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时间:2019-05-14 19:0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第一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李巧 2010201306

一、立足农村内部就业,实施就地就近转移

1.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拓宽农业内部就业空间。

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

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拓宽就业渠道。建设现代农业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

2.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①发展乡镇企业,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②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二、跨地区转移,合理分流。

中西部地区可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加大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力度,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以工补农、以劳务补农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一致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还广大农民以应有的平等权利。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保体系,逐步建立起面向城镇非农产业劳动者“五保合一”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要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

3.改革土地流转制度。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创造条件。4.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取消各种歧视性就业的规章,取消“三证”“五证”限制,保障农民工劳动就业权利。

5.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6.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

7.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择业能力。

三、跨国转移,对外输出

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有差别地组织剩余劳动力出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采取依靠我国跨国公司,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走出国门等形式,对外转移农村劳动力。

第二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文档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摘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村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和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稳步上升,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1998、1999、2000年分别为6.03%、6.38%、8.28%,1998、1999年基本持平,2000年比1999年增加2个百分点。

1.劳动力转移的资源特征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料显示:人均占有土地越少,劳动力转移速度越快。从劳动力转移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关系看,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多,则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步伐越慢。人均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的,劳动力转移率高达94.87%,而人均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的,劳动力转移率只有20.68%。

2.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1999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原地区当年转移5.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山区6.4%;丘陵地区7.5%,高出平原1.9个百分点。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转移为主,在省内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多半数:1998、1999、2000年分别为66.16%、64.94%、58.95%。同时也显现出向省外转移的比重在逐步增加,三年分别为33.84%、35.06%、41.05%。

2000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有:江西输出的劳动力占全国转移劳动力总量的13.85%,四川11.95%,湖南10.71%,安徽10.48%,湖北9.24%,河南7.52%,重庆6.74%,广西6.68%,贵州4.80%,江苏4.35%。从2000年转移到省外的输入地来看,到广东的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1.61%,其次是浙江占7.71%,上海5.94%,北京5.11%,福建4.32%,江苏3.47%。

显然,哪里就业机会多、哪里收入高,流向那里的劳动力就多。因此,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缺口大,是农民流向的首选地区。

3.劳动力转移的季节性特征

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而引起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农业生产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之间的一个极为显著的差异就是,农业生产具有农忙与农闲之分,用工数量明显不同。农忙时劳动力甚为紧张,农闲时大量劳动力则无所事事。因此,季节性转移的显著特征是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返乡务农,农活、外出两不误,属于“兼业型”转移劳动力。季节性转移的劳动力多于常年性转移的劳动力。

4.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特征

从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特征来看,1998、1999、2000年,在农业就业的分别为

2.11%、4.11%、3.00%,其中主要就业于种植业;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了转移劳动力的大部分,三年分别为53.54%、54.19%、53.46%,工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分别占44.35%、41.7%、43.54%,其中,服务业就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3,其次是商业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从就业的行业特征来看,重新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很少,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行业吸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其次是工作技术要求低的行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多。

5.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年龄、文化素质特征

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以男性为主,女性逐年增加。男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比重1998-2000年分别为67.41%、67.11%、64.66%。从这三年的情况看,男性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重逐年减少,女性比重在上升。从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看,青壮年较多。

向外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并不高,但转移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呈上升趋势。转移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80%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之比1998、1999、2000年分别为5.59∶1∶0.06、5.39∶1∶0.06、5.53∶1∶0.06,转移的100个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还不到1个。文盲和小学文化的转移劳动力呈下降趋势,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在增加,受过专业培训的比重在下降。

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对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全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推动全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家庭收入水平

外出做工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统计数据显示,从农民纯收入的来源看,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也越来越依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纯收入年增长率“八五”、“九五”期间分别为18.1%、7.4%,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分别为20.6%、14.7%;“九五”期间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是纯收入年增长率2倍,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超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1985-2000年间,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从18.15%提高到了31.17%,提高了13个百分点。近年来,劳务收入的增加成为纯收入增加的主渠道,2000年纯收入的增长有1/2是劳务收入增长的贡献。事实上,中国农民近几年从土地获得的收入是递减的,而农民收入却是递增的,这递增的部分是由劳动力转移带来的。

2.改善了社会经济结构,推动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扩大规模经营。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农民经营的土地零散,不能实现规模经营,难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原来承包的土地尤其是全家迁移出后抛荒的土地,可以调配给种田能手,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有利于种植业人均收入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

(2)促进城市就业市场化,改善城市就业结构。农民进城就业一开始就遵循市场化的劳动用工制度。由于农民具有起初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吃苦耐劳等特点,他们的到来增强了城市就业的竞争性,推动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加快了城市就业的市场化进程。农民进城就业,填补了城市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缺口,改善了城市就业结构,促进了城市各行业的发展。

(3)增加二、三产业人口和产值比重,改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第二、三产业,从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由于增收在非农业较农业容易实现,1995-2000年间在农民生产性收入中,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收入,从996.51元/人提高到1136.09元/人,增加了139.58元/人;而非农业收人从692.98元/人提高到993.49元/人,增加了300.51元/人。非农业收入在农民生产性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从1995的32.65%上升到2000年的46.65%,五年间上升了14个百分点。非农业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非农生产,推进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

(4)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充分利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农村劳动力适应城市发展要求而合理流动转移的问题。农村城市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要素为提高其效益,逐步向城市集中,把城市文明导向农村,缩小乃至最后消除城乡差别。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储备了高素质的人才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的相互吸引和互动过程,早已超越了人口流动初期劳动者单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阶段,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分析

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宏观政策、农村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着许多障碍与困境。

1.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

(1)文化素质低。2000年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40.31%,高中及以上文化的仅占11.62%。而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高度正相关。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转移成本相对较低,容易实现非农就业。而全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成为其转移的一个障碍。

(2)接受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少。农村目前开展的短期技术培训,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时间短,内容简单。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少,仅占1/4。因此,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农业科技人员少。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农、林、牧、渔业四百个农业从业人员中仅有1个专业技术人员。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当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先转移出去以后,农业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变得更低,将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难、农业生产率提高难、非农转移难的“三难”问题,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不稳,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域是城市,但由于长期以来,在产业政策上,超前推行资本集约度高而劳动力密集度低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却很少。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而城市化水平较低。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3.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内在需要的矛盾

乡镇企业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蓄水池”,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是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主渠道,1996年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批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的企业纷纷亏损破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急剧下降。

4.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业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农业资源的有限性、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使用上的流转补偿,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还影响了农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另外,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对土地的粗放经营,甚至荒芜,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浅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毕业论文

浅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

农劳动力的转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对城市的建设、农村的发展、社会的总体进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很多的阻碍因素,如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城市化进程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劳动力主体质量不高等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变得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了城市发展的不协调、农村发展的滞后、社会的不和谐等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铲除这些阻碍因素,使农村劳动力能够高效地转移,才能满足城市的高速发展的需求,才能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阻碍因素

有效措施

目录

摘要................................................................1 引言................................................................3 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作用................................3

1.1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3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4 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因素..................................4

2.1制度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2.2社会经济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2.3其他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3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分析..............................5

3.1制度方面.....................................................5

3.1.1加快土地制度改革.......................................5 3.1.2促进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6 3.1.3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7 3.2社会经济方面.................................................8

3.2.1加快城市化进程.........................................8 3.2.2健全劳动力市场.........................................9 3.2.3完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9 3.3其他方面....................................................10 3.3.1充分有效发挥政府职能..................................10 3.3.2开展对劳动力主体的教育培训工作........................11 4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4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进入高速发展状态。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其中体力劳动者占到很大比例,单靠城市中的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从农村转移出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到城市中去参加城市的建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发展不够迅速、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跟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基于此原因我国已经开始注重并已经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并已经取得不小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过剩,使得人均耕地变少,不能发展规模化耕作、规模化经营,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的发展。这也需要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来缓解农村内部的压力,为规模化耕作与经营提供有力条件。

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作用

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各不相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我国工业发展较晚,高科技产业还不多,占很大比例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不同的特点。尽管各国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不同,但是其作用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都能够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能够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1.1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从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分析来看:第一,多从事低层次技术行业。在我国,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很难达到城市企业招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实现高层次的转移,只能在低层次低技术行业中得以实现。他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运输业等简单的、低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其中从事制造业39.4%,建筑业17.3%,服务业11.8%,住宿餐饮业批发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5.9%。第二,以兼职为主。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原因,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多都是比较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使得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缺乏保障的,而土地确实他们手里唯一的保障。如果在外失去了工作,他们还可以回到家中继续从事农业,所以,在我国,对于那些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来说土地是很难割舍的,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以兼职为主。

1.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

首先,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众所周知,农民的收入主要通过种植农作物来取得。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农业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总量却居高不下,这就造成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偏低。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矛盾:一方面,通过减少农业人口的比重,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增加在农村生活的农民的收入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城市的收入水平要远远高于农村,所以农民进城后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其次,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我国向发达工业国迈进的必经之路,因此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历的转移,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数千万的农村劳动力活跃在城市的各行各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通过农民向城镇聚集,农业向非农业转移,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扩大了城市的范围,从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

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因素

众所周知,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但目前我国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现阶段,我国城镇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失业

保险、工伤保险都在原有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完善。而广大农村地区,除对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改革外,其他的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使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者无法享受到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雇佣他们的企业也不为他们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手续,一旦遇到重大波折,基本生活就得不到保障,不得不返回农村。因此,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风险,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转移。

3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分析

在以上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下面我们将主要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主要从制度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包括赋予农民部分土地所有权、建立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浅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3.1制度方面

政府应加快促进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改革,是转移的劳动力能依法享受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下面我们将主要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着手,力求寻找解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3.1.1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属于产权方面的制度。土地制度是否合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重大。在农村劳动力没有获得永久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就不能携带土地权证离土进城,就不能将原籍的土地进行处理,以获得转移所需的资本,就难以割舍与土地的联系,就难以彻底实现转移。因此,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从权属关系角度来看,是土地集体所有、农产家庭承包所用,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从经营形式来看,是农民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但一般以家庭经营为主。但存在一些问题:土地使用权不稳定、土地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模糊、地流转权缺失、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平。针对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首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依法自愿自偿原则;

二、公平与效率原则;

三、因地制宜原则。

其次,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措施具体有:

第一、完善土地产权关系,构建农地权益新框架。因为土地产权关系明晰规范是农村土地有效流转的基本前提,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是我国农村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制度性原因之一,不仅剥夺了农民对土地完整的收益权,也制约着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成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彻底转移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首先,对那些有转移意愿的农户,应该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转让其所有的土地和住宅。其次,完善土地流转程序,进一步明确农户在土地转让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建立交易中介服务组织,设立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

第三、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首先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建议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其次要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完善补偿安置方式。最后要严格执行土地的征收程序,完善监督机制。3.1.2促进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户籍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间的矛盾。但是改革也有它的局限性,缺乏全局性、理论指导,又缺乏落实力度,对解决根本性矛盾的作用很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呼唤更加彻底的户籍制度。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自由迁徙,能够适应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最佳市场配置。具体而言,其措施这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登记制度和统计方法,建立以居住地为标

准的户籍登记制度。户籍的功能就是对住户人口进行登记注册,以实现对住户与人口的管理。我国当前应该要做的就是使户籍制度恢复其本来面目。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淡化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的界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

二、尽快消除附属在城市户口之上的特权和社会经济利益。改革就业、入学和社会保障体制,分离附在户籍上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功能,实现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

三、实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方式。户籍管理实行户口登记与人口登记并存,由以户为主转向以人为主,逐步实现由户为中心的静态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动态管理过渡。

3.1.3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城市职工通过最低工资等形式的积累得到了适当的补偿。而对农民仅仅是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严重滞后。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因地制宜、适时地分层分类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对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农村方面:

(一)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老龄化趋势日益增强,使得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突出,成为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其必要性;

(二)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有病可看、有病看得起。

(三)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二、在城市方面:(一)建立工伤保障制度。企业必须按时定额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保证农民工一旦出现职业伤害事故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二)建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已在城市生活多年,且有稳定职业和固定收入的农民工,可参加当地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三)建立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帮助他们度过重新就业前的难关。(四)逐步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障。首先要先建立一个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其次,要降低门槛,实行不同的缴费标准。

3.2社会经济方面

通过制度方面的讨论分析,我们已经得到一些解决措施,下面我们将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健全劳动力市场、发挥政府职能、注重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3.2.1加快城市化进程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赢的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滞后的城市化已成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就必须加速城市化与城镇化进程。

一、适度发展大城市

大城市有着基础设施完善、经济规模大、就业机会多的优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增进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界的增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却很低。因此,我国的大城市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实力还需要迅速增强。

二、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我国中小城市较多,它也有众多优势,如规模不大,需要的物力、财力较少,发展空间大,进入门槛低。它的发展介于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具有双向吸纳能力,有利于大城市的资本、科技力量和来自乡镇的人力资源的结合。这样一来就能缓解大城市的种种矛盾,且能基本发挥聚集效应。

三、合理发展小城镇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要发展小城镇得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落实。首先,通过合理有序地推进村村合并、村镇合并等方式,形成一定数量的中心镇赉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积极稳妥地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是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互促互动、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3.2.2健全劳动力市场

一、健全劳动力市场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以充分开发、高效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出发点,建立统一性、流动性、开放性、自由竞争性和有效保障性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面向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二)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系统。(三)切实保证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四)加快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价位调查发布制度。

二、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该市场要具有以下特征:①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交易地位平等;②劳动力的供给方可以根据工资的高低,自由地选择工作地域、工作单位、工作职业和工作岗位;③劳动力的需求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支付工资的能力自由地选择劳动力。

(二)制定公平对待进城民工的政策。取消各类限制性、歧视性就业政策和规定,保证他们的劳动权益、劳动安全和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提供各种服务。将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推广到城乡所有劳动者;加快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在抓好地区性、区域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心,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3.2.3完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有着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所以我要大力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里去,加快促进城镇化进程。

一、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开始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所以要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尺长交易范围,扩大市场容量,建设一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经营中介组织,解决农民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上市场的问题,而且可以吸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鼓励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发展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他们不仅创

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是现在任存在不平等的政策待遇,行业准入难、税收重、信贷难等。所以应当废除这些壁垒,促进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

3.3其他方面

3.3.1充分有效发挥政府职能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民间自发的形式为主,这种自发的盲目流动既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常转移就业,又加大了交通的压力、加剧了部分城市的就业安置的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一、输出地政府的职能

(一)要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建信息桥梁。由于农村地区劳务市场体系不健全,缺少劳务信息的获取渠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不能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用工信息,他们往往凭借亲戚朋友的信息而盲目出发进城,结果不能及时找到很好的工作,甚至导致一些人选择了非法职业。所以,这就要求输入地政府努力掌握本地区劳动力知识需求信息、企业用工技术信息,可以把双方需求进行汇总、梳理、归类,利用多方面的信息为双选择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

(二)要做好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跟踪服务工作。对转移人员进行简单的考试和体检,并分类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训,然后再分批转移。在转移出去之后还要在当地成立管理联络小组,负责签订合同等工作,保证他们的权益。

(三)输出地政府还要转变传统观念,不仅通过向外转移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可以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大中型批发市场,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发展观光农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输入地政府的职能

(一)要宣传改变传统观念,不能担心输入外来劳动力会挤占当地劳动力的就

业机会,担心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对外来劳动力进行不公正的对待。相反,要认识到外来劳动力的流入,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相互流动的客观规律,有利于竞争上岗,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发展劳动中介组织,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流向与流量,影响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体制,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方式较落后、信息传递迟缓,政府应该积极开展以职业介绍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中介服务,帮助劳动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和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合理快捷的就业信息渠道。3.3.2开展对劳动力主体的教育培训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与其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未受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民工,其适应力相对较弱,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很难拓宽其就业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教育和培训经费不足是导致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带来大批低素质人口的沉积。虽然我国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农村跟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问题更为严重,国家很少有组织地针对成年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由于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是投资主体,但是考虑政府的财力状况,单靠政府的力量肯定不够,还需要社会团体的帮助。所以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机制。

二、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在培训方式上,应注重长期和短期相结合,讲求实效,充分发挥多种教育形式的作用。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培训基地,按照劳动力市场对劳动数量、素质的要求,开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向结合,不断为城乡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三、加强进城农民工培训

进城农民工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所以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其次,实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将企业和培训机构紧密联系,而且要尽量到农村里办学,这样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为企业输送合格实用的人才。

4结束语

在20世纪的时候,我国成功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如今,在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农民问题应当是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十七大也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后来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如果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都不能解决好,又何谈建设新农村。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样才能使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加入到城市化的建设队伍当中去,使留在农村的农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久的、缓慢的过程,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适时的政策,最终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效转移这一巨大的任务圆满完成。

最后,我要感谢张文静老师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与教诲,以及同学对我论文排版方面的帮助,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

参考文献

[1]盛来运 《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08年8月

[2]李爱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年8月 [3]田松青 《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变迁—兼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地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4]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 《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5]任丽君 《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年6月 [6]李长安 《转轨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7]张永丽 《流动转型与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

[8]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年9月

[9]王东平《流动还是留守: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转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10]高芸 《中国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11]邓红勋《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

[12]张一名 《中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研究》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年3月

[13]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主体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年3月

[14] 赵显洲《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产业结构变动为主线》经济社会出版社 2010年6月

[15]贺雪峰《农民工返乡研究—以2008年金融文件对农民工返乡的影响为例》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16]《2010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17]《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在简要分析该现象的现状、产生原因、制约因素及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提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结构、积极推动中小城镇建设、增强乡镇企业活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降低情感成本等八项途径及对策建议,希望能对该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有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査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1

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

2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 政策、工资成本控

(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r?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 2009(1).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⑴.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⑴.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8、刘德祥.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三农论坛,2009(2).9、吴春艳,李万县,孙囯义.农村劳动力转移负面影响研究综述[J].网络财富,2009⑶.3

第五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新时期、新的形势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以自发的跨区域流动为主,以从事简单的非农行业为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务工劳力为X万人,占农村劳动力X万人的X%,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X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X%,小学占X%,初中占X%,高中占X%,中专占X%,大专及以上占X%,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X%。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本市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市城镇化水平为X%,低于重庆X%的城镇化水平,多数镇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肯定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得到放宽,但农民在就业、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城镇就业成本大。二是土地制度制约。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的分散经营既束缚着农业劳动力的手脚,不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六)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据调查,我市X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组织的转移仅占X%。这表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全力推进“XXX工程”。大规模发展pIC生猪、葛、水产等产业和其他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X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X%,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下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摘要:目前困扰着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或多或少与"三农"问题有关,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之一是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优秀范文5篇]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接近八亿农民,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并且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仍有一亿多中年以上为主的农业剩余劳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

    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分析 作者:周芙蓉 能否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然而,受政策、体制等诸多方面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即......

    当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三大命题刍议

    当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三大命题刍议一、“民工荒”引发的争论 2004年春,珠三角、闵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密集地区的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问题的现象引起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仅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社会问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民生问题。以安徽省蚌......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