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稿
奇迹背后的真实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我最初知道这本书是一位同事的推荐,找来读完之后,除了感慨于雷夫老师的成功,感触最深的却是奇迹的背后——雷夫老师25年如一日的坚守。雷夫老师说他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就给孩子们其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是啊,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将近12个小时……雷夫老师除了付出,还是付出。正是他四分之一世纪的坚持与执着,才换来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文中没有煽情的字词,但是在细节处给我们很多启迪,以下是本书给我触动很大的地方:
首先是教育是没有捷径的。雷夫老师的付出与坚守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而与此同时,雷夫老师还不忘告诫自己,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为榜样来教导学生。其实每一天,我们都有很多树立榜样的机会,重要的就是怎么抓住这些机会,引领孩子们成长。而我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要注意谨言慎行,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学生。
其次是信任教育。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这一点,雷夫老师是从一部电影中体会出来的,我在此也摘录下来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片中讲述了一个优秀特教老师的儿子和波士顿红袜队的故事。这位老师继承了一个无价的签名球,上面有传奇的1976年红袜队全体队员的签名。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警告儿子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儿子还小,球队的成员对儿子来说毫无意义。于是,他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个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老爸当然要再次提醒儿子不能拿那个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兴奋地表示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理所当然,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心念一转,便明白儿子根本没做错事。自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个空白的签名球。这个球提醒了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雷夫看完影片之后,反思了自己多年的班级教育。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于是之后多年的日子里,雷夫一直致力于改善班风,打造无恐惧的教室。在课堂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学生有问题问雷夫的时候,他会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在孩子们的眼前,看到的一定是他热切希望孩子们能理解问题的神情,而绝不会看到他因为孩子们不懂而沮丧的情绪。
三是品格教育。雷夫老师指出,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而在第56号教室,同学们也是这么做的,他们都按照“道德六阶段”严格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达到这个境界。参照来看,我们现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科学。
四是阅读方面的教育。在第56号教室,人人热爱阅读,且终身为自己的人生而读,这离不开雷夫老师的努力。雷夫老师把提高儿童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作为首要任务。在第56号教室,是以“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流下多少泪水”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他说“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他为此会挑选合适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正面引导不会阅读的学生,办理书会等。这点我们都知道,却很难真正做好。尤其是我总是对孩子们说要多读书,但从不引导他们去读。
现在二年级的学生有时会接触到分析小短文,我发觉我们班很多同学这方面的能力很差,这也与读书少有关,他们似乎不爱读书,我想这是我的责任。而我现在也在极力改善这个方面,目前就是学习借鉴我们平行班的几位老师,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读绘本故事,调动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同时还会要求他们往下续编故事,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他们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
另外,雷夫老师还在书中为我们列举了一些关于教育问题的事例,提供了一些活动的具体实施案例,还在书中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目和电影等,都非常有借鉴意义,我也记录下来打算读读看看。
总之,能在踏入教育行业之初看到这本书,我感到很庆幸,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从雷夫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我前进的方向。最后分享雷夫老师的话来结束这次交流。成功无捷径,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错误,以及大量的努力挣来的。
谢谢大家。
第二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屈晨燕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故事。我要交流的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在座有很多老师读过这本书,你一定和我一样,觉得这真是一本了不起的图书,瞧!它不断创造畅销奇迹,是美、日、韩,教育类畅销书No.1。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世界知名主持人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它;《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为它作序倾情推荐;它是让上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感动的教育书!
本书的作者也非常了不起,看看他的荣誉!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1997年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杂志“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的“善待生命奖”、并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M.B.E)等。
千万不要因为这些殊荣,就觉得雷夫老师离我们遥不可及。他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工作的小学教师。如果你愿意,如果你有能力,就可以和他对话、交流。我们学校的单静老师在读完这部书时,也对雷夫老师特别敬佩,她试着给雷夫老师写了一封邮件。没想到雷夫老师给予了及时而认真的回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雷夫老师邮件:谢谢你的信和你友善的话语。请记住我现在做的工作和你做的工作是同样的。是的,我们的体系不一样,但是我认为教学的宗旨无论在哪里都一样。对于你的老师同伴们,我要说我不能全部都给予回答。但是我非常愿意给你一些我工作的时候在教室里发现的一些想法。记住要微笑。记住上课要有乐趣。并且请记住教学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有些日子我们似乎想很快的收获东西。我想让我的学生们知道要想在一些方面变得真正的优秀,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甚至是许多年时间的实践练习。对于老师来说是同样的道理。我即将开始我第31年的教学工作,同时我的经历帮助我成长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当我们碰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遇到),我们需要想想什么地方出了错,并且在以后要尽力做得更好。请提醒你们所有的老师,他们每天都会对周围人有影响。有时候孩子们不会感激我们,有时候他们的父母也不支持我们,但是我们也要每天带着积极的心态走进教室,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这或许不会马上就见效,但是这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做的,一个好教师会努力工作并且富有耐心。我们必须成为我们想要孩子们成为的那一种人。】
读过雷夫老师的回信,你一定感受到了他的谦虚平和吧。就如他的这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没有特别高深的教育理论,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有的大多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雷夫老师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专注、热爱与思考,让人读着甚感亲切。
读完这本书,我也被深深感动了,但今天我不想做煽情的讲述,倒是想理性地解读解读。我的读书汇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第56号教室里到底有什么奇迹?第二,为什么这间教室会产生奇迹?第三,对于我们小学老师有何启示或者意义。
一、第56号教室里到底有什么奇迹?
在美国洛杉矶市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有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叫做霍伯特小学。这所小学里一个不寻常的教室,叫做——第56号教室。教室里的五年级学生,多半是身处弱势、贫穷、以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之子。这个班的老师叫雷夫,就是本书的作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哪些?通过阅读,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奇迹一:学生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成绩前5%,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奇迹二:学生个个热爱“阅读”,且终身为自己的人生而读。
奇迹三:学生懂得忠于自己的原则,知道“品格”的重要性,他们谦逊有礼、诚实善良。
二、为什么这间教室会产生奇迹?
认真地一遍遍读完此书,我觉得雷夫老师之所以能创造出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信任。
这年头,大多数教师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我们必须痛苦地承认,班上很多孩子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起初,雷夫老师也处在这种尴尬之中。但他做了下列四件事,一切就变好了。①雷夫老师有问必答,如果一个孩子听不懂,他愿意讲解500遍;②他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记住答应孩子们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③纪律必须合乎逻辑,赏罚公正。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④做孩子们的榜样,你要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比如你希望学生和气待人,那么你最好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
最和气待人的。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
当雷夫老师通过经验、耐心,打造出一间以信任为基础的教室时,教室便成了孩子们学习的绝佳场所。然而,这不是终极目标,只是一个好的开始。雷夫老师基于信任,还通过自己的一套方法,激发了孩子们对自身的高要求。这套方法便是“道德发展教育六阶段”。
第二,方法。
因为西方教育体制的不同,雷夫老师和我们不同,他是全科的,他会给孩子们上作文课,也会给孩子们上数学课;他会给孩子们上化学课,也会给孩子们上美术课,他还会给孩子们上体育课、音乐课、戏剧课„„他多才多艺,充满智慧,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他如何全能。而是谈谈他教学上的好方法、小窍门。因为我是一个语文老师,所以对雷夫老师在阅读、习作上的做法印象较为深刻。
阅读能力①他自己每天都阅读,且负责任地把好书介绍给孩子们;推荐时,让个人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程度的书籍;
②让学生每个月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办读书会。
③仅仅讨论无法检验孩子们理解了多少,所以会做阅读评估——阅读理解练习。
④鼓励孩子们读名著,读完原著,可以观赏改编的电影或舞台剧。(激发阅读激情和积极程度,周六开办的班,自愿参加)
写作
①做语法练习(填写合适的词、正确的时态),至少答对九成,否则重写(刚开始班上差不多每个人每天都在重写)
②每周作文(题材包罗万象),细致批改每篇作文,写上对孩子们有所帮助的评注。他还会把错误较多的作文片段打印出来,由孩子们一起评改,当然会删去作者姓名。
③每月读书心得:首先,雷夫要挑选吸引儿童、阅读难度较低的书籍;其次,指导学生如何写,例如小说类的心得分为角色、故事背景、故事情节、主题等几个要素;第三,雷夫要至少花一个星期给孩子们的心得评分、写下有助于改进下一次读书心得的评语。
④最耗费大量时间和耐心的是“少年创作计划”。每个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去写一个长篇故事,打印、装订、画插图,成为一本值得一辈子珍藏的图书。孩子们很喜欢从头到尾完成一本书的感觉,而其中老师的付出多到难以言明。
第三,时间。
雷夫老师曾谦虚地说:“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年48周、每周6天、每天近12小时的时间里,雷夫老师都和学生们在一起。20几年来的每个清晨,雷夫老师在一片漆黑中到校,迎接他的是一群热切而等待学习的学生。当其他班的孩子们吵吵嚷嚷放学时,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则愿意在校留到晚餐时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一天的学习安排表【出示时间表】在我们中国,如果你是上语文课的,那就是以上语文课为主,最多再兼上另外一两门的课;但在雷夫的学校里,从6:30至他离校的6:00所有的课程全由雷夫老师一个人承担。他每周还有三个晚上努力工作到深夜,甚至会通宵工作。雷夫老师天天如此超负荷地工作着,就连假日里,他也要去学校无偿地辅导学生,组织各种有趣的,精彩纷呈的,并且对学生有意义的活动。诸如买书给学生读,带学生聚餐、野营、进行戏剧排练、参加戏剧节等等,放寒暑假的时候还要组织并亲自带领学生度假。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多到让他的妻子觉得太过执着,好友们觉得他是现代版的“堂吉诃德”,甚至有人觉得他疯了。然而,正是这份执着与痴狂,才造就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从这儿出去的孩子们才会有着别与他人的气度,他们勇敢地探索着那些很少有人做过的路,世道险恶时他们与人友善,别人放弃时他们令人难以置信地继续努力。
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虽然,我们无法像雷夫老师那样多才多艺,也不能像他那样付出那么多时间在学生们身上,但至少有一些做法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有一些理念是可以相通的,比如我们可以像雷夫老师那样时时做好学生的榜样,我们可以像雷夫老师那样把学生的品质培养放在首位,我们还可以像雷夫老师在教学上总能保持着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如果,我们能像他一样对教育充满着热情与智慧,那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让我们的教室充满奇迹!
谢谢大家!
第三篇:读书交流: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读书交流演讲稿
王
静
2016.1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雷夫老师和我们一样是一位老师,他从教的学校高达九成的学生是家庭贫困,并且大部分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这与我们面临的学生有某些相似处。就是在这样的生源情况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且孩子们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他们纷纷进入哈弗、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取得不凡的成就。雷夫老师说:他的使命就是确保他的贫民区学生们不但不落后于他人,还能一路高歌猛进。
书中最让我深受启发的还是雷夫老师新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方法:
让孩子对你的信任取代恐惧。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一次访问中,一位学生艾伦告诉记者:“我去年问老师一个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呀!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我常常在面对学生的一个反复出现的错误时会发怒甚至失控大吼。读到这儿,我惭愧了。为人父母或是作为师长的我们,总是对孩子们发火,往往还觉得自己气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凌驾于恐惧之上的那种信任。告诉孩子:你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可以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好机缘,让你引领孩子展翅翱翔,达成的成就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我花了一天的时间留心教室里的一个孩子。我非常喜欢她。在那些最后才被团队青睐的孩子里,她总是其中之一。她是个安静的女孩,看上去好像已经接受了自己永远也不会出人头地。我下定决心让她相信,她这样想是错误的。当时我在上化学课,学生们因为使用酒精灯变得很兴奋。但是那个女孩找不到灯芯点燃酒精灯。班里其他人想继续做实验,但我让大家等一下。我不想把她落在后面,即使她让我和其他人继续做实验,不要担心她。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老师也都能够做到。如果我们都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
雷夫老师的出现让千千万万抱怨教育的老师看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即使我们无法像雷夫这样疯狂,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雷夫老师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用真爱和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第四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心得体会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古荥小学
李晓
自从偶然一次机会我有幸参加了“雷夫”培训的讲座,我对雷夫这个伟大的教育家特别钦佩,于是我就疯狂地阅读他的作品《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这是每位教师的美好的愿景,更是56号教室的奇迹。同样作为一位老师,我是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啊!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呢?
当我读到这部分时,我对奇迹的产生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与了解。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看学校派发的基础读本时,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品味经典名着了;他们通过旅游来学习历史,通过亲自的动手实践去接触自然科学,通过体育运动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艺术是他们的课余爱好„„这所有的成果无不源自 雷夫老师的创意。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是一名杂家,只有自己先做到触类旁通,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雷夫老师对阅读有这样的见解: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在我们阅读到的许多教育书籍中都提示到了阅读的重要性,雷夫老师在书中也详细地讲述了如何培养终身阅读孩子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
雷夫在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中其实与我们的方法大同小异,他在培养孩子阅读时注重:乐趣、热情、引人入胜。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时更多的是拥有乐趣,而我们在培养中为了有兴趣而扼杀了许多学习的热情。这主要是我们的做法遭到滥用,我们也给孩子推荐书,但我们却缺少引导性,常常是在全班,甚至全校推荐同一本书去读,怎能保护不同孩子的要求呢?我们善于使用有声读物,又是因为缺少引导,而变成课堂自学的内容。我们引导孩子走进图书馆,但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我从未带学生走进过,更没为学生提供引导服务。雷夫老师在书中也提到孩子们在书店中更多喜欢读的是漫画书,也有些孩子不爱去,这不正是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吗?针对这些问题雷夫老师能用自己智慧的头脑进行解决,他为孩子挑选文学作品,他没有被必读书目给扼杀,而是在他精心挑选中培养了乐趣。回想我们的读书为什么达不到这种效果呢?一是缺少责任心,应付了事,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很难达到效果。有时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更是应付了事,比如开学不久,我让孩子们读课外阅读《爱的教育》,中午给足够的时间给他们读,下午辅导时间有时候也给了他们,但有同学反映里面的知识很深奥,因为怕吵到其他孩子读书,我只是偶尔给予解释,总觉得是学校经过挑选了的,不管怎么样也要提醒他们读,读完后都要交读后感,这又有什么指导呢?好的家长可能会有所指导,但更多的家长恐怕不会做。二是缺少个别辅导,雷夫老师的学生也有不爱读书的,他们往往制约着班级前进的步伐,而雷夫老师却能经常为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还会事先帮阅读程度兴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点上,从而树立信心。他们也写读后心得,但却给学生大量阅读时间后再进行,不是盲目的。他们还要进行阅读测试,但可以是学生自己出题,从孩子们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依然围绕着:乐趣、热情、引人入胜三个问题在设计。三是缺少系统的合力。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应由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甚至是体育老师,而我们很多时间的读书是低效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也带来了书,但又有多少孩子可以安心的读上一节课呢?更多的是在说话、打闹中度过。这样的读书课堂不仅不能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乐趣,还会带来更多负影响。
很喜欢雷夫的一句话: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的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常常用学会了多少字、看了多少本来衡量孩子的阅读成果,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
第五篇: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体会
Teach your hair’s on fire(教育需要有热情和耐心)
再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白的、黄的、黑的„„封面上10来个肤色不同容貌各异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却拥有同样灿烂的笑容,同样信任的目光,而目光都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眼神清澈、面带笑容的雷夫老师。再读这本书,就好像走进雷夫经营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感受到了教育不因文化差异而本质不同,感受到了五十六号教室里发生的奇迹,更感受到了五十六号教室缔造者——雷夫的艰辛与欢乐。
雷夫老师所从教的小学是一个处于充满暴力和贫穷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成长环境并不好,面对如此恶劣的教学环境时,雷夫也曾感到疲倦沮丧,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教下去,但是当他经历了“教室里的火”之后,他勉励自己只需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或许不一定做得很好,但起码努力过了。于是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用“头发着了火似的”态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回顾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能像雷夫老师一样下决心的老师比比皆是,特别是青年教师(包括我自己),但大部分的人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也慢慢的被燃烧殆尽。我想我们所缺乏的是牺牲的精神和敢于试错的勇气,就如雷夫所言“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成功无捷径。”对孩子而言,学习的成功无捷径;对成人而言,事业的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书中说,教师是一项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雷夫老师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做一个好老师不必随大流”。而在中国,随大流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大家习惯人云亦云,不管自己对该事物是否经过详细的分析、做出科学的判断,只要别人在做的,或者是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自己就认为这是对的。从心理学角度上看,这种叫做从众心理。在老师队伍中,这样的人也很多。自己也曾多次随泼逐流。我很赞同雷夫老师说的:“很多人认为顺应大众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个人虽然也很尊重这样的人,但这并不是我所追寻的标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有时我们的某个观点不符合大众的口味,就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一旦为自己的观点做解释,就会被说是固执己见、听不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自然而然的成为千夫所指。有时坚持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难!但我们需要的就是坚持!
身为一名科学老师,在细读本书第二部分第八章后深受启发。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因此特别强调科学探究。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教学成效最大化是我一直在摸索的问题。而反思自己的实验教学,感觉问题颇多,比如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不够,不敢放手让学生探究,担心实验课课堂纪律难以掌控等等。由于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生成性问题,常常为了减少学生在实验中失败的可能性而绞尽脑汁,原以为一堂成功的实验探究课的标志就是所有的小组都得出了预期的实验结论,一旦哪个小组出现误差就如临大敌,而一些所谓公开课就更是如此,老师往往在课堂下要做足功课,防止学生失败。而雷夫老师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科学课上必须让孩子们经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在一次有访客的自然课上,学生制作维京火箭,当一个组的学生火箭飞不起来时,雷夫并没有像其他访客一样急于“引导”,而是让学生自行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访客问道,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尽快找到错误呢,雷夫老师回答,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但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两个月却是最令学生惊喜、兴奋的时光。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所以有时我们有必要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第56号教室——雷夫老师在有限的空间里,为学生们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对于雷夫老师的教育模式,我们不能简单的复制与粘贴,但是我们可以去感受、去学习、去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很多时候,一个完美的提议会因不能坚持而就此搁浅。教育中,我们需要太多太多的坚持,坚持教师是一项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坚持教会学生们善待他人,坚持相信我们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而我们要学习的也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