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植物、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4 19: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衡山植物、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衡山植物、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第一篇:衡山植物、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09级地理科学

衡山植物、土壤地理实习

实习报 告

地理科学09101班 ** 学号:2009140101**

2011-7-8

目 录

一、实习目的

·················································3

二、实习时间

·················································3

三、实习地点

·················································3

四、时间安排和实习线路

················································3

五、报告正文·········································3

(一)衡山概况„„„„„„„„„„„„„„„„„„„„„„3

(二)衡山植物植被的基本情况„„„„„„„„„„„„„„„5

(三)衡山土壤的基本情况„„„„„„„„„„„„„„„„„7

六、收获与总结

················································10

一、实习目的

(一)植物地理

1、掌握野外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识别衡山主要及常见植物。

2、初步掌握植物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3、了解衡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4、了解衡山植物群落或植被的类型及垂直分布的情况。

5、建立本班衡山植物图像库。

(二)土壤地理

1、了解衡山的土壤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特点、基本形状及利用改良。

2、初步掌握土壤野外调查的方法。

3、了解衡山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二、实习时间

2011年6月28日—2011年7月1日

三、实习地点

南岳衡山

四、时间安排和实习线路

第一天(20日):下午3:00,实习动员、提出实习要求,分发实习指导书。第二天(28日):上午7:30,从常德出发赶往衡山,住树木园;下午,参观衡山植物园,识别衡山重要的植物;观察附近土壤。第三天(29日):树木园—忠烈祠—穿岩诗林—祖师殿—南天门—望日台—祝融殿。

识别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地理意义的植物,掌握野外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了解衡山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状况;观察沿途的土壤类型、特征。第四天(30日):树木园—忠烈祠—灵芝泉—磨镜台—福严寺—藏经殿—麻姑仙境。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划分剖面发生层次,对土壤颜色、质地等测定,了解衡山土壤垂直分布的情况。了解衡山植物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草甸灌丛群落)类型及垂直分布状况。第五天(1日):树木园—忠烈祠—梵音湖—中华万寿鼎—南岳大庙。

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能对木本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衡山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状况。观察沿途的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情况。完成实习任务后,下午乘车返回常德。

五、报告正文

(一)衡山概况

衡山,又名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山县。五岳之中南岳衡山,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1982年,衡山作为中

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湖南衡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8月1日,南岳衡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峰巍峨,气势磅礴,72峰逶迤800里,贯穿7个县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岳独秀风光好,历史悠久名气大,佛道并存影响广,中华寿岳众人仰著称于世。衡山四时景色各极其胜,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观看云海,金秋可远眺日出,冬日可欣赏雪景。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游览观光。现为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AAAA旅游区、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五岳独秀:南岳衡山风景区内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休闲、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衡山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宗教圣地:南岳衡山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之特色,为中国名山一绝。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衡山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早在西周期间,道教就在南岳衡山开辟洞天福地,至唐代出现十大丛林、八百茅庵之盛况。两教具教义经典,并最终形成了佛道同尊共荣的特色。随着党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南岳衡山佛道两教筹集8000多万元,先后修复被文革破坏的寺观宫殿10余处,增加藏经10万余册。

文明奥区:南岳衡山文明历史悠久长远,文明内容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时代的帝王们都与南岳有着密切的联系。炎、黄、尧、舜、禹都在南岳留有足迹。秦汉以后,道教佛教相继传入南岳,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名道高僧,创立了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佛史上称之为“五叶流芳”。唐时,南岳衡山成为南方佛教文化中心。此外,宋代以后,南岳的20多个书院陆续建立,书院文化独树一帜,湖湘学派的兴起对现代仍有很大的影响。在抗战时期,南岳衡山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政治军事中心,还有大专院校云集,名人学者络绎不绝,备受国人注目。最早奖“文明”与“奥区”二词合起来赞誉南岳的,是明代的湖广提学副使管大勋。1946年,南岳管理局局长胡荫槐在古镇南街口兴建大型石碑一座,请省主席王东原亲书“文明奥区”四字刻在坊上作为坊额,从此,南岳衡山这片神奇的地方,就被人誉为“文明奥区”。

中华寿岳:南岳衡山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二)衡山植物植被的基本情况

衡山,地处北纬27017’,东经112045’,面积342 km2,地带性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分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亚尼的华东地区、西与华东、南与华南地区相连。

1、衡山的自然条件

衡山山体由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花岗岩体侵入逐渐形成的,后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以及长期的风化侵蚀。

山地主体为花岗岩,富含砂粒,边缘有砂岩,浅变质岩、变质岩、高岭石。衡山属于中山地貌,主峰为祝融峰,海拔1290m,山麓最低处为80m,南北长80km,东西宽30km,坡度一般为15—30度之间。

衡山气候:降水丰富,湿度大,云雾多,年平均降水量有2251.6mm,相对湿度为80%,山上平均温度为11℃,山下平均温度为17℃,山上风速大,其最大风速可达到40m/秒。衡山的土壤类型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排列有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2、衡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1)区系种类组成极为丰富。

仅种子植物约200余科,近1500种。其中占优势的科有: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蓼科、唇形科、樟科、大戟科、伞形科、马鞭草科、虎耳草科、忍冬科、十字花科等。(2)地理成分复杂、混杂。

世界分布的科:菊科、莎草科、十字花科、唇形科、蔷薇科的许多属,为悬构子属、千里光属、蓼属、鼠李属、茄属、珍珠菜属、毛茛属、灯心草属。

泛热带分布科:有禾本科、蝶形花科、菊科、大戟科、蒿草属的柞木属、算盘子属、凤仙花属、冬青属、卫矛属、榕属、牛膝属、马兜玲属、鸭跖草属、枣属、朴属、醉鱼草属、鸡矢藤属等。

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分布的科:樟科、山茶科、清风藤科、苦木科的一些属,木姜子属、楠属、泡花树属、柃属、苦木属。

热带亚洲—大洋洲:樟科、桑科、瑞香科、玄参科的一些属,有樟属、柘属等。热带亚洲分布的科:木兰科、交让木科、全栗兰科、樟科的木莲属、交让木属、桢楠属、柑桔属、石栎属、南五味子属、构属等。

北温带成分:槭树科、壳斗科、天南星科、杨柳科、桑科。

东亚—北美分布的科:木兰科、五味子科、金缕梅科、苏本科。东亚分布科:猕猴桃科、五加科、金缕梅科、虎耳草科。

3、衡山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情况

衡山的相对高度有1180m,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候与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发生垂直变化,与此变化相适应的出现植物群落的垂直变化。其垂直变化如下:(1)丘陵常绿阔叶林群与马尾松群落:(海拔300m以下)常绿阔叶林以祝圣寺为代表,其种类组成有:椤木、石楠、樟、冬青、榔榆、皂荚、厚壳树、芳枥树、栓皮树、朴树,此处还有冬绿、竹叶椒、枸杞等。

(2)常绿阔叶林群落:海拔300-700m之间,种类有樟科、壳斗科、四照光科、山矾科、冬青科的种,如常绿树种有:猴欢喜、黑壳楠、白楠、山桂皮、云山青

岗、甜槠、大叶青岗、勾栗、头状四季花、厚叶山矾、方湾冬青,也有少量的落叶树种:如灯台树、武陵槭、青钱柳、无患子、木腊树、珂楠树、枫香、山香园、枉茎山。此群落的樟科、壳斗科的常绿槠栲为主,落叶树种所占比例较少,因此视为常绿阔叶林。

(3)常绿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700-1250m之间,落叶树种占相当的比例,反映在群落结构层次上,其树种略具有温带类型的特色,如梅树、粉梅、青榨槭、伯乐树、缺柠枫香、乡果树、庐山乌药、青钱柳、珂楠树、地锦槭、多脉榆、兴山榆。相对来说,常绿树种比较单调,主要有甜槠、云山青岗、多脉青岗、长叶石栎。

(4)山地草甸灌丛(祝融峰为例)

(5)山顶草甸的芒草和野古草群落:以芒草和野古草为建群种,有鹅冠草、灯心草、蕨等。山顶灌丛分布很广,主要有映山红灌丛、美丽胡枝子灌丛、箭竹灌丛。

以上叙述仅反映衡山群落的一般分布规律,衡山面积大,各地情况各异,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出现很大的变化,如从南岳镇大庙山途经半山亭、南天门、上峰寺、祝融峰一线考察,其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为:马尾松林—马尾松、杉木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常绿落叶混交林—山顶草甸灌丛。

4、衡山的植被类型

(1)温性针叶林:以黄山榆林和柳杉林为代表,黄山榆林分布在高方寺和半山亭,海拔1185m,坡度300,坡向为南。日本柳杉林主要分布在半山亭以下。(2)暖性针叶林:有马尾松林,分布在半山亭以下,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南台寺一带。

(3)落叶阔叶林:以栗林为代表,分布于延寿亭一带。

(4)常绿阔叶林:分布于700-1250m的高度的寺院周围,如广洛寺附近。(5)竹林:以毛竹(楠竹)为建群种的群落分布在方广寺一带。

(6)落叶阔叶林灌丛:以美丽胡枝子灌丛为建群种的灌丛,以南天门为最丰富。(7)常绿阔叶灌丛:以继木、映山红为建群种的灌丛群落以赤常峰为代表。(8)草甸群落植被:以禾草类的芒草和野古草为建群种的群落,主要以祝融峰为代表。

(9)人工经济林:油茶林、茶园、油桐林。

5、衡山的植物资源

衡山有丰富的树种资源,此外还有很多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如油料植物、观赏植物、药用植物。

(1)油料植物:铁坚杉、粗本匪、山核桃、水青岗、莽草、厚朴、乌桕、大果卫矛等230余种。

(2)药用植物:特产有多长茎精、玉竹、紫花前胡、麦冬、口角莲、七叶一支花、大血藤、鸡血藤、木通、乌药、土牛膝、八角枫、女贞、刺五加、三白草、鱼腥草、山药、天葵、元全草、兰香草等。

(3)野生花卉资源:春季开花植物就有200余种。如云锦杜鹃、玉兰、木芙蓉、野棣棠、紫萝、白玉兰、忍冬、野茉莉、山矾、百合、独兰花等。(4)野果资源:如猕猴桃、草莓、悬构子等。

(三)衡山土壤的基本情况

1、衡山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衡山耸立于湘中丘陵的中部,其主要部分由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组成。后来整个山体断块上升,最高的祝融峰海拔1290m,相对高度为1200m左右,因此该山的垂直地带性比较明显。

衡山地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暖湿润,但山顶和山麓变化很大。山麓年均温度为17.5℃,降水量1590.5mm。山顶祝融峰气象站(海拔1265.9m)年均温度为11.4℃,最冷月均温度为0.4℃,最热月21.7℃,年降水量高达2090.6mm,全年雾日达254.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蒸发量远小于降水量。

衡山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石栎、苦槠、甜槠、马尾松、柳杉、杉木、毛竹等。林下郁闭度很大。灌木抓哟有突尖叶山茶、美丽新木姜子、云锦杜鹃、野珠兰、箭竹等。在山顶由于山风很大,树木难以生长,主要分布有芒、野古草等禾本草草甸。

上述自然条件深刻的影响衡山土壤的发育,如在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的情况下,土壤发育以红壤化过程为主,花岗岩风化剧烈,盐基受到强烈淋溶,使土壤呈酸性。同时由于地表有机质分解迅速,生物小循环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随高度的增加,植被、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红壤化过程逐渐被黄壤化过程所代替,而山顶上部,气温虽然相当于温暖带,但雨量很多,湿度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淋溶,这与华北温暖带棕壤带就显著不同,土壤发育以黄棕壤化过程为主。

2、主要的土壤类型(1)红壤

这类土壤分布在围绕衡山四周的低山丘陵区,植被为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其剖面性状类似于打靶场的红壤剖面。即母质风化强烈,原生矿物遭受破坏,形成铁、铝氧化物,有机质含量低,且向下急剧减少。剖面呈均匀的红色,土层深厚,土壤反应呈酸性。(2)山地红壤

观察点:树木园附近及海拔600m以下的山地。

植被主要是马尾松、杉木林、锥栎林、楠竹林及木灌丛等,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土壤一般有机质含量较高,代换量也较高,土壤反应呈酸性。(3)山地黄壤

观察点:铁扶寺后面,海拔800m左右。

衡山的黄壤分布于海拔600~850m左右及山地红壤地区排水不畅和植被茂密的阴湿处。这个观察点的植被为马尾松、杉木混交林、柳杉、楠竹以及箭竹灌丛等,一般复差度大,地表有深厚的残落物累积,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体。

这里的黄壤有机质高,并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代换量表土比心土高。原因由于有机质分解后所释放出的盐基很快被土壤胶体所吸附,同时与植物根系又把矿质元素由下部向表层聚集的功能有关,土壤反应呈酸性,pH值为5.5—5.7之间。

(4)山地黄棕壤

观察点:南天门附近

黄棕壤主要分布于海拔850—1200m的地方,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稍夹落叶树种。自然植被已被破坏,只有寺庙附近尚存小片的常绿林,而大部分地区为次

生箭竹灌丛、映山红灌丛及禾本科草类。据此山地黄棕壤可分为山地森林黄棕壤和山地草甸黄棕壤。(5)山地草甸土

观察点: 祝融峰顶

这类土壤面积不大,植被为茂密的禾本科草甸群落。以芒和古草为主,高达70-80cm,覆盖度在90%以上。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物。土壤的生草过程强烈。其根系密布的粗腐殖质层,颜色深暗,有机质含量高,呈粒状结构,但是淀积层发育不明显,土体中夹有半风化的岩石碎片,土壤呈酸性反应,代换量不高。

3、调查方法

(1)采样点分析(2)剖面点的选择(3)剖面挖掘与修整

(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在记录剖面特征前,应先记录环境条件,然后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描述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

A、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形态中最易觉察的一种,从颜色可以大致了解土壤的肥力高低、土壤发育的程度和土壤中的物质组成。观察时要分清主色和次色。描述时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B、质地 :采用简易测定法——手测法。取少量土壤放在手中握紧,几秒钟后松开手掌,观察土壤在手中的紧实程度。本实习中,土壤在手中握紧后可成为较长的片,片面平整,但无反光。为中壤土。C、结构 :一般常见土壤结构有:

a、块状结构:长,宽、高基本相等,可分块状(直径 >1-2cm)和碎块状(直径 <1-2cm),两种结构。

b、片状结构:土块向水平轴发展,呈片状厚度在 0.1-0.3cm。

c、核状结构:为三向发展,边角不明显,大小在 1-3cm 的结构体,一般较竖硬。d、柱状和棱柱状结构:土块沿垂直轴发展,如无棱角为柱状结构,有棱面且棱角分明则为棱柱状结构。

e、团粒结构:土粒疏松,表面光滑,颜色均一,大小在 0.25cm 的土粒。f、单粒状结构:土粒未经粘结、团聚,土粒分散,只表现土粒状。

通过挖掘的过程和大家的观察,第一层土壤为粒状,近圆形,属于E型。第二层土壤成团粒较大,有不规则的片层土质结构,属于B型。深层为块状结构,属于A型。

D、土壤坚实度 :表示土层坚实程度,根据剖面刀入土难易可分松、稍紧、紧、极紧、坚实等。

我们用大铁锹进行挖掘时,判断土壤的密实程度。表层土质较软,比较松散,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岩石等大颗粒有所增加,密实程度逐渐加强,在下层处,由于石质的出现,土壤已相当密实。E、土壤干湿度 :

野外可用手测法分为以下几级: 干 :把土放在手上,无凉润感觉。

润 :把土放在手上有凉润的感觉,捏紧不会在手上留下湿的痕迹。潮 :用手轻轻挤压土块,土壤成团状,指缝无水流出,手上有湿印。湿 :用手挤压土块时,指缝有水流出,沾手。

实习前一天有降雨,且当日气温较高,有凉润的感觉,捏紧不会在手上留下湿的痕迹。因此判断为“润”土。

F、孔隙状况 :观察孔隙大小,孔隙密度,裂隙宽度以及根孔,虫孔的多少等状况;可用有无、多少来衡量。土壤中有很多生物,根系较密集。有根孔,也有虫孔。

G、新生体 :在土壤形成及发育过程中,某些矿物质盐类或其它物质的细颗粒,在剖面的某些部位特别增加或集中,常常生成新生体。如盐霜、盐结皮、石灰质斑点、假菌丝体和各种结核、胶膜等。记载各种新生体的颜色,形状,分布的特点和深度等。

土壤中根系密集,未发现新生体。

H、侵入体:土层中与土壤形成关系不大,大多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物体,如砖块、瓦片、垃圾、煤渣等。剖面中侵入体较少。

I、土壤酸碱度:用广泛试纸测出剖面上每一土层的pH值。

4、土壤垂直变化规律

衡山山地土壤的垂直变化规律与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密切相关。

在山地海拔600m以下的地区,处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土壤发育以红壤化过程为主,发育成富铝化作用明显的红壤,这类土壤一般具有风化程度较深,发育良好的表土层,并显示不同程度的淋溶和淀积现象。在红壤分布地带内,由于各个成土因素的错综复杂而产生不同影响。导致红壤的发育程度和方向上或垂直分布的高度上也出现一定的复杂性,例如,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在林地阴湿处也偶而分布有红壤,夹杂于红壤中成为复区。

在山地海拔600-850m左右的地区,由于地势升高,气候更为湿润,植被也

较为茂密,成为山地红壤与山地黄壤相互交错复区分布的地带,一般排水良好的山地或本带的下部,土壤仍以红壤化过程为主。不少山地仍有红壤分布;而植被郁闭度高或排水较差处以及本带的上部。则以黄壤化过程为主,成为山地黄壤的分布区。

在山地海拔850—1200m左右的地区,气候温凉湿润。土壤主要为山地黄棕壤,这类土壤在灌丛覆盖的地区,由于生草过程强烈。发育成为具有良好的粒状—团块状结构的山地生草黄棕壤。只有寺庙附近的常绿阔叶林下方有小面积的山地森林黄棕壤,山地森林黄棕壤的有机质含量,酸度都较生草黄棕壤大。

在山地顶部,气候冷湿,山风很大,树木生长困难,而为茂密的禾本科草甸群落覆盖,因而土壤形成过程以生草过程占优势,成为山地草甸土分布的地

5、衡山的植被和土壤分布示意图

六、收获与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在土壤和植物地理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会了基本的野外土壤采样与调查方法,亲身体会了一些实地操作,了解了一些注意要点,加深了对各种土壤的认识与了解,学会了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运用了土壤地理的一些基本原理来进行分析,也认识了很多以前常见却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植物,感觉收获了很多。当然了,这次衡山之行也是一次对我们身体和毅力的锻炼,冒着暴雨登山下山的感觉让我们记忆犹新。

最后,我们要记得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要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附件:五种乔木图片

名称: 罗汉松 学名: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科: 罗汉松科

名称: 珊瑚树 学名:

Viburnum odoratissimum 科: 忍冬科

名称: 木芙蓉 学名:

Hibiscus mutabilis 科: 锦葵科

名称: 楤木 学名:

AraliachinensisL.科: 五加科

名称: 梓树 学名:

Catalpa Ovate Don 科: 紫葳科

第二篇: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

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

1、测容重和含水量

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

(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

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

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

1、野外调查分析

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提供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实验有所差别。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判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参照野外调查数据所得结论如下:

(1)土壤剖面的紧实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不同于农业土壤。原因是我们所挖土壤剖面为自然土壤剖面,受人为因素(如人及机器的碾压)影响极小,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土壤必定对下层土壤产生压力,压力由上向下逐渐增大,于是产生土壤剖面紧实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的结果。

(2)同一地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紧实度不同。大区地形差别不大,所挖剖面土壤的紧实度却不同,这时植被的影响因素不容忽略。由于不同植被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而植物的生长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切割能力不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不同,因此导致周围矿物岩石的风化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和石砾含量。

(3)不同植被下土壤的质地不同。由于大区环境大体相同,土壤质地的不同同样取决于植被。不同植被的含根量及跟的大小粗细不同,必然影响周围矿物岩石的物理风化,而植物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的不同让土壤进行进一步不同的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加上不同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必导致土壤质地不同。另外,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不同,会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

2、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1)土壤的含水量同野外调查结果大体一致,从上到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2)同一土壤剖面的土壤容重从上至下呈增高的趋势,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容重又有所不同。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度,可见土壤的孔隙度从上到下呈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也符合土壤紧实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造成以上规律的原因同样是重力和植物的综合影响。

(3)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从上到下大体呈降低的规律,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钾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钾素可分为四种状态:含钾矿物(难溶性钾);非代换性钾(迟效钾);代换性钾;水溶性钾(后两种为速效钾)。植物所能利用的钾是以水溶性及代换性状态存在的钾,其中主要是代换性钾。土壤中的速效钾之所以呈现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的规律,我认为能为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矿质元素的生物小循环。钾被植物吸收以后运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最后随着枯枝落叶返回土壤。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会导致土壤中钾的含量从上到下逐渐减少。第二,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钾,因此由于根系的吸引作用,根系附近钾的聚集也相应会多一点,而根系也主要集中在土壤剖面的上层。综上所述,以钾的循环为主,根系对钾的吸引为辅的机制,导致了以上规律。

(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第一,总体上植物散落的枯枝落叶、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所积累的有机质遗留在土壤表层之后,虽然会随着雨水等向下渗,但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就会导致有机质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第二,不同植被散落的枯枝落叶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不同会造成不同植被下有机质的含量的差异;第三,不同植被生长所需环境不同,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对土壤质地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的截留能力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有机质的分布规律。(5)不同植被下土壤的pH和有机质不同。pH没有明显的规律,猜想原因是不同植被的根系位置不同、释放有机酸的量和位置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了土壤的pH的不规律性。土壤质地从上到下由壤土过渡为砂土或黏土,主要是不同植被的改造能力的差异引起的。

六、实习结论

同一地区土壤的各种特征的变化规律从上到下大体一致,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特征有所差异。这种规律主要是植被引起的。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周围吸收的营养成分不同,因而对周围环境的改造程度有所差异,从而导致了同一地区土壤特征大体规律一致,具体有所差异的结果。

第三篇: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我在辽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长大的那块土地上,我见惯了沙子.而科尔沁的沙子给我的是一种既亲切有陌生的感觉.我见过的是黄黄的,太阳下能闪光的那种,科尔沁的沙子却是白白的,好象还搀杂着一点点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尔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运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现在已经引起

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它距离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阳大概只有100公里,据说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阳是靠近.如果按这个速度算下来,那么沈阳市被沙子覆盖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距离这片沙漠较近的彰武、康平、法库等市县已经受到了沙漠的困绕.每年大约有1.5万亩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这片沙漠便成了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设在距离科尔沁沙漠较近的彰武县的一个治沙研究所.当汽车驶进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时.被绿绿的小树苗所环绕的小楼显得格外抢眼.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用复杂的心情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成果:他们大概在这里待了3年,在他们实验地范围之内的沙子已经被固定住了。在我们视线之内的那些小沙丘是不会再向前移动了。而且在这片实验地内,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种植的蔬菜、药材、用来固沙的小灌木、树木等等.这里已经变化的让你想象不出来它曾经是一片沙漠.但是这仅仅是一块被圈了起来的沙地.在这之外,仍然是荒凉的沙漠.我们沿着一条被风吹的已经不象样子的小路向北走过去,在这片被封闭的实验地之外,是荒凉的不能再荒凉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绿色.在实验地的周围,还有农民的土地--就是那种玉米只能长到一米高的土地.种在这里的种子有时候根本连本都收不回来,可是农民还是不停的种.就连小站的工作人员也弄不懂农民为什么宁愿亏本要他们的土地上长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根本是不适合发展农业.我在丹东看到了红海滩

如果科尔沁沙漠给人是荒凉的感觉,那么丹东的红海滩给人的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向红海滩的路两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养满了河蟹的池塘,这两样东西应该是最让盘锦人骄傲的了.当汽车转过一个弯,我就能远远的看见海还有一片一片的红色.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红海滩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海滩之所以红,是因为它上面长满了颜色发红的草----赤碱蓬.然而这片红红的海滩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时的治理.那么这片闻名中外的红海滩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可能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在发软的海滩上,我们发现了螃蟹.掀开一层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横着走路的东西.兴奋的我们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胆子大的同学竟然抓到了那种很大很大的螃蟹,大概有3、4两.

第四篇:衡山实习报告

篇一:衡山实习报告

前言: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为了使该专业的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院安排了本专业的同学在南岳衡山进行一次实习。通过这次实习让同学们巩固加强课堂上的知识,认识多种植物,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并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从而将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团结合作能力,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提高实践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实习目的:

1)掌握野外实习的一些基本要素与学习方法

2)进一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专业素养

3)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的 知识和实际中的实习相结合

4)培养同学们的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团结合作、解决和分 析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至6月26日下午 地点:南岳衡山

三、实习内容:

1)认识记录植物园的植物第一天上午我们到了衡山的植物实习基地。下午,我们组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五个人,两人记录树的名称、科属、拉丁文字,两人拍照,一人采集标本并探路。分好工后,我们就走进了植物园里去认识各类植物。一路上,我们见到了许许多多平常见过却叫不出名称的植物和没见过的树。树上都挂上了牌,因此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树,有什么药用价值和作用,属于什么科类。平时在植物地理学上课中,总觉得枯燥无味,因为那些都只是文字与图片,感觉很虚。而今天,我们仔细观察了每棵树的枝干和叶片,大家在野外植物园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到了众多植物的价值,并且我们还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习联系起来,这才发现我们上课所讲的植物地理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实际上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我们实习的任务是要找到三十多种植物,特别要找到“绒毛皂荚”,因为这种植物世界上只剩两株。本来大家都很累了,不想再找植物了,但一听老师说到绒毛皂荚这种植物是如此的稀有时,我们的斗志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非找到不可。经过我们五人的努力和其他组提供的线索,在经过一番艰辛寻找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它。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此树木材致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它的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对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被国家列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据后来的了解,正是由于南岳衡山分布区的气候独特,终年多雾,日照短,年平均气温为12℃~13℃,年降雨量为2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才使得这棵树得以生存下来。回去后,我们还做了一下小总结,将其中两人所找到的树木合到了一起,并进行了整理。将所有的植物标本都依次标上了序号,保存好。通过这次在植物园的实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的植物,而且培养了我们细心观察的能力,更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深刻和有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五个人的感情都进一步加深,整个专业的凝聚力也进一步提升。

2)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接下来两天,我们体验了南岳衡山四奇风景(祝融峰之高、水濂洞之奇、藏经殿之秀以及方广寺之深)之一——祝融峰之高,磨镜台,麻姑仙境等众多带有奇幻般色彩的景点。在登祝融峰山的过程中我们一路经过了忠烈祠、南台寺、半山亭、南天门、各种庙等景点,还走了穿岩石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只是普通的观光旅游者,我们更多的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衡山的土壤状况、植被分布,了解衡山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文化及风土人情等。在这一路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衡山的土壤颜色较黄,土壤层深厚,有较多的高峰、断崖和峡谷,在一些剖面中发现了较多的砾石。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土壤的垂直变化较明显,由基带土壤开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一次出现一系列与较高纬度相适应的土壤类型。而土壤的更替与植物类型的垂直变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土壤的改变植被的类型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衡山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在衡山的下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枫树和杉树,到了半山腰就有一些树龄较大的马尾松以及各式各样的灌木丛。在磨镜台我们看到了万寿树,福严寺外看到了树龄高达一千四百多年令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兴奋的银杏树。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的山泉,由于衡山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大多数山泉溪流普遍具有含沙量较少的特点,这解决了我们整个登山过程中的喝水问题。由此看来,衡山的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并以地下裂缝水为主,正所谓绝顶有泉,山中有泉,平地有泉。

衡山的四季变化较为明显,冬冷夏凉。其天气多变,在登祝融峰的过程中,我们在下面感觉非常的热,一过了半山腰、南天门之后天气就变冷了,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逐渐降低,云雾也逐渐增多。衡山一年中,雾日多,浓度大,持续时间长,其号称长江流域四大“雾山”之一。除此之外,南岳衡山还会形成佛光、雨凇、挂树等特殊天气。

南岳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而孕育了南岳丰富的文化内涵,素以“文明奥去”著称。南岳也是佛教禅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年有上亿的人不只是来旅游,他们更多的是对宗教文化的一种信仰,烧香拜佛,求平安。在这里,有着宗教文化、祭祀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抗战文化,正是多种类型文化的融合,赋予了衡山独特了历史底蕴和气息。这里的老百姓大多和善友好,对待外来游客非常热情,他们享受着这山中得天独厚的清净与幽静。

四、实习收获:

以下是我们在植物园整理出来的植物记录: 以下是在植物园整理出来的植物记录: 篇二:衡山生态实习报告 衡山生态实习报告

城市环境保护 05346010 伍复胜

衡山的植被、土壤和地质地貌发育都比较典型,我们在2008年5月25日~2008年5月30日对衡山进行了实习考察,学到了许多有关生态、土壤和地质地貌方面的知识,我们还亲身体验了祝融峰之高、水濂洞之奇、藏经殿之秀以及方广寺之深。1.实习目的

调查衡山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三个样地的群落特征,观察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规律,比较沿途群落特征的变化,认识衡山土壤的主要类型、剖面特征、成土要素以及垂直分布规律,掌握生态植被和土壤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认识衡山的地质状况,积累野外植物群落调查经验,学会辨别常见植物和制作植物样品。2.实习区域概况

衡山地处湘江中游,位于北纬27°10′~27°20′,东经112°34′~112°44′,北起福田镇,南至樟木市,东起南岳镇,西至界牌,面积约为342平方公里,自隋文帝起,衡山被誉为天下南岳。

衡山主体为燕山期花岗岩,属于受一定程度变质的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由于断层发育,前山多悬崖峭壁,地势陡峻,后山较平缓。矿物组成长石约50%,石英30%,黑云母10%,还有白云母、斜长石和金红石等。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的伟晶质花岗岩,节理发育,抗风化能力弱,形成几米到数十米厚的风化层。衡山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土层深厚,质地较轻,为砂壤或砂土。花岗岩外围分布有第三纪红色岩系和前泥盆纪的浅变质岩,这些地区发育的土壤土层较薄,质地粘重。衡山山麓地区,东部主要为花岗岩,具三组节理,常有石英脉。西部主要为第三纪红色岩系和志留奥陶纪石英砂岩及千枚状面岩,在岩性方面,红色岩系比较软弱。自喜马拉雅运动以后,衡山东西两侧发生巨大断层,形成许多高峰、断崖和峡谷等。在上述地质地貌条件下,土壤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风化后的残积物和堆积物,剖面多砾石。衡山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状况 衡山历史悠久,自公元420~586年的南北朝起,已建成福严寺、藏经殿和方广寺等著名寺庙。据不完全统计,南岳附近约有60座庙宇和庵寺,大都建于唐宋时代。过去森林茂密,鸟兽群聚,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干扰,地带性顶级群落现仅存十多片,约800亩。2.调查方法

2.1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为了了解衡山植物群落的生境、种类组成、外貌特征以及群落结构随海拔上升的变化情况,我们在衡山的不同高度处选取了三个样地进行生态群落的样方调查。每一个植物群落都用绳子圈出一定的样方面积,用卷尺在离地面1.3米高度上测量出乔木的胸围,用测高仪读出乔木高度。由于条件限制,只能估算高大乔木的盖度,对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大都是采用目测的方法估算其高度、盖度和株丛数。通过比较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群落之间的特征差异,我们得出植物群落在衡山的地带性分布规律。2.2植物样品制作方法

2.2.1制作工具:标本夹、剪刀、野外记录表、样品袋、旧报纸、标签纸、透明胶纸 2.2.2样品采集

a.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和果,尽量保持样品标本的完整性

b.采样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要采集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 c.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样品袋里面

d.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和采集人姓名,记下植物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等 e.随时记下花的颜色,因为标本干后颜色褪了,鉴别时无法判断f.雌雄异株的植物,应注意找到两种植株都采下来

e.肉质植物应用开水烫一下再压,以免以后容易掉叶子,应该采集成熟的果实 h.百合科植物应采到地下茎和鳞茎

i.寄生植物应记下寄主名称,或者连寄主也采集部分植物体做标本 j.非整株植物要避免阳光直照,标本袋要放在阴凉处 k.采集过程记得拍下植物的照片

2.2.3标本制作:从野外采集和压制后的标本还要使其迅速干燥,每天早上换两三次报纸 3.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在半山亭附近调查了亚热带常绿针叶林马尾松群落,在观日台气象站附近调查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石栎-多脉青冈群落,在藏经殿附近调查了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甜槠-锐齿槲栎群落,沿途还认识了水杉、银杏和蔥子三尖杉等植物,下面是一些典型植物的介绍3.1调查结果:为了了解衡山植物群落的生境、种类组成、外貌特征和群落结构随山体高度的变化情况,我们在衡山的不同高度处选取了三个样地,进行生态群落的样方调查,调查记录如下

样方1马尾松群落(海拔400米左右)样方2长叶石栎-多脉青冈群落(海拔1200米左右)篇三:衡山野外实习报告 衡山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土壤实习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09101班

一、实习目的

(一)植物地理

1、掌握野外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识别衡山主要及常见植物。

2、初步掌握植物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3、了解衡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4、了解衡山植物群落或植被的类型及垂直分布的情况。

5、建立本班衡山植物图像库。

(二)土壤地理

1、了解衡山的土壤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特点、基本形状及利用改良。

2、初步掌握土壤野外调查的方法。

3、了解衡山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二、实习时间:6月28日—7月1日

三、时间安排和实习线路设计: 第一天(20日):下午3:00,实习动员、提出实习要求,分发实习指导书。第二天(28日):上午7:30,从常德出发赶往衡山,住树木园;下午,参观衡山植物园,识别衡山重要的植物;观察附近土壤。第三天(29日):树木园—忠烈祠—穿岩诗林—祖师殿—南天门—望日台—祝融殿。

识别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地理意义的植物,掌握野外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了解衡山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状况;观察沿途的土壤类型、特征。第四天(30日):树木园—忠烈祠—灵芝泉—磨镜台—福严寺—藏经殿—麻姑仙境。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划分剖面发生层次,对土壤颜色、质地等测定,了解衡山土壤垂直分布的情况。了解衡山植物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草甸灌丛群落)类型及垂直分布状况。第五天(1日):树木园—忠烈祠—梵音湖—中华万寿鼎—南岳大庙。

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能对木本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衡山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状况。观察沿途的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情况。完成实习任务后,下午乘车返回常德。衡山概况

南岳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 衡山,又名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山县。五岳之中南岳衡山,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1982年,衡山作为中

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湖南 衡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名 单。2007年8月1日,南岳衡山经国务 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峰巍 峨,气势磅礴,72峰逶迤800里,贯穿 7个县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 古以五岳独秀风光好,历史悠久名气 大,佛道并存影响广,中华寿岳众人仰著称于世。衡山四时景色各极其胜,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观看云海,金秋可远眺日出,冬日可欣赏雪景。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游览观光。现为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aaaa旅游区、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五岳独秀:南岳衡山风景区内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休闲、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 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 绒毛皂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衡山

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宗教圣地:南岳衡山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之特色,为中国名山一绝。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衡山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早在西周期间,道教就在南岳衡山开辟洞天福地,至唐代出现十大丛林、八百茅庵之盛况。两教具教义经典,并最终形成了佛道同尊共荣的特色。随着党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南岳衡山佛道两教筹集8000多万元,先后修复被文革破坏的寺观宫殿10余处,增加藏经10万余册。

文明奥区:南岳衡山文明历史悠久长远,文明内容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时代的帝王们都与南岳有着密切的联系。炎、黄、尧、舜、禹都在南岳留有足迹。秦汉以后,道教佛教相继传入南岳,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名道高僧,创立了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佛史上称之为“五叶流芳”。唐时,南岳衡山成为南方佛教文化中心。此外,宋代以后,南岳的20多个书院陆续建立,书院文化独树一臶,湖湘学派的兴起对现代仍有很大的影响。在抗战时期,南岳衡山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政治军事中心,还有大专院校云集,名人学者络绎不绝,备受国人注目。最早奖“文明”与“奥区”二词合起来赞誉南岳的,是明代的湖广提学副使管大勋。1946年,南岳管理局局长胡荫槐在古镇南街口兴建大型石碑一座,请省主席王东原亲书“文明奥区”四字刻在坊上作为坊额,从此,南岳衡山这片神奇的地方,就被人誉为“文明奥区”。

中华寿岳:南岳衡山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衡山植物植被的基本情况

衡山,地处北纬27017’,东经112045’,面积342 km2,地带性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分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亚尼的华东地区、西与华东、南与华南地区相连。

一、衡山的自然条件

衡山山体由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花岗岩体侵入逐渐形成的,后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以及长期的风化侵蚀。

山地主体为花岗岩,富含砂粒,边缘有砂岩,浅变质岩、变质岩、高岭石。衡山属于中山地貌,主峰为祝融峰,海拔1290m,山麓最低处为80m,南北长80km,东西宽30km,坡度一般为15—30度之间。

衡山气候:降水丰富,湿度大,云雾多,年平均降水量有2251.6mm,相对湿度为80%,山上平均温度为11℃,山下平均温度为17℃,山上风速大,其最大风速可达到40m/秒。衡山的土壤类型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排列有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二、衡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1、区系种类组成极为丰富。

仅种子植物约200余科,近1500种。其中占优势的科有: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蓼科、唇形科、樟科、大戟科、伞形科、马鞭草科、虎耳草科、忍冬科、十字花科等。

2、地理成分复杂、混杂。

① 世界分布的科:菊科、莎草科、十字花科、唇形科、蔷薇科的许多属,为悬构子属、千里光属、蓼属、鼠李属、茄属、珍珠菜属、毛茛属、灯心草属。② 泛热带分布科:有禾本科、蝶形花科、菊科、大戟科、蒿草属的柞木属、算盘子属、凤仙花属、冬青属、卫矛属、榕属、牛膝属、马兜玲属、鸭跖草属、枣属、朴属、醉鱼草属、鸡矢藤属等。

③ 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分布的科:樟科、山茶科、清风藤科、苦木科的一些属,木姜子属、楠属、泡花树属、柃属、苦木属。

④ 热带亚洲—大洋洲:樟科、桑科、瑞香科、玄参科的一些属,有樟属、柘属等。

⑤ 热带亚洲分布的科:木兰科、交让木科、全栗兰科、樟科的木莲属、交让木属、桢楠属、柑桔属、石栎属、南五味子属、构属等。

⑥ 北温带成分:槭树科、壳斗科、天南星科、杨柳科、桑科。⑦ 东亚—北美分布的科:木兰科、五味子科、金缕梅科、苏本科。⑧ 东亚分布科:猕猴桃科、五加科、金缕梅科、虎耳草科。

三、衡山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情况 衡山的相对高度有1180m,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候与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发生垂直变化,与此变化相适应的出现植物群落的垂直变化。其垂直变化如下:

1、丘陵常绿阔叶林群与马尾松群落:(海拔300m以下)常绿阔叶林以祝圣寺为代表,其种类组成有:椤木、石楠、樟、冬青、榔榆、皂荚、厚壳树、芳枥树、栓皮树、朴树,此处还有冬绿、竹叶椒、枸杞等。

2、常绿阔叶林群落:海拔300-700m之间,种类有樟科、壳斗科、四照光科、山矾科、冬青科的种,如常绿树种有:猴欢喜、黑壳楠、白楠、山桂皮、云山青岗、甜槠、大叶青岗、勾栗、头状四季花、厚叶山矾、方湾冬青,也有少量的落叶树种:如灯台树、武陵槭、青钱柳、无患子、木腊树、珂楠树、枫香、山香园、枉茎山。此群落的樟科、壳斗科的常绿槠栲为主,落叶树种所占比例较少,因此视为常绿阔叶林。

3、常绿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700-1250m之间,落叶树种占相当的比例,反映在群落结构层次上,其树种略具有温带类型的特色,如梅树、粉梅、青榨槭、伯乐树、缺柠枫香、乡果树、庐山乌药、青钱柳、珂楠树、地锦槭、多脉榆、兴山榆。相对来说,常绿树种比较单调,主要有甜槠、云山青岗、多脉青岗、长叶石栎。

4、山地草甸灌丛(祝融峰为例)

5、山顶草甸的芒草和野古草群落:以芒草和野古草为建群种,有鹅冠草、灯心草、蕨等。山顶灌丛分布很广,主要有映山红灌丛、美丽胡枝子灌丛、箭竹灌丛。以上叙述仅反映衡山群落的一般分布规律,衡山面积大,各地情况各异,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出现很大的变化,如从南岳镇大庙山途经半山亭、南天门、上峰寺、祝融峰一线考察,其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为:马尾松林—马尾松、杉木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常绿落叶混交林—山顶草甸灌丛。

四、衡山的植被类型

1、温性针叶林:以黄山榆林和柳杉林为代表,黄山榆林分布在高方寺和半山亭,海拔1185m,坡度300,坡向为南。日本柳杉林主要分布在半山亭以下。

2、暖性针叶林:有马尾松林,分布在半山亭以下,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南台寺一带。

第五篇: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三天的时间,我从辽北看到辽南.经历了从沙漠到大海的变化,我终于在如此近的时间内看到了我最熟悉的沙漠和我最渴望见到的大海--尽管我见到的大海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漂亮.科尔沁的白白沙子和丹东红红的海滩是我现在唯一的印象.我在辽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长大的那块土地上,我见惯了沙子.而科尔沁的沙子给我的是一种既亲切有陌生的感觉.我见过的是黄黄的,太阳下能闪光的那种,科尔沁的沙子却是白白的,好象还搀杂着一点点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尔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运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现在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它距离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阳大概只有100公里,据说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阳是靠近.如果按这个速度算下来,那么沈阳市被沙子覆盖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距离这片沙漠较近的彰武、康平、法库等市县已经受到了沙漠的困绕.每年大约有1.5万亩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这片沙漠便成了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设在距离科尔沁沙漠较近的彰武县的一个治沙研究所.当汽车驶进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时.被绿绿的小树苗所环绕的小楼显得格外抢眼.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用复杂的心情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成果:他们大概在这里待了3年,在他们实验地范围之内的沙子已经被固定住了。在我们视线之内的那些小沙丘是不会再向前移动了。而且在这片实验地内,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种植的蔬菜、药材、用来固沙的小灌木、树木等等.这里已经变化的让你想象不出来它曾经是一片沙漠.但是这仅仅是一块被圈了起来的沙地.在这之外,仍然是荒凉的沙漠.我们沿着一条被风吹的已经不象样子的小路向北走过去,在这片被封闭的实验地之外,是荒凉的不能再荒凉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绿色.在实验地的周围,还有农民的土地--就是那种玉米只能长到一米高的土地.种在这里的种子有时候根本连本都收不回来,可是农民还是不停的种.就连小站的工作人员也弄不懂农民为什么宁愿亏本要他们的土地上长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根本是不适合发展农业.我在丹东看到了红海滩

如果科尔沁沙漠给人是荒凉的感觉,那么丹东的红海滩给人的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向红海滩的路两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养满了河蟹的池塘,这两样东西应该是最让盘锦人骄傲的了.当汽车转过一个弯,我就能远远的看见海还有一片一片的红色.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红海滩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海滩之所以红,是因为它上面长满了颜色发红的草----赤碱蓬.然而这片红红的海滩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时的治理.那么这片闻名中外的红海滩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可能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在发软的海滩上,我们发现了螃蟹.掀开一层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横着走路的东西.兴奋的我们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胆子大的同学竟然抓到了那种很大很大的螃蟹,大概有3、4两.

下载衡山植物、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衡山植物、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五篇)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指导老师:实习学生:班级:专业:1,实习目的 通过对部分典型地区土壤类型与形成的环境的考察及对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观察和分析,结合周边环境和成土母质,掌握土壤类......

    土壤地理学实习心得

    土壤地理学实习心得体会首先,感谢带领我们实习的导师给我们的这次实习的机会。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今天上午的实习也没有例外;似乎那么一瞬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学到了许多......

    土壤地理学实习心得

    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一眨眼,为期一周的实习就这样过去了,然而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却学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里学不到的关于实践的方方面面,也发现了自己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而在......

    衡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衡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衡山地处湘江中游,北起福田镇,南至樟木市,东起南岳镇,西至界牌,面积约为342平方公里,自隋文帝起,衡山被誉为天下南岳。它素有“五岳独秀”之美称。衡山主体由......

    雾灵山实习报告 生物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 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 实习报告 河北雾灵山土壤、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 目录: 1、前言-----------------2 2、雾灵山自然地理概况--......

    四平周边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09级1班 学号:091110* 第一节概述 从7月10日到7月14日,我们在校内及四平周边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共包括两项内容:看土壤剖......

    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笔记(最终定稿)

    武夷山地区土壤-植物第七组实习笔记整理 综合自然实习二 —武夷山地区土壤与植被野外综合实习 1、11月21号福州—黄坑—三港(黄坑实习观察点) 地理位置 27°34´01"N,117°38´......

    植物实习报告

    植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