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机构改革之浅见
论文提纲
一、对建国以来七次机构改革的简单回顾
二、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导
三、机构改革的动向及趋势
(一)推进以审批改革为基础的政府规制改革
(二)政府组织体系调整重在加强监管
(三)加强行政法规的建设,实现依法行政
(四)由政府主体理念到人大主体理念,重视人大的监督作用
【摘要】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政府机构改革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成败得失。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我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总结过去经验,指导政府机构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对政府机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政府机构改革之浅见
【摘要】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政府机构改革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成败得失。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我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总结过去经验,指导政府机构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对政府机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政府职能 机构改革 体制改革
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报告在第五部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五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可以说是明确提出了我国第八次机构改革的目标。与十五大关于机构改革的论述比较,这次关于机构改革的提法、目标都明显深化了,是站在第七次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的需要,党中央作出的科学决策。我们发现,政府机构改革一次又一次的进行,但每次都少不了“精简”的字眼,这不能不让我们考虑政府机构的数量与政府的大与小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到底要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即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是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粗浅的分析和说明,使机构的改革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对建国以来七次机构改革的简单回顾
(一)1952-1953年,第一次机构改革。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从1953年起要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计划中的大型建设项目,而地方政府缺乏组织管理能力。故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与此相适应,政务院的部门由1949年的35个增加到42个,机构数净增加20%,其中经济部门增加到22个,这是一个较小的膨胀。1954年,国务院成立,机构增加到64个,其中部委机构35个,直属机构20个,办公机构8个,一个秘书厅。与1953年相比,净增24个,增幅为57%。经济管理部门也增加到35个,增长66%,这是一次较大的膨胀。1955年到1956年,由于社会主义改革进入高潮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国务院扩充机构,其中部委机构48个,直属机构24个,办公机构8个和秘书厅一个。这样到第二次机构改革前期,国务院机构总数为81个。
(二)1958-1959年,第二次机构改革。这时“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趋向单一化,国家直接计划的领域增多,同时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体制中集权过多,统得过死,国家机构臃肿庞大,办事效率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逐渐突出出来。同时,机构的膨胀照常中央高度集权,地方失去了自主权,要求放权。于是,从1958年开始,中央开始对机构进行精简合并。总共撤消了9个部委,10个直接机构及两个办公室,共计21个部门。这样,到1959年底,国务院共设60个工作部门。
(三)1960-1965年,第三次改革。1959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央宏观调控失控,为了收回下放权力,中央重新强调集中统一,到1965年底,国务院已有了79个部门,成为建国以后第二次高峰。其中经济部门的变化最大,数目由36个增加到53个,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进行了干部的精简运动,共精简干部81万人。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到1970年,权力大下放,国务
院机构32个,但实际上19个。1971-1975年,国务院在改革中恢复,机构增加到52个。其中恢复建立部委机构29个,直属机构19个,办公机构4个。1978年,国务院增加机构到76个,其中部委机构37个,直属机构32个,办公机构7个。1979-1981年底,由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被撤并的机构被恢复,又增设了新的机构。到1981年底,国务院机构大膨胀,达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高峰。
(四)1982年,第四次机构改革。与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将国务院机构减到了61个。1983-1984年,又增加到65个。1985-1986年底,继续膨胀,机构达到72个。其中部委机构45个,直属机构22个,办事机构4个和国务院办公厅1个。
(五)1988年,第五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和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将机构精简到65个。与前一次相比,这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1989-1993年,机构再次膨胀,达到86个。
(六)1993年,第六次机构改革。机构减为59个。这次机构改革主要是要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
(七)1998年,第七次机构改革。是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历时五年。国务院部委机构由40个减少到29个,机关干部编制减少近一半。在1998年完成了国务院各部门的机构改革工作后,1999-2002年间进行了中央部门的机构改革以及省、市、县、乡级的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等。根据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从1998年到2002年10月的5年间,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编制共精简115万名,市县乡在机构改革中清退超编人员约43万人。省级政府机构设置平均由55个减少到40个,市地级政府机构平均由45个减少到35个,县级政府机构由平均28个减少到18个。在人员编制方面,党中央和省级党委各部门精简20%,国务院各部门精简47.5%,省级政府精简48.2%市县乡各级党政群机关精简19.4%。
通观这七次改革,特别是80年代以后的几次改革,大体与政府换届同步。政府不停地进行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因此形成了世界现代史上独特的国家现象:机构改革几乎成为了每一届中国政府催生的动因之一和首要任务,并随之形成了“减而复胖,消而复肿”的怪圈,而且机构改革基本上是政策调整而非制度创新。“精简、统一、效能”一直是机构改革的指导原则,因而也给人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机构膨胀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把不该管的都管了,并且由于机关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心理,办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因此机构改革就是要减部门减人员。
按照帕金森定律:行政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而为了安置这些人员,机构的膨胀也就成了政府机构的可怕顽症。既膨胀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就牵扯到了政府的大与小的问题。自80年代初至今,关于大政府与小政府之争一直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争论仍然余音未了。“小政府” 这一说法可以追溯到斯密的“守夜人”理论,既管的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政府管的少了,机构和人员自然就少了。反之,就是“大政府”了。实际上,政府的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按照国际公认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三个,其一是政府预算占GDP的比例。现今美国是35%,发达国家一般是40%以上,我国是20%左右;其二是政府就业占整个社会劳动力 的比例,发达国家为15%—20%,美国15%左右,我国只6%左右;其三是公务员或政府支薪人员与人口的比例,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口中财政支薪人员大都在60个左右,我国是28个左右。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政府规模巨大显然有其原因,这也是其新公共管理主义运动提倡要“重塑政府”,要求减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效率,建立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新的政府与社会关系运行模式的原因。美国信奉凯恩思主义50年,福利国家实行了50年,政府的膨胀是在所难免的。里根政府从80年代开始,信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来了一个180º的大转弯。里根说:“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政府就是问题本身。”因而大力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一直到克林顿政府都是要求缩减政府规模,要把管事太多,花费太多的大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小政府。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政府显然是“弱小”的,但为什么仍要进行机构精简的改革呢?
显然,“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不符合政府理性规模的要求。机构的数量与政府的大与小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机构改革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在结构性的不合理:一是传统的管理体制使机构设置结构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并由此导致了公务人员的部门分布不合理;二是在层级分配上,地方政府人员比例过大;三是部门内部后勤服务人员比例过大,而行政决策执行人员过少;四是公务人员总体文化和管理素质偏低,造成了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五是目前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切趋向“行政职位”看齐的管理方式,一切单位和公务人员比照行政单位的行政级别进行相应的福利分配,造成了一切趋向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和“官本位”;六是传统管理体制形成的福利“单位化”和社会服务的“单位化”,造成我国有限的政府公共消费更多地用于人员福利工资消费和资源配置的“单位化”,人员福利消费和资源配置的“单位化”造成了公共支出的低效率。
因此我们要进行机构改革,并不是因为政府太大的缘故,政府的“大”与“小”没有绝对可划分的界限,机构改革所要做的就是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调整其结构,把政府不该管的,不是政府的职能的放出去,就是人们习惯上常说的“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把政府应该管的承担起来,让政府及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职能各归其位。
二、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导 综合审视七次机构改革,我们发现指导机构改革的理念是不同的。改革开放前的三次机构改革,基本以“分权—放权,提高效率”为主导。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早在1986年5月国务院确定辽宁丹东、广东江门等16个中等城市为“中国第一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时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概念。1988年的第五次机构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 的主导理念。这可以说是对机构改革本质的科学认识。职能是机构设置的依据,机构是职能的载体。一方面,政府机构的增减是以政府职能的调整为前提和基础的;另一方面,机构改革是实现职能转变的组织保证。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政府内部协调运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推动机构改革顺利展开。但是,对于转变政府职能而言,认识是不足的,力度上是不够的。事实上,仍然满足于机构编制的精简,在相当程度上只是权力在上下级之间、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放放收收,政府的全能角色并没有根本改变。机构撤了,微观管理的职能还在,机构还会重建,人员减少了还会增加。所以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不是要单纯的简化政府职能。由于现代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政府职能也成
扩张的趋势,一方面,政府在主观上希望做一个称职的政府,希望把政府应当做的事情做的尽善尽美,如果工作存在着问题和不足,那么政府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就是通过扩大机构,增设部门和增加人员来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这也是政府机构规模的主观动因。另一方面,社会对政府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任何时候的政府所为都不是太好了,而总是太不足了;而且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过程,在它的每一个前进的步伐中都会对政府提出许许多多的要求。这也是政府规模膨胀的客观原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机构的膨胀是合理的,是和职能相适应的。即使人们通过强制机构改革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大大缩小了政府规模,其政策效果也极不可靠,很容易进入精简——膨胀的怪圈。
由于政府职能界定不清,而导致了政府机构非科学的不合理的膨胀。这就要求在实践的不断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政府职能的认识,建立与职能相称的机构,限制政府规模不合理的膨胀。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1、应该倡导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坚持以社会为本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政治的实践中培育社会自主运行的健全机制,扩大社会自治的范围,即使存在着对社会的控制和干预也是从属于服务的目的。服务型政府也有着自己的政府职能,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着随时根据社会的要求改革自我的积极性。一旦一项职能不再存在,它就会中止这项职能,与这项职能相伴的机构也会被撤消,不是继续存在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和负担。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管理型政府因僵化和被动变革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政府机构膨胀。
2、要树立“强政府”的理念。所谓“强政府”,就是在一定的“政府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发动经济增长和减缓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压力,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主要是经济赶超和跳跃发展时期)以较高的“政府质量”,克服或约束政府机体的种种弊端,使之最大限度和最大效率地服务于经济增长。在现阶段中国具有整体发展水平低下,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等国情特征,人们有理由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强政府”仍然是中国继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
三、机构改革的动向及趋势
政治体制的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机构改革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我国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机构改革也必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既是1998 年政府机构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十六大召开以后的第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进传统政府职能的变化,从实质上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较大的机构改革逐步体现对传统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职能的变革要求,根本目的是要改变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由此主导的政府与企业部门、与事业部门、与社会的关系。1998 年机构改革基本上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机构设置的格局和模式,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脱计”阶段。2002 年启动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标志着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机构设置的格局和模式将逐步形成。与前几次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相比较,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建立新的行政体制;
2、明确政府职能;
3、健全政府权力运行机制,强化监管职能;
4、突出了体制的创新。可以看出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心不再是机构撤并,而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的改革观念早已从单纯机构数量的增减,机构工作人员的压缩转变到机构创新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上来。精简过后,机构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使机构与职能相适应,也就是“强身”的问题。以此为指导,并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和行政改革的实际状况,来确定机构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具体说来,还应该朝着以下几个目标去努力:
(一)推进以审批改革为基础的政府规制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而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要在审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规制改革。中国加入WTO,就需要按照WTO 的要求来进行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规制改革的推进在总体上应当继续朝着放松规制的方向发展。经济规制改革的重点是要撤销和废除现行大量的审批项目和环节。社会规制改革则要在坚持必要的最小限度原则的基础上创造宽松的社会规制环境。政府规制改革要逐步实现规制方法的合理化,规制内容的简明化,规制过程的公开化,规制手续的迅速化,从而最终实现与国际规制的基本准则保持一致。
政府规制改革的推进要侧重于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进入规制的改革。在这一方面,要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对现行各种进入规制进行放松、调整、撤消和废除。特别要努力排除那些阻碍国外企业和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限制。要对涉及进入领域的供需规制、设备规制和费用规制等进行全面调整。二是许可认可等制度的改革。要取消大量不必要的许可认可项目和环节,由采用许认可制度向采用申请申报制度转变。对于必要的许认可项目,要实现审查标准的明确化、具体化和数值化,尽量减少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限。申请申报制度要坚持尊重企业的自主性原则,逐渐将事前申请申报制改为事后申请申报制。对于许认可项目和事前申请申报的批准和处理要坚持尽可能减少行政相对人负担的原则。批准和处理的时间要尽可能缩短。申请手续逐渐向简明化、电子化、无纸化和网络化发展。三是资格制度的改革。对于涉及资格条件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资格制度要从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自主性的立场出发进行调整。要逐步放宽资格认证方面不必要的限制。四是标准检查制度的改革。在涉及行业及生产标准和规格等方面,要尽可能减少政府的直接规制,尽量采用民间自主检查制度。要逐渐鼓励行业协会和公益法人等积极建立自主确认、自主保安和自主检查制度。同时,要积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利用相互承认制度,努力实现各种标准和规格能与国际规范的要求相一致。五是新设规制的审查。对于新设规制必须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新设规制实施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审查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新设规制要附加规制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并符合听证程序和其他决策程序及审查程序的要求。
推进政府规制改革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和反腐败的需要。腐败最根本的就是公共权力的扭曲,是公权力的异化,并在以公权力的异化方式运行过程中谋取私利或是集团利益、部门利益、单位利益,牟取额外的收入和资源。谈腐败,一定不要忘记权力平衡。当政府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力失去了平衡,政府权力的性质发生了扭曲,政府权力行使的方式脱出了法律的轨道,公民的权力处于一个毫无抵抗、毫无保障的状况的时候,这个腐败就是最严重的腐败了。
(二)政府组织体系调整重在加强监管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要调整归并业务相近的机构、联系密切的机构或因分工过细导致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的机构。进一步减少政府组成部门,加大社会管理和政务管理部门的改革力度。重点调整和改善机关人员结构,着力充实和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和基层一线的执法力量。明确界定和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分工。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办理的,明确主办协办关系。将分散到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相对集中于本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中央)或本级政府及其综合部门(地方),增强
政府整体运作功能,形成精干的政府组成部门与专业化的执行机构并存,分工合作、协调有效的政府组织体系。同时要加强中央监管,避免多头为政,机构改革的调整趋势是逐步实现统一监管。要通过进一步精简机构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三)加强行政法规的建设,实现依法行政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机构改革,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重视组织法的作用,没有实行依法定机构,依法定编制。历届政府机构改革与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政府机构设置不依法进行的结果是严重损害法律的尊严。《国务院组织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大批准。其中没有提到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1998 年机构改革将这两个部门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而《国务院组织法》也不做修改。
按照十六大要求,今后必须逐步实现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的法定化。做到行政机构及内设部门的设立、撤并,机构职能的确定及人员编制的增减均依法定程序进行。
展望过渡期的政府改革,关键是要坚持依宪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要将政府行为和执政党的执政行为逐渐纳入法治化轨道。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急需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实现执政党的执政行为的法定化。要实现政府行政体制的转变,必须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如果违反宪法和法律,应当有相应的司法救济途径加以解决。
(四)由政府主体理念到人大主体理念,重视人大的监督作用。政府机构改革,始终由政府这支看的见的手在进行探索,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又是改革的客体。所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在其整体目标设计和推进力度上,都显得要沉重、艰巨的多。政府机构改革缺乏人大有效的预算监督。政府机构改革要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内驱力,同时,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最多的行政预算、最高的行政权力和最大的行政机构,而财政预算是政府的生命。因此,政府的这种自我膨胀趋势可以概括为“预算最大化”趋势。在历次机构改革过程中,政府往往没有充分重视人大所享有的预算表决和预算监督的权力,而是让人大仅仅履行一种形式上的法律程序,视之为“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虽然我国宪法和法律对人大的预算监督已经有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预算监督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法的规定仍然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仍待于加强。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机构改革中,人大要成为改革的主体,使机构改革引入人大的重要议事日程,使之纳入经常化、法制化的轨道。人大要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并且全程跟踪监督,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同时还要赋予人大对政府改革方案的否决权,这样才能确立人大的改革主体地位,从而使改革获得根本的推动力,最终保证改革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十六大报告辅导文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刘智峰.第七次革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国庆.中国政府改革的“两难抉择”极其应对理路[J].公共行政,2002,(1)[4]竹立家.政府的大与小[J].中国行政管理,2003,(11)
[5]张雅林.适度政府规模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选择[J],公共行政,2001,(4)[6]张康之.政府规模
[7]黄仁宗.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怪圈”的成因[J].公共行政,2002,(1)
[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杜建钢.政府机构改革展望[J].决策咨询,2003,(4)
[10]周维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念创新[J].公共行政,2002,(4)
第二篇:六次政府机构改革
1982年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1988年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1993年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998年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的有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中共中央各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及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
2003年
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特别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协调的要求。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改革调整为28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
根据方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以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以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2008年
2008年3月12日,在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公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调整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较目前减少1个。
第三篇: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中国政府6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机构进行了六次较大的调整:一是1982年,改革内容主要是干部队伍年轻化、大幅度撤并经济管理部门,并将条件成熟的单位改建为经济实体组织的政府机构改革;二是1988年,主要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三定”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三是1993年,主要是政企分开为中心的政府机构改革,以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四是1998年,以中央政府人员、机构减半为目标;五是2003年,主要以职能划分清晰为改革目标;六是2008年以大部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为主要目标,这个阶段的政府机构改革十分艰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公共财政模式,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与公共产品。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1988年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1993年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998年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的有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中共中央各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及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
2003年
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特别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协调的要求。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改革调整为28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
根据方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以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以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2008年
2008年3月12日,在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公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调整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较目前减少1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所谓大部门体制,或叫“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是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它可以化解政府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及权限冲突,有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提高政策执行效能;也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目前,国务院组成部门为28个。
1982年以来的这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当然也有一些教训。最大的教训在于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的政府机构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导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的,以全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全面履行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为基本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03年以前的改革开放时期,政府既创造环境,又在直接创造财富;新的时代发展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是,“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1951~1953年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1954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4~1956年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1959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6~1959年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19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务院设39个部委,2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机构总数达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1960~1965年
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
一是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两次比较集中的干部精简运动。第一次是1960年7月至1961年9月,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机关。这次干部精简以事业单位为重点,对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同时进行精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机构方面,中央各部门司局级机关减少15%,事业单位减少26%;行政机关精简1.6万余人,事业单位精简6.5万余人。第二次精简从1962年2月至1964年,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中央国家机关在1961年精简的基础上,又精简了1万人。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二是中央收回五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1966~1975年
“文革”中,政府机构发生非正常的大变动。1970年,国务院的79个部门撤销合并为32个,其中13个还由部队管理,达到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机构数的最低点。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并对各领域进行整顿,与之相适应,国务院工作部门恢复到52个。1976~1981年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鉴于当时经济上已处于崩溃,故沿用并发展了五十年代后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到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1982年机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此相适应,从1982年开始,首先从国务院做起,自上而下地展开各级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历时3年之久,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
建设和完善各级机关的改革。这次改革不仅以精兵简政为原则,而且注意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对政府机构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使机构调整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利条件,较大幅度地撤并了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改革成了经济组织。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在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决定,从国务院各部门首先做起进行机构改革,限期完成。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根据国务院部署,第一批先行一步的有12个单位: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粮食部、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化学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以后,其他部门陆续确定了方案,付诸实施。
这次改革,在领导班子方面,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从50~60个减为30~40个;直辖市政府机构稍多于省政府工作部门;城市政府机构从50~60个减为45个左右;行署办事机构从40个左右减为30个左右,县政府部门从40多个减为25个左右;在人员编制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人员从18万人减为12万余人。市县机关工作人员约减20%;地区机关精简幅度更大一些。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有所下降,部委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局级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
这次改革历时三年,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努力。通过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对于行政管理没有提出全面变革的要求,所以政府机构和人员都没有真正减下来。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在1982年机构改革后,由于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原因,政府机构不久又呈膨胀趋势。因此国务院决定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88年初制定,同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是一次弱化专业经济部门分钱、分物、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以达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转向行业管理目的的改革。此次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再加上治理、整顿工作的需要,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撤消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消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撤消国家物资局,组建物资部;撤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建建设部;撤消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消水利电力部,组建水利部;撤消隶属于原国家经委的国家计量局和国家标准局以及原国家经委质量局,设立国家技术监督局。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地质矿产部、建设部、能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邮电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商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物资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但是,由于经济过热,这次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了。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这次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这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性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机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如机械电子部合并本来是1988年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3年改革时又被拆成两个部——机械部和电子部;能源部本来是在1988年撤消了三个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撤消能源部,设立了电力部和煤炭部。给人的印象是,目的与目标背道而驰。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1993年实行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的这种做法,是统筹党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方式之一。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这一方案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地质矿产部、建设部、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加上直属机构、办事机构18个,共59个,比原有的86个减少27个,人员减少20%。其中撤销能源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物资部等7个部,新组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国内贸易部,更名1个(对外经济贸易部),保留34个部、委、行、署。改革后的综合经济部门中保留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专业经济部门的改革分为三类:改为经济实体的有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后,分别组建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改为行业总会的有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这两部撤销后,分别组建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保留或新设置的行政部门包括: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撤销能源部,分别组建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撤销机械电子工业部,分别组建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撤销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
1993年4月19日,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土地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民用航空总局、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包括: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包括: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专利局和国家行政学院)。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4~1997年
1994年,继续推进并力求尽早完成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重点是转政府职能,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围的职能切实还给企业;二是把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职能转移给市场;三是把经济活动中社会服务性和相当一部分监督性职能转交给市场中介组织。
到1994年底,中国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2600多万从业人员。
1995年,机构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抓好省级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市地县乡的改革,制定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方案和主要措施,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是机构改革工作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原则是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目标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是搞好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省级机构改革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搞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市地县乡的改革,要认真做到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997年,随着1月国家电力公司的组建成立,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其他专业经济部门也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或改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或改为行业管理组织,将原有的政府管理职能转移给政府综合部门负责。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这样,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众多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可以说是资源配置的载体,是落实经济计划的依托。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类部门的存在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就是取消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二道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包括: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邮电部、劳动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将原国防科工委管理国防工业的职能、国家计委国防司的职能以及各军工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统归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管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为了加强国务院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为国务院高层次的议事机构,总理兼主任,有关部长任成员,不再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
新组建的有4个部、委: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更名的有3个部、委: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科学技术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
保留的有22个部、委、行、署:外交部、国防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包括国家政务部门12个:外交部、国防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司法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审计署;宏观调控部门4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8个: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5个: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党中央各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及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名。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3月6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启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比如,建立国资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银监会,建立监管体制;组建商务部,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国家直属机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与安全生产监管。
第四篇: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1.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3.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4.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
5.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采取渐进式。
1.1982年改革:a.提出干部的四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b.实行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宪法。
2.1988年改革:a.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b.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的原则。
3.1993年改革:a.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b.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c.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
4.1998年改革:仍是过渡性方案 ▲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国务院的组织体制:
(1)国务院组成人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2)任期: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
(4)会议制度:国务院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办公会议制度。
注: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3.国务院行政机构:
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注:
(1)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2)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会议。
(3)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a.省、地级市设秘书长。秘书长是领导职务;b.乡镇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
2.任期:省、市、县(区):五年;乡镇:三年;正副行政首长均由人大选举产生。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省长、市长、镇长负责制。
4.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与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关系:
a.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要由本级政府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b.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
c.实行省级政府垂直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5.派出机构:其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但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并在管理效力上与派出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相同。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我国公务员的定义: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人员)
2.制度: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后制定的近40个单项法规
3.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第一阶段.1984-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第二阶段.1993-96年:在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
注:
(1)1982-86年,草拟《国家工作人员法》后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2)1986-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上,分别将建立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从事制度改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范围与公务员的义务权利
1.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对象: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从事党群工作的人员
2.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家局+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注:凡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不实行企业、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3.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党的机关、一些群众组织
4.不属于实施范围的单位: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新华通讯社)、学会、协会、其他培训机构
5.国家公务员义务共八项: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克已奉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6.国家公务员权利共八项: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照规定辞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1.录用的前提条件:a.职位出现空缺;b.根据空缺职位确定资格条件
2.录用的职务范围: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全是非领导职务)
注:从政府机关以外选拔人员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不属录用的范围。
3.录用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
4.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程序:七个步骤——发布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考试;录用体检;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试用;培训
▲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
1.原则:客观公正的原则;民主公开的原则;注重实绩的原则;依法考核的原则
2.内容:德、勤、能、绩
3.标准:划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
4.方法:平时考核+考核
5.程序:准备、进行考核、反馈与运用考核的结果
6.考核结果的使用:a.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或连续五年称职以上的,在本职务级别内晋升一级;b.连续二年优秀或连续三年称职以上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
7.有关规定:
a.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不得被评优秀
b.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不称职或不确定等次
c.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当年:不称职
d.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当年:不称职;第二、第三年: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国家公务员奖励制度
1.原则:a.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为主的原则;b.公平合理,奖不虚施的原则;c.奖励及时、注重时效的原则
2.种类: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3.程序:评定、审批、实施
4.权限:
嘉奖、记三等功:县级以上政府批准
二等功:地级以上政府批准
一等功:省、直辖市以上
荣誉称号:国务院
▲国家公务员纪律与行政处分制度
1.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五篇:对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几点浅见
县级公安机关是维护地方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的直接责任主体,其主要功能应定位为实战单位,而现在大部分县级公安局均显现出机关化倾向比较突出的情况,内设机构繁多,部门分工过细,警种职能单一,在运行中暴露出头重脚轻,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各自为政,多头管理,推诿扯皮,效率不高,机构臃肿等一系列问题,现有机构设置离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必须深化改革,精简机构,提高效能,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笔者试图从目前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机构改革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以及在机构改革中应把握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谈几点浅显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县级公安机关一直遵循“上下对口”的惯例来设置内设机构及专业大队,普遍设立办公室(指挥中心)、政工、装财、警务督察、法制、宣传、出入境管理、信息通讯、控申、户政、纪委、监察、审计等10余个科室和国保、经侦、治安、巡特警、刑侦、网监、交警等诸多专业警种,内设科室及专业警种占单位机构总数的近一半甚至一半以上,警力也占到总警力的一半以上。因为内设机构设置过多,造成指挥人员多,机关人员多,使本来就有限的警力资源受到削弱。加之实战部门的机关化倾向明显,严重制约县级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警务运行不够科学
目前,县级公安机关综合部门业务繁杂、实战部门职能弱化、基层派出所疲于应付的现象普遍存在。综合部门主要职能是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深入一线进行调研,为实战部门提供服务和保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由于各种会议、考核评比等名目繁多,综合部门业务比较繁杂,忙于应付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还经常抽调参加各项统一行动、夜晚巡逻等,很少有时间与精力深入基层搞调研。结果是内设机构履行职责情况一般,机关民警虽然很忙,但真正为基层服务却不够,能经常到基层指导工作的少之又少。刑侦、经侦、治安等实战部门工作重点本应在打击违法犯罪、加强治安防范上,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类临时性突击工作任务过多过频的影响,很难集中精力履行主要职能。派出所警力应付面上治安案件、中心工作已很吃力,又不得不从事大量的非警务活动,基本上无暇顾及社会面的动态防控。
(三)多数民警不愿到基层派出所工作
当前基层派出所执法环境较差、工作任务繁重、思想压力大、待遇不高、不容易出成绩等多种因素,致使多数民警不愿到派出所工作。据了解,仅有20%左右的民警认为自己的理想岗位是“派出所”,70%左右的民警希望到业务警种工作。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公安保卫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基层派出所更是承受着“千线一针”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派出所的工作仅大项就达一、二十项,分解为小项指标则达近百个,还不包括各种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等临时性指标任务。大量的非警务活动,大量交叉重叠的法律文书、统计报表、资料台账,大量不讲实效的会议、文件、考核评比检查活动,让派出所民警难以重负,苦不堪言。
二、推进机构改革遇到的主要困难
(一)缺乏改革的勇气
既然是伤筋动骨的改革,就必然会有阵痛。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减机构,中层领导有想法;减机关人员数量,民警有想法;改革在一定意义上是得罪人的事,组织改革的领导者有想法。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处可见,比如,机构整合后如何保障民警的职级待遇,如何确保改革中队伍的稳定,如何解决因机构改革、职级减少而带来的人员调整等等。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无现成的模式可套,无现成的经验借鉴,所以有的地方在推行机构改革中放不下思想包袱,下不了决心,缺乏改革的勇气。
(二)缺乏改革的动力
个别地方和领导干部认为,现行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是经过公安工作的长期实践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能够满足目前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认为改革是“瞎折腾”,缺乏改革的动力。之所以动力不足,是由于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墨守成规,没能把握住现实社会的治安特点,没能把握住人民群众的治安需求,没能把握住公安工作的发展规律,不能把公安工作放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群众需要的大前提、大环境下来超前谋划。当今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形态,社会流动性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点,传统治安手段已不能适应动态社会的治安要求;人民群众已从过去对吃穿住等生理需求的关注,逐渐转变为对安全需求的极大关注,主要表现在:政治安全需求、公共安全需求、生命财产安全需求等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警务理念由被动打击型向主动防范型转变、机构设置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作重心由机关向基层基础转变、内部管理由粗放模糊向科学公正转变。
(三)缺乏改革的办法
部分县级公安机关缺乏对机构改革工作的深入研究和理性思
考,缺乏对当地公安工作和队伍现状的全面了解,面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束手无策,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有的对上级精神吃得不透,对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把握不准,一味地纠缠于机构升格、人员职级待遇等方面,过多地强调外部环境、政策倾斜、客观制约因素,内部挖潜不够,结合实际不够,存在重机构、轻机制的现象。由于在规范机构设置上办法不多,推进缓慢,在机制的建立上更是无从着力。
三、推进机构改革中应把握的问题
公安部出台《关于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实现县级公安机关警力作用的最大化和县级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发挥的最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对新时期新阶段公安机关的必然要求;第二,实现最大化、最优化,必须解决机构设置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杂乱型向规范型转变。在规范机构设置、规范职能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确保县级公安机关更好更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公安工作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在推进机构改革的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发挥好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一是发挥好县级公安机关的积极性。县级公安机关对本地的社会治安情况、公安队伍情况最熟悉,对原有的警务运行机制的弊端最清楚,对改革的着力点最明白。县级公安机关对于改革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得失。在推进机构改革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充分发挥县级公安机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充分尊重县级公安机关的意见,相信县级公安机关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一条正确的改革路子。县级公安机关也要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改革者的重任,着眼于大局,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更好地推动公安工作,认真谋划、强力推动本单位的机构改革工作。
二是发挥好党委、政府领导的积极性。公安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建立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确保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维护一方平安、发展一方经济、构建一方和谐职能作用的必然趋势。然而,推进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不能只是公安机关的事,不能只是公安机关内部的调整与改革,而是保证一个地方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方面,应该纳入党委、政府的决策框架,党委、政府也应当成为推进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建立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的领导者、指挥者、保障者。县级公安机关要把开展机构改革的目标和意义向党委、政府汇报清楚,最大限度地争取领导。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指挥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第二,争取在机构编制问题上给予支持;第三,争取在统一机构规格上给予支持。
三是发挥好上级公安机关的积极性。上级公安机关是改革工作的指导者,要加强调查研究,尽力帮助下级公安机关及时化解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上级公安机关不能借口机构设置上下对应对口,而干涉县级公安机关在规定范围内的选设机构设置。
(二)要注重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贯彻公安部《关于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公安部《指导意见》是在深入调研论证基础上出台的,是指导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纲领性文件。但《指导意见》是针对全国公安机关而言的,而全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公安工作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因此,在具体执行《指导意见》时,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于《指导意见》中有明确规定的,要按规定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于规定不明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但是,无论机构如何设置,人员如何整合,公安机关所承担的法定职责不能改变。
二是机构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规范机构设置只是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改革的终极目标。建立良好的机制、发挥最佳的效能,才是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目的所在。在推进机构改革中,要坚持机构改革与机制创新并重,坚决纠正那种只重机构设置而轻机制建立的情况。既要按照公安部、省厅和市局要求完成机构改革的任务,又要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使各项警务运行机制在推进公安工作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全面推进与典型引路相结合。今年,要在全省县级公安机关全面推进机构改革。为了在全面实施改革中创造典型经验和提供有益借鉴,各地都要认真选择好试点单位,及时总结试点单位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不足,同时注意发现、培育、推广新的典型和好的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全面、深入、健康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