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三农问题范文
当代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评析
题 姓 学 专业、年级
结课论文
目
中国“三农”问题探讨
名 王斌 号 120412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2班
中国“三农”问题探讨
【摘要】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农”问题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我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我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民增收困难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而且严重制约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障碍。“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服务“三农”文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紧迫的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原因 表现 解决对策
【正文】 温铁军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他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源自两个主要矛盾,一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他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路径是“农民、农村、农业”。
一、我国“三农”问题现状
1、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自1997年以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比较困难。有研究表明,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人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人在继续扩大。1997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为1:2.47;2003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差距已扩大为1:3.24。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缓慢,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障碍,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
首先,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带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据最新的模型测算,我国目前大约有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占现有乡村从业人员人数的35%,就业压力相当大。其次,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最后,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很难在城里找到理想的工作。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数量的比重为23.5%,币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26.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3、农民税外负担沉重
从2002年期,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并已经取得初步出成效,农民负担切实减轻,农村税费制度渐趋规范。但是,由于村级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如农村基本建设、义务教育等问题),农民税外负担、隐性负担依然承重。例如根据北大陶然等做的一项研究表明,自1993年后,各省农民总负担增加,而且农民负担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学费和其他教育支出的增加;贫困地方的农民税外负担比富裕地方要重
4、.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
个别基层干部为显示政绩和索取高额提留,任意夸大农民收入水平,造成部分地区农村农民收入泡沫严重。今年来由于农民收入提高,村干部腐败现象日益加重。加上“三乱”屡禁不止,各种达标、评比、形象工程层出不穷、变本加厉,部分地区农民负担极为沉重,造成农民与基层干部的矛盾日趋激化,部分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增加了农民的不信任感,也必将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最终影响和制约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二、我国三农问题形成原因
1、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以及由此造成的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三农问题的制度因素
三农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愈加凸显,最根本的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使我国长期以来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不合理,这集中反映到我国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城市及工业倾向。我国目前不合理的财政支出体 制使农民负担重、增收困难的制度性因素。首先,目前我国对农业的财政开支仅为2000亿元左右,不到财政总开支的11%,如果扣除农民每年所缴纳的1200亿元税、费,净投入仅800亿元左右,投入明显偏低。其次,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农村承担过重的义务教育费用。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的负担部分合计起来也只有11%,县和县级市的负担为9%。而乡镇则负担了全部的78%。在现行体制下,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主要被转嫁给了农村社会和农民,加重了农村和农民负担,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税费征收不合理
我国农业税是根据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征收的,到现在已有47年,中国农村的情况在28年以前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条例一直沿用至今而没有改革。《条例》规定农业税的纳税人主体,主要是合作社(后来是生产队)。对农业税征收主体,规定得并不明确,实际上是由人民公社(后来是乡镇人民政府)征收。农村改革以后,农村经营的主体发生了变化,集体组织变成了千万个小农,纳税对象由集体组织的法人变成了人。基层组织包括乡村两级的干部成了农业税的征收主体,都成了向农民要钱的征税人!
3、农民种粮积极性低,缺乏领路人
现在农民种地大都按照以前的种地方式进行,产量低而且浪费材料。每年种粮食的收入除去农药、化肥以及人工费就所剩无几。并且农业劳动强度大,要人每次都要精心照料,但往往一年收入还不如打工挣得多。所以很多人都想出去打工而把农业搁置下。由于农民缺乏领路人,他们不知道市场行情,有人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蔬菜,却由于丰收的时候没人要而滞销。这大大降低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政策的科学规划能力,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有效地政策推动机制。
从历史轨迹看,我们针对三农问题的对策往往是纲领性的,虽有提纲挈领的目标,却没有切实落实到具体方方面面的行为上,以小城镇为例,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千军万马各自为战,忽视了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的 发展之间的协调,一些城镇规划成了领导体现政绩的工具,不切实际盲目扩大城镇规模,不讲科学地追求高标准等等,这都是政策规划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过程脱节的表现。因此,注重政策制定的同时还应加强政策的贯彻落实。
2、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农业补贴,维护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支持,积极引导农民了解市场行情,给予农民正确的市场指导。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投入体制。
3、加强对农民的受教育管理,改变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现象
让农民享有平等的就业、特别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农民贫困与其说是收入贫困不如说是知识贫困。它日益加重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边缘化的趋势,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将会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鸿沟,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将会更加固化,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如果说,国家准备开始历史欠账对农民进行“补偿”,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那么就因从解决最基本的农民平等受教育的问题做起。
【结束语】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三农”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一定要处理好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
第二篇: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学号
TEL
背景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以及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但是直到2004年中央出台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号文件之前,农民的收入一直在缓慢增长,农民的货币收入多年没有明显的增长。农民的养老保险、社会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措施的缺乏导致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积极性受到制约,农民的消费需求也因此受到限制。从政治层面上看,这些都成为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隐患。
农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长期由于建设、维护投入不足而恶化。由于包产到户以及乡镇企业衰落以后,导致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缺乏充分的集体经济支撑,有些基层组织组织软弱涣散,党对有些农村的领导出现缺位。大多数农村文化事业匮乏,原有的许多政府支持农村文化事业的做法由于体制的改变或者消失或者供给严重不足,导致赌博、封建迷信等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能完全相符的东西乘虚而入。
农业问题表现在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和土地经营权确权以后,在当前的政策体系框架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缺乏成为限制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瓶颈。农业在大多数农村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小型农户经营的状态。农田水利、林业隔离带等配套设施由于多年缺乏建设和维护,出现毁损或破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率。
为了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从2004年开始至今,党中央每年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都围绕三农出台了一系列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讨论了农村改革问题。会议出台的《决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民心工程”。让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对农民最大的“多予”;保证农民享有充分的土地收益,是对农民最实的“少取”;放手让农民自主经营,是对农民最好的“放活”。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收益权、流转权。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征占制度,依法规范征地程序,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并搞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对我国农村改革有重要意义。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民要拥有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和对于土地经营权的买卖收益权。财政将加大支持农村改革的力度,并且要把刺激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将是政府支持三农的重点。
应该看到,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一号文件涉及到了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达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在我国当前面临增长趋缓、财政收入预期增长减少的宏观经济形式下,各级政府在支持三农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有所侧重,不能四面出击。政府在选择支持三农重点时,首先不能脱离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第二,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需要针对农民的需求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有限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我国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土地所有权已经实现了部分的私有化。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虽然表面上属于地主阶层,但实际上最终的所有者是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在需要地主的土地时,通常采取的方式是买卖,但是这个买卖地主是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因为单个的地主相比国家机器仍然是弱势的,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我国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部分的实现了土地私有化——土地的经营权私有化了。这样就可以在保障国家对于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我国当前土地所有权的实际情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
第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里的市场经济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不应该被忽视。正是由于是社会主义,因此对于三农而言,国家对于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是不能改变的。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已经殃及全球大多数国家,但是对我国的影响可能只是经济增长速度变缓而已,中国社会稳定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原因也在于由于农民只是部分拥有的土地私有产权——土地经营权,并且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于是大批失业的农民工就可以回到土地上去,虽然其货币收入肯定会减少,但是农民的生产应该有起码的保障,于是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农民,其生存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稳定。
第三,当前农民面临的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可能有人要说那还用问,肯定是农民收入太低!这实际上是一个现象而不是原因,不能因为农民收入低政府就直接给农民发钱,那样农民消费以后还是个穷人。实际上农民收入低的原因在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尚未完善。有些地方政府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路,号召农民种某种品种,但是由于市场需求有限,反而出现农民丰收后,相互竞价销售,导致利润空间被过分挤压,甚至亏损。
本人认为,根据农业和农产品的特点,如果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那么政府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力,增加从事第一产业农民的收入。农业生产和原始农产品的供给具有周期性、同质性、低附加值、高自然风险等特征,如果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的规模,农民每年到了丰收时节,将会面对有限的需求而相互展开价格战,导致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同时许多自然灾后也会每年导致一些小农破产,陷入贫困。如果政府能够推动农业合作化,把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广大小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大规模生产,并且由财政补助,通过支持农业合作化发展农业保险,降低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从事第一产业农民的收入状况将得到根本的改观,三农问题也就能够从源头上得到解决了。
解决措施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2003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农业法第四十六条指出,“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
实行农业保险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可以通过商业性保险公司。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特征表现在农业上,不应该停留在当前家庭联产承包的现状上,而是应该鼓励发展农业合作化生产。这里的农业合作化不同与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业合作,农民被完全剥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动权,成为靠挣工分
为生的农业工人。这种合作体制虽然为我国工业化过程迅速实现了资本积累,但是由于农民没有任何产权并且在大锅饭体制下,缺乏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积极性,我国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实行的农业合作,将是以农民对于土地享有完全的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为基础,本着互助协作、进退自由的原则,形成的外市场内计划的合作关系。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信号,确定当年合作社的总产量和每位社员的生产配额,合作社与社员之间通过合同的方式,在社员开始农业生产之前就已经基本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和价格,同时为广大社员提供生产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并组织对于社员的培训。这样农业市场的价格风险和生产的周期性就被极大程度的降低了。
为了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就有必要引入农业保险,政府通过支持农业互助保险的方式,帮助农民减少投保负担,降低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某个社员发生农业风险以后,可以通过其他社员缴纳和政府补贴的保费,对于受灾农户实行赔付,把单个农户需要面临的自然风险转化为合作社、政府共同负担的社会风险,于是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命运就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如果当年的保费收入出现剩余,可以作为合作社的风险准备金,转入下年滚动增长。合作社还可以为广大社员办理大灾风险准备金和再保险业务,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保证。
通过形成这样一个建立在明确产权界定(土地经营权)基础上的农业合作化生产加互助农业保险的制度创新,就可以把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化解到最低限度,使得从事第一产业农民的生产走上社会化、规模化和自然风险最小化的轨道,我国的三农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三篇:浅谈我国三农问题
浅谈我国三农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业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问题:总的来说,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已经实现了保证有效供给这个主要目的。但他同时指出,农业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解决,考虑到土地,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利等其他基础设施不理想,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系统不健全,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等诸多不稳定因素,主要靠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生产,生产效率和商品率低下的现状离现代化农业目标还相差甚远。
2、作为“三农”核心的农民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民人口众多,至今我国仍有9亿多农民;农民仍然贫苦的,收入来源少,负担沉重;职业分化速度加快,收入分化同样很严重,并且差距逐渐拉大,贫困农民和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民绝对值仍然很大;农民太弱,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经营权得不到保护,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无处抗诉。
3、农村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基层的政权架构上不在适合小农生产格局,也就是农村的上层建筑不在适应农村的经济基础,农民负担重,干群关系紧张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陆学艺对“三农”现状问题的分析是很全面的,一言以蔽之,“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1、贫富差距加大,农民收入低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一部分农民脱离了贫困。但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加大。贫富差距加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31个省份所属32个县市的2万多个农村家庭调查,低收入(年均纯收入1千元以下)和中收入(年均纯收入1000-1999元)组占到54.2%,这部分人是21世纪中国的贫下中农;按世界银行的测定标准,中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是在农村。
2、干群矛盾难以缓和
一般中西部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农民的生活条件几乎才刚刚达到温饱线上,然而生活必需品以及生产必需品的价格日益高涨,农民不仅要承担着农村的艰苦生活还要承受着城市人一样的物价压力。这种城乡巨大差距使得农民心中产生了巨大的抗拒心态,而且在农村个体之间的差异也随着基础条件的差异日益加大。许多担任村委会干部的人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其集缘于村委会干部的身份。这种个体差距激发干群矛盾,导致恶性事件和群体事件。与此同时,农村干部贪污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了农村干部当土皇帝的怪象。2011年10月14日汉中市略阳县村委会干部以及镇政府两名干部轮流嫖宿12岁幼女,这种只有在封建旧社会出现的“没人性”的事件竟然出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农村干部人性的缺失,更加暴露出农村地区的村镇干部所存在的问题足以激起巨大的民愤民怨,党干部在农村的自身腐败问题是农村频频出现群体事件的导火索。
3、农村人才缺失,影响村民自治效果发挥
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农村精英高考升学越来越多,这些人基本上不再返回农村。而个体经济发展也使得很多农村精英离开了本地,外出淘金。特别是1995年以后,进城打工农民剧增,对农村自治人才是一个最大考验。据资料分析,我国从农村流出的农民工在12000万左右,流出的农民相对而言是农村文化水平较高,年纪较轻,观念
较新的人群。大量的农民外流,使得农村自治人才缺失,农村干部的素质普遍偏低。
农村人才的流失,不仅导致了农村干部的素质普遍偏低,还导致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直接选举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需要以现代公民意识的村民来选举、监督,对于违背村民利益的村委会成员,村民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予以罢免。然而,很多农村由于外出青壮年太多,留在当地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儿童,因而对于村委会成员的监督很难到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民选的“村官”反过来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情况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
第一,要持久深入的分析三农内部的根本性矛盾,力求找出三农内部的政策发力点。
无论我们转移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给予农村部门多少补贴,都不能代替农村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找出农村经济具有先天分散性的与城市经济发展条件不一样的这一现实,将一切政策效力的原点立足于人的保障和发展上。解除一切可以解除的农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长期坚持以资金投入为主的政策性支持。
第二,加强政策的科学规划能力,推进政策效力的贯彻,建立起严密有效地政策推动机制。
从历史轨迹看,我们针对三农问题的对策往往是纲领性的,虽有提纲挈领的目标,却没有切实落实到具体方方面面的行为上,以小城镇为例,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千军万马各自为战,忽视了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一些城镇规划成了领导体现政绩的工具,不切实际盲目扩大城镇规模,不讲科学地追求高标准等等,这都是政策规划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过程脱节的表现。因此,注重政策制定的同时还应加强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三、三农问题的核心关键是农民。只有全力解决好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才是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基础。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搞好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农业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将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2、农民自主权问题。对农民来说,自主权是最切实的民主权利。从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来看,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放活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我们要始终坚信,农民有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应让农民自主决策。政府的责任是为农民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3、加大对农村干部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干部的素质,向农村地区政策支援注入新鲜的人才资源。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村镇干部个人作风等各方面的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监督体制。
4、农民民主权利问题。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依靠农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中国的许多成功经验都是尊重农民创造精神的结果,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等.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试验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农业经营机制和农村管理办法,各级干部帮助加工、总结,逐步提高和规范。
第四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看法
『天涯杂谈』 对我国三农政策的一点看法
对我国三农政策的一点看法
本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又在基层工作,想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对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点看法.自这届政府上台以来,转而实行亲民政策,客观来说,广大农民确实得益不少,“村提留,乡统筹,农业税,特产税,包干费,屠宰税”等以前压在农民身上的大山没有了.在我们这个经济较为落后基本以农业为主的地方,乡政府除了车辆使用税外已没有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了,不仅如此,每年的“直补良补”还向农民给钱,这在以前简直是想也不敢想,由此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已使得农民的“地位”相比以前大大提高,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在在农村由于这些政策的影响,已出现了无政府主义的苗头.主要表现在:一些合法的税费农民也不交了,乡政府的一些本来是对农民有利的工作农民也不支持了,农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有钱吗?没钱别啰嗦!
由于农业税费的减免,本来以前就欠税费款的一些钉子户旧帐也一笔勾销了!当然也许你要说这笔钱本来就不该收,可是,这样一来,那以前交了税费的农户呢?这对他们不是很不公平吗?这样直接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以后谁还会交钱?政府不也是欺负老实人嘛,哦,不交的最后就不用交了,免了??
还有,现在农村工作中,涉及许多问题,乡政府碰都不能碰,明明是依法办事,可就是跟你闹!知道你们政府现在怕上访,一有个芝麻小事就上访告状,更有不少人纯属无事生非,煸风点火.也许你们会说我别有用心故意诋毁农民伯伯形象,可是当你真正在基层工作几年你就会体会到的.我们这有个乡,浙江移民多,出奇的乱,到目前为止只有二任乡党委书记没挨打,这二任基本靠作老好人,完全至法律政策于不顾换来的.乡派出所拘捕的流氓居然被其家属和同伙强行放走,还将民警打伤,这里的民众稍有什么事就聚众冲击政府部门.不达目的不罢休!在这里象计划生育,林政等执法工作根本很难开展,因为搞不好就要挨打!有一次县森林公安分局派出十多辆车三四十个民警去追查当地林木走私案,被几十名妇女围攻,她们专戳警车的车胎!
从这些情况看来,我认为问题在于:一是我们政府的政策总是以一种运动式的方式推行,而不是通过人大等立法机构以法制的方式稳步推行,许多政策的出台前缺乏全面周详的考虑,许多政策看似公平其实隐含着更大的不公平.二是中央集权过多过大,许多政策出于对地方执行变形的担忧往往一竿子到底,地方政府无法根据本地情况适当调整,而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使得政策的效应大打折扣.三是我们的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没有一个长效的稳定的法治轨道,就像钟摆,忽左忽右
评述: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效果
张少春
1997年前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新的变化,外贸出口下降、消费需求严重不足,银行资产状况面临加速恶化的趋势。为推动经济增长,国家开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现在回过头来看,就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言,这项政策的实施结果从两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直接的方面,在经济不景气、银行普遍“惜贷”的局面下,通过补充银行资本金和对银行定向发债吸纳资金,防止了银行信贷资产大量向不良资产转化的可能,防止了银行存差持续增大对经营状况的影响,直接达到了化解银行风险的目标;二是间接的方面,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政府投资拉动经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从而通过整体经济状况的改善达到化解金融风险的目标。
财政直接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包括补充资本金和对原来过高的储蓄沉淀进行吸纳,将信贷资金转换为财政投融资资金,用于公共投资的即期启动。这样的操作是在考虑银行实力、信贷风险、财政承受力等多方面因素后,分步骤完成的:(1)1998年5月18日,财政部首先面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发行了年利率6.8%的450亿元7年期专项国债,用以补充非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2)1998年8月18日,财政部又定向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补充上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充足率,帮助银行规避风险,扩大其贷款的承受力。(3)1998年8月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决定向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分两年纳入国家预算、打入财政赤字,同时由银行配套1000亿元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投资的拉动作用。
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方面,1998年财政吸纳的信贷资金有计划地从农村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交通和通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建设、电网改造、国家直属粮库建设、经济适用住宅建设六个方面流
向要素市场,通过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一部分则转化为消费基金,带动即期消费增加。国债专项资金与银行贷款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率为1:2.53,说明1元国债专项资金的使用带动了2.53元社会资金的投入。据国家计委统计,1998年通过国债专项资金带动的2173.5亿元投入,形成了2074亿元的工作量,由此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左右。
1999年政府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增发600亿元国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议案。新增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一些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重
大项目装备国产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环保与生态建设以及科教基础设施等。1999年的财政政策开始注重直接投资和技术改造贴息相结合。在增发的600亿元国债资金中,有90亿元作为技术改造的贷款贴息,专门用于支持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系统的技术改造。据测算,使用90亿元财政债券资金用于技术改造贴息,可拉动约1800亿元技改投资。采取这种方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但可以带动银行贷款和地
方、企业的配套资金投入,扩大投资需求,而且可以对企业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999年9月初,国家出台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这次调整收入政策重点是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包括适当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的收入水平,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方面需求对银行的压力。总的来看,1999年政府举债拉动经济增长2%。进入2000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国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是显著的,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政策的具体制定和执行中,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一是政府通过举债直接吸纳银行资金的限度问题。向商业银行发行国债,可以直接减小银行“存差”过大带来的经营风险,但这种吸纳要以资金使用效果和财政的最终还债能力为基础,否则就变成了财政与银行间单纯的风险转移,而不是化解。此外,银行也必须考虑自身业务应有的发展规模和需要,考虑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定位,不能单纯为解决困难而缩减业务,影响发展目标。二是不管直接的措施还是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宽松环境的间接措施,都只能起到防止新的金融风险增加和恶化的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风险,改革、发展和银行自身的规范运作才是治本的战略选择。因此,要防止这种过渡性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对金融风险意识的淡化。三是这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着眼点主要在财政支出的扩大方面,财政收入始终保持着超常规增长,1998年名义增长率14.2%,1999年达16.6%,剔除价格因素则高达15.7%和21.1%。这种收入政策与支出政策的互逆调节可能产生政策效应上的“内耗”,影响对当期经济的拉动力度,同时由于可能产生的高税收等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则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选择、强化银行的“惜贷行为”,从而影响到经济自动恢复增长的最终效果。
我国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
2002-7-6 10:26:47 责任编辑:
1999年,朱鎔基总理先后视察了西南、西北6省(区),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措施。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0]111号),初步明确了退耕还林政策。为了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推动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为适应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2002年4月国务院又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目前,退耕还林的主要政策是:
(一)退耕还林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综合措施,制止边治理边破坏问题;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二)实施退耕还林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坚持个体承包的机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必须切实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这几个主要环节,确保退耕还林取得成功。
(三)凡是水土流失严重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应按国家批准的规划实施退耕还林。对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产量较高,又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农民不愿退耕的,不得强迫退耕。
(四)退耕还林要以营造生态林为主,营造的生态林比例以县为核算单位,不得低于80%。对超过规定比例多种的经济林,只给种苗和造林补助费,不补助粮食和现金。
(五)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粮食和现金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50公斤;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00公斤。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粮食和现金补助年限,还草补助按2年计算;还经济林补助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按每公斤1.4元折价计算。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和现金由中央财政承担。
在粮食和现金补助期间,退耕农户在完成现有耕地退耕还林后,必须继续在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由县或乡镇统一组织。
(六)国家向退耕户提供种苗和造林费补助。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款由国家提供,国家计委在计划中安排。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标准按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每亩50元计算。尚未承包到户及休耕的坡耕地,不纳入退耕不林兑现钱粮补助政策的范围,但可作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按每亩50元标准给予种苗和造林费补助。干旱、半干旱地区若遇连年干旱等特大自然灾害确需补植或重新造林的,经国家林业局核实后,国家酌情给予补助。
退耕还林种苗和造林补助费发放方式,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尊重退耕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退耕农户与种苗供应方签订书面合同,并在造林验收后,由种苗供应单位与退耕农户结算种苗补助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退耕农户指定种苗供应商。种苗和造林补助费,只能用于种苗、造林补助和封育管护等支出,不得挪作他用。
(七)关于退耕还林的农业税征收减免政策。凡退耕地属于农业税计税土地,自退耕之年起,对补助粮达到原常年产量的,国家扣除农业税部分后再将补助粮发放农民;补助粮食标准未达到常年产量的,相应调减农业税,合理减少扣除数量。退耕之前的常年产量,按土地退耕前五年的常年产量平均计算。补助给农民的现金不计入补助粮食标准。退耕地原来不是农业税计税土地的,无论原来产量多少,都不得从补助粮食中扣除农业税。
实施退耕还林的县,其农业税收入减收部分,由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
(八)实施退耕还林后,必须确保退耕农户享有在退耕土地和荒山荒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并依法履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放权属所有证明。
(九)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以后,承包期一律延长到50年,允许依法继承、转让,到期后可按有关法律和法规继续承包。
(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退耕还林。有条件的地区可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由农村造林专业户、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租赁、承包退耕还林,其利益分配等问题由双方协商解决。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集中连片造林,鼓励个人兴办家庭林场,实行多种经营。
(十一)为了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生态移民、封山绿化,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加强川地、缓坡耕地的农田基本建设,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十二)退耕还林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省,省级政府对工程负总责。各省级政府要层层落实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认真进行检查和考核。
(十三)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费用和科技支撑费用,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由国家计委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在计划中安排。前期工作费用和科技支撑费用的有关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退耕还林地方所需检查验收、兑现等费用由地方承担,国家有关部门的核查经费由中央承担。
第五篇: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2009学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期末考试论文
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班级:09级思政二班 姓名:王莉 学号:12009244315
2008—
----
2008—2009学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期末考试论文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摘要: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就业问题严重,以及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缓慢上。因此,我们应该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从而造福于人民。本文从“三农”问题的含义、现状及对策出发,探讨解决其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三农问题 出路 措施 政策
2008—2009学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期末考试论文 一、三农问题的含义
农业问题,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
农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要看到,“三农”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城乡经济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城镇化率低,且村镇极其分散,工业企业小而且少,缺乏产业群规模的大型企业的支撑,缺乏规模效益,与区域经济工业化的要求极不适应,农民的非农产业出路极其狭窄;三是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无法有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较快提高。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现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三农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一定要处理好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全面积极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取得的成就显而易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完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增强。但当今三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三农自身缺少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和调节机制且政策却大都存在短期效应,难以保证长期目标的实现,而政策的着力点大都放在了缓解三农问题的外部矛盾上,因此我们应继续着手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新途径。今后,我国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始终不渝地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农村教育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入的根本原因。尤其像一些地区偏远的村落,教育无法很好的实施,教育资源匮乏。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的教育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农村现状的改变更多地依赖于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农村的教育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二、制定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为城乡产业转换和农民身分转换拓宽空间。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城市化政策,正确定位大中城市发展与小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政策的重心应当转向积极鼓励发展大中型城市。
第三、适时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以乡镇工业园区为载体提高农村土地使 2008—2009学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期末考试论文
用效率。首先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内部的不平衡,使之合理化。减少传统种植业,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使大农业内部比例适当、结构平衡。其次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合理布局农业产业。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中部粮食主产区抓住主销区腾出部分粮食市场的机遇,扩大优质粮的生产,提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避免地区雷同、恶性竞争。
第四、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培训,增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要加大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和使用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培训网络,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胜出的新一代农民。再次是要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设立并增加专项资金,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普及推广各种实用技术。
第五、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农业增长的速度和农民收入。政府财政可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措施,加大支持那些风险大,投资效益低,有示范效应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和推广服务等项目。并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力度,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还要关注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让农民更多地了解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的行情,以趋利避害,多受益,少受损。加大农村科普教育的普及力度,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积极推行和落实“四民主”,相信和依靠农民,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
第七、可借鉴的国外三农政策
政府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美国现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数量管理与财政补贴相结合。政府对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等确定目标价格,若当年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政府则向农民补贴二者差价,以保护农民的收入。
政府对农业财政支持政策。近二十年来,日本逐渐调整了对农业的财政投入重点,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范围内,支持本国的农业发展。从过去补贴生产、流通环节转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与提高生产率有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在农业预算中有明显提高。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需要不断的做研究、不断的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2008—2009学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期末考试论文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整体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3,(1).[3]张振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尝试———改革土地制度、发展建制镇和国民待遇同等化[J].开放导报,2007,(6).[4]陆学艺.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须农村第二步改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7).[5]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6]周毅,徐静.三农问题的根源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9,21.[7]李景国.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8]郭宇强.简析三农问题的解决[J].理论月刊,2009,(9).[9]孔祥智.2009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