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时间:2019-05-12 19: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第一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

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江苏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必须依靠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要着力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三大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此,要扎实推进以下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江苏品牌农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部的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农村

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业贷款增幅大于贷款总额增幅。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作者:黄莉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第二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伯霞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09期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理念由传统转向现代。跳出农业看农业,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内涵,努力形成包括“种养加、农机制造、农产品物流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内容的“大农业”概念,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发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规模、标准、质量、品牌”等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立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打造由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产业化的思路组建各市区县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研试验站,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加强包括科技基础设施、试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科技环境等在内的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提高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加快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

三、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要素投入使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力争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经验型转向科技型。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资源由分散配置转向集中配置。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耕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物种资源培育的力度,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劳动保障等公共政策,完善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统筹城乡、统筹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新路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以工促农发展的新机制。(伯霞)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第三篇: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顾益康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和难点,其实质是以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目标,积极促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促进农业从小而全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转变;促进农业资源从粗放开发利用向节约、集约、循环和永续利用转变;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以规模化种养业为基础,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浙江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实施“创新强农”战略。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中去,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坚持富民强农基本宗旨、家庭经营基本制度和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动力,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致力于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基础保障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创新强农”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

一、推进农业发展理念创新

要树立五个农业发展新理念。强化农业人本化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使现代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和体面的职业;强化农业多功能化理念,顺应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致富、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推动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强化农业工业化的理念,科学借鉴现代工业发展的理念,推进农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生产的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强化农业产业化理念,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分工协作,完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强化农业生态化理念,引导农业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轨道,优化农业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要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以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家庭农场经营与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地经营体制改革,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农地承包权,建立流转市场,积极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一批有强大的市场经营能力的贸易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物流基地,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拍卖市场、期货市场多层次市场有机结合,实物交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

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创新

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农业块状经济和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一批有区域知名品牌、拥有连片基地的特色农业强县强镇。充分发挥浙江水稻科研力量强和稻作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推进水稻生产的规模经营,建设一批高产高质高效的水稻生产示范县、镇和稻作文化示范点,努力提高浙江粮食生产力水平。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四、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实行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有机整合,注重研发和推广与精致型农业产业相配套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数字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五、推进农业发展机制创新

要以微观和宏观多个层面和统筹城乡发展层次上来创新农业发展机制。要形成农业创业创新的新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鼓励农民与科技人员、工商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投资和合作经营,通过设立现代农业创业贷款等多种举措,培育一批新的农业创业主体。要着力形成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新机制,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来进一步促进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进一步形成百万农村能人创业带动千万农民转产转业的机制,推进务工经商农民的市民化,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 顾益康)

第四篇: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本站推荐)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张华建

作为农业大省、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不仅是农业自身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

结合我省实际,在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点:

1、根本点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

党的十七大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三项基本要求,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近年来,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定较快发展。但同全国平均水平比,无论是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水平,还是农民收入水平,都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够。我省农业要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突破口必须放在推进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上,切实夯实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基础。

2、增长点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农村服务业。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促进农业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既是增加农民就业、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农业经营体

制机制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

3、着力点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从我省现状看,必须加快改变农业结构层次低的状况,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要立足省情,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打造面向“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取向,加快发展养殖业,进一步提升养殖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加快发展区域优势明显的茶叶、蚕茧、水果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上,突出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4、动力点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村改革,要围绕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力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重点推进两项举措:一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统一经营、规模经营中的主体作用、载体作用和平台作用。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好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依托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大力提升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好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统一经营、规模经营中的带动作用。

二、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对策

从我省情况看,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重点加强以下措施:

1、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着力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做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统筹发展,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过程中,要着力解决好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要加快向农村延伸,要推动资源要素加快向农村配置。在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布局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建设。

2、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等重大措施的扶持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应用。对已经实施的粮食三大行动、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茶产业振兴、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等以科技转化为重点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推进和支持力度。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保障其有效发挥作用。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和就地经营创业能力。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3、加大农业招商引企引资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发展会展经济,加大对合肥、上海等农产品交易会和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中心利用的支持,打造对外开放、农产品交易、招商引资的平台。加大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融资、担保、用地、用电等实际问题,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4、夯实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促进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改善。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田灌排条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支持耕地质量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整村推进。加快农机装备进度,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着力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5、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健全三农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切实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三农投入等指标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以狠抓落实为切入点,加强作风和效能建设,提高各级对三农重大决策和部署的执行力、落实力。

第五篇:青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模版]

青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化”同步发展,以服务城市、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产增效、农业持续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

一、深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以打造高端品牌农业聚集区为目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布局,积极推动农业提档升级,不断丰富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一是全面实施农业“四百工程”。自2004年起,每年投入4000万元,实施百万亩粮食、百万亩蔬菜、百万亩花生和百万亩果茶示范区建设工程,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优势产业带。目前粮食和蔬菜示范区已全面建成,花生和果茶示范区已步入尾声,实现了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在全市形成了四大产业优势布局:以平度南部、莱西西部、即墨西北部和胶州北部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产业区,沿大沽河流域为主的优质蔬菜产业区,以平度、莱西北部山区和胶南丘陵区为主的花生生产区,以大泽山、崂山、珠山山区为主的果品产业带和茶叶产业带。二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坚持用现代科技装备改造农业,大力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按照每个

冬暖大棚补贴5000元的标准,重点扶持建设冬暖大棚规模在10个以上的设施小区,积极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冬暖大棚达到9.4万亩,有力地保证了蔬菜等农产品全年均衡供给。三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坚持像抓工业品牌一样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检测和追溯体系,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管,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积极鼓励商标注册和产品认证,全市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27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6个,打造出了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满足了群众对高端农产品需求,有力地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动都市农业服务产业发展

紧紧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突出抓好农业节会、“一村一品”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大载体,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推动农业观光旅游,全市每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近千万人次,实现收入10亿多元。一是大力发展农业节会。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按照节令,举办以采摘、体验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节会,大泽山葡萄节、马家沟芹菜节、明村西瓜节、北宅樱桃节、山色峪樱桃山会、红岛蛤蜊节等在我市家喻户晓,农业节会已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重要选择,北宅樱桃节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

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高效、生态、品牌农业,每年投入1000万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了一大批集生产经营、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例如,胶州三里河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公园、崂山石老人农业观光园等集观光旅游、餐馆、农耕体验于一体,已成为市民新的休闲中心,目前全市已建设各类示范园区282个,其中市级示范园区47个、国家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7家、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家。三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每年投入1200万元,扶持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市已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50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30个,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的专业镇村,推动了小水果、农家乐、旅游观光等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胶南市蓝莓种植达到3万亩,规模居全国第一;发展休闲观光经营单位305个,其中农家乐150多家,在胶州湾沿海一线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

三、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推进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以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和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坚持以“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大中

型沼气工程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形成了“猪-沼-菜”、“果-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有效减少了废弃物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6.4万户、大型沼气工程22处、中小型沼气工程144处,年处理农村废弃物1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6吨。二是加快推广生态循环技术。积极推广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00万亩,玉米秸秆青贮达到162万吨。积极推广节肥、节药等节约型技术,努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全市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21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101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4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32万亩,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有效解决村庄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从2008年开始,每年投入2亿元,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用三年时间全市所有行政村都达到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标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实现垃圾定点存放、畜禽圈养,村容整洁、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直接受益群众达到400余万。四是大力实施大沽河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大沽河这一生态中轴,从2011年开始,计划投入100多亿元,通过“三区五湖九湿地、绿道连通十五点、二十二桥跨两岸、二十五闸水相连”建设,到“十二五”末,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贯穿南北的防洪绿色安全屏障、自然生态景观长廊、现代农业集聚带,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实现大沽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辐射带动两岸10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都市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培育都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经营主体。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壮大工程,围绕花生、蔬菜、饲料、肉类、水产五大优势农产品,强化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8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家、省级达到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二是大力培育农业合作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四化”合作社创建活动,每年安排1200万元扶持示范性合作社建设,推动了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组织化水平,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合作社达到5185家,入社会员21.5万人。三是大力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加快推进规模化家庭农场,建立起了市、区市、镇(街道)、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委托流转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发展规模化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全市百亩

以上的经营主体已达458家,规模经营土地12.7万亩。四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建设了以山东省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为龙头、54家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依托山东省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连续举办了6届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农产品展会,促进了我市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2011年全市农产口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占全国的8.3%。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农业部的部署要求,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作法,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丰富农业多种功能,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言(定稿)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二师农业现代化进程党的十七大作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样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2010年中央 1号......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须正确处理十个关系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河南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迫切要求和根本途径,在实际工作中须正确处理好十个关系: 正确......

    关于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情况的调查

    关于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情况的调查 市科协党组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平台和建立科技推广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新疆农业发展方式 ——新疆农业科学院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59号文件精神的意见 新疆农业科学院 2015年10月15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内......

    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傅汝仁 当前,我省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适合山东特......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合集)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作者:安徽省阜南县许堂乡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 刘正敏摘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要以......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最终定稿)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鲁华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强调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 顾益康 摘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农业发展理念创新;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推进农业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