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农村党员素质及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19: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前农村党员素质及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前农村党员素质及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当前农村党员素质及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农村党员素质及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区辖东风乡、龙泉镇、马投涧乡三个乡镇党委和太行小区、文明大道、文昌、中州、田村、彰武六个街道党工委,126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770名。其中,农村党员4578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近年来,能够长期坚持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已接受过集中教育培训的农村党员达2476人,占全部农村党员的54%。其中,已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农民党员有1236人,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142人。从整体上看,受训党员人数超过半数,但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村党员却不到24%,获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村党员仅有3%。再从全区的经济情况看,区内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差、开拓市场能力差、发展经济基础差。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感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改革和发展越来越深入的大背景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还存在着如下一些突出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1、精神不振、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从调查情况看,部分党员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摸不准市场经济的脉搏。对党的基本知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对致富的实用技术掌握不多、实践更少。尤为重要的是,面对经济落后的现实,个别农村党员思想上有悲观情绪,时常精神不振,总认为自己一无所长,致富乏术,整天是“稀里糊涂过河,眯眯瞪瞪爬山”,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2、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部分党员把不准市场经济与农业发展的结合点,找不到适合自身实际又适应市场需要的致富路子。例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由于没有超前的眼光、开阔的思路,有的农村党员盲目跟风,造成品种单一,不但难以增收,反而导致农产品难卖,深受其害。

3、农村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当前,农村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得不力,一方面部分党员自身的素质不高,制约了先锋作用的发挥。一些农村党员由于文化水平低、致富能力差,自富都无力,更谈不上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不能自富又不能带领群众同富,使得农村党员难以、也无力起带头作用。更有极个别党员,由于政治信仰动摇、党性观念淡薄,不仅不能起带头作用,反而参与、组织群众越级上访。龙泉镇某村一名党员多次带领亲属无理越级上访,基层党组织息事宁人、不愿得罪人,所以迟迟没有进行组织处理。另一方面,发挥农村党员作用的有效形式或载体落而不实,造成农村党员先锋作用难发挥。近年来,为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作用,XX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无职党员定岗定责、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做法,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但到基层后个别村却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加上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居住分散,从而导致这些活动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失之空泛。

三、产生原因

部分党员的素质不高,教育培训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个别党员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领导干部的事,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不用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就行了。因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重视、不主动,浅尝辄止,应付了事。有的强调“工作太忙”,或借口“农活儿太紧”,坐不下来,学不进去。有的认为年龄大、文化低,学理论难理解、学技术难掌握,在教育培训中不用心、不钻研。

2、个别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员教育培训的意识不够强。在工作中,由于调查了解少,导致结合实际难,对如何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往往思路不清、研究不够、探讨不多,影响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

3、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方法不够活。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方法老套,手段单一,要么是“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满堂灌,要么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看看录像的简单学。讲理论,空洞说教的多,生动引导的少;讲技术,复杂且难应用的多,符合实际易于实践的少。这种单调的教育模式,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4、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不够严。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XX区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复杂多变,出现了标准不高、制度不严等问题,农村党员在教育培训中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得好与学得差一个样、主动学与应付学一个样,没有具体的检查,没有认真的考核,更没有严格的监督。缺乏有效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任何工作目标,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制度来保证落实,需要通过程序化的规定来保证其实现。

四、几点建议

如何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内容狭窄陈旧、联系实际不紧、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性,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从理论学习抓起,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标准由“低”变“高”,力求学有所成。

要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实用性、有效性,关键是要保证学有所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训中,要注意提高思想认识、灵活学习方式、增强学习能力。

首先思想认识要增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高认识,带来行动上的高标准。因此,要对广大党员进行思想认识教育,使他们真正懂得,好的思路、好的方法、好的决策,只能来自于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只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农村党员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打牢“三个代表”的思想基础。

其次教育方法要灵活。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大锅饭”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特点,在党课学习、集中辅导、座谈讨论、观看录像、参观学习等传统方式中,引入开放式、网络式、交流式等新的教育模式,使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具体形式不断创新,常讲常新,生动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第三学习能力要强。要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教育培训中,带着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致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热点问题来学习,不断探索和总结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以工作带动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把工作、学习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2、从具体问题抓起,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由“虚”变“实”,坚持学以致用。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搞好党的基本知识和党性修养的党史教育;二是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教育;三是搞好实用技术、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以丰富的学习教育内容,广泛的知识层面,为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发展经济的有机结合点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要放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上,积极探讨有效途径,帮助农村党员提高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的能力,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收获,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致富能力,力争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村党员人人有收获、个个有进步,真正提高文化理论素养,切实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实现致富增收目标,以自身较强的致富能力,提高抗击打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游刃有余,扬帆劈波斩浪行,不被雨打风吹去。

3、从严格制度抓起,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要求由“软”变“硬”,力争用有所成。

围绕中心任务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作保证。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中,要注意着眼每一个环节,对考核标准、考查办法、效果评估等,制定一整套具体的规范措施,力争使这项工作有遵循、有抓手,促使农村党员在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基础上用有所成。

要建立和完善学习日制度、考勤制度、学习笔记制度、学习计划制度、检查讲评制度等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度制订容易执行难。难在落实、贵在有恒。要靠网络式督查机制,区、乡、村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各级都职责明确,领导有力,用制度、靠管理,给参训的农村党员戴上紧箍咒,使人人明确并回答“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你做了什么?”、“在科技致富上你学了什么?”、“在发挥先锋作用上你干了什么?”三个问题,三场考验。考验面前树形象!由此形成一个制度催人、环境逼人、榜样激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要思”、“我要实践”的生动局面,为农村、农业的改革发展造就一大批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党员!

首页12尾页

第二篇:当前农村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农村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丁梅

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二,居使劲儿第三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只有11.65亩,仅占世界品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土地面积少,高质量的耕地面积少,可以开发的后背资源少。

土地利用不好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农村道路的修建,原有公路的硬化,拓宽,甚至,有些人为了新修的公路的美观,居然毫不吝惜的将大量的农田占据。然而这些土地却没有得到再生的可能,使整个农村的田地得到进一步的浪费,试想一下,在农村,新修一条那样美观的公路有什么意义,整个村名考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遭受挨饿,大面积的土地被占据,对村名有什么样的好处?

其二:农村的基本住房用地,当然,我们不是反对农村的基本住房用地,可是,仍然有大部分人不守规则,他们在原有的批地上随便的扩大自己的建房用地,将原本是80平方的变成120,或者是更大,调查了一户这样的村名,他回答得很简单,为了以后子孙不用再为住房发愁,其实,他们是否想过,自己的子孙以后靠什么生活,土地,外出务工?这个事暂时谁也说不清,可是,如果你的暂时在外工作,你盲目的扩大又有何用,倘若在家,没有土地他又怎样生存?

其三: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农业等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因为长年在外,家中的农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原本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异常的贫瘠,从生的杂草替换了作物,土壤也因年久未翻变得异常的坚固,杂树根紧紧的抓住土壤使有人结块,良土基本上不具备再肥沃的可能。

其四;农民自身的土地法律意识不够 农民盲目的认为自己暂时承包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并没有形成土地是国家的这一意识,造成了土地纠纷问题中难以调节的问题们在着力促进农民的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有必要提高一下农民的法律意识。

妨碍我们耕地的开垦,我们急需一些解决的办法,让现有的耕地不再减少。

1、减少不必要的用地,比如:公路的美观化造成的大面积的土地浪费的现象,2、加强对建房用地的督查,对那些随便扩大建房面积的农户采取一定的惩罚,3、加强防范,对一些容易遭天灾的耕地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提前了解耕种时天气情况,将损失降到最低

2011年10月10日

第三篇:当前博爱县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当前博爱县农村问题调查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能源与材料工程系社会实践队

摘要: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当代大学生关注“三农”问题也是我们顺应时代要求的需要,为此我们能源与材料工程系组织同学们成立社会实践队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农村,针对“三农”问题践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对博爱县各乡镇农民的访问,特别是对农村的实地调查,我们明显的感到,农民在教育、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我们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提高他们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关键,而政府则应该为农村的落后负有相应的责任。本文即是根据我们实地调查访问的第一手资料而写的调查报告,主要介绍了农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形成原因,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依据调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教育;农民;农村医疗

2010年7月,我们在博爱县各乡镇的村庄开展了“农村基本状况调查”的实践。调查的目的是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农民在做生活规划决策时的考虑,所受限制以及实际农村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的条件,综合调查教育、医疗卫生、生活来源等方面的看法及现存的问题。我们的调查主要在博爱县境内,农民的调查集中在博爱县各乡镇的广大农村。调查对象以农民(包括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做小生意的农民等)为主,对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在农村入村到户或在田间地头道路上。调查的方式为实地访谈,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问卷采用代填的方法,采取匿名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取得有效问卷537份。本次调查的特点是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农村的基本状况及农民的心声、愿望、要求,有了较为全面的细致的了解;对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民之间的差异有了一定的把握,取得了较为全面真实的数据。本文即是对“农村基本状况调查”的实地调查总结及分析报告,这也可视为对博爱县农村基本现状的一个概括。

行走路线:月山镇——许良镇——磨头镇——孝敬镇——张茹集——金城乡——苏家作——阳庙镇——清化镇——柏山镇

行程日期:7月12日——7月19日

调研分队的策划是环博爱县骑自行车调研农村的一些情况,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博爱县县政府给予了支持,并要求各个乡镇给予接洽与帮助。7月12日下午3:00,调研分队便开始了调研行程,首先在黄岭村对农村的医疗情况以及学校学生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调研。之后前往月山镇政府咨询本镇的情况,到达镇政府后,调研分队首先介绍了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这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政府给予了相关的书面证明。然后根据镇里提供一些村的信息,选择了七方村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七方村的村干部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并为之提供了住处。安顿好之后,调研队开始了他们的调研工作,为了体现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实践队员分两队深入七方村进行了关于留守儿童数量的调研工作。

通过第一次的调研,实践队员发现了很多不足,同时也初步地了解了一些关于农村医疗及教育的基本情况。队员们希望从这次调查中总结出对社会有用的结论,供相关部门以参考。相信本次实践活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7月13日早上天刚刚亮,能源系“关注社会,服务三农”调研小分队的社会实践团队就整理行装出发了,同学们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今天是实践的第二天,队员们身体上多少都有点伤痛,但是在行程中没有一个人抱怨,依旧斗志昂扬的在路上。上午,按照原计划队员们一路打听来到了第二站许良镇,并在与政府部门结合后迅速展开了行动,在调研过程中认真解答乡亲们提出的问题,对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许良镇的调研活动中,一路调查了许良村,西南道,南道等几个村庄,行程几十公里。许良镇的经济情况很不错,作为省级示范村的南道村,村里面的基本建设很到位村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很高,对实践团队的到来也非常欢迎,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下午,实践队员来到了第三站磨头镇,在磨头镇抓紧时间行动,走访了很多个村庄,村民们不但配合队员们的医疗卫生及教育调研工作,还向我们反应了村里的一些其他情况。有污染,民族交流问题等,实践队员都认真地一一记下。晚上,实践队员借住在了博爱县职业中专,由于没有电灯和风扇,实践队员都搬到了院内,露天过夜虽然很艰苦,但相信此次社会实践会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大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实践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

实践队员们的调研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行程还在继续,调查还会更加深入,未来几天,小分队还将在博爱县多个乡镇开展调研活动。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宣传国家政策,更多地反映农村问题,分析后形成调研报告,为地方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一、被调查对象概况

在本次调查中,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对家庭生产生活的掌握决定情况以及她们的配合程度等实际因素,以访问男性居多,占88.9%,女性占11.1%。但是在调查问卷中涉及了对方(配偶或男友、女友)的情况,况且在农村一般是夫妻共同劳动,对结果并无太大影响。

在调查样本中,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最高为74岁,最低为12岁,平均年龄为36.87岁,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4.0%,20—30岁的占12.3%,30—40岁的占24.1%,40—50岁的占24.8%,50—60岁的占20.0%,60岁以上的占10.6%。其中以40岁上下的中年人为主,他们上有老人需要尽赡养的义务,下有子女需担承抚育的责任,负担最重。被调查对象年龄结构

被调查对象年龄

20岁以下,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岁以上

调查频率

4.0%,12.3%,24.1%,24.8%,20.0%,10.6%。

在本次调查的农村家庭中,家庭人口最多为11人,最少为1人,平均为4.28人,其中劳动力平均为2.426人,上学的或16岁以下的平均有1.138人。家庭规模以4口人或5口人居多,占56.1%,而3—6口人家占85.4%,占了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在家庭中的身份以户主居多,占76%,户主配偶占9.4%,子女占12.6%,户主父母的占2.9%,是亲戚的占0.3%。

2被调查对象家庭规模

被调查对象家庭规模

1人,2人,3人,4人,5人,6人,7人以上;

调查频率

2.0%,6.2%,17.7%,38.1%,18.2%,11.6%,2.0%。

二、农村的基本状况

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农村的基本状况,包括农业生产情况、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农村医疗、村干部民主选举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村各种问题的存在及恶化,这些都与“三农政策”的落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影响着农民下一代子女的生活水平。根据数据统计以及访谈内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于农业问题

此次调查,我们深入到田间地头,详细询问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以及他们面对市场所作的决策。调查样本中以农业为主的占了51.4%,而常年基本务农的农民就占了45.8%,并没有外出打工打算的占39.4%。可见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相当多的农民离不开土地的原因一般为:1,家庭劳动力较少,而承包土地较多;2,家中有病人或自己有疾病,不方便外出;3,年龄较大,村中又没有外出的习惯;4,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技能,不敢外出;5,自己在家做小生意或者为村干部、教师、乡村医生、或是在附近村庄搞建筑等,能取得非农收入,不愿外出等。

农业上仍是一家一户几亩地的小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 从调查样本上看,每人平均合土地1.55亩,在不同地区,不同村庄,不同小组亦有很大的不同,很难形成农业规模生产,无法产生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而且使一批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他们从选种、育苗、耕作、施肥、灌溉、植保、收割、运输、储存、出售完全是自主的全能操作,没有分工协作,技艺不可能精益求精,也不可能产生系统效益,没有联合,力量分散,使得农民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处于劣势,不能左右农产品的价格,无法扭转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局面。小农经济承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容量较小,无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农业的生产力很难有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农业效益较低,很多农民已不愿意对土地进行较大的投资,而是维持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即可。

调查样本中,被调查对象的农村务农工龄平均为20.44年,而从事非农工作仅有5.42年。2009年全年下地劳作时间平均为180天,平均每天劳作时间为9.65小时,可见农民劳动依然很辛苦。农民下地劳动较为自由,不受他人的强制,这是比起城市打工来种地的好处,但是农业劳动又苦又累又脏,即使有新衣服也没办法穿干净,所以看起来农民并不注重打扮,实在是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农民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由于土地面积较小等原因农业机械并不能普遍应用。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在农闲时一部分农民就无事可做,而在农忙时则从早忙到晚,有时吃饭都在地里。在气候不顺的时候,干旱是要灌溉,涝淹时又要排水,增大了农业的投入成本。

根据统计结果,2009年全年每亩地农业产品货币收入平均为1500元,2009年全年平均每亩地货币投入(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大棚、农业机械等)为530元,每亩地净收益(不含人工)平均为970元。从这可以看出农业的效益有所提高,但仅靠农业是农民是很难富裕的。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不能明显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会使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因此靠农业增产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工进城务工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渐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我们在农村调查农民进城务工情况时发现,约70%的年轻人在农闲时进城务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较为低级,大部分为又苦又累的低层次工作,收入不高。

(三)农村医疗状况

问卷设计的农民身体健康状况这一变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农村的医疗状况,了解农民对于医疗的需求及他们就医所遇到的困难等。同时也可以看到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调查样本中,身体健康状况为很健康的占16.2%,身体健康的占46.1%,身体比较健康的占17.9%,身体一般的占14.3%,身体不健康的占5.5%,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以下的占有19.8%,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说明五个农民中就有一个农民身体

患有疾病,有的可能还很严重,但并没有很好的医治条件,因此有45.4%的受访者表示对农村医疗最为关注的或最希望政府给予解决。这表明了农民对于医疗的普遍关注,对于医疗的需求也颇为强烈,因此,想方设法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农村的医疗问题主要有:一是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还可以,但只能满足农民看头疼发热感冒等小病,对于较大的疾病没有力量解决;二是合作医疗费用报销程序太多;三是根据农民的反映,国家出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之后,药价较前两年普遍提高;四是卫生所里有假药存在,少许医生医德不够高尚,许多农民反映本可以很快治好的病,却非要拖上两三天不可。

(四)村干部民主选举与村干部作为

今年可以称为农村基层选举年,广大农村都轮到了村干部换届选举。根据我们的调查访谈,大多数的行政村实行了民主选举,在调查样本中,表示对农村村干部民主选举及村干部作为最为关注的农民达到42.3%,由此可见农民的政治意识有了增强,许多农民表达了对村干部选举及村干部作为的不满,特别是对村干部的腐败行为的愤恨,虽然对村干部损害自身利益强烈不满,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农村的村干部选举有很多值得关注或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村干部民主选举贿选现象严重且相当普遍。二是候选人竞选村干部动机不纯,他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财物等人力物力,去争取村干部的位子,主要的目的是谋取个人利益,而不是为了村民服务。三是宗族势力影响民主选举。在农村宗族势力较大的对选举明显有利,当选的候选人也会竭力维护本宗族的利益。四是选举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干扰。由于某些原村干部与乡镇主要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使得一些与乡镇领导接触较少的真正的民选村干部受到其他干部的排挤,不能正常工作,履行职责。

在村级政治中还存在着其他很多问题,就我们调查中所发现的有:一是村务公开形同虚设。虽然每个行政村都设有村务公开栏,但是公开栏里不是没有内容,就是内容陈旧,要不就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或没有问题的事情。二是村干部不能领导村民脱贫致富,不能为村民服务。三是在较为贫困而又没有任何收入的行政村,出现了村民不愿做村干部的现象,有能力的村民一般都外出打工了,村民的政治热情不高,村选举举步维艰,以致村干部不得不由上级任命。

三、农村教育状况及其重要性

本次农村调查将农民的教育水平设计为一个重要的变量,以考察农民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影响。我们在调查中更是对此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大多数农民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调查样本中,反映出一般人家普遍对教育重视程度,表示重视的占79.8%,一般的占19.4%,不重视的占0.8%,总的来讲,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是比较重视的,认为上学是摆脱贫困落后农村的重要途径,即使再苦再累也要供养子女上学,只要子女愿意上。在调查样本中,表示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师资、政府投入、自身教育、子女就学等)最为关注的占到85.1%,为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可见教育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农民的访谈,农村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的师资力量不够充足。

二是教育基础设施较差。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的小学跟城市的小学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比“普九”前已有很大的改观,而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学校校舍经历风吹雨打已显得破败不堪,有些已成危房,有些村庄因缺乏资金不能对危房进行改造,不得不关闭,使得这些村里的学生不得不跑到其他村就学。根据调查样本,农民对其所居住的一带基础教育的设施和师

资条件的评价,很好的仅占1.5%,较好的占24.7%,一般的占39.4%,较差占28.5%,很差的占5.9%,一般以下的就达到73.8%,足以表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需要,农民已经对此有所不满。

三是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许多农民对此已深表担忧,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已送或表示要送他们的子女到县城去就读,但较为贫困的家庭只能让孩子在乡镇学校就读。这表明因经济的原因,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已经很不公平,教育差别在农村已经显现。调查样本中未接受正式教育的占15.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5%,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4.8%,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表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是较低的,在农民本人没受高中、职业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原因中,因家庭经济困难、负担不起的达到62.8%,因学习不好的占有26.5%,因升学率太低的占9.7%。

他们的子女没受高中、职业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原因中,因家庭经济困难、负担不起的达到45.6%,因学习不好的占有42.4%,因升学率太低的占12%。根据调查小学入学率达到98.93%,表明农村教育“重男轻女”思想在当代已经对教育没有太大的影响,至少在行动上不明显。经济因素的影响有所下降,而因学习成绩不好却大幅上升,成为影响农民子女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最大因素,表明农村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但经济因素仍不能忽视,因为只有较高的经济水平才能有效保障其子女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在访问中,认为现在送孩子读大学在经济上划算的高达93.8%,认为不划算的仅占有

6.2%,说明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在大学教育费用较高的情况下,农民仍愿意尽最大努力供应子女就学。如果家里有大学生,则家长靠收入储蓄供养的占41.9%,靠亲戚借贷的占30.4%,靠助学贷款的占24.4%,靠孩子勤工助学的占3.3%,靠缓缴学费的占4%,大数农民则依靠多种渠道,靠家庭储蓄与亲戚借贷成为主要方式。

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教育差别是城乡间最根本的差别。必须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培养吸引高素质教师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中,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有效措施。

四、主要结论及几点政策建议

1、大力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农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国农民的困难不单是地少人多,而更重要的是知识不足,没有任何资产能比知识资产来得稳定可靠,而不像土地,只要愿意付出代价,知识资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同时建立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鼓励支持民间兴办职业技术教育等以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制定政策,保证农民与城市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对于因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不能因为贫困而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

2、给予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的农民以优惠政策待遇,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展渠道,提供便利,共享信息,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帮助农民选择项目,帮助农民创业提高农民独立创业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对农民创业贷款提供便利和优惠,给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保障农村有一个稳定的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要给予农业以积极有效的扶持,除取消农业税及粮食直补外,还要对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机械等积极调控,控制价格不断的攀升,必要时应给与农民农业生产资料补贴。

3、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缓解“三农”困境中农民最迫切的医疗等困难,让贫困中的农民不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忧心忡忡,不能让他们因为疾病的原因而看不见生活的希望,体验不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不让因疾病的困扰影响到农村的教育。

4、保护农民的正当权益,给予农民充分的政治权利,允许并支持保护农民成立自己的自治组织,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自治团体,提高农民的组织水平,增强农民说话的力量,切实保障农民正当捍卫自身权益的权利不受侵犯。大力推进农村的村干部民主选举制度,考虑适当时机允许农民直选乡镇长,并逐步扩大到直接选举县市长。保障农民提名人大代表权利得到履行,保证农民选举与被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真正懂得到行使,适当扩大农民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席位。允许候选人进行适当的合法的竞争宣传手段,尊重人民意愿,不进行过多的干涉,让能代表最大多数利益的当选者去维护

第四篇:当前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在黄冈市莲花村的社会实践

——当前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业之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和地位。纵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封建的农业大国形象绵延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提倡农业、治理农业、发展农业是历朝历代围绕的大主题。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更是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和思维方式。这些东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根深蒂固。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时代兴衰,庞大的农民阶级作为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稳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程的关键因素。近代中国的几次革命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由于特殊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工业化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成为经济快速恢复的主体。为此,在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农业的发展在纵向上看是快的,但在横向上却是滞后的。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让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受到了挑战。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农民工进城、农业产量下降、城市就业、社会安定等问题逐渐凸显。在“三农”问题呈现之后,中共中央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中力量帮扶农业、改善农村、惠及农民,提出了“工业带引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逐步解决复杂庞大的农业问题。由此可见,中共在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的同时,也意识到农业在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发展不能不重视农业,不能放弃农业,更不能脱离农业。这是因为中国十几亿的人口需要农

业,庞大的农民阶级需要农业,经济全球化的危机性更要求农业储备。因此,农业是基础的本质变不了;在中国,农业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瓶颈也变不了。

当前,中国农业问题备受关注,各项惠农政策对农业的刺激也收到了显著成效。然而,新时期有着新问题,农村“科技含量低、生活水平低、人均收入低”的现象依然普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似乎是农业和农村在继村民自治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性改革的推动发展后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寻找和突破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成了首要问题。

在我调查的浠水县兰溪镇莲花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农业现状。该村在丘陵地区,以梯田和山地居多,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水稻和棉花。其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极低,几乎靠人力劳动完成。该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平均年龄达到53岁,留守家中的主要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各家仅靠农业获得的收入不均,差别较大,多者年收入达10000余元,少者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耕种面积的多少。全村几乎没有农副业,87.2%的农户主要以外出务工作为经济来源。

对于农业生产,全村很少有人响应“科技兴农”的号召,大多数以老的农业种植经验为主,对于当地的耕地结构和土质一无所知,对于适合本地的高经济作物也知之甚少。村民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小学程度,很少学习和获知中央关于农村发展变化的政策。他们主要的信息渠道是电视新闻和村干部宣传告知,几乎没有其他的形式。

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村民表现不积极。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和村委的改制,村务工作大量减少,主要以计划生育及财务工作为主,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他们对于村委的选举重视程度有限,也很少有人能明确知道村委会的义务功能和村民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文化生活主要以麻将等娱乐性质的赌博为主,少有其他积极向上的文娱形式。

目前,93.7%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温饱问题全部解决,家庭子女基本能够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人均年消费500元。农村医疗合作和农业补贴基本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多数村民对现有的生活状况基本满意,但希望农业自身有新的突破,农民能够完全依靠农业生活得很好。

从上述一个中等农村的发展现状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很多中国现有农业的特点。其一,以城市为中心的郊区农村多处在丘陵地带,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面临着很大困难。其二,科技兴农的含量极低,农民增收的渠道尚未打开。其三,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尚未形成体系,“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其四,农业生产“老龄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其五,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思想不端正,认识偏颇,大量外出务工,造成农业荒废。其六,信息渠道闭塞,村民的民主意识有待提高。其七,村民的文娱生活单一,需要改善和丰富。这七种农业现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解决农业问题难以立竿见影的根本原因。概括来说,他们是欠发展的思想文化和农业科技制约生产体系;欠发展的农业科技和生产体系又侵蚀思想文

化;欠发展的思想文化和生产体系又限制农业科技。因此,这个往复的恶性循环就决定我们在解决农业问题时不能单独从某一方面下手,而是要全面出击,多方协调,综合改善,否则会因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而收效甚微。当然,这七项现状所指向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农业发展的滞后和日新月异的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需要之间的矛盾。对于之一矛盾,我们要正确的把握两点。首先,中国农业的特点和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农业发展不可能超过工业和第三产业,只能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尽一切力量缩小与其他产业的差距。其次,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还很大,是可以逐步兴起的。

在充分把握农业现状和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针对农业的发展,我们应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惠农政策体现着中央的两层意图。其一,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其二,刺激农业生产。任何一个产业,只有充分自救才是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惠农政策的刺激功能,做到缓刺激、区别刺激和有效刺激,达到惠农不是养农而是帮农的目的。

二,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要帮助构建和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金融体系、生产销售体系。构建和完善这三大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具体可以从农业信贷、高经济作物生产指导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做起。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宣传。由政府牵头,对当地农业生产进行利益最大化的规划。在绝对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大力促生

产,收购并帮助销售这些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打开农民增收的经济渠道。

四,对机械化,科技化农业要不断尝试。村委会要注重对当地农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力争做到“人人将科技,人人讲政策”的农业生产形势。

五,加强思想引导,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武装人、动员人、留住人,逐渐改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和农业荒废的现状。这一现状的改善是农业发展前进的标志和关键。基层政府要扎实深入的做这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人,以鲜活实例说服人,以美好前景感召人。

六,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娱生活。村民活跃的政治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活跃村民的民主意识,这不仅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一个层次,还能集思广益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发展对中国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庞大的农民阶级也一直适党和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一步一步妥善地处理和引导,做到不调查不发言,不总结不实施,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上述是我调查所得到的情况和分析,希望有所参考价值。

第五篇:关于当前农村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高一12班兴趣小组

内容提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农村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我兴趣小组对郊区的几个污染较重的村庄进行了污水采样以及大气等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并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进行一些资料的搜寻,对其附近居民进行调查以及询问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原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也开始逐渐步入现代化。大型农耕机械和高产农产品的出现,与之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其危害很有可能高于城市。虽然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农村水资源污染。

为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许多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从城市迁移到了农村。虽然部分企业能够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污水进行处理。一些中小型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并没有对废水进行处理,而是到处随意排放。对其附近的河流和湖泊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甚至也污染到了农村的饮用水源。去年爆发的太湖蓝藻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仅如此,如果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到了地下水,蔓延下去

后果不堪设想。日本沿海居民患上水俣病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古时的人们会在河边拿着木棍敲打衣服。这种原始的洗衣方式现在已经彻底地被洗衣粉等洗涤用品代替。一勺洗衣粉可以节省几十甚至上百下的敲打。这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些东西中所含有的氮、磷、钾等物质可以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藻、水绵等藻类的疯狂生长,夺去了其他水生生物的养分和养料,让其难以生存。

使用过多农药和化肥不仅对庄稼没有好处,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与其相比危害最大的还是对水的污染。

2005年,水利部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70%以上的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江河的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河流污染主要来自造纸、冶炼、化工等企业,以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POPS)为主;但总体而言,我国来自于农业方面的污染已经超过工业污染——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大范围的氮、磷流失最终污染水体。目前全国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

二、大气污染。

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煤气灶、微波炉、电磁炉等高科技厨房用品也相继问世。但在农村,传统炊事工具还占主导地位。比如最常见的地锅。它的主要燃料是木头等杂物。不仅热利用效率低而且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使空气污染程度大大增加。

在麦收季节,残留的麦秸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多数的农民为了减少运输量同时又能增加肥料就把它直接烧掉了。其实麦秸秆也有它的利用价值,如:制沼气、造纸等。火烧麦秸秆对土壤也有一定的伤害。高温环境可以使土壤中的有益细菌死亡。从而减缓了生物链中的物质循环。有机肥料没有尽快地转化成无机养分,使农作物生长得不到充分的养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土壤肥力下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民不得不连续播种,而且一块土地长时间播种一种粮食,使土壤中相应的养分消耗过多。

空气污染引起的酸雨使土壤偏酸性也是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四、结论。

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首先必须要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其次,加大综合管理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然后,建立健全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最后,一定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

特别感谢:曹家王庄居委、宋王庄居委会、田家红埠寺社区以及对本次社会调查提供资料的村民和老师!

下载关于当前农村党员素质及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前农村党员素质及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当前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查报告

    一. 活动内容: (一) .走访当地的几个村庄,求教当地农民; (二) .来到刘田庄镇政府,询问工作人员; (三) .上网查询。 二.调查资料和结果 (一).刘田庄镇基本情况 刘田各庄镇地处县境东南部。......

    关于当前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状况调查报告

    自从2003年开展农村药品“两网”(供应网络、监管网络)建设以来,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来“两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XX县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农民用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

    当前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状况调查报告

    自从2003年开展农村药品“两网”(供应网络、监管网络)建设以来,尤其是经过近几年来“两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县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农民用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

    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报告 ——基于北舞渡镇农户调查问卷分析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10-1班 张萌 学号:311010010130调查时间:2012-07-10至2012-07-20调查地点:河南省舞阳县......

    农村中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育调查问卷 在经济飞速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写教育的投 资开发不像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善,尤其是......

    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1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

    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学号:1062001451534专业:小学教育姓名:宁亚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