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推荐)

时间:2019-05-14 19:0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推荐)》。

第一篇: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推荐)

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国家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 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中的公益性组织的我国政府机构,需要塑造良好的社会组织形象。

而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却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其职能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庞大的政府机构, 由于分工过细, 权力过大, 以致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政企不分, 滋生出了官僚主义, 助长了不正之风, 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 我国提出了政府机构改革, 正是要破除现行政府机构的种种弊端, 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同时这也是实现我国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格局的需要, 是把现行的官本位色彩较强的行政机构变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 是一场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 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深刻革命。

近4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体制,先后进行过6次机构改革, 六次机构改革, 虽然都有一定的成效,却一直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主要原因有:政府职能放量扩大,综合经济管理职能、社会工作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等等全部集中在政府部门,政府职能的扩展必然带来机构的膨胀;干部人事制度不合理,是造成机构、人员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科学的政府系统自身的政绩评价机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缺乏对政府系统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法律机制、财政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政府组织自身的原因。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公众的数量以及态度,决定着组织生存环境的优劣。正确认识和分析公众,积极地影响公众,争取不同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支持,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为了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这个公众服务就该界定职能:确定公共事务范围,界定政府总体职能;加强协调和统一,合理安排政府间职能结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调整政府部门间职能结构。同时要进行人员分流,精简人员。

信息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过程。信息传播沟通是连接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纽带,它是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也是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决定着公共关系工作的效果。现在公众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媒介及其它媒体来了解政府机构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的工作效果。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要顺利进行,并使已有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就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法制化、规范化。而法律建设就是要公众通过信息传播媒介沟通来掌握信息,从而配合、支持、监督政府机构的工作,时的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第二篇: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

自私有制产生以后,为促进私有制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巩固私有主的利益,便诞生了为其适应的统治工具,在这所有的工具中,国家,是其最高级中的代表。国家一直都在履行着统治、管理、和口号性的服务职能,作为国家的显著性代表,政府机构(行政机构)所发挥的职能更是至关重要。世界各国搜十分重视科学行政,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机构改革,西方各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紧随时代步伐,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也在与时偕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乃至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一个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也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环境

1、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商品、劳务、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一体化趋势。这就加剧了各国的各方位竞争,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其次,统一的服务指标和规则体系,要求各国及时改变落后的法律规章和市场准则。第三,一体化使得政府的部分权利发生了转移,要担负起更多的国际事务,在区域组织中要进行各方面的参与和活动。

2、世界范围的行政改革浪潮。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西方各国相继陷入入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与之相伴的是持续的政府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在此,西方社会相继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进而席卷全球,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行政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国内环境

1、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过程。它以1978年底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起点,主要针对“两个凡是”、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问题和困惑,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后两个标准被邓小平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主要理论武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思想的大解放,既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包括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又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2、政治主题的转变。阶级斗争为纲只能是社会倒退、民心背离。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政治路线。

3、计划经济体制的总结。单一的、缺乏自主的、没有生气的、缺乏活力的、政府一统的、统得过死的、政企不分的、政事不分的、人民厌恶的计划经济体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完善。政府计划也逐步转变为规划,政府为基础的资源分配方式也改变为市场为基础的分配方式。

4、机构改革的加减法亟待突破。仅仅局限于机构和人员的增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深层次解决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机构改革陷入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在膨胀”恶性循环的现状是我们的深刻教训。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的历程及内容

总的说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方位、渐进式展开的。改革的内涵十分丰富,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集中进行的历次机构改革,又包括财政、金融、投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和领域的单项改革;既包括职能和机构的调整,又包括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既包括行政机构改革,又包括事业单位改革;既包括政府内部的体制改革,又包括政府与党委、人大、政协、司法、群团等方面的协同配套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也逐步推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进入一个深刻的变革时期。总体上, 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总共经历六次大的改革。第一次1982年的从精兵简政到废除干部终身制;第二次1988年的从提出转变职能到开创“三定”局面;第三次1993年的从行政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第四次1998年的从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到大刀阔斧改革;第五次2003年从进一步转变职能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第六次2008年从大部制改革到注重民生的服务型政府角色的构建等。

具体来讲:

(一)1982年的行政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1982年开始的第一次改革历时三年, 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实现干部年轻化,减少层次, 压缩编制。

1、改革背景

1982年,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第二,国务院机构庞大臃肿。据统计,从1976年到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从52个增加到100个,人员编制达到51000人。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编制也随之增加。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现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议》,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2、改革内容

1982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改革了国务院领导体制。为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副总理的人数,设置了国务委员,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根据重叠的机构撤销、业务相近的机构合并的原则,精简了国务院机构,裁减合并了一批经济部门,大大减少了直属机构。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第三,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退休制度,使一大批老干部退出了一线;第四,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一大批年轻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干部的职数也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的要求。

总结1982年的机构改革,最主要的成果: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这次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0岁。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二)1988年的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1988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 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性的命题。这标志着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开始突破只注重数量增减和单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向政府职能的重新选择、重新定位的转变。

1、改革背景

1984 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通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首次明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政府机关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要求国家机构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1986 年,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邓小平多次指出要搞政治体制改革,认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难以贯彻。1987 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政府行政改革的任务。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88年的中央政府改革便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进行的。

2、改革内容

1988 年的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转变政府积能,下放权力,调整机构,精简人员,搞好配套改革。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推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办行政学院,培养行政管理人才。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成为改革的重点,在经济管理部门中,又以裁减合并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司局为重点,非经济管理部门也被要求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内部结构和精简人员。如,将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合并,重新组建国家计委;撤销了煤炭、石油、核工业、机械、电子等一批专业经济部门。第二,加强宏观调控部门、经济监督部门、社会管理部门以及资产、资源和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和编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计委成为宏观调控的“三驾马车”。第三,通过试点进行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三定”),在取得经验后总结推行“三定”制度。第四,力图解决、理顺中央政府各部门间的关系。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此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在于按照转变职能的方向和原则,本着加强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减少直接管理与部门管理原则, 着重对国务院的专业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中专业机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合并,为建立一个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行政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三)1993年的行政改革——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993 年国务院进行的第三次机构改革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 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一)改革背景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并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组织机构。1993年3月十四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了机构改革方案。这是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讨论通过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1993年开始,又一轮自上而下进行的全国性的行政体制改革开始。

(二)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务院综合经济部门、专业经济部门、社会管理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 进行具体的改革调整。具体为:一是转变职能,坚持政企分开。要求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把应该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做到宏观管好,微观放开。二是理顺关系。要求理顺国务院部门之间、尤其是综合经济部门之间以及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权限,避免交叉重复。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使地方在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三是精简机构与人员。对专业经济部门,一类改为经济实体,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一类改为行业总会,作为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保留行业管理职能;还有一类是保留或新设的行政部门,这些部门的机构也要精干。对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除保留的外,一部分改为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一部分并入部委,成为部委内设的职能司局。四是规范机构类别。明确原由部委归口管理的15个国家局不再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而是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作为一个机构类别,并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局与主管部委的关系。

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其主要成就在于, 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对传统的计划、财税、金融、流通、社会保障等体制进行了改革。初步构建了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随着《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从1993 年10 月1 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初步建立了对国家行政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四)1998年的行政改革——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1998年的改革是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解决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等弊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1、改革背景

1997年十五大报告再一次提出要“推进机构改革”,认为当时“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在这种背景下,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在1998年被拉开了。

2、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职能。明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行业规划和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引导本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平等竞争秩序。二是调整部门分工。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在部门之间划转了100多项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尽可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过去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的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等问题有了很大改进。三是精简机构编制。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各部门内设司局级机构减少200多个, 机关人员由3.2万人减为1.6万人。省级政府工作机构由平均55 个减少为40个,平均减少20%;人员平均精简47%, 共减编7.4 万。

这次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较前四轮改革有了更大的进展, 突出表现在不仅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而且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同时, 完善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五)2003年的行政改革——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1、改革背景

2000年世纪之交,形势有很大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2003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随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这样的形势下,2003年开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2、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二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三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__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四是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外,2004年各级政府还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大了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5年4月颁布的公务员法,也对规范行政管理主体、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从量的要求转向了质的突破,从重视形式转向了重视内容的调整,从表现层次转向了深度层次。此次改革没有对政府机构人员精简提出具体的数量指标,而是抓住重点,加强宏观调控和执法监管部门,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第二,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要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三,从整体上讲,本次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国务院、中央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政府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也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进步和成熟,是通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接合部,既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合理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与我们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优化执政资源配置是分不开的。从政府建设角度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化。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基本理念适应时代潮流取得显著进步。一是确立了责任政府的理念。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责任逐步得到明确和强化,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二是确立了服务政府的理念。各级政府及部门逐步实现了从“管字当头”到“服务至上”的转变,能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成为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三是确立了法治政府的理念。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尊重与维护法律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意识逐步形成。

(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过改革,政府职能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逐步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一是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关系逐渐理顺。政企分开基本实现,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逐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二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疏导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逐步建立;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迈出重要步伐。三是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事务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初步实现了由单纯依靠政府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转型。

(三)政府组织机构得到调整优化。经过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计划为龙头、综合部门管理专业部门、专业部门直接管企业的机构框架彻底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的机构框架初步建立。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适应政府全 面正确履行职能的需要,着重调整和加强了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能源规划、资源环境、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趋于合理,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得到更好发挥。不同层级政府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得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在职能配置上“上下一般粗”的状况得到改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进一步清晰,一些重要领域的部门职责交叉事项逐步划清,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建立。特别是行政执法职责体系逐步理顺,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扰民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五)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制度化建设持续推进,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一是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建立。二是政务公开不断推进,机制日趋健全,范围不断扩大,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是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分级响应、属地管理、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应急体系。四是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不断加强,包括外部监督、层级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行政监督体系初步形成,行政问责制在重大事故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和干部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逐步实现。

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和启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改革基本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历次机构改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改革的方向和各项重大措施都是按照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确定的,同时充分保证和发挥了党和政府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行政管理体制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相协调,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始终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政府职能规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推动职能转变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一条主线。从1982年机构改革开始,中央就提出要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1988年机构改革明确提出转变职能的要求,以后一直把转变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核心。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强调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职能,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职能在新的发展阶段有了新的丰富内涵。

(三)始终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各种制约因素,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各方面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进程中始终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梯次推进,逐步到位。改革方向明确和条件成熟的先行一步,不追求整体同步推进。特别是历次机构改革涉及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时,通过多种渠道和办法,妥善安置分流人员,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始终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差别很大,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改革既要树立中央的权威,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又要照顾各地的特殊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各地在遵循统一的改革原则和方针的同时,在改革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对地方在改革创新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逐步推广。

(五)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受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改革既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和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合我国实际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又要坚持走开放道路,充分吸收其他国家行政改革的新鲜经验,使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跟上世界发展趋势。

(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不仅是对现有权力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观念变革,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灵魂。回首以往的改革,都是在改革目标上不断明确,在改革方式上不断改进,在改革领域上不断拓宽,在改革程度上不断加深,从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在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越来越触及到各种深层次体制性障碍,越来越牵涉到各方面利益格局调整,继续深化改革的阻力和难度空前加大。同时,我们改革的动力是强大的,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改革的外部条件是具备的,继续深化改革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无所畏惧地承担起继续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篇:谈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教育,大一的军训,大二的军事理论课,从军事技能训练到军事理论课程,以此加强大学生的国防和军事素质。而作为受教育的我们,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提高。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第一次与祖**亲贴得那么近,由衷的体会到对她的爱,深切的感受到她的脉动,也真心为她的安慰担忧。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学习军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

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对个人而言,学习《国防教育》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因而,我深刻的感受到在高校开展足额征军事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它是及时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就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一,增强学生得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平安定的保证。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人中国人都因该引以韦自豪崇高的事业,从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们是我们新时代最值得尊敬。最可爱的人。

我国的国防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我国坚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设现代化国防。国防建设对国家经济建设既依赖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最佳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盛的经济,强大的国防,是我们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支柱,二者反映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加强国防建设,并不单是军队的事,涉及到国家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贯穿于平时和战时的全过程,是党、政、军、民的共同大事,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加强国防建设,关系国家安危,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党的事业,全国各族人民的事业。

而如今,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迟迟未决的台湾问题,剑拔弩张的日本与朝鲜等等这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在和平年代的忧思。因此必须加强国防,一个国防的国防建设是其主权的保证、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国防观念是其爱国精神及综合素质的体现。那么如何加强国防观念呢?军训教育就是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军训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国防、了解国防,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国防与我们息息相关,这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健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拓宽学生眼界,端正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增强国防意识是维护祖国的必须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须。国防不但要与经济实力相挂钩,还要看统治者的决心与意志及国家的既定方针。宋朝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失去了养马地,结果自语骑兵的交战中失败。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唱讲的要与时俱进,根据各国的发展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国防方针。

因此,中国的国防建设只能走自力更生之路。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在自力更生方面有光荣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伟大成果。在建国前,我们就靠自力更生达到了丰衣足食和支援战争,最终战胜强敌,推倒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为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和世界和平,在西方国家对我实行限制、禁运、制裁的环境中,在几乎无援的条件下,我们还是靠自力更生,建起了具有强大威慑和实战能力的国防体系,使得任何敢于冒犯我国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扩张主义国家,都碰得头破血流,以失败而告终,充分显示了我们的国威和军威。我们的国防威力,来自全国人民的爱国心、凝聚力和众志成城的国防精神;也来自以武器装备为主体的物质基础。在国民党留给我们的几乎连步枪都不能生产的烂摊子上,硬是以自力更生精神,研制生产了坦克、大炮、飞机、军舰、导弹等现代化武器。

最后我们最为21世纪的接班人,首先: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思想,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次:学习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知识,了解国防建设的成就。以一个热情的心投身国防建设大军中,与有关不利于国防建设的行为作斗。

第四篇: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2010-02-01

湖南省常德市编委办

何斌

县级政府在整个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基层的位置,接近群众,其运行效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位置,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新形势下,搞好县级政府的机构改革,推进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合理进行县级政府机构设置和进行人员编制规范管理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目前县级政府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经历了5次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历次改革都部分实现了特定时期的改革任务,但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条件制约,许多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县级政府机构运行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党政职能重叠。目前我们县级政府还习惯用传统的目光看待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变成了具体领导,除了重要的干部任免外,县委与政府几乎管理相同的事,例如文教卫,县委有常委、宣传部长分管,政府有副县长分管,政法委代表县委管理全县的政法工作,设立了维护稳定办公室,与信访局的职能重复,职能交叉。由于县委和政府几乎管理着同样的事,党政职能的重叠不可避免的造成工作效能低下。在县里调查中我们就听到这样的反映:推动一项工作,由于党政两套班子都要过,职能部门的汇报次数常常不下10次。

(二)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政府职责和功能为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转换、变化和发展。[1]受传统全能主义、大一统思想和利益驱动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县级政府还是习惯于审批和管制,不愿分权,导致政府无限制地侵入和管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全能政府造成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对政府部门的“依附”,缺乏独立自主意识,习惯依赖政府部门组织处理一切公共事务,导致政府仍然管着许多“管不了、管不好和不该管”的事务,职能转变困难,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普遍,主要表现在政府习惯干预企业活动、统揽社会事务,政事和政市不分等。

(三)机构设置不科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县级政府的直接调剂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不断减少,公共服务的职能在不断强化,这些变化要求政府机构设置与之相适应,但目前县级政府机构设置由于多种原因在设置存在不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机构设置上下对口。由于在机构设置上习惯遵循上下对口原则,必然导致机构设置上下一般粗,很多机构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如常德市大部分县级政府主要面对的是农村,工业普遍不发达,作为宏观调控的计划发展改革委员会很难发挥上级计划部门所起的作用,同时工业发展局在县级政府很大程度上是起一个“工业统计局”作用等。

2、机构设置分工过细。由于机构设置分工过细,导致政府职能重叠。以常德市区县(市)交通和农业管理部门为例,在交通管理方面有交通局、公路局、公安局、农机局等部门,农业管理方面,有农村部、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农业开发办、扶贫办等,这些相关部门都拥有一定的人、财、物权,都习惯着眼于本行业的建设与发展,造成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在整体上形不成合力,这种管理体制影响了县级政府职能的发挥,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石门县的蒙泉水库,林业局管理周围的林业,水利局管理水库里的水,农业局管理周围的农田耕地,几者互不相干,由于部门管辖事物的局限性,造成了部门协调沟通不畅,很难实现对水库的综合管理。

3、临时机构数目庞大。临时机构庞杂已经成为县级政府普遍现象,目前常设的有计划生育、城镇建设、优化经济环境等领导小组,临时的领导小组更多,每一个领导小组都有党委政府或人大政协的领导成员参加,承担着大量本该由政府机关管理的事情。

(四)队伍庞大且结构不优。由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不完善,在人员编制管理和工作流程上缺乏具体法律规范,所以在机构职能不变、工作量不变、人员职责不清的情况下,按领导意志增加人员编制成为可能,导致因人设职、因职设事,用人随意调整现象大量存在,人为地造成了县直机关超编混编和职数超配、岗位与人员错位,目前人员膨胀等已成为县级政府的一个普遍问题。同时在县直机关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职级结构不合理,存在官多兵少,甚至有官无兵现象。二是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通过统计表明目前常德市县直机关在职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全市县直机关只占实有人数的5.6%,而51岁以上人员占到实有人数的27.2%,很多区县(市)部分单位已经没有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导致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三是混编混岗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常德市县直机关由于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方式借用的人员占到编制总数的15%。

二、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思路

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县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工作必须立足大局,面向未来,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一)明确价值取向是改革前提

明确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价值取向有利于机构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我们要通过改革实现如下目标:

1、实现廉价政府的目标。我们要通过机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超大的政府规模,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格局,使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威管理,从而实现廉价政府的目标。

2、实现高效政府目标。县级机构改革应走内涵式改革之道。不仅要优化行政系统结构,而且要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能力。

3、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4、实现廉洁政府目标。通过机构改革,精兵简政,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清除因机构庞杂而引起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从而清除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的组织根源。

(二)转变职能和理顺关系是改革关键

对于逐步化解消除转型时期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理顺相关关系,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方面:

1、准确定位县级政府职能。转变职能是历次机构改革重要的一环,也是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着力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要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县级政府的战略定位,就目前而言,县级政府要由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转到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切实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具有以下职能:一方面要完成上一级政府授权、委托的某些职能;另一方面仍有辖区内的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各领域进行自主管理的职能和权限,其管理权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产业和财政公共政策。二是供给教育、公共设施、环境管理、治安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产品。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如政府要将社会组织难以或不愿进入的事务承担起来,同时要积极将竞争性、赢利性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并加强市场的监管,积极培育良好的县域市场。

2、理顺相关方面关系。只有职能转变了,关系理顺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县级机构存在的职责不清、职能重叠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在县级政府积极推行六分开:

一是党政分开。县委、政府要按照党政职能合理分工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党的领导主要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而不是将自己直接置于微观、琐碎的政府事务中,县政府要执行县委的重大决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基础上建立高效灵活的政府工作系统。县委不应设与政府对口分工的领导和对口重复的机构,在工作上确属党政职能难以分开的,由县委和政府共同管理,其办事机构可以挂两块牌子,同时对县委和县政府负责。

二是政企分开。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实行政资分开,让企业走向市场,政府部门对企业管理要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手段向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使企业真正活起来,县级政府投资方向主要在于地方性公共工程和公益性项目等。

三是政事分开。合理划分政事范围,政府机关要将辅助性、技术性和服务性的事务交给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则交还给政府行政部门,对事业单位应进行全面改革,彻底解决政府职能“体外循环”和事业单位行政化趋向问题,使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脱钩,真正确立事业单位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

四是政社分开。要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即把那些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具体事务,尽可能从行政机关中划出,由社会组织来进行社会事务的管理,积极培育不依附政府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增强其活力和自主能力,使其能承接地方政府转移的职能,为企业、市民、社会提供广泛的、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县级政府仅进入社会组织或中央政府难以进入或不便进入的公共产品供应或社会管理的领域。

五是政市分开。政府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奥斯本说过,“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自由市场这回事,如果我们据说的自由市场是指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的话,所有合法的市场都是由政府制定的规章条文加以规范的”[2]。政府的角色定位于凡是市场能自我调节、自我解决的事情要坚决放开,由市场依其应有的规则去办理,政府的责任重点在于当好市场平等竞争的裁判,并对市场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规范和维护好市场秩序。

六是与上下级政府权责分开。县级政府与上下级政府关系的核心是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首先县级政府与上下级政府要依据法律规定分别承担不同事权,而不是由各级政府分层管理统一事务。其次上级政府要给县级政府机关以必要的经济决策权、人事权、财政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对县级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市和省级机关不要干预,以使县级机关充分发挥一级政权组织的作用。第三县级政府应本着有利于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原则,强化乡镇政权职能和服务功能等。

(三)科学设置机构是改革的基础

为控制政府的规模,我们必须对政府机构进行科学的设置和调整,主要办法是:

1、裁减职能弱化经济部门。可将粮食、商业、畜牧水产、供销等部门成建制转为经济实体或服务实体,不在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在人、财、物等方面与政府财政脱钩,成为独立法人,成立综合性的机构,承担上面机构分解出来的行政职能,从事间接管理。

2、合并组建职能相近的部门。县级政府的职能应向“宽职能、少机构”方向发展,如可将农林牧渔等机构职能归并到农业局,设置大农业综合管理机构,将文化、广电、体育等机构职能整合,设置大文化的综合管理机构等。坚持决策和执行分开原则,组建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几个行业行政机构的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权,减少重复执法和乱执法的现象,达到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目的。

3、推行部门内部集中审批。在部门内部职能协调中,可通过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即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职能授权到位)的集中审批制度改革,达到提高行政效能、精简机构目的。

4、加强对非常设机构管理。非常设机构一般是为处理一些跨部门、跨地区或处理突发事件和新问题而设立的,设立程序要规范,其设立应该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提出,报政府常委会或全会审定,并报上级政府备案,设立非常设机构,应在设立之初就规定其性质、职能和存在期限,逾期自动撤消,需要延期的,应该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同时需要理顺县级政府与垂直机关的关系,保证县级政府作为一级地方政府职权的完整性。

(四)加强法制刚性约束是改革的保障

历次机构改革都是在机构人员臃肿、财政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自上而下进行行政推动的,随着时间推移,机构撤并和人员精简的成果不能上升为法律而得以稳固。要想真正突破县级政府机构不反弹和分流人员不回流,就必须对县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的依法管理,这是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能否成功的保障。加强法制刚性约束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完善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近年国家出台了多个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性文件和管理条例,在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以上条例连同原来行政组织法对于政府机构编制设置、法律责任等问题规定得比较含糊,因此地方政府编制法制化的问题依然任务艰巨,当前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法规,对县级行政机构的职能配置、内部机构设置、领导职数限额、人员编制标准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程序法定化,将抽象的原则规定变成可操作可衡量的条文,同时要明确违反编制管理的法律责任机制,要建立以行政处分为主,以经济处罚为辅,必要时采取刑事处罚的法律制裁体系。

2、加强机构编制监管。邓小平同志曾强调:“编制就是法律”[3],编制一经确定,便具有法律性质,在改革中各地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不得随意更动,对县级政府平时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及其变动情况的应加大监查力度,对违反法定编制随意增设机构、人员的行为一律依法作出处理,从而巩固改革成果。

3、积极推进实名制管理。县级政府要把经过审批的机构、编制和实有机构、人员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严格人员编制手续,通过实名制管理,从源头上确保人员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稳步增长。

4、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要将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财政、人事、组织和编制部门在控制机构和人员上形成一个整体,杜绝流通漏洞,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制,将绩效评估与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机构编制规范化。

(五)发展第三部门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发展第三部门对于替代政府的公共服务,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目标,对于缓解人员分流压力等意义重大,当前县级政府要积极做好第三部门的培育和管理,一方面,要破除理念上的错误认识,采取统筹规划、重点扶持的政策,根据市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大力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积极稳妥地实现社会中介组织与行政机构的分离,引导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积极承担政府职能转变所剥离的职能,使之成为自主经营的社会中介实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的治理和管理,把中介组织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也使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获得法律的保障。

[1] 颜廷锐.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2].(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希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3] 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8.

第五篇: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

吴 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在本世纪末以前的二十年内要抓紧四件工作,头一件就是进行机构改革,并作出了“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的著名论断。自此后的二十余年里,我们党在连续五届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提出了机构改革的任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于第五届和第七、八、九、十届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范围内,曾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可以说,二十年来差不多每一届政府,都以新的一轮机构改革拉开新政府的序幕。尽管每一次改革目标都各有侧重,每一次改革成果都会给政府带来新的气象和新的进步。但是与其他改革效果所不同的是,每次机构改革的成果很难持久巩固,总摆脱不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轨迹。诚然,每次机构改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精简--膨胀”的循环而否认其改革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应该看到,二十年的机构改革历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迈向二十一世纪,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的中国公共行政,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

一、决定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是选择好目标定位

在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机构改革始终具有特定的和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又涉及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相关内容;既有对旧体制弊端的改造,又有对新体制新机制的创新。因此,历次机构改革的目标都具有多重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如1982年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领导体制问题,但同时又必须考虑领导班子的老化问题。这就要求机构改革同时要解决三个问

题:一是为了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通过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问题;二是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解决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年轻化问题;三是要针对机关干部知识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不适应的状况,加强干部的培训工作。这三项任务交织在一起,实际上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机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多年积累下来的老问题,又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出的新矛盾,既有我们对改革认识的局限性,又有干部对改革的实际承受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这次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

从1988年以后的几次机构改革,中央逐渐地把机构改革的目标集中在政府职能的战略转变上,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战略选择。但是在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政府职能转变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同于精兵简政只涉及政府内部的改革问题,而是要解决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并在调整上述关系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这将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的漫长的艰难历程。如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对转变职能在机构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一个规范性的说法,即“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 1988年3月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这次改革的总要求是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内部结构,精简人员”。这次“改革不是搞简单的撤减、合并,而是转变职能,按政企分开的原则,把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转移出去,把直接管钱、管物的职能放下去,把决策、咨询、调节、监督和信息等职能加强起来,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逐步转到间接管理为主。同时,把原来行政机关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各种协会去承担。”虽然这次改革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并下决心要解决政企分开问题,但由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还不十分明晰,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争执处于胶着状态,耸立于其上的机构改革的思路当然也不可能十分清楚。政府职能转变基本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并没有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仅仅是政府与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不同分工罢了。由此看出,改革的条件时机

不成熟,目标定位过高,缺乏实际可操作性,预期目的仍然是无法实现的。

从机构改革的效果来看,1993年、1998年和2003年三次机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改革目标。1993年机构改革是在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是这次改革成功的关键。按照这样的目标去改革,就不再是机构的撤撤并并,人员的加加减减,而是一种体制的重构。即要把属于企业的职能还给企业,把属于市场的职能还给市场,把属于社会的职能交给社会,把属于基层的职能转到基层。在此基础上,把属于政府的职能重新界定、归并,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行综合管理。这次改革还强调了政府要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判断,概括地说就是“小机构、大服务”或“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形象地道出了政府管理模式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之间的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政府减少了不该管的事务,简政裁员,机构小了,人员少了;另一方面,政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却在这种改革与精简的过程中,得以扩大,得以加强。

1998年的机构改革仍然坚持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但这次的侧重点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为具体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2003年明确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配套,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政

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了政府职能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四项主要职能;提出机构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个主题,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通过优化政府内部组织结构,促使同类管理职能的集中化和一体化,打破部门分割状态,构建新的职能体系和协调运转机制。

这三次改革构成了一个逐步递进、深化配套的渐进模式,尽管还没有自觉地形成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改革的理论上准备也嫌不足,有些方面的条件仍不具备,但就总体思路和目标设计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要求的。

二、机构改革的难点是理顺的公共权力关系

政府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完整的、开放的体系,其外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如果说,转变职能主要是改革调整行政管理体制与外部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话,那么,理顺关系则主要是改革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993年以后的机构改革都强调了理顺关系、协调运转的重要性,明确地把理顺关系和转变职能、精兵简政等一起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转变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的话,那么理顺关系就是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理顺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公共权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是依法行政和运转协调高效的组织保障。其关系主要有:纵向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关系;横向的党政各机关之间以及政府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条块结合上的垂直管理部门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理顺各种关系,主要是针对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突出存在的机构职能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重点理顺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和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即合理划分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科学规定工作联系的方式和程序。

尽管我们在理顺关系方面,每一届政府都花费了不少精力,在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中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权限,并力图做到责权利相一致。但从总体效果来看,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找到根本性的出路,老的关系没理顺,新的关系仍不协调,可谓“剪不断理还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机构改革只注重组织结构的静态分工、责权划分的合理性,忽视了在组织机构运转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协调合作的必然性。整体效能大于部分之和。政府行政的最大特点公共性,公共性追求的是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益,只有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有机整体,才能够最大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益。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生共存的。由于现代行政机关的组织庞大、部门众多,即使是再精细的分工、再明确的职责,也难以避免运转中的交叉衔接。我们机构改革的思路往往是过分强调专业化

优势,把职责化整为零,而对“零件”的如何组装整合,却没有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其结果是权力分割化,部门利益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使政府间的缝隙不断扩大,整体效能不断下降。

二是历次机构改革是在原有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的理顺关系,而不是从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和创新管理模式角度理顺关系。现有的行政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体制的弊端是每一级政府都是大而全,职能配置上下一般粗,机构设置上下对口;各行业系统又是封闭运行,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各自为政,权力很难制约。这种集权体制强化了等级制,有利于上下管理的控制,但弱化了权力的制衡关系,忽视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管理差异性,以及决策、执行、监督职能作用的区别。在行政体制中是按照纵向层级、横向专业职能进行事权划分,是传统的过程控制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在行政改革中普遍采用了以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分开的分权体制,决策机关与执行部门实行绩效合同关系,执行部门各自相对独立,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管理,建立追求结果导向的控制模式。虽然我们国情不同,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做法,但是,以决策、执行、监督的不同功能和分权作用,构建上下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有利制约的职权关系,建立适度的分权管理体制,是理顺关系的新思路。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政府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三是以往改革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理顺关系,这种软约束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权限划分与利益分配的必然联系,理顺权力关系,其实质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这项工作仅靠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法治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制定机构编制法,加强机构改革的法制化建设,就成为推进机构改革的基本前提。

三、机构改革的永恒主题是推动政府创新

所谓政府创新就是探索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任务的挑战。政府创新在内涵上主要体现为理论层面上的政府创新,体制层面上的政府创新和技术层面的政府创新。历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政府创新,对建立新型的公共行政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理论创新上,从不断深化认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就是实现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转变、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向社会本位、民本位体制转变。在服务型政府价值理念的指导下,政府的转型是一种必然的目标选择,在近几年的改革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改革价值取向的共识:即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

其次,在体制创新上,它体现为结构和功能上政府创新的主要内容。在前几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中央提出了我国行政体制创新的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题,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行依法行政为重点,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体制。使各级政府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如为规范政府行为,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和行政投资体制改革;为强化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机制,提高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再次,在技术创新上,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可以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其次,这种新的生产力工具的使用将不断改变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而这种从管理工具的创新到管理结构到管理方式的变革,将极大的改变现有政府的管理观念,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实施电子政务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进廉政、勤政建设,使政府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这场由新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管理方式上的革命将最终改变我们久已习惯的政府管理环境,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世界。电子政务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从本质上来说,电子政务是一场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要把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在政府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提高行政效率,单纯地为降低行政成本而降低行政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水平,真正建立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廉价、高效”的政府。

概括起来,我国五次机构改革的实践,积累了五条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改革的关键;二是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任务;三是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四是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五是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一个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型的公共行政体制正在形成。

下载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谈你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了解

    企业信息化是指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建造、运行、管理的过程。 企业实现信息化可有效地利用信息可改变企业的目标......

    谈谈对市场营销认识

    《市场营销学》 院系:外国语学院 学号:2010022502 姓名:王某某 谈谈我对校园营销方式的认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各种营销方式在校园里并不少见,比如新生刚开学,移动通信和天翼通......

    关于对政府机构改革部职责调整

    关于对政府机构改革部职责调整 和行政审批项目调整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部门安排,结合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对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进行了梳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扶......

    从法学角度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市场经济规划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建立有限、民主、高效的政府、笔者围绕准行政行为谈政府机构改......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如何走出循环怪圈的探讨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如何走出循环怪圈的探讨 摘要:自1982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共进行了六次政府系统的机构改革,但至今收效甚微。本文从行政体制缺陷、利益追求和观念问题等方面......

    谈谈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认识(含五篇)

    谈谈对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认识。 答:在现代社会,就一般情况而言,凡生活水平等于或低于法定贫困线的个人和家庭,都是接受社会救助的主体或社会救助的对象。在各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替代......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中国政府6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机构进行了六次较大的调整:一是1982年,改革内容主要是干部队伍年轻化、大幅度撤并经济管理部门,并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