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谈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和保证;不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总是和短寿企业联系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只有重视并不断建设好企业文化,才能摆脱早期家族式的企业管理,从而把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久。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关键词 和谐;企业文化;
目录
引言..................................................................................................1
一、成功民营企业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2
二、民营企业短寿现象与民营企业文化缺陷.............................5 2.1目光短视..................................................................................5 2.2独断专行..................................................................................6 2.4忽视激励..................................................................................7 2.5管理粗放..................................................................................7
三、构建民企和谐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8 3.1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心平台......................................................................................................8 3.2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8 3.3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9 参考文献........................................................................................10 谢辞................................................................................................11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引言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动地作用于经济。企业重视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上层建筑与之适应、为之服务的规律在企业里的反映。企业文化本着直接的经济目的,可以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亚文化系统,促进企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同步协调,保持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浑然统一,从而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纵观二十多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和从事民营企业发展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有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独具特色的和谐的企业文化,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和保证;短寿企业或者根本不知道谈论什么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文化建设生搬硬套,不切实际,不健全,甚至不健康,总之是不和谐,不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总是和短寿企业联系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只有重视并不断建设好企业文化,才能摆脱早期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摆脱“三四个人、七八条枪打天下”的局面,从而把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久。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一、成功民营企业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
近几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一大批民营企业经历了早期的原始积累后,正在走向二次创业。有些企业注重资深企业的结构调整,有些企业则大量引进优秀人才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又有些企业则从建立企业文化这个基础入手,旨在提高整个企业团体的凝聚力,使企业制度慢慢过渡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如果企业是一个房子,那么—个企业的业务能力,包括产品能力、营销能力等是屋顶;企业的管理、架构、运作等是墙身;企业的制度、文化、用人机制是基础。”国内民营企业的皎皎者联想集团老总的这个比 喻已经享誉于企业界,广为众多企业家传颂。的确,企业文化是基础,特别是对那些要做大的民营企业。
总结海尔、联想等成功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如下鲜明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民营企业的老板大都为“能人”,在多年的创业生涯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竞争经营艺术,极具竞争经营头脑和意识。员工对竞争情报的敏感性和搜集处理信息的主动程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非常大。从员工情报意识的整体上看,企业文化对员工情报意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文化教育中能够承认每一个人的贡献,并鼓励每一个员工都做出自己独有的或协同的贡献,结果必然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竞争情报的反应速度的能力。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加强竞争意识,使竞争意识融入员工的血液之中,促使竞争情报流动成为企业竞争活力的来源。(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经济很快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生产企业间产品的竞争更为残酷。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企业要持续发展,创新是根本保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意识变成企业的首要任务。要创新当然要培养大家的创新性思维,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具有发现性和开拓性的思维,该思维要具有首创性,广阔性,要善于驰骋联想,不分点面,不分正反,让思维打破惯性,发散开来。树立 2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创新性思维并非一蹴而就的,这当中需要员工本身一个自我突破的过程,需要克服传统定向的,线性的思维,且不自卑,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走在别 人的前列。创新有原创和改进两种:原创即完全是新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很难开发;改进则是把一个现有的技术做的更好一点,比如增加新的特征等。企业要自主创新必然要技术创新,这样的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充分依托人才,科技,信息等各项资源优势,自主研发与外部协助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出新的商业化模式,在恰当的时机切入,才能整体化企业的创新建设,加快企业的发展。(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产权明晰是效率的基础。老板对自己的财产负责,职员对自己的饭碗负责也就必须对老板负责,因此从老板到职员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企业机构精简,决策机制简单、灵活、机动、迅速,没有冗员,工作效率高,较少人浮于事、不负责任、低效内耗等问题。企业生存的法宝之一是效益,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就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利益,而企业管理部门也把员工的工作效率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效率要讲实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第一次做事情可能需要十分钟,做完之后提出改进意见,下一次做同样的事情就可能只需要五分钟,从节约时间上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也可在规范的制度下工作,企业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员工自由散漫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5)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他人,也要自尊。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成功的一条重要内容。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深深懂得企业文化中的‘人本’思想绝不等于企业员工,它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客户乃至竞争对手,以至人类社会。企业有前途、工作有效率和个人有成就,是企业的三个最初始的命题,绩效永远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工作的高绩效让顾客满意,顾客的满意支撑了公司的前途,从而让股东满意;公司的前途保障了员工的成就,也让员工满意。(6)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风险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将风险当一回事。以未雨绸缪的态度看待企业,才能避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危机。风险即不确定性,既可能为经营者带来莫大的机会也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面临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不确定性。据有关人士调查,世界500强中,3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每过10年就有1/3的企业消失。最近几年公布国内500强企业,每年淘汰率是20%左右,也就是每年有1/5的企业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虽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危机的长久之道。明智的管理者总是能够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企业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副局长于吉撰文指出,“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建立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如果企业没有制度,无章可循,就会导致少数人随意操纵局面,使企业面临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就是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加强重大投资项目风险预警和防范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强调以制度防范为基础,形成规范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环境。”(7)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人才引进工作就是对内对外的同时营销,要掌握企业的需求,更要了解潜在人才的需求,注重渠道建设,采取差异化的薪酬策略,展示企业优秀的方面,把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作为长期的服务内容,必定会壮大企业人才队伍,推动企业迅速发展。要根据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细分市场,然后根据调研所掌握的客户信息实施具体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替客户着想”,发展成稳定的客户,建立长期和睦的合作关系。如果民营企业能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人才当作客户的理念”,就会达到吸引大量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良好效果。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成功吸引人才,而人才又能维持成功。”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 机会 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只要可能,它们都是从内部提拔人才的,奖励有工作成绩的人,尽量使员工满意。(8)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优质的服务意识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经营企业的最佳方式就是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客户的推荐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明智的企业知道如何为本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带来更多的客户,而这种口碑不是广告做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信息的传递来的。员工服务意识的提升带动了企业品牌的提升,功不可没。优质的服务意识除了能给企业带来好的口碑,树立企业品牌外,还可以给企业带来财源滚滚。良好的口碑带来的结果是顾客信赖、4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顾客忠诚,而表现在顾客行为上就是不止一次的光顾企业,同时良好的口碑还会将潜在的顾客变成真正的顾客,因为享受到优质服务的顾客会热心的把自己的经历说给周围的人听,并建议他们去尝试一下,这样,越来越多的的潜在顾客就变成了常客,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留住企业“生命线”的最佳方式就是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当前市场的忠诚度越来越低,其他企业一旦有了什么更好的优惠,顾客都会过去尝试,如果某些方面超过了原来接受服务的企业,顾客就会转移目标。要想留住顾客最佳的对策就是提供优质的服务,给顾客带来双层享受:一层是物质层面的,即让顾客买到了他们喜欢的东西;另一层则是精神面的,顾客在买东西的时候也保持了愉悦的心情。面对这样的服务,顾客当然不会再去选择其他的公司或产品。所以说,优质服务是留住顾客的最佳方式,留住了顾客,企业的“生命”就得到了延续。服务是一项有着很大弹性空间、感性的工作,它无法用一个具体的标准去界定和衡量,在实际工作中,它总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可以说,每个人都对“服务”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只有每一位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了,企业整体的服务才能做得更好!
二、民营企业短寿现象与民营企业文化缺陷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能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神话。“三株”、“巨人”、“飞龙”和“太阳神”等一大批民营企业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日长夜大,成为名噪一时的“民企巨人”,然而,这些“明星”们如今大都风光不在,人们用“只领风骚两三年”来表达对这些昔日“经济恐龙”的惋惜。纵观我国民营企业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短寿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企业文化有关,不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短寿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企业的短寿原因与他们的企业文化缺陷:
2.1目光短视
许多民营企业家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许多企业家的 5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
正是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的局限性,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家把赚多少钱定为目标,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热做什么,今天炒房地产,明天玩股票金融,赌博心理很重,目光再稍微远点的就是将企业有多少资产作为目标。目标短视导致企业短寿。目标是一个远景,比如用友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财务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四川希望集团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微软的目标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办公室都用我的软件等等。所以,企业一定要以产业的特征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确定目标,而不能以利润和资产为目标。
2.2独断专行
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被社会无限扩张的话题,也是一种现实的诱惑与梦想的陷阱。太阳神集团的许多内部人士说:他们的董事长骆辉是个绝对的决策独裁者,别人任何说服他的尝试都将是失败的,哪怕你有充分的理由与论据,在骆辉顽强的性格面前,都会落花流水。骆辉没有超越自己的英雄色彩,太阳神也就没有升起来。实际上,在中国民营企业家队伍中,如同骆辉那样的专制独裁、强人政治人物为数不少。在经营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或在企业初创时期,这种领导风格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提供作出大刀阔斧经营决策的环境,为企业尽早积累原始资本。但当公司进入成长、成熟期后,管理层就特别需要依靠懂得现代管理科学的专家来从事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
2.3缺乏诚信
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曾在提交人大的议案中呼吁中国企业加强诚信观念,并建议通过相应的制度解决中国企业诚信问题。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新宇将诚信问题归结为中国企业道德素质的缺失。这些来自民营企业家们的呼声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恰恰切中了许多民营企业家的要害部位。不少民营企业家将仿伪制假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正当国有企业大刀阔斧进行内造活力、外树形象的改革之时,民营企业还在忙着点数靠不正当手段赚来的钞票,在苏南、温州等民企火爆的地方成为造假基地时,民营企业就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当市 6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场日益成熟起来以后,市场的选择功能和淘汰功能也强大开来,微利取代暴利,消费者主权取代生产者主权,买方取代卖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感受到生存的极度艰难,缺乏诚信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会得到民众的承认,最终就会被淘汰出局。
2.4忽视激励
在中国的一些民营公司中,技术知识往往被视为第一要素,老板总是强调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却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能够有效支配资源的高管人员。一方面,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许多民营公司雇佣了职业化的管理人员后会发生经理人员的“背叛”,高科技人员在不同的中小企业中跳来跳去,不能长久地为某一公司效力,有些公司内部人员流动率每年高达50%,企业因此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类公司中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忽视对员工的激励,忽视员工的心理因素。企业缺乏在“贿赂”员工上面下工夫。一个民营企业要取得发展,要敢于出让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员工有了一定的股份,就能产生吸引人才的力量,员工背叛的可能性就小了,就会跟着自己一起走。
2.5管理粗放
从总体上分析,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念、风格和方式过于粗放,不够细腻。在推进公司战略过程中,往往是具有一流的战略,三流的实施能力;在履行具体政策中,不少民营企业缺乏细微的监管体系措施和具体可行并可量化的管理政策,导致公司的战略往往是虎头蛇尾,无法落实。比如,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组织内部往往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和职务分析体系,新聘的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是搞不清楚。企业员工的招聘手段也是简陋粗放,缺乏细节。还有,一些民营公司鼓励员工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但到年终业绩检查时,并无具体的用数字支持的监督方案可寻,结果绩效管理仅仅是走过场。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与中国民营企业家所受的文化熏陶和他们的成长路径直接相关。这种特定传统文化造就了民营企业家“靠先知和力气打天下”的思维定势,使得民营企业家失去学习的内在冲动。全国工商联在国内21个城市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民营企业家竟然不懂财务报表,90%以上的民营企业主不懂 7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英语和计算机,大多数企业主甚至不看书,不看报,更别提钻研管理理论,进行知识更新了。结果是,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些年来激烈市场竞争的残酷事实给我们的教训是: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个流程的实施必须细化。要在竞争中取胜,一流的细腻的管理风格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
三、构建民企和谐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3.1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心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3.2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 8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3.3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民营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民营企业要想延长自己的寿命,就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克服自身不利的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同时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加强法制建设、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培育企业文化是延长民营企业寿命的最主要的手段。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昕赵春玲:基于和谐企业构建的几点思考.企业活力,2007.2
【2】陈洪权,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 2007
【3】约翰·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叶生:企业灵魂—企业文化治理完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琳坚:企业文化修炼【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5】赖华林:企业文化与和谐社会.企业经济,2006年10月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谢辞
首先感谢我的辅导老师李金轩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指导。还有班主任杨璐娟老师,是您一次又一次帮助我 对我在校期间的学习耐心的指导,积极地帮助我解决所有问题。在这期间您就想一位大姐姐一样对我无私的关怀与照顾,帮助我成长使我今后的道路将会变的更加平坦。另外,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论文就要结束了,同时这也代表着我的大学生活结束了,这一路走来经历了种种事情,认识了很多的老师,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 这都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谢谢你们!
第二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从现在开始
洋溢
和谐企业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企业生存状态,是一种融洽有效的组织氛围。在和谐的企业文化中,员工感到心灵充实,感到积极上进,与人相处充满建设性,愿意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在我们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中,第一个内容就是“和谐”,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培植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和谐车间、和谐班组、和谐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意义是深远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企业文化”,又如何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呢?
和谐企业文化的定位
简单来说,和谐是指整个运营状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与相互协调,使整个企业生机勃勃。和谐企业的本质概括为“文化和谐、利益和谐、能力和谐;文化和谐是基础,利益和谐是关键,能力和谐是保证”。一个和谐企业,就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个分子公司之间,都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祥和融洽、稳定有序的状态当中。其中也包括与客户、合作伙伴、政府、社会公众等外部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或者说是组织心理环境和气候的融洽。企业内部各种群体之间既有分工、目标和个性上的不同,又有着共同认可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就构成了和谐的企业文化。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关键在于处理好企业内外各种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好的机制营造好的氛围。
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企业的生存发展依托于社会,只有与外部社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取与平衡的共生共融关系,才能不断销售产品和服务,并整合输入各种资源,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客户,企业要坚持诚信,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供应商、经销商、银行、证券公司等合作伙伴,要紧密协作、互惠互利,结成利益共同体;对于竞争对手,要坚持公平竞争准则,在竞争中有合作;对于政府,企业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个人和所属企业的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关键在于让个人与企业达成新的心理契约。这一心理契约的内核则是职业伦理。员工既不是主人翁,也不是打工仔,而是身兼“老板”和“打工仔”双重身份,以职业为事业,打工意识和主人翁思想和谐统一的“职业人”。这样,在企业里营造起职业化氛围,让员工认识到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职业的需要,必须按照职业的操守来做。无论是经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明确自己岗位的责、权、利,各司其责,而不能在岗位上为个人谋求不正当的利益,更不能侵犯企业的利益。
因此,企业本着按能力任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建立起以任职资格为核心的用工制度,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并用共同目标来统率全体员工,倡导职业伦理,设立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间的沟通渠道,形成组织和个人之间共同信守的心理契约,便为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奠定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组织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是构建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部门间关系
企业部门间关系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而由于各部门有着不同的工作目标,不同的思考和做事习惯,又经常要相互配合做事,这使得部门间的冲突容易发生。建立起良好的部门间关系,把冲突限定在建设性冲突的范围之内,消除本位主义,共同围绕企业最终创造价值的目标来做事,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
在许多企业里,由于部门业绩考核的分割,一些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出发,势必引发和其它部门间的冲突。另外,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为职责规定不明确,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或者竞相插手,从而引发冲突,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都是与和谐企业文化背道而驰的。
实际上,部门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流程的建立和完善,理顺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形成以价值创造主链条为中心的横向关系和协调机制,避免以部门本位为核心的组织心理。什么是价值创造主链条?就是从市场开发到原料采购、生产运作到产品销售、货款回收,这样一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是围绕主流程的快速流动来服务的。
上下级关系
上下级关系是企业中联系最密切的关系。人际冲突司空见惯,上级要批评说服下级,难免会造成关系紧张,下属不悦。冲突处理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令员工心情舒畅,甘于奉献;反之会激发较严重的对立情绪,挫伤上级和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在当前我国企业中,上下级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仍然较多的存在。究其原因,除了极个别下属确实心态不正常,难于管理之外,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上级倾向于用强制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待下级,在对下属的错误批评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且不给下属申诉辩白的机会,导致下属感觉被轻视而产生怨恨;另外,上级在分派任务和分配奖金时若给下属以不公正的感觉,也会导致冷漠甚至直接冲突。因此,解决上下级关系对立的办法是,第一,以公正公开的分配程序,使下属员工感到公平;其二,培养领导能力,更多的用专家权威、人格魅力来影响员工行为,而不是依靠职位权威去发号施令。
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 05000920号
第三篇: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
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
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作一论述。
关键词 文化建设 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 凝聚力 和谐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寻找出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和途径,建设好企业文化是构建好和谐企业的前提。
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是关系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如何更快地统一职工思想和行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建设企业文化,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形象,已成为铁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辨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这方面来说,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们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员工的第一利益放在首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职工的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很多困难和问题都能得以解决,这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体现。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认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那么,怎样建设好企业文化? 一是深化认识,形成共识。要缩短企业文化存在差异,沟通融合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发挥企业的凝聚力。当企业中两个或多个单位进行整合后,企业文化也必须要整合,职工价值理念也需要融合。长期以来,原来的单位已形成了各自独有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又培育了不同的职工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对形成一个整体的企业文化,认同上存在差异,因而需要一个磨合期,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地进行理念文化的更新。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和谐发展,并以此共同的价值追求来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使干部职工情操得到升华。从不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以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宗旨,开展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1)开展送温暖活动。关心职工疑点、难点及热点问题,积极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要进行分析解决,并进行答复,使每个人感到集体的温暖,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以上这些具体措施,要形成工作制度。(2)要建立职工贴心人服务队、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定期服务职工家属、子女。(3)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以“学、演、展、赛、讲”等多种形式,结合重大节假日举办茶话会、演唱会、文艺晚会、歌咏比赛等活动,邀请家属参加,把欢歌笑语送给职工家属。(4)工会、团委要共同建设“三好书架、书屋”工作,把精神食粮送到生产一线,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三是改观企业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品位。对企业要整体规划,发动职工的热情,调动职工辛勤劳动的积极性,将荒凉偏僻、杂草丛生的郊外变成绿洲。并使企业周围的马路绿树成荫,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真正实现“绿色企业”、花园式企业的愿景。在建设优美环境的同时,特别注意体现出企业文化品位。每一条标语、每一副对联、每一句口号都要反映出站段的企业精神。在长廊里、小亭中、绿地上都要体现出企业文化的氛围;在图书室、班组学习园地、文化园(室、点)上要把各种活动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建设企业文化环境,不但能改善职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培养自觉爱护环境的习惯,凝聚了职工队伍,激发了企业活力,更提高了企业的文化品位。四是通过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使各单位环境变了、观念变了、精神面貌变了;职工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真正实现了政治安定、生产安全、职工安居的“三安”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打造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公司
打造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公司
在讨论企业文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总和,它为企业全体成员所接受,对员工起到激励、凝聚和规范、约束的作用。一个企业的竞争,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产品的竞争、劳动力竞争和科技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造有着鲜明个性、与别的企业保持着差异的企业文化。
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活动、企业道德、企业精神,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感染性,能够将新进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化”人的作用。
那么,培育和建立企业文化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做到决策精明、信息灵敏、团结融洽、配合默契、效率快捷、勇于进取;可以克服官僚主义、闭塞保守、腐败昏庸、拖拉疲沓、扯皮掣肘、臃肿松弛等弊端;可以在企业成员中造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创业的动力。
企业文化具有共性,即出发点均是为企业提供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又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首先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文化传统、发展目标、经营管理方式,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彼此相同。比如,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个性,更是企业发展到高层次境界的成熟表现,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尽管有个性的未必都是优秀的,但优秀的必定是有个性的。纵观肯德基、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个性风格,其最大特点就是个性鲜明,不可能被原汁原味地复制和模仿。因而,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竞争力,牢牢扎根并不断延续、发展。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然而,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财富杂志曾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些一流的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我国一些经营了近百年的老字号:同仁堂、瑞福祥等,也正是因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有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它们才能生存、发展至今。由此可见,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符合企业客观、充满个性的企业文化,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首先企业自身特点要求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每个的企业都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其所处的行业和背景、组织形态和员工的素质以及企业发展经历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应具有强烈的个性。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首先,企业的类型不同、生产的产品以及市场和服务对象有差别,企业文化的侧重点就应不一样。虽然我们可以在一些优秀的企业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中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每个公司最为称道的企业理念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如波音的“在航空的世界中吃饭、呼吸、睡觉”;迪斯尼的“把欢乐带给大家”等等。其次,自觉地创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就要考虑企业自发形成的文化氛围。从分析现有文化入手,将其加以提炼和完善,升华为理论、制度和规范。另外,企业文化要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也必须考虑员工的心态和素质。最后,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文化也应有所差别。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其次,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亟须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独有的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既包括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也包括文化和机制方面的。调查发现,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是领先竞争对手的关键力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土壤,只能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竞争力,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今企业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国内有不少企业因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取得成功,然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在多变的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很快就被淘汰。因此,在“与狼共舞”的时代企业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铁路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他的企业文化有其个性,但对于铁路内部来说,其企业文化则是路内企业的共性。因此铁路多元企业在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时,既要突出铁路安全企业文化的主题,又要结合多元企业自身的特点,体现其鲜明的个性。
那么,如何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呢?
首先是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的核心理念是指企业在终极目的、总体经营思路方面的根本信念,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的基础,对员工起到指引和激励的作用。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应从企业的行业、环境入手,与企业战略、远景目标相结合,避免口号化、公式化,如果提炼过于抽象化,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无法真正指导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与行为表现。许多跨国企业能持续成长、不断发展,其动力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秀企业文化,有着独特的经营哲学、共同的价值观。如沃尔玛“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等等。以西昌汉都物流公司为例,西昌汉都物流公司作为成昆线上规模最大的、以物流业作为自身发展目标的多元企业,在提炼自己的企业的核心理念时,就应该从铁路物流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地处成昆线中段的地理环境入手,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远景目标,以突出铁路安全企业文化以及物流业的方便、快捷,同时体现团队和服务,提炼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企业文化。
其次是正确导入CIS战略系统。目前,导入CIS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构建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CIS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其一为理念形象识别(MI),包含企业价值、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企业伦理等具体内容。其二是行为形象识别(BI),包含了对内的企业行为准则、教育培训和对外的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内容。其三为视觉形象识别(VI),包括产品标志、吉祥物、服装、礼品等等。CIS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与企业文化的不同层次内容有一定的对应关系,MI对应企业精神文化,BI对应企业行为文化,VI则与企业物质文化相对应。MI才是CIS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CIS系统功效的原动力,BI和VI只是MI的动态和静态表现。MI系统是灵魂,决定支配着BI与VI,企业在导入CIS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将关注点集中于MI之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行或通过有实力的专门的由机构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信条、企业伦理等思想内容进行精心提炼、准确的表达,形成企业的MI系统,再以MI系统去指导BI、VI系统建设,才能有效建设企业文化,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再次是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不少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历程都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它们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优势,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与光荣传统,利用好这些传统和历史。在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尊重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其定位必须源于企业的历史,尊重企业的传统,又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其次要追求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明白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其优势与不足究竟是在哪些方面,让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服务。无论是微软还是IBM,它们企业文化的特色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们的文化适合于企业,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造就了非凡的商业成就。最后,不人云亦云,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来谋划企业文化的建设,避免雷同、凸显个性。在具体行动中,可以借助一些重大活动,如公司庆典表彰活动,公司大型文体活动或一些主题活动来推波助澜,像当初海尔老总张瑞敏怒砸76台劣质冰箱就是一个实例,既表明了海尔对劣质产品绝不姑息的坚定决心,还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来达到统一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效果。
第四是倡导人性化的管理。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活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要突出以人为本,通过各种载体和富有个性化的活动设计,构建民主人本型的企业文化模式。首先要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实践证明,个性化企业文化的构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首先自己先认同、传播并执行企业的文化,这是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一个成熟的企业领导人,必须对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和长远的决策,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整个企业健康发展。第二要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造就出一种全体职工所认同的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加企业凝聚力、战斗力。最后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不能脱离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企业文化,应该重视并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从实际出发,与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结合,才能与企业发展相协调,形成特色。
建设企业和谐文化,打造和谐企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既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铁路多元企业既是铁路以副补助的生力军,也是铁路主业的蓄水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铁路多元企业更加迫切地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从服务于多元企业发展大局和构建和谐企业为宗旨,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为多元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第五篇:构建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
【摘要】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和保证;不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总是和短寿企业联系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只有重视并不断建设好企业文化,才能摆脱早期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摆脱“三四个人、七八条枪打天下”的局面,从而把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久。
【关键词】民营企业;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动地作用于经济。企业重视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上层建筑与之适应、为之服务的规律在企业里的反映。企业文化本着直接的经济目的,可以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亚文化系统,促进企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同步协调,保持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浑然统一,从而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纵观二十多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和从事民营企业发展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有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独具特色的和谐的企业文化,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和保证;短寿企业或者根本不知道谈论什么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文化建设生搬硬套,不切实际,不健全,甚至不健康,总之是不和谐,不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总是和短寿企业联系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只有重视并不断建设好企业文化,才能摆脱早期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摆脱“三四个人、七八条枪打天下”的局面,从而把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久。
一、成功民营企业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
近几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一大批民营企业经历了早期的原始积累后,正在走向二次创业。有些企业注重资深企业的结构调整,有些企业则大量引进优秀人才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又有些企业则从建立企业文化这个基础入手,旨在提高整个企业团体的凝聚力,使企业制度慢慢过渡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如果企业是一个房子,那么—个企业的业务能力,包括产品能力、营销能力等是屋顶;企业的管理、架构、运作等是墙身;企业的制度、文化、用人机制是基础。”国内民营企业的皎皎者联想集团老总的这个比 喻已经享誉于企业界,广为众多企业家传颂。的确,企业文化是基础,特别是对那些要做大的民营企业。
总结海尔、联想等成功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如下鲜明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民营企业的老板大都为“能人”,在多年的创业生涯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竞争经营艺术,极具竞争经营头脑和意识。(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产权明晰是效率的基础。老板对自己的财产负责,职员对自己的饭碗负责也就必须对老板负责,因此从老板到职员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企业机构精简,决策机制简单、灵活、机动、迅速,没有冗员,工作效率高,较少人浮于事、不负责任、低效内耗等问题。(5)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成功的一条
重要内容。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深深懂得企业文化中的‘人本’思想绝不等于企业员工,它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客户乃至竞争对手,以至人类社会。企业有前途、工作有效率和个人有成就,是企业的三个最初始的命题,绩效永远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工作的高绩效让顾客满意,顾客的满意支撑了公司的前途,从而让股东满意;公司的前途保障了员工的成就,也让员工满意。(6)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7)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成功吸引人才,而人才又能维持成功。”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只要可能,它们都是从内部提拔人才的,奖励有工作成绩的人,尽量使员工满意。(8)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二、民营企业短寿现象与民营企业文化缺陷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能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神话。“三株”、“巨人”、“飞龙”和“太阳神”等一大批民营企业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日长夜大,成为名噪一时的“民企巨人”,然而,这些“明星”们如今大都风光不在,人们用“只领风骚两三年”来表达对这些昔日“经济恐龙”的惋惜。纵观我国民营企业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短寿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企业文化有关,不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短寿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企业的短寿原因与他们的企业文化缺陷:
(一)目光短视
许多民营企业家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
正是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的局限性,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家把赚多少钱定为目标,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热做什么,今天炒房地产,明天玩股票金融,赌博心理很重,目光再稍微远点的就是将企业有多少资产作为目标。目标短视导致企业短寿。目标是一个远景,比如用友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财务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四川希望集团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微软的目标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办公室都用我的软件等等。所以,企业一定要以产业的特征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确定目标,而不能以利润和资产为目标。
(二)独断专行
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被社会无限扩张的话题,也是
一种现实的诱惑与梦想的陷阱。太阳神集团的许多内部人士说:他们的董事长骆辉是个绝对的决策独裁者,别人任何说服他的尝试都将是失败的,哪怕你有充分的理由与论据,在骆辉顽强的性格面前,都会落花流水。骆辉没有超越自己的英雄色彩,太阳神也就没有升起来。实际上,在中国民营企业家队伍中,如同骆辉那样的专制独裁、强人政治人物为数不少。在经营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或在企业初创时期,这种领导风格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提供作出大刀阔斧经营决策的环境,为企业尽早积累原始资本。但当公司进入成长、成熟期后,管理层就特别需要依靠懂得现代管理科学的专家来从事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
(三)缺乏诚信
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曾在提交人大的议案中呼吁中国企业加强诚信观念,并建议通过相应的制度解决中国企业诚信问题。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新宇将诚信问题归结为中国企业道德素质的缺失。这些来自民营企业家们的呼声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恰恰切中了许多民营企业家的要害部位。不少民营企业家将仿伪制假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正当国有企业大刀阔斧进行内造活力、外树形象的改革之时,民营企业还在忙着点数靠不正当手段赚来的钞票,在苏南、温州等民企火爆的地方成为造假基地时,民营企业就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当市场日益成熟起来以后,市场的选择功能和淘汰功能也强大开来,微利取代暴利,消费者主权取代生产者主权,买方取代卖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感受到生存的极度艰难,缺乏诚信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会得到民众的承认,最终就会被淘汰出局。
(四)忽视激励
在中国的一些民营公司中,技术知识往往被视为第一要素,老板总是强调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却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能够有效支配资源的高管人员。一方面,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许多民营公司雇佣了职业化的管理人员后会发生经理人员的“背叛”,高科技人员在不同的中小企业中跳来跳去,不能长久地为某一公司效力,有些公司内部人员流动率每年高达50%,企业因此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类公司中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忽视对员工的激励,忽视员工的心理因素。企业缺乏在“贿赂”员工上面下工夫。一个民营企业要取得发展,要敢于出让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员工有了一定的股份,就能产生吸引人才的力量,员工背叛的可能性就小了,就会跟着自己一起走。
(五)管理粗放
从总体上分析,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念、风格和方式过于粗放,不够细腻。在推进公司战略过程中,往往是具有一流的战略,三流的实施能力;在履行具体政策中,不少民营企业缺乏细微的监管体系措施和具体可行并可量化的管理政策,导致公司的战略往往是虎头蛇尾,无法落实。比如,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组织内部往往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和职务分析体系,新聘的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是搞不清楚。企业员工的招聘手段也是简陋粗放,缺乏细节。还有,一些民营公司鼓励员工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但到年终业绩检查时,并无具体的用数字支持的监督方案可寻,结果绩效管理仅仅是走过场。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与中国民营企业家所受的文化熏陶和他们的成长路径直接相关。这种特定传统文化造就了民营企业家“靠先知和力气打天下”的思维定势,使得民营企业家失去学习的内在冲动。全国工商联在国内21个城市进行的一次
抽样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民营企业家竟然不懂财务报表,90%以上的民营企业主不懂英语和计算机,大多数企业主甚至不看书,不看报,更别提钻研管理理论,进行知识更新了。结果是,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些年来激烈市场竞争的残酷事实给我们的教训是: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个流程的实施必须细化。要在竞争中取胜,一流的细腻的管理风格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
(六)疑虑下属
国内外优秀企业家的经验证明,企业文化的形成对实施公司的战略规划、发展壮大员工队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中国的海尔、联想等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发展了一整套公司理念和经营哲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人要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是这个道理。然而,一些民营企业不但没有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反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内部权力之争,最终导致企业丧失凝聚力,无法枪口一致对外。企业失去了凝聚力,也就失去了他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目标而在企业内部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一种社会资源,它是企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七)疏于选人
俗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企业也应是“失败有三,无后为大。”多少民营企业在交班引退之后,企业也就慢慢萎缩了。实际上,一个企业是否成功,要取决于个别人离去后,企业是否还能够正常地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应当是一个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在这方面,柳传志做得非常好,柳传志选接班人10年没有停止,从联想一开始就培养了两个接班人,一个是杨元庆,一个是郭为,并且在很早就让他们在某些方面独挡一面,让别人知道他们,让政府知道他们,让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知道他们。否则你的接班人选好了,但藏在屋子里,结果你退休的时候,新的接班人上来,别人不知道,谁都不相信他。所以要给接班人锻炼的机会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使企业经营历久不衰,决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地就经营论经营上,经济必须扎根在文化的沃土中才能持久。因此,对“传宗接代”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就不能局限于亲情相传,更重要、也是能更持久的“传宗接代”应该是文化,是形成一套能代代相传的良好风气,这就是企业文化。我们的百年老厂、百年老店,事实上都已形成一套百年相传的厂风、店风。有了这种已较为定型的厂风、店风,那么即使领导人离去,或者企业遇到什么外来变化,只要企业文化常在常青,企业就不会丢失它的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和谐民营企业文化是发展民营企业的长久之计
民营企业要想延长自己的寿命,就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克服自身不利的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同时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加强法制建设、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培育企业文化是延长民营企业寿命的最主要的手段。
(一)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1)企业家人格的提升。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2)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3)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
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
(二)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民营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
(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三)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四)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道德对行为的软约束与厂规厂纪对行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弥补硬管理难以面面俱到的局限,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指向企业目标的实际。同时,企业道德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利益基础,否则就会流于空谈。
(五)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
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六)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这与培养“四有”新人是一致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职工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陶冶职工情操。因此,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是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这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职工,在实践中造就和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生力军,让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范。
总之,培育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创建属于自己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已经是当今有一定规模的中(下转第56页)(上接第60页)国民营企业不能不面对的和逾越的重大课题,民营企业培育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只有进行富有成效的工作,经过艰苦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2]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3]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者,2002,(2).[4]朱晓莹.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家族企业制度变迁[J].江淮论坛,2004,(1).[5]储小平.华人家族企业的界定[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6]郭勇.家族企业定义探析[J].湖湘论坛,2003,(4).[7]姚耀军,和丕禅.中国家族企业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J].南方经济,2003,(3).[8]程书强,李慧.家族企业的成因分析[J].唐都学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