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如何走出循环怪圈的探讨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如何走出循环怪圈的探讨
摘要:自1982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共进行了六次政府系统的机构改革,但至今收效甚微。本文从行政体制缺陷、利益追求和观念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政府机构改革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中徘徊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阐述了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政府机构;循环怪圈;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 从中央到地方一共进行了六次政府系统的机构改革,但至今收效甚微。十八大后,政府又提出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大部制改革,以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社会服务与管理为主,切实解决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由此可见,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频繁程度世界罕见,平均4~5 年就有一次“大动作”;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这些年来我们依然在行政改革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徘徊。
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理性程度和有效程度还不够高,间接反映出我国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已经滞后于实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始终跳不出“怪圈”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有必要对行政改革的实践进行理性的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推进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和提高我国行政改革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使政府能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行政环境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进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形成“怪圈”的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形成“怪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源上分析有体制缺陷、利益追求、观念问题这三个原因。
(一)体制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 种僵化的格局。然而,政治体制改革却举步维艰,以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为主导,以包办一切、统管一切为特征的行政体制依然存在,造成管理的混乱、僵化和低效率,进而禁锢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行政体制的缺陷,体现在机构问题上则是:一方面“人人有饭吃”的原则保证高就业率,但这者并没有有高生产率做基础, 就业水平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对象并非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是因包办和统制才得以“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机构不断进行简单的切割划分和调剂配置,越切越碎,越分越乱,导致机构和人员越来越庞杂,而政府的效能却越来越差。政府部门只考虑维护和发展自身的职能职权与地位影响,实现自身的持续扩张,而不关心企业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财政的消耗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以“大政府、小社会”为目标模式,以“大统制、小服务”为行为模式的传统行政模式,与精简、效能的原则相违背,从而不断产生和恶化机构问题。
(二)利益追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取向逐渐多元化,经济利益的诱惑力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要大得多,各种机构和人员都争相前来追求自身利益,由此造成了机构膨胀。西方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人是以追求自身的利益为最大目标”,并把个人作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把个人的选择或决策当作公共选择或具体选择的基础,认为集体的行为动机也由个人的行为动机决定
【1】
。由此推论政府的行为动机也最终是由其中的组成人员的动机决定的。但政府机构的公共服务性和非盈利性,使得他们不能明确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于是只好用另一种方式即扩大政府机构来满足他们的利益追求。我国政府机构的重叠庞大,人员庞杂,人浮于事,使得“吃饭财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另外行政机构还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在--企业。专业经济行政部门掌握了整个企业管理权,一直死抓住企业不放,与企业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政企不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不遵守财政精简、统一和效能的要求,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千方百计争取和扩大享受公共利益的机会的现象使机构问题不仅总治不了,还反弹,最终成为全国性、全社会性的大问题。
(三)观念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权力本位”和“官本位”的思想观念根 深蒂固。有些政府部门和领导总认为只有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才是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并且形成了一种政府机关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习惯。
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转为市场经济后,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而政府成为市场的配角,但是政府部门却不甘心放弃,认为政府不直接管理企业就不能体现政府的职能,于是不遵循市场规律,仍在经济舞台上唱主角,把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另一方面,放权让利,转变职能,使一部分官员们有一种失落感,心理失衡,认为放权就是“失利”,为了减少权利的损失,一些政府部门就暗里抵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等各项改革措施。“权力本位”和“官本位”的思想观念作祟,使得“政府办企业”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且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影响了政府的效力,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企分开,更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使其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三、政府机构改革真正走出“怪圈”的对策
历次机构改革的实践表明,之所以会形成“怪圈”,是因为改革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问题入手,或在改革中没有把它落到实处,才会形成了一个“精简—膨胀”的循环怪圈。因此,我们必须吸取过去的教训,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要切实抓好这一突破口,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三者关系中寻求最佳平衡点。
(一)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作为两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各有利弊,也各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为了实现政府与市场二元机制的最优组合,只能是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二者相结合,构建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在不断的尝试和选择中,寻求政府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政府既不应参与市场之中,又不应置身于市场之外,而应当从宏观的高度调控市场,弥补市场的不足,使市场经济正常、健康地发展。一方面要维护而不能取代市场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使配置社会资源的调节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尽快转变政府职能,使公共管理的职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另外,政府还要动用公共权力,在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同时,严格规范政府自身的公共行政行为。“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必须依法”【2】,政府只有真正 实现导向、管理、协调与服务这些公共职能,市场经济才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而只有社会经济不断获得发展,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为被精简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从根本上真正消除机构臃肿的问题。
(二)寻求政企分开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高度集中,政企不分。于是合理分权成为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最直接选择,而政企分开是所有分权改革的核心。
首先,要实现政企分开必须确定政府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定位。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全社会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把握宏观方向,进行宏观调控;而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 其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润,应当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自负盈亏。这种追求行为只有在政府的宏观规范和支持下,才能使社会不断增加财富,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其次,应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
【3】,实现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分开。一方面国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拥有法律上的所有权;另一方面,企业则对其享有支配权,真正履行保值增值的责任。为此,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体系,从而全面取消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实现政企分开提供实质性的可靠条件。只有明确了政企各自的职责与权力范围,实行政资分开,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
这样,政府也才能摆脱繁重的经济管理事务,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按照各自所承担的具体经济职责和事权的划分原则,以“小政府,大服务”为目标模式,设置必要的政府机构和部门的内部机构,从而实现政府机构、职能、工作程序的科学化、合理化。
(三)寻求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是协调社会发展的组织形式,因而具有公共服务性和非营利性。政府的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本质表现,也是政府作为公共性政权机构的当然工作。因此,政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在观念上进行“解放”或更新,改变传统的“权力本位”,“官本位”的思想观念,树立“义务本位”,自觉为社会、为大众谋利益。同时还要做好适当的人员精简和机构设置,形成各种有利于改革的氛围和机制,以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 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要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是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机构,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行政管理对象在某些方面便呈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因而政府职能难以彻底转变,机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政府机构改革要走出“精简———膨胀”的循环怪圈,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渐进过程。
走出循环怪圈的途径,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阶段性的机构改革,逐步理清和理顺政府的职能,使政府行政组织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维持一种稳定的行政秩序。参考文献:
[1]约瑟夫·斯蒂格里兹(美),政府经济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2]厉以宁,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徐远中,尤京文,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层原因及最大难点[J].中国行政管理,2000(2):31-35.5
第二篇: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
自私有制产生以后,为促进私有制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巩固私有主的利益,便诞生了为其适应的统治工具,在这所有的工具中,国家,是其最高级中的代表。国家一直都在履行着统治、管理、和口号性的服务职能,作为国家的显著性代表,政府机构(行政机构)所发挥的职能更是至关重要。世界各国搜十分重视科学行政,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机构改革,西方各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紧随时代步伐,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也在与时偕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乃至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一个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也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环境
1、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商品、劳务、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一体化趋势。这就加剧了各国的各方位竞争,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其次,统一的服务指标和规则体系,要求各国及时改变落后的法律规章和市场准则。第三,一体化使得政府的部分权利发生了转移,要担负起更多的国际事务,在区域组织中要进行各方面的参与和活动。
2、世界范围的行政改革浪潮。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西方各国相继陷入入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与之相伴的是持续的政府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在此,西方社会相继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进而席卷全球,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行政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国内环境
1、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过程。它以1978年底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起点,主要针对“两个凡是”、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问题和困惑,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后两个标准被邓小平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主要理论武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思想的大解放,既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包括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又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2、政治主题的转变。阶级斗争为纲只能是社会倒退、民心背离。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政治路线。
3、计划经济体制的总结。单一的、缺乏自主的、没有生气的、缺乏活力的、政府一统的、统得过死的、政企不分的、政事不分的、人民厌恶的计划经济体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完善。政府计划也逐步转变为规划,政府为基础的资源分配方式也改变为市场为基础的分配方式。
4、机构改革的加减法亟待突破。仅仅局限于机构和人员的增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深层次解决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机构改革陷入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在膨胀”恶性循环的现状是我们的深刻教训。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的历程及内容
总的说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方位、渐进式展开的。改革的内涵十分丰富,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集中进行的历次机构改革,又包括财政、金融、投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和领域的单项改革;既包括职能和机构的调整,又包括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既包括行政机构改革,又包括事业单位改革;既包括政府内部的体制改革,又包括政府与党委、人大、政协、司法、群团等方面的协同配套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也逐步推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进入一个深刻的变革时期。总体上, 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总共经历六次大的改革。第一次1982年的从精兵简政到废除干部终身制;第二次1988年的从提出转变职能到开创“三定”局面;第三次1993年的从行政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第四次1998年的从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到大刀阔斧改革;第五次2003年从进一步转变职能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第六次2008年从大部制改革到注重民生的服务型政府角色的构建等。
具体来讲:
(一)1982年的行政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1982年开始的第一次改革历时三年, 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实现干部年轻化,减少层次, 压缩编制。
1、改革背景
1982年,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第二,国务院机构庞大臃肿。据统计,从1976年到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从52个增加到100个,人员编制达到51000人。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编制也随之增加。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现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议》,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2、改革内容
1982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改革了国务院领导体制。为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副总理的人数,设置了国务委员,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根据重叠的机构撤销、业务相近的机构合并的原则,精简了国务院机构,裁减合并了一批经济部门,大大减少了直属机构。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第三,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退休制度,使一大批老干部退出了一线;第四,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一大批年轻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干部的职数也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的要求。
总结1982年的机构改革,最主要的成果: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这次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0岁。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二)1988年的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1988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 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性的命题。这标志着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开始突破只注重数量增减和单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向政府职能的重新选择、重新定位的转变。
1、改革背景
1984 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通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首次明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政府机关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要求国家机构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1986 年, 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邓小平多次指出要搞政治体制改革,认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难以贯彻。1987 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政府行政改革的任务。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88年的中央政府改革便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进行的。
2、改革内容
1988 年的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转变政府积能,下放权力,调整机构,精简人员,搞好配套改革。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推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办行政学院,培养行政管理人才。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成为改革的重点,在经济管理部门中,又以裁减合并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司局为重点,非经济管理部门也被要求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内部结构和精简人员。如,将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合并,重新组建国家计委;撤销了煤炭、石油、核工业、机械、电子等一批专业经济部门。第二,加强宏观调控部门、经济监督部门、社会管理部门以及资产、资源和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和编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计委成为宏观调控的“三驾马车”。第三,通过试点进行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三定”),在取得经验后总结推行“三定”制度。第四,力图解决、理顺中央政府各部门间的关系。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此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在于按照转变职能的方向和原则,本着加强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减少直接管理与部门管理原则, 着重对国务院的专业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中专业机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合并,为建立一个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行政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三)1993年的行政改革——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993 年国务院进行的第三次机构改革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 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一)改革背景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并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组织机构。1993年3月十四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了机构改革方案。这是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讨论通过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1993年开始,又一轮自上而下进行的全国性的行政体制改革开始。
(二)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务院综合经济部门、专业经济部门、社会管理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 进行具体的改革调整。具体为:一是转变职能,坚持政企分开。要求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把应该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做到宏观管好,微观放开。二是理顺关系。要求理顺国务院部门之间、尤其是综合经济部门之间以及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权限,避免交叉重复。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使地方在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三是精简机构与人员。对专业经济部门,一类改为经济实体,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一类改为行业总会,作为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保留行业管理职能;还有一类是保留或新设的行政部门,这些部门的机构也要精干。对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除保留的外,一部分改为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一部分并入部委,成为部委内设的职能司局。四是规范机构类别。明确原由部委归口管理的15个国家局不再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而是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作为一个机构类别,并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局与主管部委的关系。
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其主要成就在于, 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对传统的计划、财税、金融、流通、社会保障等体制进行了改革。初步构建了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随着《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从1993 年10 月1 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初步建立了对国家行政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四)1998年的行政改革——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1998年的改革是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解决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等弊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1、改革背景
1997年十五大报告再一次提出要“推进机构改革”,认为当时“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在这种背景下,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在1998年被拉开了。
2、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职能。明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行业规划和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引导本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平等竞争秩序。二是调整部门分工。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在部门之间划转了100多项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尽可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过去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的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等问题有了很大改进。三是精简机构编制。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各部门内设司局级机构减少200多个, 机关人员由3.2万人减为1.6万人。省级政府工作机构由平均55 个减少为40个,平均减少20%;人员平均精简47%, 共减编7.4 万。
这次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较前四轮改革有了更大的进展, 突出表现在不仅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而且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同时, 完善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五)2003年的行政改革——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1、改革背景
2000年世纪之交,形势有很大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2003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随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这样的形势下,2003年开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2、改革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二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三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__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四是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外,2004年各级政府还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大了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5年4月颁布的公务员法,也对规范行政管理主体、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从量的要求转向了质的突破,从重视形式转向了重视内容的调整,从表现层次转向了深度层次。此次改革没有对政府机构人员精简提出具体的数量指标,而是抓住重点,加强宏观调控和执法监管部门,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第二,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要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三,从整体上讲,本次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国务院、中央政府目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政府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也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进步和成熟,是通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接合部,既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合理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与我们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优化执政资源配置是分不开的。从政府建设角度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化。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基本理念适应时代潮流取得显著进步。一是确立了责任政府的理念。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责任逐步得到明确和强化,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二是确立了服务政府的理念。各级政府及部门逐步实现了从“管字当头”到“服务至上”的转变,能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成为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三是确立了法治政府的理念。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尊重与维护法律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意识逐步形成。
(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过改革,政府职能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逐步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一是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关系逐渐理顺。政企分开基本实现,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逐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二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疏导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逐步建立;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迈出重要步伐。三是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事务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初步实现了由单纯依靠政府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转型。
(三)政府组织机构得到调整优化。经过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计划为龙头、综合部门管理专业部门、专业部门直接管企业的机构框架彻底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的机构框架初步建立。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适应政府全 面正确履行职能的需要,着重调整和加强了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能源规划、资源环境、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趋于合理,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得到更好发挥。不同层级政府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得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在职能配置上“上下一般粗”的状况得到改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进一步清晰,一些重要领域的部门职责交叉事项逐步划清,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建立。特别是行政执法职责体系逐步理顺,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扰民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五)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制度化建设持续推进,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一是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建立。二是政务公开不断推进,机制日趋健全,范围不断扩大,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是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分级响应、属地管理、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应急体系。四是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不断加强,包括外部监督、层级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行政监督体系初步形成,行政问责制在重大事故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和干部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逐步实现。
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和启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改革基本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历次机构改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改革的方向和各项重大措施都是按照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确定的,同时充分保证和发挥了党和政府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行政管理体制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相协调,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始终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政府职能规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推动职能转变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一条主线。从1982年机构改革开始,中央就提出要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1988年机构改革明确提出转变职能的要求,以后一直把转变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核心。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强调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职能,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职能在新的发展阶段有了新的丰富内涵。
(三)始终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各种制约因素,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各方面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进程中始终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梯次推进,逐步到位。改革方向明确和条件成熟的先行一步,不追求整体同步推进。特别是历次机构改革涉及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时,通过多种渠道和办法,妥善安置分流人员,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始终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差别很大,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改革既要树立中央的权威,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又要照顾各地的特殊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各地在遵循统一的改革原则和方针的同时,在改革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对地方在改革创新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逐步推广。
(五)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受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改革既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和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合我国实际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又要坚持走开放道路,充分吸收其他国家行政改革的新鲜经验,使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跟上世界发展趋势。
(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不仅是对现有权力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观念变革,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灵魂。回首以往的改革,都是在改革目标上不断明确,在改革方式上不断改进,在改革领域上不断拓宽,在改革程度上不断加深,从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在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越来越触及到各种深层次体制性障碍,越来越牵涉到各方面利益格局调整,继续深化改革的阻力和难度空前加大。同时,我们改革的动力是强大的,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改革的外部条件是具备的,继续深化改革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无所畏惧地承担起继续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篇: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
吴 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在本世纪末以前的二十年内要抓紧四件工作,头一件就是进行机构改革,并作出了“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的著名论断。自此后的二十余年里,我们党在连续五届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提出了机构改革的任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于第五届和第七、八、九、十届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范围内,曾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可以说,二十年来差不多每一届政府,都以新的一轮机构改革拉开新政府的序幕。尽管每一次改革目标都各有侧重,每一次改革成果都会给政府带来新的气象和新的进步。但是与其他改革效果所不同的是,每次机构改革的成果很难持久巩固,总摆脱不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轨迹。诚然,每次机构改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精简--膨胀”的循环而否认其改革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应该看到,二十年的机构改革历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迈向二十一世纪,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的中国公共行政,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
一、决定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是选择好目标定位
在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机构改革始终具有特定的和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又涉及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相关内容;既有对旧体制弊端的改造,又有对新体制新机制的创新。因此,历次机构改革的目标都具有多重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如1982年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领导体制问题,但同时又必须考虑领导班子的老化问题。这就要求机构改革同时要解决三个问
题:一是为了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通过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问题;二是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解决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年轻化问题;三是要针对机关干部知识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不适应的状况,加强干部的培训工作。这三项任务交织在一起,实际上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机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多年积累下来的老问题,又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出的新矛盾,既有我们对改革认识的局限性,又有干部对改革的实际承受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这次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
从1988年以后的几次机构改革,中央逐渐地把机构改革的目标集中在政府职能的战略转变上,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战略选择。但是在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政府职能转变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同于精兵简政只涉及政府内部的改革问题,而是要解决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并在调整上述关系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这将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的漫长的艰难历程。如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对转变职能在机构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一个规范性的说法,即“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 1988年3月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这次改革的总要求是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内部结构,精简人员”。这次“改革不是搞简单的撤减、合并,而是转变职能,按政企分开的原则,把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转移出去,把直接管钱、管物的职能放下去,把决策、咨询、调节、监督和信息等职能加强起来,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逐步转到间接管理为主。同时,把原来行政机关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各种协会去承担。”虽然这次改革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并下决心要解决政企分开问题,但由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还不十分明晰,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争执处于胶着状态,耸立于其上的机构改革的思路当然也不可能十分清楚。政府职能转变基本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并没有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仅仅是政府与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不同分工罢了。由此看出,改革的条件时机
不成熟,目标定位过高,缺乏实际可操作性,预期目的仍然是无法实现的。
从机构改革的效果来看,1993年、1998年和2003年三次机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改革目标。1993年机构改革是在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是这次改革成功的关键。按照这样的目标去改革,就不再是机构的撤撤并并,人员的加加减减,而是一种体制的重构。即要把属于企业的职能还给企业,把属于市场的职能还给市场,把属于社会的职能交给社会,把属于基层的职能转到基层。在此基础上,把属于政府的职能重新界定、归并,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行综合管理。这次改革还强调了政府要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判断,概括地说就是“小机构、大服务”或“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形象地道出了政府管理模式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之间的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政府减少了不该管的事务,简政裁员,机构小了,人员少了;另一方面,政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却在这种改革与精简的过程中,得以扩大,得以加强。
1998年的机构改革仍然坚持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但这次的侧重点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为具体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2003年明确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配套,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政
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了政府职能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四项主要职能;提出机构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个主题,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通过优化政府内部组织结构,促使同类管理职能的集中化和一体化,打破部门分割状态,构建新的职能体系和协调运转机制。
这三次改革构成了一个逐步递进、深化配套的渐进模式,尽管还没有自觉地形成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改革的理论上准备也嫌不足,有些方面的条件仍不具备,但就总体思路和目标设计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要求的。
二、机构改革的难点是理顺的公共权力关系
政府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完整的、开放的体系,其外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如果说,转变职能主要是改革调整行政管理体制与外部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话,那么,理顺关系则主要是改革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993年以后的机构改革都强调了理顺关系、协调运转的重要性,明确地把理顺关系和转变职能、精兵简政等一起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转变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的话,那么理顺关系就是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理顺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公共权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是依法行政和运转协调高效的组织保障。其关系主要有:纵向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关系;横向的党政各机关之间以及政府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条块结合上的垂直管理部门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理顺各种关系,主要是针对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突出存在的机构职能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重点理顺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和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即合理划分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科学规定工作联系的方式和程序。
尽管我们在理顺关系方面,每一届政府都花费了不少精力,在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中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权限,并力图做到责权利相一致。但从总体效果来看,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找到根本性的出路,老的关系没理顺,新的关系仍不协调,可谓“剪不断理还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机构改革只注重组织结构的静态分工、责权划分的合理性,忽视了在组织机构运转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协调合作的必然性。整体效能大于部分之和。政府行政的最大特点公共性,公共性追求的是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益,只有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有机整体,才能够最大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益。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生共存的。由于现代行政机关的组织庞大、部门众多,即使是再精细的分工、再明确的职责,也难以避免运转中的交叉衔接。我们机构改革的思路往往是过分强调专业化
优势,把职责化整为零,而对“零件”的如何组装整合,却没有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其结果是权力分割化,部门利益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使政府间的缝隙不断扩大,整体效能不断下降。
二是历次机构改革是在原有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的理顺关系,而不是从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和创新管理模式角度理顺关系。现有的行政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体制的弊端是每一级政府都是大而全,职能配置上下一般粗,机构设置上下对口;各行业系统又是封闭运行,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各自为政,权力很难制约。这种集权体制强化了等级制,有利于上下管理的控制,但弱化了权力的制衡关系,忽视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管理差异性,以及决策、执行、监督职能作用的区别。在行政体制中是按照纵向层级、横向专业职能进行事权划分,是传统的过程控制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在行政改革中普遍采用了以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分开的分权体制,决策机关与执行部门实行绩效合同关系,执行部门各自相对独立,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管理,建立追求结果导向的控制模式。虽然我们国情不同,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做法,但是,以决策、执行、监督的不同功能和分权作用,构建上下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有利制约的职权关系,建立适度的分权管理体制,是理顺关系的新思路。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政府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三是以往改革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理顺关系,这种软约束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权限划分与利益分配的必然联系,理顺权力关系,其实质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这项工作仅靠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法治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制定机构编制法,加强机构改革的法制化建设,就成为推进机构改革的基本前提。
三、机构改革的永恒主题是推动政府创新
所谓政府创新就是探索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任务的挑战。政府创新在内涵上主要体现为理论层面上的政府创新,体制层面上的政府创新和技术层面的政府创新。历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政府创新,对建立新型的公共行政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理论创新上,从不断深化认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就是实现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转变、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向社会本位、民本位体制转变。在服务型政府价值理念的指导下,政府的转型是一种必然的目标选择,在近几年的改革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改革价值取向的共识:即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
其次,在体制创新上,它体现为结构和功能上政府创新的主要内容。在前几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中央提出了我国行政体制创新的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题,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行依法行政为重点,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体制。使各级政府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如为规范政府行为,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和行政投资体制改革;为强化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机制,提高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再次,在技术创新上,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可以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其次,这种新的生产力工具的使用将不断改变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而这种从管理工具的创新到管理结构到管理方式的变革,将极大的改变现有政府的管理观念,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实施电子政务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进廉政、勤政建设,使政府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这场由新的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管理方式上的革命将最终改变我们久已习惯的政府管理环境,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世界。电子政务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从本质上来说,电子政务是一场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要把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在政府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提高行政效率,单纯地为降低行政成本而降低行政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水平,真正建立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廉价、高效”的政府。
概括起来,我国五次机构改革的实践,积累了五条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改革的关键;二是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任务;三是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四是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五是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一个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型的公共行政体制正在形成。
第四篇:走出自我攻击的怪圈
走出自我攻击的怪圈
一、自我攻击的定义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攻击行为时有发生。自我攻击是个体以自我生命有机体为代价来寻求自我解脱的情绪发泄方式。自我攻击行为轻则造成身体伤害,重则失去生命,而到达这地步,那就是被称为极端自我攻击。网上资料显示,近些年来(2004—2008年)全国高校极端自我攻击的大学生人数(包括部分因自我攻击而失去生命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发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的学生人数不下25人,有的甚至因极端自我攻击而导致悲剧发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给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极端自我攻击是个体在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行结束生命的行为。
二、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直接原因
发现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直接原因集中在5个方面,依次是学业压力大、就业压力大、适应能力差、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败。
(一)学业压力大
网上数据表明,学业压力大是导致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均比例高达23,8%。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2类大学生极容易因学业压力大而发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甚至走上绝路:一是本身基础好,中途由于沉溺于网吧游戏、淡恋爱而严重耽误了学业,面临退学边缘,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实施极端自我攻击;二是虽然在高中时是班上的尖子生,但到了“精英荟萃”的大学后却因自己与别人差距大而深感自卑,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或学业上得不到及时改进,就轻生厌世,以生命为代价逃避现实。
(二)就业压力大
网上数据表明就业压力是近几年来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主要直接原因。显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从2004年形成第一个就业竞争高峰起,随着就业政策的转轨、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极端自我攻击人数明显增长。特别是由于待业大军的连续积压,形成2005—2006年极端自我攻击人数最高峰。此后,由于全社会的关注,政府不断加大就业政策支持,高校加强教育引导,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明显缓解,极端自我攻击人数明显下降。
(三)适应能力差
通过对2004-2008年以来大一新生(访谈学生亲人、周围同学等)实施极端自我攻击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养尊处优”、缺乏生活磨砺的大一新生(多为独生子女)不能尽快适应大学校园新的人际环境、学习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之学业的要求与家长的厚望、亲人和亲友的期望等综合原因使他们陷入深深的矛盾、迷茫和痛苦之中,倘若遇到更大挫折时,便导致极端自我攻击行为。
(四)情感受挫
在本研究中,因情感受挫而引发极端自我攻击的大学生比例达17.5%。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青春期,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然而身体成熟早于心理成熟,这些“深入爱河”的大学生们很少有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责任感和挫折承受力。他们一旦恋爱受挫,便入深深的失恋痛苦中而不能向拔,“无颜见人”引发极端自我攻击行为,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去殉情。
(五)人际关系失败
部分独生子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父母的“严格保护”下长大,交往面十分狭窄,性格孤僻,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和困难,一到大学阶段,面临着伞新的人际环境,由于个人性格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而被同学们“玲落”的大学生,一旦不能及时融入班集体,极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深感孤独、自卑和无助,一旦得不到及时调适或改变,就很容易发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
三、一般自我攻击的表现
一般自我攻击表现为:
1、自我批评
时常会给自己下消极的判语,就好象惯于责备的父母骑在自己的肩上。过分在意你哪些事情做得不对或不好,而不是哪些事情做得好。在内心对自我产生一种批判感,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对自己抱有强烈的敌意。
2、责怪自己
经常认为自己是错的,并将一切消极的事件归罪到自己身上。
3、自我标识
用“全或无”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如果在某件事上失败了,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不可爱的、或是无能的人。这种抑郁思维模式还包括责备和咒骂自己(例如,没用,无能,软弱,废物,虚伪,无价值,败坏等等。)
4、以偏盖全
判断对人不对事,认为行为表现才是重要的。如果表现不好,则内心会自我证明这个人本身不够好。同时对自己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6、自我憎恨
这是是自我攻击的极端表现。它不仅包含对自我的愤怒,而且包含指向自己的情绪和判断,认为自己败坏、邪恶、或令人厌恶。自我批评的目的是通过惩罚来改善;有见影自我憎恨旨在破坏或根除。
四、如何走出自我攻击
我们大学生都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深层的社会原因,也有直接刺激源,既有外在因素,也有个体内在的心理病变。因此,预防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须从多方面人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内因是根本,因此我们自己应该努力采用种种方法,走出自我攻击的行为。
1、培养自我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
我们的情绪和感情都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因而,只有使自己各方面素质进一步提
高,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提升,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会控制和驾驭情绪,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自我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减少急躁、冲动、焦虑抑郁等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学会自我教育。每当我们产生一种不良情绪时,应该把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当做一次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的过程。调控自己的情绪,通常的步骤有三个,其一,正确认识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即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它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东西,也是成长的契机,是可以控制、转化的,同时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姿态和表情了解自己情绪处于何种状态。其二,根据自身以往经验,查找原因,查明问题发生的根源。其三,自我调节,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由于自我攻击行为的产生是基于对自我的一种不自信,缺乏深度了解,因此,可以经常总结自我,提升对自我的一个认知,从根源上去减少自我攻击的发生。
自我攻击是对自我的一种残害,自我攻击亦是心理不健全的一种表现,希望可以多去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减少自我攻击行为,杜绝极度自我攻击行为的发生。
第五篇:第二十课: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四川文艺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二年级•全一册的第二十课。《心理健康教育》这套教材是根据高中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出发,结合教学情境为主线而编排的。自我中心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本节课是自我意识这一模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的一个侧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辅导,培养其团队协作的意识。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认同自我、悦纳自我。
情感目标: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自觉追求自我完善与超越,进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客观认识自我、认同自我。
2、从认知、情感、能力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从而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成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交织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我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不是专业的心理系学生,所以我力求上课的内容可以迎合当前高一学生的心理需求,力求取材于生,许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而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很多学生都觉得有话可说。并希望学生通过这堂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有利于为高中三年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2、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自我中心,以及认识到自我中心的危害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学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让同学们共同参与进来,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会以自我为中心吗?意识到这种情况你是怎样对待的?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领其他同学提出自己觉得可行的办法,相互交流学习,取得经验。为了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自己应该要努力做到什么?
心灵驿站
分享心灵驿站里面的两个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暂时性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正确的定位自己并通过自己对认知、情感、行为上的改变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或者说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作业。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