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构建五个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民生的实施方案_百度.
关于构建五个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 民生保障全覆盖机制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和中共毕节地委、行署《关于印发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若干实施方案的通知》(毕地党发[2011]25号),结合竹园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按照“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件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民生保障全覆盖的实现途径和有有效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五个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基本目标
到2012年,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适龄儿童、少年能就进入学,能享受义务教育;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服务和保障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消除地方病;村村建有卫生室、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农家书屋建设达到全覆盖。
到2015年,人人能享受职业教育培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全部减免;建立健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
求、适应人民健康需求的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服务和保障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四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村级数字农家书屋、村级农民健身工程、乡镇农民健身等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电话”的目标,3G 网络基本覆盖所有村,C 网信号100%覆盖行政村,天翼信息村全部完成,宽带到村覆盖率实现100%。
三、改革试验内容
(一)建立覆盖农村的教育服务体系
1、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竹园乡中心幼儿园、鼓励私人办园,三年内配置齐全能满足学前教育的教育资源。
2、推进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安工程、农村初中建设工程、“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配齐配足消息和初中教学仪器和附属设施,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
3、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能力和网络建设。多种方式入网,实现地区教育综合信息平台站点“校校通”、农村中心小学和中学多媒体网络教室“班班通”,共享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
4、加快教师校长队伍建设。按照国家教职工编制标准配齐配足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创新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校长队伍的整
体素质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二)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
1、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统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筹资补偿标准,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差距。到2012年,统筹县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70%以上;到201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统筹县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80%左右(接近或达到职工医保补偿水平)。全面开展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试点工作。全乡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政策范围内的诊疗费用补偿比例,到2012年,达90%左右,到2015年,达到100%。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从2012年起,逐步提高部分重大疾病(如肾功能衰竭、癌症等)的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力争到2015年达90%左右。
2、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认真组织实施部、省协议确定的“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到2015年,全乡卫生资源配置达到每 千人拥有医疗病床1.9张、卫生技术人员1.4人、职业医师和执业护士0.71人。到2015年,全乡乡村医生100%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范围能力。到2015年,30%的乡镇卫生院达一级甲等,50%的村卫生达到甲等水平;乡卫生院有1名以上能从事中医服务的医务人员。
3、认真开展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到2012年,基本消除地疿、地砷等地方病,达到1/10万的麻风病发病率的防控指标。到2012年,60%以上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到2015 年,所有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到2012年,农村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5%以上,到2015年,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5%以上。加强儿童保健,降低婴儿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到2012年,儿童保健覆盖率达70%以上,2015年达80%以上。
(三)建立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各项工程建设力度;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农村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
(四)建立覆盖城乡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探索科技信息为民生保障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加强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五)建立覆盖城乡想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纳入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重点。按照“五个一标准”(即:建一个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的固定场所、配置一套电脑+宽带信息网络设备、装一部固定电话、定一名兼职或专职人
员、制一套服务制度),开展“农民多功能服务站”建设试点,使其在传播农业建设、加强农户于市场联系的基础上再实现推进电子政务进村、拓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功能。建设“乡镇综合信息网站、特色彩铃、网上农贸市场、农村
综合信息平台、农村远教新模式、电话会议、乡村总机、互联网视频、网络村务公开、百姓诉求和数字烟草”等11个功能平台。
(六)建立覆盖全乡的信访、社区管理、调解网络、便民服务及“和谐四区”建设“五种社会管理服务模式”体系
完善“三级联动视频接访”信访工作模式。推进“三级联动视频接访”系统改造升级,拓展接访大厅职能,完善三级联动视频常规接访、投诉热线运行机制,构建社区网络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在每个村建立“网络”服务工作室,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政策法规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治安巡逻防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保障服务、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构建乡、村二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工作模式,建立乡村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乡村调解网络、构建人民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性调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五位一体”的化解矛盾新机制,构建乡、村、组三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工作模式,构建“平安和谐四区”(矿区、库区、工区、林区),建立“四区”警务室和促进会,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四区”和谐稳定。
(七)建立覆盖城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研究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管理“四早”、“三同”的工作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流动人口管理逐步规范,逐渐形成一个可行的、有效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创新管理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服务。强化基础信息采集。组织开展以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信息采集为重点的入户走
访专项行动,加大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信息采集力度。规范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社会服务 职能,把服务管理所建成“流动人口之家”。加强流动人口 协管员队伍管理。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协管员队
伍,缓解基层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以上改革内容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如下: 牵头领导:张明学、李尧、陈云 姜毅。责任单位: 中小学、卫生院、文体广播旅游站、经发办、财政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
四、实施步骤
(一)广泛动员,全面部署(2011 年 6 月)广泛动员,全面部署(深入调研,摸清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状况,召开动 员大会,全面部署改革试验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手段 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和投身改革试验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工作推 进机制。开展试点,重点突破 2011 年 7 月-2012 年 6 月)((二)开展试点,2011 年 7 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11 年 7 月底前制定 试点实施方案。方案审批后即投入改革试验。2012 年 6 月迎接试点总结验收。全面实施,扩大成果 2012 年 6 月-2015 年 12 月)((三)全面实施,2015 年 12 月底前,基本完成社会事业改革和社会管理 创新的试验任务。6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强化领导,成立民生保障全覆盖改革试验领导小组,配备专门人员 处理日常事务。涉及的责任单位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和沟通,层层抓落实。
(二)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加大投入,探索建立民生保障长效投放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 服务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支持公共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鼓 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服务实体,建设公共服务设 施,提供公共服务,形成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 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二○一一年八月五日 7
第二篇: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杨建新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路径和着力点,也赋予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目标,以农村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此后,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全面覆盖”“供给对接”“普惠便民”“持续保障”“群众满意”的要求深化提升,努力将浙江建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地区。
构建全面覆盖、布局合理有效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随着浙江省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文化设施要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围绕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的目标,“十二五”要全面实现县有“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一室(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目标,形成由城市到集镇再到农村梯次辐射的文化设施网络。同时,要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备,着力抓好软件建设,加强对各类文化设施的管理,制定考核制度,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功效。创新文化设施运行机制,探索管理和利用新模式。
形成供给充足、供需对接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
浙江公共文化供给要从“单向输送”向“供需对接、增量提质”的方向转变。着眼于实现城乡均等化,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每年组织送演出下乡不少于1万场,送图书下乡不少于100万册次,送讲座、展览下乡不少于600场,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不少于500场。深入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加强面向特定地域、特殊人群的文化关怀。定期开展群众文化需求调查,不断更新文化资源库,推行菜单式文化服务配送,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便民化。
建立持续创新、灵活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为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与新特点,文化服务形式要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利用互联网覆盖广泛的特点,大力推动建设“网络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网络剧场”等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启动实施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浙江省文化强镇等文化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带动性、导向性强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典型。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鼓励民间博物馆、图书馆等民营文化机构的发展。
打造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尤其是农村文化队伍要从“兼职型”向“专业型、复合型”发展。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基础上提升建设本科类艺术高校,打造文化人才培育基地。深入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对全省基层文化干部、文艺骨干和村级文化管理员进行全员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化建设带头人和农村文艺团队,力争实现85%以上的建制村(社区)建有一支以上的业余文化活动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的引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完善支撑有力、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体系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与政策支持。争取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考核的范畴。研究制定综合测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框架。争取研究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法规,强化公共文化投入的约束机制,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争取设立政府荣誉制度,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公共文化服务。
同时,加强文化市场培育与管理,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业规模,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升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努力使浙江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强省。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因此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文化创造活力是快速发展的力量支撑。浙江要建设文化强省,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创造活力,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建设文化强省。
作者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
第三篇: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福利权益,用制度来确保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由国家统管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转变,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由政策调整向法律规范转变,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进入定型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时期。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着力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加快制度建设。要在继续完善已有制度的同时,抓紧制定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未参保人员和无工作老年居民社会保障办法,并妥善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各项制度的衔接工作。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形成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法律政策体系。二是建立长效机制。要在继续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统筹层次,抓紧制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要着眼长远,抓紧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保资金财政分担机制和社会保障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
三是加强经办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加强社会保障经办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
四是加强基金安全监管。要建立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基金监督工作贯穿到社会保障的每个环节。制定基金管理监督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征缴稽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加快推进怀柔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怀柔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怀柔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苗俊存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同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城市进步和交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如何构建我区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是影响我区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需要
目前,北京正处在工业化后期,今后二十年是北京完成工业化历程、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循环累积效应,北京的人口规模将进一步增大。2004年10月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继承了以往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的正确思路,突出了首都在产业和城市发展上的特点。规划对北京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调整,因此,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结合北京城乡交通现状,进一步研究北京城乡交通的发展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实现《北京交通发展纲要》目标的关键所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指导北京交通事业的新发展,决定编制《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问题的症结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新北京交通体系”的目标,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途径、基本交通政策和近期实施的重大行动计划。《纲要》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制定全市交通规划、交通政策和实施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是政府在发展交通方面对社会的承诺,也是规范公众交通行为的基本准则。北京正在努力建设市区交通与市域交通、城市交 1
通与城际交通协调发展,与城市综合管理整合一致的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交通”将交通的发展从单纯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施发展,延伸到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组织、运营、管理等整个过程中。“一体化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有可能造成交通系统的不方便,不清洁,不透明,或不快捷。在此过程中,必须用各种技术、经济、管理手段调节控制交通需求,增加运输效率较高的公共交通的交通承担比例,以达到城市交通总体上的供需均衡,宏观上优化交通资源的配置。
由此可见,如何构建北京市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北京市实现《北京交通发展纲要》的关键之所在。在进行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时,其主要研究重点是城乡交通一体化交通方式的合理结构,实现公共交通为主体,以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为骨干的多元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3、交通供需平衡的需要
“十五”期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平均年递增11.4%,五年内新增机动车108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59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达到130万辆。
全市居民日出行量迅速增长,平均年递增4%,2005年底已达到2830万人次/日(不含步行出行量);中心城地区道路全日交通量近3年增长更为迅猛,累计增加43.5%,平均年递增12.8%,市区机动车出行总量已达到415万车次/日。
“十五”期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累计完成投资1052亿元,为同期GDP总额的5.6%(其中地方投资880亿元)。持续的高投入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得到飞速发展。在不断扩充交通设施供给规模的同时,“十五”期间通过内涵改造,挖掘既有设施潜力,提高交通综合体系运行管理水平,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市区路网高峰小时承载能力提高了35%左右。城市公共客运能力与服务
水平有所提高,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由“九五”期末的26.5%上升到“十五”期末的28.1%。
我区的城市交通规划与路网结构具有天生的不足。道路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次干路、支路严重短缺,“微循环”系统薄弱,整体效能低。一些新区建设未为道路交通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市区路网调整和改造余地小,难以大规模扩充,北京城市道路资源供给水平受到严格制约。尤其“十一五”以来,我区交通需求急剧增长。交通需求不仅仅表现为需求量的增加,更表现为交通需求结构的变化。交通需求增长首先表现为城市机动化水平急剧提高,其次表现为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小汽车出行方式已成为日常出行的主导方式之一。
过去十年中,社会经济形态变革、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心区功能过度集聚蔓延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城市交通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的高投入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交通供需矛盾。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交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我区交通需求远大于交通供给,限于我区的道路条件,交通发展的出路不能只着眼于依靠扩大道路设施供给来寻求供需平衡,仅通过增加交通供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二、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特点
1、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
北京城乡交通一体化体系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确定的交通发展战略之核心: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在交通一体化体系中要充分实现((北京市交通发展纲要》提出的构建“新北京交通体系”的目标。
2、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交通需求的“质”和“量”一直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交通是影响社会与经济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配置,确定城市交通高效运行的合理模式,从而建立起畅达、安全、舒适、生态的公共交通体系。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内涵为:把山区、平原和城区三个独立客运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了怀柔特有、科学规范、以点带面的城区----平原----山区三位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深山区以汤河口镇为中心设立公交中转站,辐射长哨营、喇叭沟门、宝山三乡镇;平原以于家园总站为中心,辐射九渡河、渤海、桥梓、庙城、杨宋、北房、怀北、雁栖和琉璃庙九乡镇,方便平原和浅山区群众出行,城区以环城公交为载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通,方便城区群众出行。优化我区城乡交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合理配置,通过城乡交通结构体系的完善,以时间目标体系缩短空间距离,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提高交通的出行效率。
3、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技术目标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在城乡的合理分布,实现交通资源的效能最大化目标。其技术策略是: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加强公共交通资源的有效联系;以停车设施为调控手段,实现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有效联系。具体技术目标 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规划与建设:通过城市道路网络构成与公路网络的现状,结合北京城乡发展的交通需求,根据“新北京交通体系”的目标,实现道路网络与公路网络在城乡间的有效衔接以及高效运行,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现交通枢纽与城乡不同交通需求的协调性,交通枢纽层次化分布与城市功能的协调性。交通枢纽是各种交通方式换乘的根本,其功能的完善与否将关系到城乡交通体系的良好运行。然而,城乡间不同的交通需求会对不
同的交通枢纽产生不同的功能需求。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时间目标作为根本,以实现城乡各种交通便捷换乘为目的,同时将其结合小汽车发展策略的要求,使交通枢纽成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有力保障。重视停车设施是在城乡交通管理中作为重要调控手段的作用,应将结合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目标,通过城乡间停车设施的合理化布局,有效调整城乡交通的合理模式。
4、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特点
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最终目标是为城市提供“畅达、安全、舒适、清洁”的交通服务,使城乡交通体系具备“个性化、快速化、信息化、生态化”特征,实现“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有机整合。交通全方位信息化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益,改善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并能提高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的管理科学性和减少决策盲目性。交通信息的有效利用就是充分利用交通信息资源,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减少交通出行的盲目性。畅达就是在城乡之间,既要实现人与物的快速移动,又要确保人与物方便地到达目的地。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既要建立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也要建立合理的出行结构,为市民提供多种可以选择的出行方式。多方式协调发展就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并存,并具有紧密的衔接。要以“公交优先”的原则,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把更多的出行吸引到公共交通上来。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应当重视各级枢纽的规划与建设,缩短换乘的时间和换乘距离。生态化就是确保城乡交通的可持续环保型特点,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出行环境。
三、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我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所确定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交通结构的区域差别化发展,改善城乡交通结构。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模
式需要来自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
1、制定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政府部门合作的政策;
2、研究、制定我区公路道路建设的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标准和规范,满足公交发展的需求;
3、加快我区城区客运枢纽站和汤河口公交中转站建设的步伐;交通枢纽是交通系统的基础,是实现交通整合的关键,是交通体系的支柱。多年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枢纽的建设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枢纽建设的落后导致停车、管理、调度、衔接等各方面的困难,影响公共交通出行率。
4、展开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5、进一步增加公交车辆的数量,根据实际交通需求缩短发车间隔,同时打击不法经营行为。
二〇一〇年十月
第五篇: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党(工)委和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 年 12 月21日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5‟2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办„2015‟48号)精神,夯实打造“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名片的公共文化基础,现就加快构建商丘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基本原则,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商丘市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商丘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商丘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人民群众需求相匹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服务质量和效能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县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坚持均衡配置、严格预留、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提升工程,全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影剧院、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三级站以上标准,村(社区)普遍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行政村,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建设面向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设施。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
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建设和完善面向以上人群的公共文化设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要设立盲人阅览室,创造条件提供盲人上网服务。因地制宜建设流动文化设施。完善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等流动服务建设。逐步设立图书借阅、数字文化服务终端等自助设施,深入基层开展图书借阅、培训辅导、巡演巡展、电影放映等流动服务。推动户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文体广场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有条件的地方配套建设简易舞台、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和公益广告牌。鼓励结合城市改造,增加艺术雕塑、文化驿站和文化景观。
(四)推进基层文化场馆整合联动。以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小康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基层文化场馆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供给的渠道、载体和内容,努力做到基层文化供给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使基层群众特别农村群众随时随地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建立以市级馆为中心馆、县(区)级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建立运行机制,加强集约管理。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联动,整合组织、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体育、科技、民政等部门资源,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五)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坚持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明确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确立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各县(区)要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市实施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有条件的县(区)要在底线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逐步形成上下衔接、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标准指标体系。坚持以县为基本单位推进实施。各地要建立标准实施监督评估机制,明确目标步骤,出台具体政策,切实保障标准的落实。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施效果和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完善相关指标。
三、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全部免费开放。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完善服务项目,提供图书借阅、陈列展览、文艺演出、群众娱乐、教育培训等基本服务。逐步推动体育馆(场)、科技馆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文化设施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支持和鼓励民办文化场馆、经营性
文化设施等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鼓励艺术表演团体进行公益性演出。
(七)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各级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企业和文化团体要为群众生产和提供丰富优质的公益文化产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要不断丰富藏书、藏品,加快服务项目更新频率,拓展服务领域规模。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引进和培养名家大师和领军人物,鼓励和推动艺术创新,优先扶持反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及地方特色有机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努力打造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受市场欢迎的精品佳作。培育和扶持民间创作力量,继续开展群众文艺作品评选。大力创作播出优秀公益广告,推进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鼓励互联网文化企业创作健康有益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
(八)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明河南〃欢乐中原”“文明生活〃教你一招”“春满中原〃乐在商丘”“百城万场”“我们的节日”“百戏进百乡”“商丘社区文化公益
小舞台”“惠民大剧场”等品牌文化活动,实现市县有品牌、乡村有特色。推动数字电影放映进农村。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加快建设“书香商丘”。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世界阅读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开展系列宣传、民俗、娱乐活动。结合商丘特点和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娱乐活动和文化服务项目有机结合,打造文化亮点。完善公共文化配送体系。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艺术普及、阅读欣赏、体育健身、科普法治等培训,广泛开设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等活动。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鼓励建设文化特色村镇。
(九)传承保护商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统筹农村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申报、认定和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精髓,突出打造“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品牌,着力擦亮火文化、汉梁文化、庄周文化、木兰文化、孔祖文化品牌,形成具有商丘特色的文化符号。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加快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研究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丰富中小学生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
系、代表性传承人体系。
(十)深化公共文化交流合作。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国内外交流,支持文化精品走出去。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优势,积极推动豫剧、四平调、目连戏等演艺项目和泥塑、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出去,加强与外省、外地市以及港澳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十一)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把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实施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构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以商丘文化志愿者支队为龙头,各级文化志愿者组织为骨干的组织架构。广泛吸纳文化工作者、业余文艺骨干以及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团队和人士参与文化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文化志愿者的比例,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强文化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文化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参与支持文化志愿服务。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
(十二)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类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文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
脱钩,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扩大政府向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范围。加强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运营绩效评估和社会信用评估,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
(十三)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放宽准入政策,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目录和具体购买办法,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购买范围,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提倡私营企业和个人积极捐资捐赠支持文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建或自建公共文化设施。建立公共图书馆捐赠换书中心。积极倡导文化扶贫,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项目工程等。
五、激发公共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
(十四)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需求。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挖掘特色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产业,引导和支持文化
企业研发公共文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
(十五)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编制权责清单,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加强规范管理,明确职能定位,科学设置岗位,激发发展活力。创新运行机制,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为试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到2020年,实现市、县两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构建多元化管理机制。
(十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化资源、智能化技术、网络化传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推广、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工程,推进数字化建设,建设全市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有效运用宽带互联网、移
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手段,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促进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发展,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完善应急广播覆盖网络,加强信息安全和数字版权保护。
(十七)加强示范区建设和理论研究。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到2020年,培育和建成2—3个省级示范区(项目),总结推广示范区(项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经验、新举措。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术研究。
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协调机制,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作用,建立统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强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共
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
(十九)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基层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投入方式,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各类社会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实现行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规定。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开展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地方予以奖励。
(二十)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对实行免费开放后工作量大幅增加、现有机构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依规合理增加机构编制或服务人员。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按照核定的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不得兼职。城镇各社区至少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宣传文化服务工作。各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文化协管员。建立完善激励机
制,加快推进文化协管员、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县级以上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二十一)严格绩效考核。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以效能为导向,制定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收入分配与负责人奖惩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对重大文化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和评估。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行政主体实行第三方评估和排名,评估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