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8:4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

第一篇:《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

《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

红桥十幼 刘萍

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活动。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已经被教师们所接受,他们知道游戏应该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尤其对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怎样把看似简单的游戏变成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推动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这是个难题。《幼儿游戏活动指导》一书可以为此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本书共十章,第一章论述了游戏的基本理论;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章分别介绍了幼儿角色游戏、幼儿结构游戏、幼儿表演游戏、幼儿智力游戏、幼儿体育游戏、幼儿语言游戏、幼儿音乐与美术游戏、幼儿特色游戏和幼儿电子游戏的具体方法,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这几类游戏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进行工作的能力。

本书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以及那些在游戏活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的教师为读者对象,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体来说,表现为如下特点:

一、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读者厘清了游戏的本质与概念

游戏是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一个词汇,游戏活动也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的每一天中。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准确说出什么是游戏、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很多教师也分辨不出哪些活动才是真正的游戏,哪些活动实际上并不是游戏。为此,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中详细解析了这个概念。作者从游戏的特征、游戏状态的辨别、游戏的分类、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别等角度,帮助读者多视角地看待游戏,了解游戏的主要特征。作者认为,游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儿童自愿参与;活动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但是,游戏又不能如此简单地被定义。在游戏中,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特征,比如幼儿的假想行为、重复性的动作、需要使用材料、幼儿之间的交往、游戏规则等。而要判断一个活动是否是游戏活动,又可以从儿童外部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材料以及内部的动机、体验等来进行判断。这些具体的分析指标可以帮助教师清晰明了地理解游戏的内涵,分辨一个活动是否是游戏。

二、明确了材料配置与投放的原则和标准,倡导游戏材料生活化

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的参与。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经常对于游戏材料的配置与投放产生误解,如认为游戏材料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越像越好,认为购买现成的材料比自制的材料好,现成材料功能更多、投放更方便等。本书作者帮助读者厘清了这些观念,让读者可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同时,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和投放材料,作者也明确提出材料配置与投放的原则,并分类列举了多种游戏材料,尤其对结构游戏中游戏区域的划分、游戏材料的类型和投放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幼儿园游戏材料投放的差异分析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幼儿园的现实需求,避免了幼儿教师盲目地选择与投放游戏材料,这是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的首要条件。

三、在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方面,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一线教师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地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任务。幼儿园游戏包括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以及具体的指导。本书的第二至十章针对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音乐与美术游戏、特色游戏和电子游戏角色游戏的开展,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可以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是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这种指导性不仅体现在作者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并对这些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也体现在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原则与方法。作者将生动、富有童趣且幼儿园常见的案例贯穿于全书,从游戏的概念到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再到游戏的评价与延伸,在所有这些环节中,大量贴近幼儿园实践的图片和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游戏区域的划分、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以及材料的功能与使用技巧,也帮助说明了作者的观点与思想。

四、本书的实用性还体现在作者始终关注着幼儿的年龄特点

对一线教师来说,如何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何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来组织与指导游戏,始终是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尤其对缺乏经验的教师来说,这更是一个难题。本书一直关注着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幼儿的表现,并将这些表现总结概括出来,呈现给读者,以方便读者更好地把握这一点,更好地去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这对年轻而缺少经验的教师来说,将是非常实用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更适合于对游戏活动缺少经验的教师阅读的书籍,相信其浅显易懂的内容、含有大量案例和图片的写作方式以及较强的指导性可以帮助那些对如何组织与指导游戏活动存在困惑的教师豁然开朗。

第二篇:幼儿游戏指导教案

幼儿游戏指导教案

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引导幼儿愉快地参与唱歌活动,并体验与他人一起唱歌的欢乐。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唱歌。2、引导幼儿愉快地参与唱歌活动,并体验与他人一起唱歌的欢乐。3、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2、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3、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练声。

《小星星》

《两只老虎》

二、观看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并提问。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相片来给小朋友看,请小朋们仔细的看看。

提问:小朋友们在哪里呀?(幼儿园)

他们在幼儿园干什么呀?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在唱歌、跳舞?

2、教师:幼儿园小朋友唱歌的姿态多优美呀!嘴巴张得不大不小;小朋

友跳舞的分理处作做得多好呀!

3、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我爱我的幼儿园》。

三、学唱新歌《我爱我的幼儿园》

1、幼儿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提问:小朋友,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2、教师示范演唱。

3、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歌曲节奏朗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歌唱。

5、分角色进行练习。

(1)第一遍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

(2)第二遍分男、女唱的形式进行演唱,(3)鼓励幼儿大胆地唱。

四、结束活动。

1、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并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

2、结束活动。

篇二

小班瞬间游戏

游戏名称:开火车(小班)设计者:全体教师

目的:练习语言节奏。熟悉幼儿名字。

玩法:一名幼儿当火车司机,边用手拍节奏边说:“哎 哎 我的 火车 就

要 开”

全体幼儿问:“哪里开?”

司机答:“××那里开!被点到名的幼儿做司机,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名称:请你跟我这样做(小中大班)改编:秦俐

目的:训练节奏感、注意力、模仿能力、记忆能力预习新授舞蹈或操的动作。

玩法:

一、训练节奏:

教师:请你跟我这样做,并做出拍手××的动作。

幼儿:我就跟你这样做,并模仿老师的节奏做出动作。

注:音乐教学中的重点节奏型都可进行练习如:

××××× ××××××

二、动作训练:

教师:请你跟我学挤奶,并做挤奶的动作。

幼儿:我就跟你学挤奶,并模仿老师的动作。

注:舞蹈、体操中的动作都可进行练习。

三:记忆训练:

教师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边做出不同的几个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点头。幼儿根据记忆做出刚才老师做出的动作。

注:根据幼儿的情况逐渐增加模仿动作的数量。可做 4-6 个动作让幼儿模仿。

游戏名称:捏拢放开(小班)设计者:田洪燕

目的:通过玩手指游戏锻炼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玩法:幼儿边说边用手指表演:”捏拢放开,捏拢放开;放开捏拢、放开捏拢,小手拍两下。“这时教师说某一部位名称(如:头)幼儿用双手边做爬的动作边说:”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头上。“教师接着说另一部位名称(如:脸),幼儿用双手边做爬的动作边说:”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脸上。“游戏照此反复进行。

提示:游戏玩熟悉后,可让幼儿用左手和右手轮换做爬的动作。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小班)设计者:贾 丽

目的:集中幼儿注意力,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方法:教师面向全体幼儿坐好,把两只手放在胸前五指张开,手心面向幼儿。教师问:”谁的小手@_@我是分割线@_@最干净?“幼儿同样把两只小手在胸前五指张开,说:”我的小手最干净。“然后,幼儿和教师一起边说儿歌:”小不点睡了,二胖子睡了,高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同时把五个手指从小拇指开始依次弯向手心,当说到”大家都睡了“的时候,两拳互相有节奏地对击。接着,幼儿两拳相对,放在脸的一侧,幼儿闭上双眼作睡觉状。教师发出口令:”叮铃铃-,天亮了,起床了。“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儿歌:”小不点醒了,二胖子醒了,高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边说儿歌,边把五个手指从小拇指开始依次伸开,当说到”大家都醒了“时,两手相对有节奏地拍手。游戏结束。

游戏名称:开火车(小班、中班)设计者:贾丽

目的:大胆说出知道的地名(祖国各地或世界各地都可),激发兴趣,增长知识。

方法:教师面向全体幼儿坐好,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朋友快快来,我的火车就要开,小朋友上火车了。“说完,幼儿和老师一同把两臂互相搭在一起,老师问:”火车开到哪里去?“幼儿回答:”开到 XX 去“教师发出口令:”呜--火车出发了。“幼儿和老师一起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咔嚓“声由慢逐渐加快。幼儿随着”咔嚓“声的节奏左右轻轻晃动身体。幼儿根据老师发出的口令如”火车拐弯了“、”火车钻山洞了“ 做相应的动作。当教师说:”XX 站到了“时幼儿做刹车状,同时嘴里发出”哧--“的声音,游戏结束。游戏名称:种葫芦(适合小、中、大班)

设计者:杨爱英

玩法 :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手持一小物品(如雪花片)做葫芦种子,边种(每个幼儿身上点一下,并将手中物品藏在其中一名幼儿的身上)边说儿歌:种、种、种葫芦,结了一个大葫芦,葫芦在哪里?请你猜一猜。全体幼儿睁开眼睛,猜一猜葫芦在谁的身上。猜到的幼儿下次做种葫芦人。

游戏名称:小猫钓鱼(小班)

设计者:杨爱英

玩法: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猫妈妈和蔼的对小猫说:”我的小猫咪,“小猫们双手五指张开放于脸前边捋胡子边叫:”喵-“猫妈妈问:”你们肚子饿了吗?“小猫咪齐声说:”饿了!“猫妈妈说:”那我们去钓鱼吃吧。“猫妈妈和小猫一起模仿钓鱼:用力甩鱼干,安静等待鱼儿上钩。大约 2分钟左右,猫妈妈说:”鱼儿上钩了!“所有小猫咪一起挑起鱼杆,抓住钓到的”大鱼“欢庆胜利。

游戏名称:洗手(小班模仿动作)

设计者:杨爱英

玩法;教师说:”你们的小手太脏了,快来洗洗吧!“师生一起边做模仿动作边说:

洗洗我的手心哧、哧、哧!

洗洗我的手背哧、哧、哧!

洗洗我的小脸哧、哧、哧!

洗洗我的耳朵哧、哧、哧!(依次洗净眼睛、鼻子、嘴等)。

游戏名称:变脸(小班)设计者:黄冬梅 s

目的:丰富幼儿表情及情感体验。

玩法:幼儿用小手捂住脸,教师说:”变变变,变出笑脸瞧一瞧!“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也可请幼儿来发出口令:”变变变,变出生气的样子瞧一瞧。“可变换多种表情进行游戏如:委屈、气愤、微笑、大笑等......篇三

好玩的雪碧瓶

【活动设计】

中班幼儿的创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语言创造、思维创造等,在幼儿阶段更多的是动作和体态的创造。因此,我们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动作,然后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设计满足他们兴趣的活动。本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在动作方面发展协调,尤其对新的活动材料经常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想触摸、想玩。同时,在他们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幼儿直线奔跑时,动作灵活、协调,然而每当他们拐弯时,就经常性发生两名幼儿相撞的现象,拐弯的动作也不是很

平衡、协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为幼儿设计了许多四散追逐跑的机会,”好玩的雪碧瓶“就是这一系列的活动之一。”雪碧瓶“是安全的材料,能废物利用也是幼儿园教育所提倡的。

【活动目标】

1、游戏”骑自行车“将幼儿的情绪导入到活动中,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2、幼儿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给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练习绕着跑的技能。

【活动准备】

空的雪碧瓶 20 只,音乐磁带,奖章 20 枚。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做”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交通规则的知识,练习听信号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骑上自行车到游乐场去玩好吗?(好)马路上车很多,我们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慢慢走。在骑车的时候,可不能撞车呀,记住了吗?那我们就骑上自行车出发吧。

2、幼儿和教师一起玩”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二、激发情绪。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游乐场到了。你们听游乐场里传来了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做运动,好吗?

2、放音乐,幼儿持瓶随着音乐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三、引导探索。

1、幼儿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

师:跳得可真累呀,小朋友们可以坐在瓶子上休息一下。刚才,我们拿着雪碧瓶骑自行车、跳舞,好不好玩呢?我们再想一下其他的玩法,一起玩起来吧。

2、幼儿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活动中提醒幼儿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

3、重点练习绕过瓶子,”S“型跑的技能。

师: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玩法,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练习绕瓶原地转圈)。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该怎么绕。(幼儿讨论并尝试)。

4、游戏”给小动物找食物“。

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小动物的粮食都不够了,对面有许多食物,请小朋友们绕过障碍去帮小动物取一份食物好吗?注意障碍很危险,小朋友分成四条路一个跟着一个小心的跑,谁完成任务我就给他发一枚奖章。(幼儿游戏)[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小朋友们都拿到食物了吗?那我们给小动物们送去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组织和帮助他们投入到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且通过活动中的”给小动物运粮"的游戏,我们也很好的解决了孩子们在奔跑拐弯时不协调的问题,让他们学会了在面对面跑的过程中侧身相让的能力。

活动让孩子们健康身心、活泼个性,给他们带来了活动的快乐。

第三篇:《幼儿游戏与指导》复习资料

幼儿游戏与指导

单选

问:提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表现活动,游戏水平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同步的是谁?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游戏是儿童的自我表现活动)

问:提出游戏是对儿童心理机能的调节,能调节幼儿心理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的是谁?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补偿说 宣泄说;提出游戏调节幼儿心理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提出游戏室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活动)问:划分游戏与非游戏的依据是看活动的活动者的心理体验

问:最大的自制力产生于游戏,是因为游戏有什么?游戏者认同的规则

问:由两个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游戏,是哪个类型的游戏?平行游戏

问:对角色原型典型动作的模仿,其角色纯由动作或对物的操作来表示,这是一种什么角色? 机能性角色

问:进行构造之前就先有构造意图,凭借对实物的表象进行操作,以实现构造目的,这是什么阶段的构造?想象构造

问: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这是属于角色扮演游戏心理结构中的哪个环节?角色意识

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是假装的别人,也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问:模仿结构实例或图纸进行构造的活动,这是?模拟构造

问:幼儿角色的选择和行为出于一种模仿的冲动属于角色扮演的哪种动机?模仿动机

• 角色的选择和角色的动作表演都有一种内部推动力,即动机。

• 模仿动机(角色的选择和行为出于一种模仿的冲动,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儿童,其角色扮演就越出于这样一种动机。机能性角色的模仿动机较为明显。)

• 情感动机(角色扮演是出于一种情感的需要。儿童选择角色是出于对角色原型的爱戴、羡慕、恐惧、憎恨等情感因素,通过动作扮演,得到情感补偿和情绪宣泄,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 认知动机(出于对已获得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进行实践、体验和再认识的需要,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问:实现儿童情感的发展?

在游戏中得到情感满足、宣泄情绪、最大的自控力产生,体验成功感、审美情感。问:儿童的自控能力在游戏中强于现实中

游戏使儿童放弃直接冲动,延迟满足。游戏规则是被儿童自己认同和乐于执行的

填空

问:游戏具有的功能有哪些?

愉悦功能(本体功能 ;放松 消遣 表现)、发展功能(内在功能;自发探索 自发练习)、教育功能(附加功能;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问:80年代后期课程改革以来的游戏教学观中,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各项活动之中” 改革前期:重视游戏变成对游戏的控制

改革中期:对幼儿游戏主体性的探讨;解读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内涵 问:二期课改中游戏学观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本活动的内涵是指什么? 最经常、最适宜、最必须

问: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把游戏划分为相继发展的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作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学前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在整个学前期占的时间最长,高峰期在3-5岁。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仿真实生活的游戏,如玩“过家家”、“医院”、“商店”等。)第三阶段:规划性游戏(学前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在整个学前期占的时间最长,高峰期在3-5岁。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仿真实生活的游戏,如玩“过家家”、“医院”、“商店”等)

问:游戏在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于为哪两个方面的练习提供机会? 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问:在角色游戏中,儿童结成了哪两种关系? 现实的伙伴关系和游戏中的角色关系 问: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包括了什么?

角色行为、角色动机、角色意识和角色认知(指的是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

问: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哪三种?

情景迁移(将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迁移到一个假想的情景中,使行为脱离原来的真实情景。既不是幻想的情景,也不是真实的情景。)

物的替代(以一个当前的物体代替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个物体,并以被替代物的名称来命名替代物,称之为“以物代物”)

角色扮演(游戏者通过各种操作活动模仿真实情景中各种任务角色的行为,将所要扮演的人物原型的意义迁移到自己身上,并以人物原型的称呼命名自己,从而装扮成各种角色。“以人代人”)

问:规则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规则性、对抗性(竞赛性)

问:游戏能促进幼儿哪四个方面?(幼儿与儿童发展 动作能力、认知能力、社会性、情感 问:装扮动作大约平均发生在什么时候? 12----13个月

问室内游戏环境的空间要素包括什么? 空间大小、空间结构、空间功能

问游戏场地可分为哪三类?

传统游戏场地、创造性游戏场地、冒险性游戏场地

问:教师干预幼儿游戏的方法有哪两种? 内在干预(间接指导;平行游戏 合作游戏)、外在干预(直接指导;现实比照)问:角色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什么? 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

问:结构游戏需要的机能是什么?(结构游戏指导的重点)

• 识别材料技能(认识大小、形状、槽枢、凹凸、颜色等特征);

• 结构操作技能(掌握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连接、穿套编织、粘合造型等方式); • 结构分析技能(学会看平面图纸、分析结构范例)。

问:在游戏中教师必须保持怎样的观察态度? 欣赏的态度、宽容的态度、研究的态度 问:平行游戏的特征是什么?

意识到同伴的存在、属于模仿行为

问:材料丰富化的指标是什么?

数量:材料数量同样多的两个班级材料丰富化的程度一样吗?

种类:材料数量、种类同样多的两个班级材料丰富化的程度一样吗? 种类搭配:预设搭配与生成搭配 问:角色的基本类型?

技能性角色、对应性角色、关联性角色、同一性角色 问:用于装扮的替代物

实物、模拟物、形状相似、功能不同的物品 问:装扮动作发生时间

平均发生时间:12-13个月

装扮动作发生的早晚,也可以作为游戏发展的一个早期指标

判断题

问:幼儿游戏就是幼儿园游戏×

问:平行游戏与独自游戏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两人以上,后者是独自一人× 问:游戏中的情景都是幼儿幼想出来的情景×

问:当儿童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介入指导× 问:教师对游戏的干预不是都有积极意义的√

问:古人在游戏干预上关于“严教”与“乐学”的依据是矛盾的×

问:游戏中的重复行为不能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因而对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问:游戏是艺术的初级形式√

问:幼儿一开始不会现有构造意图,所以首先出现的是模拟构造× 问:教师对游戏的任何干预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问:任何动作都是从幼稚动作到熟练动作再到完善的动作技巧

名词解释

问:什么是“精力过剩说”?

游戏是消耗多余精力的一种活动

任何生物体都有一定的能量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当生存需求满足之后,若还有剩余的能量就是多余的精力,多余的精力累积起来会造成压力,所以必须消耗掉。

问:什么是“复演说”

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历史,使个体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做准备。

问:什么是“松弛消遣说”?

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得以重新恢复的一种活动

有机体在持续工作以后丧失了大量的精力,需要有一种能使有机体放松,并使失去的精力得以重新恢复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游戏。

问:什么是“材料丰富化”?(两个维度)

一方面材料要丰富到能涉及发展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每个领域的材料要能刺激幼儿多个领域经验的整合

问:什么是“正效介入”?

教师的介入支持了幼儿的游戏意思,使幼儿顺利地实现并推进了游戏的进展,在不影响幼儿游戏兴趣的前提下提升了经验 问:什么是无效介入?

幼儿对教师的介入不予理会

问:什么是“对应性角色”?

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即角色动作指向另一个角色,两个角色之间产生互补关系

问:什么是“关联性角色”?

在同一个游戏中,一人承担多重角色,角色动作指向不同角色。

问:什么是“合作游戏”?

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1——2个游戏的领导者 问:什么是“多功能物品”?

这是一种低结构材料,替代物没有明显特征可以对应于某个特定的被替代物,可以由游戏者根据需要任意取舍,一物可以有多种对应。当一种物品可以有多种替代对象时,则可列为多功能物品。如:积木、纸张、橡皮泥、废旧品及自然物。

问:什么是“材料特征”?

真实性:形象性玩具与非形象性玩具,指材料与实物之间的逼真性程度 结构性:结构性材料和非结构性材料,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程度

简答题

问:为什么说游戏起到“去中心化”的作用(去“自我中心”化作用)(1)在游戏的矛盾冲突中不断调整自己(2)游戏规则具有公正互惠的作用

(3)角色扮演使儿童得到了换位思考的机会 问:试述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2)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

(3)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纠纷,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4)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5)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问:观察幼儿要点?

• 幼儿正在干什么;

• 原有经验是什么; • 是否获得新经验; • 需要怎样的支持;

问:如何简述游戏材料与幼儿发展之间存在的双向关系?

(1)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

教师通过在活动区投放就不同的形象性材料和结构化材料,用材料来刺激幼儿特定的行为,以实现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显性功能。

(2)幼儿的个体特征激活材料对幼儿行为发展的潜在功能。幼儿在游戏中自创“反常规玩法”,也实现了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这些价值不确定,因此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具有因人而异的潜在功能。

问:结构游戏的发展趋势?

• 基本操作前提是手眼协调、空间想象;

• 各个造型形式的发展有先后顺序,但并非相继,而是发生有先后,发展有重合。

结构游戏的萌芽(1-1.5岁)能在数量有限的材料之间排列叠合,基本上仍属于摆弄,且无构造意识。

无意结构(1.5-3岁)只注意材料的连接合并,并不关心操作的结果;随心所欲地赋予“作品”以意义;以作品的某一明显的外部特征与类似实物想联系来赋予意义 想象结构(3-5岁)进行构造之前就先有构造意图,凭借对实物的表象进行操作,以实现构造目的。

模拟构造(四岁以后)根据结构范例,形状、大小、颜色的对应进行模拟;学习照图模拟;模拟实物进行构造活动。

自由构造(6岁以后)在想象构造和模拟构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加工,即自由创作。

问:儿童用以协调角色游戏过程中两种的规划分别是什么?(游戏过程中的协作)

(1)儿童结成两种关系: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另一种是现实中的伙伴关系。处理这两种关系即体现了合作精神,支撑这种合作的基础是游戏规则。(2)支配角色关系的规则是角色行为规则,这种规则是幼儿对现实生活逻辑的遵循,体现了幼儿的角色认知水平。(3)支配同伴关系的规则是同伴交往规则,这种规则是幼儿对人际关系准则的遵循,体现了幼儿的道德认识水平。(4)角色游戏规则是内隐的,但确实是这些规则构成合作游戏的基础。

问:比较规则在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中的区别是什么?

• 区别就在于规则是为不同的行为需要而存在的

• 在象征性游戏中,规则是为协商角色和保持装扮世界的情景而存在的,因此它是隐含于角色中的,规则指向游戏过程,个人随意性较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在规则游戏中,规则是为维持游戏结构、限定游戏行为、实现预定目的而存在的,因此它是每个游戏者共同遵守的,规则指向游戏结果,具有一定的形式化、规范化。问:规则游戏的发展趋势? 竞赛与胜负的关系

3岁前:不理解竞赛与胜负的关系

3岁开始:重竞赛过程,忽略胜负结果 •

4岁开始:重胜负结果,不理会竞赛规则 •

5岁后: 关注竞赛规则与胜负结果的联系

问: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是什么?(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

结构材料是由各种无形象意义的结构元件组成;(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

是通过积搭、接插、螺旋、编织、捏造等多种操作形式的造型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结构游戏不仅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还需要空间知觉发展的一定水平,以及想象力为基础的象征能力。

问:简述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1)游戏环境的创设者:创设能让幼儿自主学习的环境,会解释环境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2)游戏行为的观察者:评估游戏行为反映的发展水平(3)游戏过程的支持者:在游戏中推进幼儿发展

问:为什么说游戏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水平的体现。研究证明:游戏有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1)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

(2)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失败担忧的压力(3)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在各种情况下尝试不同物体的机会(4)游戏中代替品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问:不同年龄的自发性语言游戏?

2-3岁重复问句,一问一答的语言沟通方式 3-4岁语言竞赛游戏,练习词汇的组合 4-5岁充满暴力、幻想,夸张的语言游戏 5-6岁荒诞的语言游戏,练习语法规则

问:幼儿园游戏场地设计的原则? • 场地特征:变化性 • 设施安置:连结性 • 运动材料:移动性 • 自然环境:野趣

论述题

试述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挑战性与安全性的关系

• 幼儿的生命安全与体能发展往往以一对矛盾的因素影响着幼儿园教师的工作。• 运动保障健康,运动促进体能,同时运动潜藏着危险;幼儿喜欢运动性游戏,但幼儿运动能力差,缺乏对危险的估计,没有应付运动障碍的经验,容易在运动中出事故。

• 但是运动经验有助于减少危险,儿童能从中获得处理危险的知识。

• 孩子们活动得越多,就对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鼓励参与多种形式的运动不仅不是引发事故的根源,反而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

• 要注意保证幼儿户外安全的措施,但并不意味着就要使游戏场地变得毫无挑战性。请从游戏的特征出发分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无外在目的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轻松感)2)游戏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游戏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游戏者对游戏有极大的自由度,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玩、与谁一起玩,均由自己选择。(控制感)3)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游戏摆脱了用手段——目的的形式来考虑问题的来源。(满足感)

4)游戏是表现已有经验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游戏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胜任感)

5)游戏是假象的非正式活动。这一特征表明,游戏活动充满了想象,游戏是脱离了真实情景通过想象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的性质是非正式的,如玩踢球和正式的踢球比赛 游戏的装扮性情景,特指幼儿特有的角色游戏(自由感)

6)游戏是体验积极情感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游戏是一种具有心里安全的轻松愉快的活动。没有心理负担,没有精神压力,有安全感,体现儿童主宰地位。(愉悦感)教师如何给幼儿游戏提供保障?

1)提供足够的游戏时间,让孩子控制游戏时间,即有可能进行连续、不间断的活动,有机会完成他们从事的活动;随幼儿的年龄增长,逐渐提供长时段的游戏时间。

2)提供丰富夫人游戏材料,让幼儿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避免无所事事,提供低结构材料,让幼儿有机会按游戏意愿组合材料。

3)提供清晰的游戏背景,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去选择并改变,不断地从混乱中重建秩序。老师建立的秩序是为孩子的创造性活动呈现可用的素材,是孩子有机会了解各种可能性,以便构思自己的作品,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了作品的创造而弄乱了老师建立的秩序,则说明老师建立的秩序成功的支持了孩子的游戏。

案例分析

1、规则游戏

问: 规则游戏的定义

由两人以上参加,以游戏规则裁判胜负,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包括智力、动作技巧、运动能力一类的竞赛。问:规则游戏的特点 规则性

象征性游戏的规则——内隐规则——个体化

规则游戏中的规则——外显规则——集体认同 对抗性(竞赛性)

对抗各方以相同的规则指向胜负的结果

规则的公正性和游戏各方水平的均衡性 问:规则游戏编制的要求

对抗的双方——游戏是否形成对抗

思维的挑战——游戏需要思考玩的策略 输赢的判断——游戏者能够自己判断错误 全程的参与——所有的成员都能主动参与

2、游戏材料

问:游戏材料与儿童 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 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 ② 幼儿的个体特征激活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潜在功能 问:什么是“材料特征”(材料特征的分析指标)

真实性:形象性玩具与非形象性玩具,指材料与实物之间的逼真性程度。常称之为模拟物与替代物

结构性:结构性材料和非结构性材料,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程度。常称之为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结构性材料——玩法限制;非结构性材料——玩法不限制;高结构性材料——一种玩法;低结构性材料——多种玩法

结构性材料包括形象材料,还指教师为某特定发展目标而预先设计玩法的材料。

问:如果你班级里的学生对于老师精心布置的材料不感兴趣,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理?

① 造成这个情况可能原因:

以高结构材料为主

是由低结构材料转化为高结构材料的

材料所限定的玩法高于幼儿实际水平材料所限定的玩法已经完全掌握。

② 教师可以将材料改为低结构材料,玩法相对于幼儿实际水平。猜数字

幼儿坐在绒布板前面,教师把一个数字板放上,交一个幼儿念出正确名称,如果说对了,就可以拿到那个数字板,游戏结束时,拥有最多数字板的幼儿就赢了。分析:这是教学,不是游戏。

1)教师和幼儿之间不形成对立,因为教师并不想赢这个游戏 2)幼儿之间形成对立关系(争高分),但没有对立行为,因为幼儿无法争取自己回答问题的机会,权力在老师那里。

3)没有思考游戏策略的含义,因为幼儿无法阻止别人得到一个数字板。

第四篇: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结构游戏

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结构游戏

幼儿在入学前就接触过许多新奇的玩具,做过多种游戏,入园后面对的玩具或许没有家中玩具那样新颖、吸引人,幼儿可能会没有兴趣不知所措。作为教师,适时进行指导非常必要。孩子喜爱游戏,尤其是运用多种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的活动,他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游戏操作中通过多种动作和多种变化,产生愉快感,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一、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结构游戏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好奇,注意力易分散,怎样让看似普通的结构材料吸引他们呢? 首先我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到玩具的变化。如让幼儿观看老师利用大型积塑插接自行车扮演家长接送孩子,用雪花片插接篮子装东西,用大型积木搭房子和山洞做体育游戏,他们感到很兴奋。然后带领他们去参观大班小朋友有主题的结构游戏,如他们结构公园的门、亭子、小河、小桥、娱乐场所中的小动物、铺的路等,并让幼儿进入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参与创作的欲望,在这时放手让幼儿给哥哥姐姐当小帮手,让他们试着去拼搭、插接,初步感知各种材料,为以后独立游戏奠定基础。

二、认识各种材料及用途,教给幼儿简单的结构技能。

小班幼儿刚开始玩时,要先教他们认识结构材料的名称、形状、颜色、大小,再示范怎样结构。如插接小动物时知道眼睛、嘴巴、身体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可用什么来插,选几个等。插接时要小孔对小孔,往中间插,而胶粒玩具却要孔对孔向下轻轻一按。我利用较形象的语言、编成儿歌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如结构时念儿歌:“眼睛对眼睛,小手拉小手,去找一个好朋友⋯⋯”这样幼儿易掌握有的插,有的拼,有的搭。然后教幼儿怎样加宽,怎样变高,又怎样才能合拢,同时启发幼儿想象结构成形以后像什么,还可以怎样变,然后让幼儿自己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根据需要帮助幼儿选择材料,用语言提示幼儿比一比,想一想,选择适当的材料表现物体的色彩和形态。

三、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幼儿确定主题,较准确掌握主题特征。

在引导幼儿独立游戏时,针对我班幼儿年龄特点,以结构简单的单个物体为主,如鸭子、小鸡、长颈鹿等小动物、自行车、摩托车、飞机、船等交通工具,还有其他的如花篮、手枪、人、桌椅、冰箱等。指导幼儿进行结构时,首先引导幼儿较准确掌握这个活动中主题的特征,如插接飞机,让幼儿认识形状、大小,飞机的主体、机翼、机尾,用什么材料等,再示范怎样插才能插出机翼和机尾。插花篮,幼儿易插接,但难点在于篮柄,这时应让幼儿掌握篮柄是向上斜插而成的,可让较能干的幼儿在插好后进行创新,并帮助个别儿童。在老师的参与下,进行简单有主题的活动,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激发进一步创新的欲望。

四、丰富游戏环境,提供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结构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游戏时,教师适时提供一些半成品,让幼儿自由选择某些材料来满足需要,如以物代物,把某种物品假想成需要的物品,用纸屑当饭,把彩色挂历纸剪成各种形状放在盘子里当菜,点心等,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让幼儿有充分的余地去创新。幼儿结构游戏可采取独立游戏与合作游戏相结合,大小朋友带动较小的幼儿,老师与幼儿共同合作,会创造出更多有趣而有主题的结构游戏。对提高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我班幼儿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幼儿喜爱并知道用、大型积木在地面上结构大门、小桥、楼房、小路、火车等,而胶粒对小朋友来说更灵活,变化更多,他们能结构出动物、用具、玩具等。值得说明的是幼儿在游戏初期拼搭出来的不很形象,但他们会说出名称,在这时,教师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而应用赞许的眼光来支持、表扬他们,让他们有信心来完成各种结构游戏。

第五篇: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淮阴区大兴九年制学校幼儿园

李彩红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游戏,医院游戏等等是不同的角色游戏,但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要想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那么如何在保证幼儿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角色游戏地指导呢?可以总结为几下几点:

(一)为开展游戏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角色游戏在整个教育日程中的位置,分配一定的时间,角色游戏需要时间比较长,一般安排在上午课后,早晨和下午也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

(二)丰富幼儿知识和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幼儿的知识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教师要善于利用上课、观察、参观、日常生活、劳动、娱乐等多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人与人的关系的印象。同时帮助家长安排好家庭生活,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经验,为开展角色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准备游戏材料。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意愿,如发现幼儿有想玩理发店游戏的想法应予以支持;事先可启发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可对玩“幼儿园”游戏中的“老师”说:“小朋友头发这么长,怎么办?”或把准备好的自制的推剪及梳子、镜等,事先放在玩具架上,总之,要吸引幼儿自己提出玩理发店的游戏,然后教师就积极地支持他们开展游戏。如幼儿还不会开展游戏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对哪些主题比较熟悉或有兴趣,如喜欢玩“汽车”游戏,就可通过讲故事,木偶表演或者带领幼儿参观其它班幼儿玩“汽车”游戏,以启发幼儿开展游戏。开始时,教师还可以担任角色,带领幼儿游戏。组织游戏是指导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心幼儿的游戏,保证游戏是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必要时对游戏加以影响。如“乘客”抢着上“汽车”,教师可以以角色的口吻说:“我也来乘车,我排在谁的后面?”这样就可以引导幼儿排队上车。当游戏内容贫乏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新材料,建议加某一项活动,如为“娃娃家”添置小盆,增加洗衣服。当游戏停顿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如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使“小医院”的游戏停顿,可建议医生给病人先检查身体,如由于材料不足,教师可和幼儿一道制作。同时 教师的帮助不要过早,也要使幼儿在游戏中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

(四)使幼儿愉快地结束角色游戏。一个好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结束时,应鼓励和督促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和教育要求,有时可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价游戏。组织幼儿评价游戏,这也是教师间接指导方法之一。中、大班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也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使幼儿明确怎样才能玩得好。初步培养幼儿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还可以引导幼儿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谁会动脑筋,谁能克服困难,不仅学会评价自己,还能再去评价别人,并且知道以后怎样玩,还需要哪些游戏材料等等,以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并且激发孩子们想再做游戏的兴趣。

总而言之,科学地合理地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能更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幼儿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他们语言表达,积极思维,分析判断以及评价总结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生活的本领,为幼儿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载《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家庭游戏的种类 3—6岁孩子玩的游戏是丰富多样的,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造性游戏,另一类是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指那些按孩子们的意愿,由他们自......

    浅谈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

    浅谈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 【摘要】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和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

    浅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上传

    浅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个性和......

    《走进幼儿,走进游戏》读后感

    《走进游戏走近幼儿》读后感 十一国庆期间,我读了由徐则民、洪晓琴,两位作者编写的书《走进游戏走近幼儿》,学到了很多实际性的东西,因为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很多实际性的案例,......

    浅谈幼儿教学中游戏活动的指导方法

    浅谈幼儿教学中游戏活动的指导方法 作者:卫芝 【摘要】在幼儿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幼儿教学中,游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01年颁布的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

    幼儿游戏活动总结

    幼儿游戏活动总结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下面是关于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幼儿游戏活动反思

    幼儿游戏活动反思 游戏是童年时代的伙伴,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

    幼儿游戏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活动设计方案《过城门》 一、 活动名称:《过城门》 二、 活动名称: 1、 初步学会唱这首儿歌。 2、 体会到音乐游戏的乐趣。 3、 乐于参与音乐游戏。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