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大全)

时间:2019-05-14 17:1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大全)》。

第一篇: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大全)

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

方同艳

内容摘要:落实和完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税制改革是实现税收职能,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关键。依法治税和优化服务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税务部门的职责所在。关键词 : 税收职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转变发展方式 节能减排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转变发展方式是在科学发展战略统领下辩证统一的“一体两面”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与生态权益的有机统一。

(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把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具体、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其根本目的,就是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为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然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键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条件处于全省前列,是引领江西整体崛起的战略高地,但是也体现出“发展不足” 这一江西最大的省情,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的欠发达地位尚未改变。江西要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快速崛起、进位赶超,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摒弃单一追求GDP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老路子,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否则发展的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江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推动我省经济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二、税收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肩负重任、大有可为

经济决定税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规模决定了税收的总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与效率决定了税收的质量与结构;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好的税收政策环境能有效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适宜的税收政策环境则制约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减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全省地税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地发挥地方税收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与税收的良性循环。

(一)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推动江西地税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税收在引导产业转型、鼓励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为地税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争取可行的税收政策突破,提供了大胆探索的平台。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必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优化税源结构,提高税收质量,为税源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对地税部门优化创业环境、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纳税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税收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首先,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一方面通过制定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措施,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源及排污行为增税,抑制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次,税收 通过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发挥着保障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再次,税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的最根本来源,通过加大在环保规划、技术攻关、基础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以这只“看得见的手”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三)切实增强税收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使江西迈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今后,税收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会表现得更加丰富,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将更加凸显,对税收工作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全省各级地税部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为我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力推动鄱阳湖生态经区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一)大力宣传、强劲造势,努力营造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浓厚氛围。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发动,大力弘扬绿色公民、循环经济、低碳社会的生态价值观。让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入脑入心,使之转化为每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引导广大地税干部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切切实实为转变发展方式服务,使税收宣传融入日常工作,融入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全过程。加大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纳税人积极参与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潮流中来,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创造商机、聚集人气、营造氛围。

(二)梳理政策、强化落实,抓紧完善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国家及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税收扶持政策,涉及到经济发展领域的各个方面。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针对性强、技术复杂、落实要求高,这都要求我们各级地税部门要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各个专题,进行分门别类地归集和 整理,认真查找现行税收政策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完全适应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制定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工作指南和操作规程,明确每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范围、标准和程序,确保现有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三)广泛调研、建言献策,千方百计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政策上的突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全省各级地税部门应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新经济领域和新兴产业的特点,大规模开展税收政策调研,全面掌握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情况,摸清查透税收政策制定、执行、宣传过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等上级部门提出有价值的税收政策调整和完善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税收政策扶持。为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

1、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

(1)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2)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购置、建造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所负担的增值税、营业税与关税,实行退税制度,将筹建研发环节的税收义务递延到已形成产品并实现利润的生产和运营环节,从而平滑不同时期的风险和收益;(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用的房产、土地设置5至10年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免税期,待产业成熟后再恢复征税;(4)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研究与开发基金,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壮大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5)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予以税前扣除,激励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本投资。

2、支持节能减排,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1)改革资源税:①扩大征收范围,将淡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所有矿产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②提高税负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油、天然气、煤炭的资源税税率,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促进企业合理开发和有效利 4 用资源;③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使企业主动节能降耗。

(2)扩征或调整消费税:①扩大征收范围,将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煤炭、电池、一次性用品(包括一次性的杯、盘、碗、筷、盒、塑料袋、酒店洗漱用具等)、含磷洗衣粉、氟利昂、含氮纸制品等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②调整税率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浪费严重的一次性用品、鞭炮、焰火等应税消费品的税率,适当提高成品油特别是含铅汽油的消费税税率;③制定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对尾气排放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车辆,根据不同等级给予相应的减免税优惠。

(3)试行开征环境税:①税制模式选择。建议开征新的环境税种,以增加征税的透明度,体现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也可彰显我国对环境问题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②征税范围界定。对排放污水和二氧化碳行为征收环境税,分别简称为“水污染税”和“碳税”。③税制要素设计。水污染税以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根据污水排放数量(按污染程度折算成标准“污染单位”)确定计税依据。碳税以因消耗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而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为方便征管可将化石燃料中的含碳量作为计税依据征税。环境税适合从量计征,应采取幅度定额税率,赋予地方政府根据当地节能减排目标自主选择税率权。

3、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1)鼓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对企业建设自用的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的,视同公共基础设施免征企业所得税;(2)适当减免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前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将减免税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局;(3)对省级监控的在建重大项目涉及的基金(费)实行免征或减半征收,帮扶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

4、支持企业改制重组,以集约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1)鼓励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改制前尚未弥补的亏损、尚未核销的资产损失,尚未享受满期的税收优惠政策,由改制后新企业延续享有权益;核销国有企业改制前的欠缴税金。(2)因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城进园等原因,企业进行政策性搬迁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只要五年内用于重置固定 资产、技术改选或转换经营方向购置其他固定资产或进行其他技术改选项目的,均可免征企业所得税。(3)鼓励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为排除地方阻力,准予跨地区兼并重组企业各地区分公司(分部、分厂)就地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竞争力。

5、支持民生工程,以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和谐发展水平。

(1)对因政府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视同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2)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休闲农庄的,除经营用房屋占用的土地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3)对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实行免税政策,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

(四)优化服务、提高效能, 想方设法打造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优良税收服务环境。

一要创新服务理念,以纳税人为中心,最大程度地响应服务需求,推行标准化办税服务,打造立体化服务平台,构建全员全程纳税服务格局,提高纳税遵从。二要创新服务手段,以信息化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大力推进网络化、电子化办税方式,促进办税质效提高和税收成本降低。三要创新服务制度,以制度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推行假日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等措施;进一步简化办税程序、减少办税手续、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办税效率,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税收服务环境。

(五)依法治税、恪尽职守,竭尽全力营造出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良好税收执法环境。

一是要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必须牢固树立现代税收观,正确处理好经济、税源与税收的关系,严格遵守组织收入原则,强化税收收入分析与预测,实行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征管,做大做强地税蛋糕。二是要大力推进管理转型。以流程为导向,对税收业务进行最大程度地整合和简化,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管理,对税收征管机构进行扁平化重组,明确界定税收征管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职责,逐步构建职责明确、信息共享、协调高效的一体化管理格局。三是要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综合运用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税务稽 查等执法手段,深入查处涉税违法案件,增强税法的刚性和约束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出一个公平正义、平等竞争的税收执法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M].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2] 邓保生.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N].江西日报,2010-4-12 [3] 蒋震,梁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10,(8):8-12 [4] 高萍,计金标,张磊.我国环境税税制模式及其立法要素设计[J].税务研究,2010,(1):36-40

第二篇:发挥税收职能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余干)

发挥地税职能,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汤富民曹文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此项决策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转型,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成为我省吸引国际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的重要平台,必将得到国家在项目、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成为实现我省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大机遇,引领我省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和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地税机关要增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地税职能,积极主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用足用好用活税收政策,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到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根据上述十大产业定位,在国家现行政策范围内,要强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结合省委、省政府安排的“两核一控”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综合运用减税、缓税、退税或加速折旧、税前扣除、投资抵免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一平台”的功能定位,深入调研并积极争取支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经济和特色经济的税收政策,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 1

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在支持绿色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惠农税收政策的扶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突出发展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在支持低碳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企业生产环保设备、节能节水设备、为实现低排放而购置设备或进行更新改造的税收政策扶持;争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开征环境保护税试点,并将此项收入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在支持循环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鼓励低消耗和鼓励废弃物的再应用、资源综合应用的税收政策。在支持高新技术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有关鼓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新技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主攻 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 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 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在支持特色经济方面,重点是争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陶瓷、铜冶炼等特色行业经济的税收扶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

二、求真务实、优化发展环境,实税收与经济谐调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围绕构建“四大支撑体系”、打造“十大产业基地”的发展大局,税务部门必需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机关效能,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促进全民创业。

(一)优化业务流程。大力优化税务登记、普通发票领购、延期申报等办税流程中的重复环节,在满足工作需要和保证执法质量的前提下,对可要可不要的,一律精简;对需保留的,一律优化。以建立税源监控、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税源管理机制为突破口,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打破职能部门壁垒,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及时满足纳税人提出的适当需求。建立新增办税流程会签制度,避免增加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二)创新办税方式。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支付结算工具,加快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立以网上办税为主体,上门办税、电话办税、短信办税、邮寄办税等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体系。按照“效率优先、就近纳税、同城通办”的原则,逐步实现纳税人在同一城区内任何一个办税厅均可办理申报纳税通报通缴、普通发票通验通售、涉税文书通取通查、税务登记通受通办、税务咨询通问通答等涉税事宜。夯实征管基础、抓好税源建设,实现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规范执法行为。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贯穿始终,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为重点,以提高地税执法人员素质为着力点,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税收执法制度、便捷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严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优化税收执法流程,推行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计算机自动考核和过程监控,杜绝执法的随意性,促使税收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强化纳税服务。充分发挥地税部门熟悉政策的特点,积极参与政府招商引资评估服务工作,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企业改革工作。不时完善“税收服务直通车”制度,重点服务大项目。加强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逐步实现覆盖所有税务事项办理“一网通”,积极引导纳税人使用网络方式办理大量日常共性化业务,降低办税成本。积极深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增强税收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执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地税人员的基本行政行为规范,增强公共责任感;增强依法行政是最佳服务的理念,通过依法治税、公正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序的税收法制环境;增强服务纳税人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高效率的地税机关。

(五)加强行风建设。以创建学习型地税机关为抓手,以素质建设为核心,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识。按照组织领导、统筹兼顾、有机渗透、科学建设、重在落实的原则,强化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管理。全面排查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发或加大廉政风险的各种信息,建立监控应对措施,实现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三、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税收对策建议

(一)建立生态税收体系。在保证国家税制严肃性和收入中性的前提下,建议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和完善生态税收体系试点。一是按照费改税的指导思想,清理环保方面的各种收费,将排污费改为排污税,由地税部门征收。二是改革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取消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相关费用,将对土地课征的税种并入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调整税率、严格减免,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试点开征环境保护税(生态税)。设置该税就是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特定行为征税,通过利益机制纠正纳税人的行为,从而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四是调整、完善、充实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税收体系构建。将带有环保意识的产业调整、产品更新、设备改造纳入区域性税收优惠总体方案;视企业高新技术生产的环保产品或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对环境的正面效应程度,分别给予免税、零税率、低税率优惠。

(二)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企业所得税法坚持以产业优惠为原则,规定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10%的比例实行税额抵免;规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100%扣除;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10%的收入。同时,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海水淡化等项目,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对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此外,对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技术转

让所得在500万元以下的免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税收优惠方式也体现了多样性,包括税收减免、税率优惠、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弥补亏损、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和税额抵免等多种方式。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拟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

(三)实行以税还贷或税前还贷。把税收优惠同资本投入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考虑,使税收优惠直接带动投资。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基础产业、生态和环保产业、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办或技改的均可以考虑实行以税还贷或税前还贷。以税还贷是以贷款投资新增的税收归还借款本息,税前还贷是以贷款投资新增的利润归还借款本息,这一税收优惠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过,对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行这一税收优惠不仅可以解决投资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因地方财力不足使税收减免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还拓展了税收优惠的形式,突破了税收优惠主要在减免所得税上打转的局面,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壮大经济规模的目的。

(四)调整完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措施,充分运用税收政策限制“高耗能”产品,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做好废旧物资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政策制定,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二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制度,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的内资重点龙头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促进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配套税收政策,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四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完善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税收政策;全面推行调整后的福利企业税收政策,支持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五是贯彻好扶持老少边地区发展以及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六是完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优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紧缺资源和能源,减少贸易顺差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压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

(五)加强税收政策引导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一是要积极梳理、整合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落实优惠政策的机制,寻找落实优惠政策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在整合现有税收优惠的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中央提出并争取若干有利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充分利用和吸引民间资本,着力解决资金“瓶颈”难题。四是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四区”构建规划,多层次争取国家投资、税收等政策的支持,从而显现税收优惠的差异,充分体现加快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的政策意图。为永保“一湖清水”、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速发展,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作者单位:余干县地方税务局)

第三篇: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文

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在“税收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上的讲话

作者: 邓保生 日期: 2010年03月31日

2010年3月31日

尊敬的胡副主席,尊敬的主持人汪主席,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受省局党组书记胡幼桃同志的委托,我谨代表省地税局党组对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广大纳税人的关心、理解、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面对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地税部门责无旁贷,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举措,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一、千秋伟业赋予我们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第一,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2009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继续努力,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2006年,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是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难度不亚于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生态和经济两大命题统一在一个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能够为其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提供示范样本。二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课题。美加五大湖地区、瑞士日内瓦湖区、日本的琵琶湖区、我国的太湖、滇池流域都面临着重大的污染治理问题,教训深刻,恢复生态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耗费的成本远高于开发带来的收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合理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严格控制人为破坏,能够为其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三是有利于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我省3市38个县(市、区),人口占全省的50%,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地理位置同时毗邻长三洲、珠三洲和海西经济区,是我省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助于培育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四是有利于树立我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在环保方面也承受着国际社会的很大压力。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为世界生态环保作出积极贡献,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一些忧虑、怀疑和误解,提供重要合作交流平台,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二,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动员大会上,苏荣书记要求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吴新雄省长强调省直部门要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口衔接,积极主动地争取指导和支持。一是引领我省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转型,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我省在世界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把握先机。二是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将成为我省吸引国际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的重要平台,必将带来各类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项目库。三是实现我省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大机遇,将为我省发挥生态优势,更好地策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和突破原有的区域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第三,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地税部门科学发展提供难得机遇。一是为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提供大胆探索的平台。税收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引导产业转型、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这就为地税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争取可行的税收政策突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为税源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将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安排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大量项目资金的持续投入必将为我们带来丰富而稳定的税源,为做大做强地税收入“蛋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三是为纳税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投资发展环境是软实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要求地税部门必须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效能,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平等竞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吸引生产要素加速汇集。

二、绿色崛起亟待我们拿出最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做到“三个全力”

第一,思想上全力发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发动,强劲造势,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营造氛围、聚集人气、创造商机。我们组织的宣讲组正深入9个设区市进行宣讲;在地税网站、地税专刊和办税厅设置了宣传专栏;举办专题论坛,开展专题调研;免费向纳税人发放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手册、发送税收优惠政策告知短信和电子邮件。

第二,政策上全力支持。刚才,胡副主席要求我们抓好组织收入,执行好税收优惠政策,创新服务举措。一方面,重点落实好支持节能减排,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层面上的税收政策支持,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权,重点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争取实行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争取生态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税收政策支持,并相应出台配套改革措施,我们研究制定了“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

第三,服务上全力跟进。按照胡副主席提出的要求,做到三个一律。以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纳税“大服务、一体化”新格局。打造三个服务平台,即:规范办税服务厅平台,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和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低成本地实现宣传、咨询、办税与维权等功能。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假日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国、地税联合办证,进一步简化办证流程,减并办证表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完善特邀监察员制度和服务监督制度等。

三、职责所在要求我们务必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做到“四个紧密结合”

第一,紧密结合组织收入工作。地税部门要通过大力组织收入,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全省地税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分析与预测,强化税收征管,既捡“芝麻”,又抱“西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绩观,倾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和“调结构促改革”,真正做到在扩大经济总量、改善民生和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地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紧密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2009年,省地税局在机关效能建设评比中名列第一,但已属于过去,今年的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更高。全省地税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创业服务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创建纳税人满意、创业者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地税环境为目标,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服务环境最优、服务创业水平最优部门。

第三,紧密结合“三个比对”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比对落实,参照兄弟省市税务部门亮点比对创新,对照系统内先进典型比对贡献,在全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比对”活动,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努力实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举措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环境有新的突破。第四,紧密结合队伍建设。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队伍保障。我们要突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解决干部思想上存在的各种认识误区;稳妥推进设区市以下地税机构改革,着力加强班子建设;选拔100名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突出税收业务政策培训,着力增强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贯彻落实好中央纪委李玉赋副书记视察地税工作时提出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务实创新”的地税干部队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求真务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发挥地税职能 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面对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地税部门责无旁贷,必须创新举措,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宏图伟业赋予我们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2009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继续努力,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有关文件上作出重要批示:‚要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是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统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难度不亚于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致力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筹发展,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能够为其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样本。二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课题。美加五大湖地区、瑞士日内瓦湖区、日本的琵琶湖区、我国的太湖、滇池流域都面临着重大的污染治理问题,教训深刻,恢复生态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耗费的成本远高于不当开发带来的收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合理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坚决防止人为破坏,能够为其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三是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我省38个县(市、区),人口占江西的近50%,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以上,毗邻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其建设有助于培育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四是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一些忧虑、怀疑和误解,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苏荣要求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省长吴新雄强调省直各部门要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口衔接,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在重要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和对我省先行先试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引领我省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转型,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我省在世界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把握先机;是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将成为我省吸引国际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的重要平台,必将带来各类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项目库;是实现我省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大机遇,将为我省发挥生态优势,更好地策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和突破原有的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等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地税部门科学发展提供难得机遇。第一,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供大胆探索的平台。税收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引导产业转型、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这就为地税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争取可行的税收政策突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为税源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将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安排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大量项目资金的持续投入必将为我省带来丰富而稳定的税源,为做大做强地税收入‚蛋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三,为纳税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投资发展环境是软实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要求地税部门必须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效能,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平等竞争和资源有效配臵,吸引生产要素加速汇集。

二、绿色崛起亟待我们拿出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做到“三个全力”

思想上全力发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发动,强劲造势,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营造氛围、聚集人气、创造商机。省地税局组织的宣讲组正深入9个设区市进行宣讲;在地税网站、地税专刊和办税厅设臵了宣传专栏;举办专题论坛,开展专题调研;免费向纳税人发放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手册、发送税收优惠政策告知短信和电子邮件。

政策上全力支持。一方面,重点落实好支持节能减排、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层面上的税收政策支持,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权,重点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争取实行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并相应出台配套措施,省地税局研究制定了‚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

服务上全力跟进。以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纳税‚大服务、一体化‛新格局。打造三个服务平台,即规范办税服务厅平台、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和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全面实行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假日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国税、地税联合办证,进一步简化办证流程,减并办证表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完善特邀监察员制度、服务监督制度等。

三、职责所在要求我们务必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做到“四个紧密结合”

紧密结合组织收入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地税部门要通过大力组织收入,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全省地税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分析与预测,强化税收征管,既捡‚芝麻‛,又抱‚西瓜‛,努力完成全年组织收入任务。

紧密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提升服务水平。2009年,省地税局在机关效能建设评比中名列第一,但已属于过去,今年的‚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更高。全省地税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创业服务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创建纳税人满意、创业者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地税环境为目标,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服务环境最优、服务创业水平最优部门。

紧密结合‚三个比对‛活动提升服务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比对落实,参照兄弟省市税务部门的工作亮点比对创新,对照系统内先进典型比对贡献,在全省地税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比对‛活动,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努力实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举措有新的突破,创业服务环境有新的突破。

紧密结合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队伍保障。全省地税部门要突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解决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各种认识问题;稳妥推进设区市以下地税机构改革,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拔100名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突出税收业务政策培训,增强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务实创新‛的地税干部队伍。

第五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有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摘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文章在简述高效生态农业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接着,重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类型、模式和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最后,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该文对当前正在从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和普通群众均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模式与技术;可持续发展。

1高效生态农业概述 模式。这一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1.1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传统农高效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来的。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或者简单地说,生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模式。

高效生态农业,则同样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农业发展模式,但与一般生态农业相比,高效生态农业具有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的“高效”特点。

1.2高效生态农业的特征总体来说,从生态学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来看,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如下明显特征:

(1)结构良。高效生态农业的结构良好、精致,如组成高效生态农业的生物种类多、数量丰富,且生物之间具有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关系;

(2)功能强。高效生态农业不仅具有很强的生产功能,提供产量高、质量优的多种农产品,还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满足全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3)质量优。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均为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较一般农产品质量优、价值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

(4)效益佳。高效生态农业的效益至少是一般生态农业效益的3~5倍,有的甚至可高达 1 0-20倍;(5)环境优。首先,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和前提应是环境良,即只有在环境良的地方才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其次,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结果应是促进环境更加 “良化”、“优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6)可持续。高效生态农业是一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农业发展模式,因而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若从经济学角度,由高效生态农业又具有以下5方面的特征:一是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二是以农业工业化和经济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体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的有机结合和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三是以农业资源集约、精细、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体现资源节约型农业与精致型农业的统一性;四是以科技创新为农业增长的主动力,体现高产优质技术与绿色安全技术的有机结合;五是以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为支撑,体现专业化、企业化生产主体与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效连接。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于2 009年12月12目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f 21。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至此,江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 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k 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 0%,人口占江西省 5 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D。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包括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建新型工业体系和培育现代服务业。

显然,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和 “鱼米之乡 ”的鄱阳湖,在实施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今天,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具体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增加产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增加农产品产量具有直接作用,对于确保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根据大量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资料,高效生态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一般大田生产的2~3倍,有的甚至更高,可达3~5倍(如设施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2.2促进增收如前所述,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均为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其质量优、市场价格高,因而经济效益好,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就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而言,广大农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将成为增加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一条有效途径。

2.3扩大就业就业问题,是全国各地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如解决得好,有利于全社会的稳定;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则对社会稳定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地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高效生态农业实际上是一种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要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各地实践证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扩大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一条重要途径。

2.4改善环境首先,适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地方,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环境基础;其次,已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地方,由于采取节肥减药、生态减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往往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作用。因而高效生态农业具改善、优化生态环境的效果,这对生产绿色、优质、安全、保健的农产品十分有利。

2.5提高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综合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就经济效益而言,由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出来的是优质、安全和具有保健作用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且由于在同等条件下,其市场价格是一般农产品的3~5倍或5~10倍,有的甚至更高,因而高效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就远远高于一般生态农业。其次,就生态效益来说,高效生态农业依据生态学理论,采用节肥减药、生态减灾、生物控害的各种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第三,从社会效益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能生产出量多、质优、安全和具有保健作用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对维护全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省和全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则是显而易见的。

2.6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上所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增产、增收、扩大就业、改善环境的作用,能同时综合提高“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类型、模式与技术

3.1立体型立体型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广泛分布的生态农业类型,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典型模式:(1)农田立体种植模式。通过不同作物的间作、混作、套作、复种和轮作等,组成一年多熟、一地多种、一田多产、全年多收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如“油菜/花生+玉米一芝麻+绿豆”、“混播绿肥(紫云英X油菜×肥田萝 I-)一早稻~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一晚稻(杂交稻、超级稻)”等。(2)山地立体开发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有近2/3地处山地、丘陵地区,山地、丘陵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适合进行立体开发,建立起立体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如余江县红壤丘陵地区发展“顶林、腰果、谷农、塘渔”的立体农业布局,效果显著。(3)庭院立体经营模式。如可利用房前屋后有限的庭院空间,发展“立体菜园”、“立体果园”、“立体花园”,面积虽小,效益却高。可谓“方寸之地,一举多得;空暇之余,一举多效”。

3.2共生型充分利用自然界不同生物、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互补作用,发展共生型高效生态农业,是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成功的模式。适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面积推广的共生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有:(1)农田共生模式。如稻田养鱼、稻鸭共生、稻一萍一渔复合,还有棉田养鸡、林地养蛙等,生物之间互利互惠、协调共生,增加了农田产出。(2)水体共生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体资源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以前由于投资单

一、种养规模小,水面利用低,开发效益不明显,因此加快水体开发利用,建立共生型高效生态农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鄱阳湖放养不同种类、不同习性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由于不同物种占据不同层次的水体空间和利用不同的食物链、食物网,因而可充分利用水体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从而产生“1+1>2”的整合效应,促进了鄱阳湖水体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此外,桑基鱼塘、鸭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水体高效共生模式均可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广应用。

3-3减量型千方百计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的投入,既是高效生态农业之要求所在,也是高效生态农业之所以.“高效”的原因所在。要减少(少用甚至不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的使用量,发展减量型高效生态农业,就要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并采取以下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1)根据生态学食物链、食物网的原理和生物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作用,实行生态减灾、生物控害。其关键技术措施有:以菌治病、以虫治虫、以草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脊椎动物(如鸟、禽、蛙、鱼等)治虫、以草治草等。这样才能做到少用或不用农药。(2)根据生物培肥、生态养地的原理,充分发挥绿肥(如紫云英、苕子、田菁、柽麻、猪屎豆、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和绿萍等)、豆类作物(如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花生等)的养地作用,以及有机肥(堆肥、猪牛栏粪、河塘沟污泥)的培肥改土作用,做到少施化肥,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可见,发展减量型高效生态农业,对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均有利。

3.4避灾型自然灾害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和稳产增收的重要障碍因子。2010年 6月江西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据江西省防办初步统计,截至21日16时,全省共有93个县市 1128个乡镇713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52.54万h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4亿元,其中鹰潭、抚州、吉安等地受灾最为严重。可见,实行防灾减灾,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旱灾害频繁,发展避洪型高效生态农业、抗旱型高效生态农业迫在眉睫。

3.4.1避洪型高效生态农业 19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之后,鄱阳湖沿湖11县(市)推行了高效避洪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仍应高度重视发展避洪型高效生态农业,并采取以下模式和技术:(1)改三熟制为两熟制。即由过去的“冬种作物一早稻一晚稻”一年三熟制种植模式,改为“冬种作物一晚稻”一年二熟制种植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适宜于鄱阳湖沿湖的低洼易涝农田。表面上看,三熟减为二熟,产量应减少 1/3,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主要因为实行两熟制后,两季作物均因避开了水灾危害而高产稳产,全年总产量并不比原有的三熟制低,相反,多年平均还可增产 10%-15%以上,同时增收。如实行“油一稻”两熟制,油菜单产可达1500~1800kg/hm、晚稻达7500~9000kg/hm~,可实现全年高产高效。(2)实行退田养鱼或发展高效水生作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尤其是对圩区来说,往往因灾有种无收,既极大地造成生产投入上的损失,又白白地浪费这部分资源。而实行退田养鱼或“高效水作物+鱼”高效生产模式,不仅能充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且能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如“菱角+鱼”模式,除鱼之外,菱角单产量可达 11625kg/hm以上,每公顷增收9000元。(3)大力发展湖区畜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地草滩草洲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畜牧业非常有潜力。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可利用低矮的丘陵岗地发展大棚养鸡,以山地散养为主,按年养3批,每批500羽,可实现年利润2000元;二是可利用草洲、湖草发展养鹅业,按每1.33hm养200羽鹅,年养3批,可实现年利润7000元:三是利用退水的草山进行牛短期育肥,兼种黑麦草,按户养 1O头,可实现年利润5000元;四是利用退水的农田种草养鹅。其中黑麦草 8月下旬播种,鲜草利用到次年6月,养鹅3批,按每批70羽,每公顷可实现利润37500元。

3.4.2抗旱型高效生态农业根据有关资料,进入新世纪,鄱阳湖区(含沿湖 11县市)的旱灾出现加剧趋势,应引起重视。为确保区域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要高度重视发展抗旱、避旱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并采取如下措施和技术:(1)选择作物种类、调整品种布局和优化种植方式。干旱缺水地区可安排种植耐旱作物,如甘薯、谷子等,减少耗水量大的作物,选用耐旱品种。(2)兴修水利,合理灌溉。灌溉是防旱的根本措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要十分重视重建、重修各种水利设施,要组织力量及时清理淤泥、疏浚河沟、整治水库、保护湖泊,真正做到要水有水、能灌能排、旱涝保收。(3)培育壮苗,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水分无效消耗,增强植株抗旱能力。(4)调整作物播种期,有效避开高温干旱给作物生长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造成的严重危害。(5)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如少耕、免耕、直播、秸秆覆盖等。

3.5循环型实行循环经济,发展循环农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物质能量循环再生,这既是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特征,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当前,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如作物秸秆弃之不用、猪牛栏粪不能归田、河塘沟泥淤塞水体、生活垃圾遍地分布,在资源浪费的同时还污染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提升、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均造成不利影响。为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京都名师论文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最顶级的论文工作平台,致力于为全国各类客户提供论文指导、发表论文服务,以提供高品质毕业论文服务为己任,是全国唯一一家依托北京各大高校学术资源、设置在北京大学校内的论文发表服务机构。一直以来,京都名师论文网致力于对高品质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教育管理毕业论文的传承与传播,对中国高品质原创论文事业的推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下载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须正确处理十个关系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河南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迫切要求和根本途径,在实际工作中须正确处理好十个关系: 正确......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

    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保监会系统党组织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的工作主基调,夯实经营基础,牢......

    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傅汝仁 当前,我省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适合山东特......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云南省威信县委老干部局肖泽波 农业是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是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

    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大全5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 注册会计师专业 黎源 0091642 摘要:鄱阳湖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各类资源,其经济地位和生态地位都极其重要,建立鄱阳湖生......

    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共五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注册会计师专业 黎源 0091642摘要:鄱阳湖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各类资源,其经济地位和生态地位都极其重要,建立鄱阳湖生态经......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大江网2011-05-30 10:48 ■邓保生 近年来,我省发展明显提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但同时也面临着做大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