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大全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洪泽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泽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后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推动洪泽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创新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洪泽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6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一产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3.3%;二产增加值39.71亿元,增长17.5%,二产中工业增加值32.89亿元,增长16.8%;三产增加值33.41亿元,增长15.60%。产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从产业比重看,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从2005年开始,我县工业增加值已超过一、三产增加值,并呈逐年增长态势,到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8.6:44.2:37.2,第二产业牢牢处于领先地位。全县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12家,销售超亿元企业31家,今年1-8份,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6.35元、开票销售61.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36.7%。化学新材料、机械制造、现代纺织三大“百级产业”初具雏形,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分别占工业经济总量的76.7%、83.8%。
2、从产业层次看,三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进入“十一五”,洪泽三次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结构更趋合理,水平不断
1提高。第一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三个10亿元产业,高效渔业、高效种植业面积占比分别达54.8%和32.5%,全县农副产品加工率达45%以上;第二产业方面,工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多,规模迅速扩大、效益明显提升,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相继突破,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方面,交通、邮电等公共服务行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经济、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软件外包等现代服务产业方兴未艾。
3、从产业贡献看,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十一五”以来,全县第三产业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连续4年在GDP中占据35%左右的比重,产业贡献率最高达36.88%,产业拉动率最高达7.79%,不仅保持了与一、二产业基本协调的发展态势,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推进,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但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散,现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在20多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经济产业关联度低、依承度小、产业链短;二是企业规模小,大型企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销售过10亿元企业只有1家,过5亿元企业2家,销售超1000万元的仅占三分之一,市场竞争力整体不强;三是产品档次低,全县工业以化工初加工、纺织、建材等依赖大量资源投入的传统产业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少,附加值少,现代新型工业所占比重少;四是外向程度低,工业产品出口规模小,产品销售主要依赖国内市场。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洪泽处在做大经济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方式
转型同步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适逢难得的机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责任十分重大,而且任务非常艰巨。
从面临挑战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一是环境、资源的挑战。环保方面,洪泽湖是国家南北北调工程的重要节点,保护“一湖清水”成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逼迫我们发展清洁型、环保型产业。二是宏观形势的挑战。国内外市场竞争表明,技术与品牌优势大、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经受经济波动冲击的能力明显强于传统企业,结构的合理性已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三是产业层次不高的挑战。洪泽产业层次总体上以粗放型、传统型为主,大都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四是周边发展态势的挑战。随着周边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要始终保持优势,就必须走发展特色产业之路。
从面临机遇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当其时。一是苏北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为我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二是宏观政策调整,保持扩大内需政策稳定,实施增值税改革,有效的放大了市场容量,减轻了企业技改税负,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以抢占市场;三是金融危机导致资产价格降低,人才流动加快,为企业低成本扩张、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四是近几年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四区两园”基础设施基本到位,显著增强了承载和集聚大项目、好项目的能力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培育高新产业、发展软件产业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文件,从制度上确立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
径,总体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结构、人才、产业升级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结构优、经济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发展路径和工作要求是:
(一)抓住产业发展这一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升效益的目标,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一要狠抓新兴产业培育。精心培育以清华科技园项目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安芯智能港项目和液晶电视项目为重点的软件及液晶显示产业、以国铝高科、压电陶瓷、生物质能项目为内容的新能源产业、以40万吨半干面出口和8000万只肉鸡项目为带动力的生物技术应用产业,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集群。二要推动企业培大育强。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通过靠大靠外靠强盘活盘强,未来三年内,培植银珠集团等销售超50亿元大企业2家,培植软件产业园、肉鸡养殖及深加工、200万只汽车轮毂、盈恒化工等销售超10亿元企业12家以上。三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新兴产业培育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深化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节能减排,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约节约发展水平。
(二)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壮大四水产业。制订新一轮“四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广 “大蟹、有机蟹、跨季节蟹”的养殖步伐,实施鹅产业三年发展规划,打造入江水道沿线鹅产业带,推进芡实饮料等
深加工项目建设,扩大水产批发大市场冷库建设规模,逐步实现水产品交易由季节性向全年性转变,单一性水产品向其他农副产品复合经营转变。二是提升发展空间。认真编制县级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周桥灌区改造五期工程等项目,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工作,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加强螃蟹、鹅、大米、芡实等“四水”标志性产品的品牌建设,做大品牌农业。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绿化美化,加大资金筹集和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湖区生态渔村、景区旅游新村、城郊社区新村,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综合环境整治。
(三)抓住湖滨名城这一平台,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化。城镇是承载经济发展的平台,加速推进精品化城市建设是我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迅速掀起新一轮加快城市建设热潮,重点打造新城区、湖滨区、老城区、开发区等“四大板块”,开工16层以上的高层建筑31栋,启动11万平方米拆迁,实施砚临河风光带二期等10个地块绿化和开发工程,切实把城市做大、做美、做优、做强,塑造洪泽县城的全新品牌。加大核心商圈建设,积极引进苏宁电器等知名商贸物流业企业入驻洪泽核心商业区,开工建设四星级天水假日酒店、18层天泽经济型酒店等一批新型酒店,提升商业服务档次。规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合理引导商品房开发。加大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开工建设仁通物流园、宏发再生资源物流园、闽翔钢材大市场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市建设和市民素质建设,统筹城市亮化与市民心灵美化,统筹提升城市内涵与提高市民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讲文
明、谋发展、促和谐的新风尚,努力造就文明、高雅的新市民。
(四)抓住民生改善这一根本,大力推进社会和谐化。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兴办惠民实事,不断改善民生、凝聚民心。加强社会建设,做好就业培训和职业中介、岗位对接,认真抓好大学生、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群体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全面落实新农保制度,农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实现社保全覆盖,继续推进“土地换城保”工作,推动五大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加强社会建设,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大力推进省级优质均衡教育示范区创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争创省级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加强和谐建设,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城乡技防设施建设,建成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健全解决多元化矛盾纠纷落实机制,加强社会舆情汇集分析,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第二篇: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调研报告
一、滨海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调研情况
2010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表明,2008年滨海共有10.25万个私营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74.16%,吸纳全市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0.38%,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和从业人员分别比2004年增长87.38%和94.39%,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发展力量。从经济指标看,民营企业实现全年营业收入7543.03亿元,占全市的23.21%,所占份额超过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三者的总和。从资产的配备情况看,民营企业资产总计为6147.81亿元,仅占全市的10.08%,比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低26.31个百分点,以较少的资产配备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已成为民营企业的鲜明特色。但总体来看,民营企业依然是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产能的主要集中地,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数量明显偏多,“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迫切。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滨海市N区M市的正常经营的民营企业,调查问卷发放600份,用于分析的问卷共157份,问卷回收率26.17%,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无效问卷1份,问卷有效率达99.36%。
1、在被调查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
在被调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占55.6%,权重最高,其次分别为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21.1%、7.0%,而上市公司仅仅占0.7%。滨海市民企上市公司的比重
如此之小,说明滨海市民企数量虽多,但缺乏强手,86.9%的企业的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仅占13.1%,其中,年销售额10亿以上的企业仅
6%8%6%1%37%
17%25%1
两家,占1.4%。与滨海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详见图1-1。
图 1-1
2、当前妨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困难是“市场风险太大”
在被调查企业中,认为当前妨碍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困难是“市场风险太大”、“资金投入过大”、“缺乏高端人才”,分别占49.0%、44.4%、42.5%,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选项;选择“企业家自身难以适应”的企业仅占9.2%,是所有选项中比例最小的一项。这说明制约大多数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是市场、资金和人才,详见图 1-2。
图 1-2
当前妨碍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困难60.0%50.0%40.0%30.0%20.0%10.0%0.0%技术限制应大大才低适太过人偏键的以关入工素风投高难H、险入端质其他掌场市资缺员不市A、B、D、业C、E、企F、G、企业家自身握场金乏准
3、税收、技术创新政策与创业扶持政策对实现转型升级比较重要
在被调查企业中,认为当前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比较重要的政策,选择“税收政策”的企业占60.0%,位居榜首,其次分别是“鼓励技术创新政策”、“创业扶持政策”,分别占50.7%、49.3%,而末两项是“土地政策”、“ 境外投资政策”,仅占14.0%、6.7%。这说明税收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政策与创业扶持政策等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比较重要。
4、人才、市场与技术创新是影响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三大因素
有效样本中,关于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选择“人才引进”的企业占61.3%,位居榜首,其次分别是“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分别占59.3%、57.3%,而末两项是“劳动关系”、“ 治理结构”,占34.0%、28.7%。这说明人才引进、市场开拓与
技术创新是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
5、政策玻璃门现象比较严重
有效样本中,被调查企业认为对政府在市场准入的制度制订、条件、程序设置等方面的公开情况不了解占25.7%;认为虽然政策文件公开,但条件苛刻程序繁琐53.3%;认为没有公开的占5.9%;认为完全公开的占15.1%。这说明政府在市场准入的制度制订、条件、程序设置等方面的公开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64.9%的企业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在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时遇到“玻璃门”现象“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详见图 1-3。
(即政策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但实际进入时却很困难),您认为当前“玻璃门”现象严重吗?3%10%22%21%44%图 1-3
6、行业协会、商会的凝聚力不容忽视
关于 “您是否参加行业协会、行业商会?”的157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141份,缺失16份;位居榜首的选项是“参加”,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占90.1 %;“不参加”仅占9.9%。这说明绝大数民营企业都能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的凝聚力不容忽视。
二、我市民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剖析
1、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且生命周期较短
虽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3
并且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在吸引就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经普数据1显示,滨海市平均每个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8.71个,人员规模仅是国有和港澳台商及外商投资企业的一成左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停业关闭破产的企业中,私营企业有1.34万个,占民营企业总体的13.38%;国有经济2企业有255个,占国有总体的7.2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有205个,占港、澳、台商投资总体的4.67%;外商投资企业有156个,占外资总体的4.74%。在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方面民营企业低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另外,民营企业的寿命较短。从普查资料来看,停业关闭破产的民营企业中有67.67%生存期不足3年,有83.23%生存期不足5年。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我市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开发新产品能力不强,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低。根据国际惯例,企业研发投入应当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低于3%就可能被市场淘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普遍较小,加上融资渠道还不畅顺,如遇上资金回收缓慢的情况,只能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生产周转。就我市民企而言,75%以上的创新经费来自企业内部筹资,而贷款只有12%,政府资金、合作伙伴资金、资本市场资金合计不到5%。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是民营企业专利进步、特别是发明专利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由于面临各种市场风险和技术保护风险,民营企业普遍存有不愿创新的心理。特别是在原始创新和发明专利方面,企业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时间,却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企业人员因专利诉讼来回奔波,花费精力、财力很多。即使胜诉,损失与获得的赔偿也不成正比,挫伤了企业申报专利、创自主品牌的积极性。因此,民营企业中“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的说法流传甚广。
3、市场准入是阻碍民企向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民营企业所碰到的问题不仅仅是市场准入的问题,而是在准入中及进入后所面临的各种障碍。比如:某从事宽带接入的民营企业,1999年的时候就已经为某区政府建立了政府网、教育网、居委网;2009年区政府搬迁,线路改变,1 2010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2 含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
原本通过该企业自身改造的方案成本最低,但最终被某国营电信公司以明显低于成本价的不公平竞争的方式挤出局。另有两个区生产节能灯具的企业反映,其公司的新型节能环保产品在政府部门招投标过程中,无法与外企受到公平同等的待遇,又遭到山寨产品的低价威胁,不利于企业的市场扩展和经营壮大;还有民营企业进入一些特种行业,政策上原本也是支持进入的,但在实际的经营中,却被有关部门以各种明规则、潜规则所限制,举步惟艰。
4、不合理的税负,压抑着民企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性
(1)税负水平偏高。一是滨海税收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的增速。以地方税种为例,从“财税分家” 的1999年开始,滨海地方税务局税收收入年均增幅达24.1%,约为滨海市同期GDP年均增幅的两倍。二是与省内各城市相比,滨海市的税负一直处于高位。据有关部门测算,2008年滨海市的税负为32%,呈现一种基数高、税负高的现象。三是与国内一些副省级城市比较,滨海市的税收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偏高。如2008年,滨海的地区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约为8000亿元,国地税总收入约为2200亿元;同期杭州的地区生产总值4781.16亿元,国地税收入却只有953.15亿元。
(2)税收征管不合理。一是带任务的稽查事项多,并引发提前预缴税款的现象。税管单位及工作人员在不能完成预定税款入库任务时,就要求效益好的企业提前认缴下一阶段的纳税款,并且是多缴不退。二是纳税环节的有关规定依据不足。如将交社保费用与纳税挂钩。按照税务的有关规范,年销售额达80万元的企业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但在一些企业所在地区,还要有5个员工参加社保作为附加条件。另有许多企业反映,一些企业要从本区(市)迁出或注销,税务部门往往很长时间不来核查,导致不能及时出具完税证明,甚至于出现了这样一种“潜规则”:在要求企业自查自补的名义下,企业自动缴纳一万到三万不等的税款,税务部门才出具完税证明。三是部分纳税环节不合理。如在所得税征管环节上,对个人收入,要以个人所交纳养老保险作凭证算工资收入,而不是以劳动合同为凭证。
5、金融创新不足成为民企融资难的资金瓶颈
一是当前我国金融产业政策环境仍然十分严格,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滨海在金融创新方面空间不大,国家政策支持不足,社会资本至今无法进入银行业,只
能从事担保、典当行业,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还十分稚嫩。尽管我市银行存款规模很大,但民间金融的活力还没有充分激活。二是银行信贷的不恰当收缩和不到位服务加大了矛盾。去年以来的宏观金融调控主要是为了控制银行信贷流向过热行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仍然是银行机构的重点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受新增贷款计划、既定的经营战略以及项目贷款发放连续性等诸多因素的约束,商业银行压缩中小企业贷款存量、提高新增贷款条件、收缩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的做法较为普遍,人为制约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增加。这就使本来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加难。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但受资金和资产负债比例治理的约束,进一步支持的能力受到抑制。尽管中心银行近几年发出过多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窗口指导文件,并制定了风险溢价的利率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6、《劳动法》的片面性及执行中偏差,影响民企的转型发展
在调研中,民营企业家反映最多的就是有关新《劳动法》实施两年来的诸多问题。国家自2008年1月推行新《劳动法》,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推行比较仓促,推行之际又适逢金融危机,而《劳动法》只是单方面考虑到了劳动者的权利,并没对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进行规范。因此,《劳动法》实行两年多来,只要发生了劳动纠纷,无论企业主有理无理,都要承担责任。而基层执法者往往出于息事宁人的目的,多半是让企业主出钱摆平了事。而如此公平正义的缺失,滋长了无良之徒无理取闹的气焰,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政府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是选择性失明,以国有企业作为蓝本来作为普遍性来推行,但作为弱小的民营企业,没有享受到国有企业一样的政策及资源,也承担不了这沉重的负担。不少企业主都感到前景不明朗,感觉活得很累,随时准备走人。而劳动者中也有不少人提出,劳动法规定过严将引发“避法潮”,难以真正保障劳方利益。
7、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政策配套细则不完善,落实环节跟不上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与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政务环境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调研中我们听到不少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反映,政府的支持、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年年都有,但大多是指导性、刚要性、原则性的,没有细化,没有考核;而国有企业,没听说过有什么鼓励发展的政策,依旧享受着其特有的待遇;另外,一项政策往往
牵涉到的职能部门很多,有属地管理的,也有垂直管理的,难以执行;再有,政策往往在上游这一块,也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一方面得到的执行,但在下游这一块,也就是产品的采购招标上受到一些行业潜规则和暗箱操作的挤压。综上,很多好的政策都往往落不到实处,以至于很多民营企业说是“上面的政策很好,下面的执行好狠”。这也充分反映了民营企业对政府政策的一种怀疑态度。不少企业反映,滨海的政务环境对比北京、上海等地有较大差距,办事难,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效率。
8、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是整体力量比较薄弱。行业协会、商会的覆盖率依然偏低。在已经成立的地方行业协会、商会中,大多力量较为薄弱,不同程度存在着人员素质不高、机构不健全、经费短缺,办公条件简陋等现实问题。二是行业代表性不强。行业协会、商会作为行业企业的会员之家,理应带有鲜明的行业色彩,代表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然而现阶段部分行业协会、商会行政依附性过强,或多或少充任着“二政府”的角色,很多时候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难以获得行业企业足够的信赖和支持。三是自律机制不健全。虽然行业协会被定性为行业自律性组织,但是许多协会、商会并未建立健全完善的自律机制,行业自律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口号和宣言。四是维权职能不到位。基于各种原因,很长一段时间里,行业协会、商会对维护行业利益这一基本职能重视不够。行业协会、商会维权工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差强人意。五是协会、商会工作开展不力。部分协会、商会没有抓住协会、商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要职能开展工作,维权和自律的工作十分薄弱,服务会员的工作也见不到成效,得不到会员单位的认同,形不成行业的凝聚力。
三、进一步推动我市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意见和建议
1、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民企抗风险能力
一是创新经营和管理机制。我市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经营管理具有很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家们要有包容的心态和广阔的心胸
必须引进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摒弃家族式管理,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与世界接轨。二是强化品牌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江浙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知名商标及名优产品较少,这与我市的经济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我市不少民营企业基本上仍停留在贴牌加工生产阶段,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无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我市民营企业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国家级乃至国际知名品牌,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谋求持续发展。企业家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在巩固现有外资市场,大力拓展中东、非洲、南美、东南亚新兴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内需;要改变传统的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争创名牌产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构筑公共创新平台,促进民营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围绕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构筑公共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
(1)构建公共创新平台。一是加快建设滨海科技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打通公共信息渠道不畅的瓶颈,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服务业的客观需求。二是推动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快构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议由科技局牵头,对我市大型科研、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普查登记,建立科技设施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平台和租赁市场,实现仪器设备在专业领域内的共用性和科技设施资源配置的高效性。三是建立检测资源服务平台。
(2)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大力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技术创新体系。每年在滨海市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重点选择有行业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支持其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积极建立新型产学研联盟。在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申报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产学研各方利益协调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把实验室建在企业,鼓励企业把技术研发中心设在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建立新型产学研联盟。组织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同专业、分布式的科技服务平台,先优势互补、共同服务,条件成熟时成立股份公司加快发展。
3、破除体制性障碍,给民营企业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按照“一视同仁、公平待遇”的原则,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行业和投资领域,都对民营企业开放,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破除体制性障碍,给民营企业以公平竞争的机会。在政策环境上降低门槛,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全面清理整顿有关收费项目,对明令禁止和取消的一些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对继续保留的收费项目,其收费标准和办法要公开透明,收费标准有上下限规定的,按下限收费;狠抓政策的落实。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各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决不允许从部门利益出发任意裁减、截留政策。实践证明:哪里投资环境好、服务质量高,客商就往那里去,项目就往那里投。因此,要优化服务环境,努力营造“亲商”氛围。
4、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一是扩大市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创新资金扶持方式,采用贴息、补助、注入资本金等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和服务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是实施成长型民营企业培育工程。由财政出资设立企业发展投资基金,对成长型民营企业项目融资进行重点扶持。三是建立民营企业贷款补偿机制。由市财政设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助基金,对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新增贷款给予风险补助,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为民营企业尤其是成长性好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四是根据当前民营企业的经营困难,特别是出口压力加大、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实际困难,制定优惠的财税措施,认真落实企业所得税法和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进一步减少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和行政事业收费,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5、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着力打造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配合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民间投资的政府采购政策。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二是大力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工作。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培训,重点开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好融通等金融产品的培训。三是开展中小企业产权交易试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指导委员会,指
导南方产权交易中心制定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整体规划,制定、落实试点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指导、监督试点工作的实施,统筹组织、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试点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试点。四是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担保行业健康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担保机构准入管理和监管。积极推动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协调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工商、金融等部门为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质押的登记、确权、转让等业务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制度,建立担保机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掌握担保机构发展动态。五是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架起投融资机构与民营企业的桥梁,积极搭建区域性、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投融资机构与中小企业客户之间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
6、公正执法,完善制度,既要保护劳动者,也要保护民企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稳定劳动关系、保障企业职工权益非常重要,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企业发展。但从现实看,该法的施行,可能在短期内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的成本,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所受冲击最大。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必须无条件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必须向劳动者支付赔偿;企业拖欠工资或加班费,超过一定期限后,必须加付赔偿金。这些规定可能增加民营企业的成本。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分门别类、宽严相济、循序渐进的办法加以解决。一是要完善劳动政策、改进劳动监管要立足于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推动企业扩大就业,并按企业类型特点分类、有序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二是要稳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逐步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对小企业和季节性临时用工,应重在保障最低工资和防止工资拖欠,逐年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重在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地方工资与行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并增强工会组织的独立自主性,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坚持预防、协调和规范处理三者有机结合的原则来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同时正确引导舆论。三是要在小企业和个体户中推行弹性参保政策。对小企业和个体户用工,应在社会保险交费的基数、费率、方式上都要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降低参保门槛,实行“低进低保”的参保政策。应制定专门针对农民工和个体户的社会保险政策,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
7、完善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人才培养、信息咨询、金融服务、技术开发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体系,真正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性、关键性的问题,努力构建民营经济服务平台。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对民营企业创业的行政审批采取联合审批、代办服务,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办事效率;扎实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执行“阳光”审批、收费;扩大为民营企业代办服务范围,进一步探索民营企业创业前置性审批等业务代办服务;解决好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为外地落户的民营企业解决好子女就学、办理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等问题。尽快建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换代升级、出口创汇、申领专项资金和政策信息等等,都要给予全方位服务。完善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对民营企业投诉的受理,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继续完善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对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应给予重奖。
8、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引导民企产业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
从目前全市的现状来看,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绝大多数还是官方、半官方性质。我们建议:市人大或市政府能尽快制定《滨海市行业协会、商会管理条例》,明确行业协会、商会的宗旨、职能、体系、地位、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对我市现有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改革、规范和整顿;首先是对我市的支柱产业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改革试点工作,并要将改革工作在三、五年内推向全部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和扶持科技咨询业协会、技术经纪人协会、生产力促进协会、企业孵化器协会、科技风险投资协会、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等协会的建立和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和原则促进行业协会规范发展,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一是进一步下放政府职能,将一些服务性、事务性的业务如科技项目评审、项目监理等交由行业协会、商会运作。二是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和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制定和实施行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执行操守、违规惩罚、资质认证等行业管理制度。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诚信建设,形成重合同、守信用、诚信经营的行业风尚,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产业升级、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
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江苏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必须依靠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要着力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三大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此,要扎实推进以下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江苏品牌农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部的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农村
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业贷款增幅大于贷款总额增幅。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作者:黄莉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第四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伯霞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09期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理念由传统转向现代。跳出农业看农业,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内涵,努力形成包括“种养加、农机制造、农产品物流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内容的“大农业”概念,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发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规模、标准、质量、品牌”等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立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打造由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产业化的思路组建各市区县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研试验站,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加强包括科技基础设施、试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科技环境等在内的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提高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加快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
三、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要素投入使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力争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经验型转向科技型。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资源由分散配置转向集中配置。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耕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物种资源培育的力度,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劳动保障等公共政策,完善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统筹城乡、统筹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新路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以工促农发展的新机制。(伯霞)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第五篇: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保监会系统党组织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的工作主基调,夯实经营基础,牢牢抓住经济振兴和市场规范的有利契机,深化改革、细致管理,创新服务,努力开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这是保险业急需做好的一项重要课题。
“十一五”这五年是保险业面临形势最复杂、经受考验最多的时期,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时期,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的时期。这期间,保险业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保险业总体陷入低迷、业务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我国保险业正确判断、有效应对,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4.2%。二是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保险业坚持业务的稳健经营,既防止了业务大起大落,又实现了经营效益和投资收益的稳定增长。五年来保险机构共实现投资收益7201.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6%。三是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保险业全力以赴,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促进了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和灾后重建。
回顾这五年,保险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抓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是积极推动发挥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保险行业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推动完成《保险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完善保险经营的基本行为规范和保险监管的主体框架,为保险业科学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环境。推动实施交强险制度,开启了我国法定保险的先河,确立了运用保险手段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的保障机制。三是探索推广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财政、税收各项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要粮油棉作物的承保面积覆盖面达到33%,对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努力开拓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涌现出“湛江模式”等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做法。五是多次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继放开境外投资、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投资,投资范围基本接近成熟保险市场水平。六是以加快改革发展来积极化解历史包袱,利差损、车贷险等历史遗留风险逐步得到解决。七是不断加强改善监管,初步构建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支柱监管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0年联合开展的金融稳定评估中,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给予了积极评价。八是积极推动国际保险监管合作,举办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发起建立亚洲保险监管合作机制,当选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执委和审计委员会成员,我国保险监管已经从对国际监管规则的简单模仿和被动接受,逐步成为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回顾这五年,保险业实现了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行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就保险论保险”的传统思维定式被打破,“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行业发展的视野更宽,空间更大。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10年保费收入是2005年的2.7倍,总资产是3.2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目前已有保险公司146家,比2005年增加53家,形成了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协调发展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大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实现业务数据大集中、大后援,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内部管控不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已经基本实现集中化、专业化、规范化运作。一大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精算法律、保险监管的专业人才队伍快速成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五年间,保险业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达1.26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95倍。目前,保险业共为人民群众未来医疗和养老积累准备金3.4万亿元。经过五年的努力,保险业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时期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行业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
一、为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将采取大量变革举措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一是进一步增强战略管理紧迫感。要顺应经济社会转型、保险市场转变趋势,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组织能力;要加强战略目标的宣导,在宣导中进一步细化战略目标规划,用清晰的战略统领整个工作,增强全体员工在业务发展、经营管理、诚信服务等方面的战略意识,经营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要推进战略的分解落实,要将战略规划细化和分解为区域战略、产品线战略和职能战略,设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战略推进路径,明确战略举措。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要切实按经济规律、保险规律和管理规律办事;要捕捉市场商机,充分利用盈利能力;要遵循大数法则,细化数据分析,找准业务发展的趋势,推动有效益发展;要深化改革,健全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细化权责匹配,着力解决内控力层层递减的问题;要加大人员和技术投入,整合系统内优势资源,切实提高产品线精耕细作的能力;要完善政策,树立科学的业绩导向,要继续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建立业绩档案,推进奖金银行制度,强化风险资本意识,着力推动整体业务平稳发展。
(二)加强销售能力建设,增强有效益发展的后劲。
要以渠道整体效能最大化为目标,大力构建“上级为下级、后台为前台、全员为销售”的大营销体系。一是整合销售管理。按要求将各级渠道管理部统一更名营销业务部。负责整合销售队伍、网点和渠道资源,加强整合销售体系标准化建设,强化销售策划,销售团队、网点渠道和销售业绩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销售管理制度,充分运用销售管理系统,理清渠道业务来源和成本结构,实施销售费用的差异化配臵,促进各业务渠道良性互动,稳步提高渠道整体竞争能力。三是推进专业化团队建设,根据险种、行业、客户和渠道特点,组建专业团队,加快推进专业化团队,加快推进专业团队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对渠道业务实行专管专营,坚决杜绝“资源内耗”和“团队业务私有化”现象。四是强化营销团队管理。完善团队展业,团队计酬的分配模式,建立系统、稳定的营销政策和考核激励机制,推广个人业绩积分制管理,明确客户经理层级和晋升通道,健全销售人员退出与转换机制、打造制度化、透明化的职业发展平台。五是对专业代理公司实施差异化管理,推动与诚信度高、业务质量好、渠道资源广泛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化对中介代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有效提高优质业务选择能力。
(三)牢牢把握市场机遇,提高有效益发展的针对性。
加强产品线专业化能力建设。明确产品线利润单元定位,使专业技术人才更大限度的参与经营管理。一是强化产品开发职能。要以产品创新实验区为阵地,整合技术力量,组建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专业团队,力争开发出“社会反响好、盈利能力强”的保险产品。二是强化产品线定价管控职能。对风险分散性业务实行差异化定价,强化价格执行,不断提高保费充足率。三是强化产品线核保职能。继续推行选择性承保政策,按业务质量细分业务评级,刚性控制高风险业务,坚决改造、淘汰不良和高风险业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四是强化产品线资源配臵职能。优化费用分配模式,推行手续费跟单核算,产品线直接参与资源分配,动态配臵销售费用,推动整体业务有效益发展。五是加大对产品线利润指标的考核力度。推行内部计价机制,对产品线经营成果进行规模核算,严格按照责、权、利相匹配的原则兑现奖惩,激励产品线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六是加强产品线自身建设。细化产品线机构设臵,加强产品线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加快培养核保师队伍,加大对产品线的纵向考核力度,切实提高承保政策的执行力。
(四)加强成本费用监控,全面提升盈利能力。一是加强理赔管理,实施理赔管理“一把手”工程,清晰界定省、市、县三级公司的理赔权限,要根据各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理赔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差异化授权,确保小案赔的快、大案赔的准。二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同,深入开展打击“三假”和车险反欺诈活动,探索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大力遏制骗保、骗赔违规行为。三是实施赔款支付到被保险人制度。严格防范修理厂“三代”风险,加快拆检定损中心建设,对协作修理厂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定损管控。四是加强理赔队伍建设。细化核赔师技术序列分级,组建非车险理赔专业团队和人伤案件管理团队,实行赔案审批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理赔岗位准入和淘汰机制,全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技能领先、精干高效的理赔“铁军”。
(五)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打造业内服务“金字”招牌。
一是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实服务标准实施细则;深入推进“理赔无忧”工程,树立业内的“金字”服务招牌。二是建立健全客户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客户回访力度,开通重大节假日短信慰问功能,保持和提高公司对客户的亲和度;加强客户投诉管理,建立服务改进督导函机制,形成服务提供、测评、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改进。三是推行作业流程标准化。将推行情况纳入各级公司一把手和相关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标准化体系执行情况纳入各业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日常业务检查范畴,确保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四是进一步强化品牌和服务真传,着力实现品牌宣传和业务营销的良性互动;继续加强行风建设,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维护好公司“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形象。
(六)加强基层公司建设,夯实持续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
基层公司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效益之源”,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微观基础。一要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严格执行“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干部管理原则,培养一大批“发展好、管理好、盈利好、服务好、队伍建设好”的五好基层班子。二要优化基层员工结构。加大基层增员力度。三要强化“阳光管理”。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重大问题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广大员工监督。四要健全基层管理职能。要加强基层车险和非车险专业化团队建设,健全例会制度和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基层销售能力;强化基层理赔力量,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保险业服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一)保险服务扩大内需,拓展保险服务领域,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纲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并将“居民消费率上升”列入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在于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的不确定以及消费信贷的配套不足,保险机制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
提升消费意愿。保险业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和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平滑跨期风险、提供经济补偿的功能,可以显著改善人们的收支预期,消除公众的后顾之忧;同时,消费领域的各种产品责任保险保障,有助于降低消费者使用新产品和新技术带来的风险,提高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从而提升消费意愿,推动居民将更多的预防性储蓄投入到即期消费。
扩大信用消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险业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产品,能够为缺乏担保的消费者提供信用增级服务,合理降低银行的消费信贷风险,促进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迈上了人均GDP4000美元的发展新台阶,正由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汽车、住房等成为消费扩张最快的领域。保险业通过提供车贷险、房贷险等信用保证保险保障,有助于鼓励未来收入预期较好的消费者通过信贷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未来保险业服务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体现为主动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提升,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发挥保险机制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国内市场的壮大,也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应该看到,保险消费是现代经济社会消费的重要内容,保险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比重的逐步扩大,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保险服务强农惠农,积极发展“三农”保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进行财政补贴,为稳定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是各国的一个普遍做法,也是WTO允许的各国财政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我国从2007年便开始推行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业通过加强与气象、水利、防疫、畜牧等部门的合作,有效提升了农业防灾减灾水平,为稳定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2010年,全国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943亿元,支付赔款100.7亿元,共有约2060万户次的受灾农户得到保险补偿,农险及涉农保险赔款已经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重要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了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各种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链保险,如云南的烤烟保险、广西的甘蔗保险、江西的脐橙保险等,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今后5年,国家将继续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保险业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广阔。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信用担保制度与保险制度相结合,能够转移分散农户因疾病、伤残、意外死亡导致的无法如期还贷的风险,提升农户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信贷投放和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中国人保财险近年来在促进农业信贷支持领域,开展了多种有益尝试,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欢迎。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保险业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服务转型升级,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服务业。《纲要》就服务业大发展作了专篇阐述,足以说明国家对第三产业的重视。保险业本身就属于服务业,因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转变保险业自身的发展方式。加快从过去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保险业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将助力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如研究开发服务发展新能源的风电保险产品、服务海洋经济的特种养殖保险产品等。以文化产业为例,保险业可以提供多环节、全流通的风险管理服务,包括影视制作前期为生产企业购买制片提供履约保障保险、作品制作中期演员的人身保险及制作后期的相应保险,流通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再次,可以运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年均增长超过20%,截至2010年底,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5万亿元,保险投资余额达3.21万亿元。作为证券市场的第二大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业可以通过购买企业债权、股权等多种投资方式,在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险业服务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可以体现为不同区域市场的各有侧重的发展策略,以及向当地重点发展产业倾斜的保险产品结构和保险资金投资结构。以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例,保险业着力发展公路、铁路、机场、电讯和水利等重大项目工程保险;环保、资源利用等高新技术保险;特色农作物保险和畜牧养殖业保险;以及与旅游相配套的责任信用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都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的西部发展规划。此外,保险业加快中西部网点铺设,本身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
(四)服务绿色发展,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和相关产业的诞生。保险业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将更加凸显。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险业可以通过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行业提供一揽子的保险服务,有效分散和弥补自主创新当中的风险损失,进而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
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保险业可以通过将环保理念与社会责任融入到保险产品和服务之中,带动相关行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比如,对碳排放量超过环保标准的车型设定更高的保险费率,将有利于引导小排量和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消费,促进汽车产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又如,在江苏、湖南等八个省区启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根据企业的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能力、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保险价格,促使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有效提升了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险业可以通过推行森林保险、巨灾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充分发挥在损失数据、灾害模型、防灾防损等方面的优势,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以森林保险为例,目前,我国森林保险试点已经扩展至六大省区,从试点情况看,保险机制的引入,提升了林业风险的保障范围和水平,实现了对林业生产力的充分保护,健全了林业生态投入和保护机制,促进了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服务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纲要》的一个热点词汇。保险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具有辅助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臵效能和社会管理效率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有效金融工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老龄化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就决定了提高保障水平和丰富保障层次,离不开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寿命要比现在提升1岁,这将给保险业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保险业积极发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业务,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消除人们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引入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涌现出了“湛江模式”、“新乡模式”等典型做法。实践证明,依托保险服务体系来提供和管理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源的配臵效能,更好地实现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扩大惠及范围和保障水平。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险业通过推广和发展安全生产、医疗、校园方、旅游、承运人等各类责任保险,以及向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群体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服务,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减少社会矛盾与摩擦,充分调动团结、稳定、和谐的积极因素。中国人保财险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努力,这些经营实践为保险业更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比如,在山东、辽宁等10余省份开展的治安保险,推进了治安防范工作的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实现了基层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指标的大幅下降,得到了中央综治委和保监会的高度肯定;又如,率先在国内推出的为农民工专门定制的“务工宝”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目前在重庆、广东等七个地区试点开展,辐射中国的中、西、南部广大地区,覆盖了国内最主要的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累计为120万农民工提供了小额保险保障,满足了在外务工人员的保险需求,被誉为“民心工程”。
我们坚信,随着保险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得以快速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发展将明显加快,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保险业服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