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药机构改革如何走出迷途
在不断的争议与机构调整中,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基层食药监管人员故意离职或者调动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之前是得了改革焦虑症,现在几乎又要患上改革狂躁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鹏在调研时,一些基层食药监管人员这样说。食药机构改革将走向何方?很多基层食药机构人员在密切关注这一动向。
对于食药机构改革的两种主要模式――单设食药监局与设综合的市场监管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表示,目前并没有要求大家“一刀切”,没有要求大家都要怎么办。他强调,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调整模式的选择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如何选择
单列还是综合?在食药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地方为这样的问题纠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省级层面,只有天津组建了“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他省份还都是单独组建食药监局。但大部分县选择了成立综合的市场监管局。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在今年2月份透露,全国70%的市和30%的县选择了单列模式,成立了独立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
这个数据一直在变化,在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出现反复。据统计,2014年底,全国95%的市、80%的县设置了独立的食药监局。但到2015年底,独立设置食药监管部门的市减少到82%、县减少到42%。
今年6月份,内蒙古通辽市从综合的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改为设立单独的食药监局后,有些地方也传出要重新单设食药监局。
食药机构到底该怎么调整?关于两种模式的争议还在继续。
谈及两种模式的选择,张德江表示:“如果你们这个县是食品生产大县,食品生产是它的支柱产业,那么不让它设(独立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它也要设,因为它怕出事,一旦出事,产业支柱没有了。有的县没有什么食品加工业,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县城里有几个小餐馆就不错了,因此他们就没有这个紧迫性,几家合在一起搞搞抽查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的情况。目前并没有要求大家‘一刀切’,没有要求大家都要怎么办。”
如果不“一刀切”,“怎么切”依然是一个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注意到,全国排名前500个食品产业大县,单设食药监管机构的仅为48%。而在全国排名前100的药品产业大县中,单设食药监管机构的比例更低。
他认为,在这种现实面前,张德江委员长的话更在于肯定单设的意义。
根据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省、市、县级政府原则上参照国务院整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和机构的模式。
“从这份文件看,统一单设是原则,其他模式是例外。人口和产业都少的欠发达地区,可以考虑综合。”胡颖廉说。
据刘鹏分析,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在这个阶段,基层每天面临大量简单重复的监管任务,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监管面的全覆盖和监管队伍的稳定要比监管专业性的问题更为迫切。
他认为,在选择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本地食药产业的发展和集中程度,以及食药安全风险的特征,进行全面评估之后再加以确立,避免为了改革而改革的现象。
在不断的争议与机构调整中,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基层食药监管人员离职或者调动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无论怎样的监管体系,如果需要发挥作用和实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稳定体制是当前地方食药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刘鹏说。
事权划分待明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位区级食药监管工作人员这样感叹,他所在的市设立了综合的市场监管机构,但加挂了食药监局的牌子。他用“疲于奔命”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文件、报表太多,工作量太大,检查的时候连快检都没有时间做,培训也只能蜻蜓点水。”
大量监管工作转移到基层监管机构,基层监管人员能否胜任?《民生周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采用单设还是综合模式,很多地方都面临这个问题。“在一些大的企业面前,基层所的监管人员有时连门都进不去。”一位县级食药监管人员说。
目前,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有4至5个层级,即国家总局、省级局、设区市局、县级局及乡镇分局。在这么多层级的体系中,每个层级到底该负责哪些工作,却一直不太清晰,尤其是在食品药品地方政府负总责及落实基层监管责任的驱动下,很多基层的县乡机构成了“万能局”。
“在这种体系之下,名义上责任落实到位了,恰恰是上面将所有的监管责任风险转移、转嫁到基层。处于上面层级的监管部门,从理论上而言,工作任务都可以‘虚化’,可以多做,也可以少做,甚至可以不做。至于具体责任,似乎没有与基层‘共担’问题。”江苏南通食药监局副调研员缪宝迎说。
他认为,食品药品监管必须体现层次性,哪个层级做什么?负什么责?应该在顶层设计好,不能够层层下放,也不能越俎代庖。“应该考虑专业技术要求和产品的风险程度。专业要求高、产品风险程度高的,主要由高层级机构承担监管责任,专业性和产品风险相对较低的,监管责任主要落实到基层。”
比如,在药品方面,食药监总局主要负责药物政策的制定与药品研发、注册等阶段的监管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技术层面的汇集、分析、发布等。省级食药监局负责部分药品研发、注册等方面的事务,重点放在药品生产监管方面,尤其是高风险产品的监管。药品流通监管中的批发、连锁企业总部监管等,由设区市局为主承担。县级机构只承担药品零售企业监管。
刘鹏强调,基层要覆盖,顶层要专业。食药安全监管的专业性更多地应当体现在顶层和中间的监管力量上,国家和省级层面的监管力量必须单列,保障专业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水平,而在县级及其以下的监管活动中,更多地需要依靠“人海战术”来执行。在美国,fda的监管专业性也更多的是体现在联邦和州政府一级。因此,解决好食药安全监管工作的中央、地方事权划分问题才是根本。
第二篇:食药工作制度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强化各乡镇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安排、全面部署、有效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统一思想、互通信息、凝聚力量,建立健全齐抓共管、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监管机制,提高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和保障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例会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各乡镇、有关街道负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分管领导和食品药品监督员参加;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通知相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主管负责人参加。
第三条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例会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主持,或由主任委托相关领导主持,每次例会要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记录。
第四条 凡通知参加例会的人员必须按要求参加,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到会时,要向县政府办公室请假,否则将根据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条 会议主要内容
1.参会人员简要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工作措施。
2.根据会议安排传达上级有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政策、文件。
3.座谈讨论有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交流工作经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4.安排部署近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5.由主持人总结会议情况。
第六条 会议结束后,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会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上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阅批。
第七条 各乡镇、有关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应参照本制度建立推行辖区内食品药品监管员、农村食品药品信息员定期例会制度,推进工作落实。
第三篇:食药整改报告
整改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路局:
贵局执法人员于2014年*月*日我单位进行例行检查,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食药责改通[2014]第*号),要求我单位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我单位已将问题逐一改正,现将整改情况作如下汇报:
1.组织工作人员对灶房墙壁、地面、操作台全面清理,对顽固性油渍彻底清理。灶房外加装衣柜,用于工作人员存放私人物品,杜绝私人物品带入灶房。
2.对消毒柜彻底清理,启用消毒柜对餐饮具消毒登记。
3.建立健全采购台账制度,杜绝销售票据随意存放。
4对冷冻设备全面除霜,制定制度每日检查制冷设备,每日除霜,禁止有色塑料袋盛放食品。
5.立即进行量化管理等级评定工作。
6.留样样品确保大于100克。
以上为我单位进行的整改。欢迎贵局继续对我单位监督检查,我们一定积极配合,规范自身行为,努力为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
2014年*月*日
整改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路局:
贵局执法人员于2014年3月17日我单位进行检查,指出我单位几点需要整改的地方,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食药责改通[2014]第**号),我单位十分重视,整改如下:
1.组织工作人员对灶房墙壁、地面、操作台进行清理,每天对油渍专门清理。灶房外加装衣柜,用于工作人员存放私人物品,杜绝私人物品带入灶房。
2.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健全采购台账制度。
3.对冷冻设备全面除霜,清除油腻,每日除霜,清洁。使用食品专用袋盛放食品。
4.每餐各样食品留样确保大于100克,保存大于48小时,并做好登记。
5.对餐饮服务许可证进行分级管理等级评定。
以上为我单位进行的整改。欢迎贵局继续对我单位监督检查,我们会加强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
2014年*月*日
第四篇:食药调研报告
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现状及思考
作者 : 发布时间:2008-08-07
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一直是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最基层、最前线、最直接面对农村的是乡镇一级政府,乡镇一级政府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就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的途径略抒管见。
当前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现状积极的一面表现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落实比较到位、能够协调各部门积极开展整治、相关宣传不断深入。为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许多县、市开始探索,在乡镇政府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监管站或协管站。大多数乡镇政府能够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在重大节日或重要时期,协调本乡镇公安、工商、教育、卫生院等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有的乡镇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定期进行督查,并做好记录,建立档案。有的乡镇加强农家宴监管,实行备案管理,并能结合送法下乡活动,走村入户,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乡级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乡镇与乡镇之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得不平衡,部分乡镇领导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工作停留于走过场,应付检查、考核。虽然组建了机构,设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但是没有开展实际工作。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强化政府责任。一个乡镇的领导意识决定了这个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的好坏。有的乡镇领导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食品药品安全出不了什么大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是“一票否决”,达标就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职能部门的事,应付就行。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责任,除了要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还要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职务的升迁挂钩。
加强机构建设。设立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目的是从机构上保证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开展。加强机构建设,除了要解决形态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功能建设,真正发挥其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平台作用。对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的建设,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有资源共享、联创共建的认识,要从硬件上、软件上、业务上加强指导、帮扶。各级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问题。编制部门要给予机构编制上的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刚刚起步,成熟的方法和经验还很少,乡镇政府往往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涉及的法律繁多,专业技术性强,乡镇政府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部门职能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找准工作定位。乡级政府虽然没有行政执法权,但有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行使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行政工作的职权。笔者认为,乡级政府对食品药品单位虽然不能实施行政许可、强制、处罚等行政执法行为,但可以实施如督促、检查、宣传、教育等日常管理行为。(舒 波)
第五篇:食药同源演讲稿
食药同源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来自11级烹饪与营养教育(1)班,我叫张敏,很荣幸与著名影星张敏同名同姓,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食药同源。
说到药,我很怕!自从上次因一次强烈的过敏反应,差点让我再也吃不到鸡腿了。于是就定下“能吃药绝不打针,能扛着绝不吃药”的原则。可是对于饮食我可是打心眼里喜欢。对俩者态度可用一个天一个地来形容。
后来我才发现,我以前的观点是错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明确指出饮食文化概论四大原则其中就有食医合一和饮食养生俩大原则。由于饮食获取营养和医病双重功能的相互借助和影响,中国历史上饮食著述便与农学、医药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或是其间其后汗牛充栋的相关著作,莫不如此。
食药同源,是的。历史上“本草”书中的药物,几乎多是人们正在吃(或曾经吃过)的食物;而而凡是被人们作为(或曾作为)食物的原料,又无一不被本草家视为药物。很惊讶吧,反正我挺高兴的,因为以后我生病可以只吃相关食物不用再吃那苦苦的药了!
梦想永远是美好的,现实也是残酷的。食物也同药物一样有一定的偏性。由由于饮食失调引起的疾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欧美国家很多学者大声疾呼:“不要用自己的牙齿为自己挖掘坟墓”。
食药虽同源,但也有差别。大家听说过饮食养生,没听过饮食治病吧。饮食可以给人以滋补养生,其总体给人感觉较为平和。在座的有很多人一生病就会去买药吃吧。那为什么生病不用饮食来治病,反而第一时间想到药呢?因为药的疗效更加明显吧。其实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有时并不是吃药就能好的。有有位资深老教授做客北京频道,曾说他的一个女学生的母亲患了比较严重的病。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而且身体也每况愈下。着急的女学生便与医生协商“食疗”。一边食疗,一边吃药。别说,半年过去了,效果很明显。这样持续下去,根治也不是神话。
由此可见,食药本同源,二者相合一。才是我们现代人应有的养生方式。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