、创业者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地税环境为目标,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服务环境最优、服务创业水平最优部门。

第三,紧密结合“三个比对”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比对落实,参照兄弟省市税务部门亮点比对创新,对照系统内先进典型比对贡献,在全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比对”活动,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努力实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举措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环境有新的突破。第四,紧密结合队伍建设。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队伍保障。我们要突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解决干部思想上存在的各种认识误区;稳妥推进设区市以下地税机构改革,着力加强班子建设;选拔100名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突出税收业务政策培训,着力增强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贯彻落实好中央纪委李玉赋副书记视察地税工作时提出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务实创新”的地税干部队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求真务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面对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地税部门责无旁贷,必须创新举措,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宏图伟业赋予我们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2009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继续努力,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有关文件上作出重要批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是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统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难度不亚于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致力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筹发展,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能够为其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样本。二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课题。美加五大湖地区、瑞士日内瓦湖区、日本的琵琶湖区、我国的太湖、滇池流域都面临着重大的污染治理问题,教训深刻,恢复生态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耗费的成本远高于不当开发带来的收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合理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坚决防止人为破坏,能够为其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三是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我省38个县(市、区),人口占江西的近50%,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以上,毗邻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其建设有助于培育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四是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一些忧虑、怀疑和误解,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苏荣要求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省长吴新雄强调省直各部门要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口衔接,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在重要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和对我省先行先试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引领我省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转型,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我省在世界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把握先机;是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将成为我省吸引国际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的重要平台,必将带来各类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项目库;是实现我省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大机遇,将为我省发挥生态优势,更好地策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和突破原有的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等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地税部门科学发展提供难得机遇。第一,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供大胆探索的平台。税收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引导产业转型、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这就为地税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争取可行的税收政策突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为税源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将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安排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大量项目资金的持续投入必将为我省带来丰富而稳定的税源,为做大做强地税收入‚蛋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三,为纳税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投资发展环境是软实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要求地税部门必须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效能,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平等竞争和资源有效配臵,吸引生产要素加速汇集。

二、绿色崛起亟待我们拿出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做到“三个全力”

思想上全力发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发动,强劲造势,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营造氛围、聚集人气、创造商机。省地税局组织的宣讲组正深入9个设区市进行宣讲;在地税网站、地税专刊和办税厅设臵了宣传专栏;举办专题论坛,开展专题调研;免费向纳税人发放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手册、发送税收优惠政策告知短信和电子邮件。

政策上全力支持。一方面,重点落实好支持节能减排、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层面上的税收政策支持,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权,重点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争取实行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并相应出台配套措施,省地税局研究制定了‚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

服务上全力跟进。以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纳税‚大服务、一体化‛新格局。打造三个服务平台,即规范办税服务厅平台、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和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假日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国税、地税联合办证,进一步简化办证流程,减并办证表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完善特邀监察员制度、服务监督制度等。

三、职责所在要求我们务必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做到“四个紧密结合”

紧密结合组织收入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地税部门要通过大力组织收入,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全省地税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分析与预测,强化税收征管,既捡‚芝麻‛,又抱‚西瓜‛,努力完成全年组织收入任务。

紧密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提升服务水平。2009年,省地税局在机关效能建设评比中名列第一,但已属于过去,今年的‚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更高。全省地税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创业服务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创建纳税人满意、创业者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地税环境为目标,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服务环境最优、服务创业水平最优部门。

紧密结合‚三个比对‛活动提升服务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比对落实,参照兄弟省市税务部门的工作亮点比对创新,对照系统内先进典型比对贡献,在全省地税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比对‛活动,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努力实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举措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环境有新的突破。

紧密结合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队伍保障。全省地税部门要突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解决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各种认识问题;稳妥推进设区市以下地税机构改革,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拔100名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突出税收业务政策培训,增强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务实创新‛的地税干部队伍。

第三篇:发挥税收职能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余干)

发挥地税职能,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汤富民曹文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此项决策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转型,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成为我省吸引国际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的重要平台,必将得到国家在项目、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成为实现我省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大机遇,引领我省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和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地税机关要增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地税职能,积极主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用足用好用活税收政策,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到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根据上述十大产业定位,在国家现行政策范围内,要强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结合省委、省政府安排的“两核一控”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综合运用减税、缓税、退税或加速折旧、税前扣除、投资抵免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一平台”的功能定位,深入调研并积极争取支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经济和特色经济的税收政策,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 1

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在支持绿色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惠农税收政策的扶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突出发展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在支持低碳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企业生产环保设备、节能节水设备、为实现低排放而购置设备或进行更新改造的税收政策扶持;争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开征环境保护税试点,并将此项收入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在支持循环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鼓励低消耗和鼓励废弃物的再应用、资源综合应用的税收政策。在支持高新技术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鼓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新技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主攻 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 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 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在支持特色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陶瓷、铜冶炼等特色行业经济的税收扶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

二、求真务实、优化发展环境,实税收与经济谐调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围绕构建“四大支撑体系”、打造“十大产业基地”的发展大局,税务部门必需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机关效能,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促进全民创业。

(一)优化业务流程。大力优化税务登记、普通发票领购、延期申报等办税流程中的重复环节,在满足工作需要和保证执法质量的前提下,对可要可不要的,一律精简;对需保留的,一律优化。以建立税源监控、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税源管理机制为突破口,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打破职能部门壁垒,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及时满足纳税人提出的适当需求。建立新增办税流程会签制度,避免增加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二)创新办税方式。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支付结算工具,加快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立以网上办税为主体,上门办税、电话办税、短信办税、邮寄办税等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体系。按照“效率优先、就近纳税、同城通办”的原则,逐步实现纳税人在同一城区内任何一个办税厅均可办理申报纳税通报通缴、普通发票通验通售、涉税文书通取通查、税务登记通受通办、税务咨询通问通答等涉税事宜。夯实征管基础、抓好税源建设,实现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规范执法行为。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贯穿始终,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为重点,以提高地税执法人员素质为着力点,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税收执法制度、便捷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严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优化税收执法流程,推行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计算机自动考核和过程监控,杜绝执法的随意性,促使税收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强化纳税服务。充分发挥地税部门熟悉政策的特点,积极参与政府招商引资评估服务工作,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企业改革工作。不时完善“税收服务直通车”制度,重点服务大项目。加强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逐步实现覆盖所有税务事项办理“一网通”,积极引导纳税人使用网络方式办理大量日常共性化业务,降低办税成本。积极深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增强税收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执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地税人员的基本行政行为规范,增强公共责任感;增强依法行政是最佳服务的理念,通过依法治税、公正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序的税收法制环境;增强服务纳税人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高效率的地税机关。

(五)加强行风建设。以创建学习型地税机关为抓手,以素质建设为核心,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识。按照组织领导、统筹兼顾、有机渗透、科学建设、重在落实的原则,强化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管理。全面排查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发或加大廉政风险的各种信息,建立监控应对措施,实现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三、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税收对策建议

(一)建立生态税收体系。在保证国家税制严肃性和收入中性的前提下,建议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和完善生态税收体系试点。一是按照费改税的指导思想,清理环保方面的各种收费,将排污费改为排污税,由地税部门征收。二是改革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取消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相关费用,将对土地课征的税种并入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调整税率、严格减免,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试点开征环境保护税(生态税)。设置该税就是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特定行为征税,通过利益机制纠正纳税人的行为,从而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四是调整、完善、充实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税收体系构建。将带有环保意识的产业调整、产品更新、设备改造纳入区域性税收优惠总体方案;视企业高新技术生产的环保产品或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对环境的正面效应程度,分别给予免税、零税率、低税率优惠。

(二)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企业所得税法坚持以产业优惠为原则,规定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10%的比例实行税额抵免;规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100%扣除;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10%的收入。同时,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海水淡化等项目,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对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此外,对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技术转

让所得在500万元以下的免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税收优惠方式也体现了多样性,包括税收减免、税率优惠、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弥补亏损、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和税额抵免等多种方式。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拟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

(三)实行以税还贷或税前还贷。把税收优惠同资本投入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考虑,使税收优惠直接带动投资。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基础产业、生态和环保产业、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办或技改的均可以考虑实行以税还贷或税前还贷。以税还贷是以贷款投资新增的税收归还借款本息,税前还贷是以贷款投资新增的利润归还借款本息,这一税收优惠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过,对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行这一税收优惠不仅可以解决投资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因地方财力不足使税收减免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还拓展了税收优惠的形式,突破了税收优惠主要在减免所得税上打转的局面,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壮大经济规模的目的。

(四)调整完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措施,充分运用税收政策限制“高耗能”产品,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做好废旧物资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政策制定,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二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制度,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的内资重点龙头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促进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配套税收政策,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四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完善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税收政策;全面推行调整后的福利企业税收政策,支持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五是贯彻好扶持老少边地区发展以及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六是完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优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紧缺资源和能源,减少贸易顺差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压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

(五)加强税收政策引导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一是要积极梳理、整合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落实优惠政策的机制,寻找落实优惠政策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在整合现有税收优惠的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中央提出并争取若干有利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充分利用和吸引民间资本,着力解决资金“瓶颈”难题。四是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四区”构建规划,多层次争取国家投资、税收等政策的支持,从而显现税收优惠的差异,充分体现加快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的政策意图。为永保“一湖清水”、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速发展,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作者单位:余干县地方税务局)

第四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引言: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鄱阳湖经济区。是江西发展的机遇,江西的经济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用科学的 眼光看待这个发展的机会。

1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

一个地区的发展,全民皆富才是一个地区的富裕。面临机遇,要善于把握,把握好,明天将是另一番景象。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清新的一座城市,让人有种自然与现代结合的感觉。这是现代都市的发展趋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建设鄱阳湖经济区就是江西发展的一个机遇。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了政策的扶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繁荣景象指日可待。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人才资源。江西高校林立,人才倍出。文化和经济是一致的,同步前进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要把基础巩固好,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建立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科学制定规划,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美国硅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是美国重要的高

新技术产区。发展微电子产业,再加上优美的环境。这里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优美环境和发达经济并存的城市。鄱阳湖同样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但经济有待发展。把握好先天的地理环境优越,努力促进后天的发展。

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要拟定合理现实的定位。计划好今后发展的道路和目标。

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战略目标做好了区域定位,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未来的发展会需要多长时间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 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就因为有了良好的基础,以后的发展会如日中升的。历史的车轮是在转动的,而且会越转越快的。

发展的方向要明确,结合自身省情作出合理的选择。如资源的分布及数量,人口的稠密度来分析。

光电产业基地:以南昌为中心,重点建设硅衬底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及器件项目、LED照明光源项目、高亮度LED显示屏项目、LED背光源项目、有机发光器件(OLED)项目、计算机等终端电子产品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南昌、新余为中心,重点发展高性能且资源高效利用的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发电系统、兆瓦级以上风电设备和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等项目。

生物产业基地:以南昌、樟树为中心,依托南昌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樟树中药产业传统优势,重点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治疗艾滋病新药、抗癌原料药、新型功能糖、血细胞分析仪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从生物医药到生物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的完整产业链。

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以鹰潭、南昌为中心,以江铜集团为龙头,提高铜冶炼水平,重点开发铜引线框架、铜板带、铜箔、特种漆包线等高精度、高性能产品。

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以超量或等量淘汰省内落后钢铁产能为前提,依托新钢、萍钢、南钢现有生产能力,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船板、弹簧钢、建筑用钢、线材等钢材深加工产品,提升钢材深加工水平。

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以九江为中心,实施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适时实施化肥原料路线改造项目,落实环保措施;以永修为中心,重点发展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系列深加工;以樟树、新干为中心,积极开发离子膜烧碱、纯碱以及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

城市发展南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强化昌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汽车、航空、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产业,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基地水平;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旅游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时经济圈,联动发展新建、安义、进贤、余干、南昌县城和丰城、樟树、高安市区。

具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节能降耗减排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建设。同时,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崛起的带动区。主要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有序推进昌九工业走廊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加强城乡统筹,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城乡协调先行区。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功能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继续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稳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

――建立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科学制定规划,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发展经济必须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水,陆,空都通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工程:1交通-昌九城际,杭南长高铁,景德镇机场扩建等。2能源—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鄱阳湖风力发电等。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改变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中部及江西崛起新的增长极。鄱阳湖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种植本地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一片金黄色的稻田,一湾清澈的湖水,岸边上优雅的别墅和不远处的办公大楼。这景象将在不久后的将来呈现在世人面前。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意义重大,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产业基地。用科学的态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项目建设,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当前,全省各地抓项目建设决心大、力度大,这是好事。值得注意的是,抓项目建设、搞招商引资,一定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能使用行政手段下指标、分任务;一定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坚决不搞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不

搞水分,不弄虚作假。乡镇党委政府应集中精力抓好“三农”工作,原则上不搞招商引资,有合适的项目可在县级工业园区落户。各级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我国崛起。我们要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规划图。

鄱阳湖会因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变得更具活力。不再有鱼腥味,而是从湖中飘来清新的空气。人门将可以在岸边观赏到候鸟迁徙的过程,骑着车沿着岸边观赏湖中的美景。物种的多样性不会因发展经济而减少,而是会出现人与动物,生态环境和谐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这种现象要坚决反对。在前进中不断进步着,进步是自然界中神秘的概念,任何生物都是沿用这一条件和大自然保持着同步,如果失去方向就会停滞,就会在方向的尽头消失。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是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虽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各方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科学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首要力量。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统筹兼顾,江西不会停下历史发展的脚步,不但前行着。

参考文献:1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在2010年3月1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座谈会的发言江西日报

第五篇:院长 吴社保全力发挥职能作用 服务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为经济“腾飞”插上司法的翅膀

全力发挥职能作用 服务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作者: 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院长 吴社保

发布时间: 2011-10-11 08:58:39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国家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次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的探索,是一次对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的构建,是一次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具体落实,是国家赋予江西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江西省委、省政府立足世界发展潮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寻求江西快速崛起制高点的战略举措。

谈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省委书记苏荣同志说:“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从领导的指示中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实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国家战略和系统工程。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如期圆满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以形成强大的建设合力。作为处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核心区的鄱阳县人民法院,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把法院干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开发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履行审判职能、增强服务功能、以创新发展的理念突出依法维权,形成连锁服务,把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作为应尽职责,将涉及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各类司法需求和呼声作为安排法院工作重点的第一信号,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作为法院服务工作的第一任务。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能动司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服务,即服务于大局,服务于人民”,“服务性、主动性、高效性,是能动司法的三个显著特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虽然法院不能直接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或组织生态经济区产业开发,但法院能够为项目的实施和推进提供司法保障;能够为“亲商、便商、安商”和维护客商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能够为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那么,作为滨湖大县的鄱阳法院如何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我认为,必须坚持能动司法。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司法理念的重大创新,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必然选择。因此,要自觉地把法院工作置于鄱阳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去安排,始终与党委、政府合心合力、同步同调、同心同德,确保鄱阳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活动就覆盖到哪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只有依靠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创新机制和体制,才能找到一条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好路子。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全新的工作任务,法院工作应该契合它的实际要求,要紧紧围绕它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能动司法融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中去。

一、围绕中心能动司法——主动回应大局需求

法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既是建设力量,又是保障力量。要强化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能动司法、积极作为,正确处理依法办案与服务大局的关系,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中来谋划、推进,自觉用服务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效来评价法院工作决策、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的具体效果,使职能作用发挥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形成有效对接。

主动回应大局需求,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提供司法决策服务,是能动司法在宏观层面上的体现。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继续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也是法院工作的重点。法院要紧扣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把能动司法与服务开发紧密结合,做到“四个增强”:即更新理念,增强服务的自觉性;深入调研,增强服务的前瞻性;调整方式,增强服务的贴近性;主动作为,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对涉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资环境、开发区建设等案件,建立“绿色通道”,搞好司法服务。

建立重大事项汇报机制。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重要工作安排、重大案件的审理和重大事件的处置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自觉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下解决履行职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把服务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法院日常工作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性研究部署。实施“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上下联动、一体运作,确保服务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调解优先延伸服务——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司法审判要彻底化解纠纷,实现案结事了,就必须克服法官思维方式上的“机械化”,要求法官把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和法律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实现司法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当前应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严峻挑战的历史时期,在案件审理中,更加需要法官根据法律的精神,发挥政治智慧和司法智慧,充分考虑政策、习惯、民俗、伦理道德、公众情感等因素,正确认定事实,通过法律原则填补法律漏洞,作出合法公正的裁判。

调解是和谐化解纠纷的最佳方式,坚持调解优先是能动司法的必然选择。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在最大程度发挥诉讼程序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上,重视诉讼程序与仲裁、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的协调配合,加强诉调对接工作。依法支持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仲裁组织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组织等非诉解纷主体发挥作用,形成信息资源共享、诉求渠道畅通、人民群众受益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建立覆盖乡村、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维护和促进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加大涉诉信访处置力度,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涉诉信访化解年”、“百名法官下基层走访”等活动,实行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措施,有效化解陈年老案,有效地缓和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主动延伸服务,健全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以法庭为龙头、民调组织为纽带,乡镇村有人负责,法庭及时到位”的民间纠纷快速反应调处网络,实现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纠纷解决机制的互联对接,尽可能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建立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密切关注经济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认真排查审判执行案件和涉诉信访案件中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事件的因素,做好预测、预防工作,提高对各类敏感问题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和疑难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一旦事件发生要立即反应,果断处置,并及时向党委和上级法院报告。

三、创新举措司法为民——不断满足民生期待

按照“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的要求,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司法的亲民度和公信度,努力做到护民、便民、利民,不断满足民生期待,把能动司法体现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

——推进服务举措创新。紧扣司法人民性的核心内容,擦亮立案信访“窗口”,精心打造诉讼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司法救助、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八大服务功能,搭建起一座司法为民的“桥梁”,彰显出一流服务效应,使立案信访“窗口”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为民司法之窗、文明司法之窗、和谐司法之窗”。

以立案庭工作为主导,严格遵守“您的诉讼,我的服务;您的需求,我的责任 ;您的便利,我的追求”服务承诺。一是亲和接待。从思想感情上亲和、贴近群众,深度体察民情、深情关注民生、深切关心民疾,通过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依法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规范办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并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运行,同时加强内外部监督。要求在接待当事人时做到“三个一样”,即熟人生人一个样,本地人外地人一个样,标的大小一个样。三是便捷高效。使诉讼服务更加方便群众,更加快捷高效,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在诉讼中“问累”、诉累”、跑累”的突出问题,让老百姓打官司时能少跑一次腿、少误一天工、少等一分钟、少出一点力、少费一份心,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四是周到服务。从细节入手,追求诉讼服务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通过全面细致、贯穿始终、有的放矢的各项诉讼服务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不断转变服务方式。进一步强化能动司法理念,紧紧依托司法协理网络,围绕 “三项重点工作”,突出人民法庭职能转换,形成法律服务和便民诉讼的“全时制”、“全天候”、“全覆盖”,从而实现人民法庭办案主体“单一性”向“多元联动解纷”、办案方式“坐堂式”向“主动参与综治”、办案时空“作息制”向“全时空制服务”的转型。一是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在辖区未驻法庭的乡镇设立巡回审理点22个,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等,更好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导、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根据县情、院情,重点打造湖区、旅游区、工业园区三大特色,将巡回审理点、司法协理员联络站、联动调解室合为一体工作,着力创造工作亮点;二是借助司法协理网络,建立“驻村联络点”制度。人民法庭在各村委会挂牌建立“驻村联络点”,法庭人员成为“驻村法官”,司法协理员作为驻村联络员,形成“以法庭为中心,以驻村联络点为基点,全面辐射基层集体组织”的纠纷解决机制。建立预约联系制度,对于群体性事件和纠纷提前介入,并注意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健全“5+

2、白+黑”的工作制度。坚持做到节假日、双休日值班,法庭干警通讯工具保持24小时畅通。针对上班族、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者在工作日参加诉讼不便的难题,设立“午间法庭”、“假日法庭”、“夜间法庭”,方便当事人诉讼。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助推生态科学发展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格局碰撞更为激烈,社会矛盾纠纷的冲突更为明显。如何找准能动司法与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化解社会矛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优质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是法院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能动司法,助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强刑事审判,构建良好发展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特色是生态。确保社会稳定,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充分发挥刑事审判打击与保障功能,依法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暴力型犯罪,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依法惩处盗窃、抢劫等多发性侵犯财产犯罪,保护合法财产安全。重点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盗伐、滥伐林木、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采伐重点保护植物、非法占用农用地、重大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哄抢、盗窃、破坏或者故意毁坏企业生产资料、电力、通讯设施等各类刑事犯罪;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惩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危害生态旅游市场的非法经营、合同诈骗、强迫交易等犯罪,净化市场环境。依法惩处贪污贿赂、挪用侵占等职务犯罪,净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惩处安全生产领域的违章违规、玩忽职守等犯罪,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加强对土地、水及其他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严惩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各类犯罪,依法保护生态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严惩处生态经济区内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强买强卖,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及其它影响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的犯罪行为,同时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和执行力度。——加强民事审判,积极服务保障民生。保障人民群众权利得以实现,尤其是保障辖区群众能够享受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更多实惠,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和幸福感,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也是人民法院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要更加注重涉民生案件的审理,重点审理好民间借贷、损害赔偿、劳动争议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密切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审理生态经济区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拆迁、征地、用工、资源开发、建筑施工等案件。坚持用“发展”的视角“亲商”、围绕开发的目标“惠商”,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安商”,为生态经济区建设撑起“保护伞”,当好“清道夫”。全面开启“绿色通道”,重点案件做到“四快”,快速审查、快速立案、快速审结、快速执行,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穷尽各种调解方法,通过修复双方交易关系,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但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或恶意拖欠甚至逃避债务等案件,依法及时作出裁判,明确是非标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民商事审判,制裁违约失信行为,促进诚实信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妥善处理因事实劳动关系、工伤事故赔偿、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等涉农案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行政审判,有力促进依法行政。在处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和非诉案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行政机关因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而采取灵活措施的必要性,既要遵循法律的具体规定,又要善于运用法律的原则和精神解决个案的法律适用问题,实现依法支持政府的合理行为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机统一,特别是要防止因处理不当形成群体性事件。探索建立制度化的沟通协调平台,健全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注重运用协调和解的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建立与“一城三区”建设等指挥部或主管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共同研究解决遇到的有关涉法问题。

依法审理涉及生态建设开发的相关行政案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支持与监督。对于行政机关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要予以支持和维护;对于因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等不作为,或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乱作为而提起的行政诉讼,应当及时受理,及时审判,及时制止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法行为。通过行政审判,促进依法行政,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行为。

——加强执行工作,切实维护企业权益。高度重视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适时适当性,统筹兼顾当事人权利保护和经济建设、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不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或无挽救可能的债务企业,要加大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力度,避免因不合理限制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的使用而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建立并有效实施执行联动威慑机制,依法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对困难企业等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尽可能地促成执行和解或以债权转股权、分期履行、执行到期债权等方式执行,努力保障债权人实现合法权益、债务人度过当前难关。对于那些没有履行能力但是确实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力促当事人之间的和解,避免企业解散和破产清算。对于那些无理纠缠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以及隐匿财产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要依法严厉惩处。加强执行力量的配置和对执行部门、执行工作的监督,确保依法执行、高效执行。

下载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税角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地税角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省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后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后感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的母亲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 鄱阳湖是我国五大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全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九年十二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

    我们能够感觉到,现代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gdp也在不断增长,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湖泊被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各种生态破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 前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

    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大全)

    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 方同艳 内容摘要:落实和完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税制改革是实现税收职能,促进发展......

    都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五篇范文)

    都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下的新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的特色经济区,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历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