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成立60年习近平讲话及社评

时间:2019-05-14 18: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大成立60年习近平讲话及社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大成立60年习近平讲话及社评》。

第一篇:人大成立60年习近平讲话及社评

坚定不移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专家解读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 崔清新、陈菲)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5日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有关专家对总书记的讲话进行了解读。

4个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4个必须”的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认为,坚持党的领导,从性质上讲,就是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团结带领人民为崇高事业不懈奋斗。从内容上讲,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作用上讲,就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豆选”“三三制”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上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人民当家作主一直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加强法制建设到提出依法治国,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沈春耀说,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论是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还是对于保障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都具有不可替代和至关重要的意义。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大元介绍,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民主集中制决定了我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同时,我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同,宪法和法律在立法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又作出规定,凡属地方性重大事务,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这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给予地方以适当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韩大元说。

5个重要环节: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历经60年的风雨洗礼、发展实践,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总书记的讲话,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指明了前进方向。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5个重要环节的工作: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沈春耀说,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事实上,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要共识和基本思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沈春耀指出,密切全国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提高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工作,都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制度保障意义。

8个能否: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

总书记在讲话中用8个能否来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沈春耀说,60年来,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党和国家领导机关正常换届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

——修改完善宪法,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

——坚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努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和发展空间。

——确立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和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沈春耀说,我国政治制度之所以具有巨大优越性,之所以成为“良政”和“善治”,追根溯源,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制度本质,坚持制度特色,坚定制度自信。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民主政治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加以完善。

6个防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削弱和缩小这些优势和特点提出了“6个切实防止”: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认为,这“6个防止”是针对国家治理中的关键问题而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无论是对于政党还是民族都需要团结一心,只有这样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王锡锌说。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需要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说,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的治理方法都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日报就此讲话发表系列评论员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生长于中国土壤

一种政治制度的生长,总是与社会土壤息息相关。扎根所生存的土壤,就会不断吸收养分而茁壮;离开了适宜的土壤,难免“橘生淮北则为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政治制度形成的社会条件及发展规律,是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遵循。

不知从何处来,就不知向何处去。近代以来,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中国都经历过、尝试过,但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带领人民奋斗实践,才最终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评价一种政治制度,不能割断历史,亦不能罔顾现实。60年发展历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我们说要有制度自信,就在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土壤生长出了适合自己的制度。自信不是自满、自大,而是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怎么完善和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可以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可以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但绝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否则只会水土不服、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设计和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不妄想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不妄用别国的标准来评价本国的得失,坚定走自己的路,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一定能够创造出来。

人民民主是党始终高举的旗帜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很重要的方面,就要看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检验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是在有效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下,中国经济实现了起飞,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才能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让我们的民主更有质量;倾听人民呼声,顺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积极性,让我们的民主更有活力。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在一个政治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导力量是维护公平、确保效率的关键。在中国,这一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前提,明确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正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主政治建设同样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步。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从革命战争时期以“投豆选举”、“三三制”等形式在解放区实行广泛民主选举,到1954年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上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实践证明,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曾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一个党的统一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没有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就难以防止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局面;不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无法避免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只能增强,不能削弱。

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是一致的。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善于”,正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发挥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当前,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正是中流击水、闯关夺隘之时。作为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至关重要、不可替代。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促进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利益的作用,让我们的政治更有朝气,让我们的民主更有活力,让13亿人民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二篇:人大成立60年习近平讲话及社评

坚定不移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专家解读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 崔清新、陈菲)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5日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有关专家对总书记的讲话进行了解读。

4个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4个必须”的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认为,坚持党的领导,从性质上讲,就是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团结带领人民为崇高事业不懈奋斗。从内容上讲,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作用上讲,就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豆选”“三三制”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上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人民当家作主一直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加强法制建设到提出依法治国,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沈春耀说,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论是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还是对于保障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都具有不可替代和至关重要的意义。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大元介绍,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民主集中制决定了我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同时,我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同,宪法和法律在立法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又作出规定,凡属地方性重大事务,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这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给予地方以适当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韩大元说。

5个重要环节: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历经60年的风雨洗礼、发展实践,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总书记的讲话,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指明了前进方向。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5个重要环节的工作: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沈春耀说,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事实上,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要共识和基本思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沈春耀指出,密切全国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提高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工作,都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制度保障意义。8个能否: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

总书记在讲话中用8个能否来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沈春耀说,60年来,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党和国家领导机关正常换届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

——修改完善宪法,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

——坚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努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和发展空间。

——确立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和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沈春耀说,我国政治制度之所以具有巨大优越性,之所以成为“良政”和“善治”,追根溯源,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制度本质,坚持制度特色,坚定制度自信。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民主政治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加以完善。

6个防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削弱和缩小这些优势和特点提出了“6个切实防止”: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

象;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认为,这“6个防止”是针对国家治理中的关键问题而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无论是对于政党还是民族都需要团结一心,只有这样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王锡锌说。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需要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说,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的治理方法都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日报就此讲话发表系列评论员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生长于中国土壤

一种政治制度的生长,总是与社会土壤息息相关。扎根所生存的土壤,就会不断吸收养分

而茁壮;离开了适宜的土壤,难免“橘生淮北则为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政治制度形成的社会条件及发展规律,是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遵循。

不知从何处来,就不知向何处去。近代以来,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中国都经历过、尝试过,但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带领人民奋斗实践,才最终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

体,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评价一种政治制度,不能割断历史,亦不能罔顾现实。60年发展历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我们说要有制度自信,就在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土壤生长出了适合自己的制度。自信不是

自满、自大,而是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怎么完善和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可以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可以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但绝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否则只会水土不服、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设计和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不妄想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不妄用别国的标准来评价本国的得失,坚定走自己的路,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一定能够创造出来。

人民民主是党始终高举的旗帜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很重要的方面,就要看全体人民能否依法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检验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是在有效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下,中国经济实现了起飞,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

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国家政治

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才能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让我们的民主更有质量;倾听人民呼声,顺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积极性,让我们的民主更有活力。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在一个政治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导力量是维护公平、确保效率的关键。在中国,这一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前提,明确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正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主政治建设同样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步。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从革命战争时期以“投豆选举”、“三三制”等形式在解放区实行广泛民主选举,到1954年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上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实践证明,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曾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一个党的统一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没有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就难以防止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局面;不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无法避免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只能增强,不能削弱。

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是一致的。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善于”,正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发挥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当前,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正是中流击水、闯关夺隘之时。作为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至关重要、不可替代。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促进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利益的作用,让我们的政治更有朝气,让我们的民主更有活力,让13亿人民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三篇:2020 年人大工作讲话

2020年人大工作讲话

2020年人大工作讲话

同志们:

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下,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助力全市“战疫”,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就下一步工作,我再简要讲几点意见。

一、要致力在加强政治建设上走在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落实政治要求。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开展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都要坚决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执行党的决策部署。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充分发挥人大党组的领导作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人大机关党的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人大机关始终

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

二、要致力在服务中心大局上走在前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作出了“一高两强三突出”的决策部署,对人大服务中心大局提出了新课题。

要更有成效地“议与决”

立法要与全市改革决策相衔接,监督要与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相一致,决定要与市委重大决策相协调,任免要与组织意图相统一,及时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反馈上来,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传递下去。

要更加精准地“推与督”

围绕重大部署落实、计划和预算执行等精选监督议题,做到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要加强与其他各类监督的协同配合,注重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使人大监督更加客观公正、有力有效。

要更大力度地“鼓与呼”

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在不干预、不包揽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人大的独特作用,争取方方面面、特别是上级的支持,更好地推进资源整合、力量融合、措施综合,从更高层面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三、要致力在提升履职效能上走在前

应该说,近几年我市人大工作总体走在全省前列。但我们不能自满,必须咬定全省“第一方阵”,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

更好。

要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把“立足于法”贯穿人大工作创新的始终,守规不守旧、出新不出格,善于吃透上情、联系实际、总结经验,多搞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

要处理好举措与成效的关系

人大工作的基本形式就是开会、检查和视察,要灵活用好法定形式,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做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

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坚持有所侧重、有所突出,既要聚焦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园区改革等重点任务,又要兼顾法定议题、一般议题的安排,确保统筹推进、重点突破,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整体效能。

四、要致力在忠诚干净担当上走在前

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法行使职权的常任代表,也是常委会的工作主体,身份特殊、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带头履职尽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做到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代言;带头遵纪守法,模范守法用法,当好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以实际行动当好表率、树好标杆;带头担当实干,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报实情、讲真话,积极参加会议视察、监督检查等工作,以高质量立法、高水准决定、高效能监督,保障和推动泰州高质量发展。

第四篇: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以前的100多年中,发扬了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斗争中,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内涵的精神,成就了坚强的政治品格。历史文化悠久漫长,精神品格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继承优秀的传统美德,一直把伟大建党精神可以继承进行下去,发扬光大!我们国家和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更要把建党精神文化继承发展下去、发扬光大。

一、道路决定命运

历史上每一个国家的兴盛或衰落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可循,由他们选择了什么道路来决定。只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才能让国家变得富强兴盛。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始终与道路的选择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曲折漫长,跌宕起伏,令人揪心。

近代以来,中国人为了找到能够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做出了无数尝试与努力,但最终都没有解决中华民族的根本问题。

只有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打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一路以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使中华民族站起来面对世界的目光、富起来为人民开展幸福生活、强起来不惧即将到来的巨大挑战。今日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实,并不是只有中国共产党一个党派,中国诞生过很多党派,除了中国国民党逃到了台湾以外,其他的党派基本算是消声匿迹了,这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和方向,没有让人民走上幸福的道路,没有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百年发展

100多年前的7月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参加了第一次会议,代表了50多名党员。当时的中国有大大小小许多个国家政治社会团体和党派,我们中国共产党即使不是其中最小的一个,那在一定程度也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人能够想象,二十多年后,这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政党,在经历了流血牺牲和巨大的付出之后,武装夺取了全国的政权,但在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代表中,有7人因为思想问题从而脱党或被开除党籍,有四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党牺牲,最后只有两人成就了伟大的抱负。

中国共产党从最开始的50多名党员到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变成拥有95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人民的伟大领导者,这和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宗旨有很大的关系,在100年的时间中,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与艰难险阻,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带领人民走向幸福。

三、建党精神的内涵

建党精神的内涵有很多,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建党精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不同的含义,其中主要包括下面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谋求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心、报负、信念。中国共产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在率领人民进行一个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弘扬真理、坚守理想,并用马克思主义宣传、发动、组织人民群众,由此聚集起无数人民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澎湃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能”最深的精神力量与最大的民族信仰。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发运用于改造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事实胜于雄辩。与其他理论相比,马克思理论的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拥有无与伦比的实践性。我们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来完成民族命运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人是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就把从经济和政治上根本改造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义务,把颠覆资产阶级并且废弃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国家作为一种根本的奋斗目标,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毕生理想并会坚持下去。为了实现他们最初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从未动摇过。正是共产党人这种伟大而又无私的实践精神,感动了无数人民,使中华民族能够历经磨难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无法想象的傲人成绩。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内心最初的想法,同时也要拥有自己的使命与义务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动摇,把党和国家人民的任务当做自己的义务,并且为之不懈奋斗。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这是完成伟大目标和志向的难以抵挡的精神,体现在实践者的精神、努力工作、坚持不懈、不怕牺牲等等。中国共产党是在民族危难的情况下诞生发展出来的,无数共产党人就是为了革命文化事业英勇奋斗,艰苦创新,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才有了新中国。在我们国家变革革命、发展建设和变革发展时期,无数共产党员为了一个振兴、开放、经济生机蓬勃的新中国,不畏困难险阻、奋勇拼搏,甚至不惜付出牺牲,才完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上的无数令人瞩目的成就。

记得看过一个片段,其中好像是洪水肆虐,一个班的军人准备前去救灾,可是在情况危机的时刻,这个班中的共产党员没有一丝犹豫的站了出来,当时的那一幕看得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为共产党员的精神而感动,为能生在中国而骄傲!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地为中华民族振兴复兴而付出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忠于国家与人民的精神。一百年以来,我们党和人民风雨同舟,不畏巨大的艰难险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死相关,风雨同舟,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特殊利益,从不代表也从不会为了任何利益集团、权力集团、特权阶级的特殊利益而做出任何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进行分割、对立、挑拨起来的卑鄙的意图和企图,都是绝不可能会实现的!都是绝不可能会出现的!都是绝不可能会发生的!中国共产党人会拒绝!14亿多中国人民也会拒绝!正是我们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和思想,在思想上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行动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与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深刻理解了建党精神后,我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我正为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付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红旗文献2021年18期 陈晋 颜晓松

[2]中国青年报 杨金海

第五篇:习近平讲话

习近平为何重提“决不当李自成”的警示?

标签:

文化 人文/历史 红色经典 以史为鉴 警钟长鸣

分类: 红色经典

·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中共中央12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性。(12月26日《新华网》)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是毛泽东在当年延安整风的时候提出来的。那么,毛泽东当年为什么提出这一具有惨痛历史教训的深刻警示?今天,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又为什么将这一深刻的历史警示再一次提出呢?这还要从郭沫若当年为什么撰写《甲申三百年祭》的文章说起。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之际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在《新华日报》上发表,连载四天。这篇文章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延安整风的学习文件之一。

原来,194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申年,而三百年前的甲申年,也就是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王朝相继消亡,一个是延续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另一个则是李自成领导的大顺王朝,朱明王朝的覆灭,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政权,则是在取得全面胜利的情况下,刚刚建立即宣告败亡。这一段让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对每一个政党和从事政治斗争的人,都是不能不重视的前车之鉴。

据有关史料记载,1944年1月15日,由《新华日报》委派乔冠华,约请翦伯赞等人,来到郭沫若在重庆天官府的寓所,具体商讨重庆知识界如何围绕着“甲申三百年”这一主题所准备开展的各项活动。郭沫若便主动承担了“甲申三百年祭”这篇主要文章的写作的工作。

3月10日,长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终于在郭沫若笔下脱稿。然后经过精心修改了几天,郭沫若便送请中共驻重庆的南方局负责人董必武审阅。随后在大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死难之期的3月19日,开始在《新华日报》上分四期连载。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天的报纸上郭沫若的文章之前,用大字排上了一段毛泽东的名言:“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之一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全文一万多字,他在文章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紧紧抓住了甲申年中各种政治力量的交替,从大明王朝崇祯皇帝的腐朽统治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始末的对比叙述中,夹叙夹议,深刻地揭示了大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必然。当然,最让人们关注的,是郭沫若十分沉痛地分析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原因:“在过短的时间之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却是李自成以下的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李自成在战略上、组织上、作风上都犯下了严重的错误,终于酿成历史的大悲剧。郭沫若在文章的最后说道:“甲申巨变已经三百年了,种族的遗恨幸已消除,而三百年前当事者的功罪是应该明白判断的时候了”。

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兵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身亡,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几近分崩离析。但是,已坐上大顺朝皇帝宝座的李自成开始陶醉于被人山呼万岁的热烈氛围之中,他的部下不是争先恐后地论功行赏,加官晋级,就是无所顾忌地抢人钱财,掠人妻女,纵情声色。这样的情况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李自成也只坐了十八天的大顺皇帝便被明朝降将吴三桂带领如虎似狼满清大兵打出了北京城,成为了被四处追杀的“流寇”。此后,李自成再也没有机会扭转局面、反败为胜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一战成王,再战成寇的命运正是李自成这样草莽英雄悲剧一生的生动写照。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打江山十八年,坐江山十八天”功败垂成的历史教训,每一个政党和从事政治斗争的人,都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

当时,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经发表,立即轰动重庆山城,一时激发许多有识之士对中国未来的思考。当时,经过全民抗战,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一步步走向失败和灭亡,抗战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空前壮大,而国民党则不遗余力地强化其对全国的专制统治。而早在1943年,蒋介石就已经抛出了《中国之命运》的文章,公开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和一个领袖,值得关注的是,蒋介石在书中别有用心在搬出大明王朝灭亡的事例,来为其独裁统治理论寻找根据。

因此,当郭沫若以甲申三百年明朝灭亡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国民党立刻感受到这篇文章锋芒所指,马上组织专人对文章进行围攻。据有关史料记载,3月2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总主笔陶希圣撰写的《纠正一种思想》的社论,指责郭沫若“为匪张目”,“将明之亡国的历史影射当时的时局”,其后,《中央日报》又连续发表四次社论,表示不能“听其谬种流传”,指名道姓要“共同纠正这一种思想,毫不姑息,毫不放松。”

在此同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叶青还在4月20日的《政治月刊》上发表长篇专论《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评议》,攻击郭沫若的文章,并主编《关于〈甲申三百年祭〉及其他》一书,攻击郭沫若“把已成为历史陈迹的三百年前的甲申,从故纸堆里抽取出来”,“回味甲申,暗示新亡国的危机。这种回味宣传,不过是应用联想的心理手段,来引起国人的悲观情绪。”“这篇文章对共产党的宣传十分和合,共产党要反对政府,这篇文章就尽力指责明朝,企图唤起人民的联想作用。共产党要煽动人民叛乱,这篇文章就根本以明末大乱为题材,希望三百年前的甲申重演于今日。共产党要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以延安为根据地来取天下。”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遭到国民党的围攻,但在延安却受到毛泽东的赞许。其实,毛泽东一生都善于从中国历史吸取经验教训,所以一直对李自成农民起义这段历史非常重视,早在1928年,他就以李自成为例,开导红军将士避免犯“流寇主义”的错误,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还专门读了一本李自成的陕西米脂同乡李健侯撰写的关于李自成起义的章回小说《永昌演义》。以后,这部小说又改名为《天下狼烟》。因此,当毛泽东看到郭沫若这篇《甲申三百年祭》的文章后,自然兴奋非常,高度评价。

据有关史料记载,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给高级干部作《学习和时局》报告时,特别提到了郭沫若的这篇文章,他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4月18日、19日,延安《解放日报》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全文转载了郭沫若的文章,并加编者按,称赞文章“充满爱国爱民的热情”,同时反击了国民党对郭沫若的围攻。

随后,中央还决定将其作为全党的整风文件,在解放区普遍印发,供党内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部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专题向全党、全军发了通知:“郭文指出李自成之败在于进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实为明末农民起义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作品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我们党,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和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正是基于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总结,毛泽东在全国胜利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号召。这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向北京进发时,又一次提起李自成的教训。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关于“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以后的几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无不是铭记在心,警钟长鸣,并继往开来,付诸行动。1991年,江泽民曾两次提到要重新学习郭沫若的这篇《甲申三百年祭》文章。1991年9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来到了河北,在视察了河北的城乡建设之后,风尘仆仆地来到西柏坡参观考察。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时,江泽民挥笔写下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题词。江泽民还指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是个真理。只要我们按照当年毛主席在这里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教导去做,我们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07年10月8日,党的十七大闭幕不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率领党政军领导,在河北省领导陪同下顶着寒风迎着瑞雪来西柏坡参观学习。他们参观纪念馆、西柏坡旧址毛主席旧居、七届二中全会旧址。胡锦涛高声朗诵了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整段讲话全文。在场的人们与胡锦涛重温这段讲话,内涵深刻、意义深远。胡锦涛西柏坡之行回京后,便发动了对全党、全国性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把参观革命圣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列入议事日程,对全党进行了一次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拒腐反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本色的普遍性教育。

关于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习近平也是警钟长鸣,时刻不忘。早在今年7月11日,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平山县西柏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在柏坡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习近平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

一、不做寿;

二、不送礼;

三、少敬酒;

四、少拍掌;

五、不以人名作地名;

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

习近平伫立展板前一一对照着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当时,习近平表示,“两个务必”的提出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我们对“两个务必”坚持和弘扬得怎么样?应该说总的是好的。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必”。

他还要求,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今天,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又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上,在当前深化改革正在进行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提出了这个问题的意义非同一般。可以说,郭沫若的这篇《甲申三百年祭》的影响已远远越出历史界,整整影响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

习近平在这里所说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名言出自《左传》。意思就是说,历史上王朝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1945年7月,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就曾与毛泽东谈过这个历史性的课题。据说,当时黄炎培对延安的积极气氛所惊讶,当毛泽东有点得意的问他对延安的印象时,黄炎培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引用了这句话,询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史为鉴找到这样一条新路,从而摆脱当权者逐渐腐败堕落、人民群起反抗的这种历史周期律的。毛泽东自信的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这一条路就是民主。

显然,黄炎培是从几千年朝代更迭的历史周期律的角度感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而与《左传》中的记述的历史现象迥异不同的是,毛泽东汲取了西方文明积极探索的结果,也总结了自己对中国现状还有未来的思考,给出了“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起责任,才不会人亡政息”的答案。

“其兴业勃焉,其亡也忽焉”前车之鉴说明历史的无情,任何一个朝代都有他的兴衰过程。中国共产党人要跳出这个周期率,就要实行民主监督,自己改造自己。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既要改革开放与时具进科学发展,就要有一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干部队伍,因为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各级干部去落实。

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的政党,实事求是的政党,有功必奖,有错必纠,有过必罚,有罪必惩。六十多年的建国史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让人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多的党员干部经受住考验,为党为人民做出重大贡献,受到人民的好评。但是,也有一批人没有经受不住历史考验,忘记了毛主席的“两个务必”的警示,荣辱不分,以权谋私,以职谋私,作风腐败,受到了党纪、政纪、法律的惩处。知史达变,鉴往识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当年毛泽东就意味深长地说:“一定要考好,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更好的开创未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自觉用心去感悟历史,正确的认识历史,把握历史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以历史观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如此,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当前深化改革正在进行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才能接受时代的考验,考出令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成绩,才能不断开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下载人大成立60年习近平讲话及社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大成立60年习近平讲话及社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习近平讲话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习近平关于中非关系的重要演讲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重要演讲。国际社......

    习近平讲话节选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节 选)习近平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

    习近平讲话

    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既有复苏迹象,也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的问题。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突出。新兴市场经......

    习近平讲话

    乌 鲁 木 齐 铁 路 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文件 乌学组发„2009‟21号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 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领导小组第六次会......

    习近平讲话

    积极参与多边事务习近平强调,金砖国家要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不管国际格局如何变化,我们都要......

    习近平讲话

    深刻领会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以饱满热情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浙江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7月2日下午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

    习近平讲话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霍小光、隋笑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上午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

    习近平讲话

    习近平: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为实现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