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脚手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
脚手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
目前施工现场用的较多的为落地式(底撑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 180mm;
(2)建筑物高度超过 24m;
(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 M1.0 的砖墙
2、专项施工方案
(1)脚手架在搭设之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脚手架搭设高度在 25-50m 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
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响应提高,间距缩小。
(3)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 50m 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载的方式将脚手架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
(4)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实际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3、立杆基础
(1)搭设高度在 25m 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 5cm 厚木板,长度为 2m 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 3m 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搭设高度在 25-50m 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 20cm 厚道渣,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 号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 50m 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 1m 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 50cm 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木支垫。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
(5)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 20cm 处,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
4、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1)脚手架高度在 7m 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 7m 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鼓励。
5、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
(2)立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
(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主要技术要点:
①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 5-7 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 45 度到 60 度之间;
②高度在 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 15m;
③高度在 25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
④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
⑤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0.5m,设置 2 个旋转扣件。
(4)横向剪刀撑。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 24m 时,为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处及中间沿纵向每隔 6 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杆,使之为“之”字形或“十”字形。遇操作层时可临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
6、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1)脚手板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仅靠。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设两根小横杆;采用搭接时,接槎应顺重车方向。
(2)脚手板可采用竹、木、钢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木脚手板应是 5cm 厚,钢脚手板采用 2mm 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锈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3)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 20cm 的称为探头板。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将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4)脚手架的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 45cm(每隔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5)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无聊滚落。
7、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脚底,并有专人指挥。
(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8、小横杆设置
(1)规范规定应该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
(2)双排脚手架搭设的小横杆,必须在小横杆的两端与里外排大横杆扣牢,否则双排脚手架将变成两片脚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去脚手架的整体性。
(3)单排脚手架小横杆的设置位置,与双排脚手架相同,不能用于半砖墙、18cm 墙、轻质墙、土坯墙等稳定性差的墙体。小横杆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 18cm。
9、杆件搭接
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方法,不能采用搭接方法。
10、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发生问题而做人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作用,当作业层的脚手板下无防护层时,应尽量 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平网做防护层,平网不应离作业层过远,应防止坠落的平网与作业层之间小横杆的伤害。
(2)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已构成落物、落人危险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不使落物对作业层以下发生伤害。
11、脚手架材质
(1)钢管脚手架材质一般应使用 Q235(3 号钢)钢材,取消竹脚手架的使用。
(2)脚手架搭设必须选用同一种材质。
12、通道
(1)必须专门设置人行通道(斜道),不准攀爬脚手架。
(2)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 1m,坡度宜用 1:3,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 1.5m,坡度 1:6。
(3)通道应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 30cm。
13、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应便于操作,脚手板铺平绑牢,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并用密目网封严,平台应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规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载。
第二篇:脚手架施工安全要点
脚手架施工安全要点
一、脚手架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
二、脚手架搭设、拆除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从事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
三、脚手架搭设、拆除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四、脚手架搭设、拆除前,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五、脚手架材料进场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六、脚手架搭设、拆除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
七、脚手架外侧以及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底层应当封闭严密。
八、脚手架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设置剪刀撑和连墙件。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严禁在脚手架上超载堆放材料,严禁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
九、脚手架搭设必须分阶段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十、脚手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当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第三篇:一般脚手架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般脚手架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一般脚手架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⒈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
⒉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当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⒊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在纵向水平杆上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
⒋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⒌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⒍
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50m以下(含50m)脚手架连墙件应按3步3跨进行布置,50m以上的脚手架连墙件应按2步3跨进行布置。二、一般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程序
⒈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⒉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⑴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⑵作业层上施加载荷前。⑶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⑷达到设计高度后。
⑸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与大雨后。⑹寒冷地区土层开冻后。
⑺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⒊脚手架定期检查的项目包括:
⑴杆件的搭设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⑵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⑶扣件螺栓是否有松动。
⑷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⑸架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⑹是否有超载使用的现象等。
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要针对提升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要包括设计、施工、检查、维护和管理等全部内容。⒉安装搭设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程序进行,安装后经验收并进行载荷试验,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使用。
⒊进行提升和下降作业时,架上人员和材料的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并尽可能减少。
⒋升降前必须仔细检查附着连接和提升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解决。⒌升降作业应统一指挥、协调动作。
⒍在安装、升降、拆除作业时应划定安全警戒范围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第四篇:脚手架安全检查
一、脚手架安全检查
1、高度超过24米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等脚手架施工搭设,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包括验算书),并经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监理单位总监签字。模板支撑系统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30米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小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严格按审批的方案施工。
2、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搭设人员应有相应的资质。监理需组织对脚手架的搭设验收,具有量化的验收内容。
3、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纵横扫地杆,应设置在距离底座不大于20cm的门架立杆上;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或可调底座,铺设50㎜厚、长度不小于2跨的木垫板或槽钢。
4、脚手架材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4.1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1.1条的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8.1.5的规定;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4.2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本规范表8.1.5序号3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本规范表8.1.5序号4的规定。
4.3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4.4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并有出厂合格证明书,钢管应平直。严禁使用有硬伤及锈蚀的钢管。
4.5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外径48-51㎜,壁厚为3-3.5㎜的3号普通钢管,且有产口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严重锈蚀、压扁、弯曲、裂纹、打孔的钢管不得使用。
4.6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无裂纹、变形、滑丝。
4.7铸铁底座符合国家规定;焊接底座外径尺寸150㎜*150㎜,厚度不低于8㎜。
二、搭拆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1、搭拆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2、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混凝土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4、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
5、施工期间不得拆除下列杆件:(1)交叉支撑、水平架。(2)连墙件。
(3)加固件:如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封口杆等。(4)栏杆。
三、施工
3.1 施工准备
3.1.1 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1.2 应按本规范第8.1.1~8.1.5条的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1.3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1.4 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3.1.5 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2 地基与基础
3.2.1 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2)的有关规定进行。
3.2.2 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于自然地坪50mm。
3.2.3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3.3 搭设
3.3.1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3.3.2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本规范表8.2.4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3.3.3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2)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3.3.4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6.3.5条的规定;
(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5)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3.5、6.3.6条的规定。
3.3.5 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2.1条的构造规定;
(2)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3.3.6 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设横向水平杆应符合本规范第6.2.2条的构造规定;
(2)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1)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
5)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其它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
6)独立或附墙砖柱。
3.3.3 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3.2条的构造规定。
3.3.8 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构造规定。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2)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6节的规定,并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3.3.9 门洞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5节的构造规定。
3.3.10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或φ51)相同;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3.11 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图3.3.11);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中栏杆应居中设。
1―上栏杆;2―外立杆;3―挡脚板;4―中栏杆
图3.3.11 栏杆与挡脚板构造
3.3.12 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架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应符合本规范第6.2.3条的规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支;
(4)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3.3.13 模板支架搭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8节构造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3.4 拆除
3.4.1 拆除脚手架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4)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3.4.2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本规范第6.4.32条第4款、第6.6.3条第1、2款的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3.4.3 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2)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本规范第8.1.2~8.1.5条的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第五篇: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一、方案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层数、层高、总高。
三、搭设方案
确定脚手架形式、立杆横纵距、步距、离墙距离、连墙件的设置、脚手板的选用、剪力撑与斜撑的设置、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布置、其他加固措施等,基础与地基的情况、斜料平台的布置; 悬挑式脚手架型钢的材质、型号、规格、布置、锚固等方法。
四、材料及构配要求
五、设计计算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对相应杆件、扣件、连墙件等进行相应的强度、刚度、抗滑等验算。设计计算包括:
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3、4、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或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悬挑梁的设计计算);
5、斜料平台的设计计算。
六、搭设 搭设顺序、构造要求、安全措施。
七、拆除
拆除顺序、安全措施。
八、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应包括对作业人员、作业层数及荷载的要求、使用前的检查与验收、使用中的检查与维护、停工再用时检查与处置、季节环境要求等。
九、绘制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