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时间:2019-05-14 19:2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第一篇: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以思南县为例

摘要:本文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指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和意义,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政府职能缺位、基础设施缺乏、人才队伍亟待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关键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一、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我国近年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部分,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实践早已有之,20世纪30年代由梁簌溟先生组织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就是较早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乡村建设运动虽然未能实现知识分子们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他们的经验对今天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重视发挥传统伦理精神在培养农民新政治习惯时的作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从社会学视角、政治制度视角、经济学视角进行研究。具体而言,社会学视角主要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村文化设施落后问题、农村文化生活单一问题等;经济学视角主要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创新与商业发展问题;政治制度视角主要研究农村社区建设中组织的运行模式和管理问题。农村居民文化活动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社区相当匮乏,还提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进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1]我国存在农村教育滑坡,农民自我教育和学习困难重重,传统美德严重流失等问题。[2]应该以农民的共同需要出发,开展普适性教育,向农民宣传文化建设的意义。还提出要对不同层次的农民进行有选择性的文化建设。[3]民族歌舞活动的兴起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功能建设,促进社区文化政治功能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经济功能建设。[4]学界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形成了一些共识,那就是农村文化设施匮乏,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许多民间艺术难找传承者等。

(二)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社区是滕尼斯提出的一个与社会相对应的类型学概念,社区一词的本意是指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也有人称之为社会。“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农村社区是具有一定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功能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社会单元,主要农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除进行经济活动外,也进行政治、文教、风俗与社会活动。”[5](5)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1 是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滥觞,借用当时盛行的生物学跟演化论观点,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强调不同的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之现象正如不同的人体器官满足不同的生理机能一般。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也深受演化论的启发,指出人类社会组织分化跟功能特殊化之间的关系,组织之间的功能互补成为社会稳定生存的重要条件。近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整合这些功能主义的观点,奠定了曾经盛极一时的结构功能论的典范。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他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子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6]包含执行“目标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护”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帕森斯非常强调秩序、行动和共同价值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秩序问题,并且势必涉及秩序中的人的行为,而研究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又脱离不了行动者的思想情感的规范问题,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共享价值观并且将社会看成是由为整体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各部分所组成的。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提出了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区分了正功能和负功能,并引入了功能选择的概念。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农村社区文化系统是农村社区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和其他系统一起使真个系统内得以正常运转。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调整农村社区文化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使之与新时期的改革发展实践相适应。

二、农村社区文化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及意义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具有凝聚、整合、导向、规范、协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农村社区文化不仅关系着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7]

(一)农村社区文化对社区居民的行为和价值观具有整合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农村社区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共同体形式,拥有完整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体系。价值整合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改革开放前,文化是农村社区居民的重要行动指南。农民的言行被中国传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农民的举手投足中总会不自觉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一些口耳相传的谚语、歇后语、俗语,老年人讲述的古老传说,都成为约束农村居民行为的重要力量。一些指示农事活动的谚语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谚语:七葱八蒜。到了七月农民就可以种葱了,而种蒜则要等到八月份进行。在贵州省思南县的农村社区生活的农民信奉着这样一句话:八不出门,九不归。在农历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是不能出远门的,初九、十九、二十九是不适合回家的。即使是在外务工二十多年的人也仍然视这些禁忌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知道这些话不具有科学性,仍然自觉地遵照执行。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社区的婚丧嫁娶文化任然保存完好,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陆陆续续扔下镰刀锄头,离开故土前往全国各地的城市谋生。由于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社会阅历差异和农民之间出现了较大贫富差距等因素导致社区农民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现在的农村社区,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改革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区文化变革的过程中,新旧文化的相互冲撞,外来腐朽思想也会乘机钻空子,误导人们做出非理性的行为选择。农村社区是一个正在向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系统,社会的同质性在变弱,异质性在逐渐加强,结构也越来越变得复杂起来,因此社区文化的整合功能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农村社区文化作为农村社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单元,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而社区文化的功能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实现功能互补,使得农村社区成为一个协调功能体系。文化的整合功能是社区团结和社区秩序的基础,一个社区由于共享一份文化,不论人们是否经常居住在一起,从事什么具体工作都会有社区认同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有一致性特征。社区文化维系着整个社区的农民。

(二)农村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个社区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农村社区的关键所在。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互动的频率,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体验的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特别是在现在的很多农村社区,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长时间不在家,彼此之间沟通互动的时间和机会有限,社区活动对于在居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作用就显得更为明显 3 了。在思南县的农村,婚丧嫁娶是一个家庭的大事,都会宴请邻居及亲朋好友。宾客少的酒席也有二十来桌,宾客多的甚至有四五十桌。酒席的菜品一般是九道、十一道、或者十三道。这么庞大的酒宴自家人在三五天内是忙不过来的,就需要请街坊邻居帮忙。因此只要是哪一家有事,邻里之间都会互相帮忙。大家平时都忙各自的,很少能聚在一起,这些活动把人们聚集在一起,也同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虽然很多进城务工的人,大多数时间在城市务工,但是一旦回家也会参加这些活动。人们一边劳动,一边交流沟通,访听彼此的近况,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一般来说,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以及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稳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具有积极意义

农村社区文化决定着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农村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构成农民的行为准则。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内的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农村社区的发展。我省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由于山地多,坝子面积小,且布局分散,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交通、通信较东部地区差异大,我省目前的大多数农村社区都还是采用传统的牛耕方式,小型农机耕作只在少部分地区存在,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因此,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向农民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授新进的农业技术,让先进的思想、技术在农村生根发芽,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观众变成自我展示的演员,才能把农村社区建设好,发展好。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可以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之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将劳动力转变成农村社区建设的人力资源,农村社区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我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当前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并制约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具体说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政府意识淡薄,职能缺位,文化建设长期得不到重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被提出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定不移的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长期让位于经济建设,渐渐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向着经济建设方向发展,而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喜欢上网的人都知道,在网络上诉说自己孤独寂寞的人大有人在,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而加强。“近些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民生活、生产上的困难普遍高度关注,而有些基层政府对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关注相对不够,单纯地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经济的增长上,造成了农村社区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7]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长期独自居住在人烟稀薄的农村,日夜守望与期盼,其孤独感更是难以形容。但是我们的农村文化建设却没有发展起来,不能弥补这“386199部队”心里的这一空缺。据思南县思林中学一位长期当班主任的符XX讲,他所带的班级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虽然他们已经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但也只能是尽其力量给予帮助,不能完全弥补孩子们心里的空缺。政府职能缺位,文化发展欠缺,留守群体的生活单调,心里自然会感到孤独。

(二)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农村社区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也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我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很多农村社区没有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场地,健身娱乐设施也是不多见。只有少数靠近城镇的社区有少量健身设施,参加健身的人群也多为老年人。“目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以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为主,其建设资金也主要依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和部分自筹资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总体的建设资金数量有限”。[8]有的农村社区已经建立起了农村书屋,各类供社区居民阅览的书籍整齐罗列在书架上,一问书屋管理人员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几乎是无人问津。2010年5月在贵阳市白云区都拉乡上水村调查时发现,上水村有只有3个村民组建有几件简单体育设施,但是由于年久缺乏维护,多已陈旧,有的甚至已经不能使用。在撤并教学点后,学生都到都拉营上学,村里的学校被长久闲置,现在校园内杂草丛生。上水村已经建立起农家书屋,农家书屋里面陈列的书籍种类齐全,摆放有序,并有专人负责管理,但是来农村书屋借书阅览的人却很少。在思南县很多农村社区还没有建立起农村书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靠传统经验。农民围着看电影摊之类的行为却普遍存在。

(三)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贫乏,不良习气有滋长倾向

在农村社区生活的农民,他们的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听光光碟或手机里面的音乐外,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只有少部分有小孩儿的家庭,父母会陪孩子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在思南县城,正月十五这天许多人会去游沙 5 洲,政府部门为了保证人们游行的安全,也会派交警、公安等负责安全救援工作。但是由于距离县城远、乘车不便、不舍花钱等原因,只有极少一部分农民愿意去游沙洲。思林乡四角小学的学生杨XX说,以前哥哥姐姐们读书那会儿学校都会举办文艺活动庆祝“六一儿童节”,可是现在他们都是放假在家,还得干点农活儿。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很单

一、乏味。这无形中助长了一些陋习,例如斗地主、搓麻将等等,使原本属于是娱乐活动纸牌、麻将演变成为了赌博的工具。随着农村社区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花样也越来越多,赌博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有的一盘麻将下来要输一两百块钱。只要是有举办婚丧嫁娶酒席活动,就可以见到牌桌。为了让大家玩得开心,主人家一般会准备一两桌麻将,五六副扑克,这已经成了一项惯例。很多人却不以为然,美其名曰是为了增进交流,沟通感情不得不打,许多人还表示自己很无奈。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在我省的很多地方还是一张白纸,有的文化站建立后根本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的本应该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更多肯定与投入和对神圣的虚幻的宗教与迷信活动的排斥,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村社区却恰恰刮起了一股宗教的热风,缺乏高雅、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农民在致富的同时把空闲的时间交给了宗教,从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与心灵的慰藉。而一度几近消失的巫婆、神汉也不知何时又走俏乡里,出门选吉日、建房看风水、有病跳大神,各种迷信活动又开始频频登场。”[2]

(四)农村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是进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而现在的农村文化事业主要还是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乡村文化站等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主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兼职过多,人员缺位现象比较普遍,文化工作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较低,农村文化建设目的不明确,加上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现状令人担忧。据思林乡干部符XX讲,大多数乡镇干部初始文凭都不高,最高的也就大专文凭,虽然后来有去进修本科文凭,但是文化水平提升不大,他自己干基层工作二十年,初始文凭是中专。

(五)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

在思南的农村社区,许多老年人都爱听云南的山歌。云南山歌由于其光碟价格低廉,歌唱的内容贴近农民的生活,并结合现代思想以及反映现代农民生活状况而深受喜爱。但是对比我省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我们不禁要发问:我们贵州农村也拥有丰富的文化,为什么却没有转换成生产力呢?这其中有文化自身特点的因素,例如思南土家花灯、安顺地戏,铜仁地区的傩戏,这些戏种的表演技巧 6 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且似乎透露着重重的神秘色彩,能看懂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2012年10月5日下午,一个由外国人组成的旅游团来到了安顺市西秀区的吉昌村囤堡文化社区参观。此时我恰巧在这个社区玩,才有幸观赏到了安顺地戏。早前就了解到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对囤堡文化进行研究,特别是安顺地戏。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我认真看完了安顺地戏的整场表演,安顺地戏留给我的更多的是神秘感。我访问了家住西秀区囤堡的同学,她也表示对于安顺地戏也不是很了解。安顺地戏作为安顺地区特色戏剧,历史悠久,曾造访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国,但是在贵州本土的发展却令人堪忧。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安顺地戏在民众中的知名不够,以至于2005年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错把安顺地戏当成云南面具戏。此外安顺地戏还存在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等问题。

四、我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析

党和政府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视的,从1998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在乡镇都建设文化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面对当前我省农村蛇舞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列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地方政府带动,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文化建设

在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在农村文化中扎下了根,若想要在短时间内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政府应转变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视起来,带头发展好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经济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在政府带动下开展各项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的号召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引导作用。据思南县思林乡一位乡镇干部符XX讲,乡镇府的主要工作是发展经济,特别是烤烟种植。文化工作也主要围绕党的政策、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的宣传上面,经济建设一直处于乡镇府工作的重心。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地方政府,是离农民最近的一级政府行政机关,政府的思想观念、政策实施直接会影响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只有政府带头转变观念,重视文化建设,才能激发农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农村的文化事业才能真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保证。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我省除了18个世居民族外,还有仡佬组等众多民族,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文化,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根据农村社区文化的地区文化差异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差异,继而在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方面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鼓励弘扬和挖掘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支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由于我省山地较多,农村社区人口较为稀疏,可以村民组为单位,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小型文化活动场,设置一些体育活动设施。

(三)加大农村社区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引进和培养社区文化建设能手,培养民间艺术的继承人,让文化资源薪火相传

要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活动,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专职队伍,各项文化设施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健身娱乐等功能。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水平,因此要严格把好用人关,要选用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的文化从业人员。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招考等多种方式并用来选拔人才。要进一步加大基层文艺人才培养力度,通过 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乡镇和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安顺地戏在逐渐萎缩,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长此下去,令人担忧。掌握思南土家花灯艺术精髓的艺人多为五十以上老年人,有的年逾古稀,随着时间的流逝,花灯艺人们渐渐老去,有的甚至已然故去。因此一方面要运用现代摄影摄像技术搜集和记录农村文化资料。另一方面要积极挑选和培养民间艺术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让灿烂的民间艺术永放光辉。

(四)充分收集和挖掘农村社区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实现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传统民间文化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们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富于渗透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特征。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注重突出发展乡土文化特色,充分发掘本社区的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并对之加以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使之成为农民所共享 8 的丰富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注重把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相融合起来,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出本社区文化的精品。思南土家花灯是土家族民间歌舞艺术,演唱内容多为土家人民的生活,音乐轻快,婉转动听,动作优美。最初思南土家花灯只在思南县许家坝镇、张家寨镇、塘头镇、文家店等少数地方流传,经过思南县政府文化工作者们挖掘和创造,思南土家花灯艺术不断发展。2003年由思南师范编排的大型现代土家花灯歌舞《思南姑娘大脚板》演出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思南土家花灯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年花灯艺人徐朝政参加贵州省首届花灯大赛,荣获 “贵州省民间花灯王”称号。截止2011年思南共整理出版了《思南土家花灯集》,制作了《乌江花灯情》光碟3000张。贵州省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云舍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素有“中国土家第一村”的美称。这是江口县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及靠近热点旅游景区梵净山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的一个新的旅游点,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农村社区建设成绩的好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政府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是在搞农村社区建设。多种方式招揽文化人才,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服务水品,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

一、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等问题,既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能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对于农村社区建设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我省农村社区比重大,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每个农村社区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可以探索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要让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赖晓飞,胡荣.论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于CGSS2005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6).[2]王红星.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讨现[J].代商业贸易,2009(5).[3]逯惠艳.浅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以农民文化需要为视角[J].行政与法,2011.[4]李平,张姣妹.发挥民族歌舞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民族,2011(1)[5]田雪原,廖逊.人口与社区综合发展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6] http://baike.baidu.com/view/431922.htm.2011-08-17 9 [7]http://old.tz.gov.cn/tzdz/Template/001/showinfo.aspx?infoid=82003377-3f8b-490a-9adc-19cd3c84c891&categoryNum=002&siteid=113.2011-11-22 [8]王强,朱惠斌.社会管理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探讨[J].成人教育,2011(9).

第二篇:浅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赵坤 王青耀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20期

【摘要】社区文化当今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是开展城市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城市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实际,调查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考察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试图探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的建设水平。可见,社区文化建设当今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新兴社区的不断涌现,新旧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设施缺口大、文化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更加严峻,这些已成为制约社区健康发展的瓶颈。2012年“两会”期间,委员们对社区文化发展现状比较担忧,希望通过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如何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又能推动社区健康发展的社区文化新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城市社区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基础,又是代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下,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探索中寻找发展模式。因而,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备,人文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社区文化设施属于文化硬件设施,是社区建设不可忽略的方面,也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社区文化的发展首先要依赖于较为完备的社区文化设施。多年来,各城市有关部门与社区管理者为使社区居民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活动场所,都非常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北京、上海等城市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区以及设在居委会的图书馆、活动室等社区文化设施均较完备。很多社区在缺少资金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因地制宜扩大活动空间,提供活动场所。北京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还鼓励国有、民办和外资企业为社区建设文化体育场馆。在上海,社区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市、区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源,与有关单位

共管共享,如徐家汇社区与上海交大图书馆共建社区图书馆。随着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备,社区文化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辖区居民在工作之余有了去处,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2.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城市社区管理理念不断提升

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丰富多彩,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就好与不好的最直接的体现。经过数年来的社区文化建设,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津,各街道社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综合利用社区的文化体育资源,组织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自娱自乐、寓教于乐等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很多街道都组建了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娱团体,如合唱队、秧歌队。各社区还固定组织运动会和各类单项体育比赛等,许多街道还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形成了本社区的传统文化活动。随着人们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态度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因而能更好地按照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规律来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为代表的全国各大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可谓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尽管社区文化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毕竟是我国城市发展中兴起的新事物,社区建设历时较短,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发展成为阻碍社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仍存在抵触心理,其理由是缺少资金,缺少场馆和人才,从而使他们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诚然,人力物力财力是建设文明社区以及社区文化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将创建经费不足,作为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的无作为的托词,是不能被认同的。一些管理者,忽视文化在发展中的地位,缺少积极努力去创造新机制的开拓精神,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视而不见,更加看不到群众巨大的创造力,这些都已成为制约地方社区文化前进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陆续走入一些误区,例如片面的理解社区文化的内涵,以为组织居民唱唱歌,跳跳舞就是社区文化;只注重硬件,而轻视软件;只注重改造物质环境,轻视了营造人文环境;只注重形式化,轻视了丰富其内容;而重表象,轻实质的做法,就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第一,思想认识上不到位。有的社区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追时髦,赶任务,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做给上级领导或外面看,脱离了与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二,管理理念上落后。在现在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一部分社区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狭义的理解社区文化建设和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追求政绩、形象,搞形式主义等。第三,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不足。一些社区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应有的作用没有发

挥出来,使其部分功能不断弱化,主要表现在: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人才资源不足以及社区文化建设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对互联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消极影响认识不够等问题。

2.社区居民认同参与意识不足

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政府即行政权力的推动,这就造成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的现象产生,其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依旧远远不够。当前,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会演变为一种行政行为,本应体现的文化性、群众性没有得到体现,却反而突出了文化活动的政治性。在群众心目中,政府进行的社区文化建设变成了政府单位追求政绩的过程,故而群众主动参与的欲望被大大降低,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感到被打扰和利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面非常低,而且许多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总是一些“熟面孔”。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居民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尚未经常参与社区活动。在许多社区中经常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经常是少数的社区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还发现很多社区报硬件设施建设项目与居民的需求不匹配,难以吸引居民的广泛参与,有些社区的图书室、活动室常常大门紧锁、空无一人。而一些社区的文化建设往往把外来的“新移民”变成了文化建设中的“遗忘群体”。

3.社区资源配置开发利用不足

由于我国目前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所拥有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财力严重影响着其自我生存能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资源大多由政府部门的提供,少部分由社区组织的收入和居民缴纳的费用承担。很少有社区部门组织和社区居民自主捐款购买各类设施。所以,一方面社区自身资源十分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物质性资源在闲置不被利用。

二、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引领,努力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健康发展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们对幸福指数提高的期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的必然需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好文明健康的城市社区。

(一)加强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开辟适合各个年龄层进行活动的场所,并对其场所和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而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载体,社区文化网络是连接各种文化桥梁的纽带,能有效的吸引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各个社区可将居民群众按照兴趣、年龄等因素划分开来,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进行全面规划,符合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并对其统一领导。在社区上下形成纵横交错、紧密相连的社区文化网络,使得社区文化建设得到顺利发展。

(二)建立群众文化社团制度,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

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原始动力。当前,提高群众自我组织水平和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以及建立文化社团组织制度变的十分重要。在实践中社区文化活动已经具备非常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并且由于日常群众文化活动在财力上的投入是非常小的,所以建立正式的社区群众文化团体组织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社区群众文化团体是一种独立的社团组织,政府可以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指导,在经费上予以资助。一旦成立社区群众文化社团组织,其结果必然会提高社区群众的组织水平,加深群众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且最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三)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投入机制

在城市中的社区文化建设上,公益性社区文化必须有政府投入,如社区自己的阅览室、文化站等。持续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坚持多方面筹措经费,首先以政府公益性投入为先导。充分利用每政府在设施建设、设备补助,及活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充分利用其他文化资源,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场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其次,整合社区资源,争取整个社区内部团结与支持。通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只有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才能有效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社区的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基层组织的文化发展水平。基层社区居民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心态以及审美情趣构成了该地域特有的群众文化。加大对社区文化的建设,既有利于居民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时对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也有较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使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鹏生,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9.[2]康之国.构建城市和谐社区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74.[3]郑杭生,杨敏.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2.[4]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2008(8).[5]马海燕.浅析城市社区资源的整合[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2).作者简介:

赵坤(1987—),女,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第三篇:国税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对人的改变是最大的改变:精神面貌的改变;内心准则的改变;行为习惯的改变;

人生品味的改变。

2007-09-1

1国税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国税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国税成立以来,国税人发扬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不断积累,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国税文化,本文就国税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国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国税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按其存在形式表现三个层次

在形象(物质)文化方面。全系统在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经过不断努力,初步建成了以计算机为依托,集中征管的征管模式,办税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税收管理、组织税收有了明显增强。有了较为完备的办税场所,办公用房有了根本的改变。办税服务厅能够适应现代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税收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分局建设齐全。在税容税貌方面,做到着装上岗,挂牌服务,尤其在办税服务厅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服务等,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使纳税人走进办税服务厅,能感受到国税人文明高效的服务,在思想上树立起作为纳税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在制度文化方面,坚持依法治税这个核心,围绕《新税收征管法》这个总纲,认真执行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两权监督,税收管理进一步规范,税收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立足于建章立制,突出加强各项内部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文明办税,规范服务,工作纪律和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党团组织活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税收、征收管理等一整套制度规定,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规范内部管理和办税服务行为,加大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加强了思想素质教育,国税成立十多年来,我们根据上级局的要求,针对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现状,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选择准确适当的教育载体,利用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利用本单位的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大兴道德之风,国税干部踊跃参加扶贫助学、助困、助残、献爱心活动,以实实在在地行动,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精神文化方面,通过十多年的提炼实践,“人讲称职、事争一流”的国税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超越自我,务实争先,共建和谐国税”的理念正成为国税人的共同价值观,国税系统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一个学习型系统正在形成。广大国税干部树立新税收服务观,为纳税人服务,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文化

正成为国税人新的追求。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与形势的要求,国税文化建设是初步的,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税文化建设的氛围不浓。一方面干部对税务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还没有认识到国税文化是国税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推动力,认为文化建设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情,税务部门搞是标新立异,也有认为开展文化建设就是多搞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因此,缺少开展税务文化建设的认同感,表现为行动上积极性低,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国税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税收文化建设还没有摆上重要的位置,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工作计划还不具体,文化建设活动的形式单调,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活动热情。

二是国税形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偏差”,有盲目追求高档、贪大求全的倾向,有些办税厅便民设施“越位”,超出办税服务的范围,在信息化建设上有了现代化的设备,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许多设备成为摆设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税风税纪方面,税务服装不尽统一,着装不规范。办税服务厅标准不一致,大厅的内部设施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在有些基层单位,把执法服务与有偿服务混为一谈,标准越提越高,如所谓“贴身服务”、“零距离服务”等,由于不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的效果。

三是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有法不依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税收的法治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内部制度的执行上不够严格,缺乏严格的检查监督。税收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内部资料传递,税收业务的衔接,岗位职责目标考核等要进一步加强,“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四是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国税文化理论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内容还不够系统、完整,还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各地的做法也不尽一致,共同价值观还没有为全体人员所认识,少数干部思想素质偏低,文化层次不高,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够,在爱岗敬业、廉洁从税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二、进一步加强国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国税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围绕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展开,即从增强国税干部的成就感出发,建设一流的物质文化,为国税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从增强国税干部的责任感出发,建设完备的制度文化,为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提供执法制度保证;从增强国税干部的使命感出发,建设先进的精神文化,为促进国税事业的发展注入原动力,增强国税系统的凝聚力。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增强干部对国税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切实抓好先进国税文化的弘扬,使全体国税干部围绕共同的价值观,以“超越自我,务实争先,共建和谐国税”和严格执法、勤政廉政、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作为每个干部的基本信念,树立忠于职守、公正无私的执法形象,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文明高效的服务形象,行为规范的部门形象,打造“名牌国税”。重要的是充分注重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各级领导既要做国税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又要做积极实践者。同时,要提高全体人员的参与度,把干部的参与意识、主体精神树立起来,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促进上下良性互动,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推进国税文化建设。

2、以构建学习型系统为支撑,在全体干部中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学无止境、超越自我,提高学习力的新理念。使大家认识到,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落后,引导大家走出认识误区,完善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做到学习形式力求多样性,学习内容力求针对性,学习机制力求有效性,从而为国税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3、建立和完善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干部正确认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真正做到“权为纳税人所用,情为纳税人所系”,把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作为个人的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创造机会,给干部提供展示自己平台,对工作努力,成绩显著,给予表彰奖励,让干部感受到个人价值得到实现的喜悦,这样就会在思想上产生成就感,并转化为进一步干好工作的动力。要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榜样激励、荣誉激励、培养激励、晋升激励相结合的多形式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干部奋发进取的干劲。

4、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国税机关各项工作的规范,每一名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因此国税机关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干部职工的言行。明年是省局“管理提高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严格规范管理,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按照提高的要求来加强,既重过程,更重结果,让“规范管理”这一重要思想观念贯穿国税工作全过程,使全体国税干部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真正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使国税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直接体现国税文化建设新成果。

5、发挥党团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团组织是国税干部职工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税收管理活动的重要骨干力量,因此,在国税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每个党员、团员的积极参与,通过示范引路,把党团组织在联系群众、凝聚群众,感召群众方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有效汇集于建设先进国税文化之中。

6、继续增加投入,加强国税文化阵地建设的环境建设。利用有效的文化活动载体,宣传国税理念,展现国税风貌,力求创造一种文明、庄重、大气的国税文化内涵。通过闪亮标识,展现风貌,擦亮示范窗口,文明办税,优质服务,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要在办好各种文化阵地的基础上,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创新文化活动新形式。努力营造文明、方便、快捷的办税环境,和谐、高雅、温馨的人文环境。

7、优化公共关系,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国税既是一个独立的工作部门,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实践证明,良好的公共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依法治税的合力,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国税文化建设需要融入社会,“让社会理解国税,让公民了解税收”,因此要切实加强国税与社会大众的联系和构造,及时根据外界意见、建议改进工作。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税务服务文化,树立纳税人之上、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在文明办税、优质服务上下功夫,以文明征税带动文明纳税,以诚信服务带动诚信纳税。

8、与时俱进,加强国税文化探索和积累。应当肯定,国税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但仅仅是阶段性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国税文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开展多种形式,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丰富国税文化的内涵。国税文化建设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精神,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引,通过长期的不

懈努力,使国税文化充分反映厚重的道德传统、显明的行业特色、先进的精神风貌,体现继承性、时代性、创造性,不断为国税“三个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目 录 社区文化的涵义„„„„„„„„„„„„„„„„„„„„„„„„„„„„1 2 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 2.1 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 2.2 社区文化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2 3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2 3.1 社区居民参与缺乏主动性„„„„„„„„„„„„„„„„„„„„„„2 3.2 社区文化的建设缺乏经费„„„„„„„„„„„„„„„„„„„„„„2 3.3 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整体水平低„„„„„„„„„„„„„„„„„„„„3 3.4 社区文化工作缺乏持续性规划性„„„„„„„„„„„„„„„„„„„3 4 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3 4.1 社区文化营造“社区精神” „„„„„„„„„„„„„„„„„„„„„3 4.1.1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3 4.1.2 有利于加强社会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4 4.1.3 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 4.1.4 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4 4.2 社区文化是整个社区建设的灵魂„„„„„„„„„„„„„„„„„„„5 4.2.1 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5 4.2.2 社区文化建设是解决社会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的重要途径„5 4.3 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6 5 结语„„„„„„„„„„„„„„„„„„„„„„„„„„„„„„„„„6 参考文献„„„„„„„„„„„„„„„„„„„„„„„„„„„„„„„„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社区建设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文化建设则是社区建设的精神依托和灵魂所在。如何营造与和谐社区建设目标相适应的社区文化, 如何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正确认识社区文化的涵义, 确立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以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

1社区文化的涵义

我国理论界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由于对社区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故而对社区文化的含义的界定也略有不同,目前仍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行为模式、人文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也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科普、体育、教育、文娱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

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学术界的很多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从理论上全面把握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本文认为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总结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人格理想以及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群体意识、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2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社区文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2.1 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现代化一般应具备以下十大特征,即城市的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环境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居住方式现代化和人本身的现代化等。这10个方面共同体现现代化城市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10个基本特征又几乎都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因为要建设现代化城市,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持,城市就无从发展,更谈不上城市的现代化。在过去,城市发展主要依托重工业,但此类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也就破坏了生态平衡。现代城市欲依靠重工业来维系其自身发展已经举步维艰。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最终趋势和必然选择。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则是以城市社区为依托的,从而形成了社区文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它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灵魂。

2.2 社区文化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超越了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需求,转而更多地转向精神生活的满足;另一方面,“社区人”成分的复杂化、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外来文化的引进、交融,要求社区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包容性,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特色。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年代里,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同文化之间会不断地进行冲突、渗透和交融,将愈加会增强社区文化的复杂程度。因此,如何面对这些新情况,构建有利于社区发展的社区文化,给社区建设提出了新挑战。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社区居民参与缺乏主动性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社区实际上是一种城市行政区划管理机构,承担着综合的行政管理职能。在这种社区管理体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只能通过其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来参与社会事务及社会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个体对单位的严重依附性,个体的自主性严重缺失。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过去社会成员固定“从一而终”的组织管理体制被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转变,人们思想的转变却更不上现实的转变,习惯了严重依附单位的状况,使得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上缺乏主动性。3.2 社区文化的建设缺乏经费

这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因素。一定的经费开支是开展各项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是从目前政府的支付能力来看,大量的投资不大可能,所以本着艰苦创业的精神,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逐渐增加资金来源。社区文化经费主要来源应当是:(1)政府适当拨款,用于社区文化建设。但由于城市社区众多,政府的拨款显然是不够的。(2)各活动中心合理收取费用,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根据社区居民能够承受的实际能力,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培训班、活动场所的收费标准。如此一来势必会影响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不利于以后活动的展开。(3)由本社区驻地单位负担部分费用,将各企业单位文化服务工作统一到社区文化服务网络以后,按实际情况双方签订协议,交纳一定的服务费。这是目前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实践中还有待完善,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必将成为以后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3.3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整体水平低

队伍网络建设是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基础,近年社区文化工作重点要加强网络建设和 2 队伍建设。虽然社区从业人员数量大,但真正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性的人才比较缺乏。因此我们就要在以下工作上投放精力。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并举的原则,通过开展“学理论,树形象,上水平,出成果”活动,狠抓专业干部素质教育,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契机,实行以岗定员,竞争上岗,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文化员队伍建设--抓好文化员队伍的管理,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培训,实施上岗证制度和考核制度,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面向全区组织招募专业、业余文艺人才,建立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以社区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参与、策划社区文化活动,使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3.4 社区文化工作缺乏持续性规划性

应当看到,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就形成的;要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文化活力的社会主义的新社区,必须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当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容易出现一些不协调的音符:一是受急躁心理的驱使,盲目求快、求全、求大,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能把社区文化搞得有声有色,然后高枕无忧,一劳永逸。二是认为搞社区文化就是搞一两间麻将室,配置一些健身器材,或者逢年过节搞一点灯谜、抽奖,晚会娱乐就行了,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实际上也就是走走形式而已。三是不进行调查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频繁地搞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缺乏参与性,没有意义,甚至劳民伤财,最终引起大家的一致反感。因此,应该把社区文化建设当作一个系统的、规划的工作来推进,深入调查,循序渐进,逐步建立适应国情、市情、区情、街情的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形式,根据当地社区里的人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制订有针对性的、长期性的规划,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持续性,稳定性发展。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社区全方位的文化,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社区文化营造“社区精神”

一定的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并排斥其所否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一方面不断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这样,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目标、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4.1.1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社区文化体现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与感情色彩,它一经产生并被社区居民普遍认同,便会对社区居民发生影响,规范其行为。社区文化的这种行为规范功能,表现 3 在对社区居民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约束作用。这种约束又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所谓硬约束,是指社区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公约、守则等。此外,还有一种是通过社区文化的认识、调节、评价作用来实现的,居民通过提高认识而产生的自律就属于软约束。这种规范功能所涵盖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律约束所难以达到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对历史的反思和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催产着新的价值观念。社区文化因其巨大的吸引力和渗透性,起着带动社区居民社会化进程的导向。因而可以说,在社区居民的信仰选择、道德选择、职业选择、婚恋选择和生活方式选择等诸多方面,无不渗透着社区文化的影响。在社会系统中,能够将个体凝聚起来的主要是一种心理的力量,而不是生物的力量。社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因而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对社区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4.1.2 有利于加强社会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窄,人际关系趋于淡化,普遍存在着同住一层楼,邻里之间互不相识的现象,也就更谈不上交往。社区文化不仅具有增强社区内的人际沟通的功能,还有助于社区与社区、社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如海珠区近年来根据各街镇的特色组织的沿江河面水上运动会、纳凉晚会、老年迪斯科、书画比赛等各种活动方式把社区成员吸引到一起,共同创造一种亲善、和谐的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4.1.3 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和谐社区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社区的和谐度是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状态紧密关联的, 因为和谐社区需要文化的支撑, 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灵魂所在。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剧, 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限制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而社区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与沟通, 使社区居民在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通过心灵的交流建立互信与互爱, 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助于在一种彼此相知、相容、平等、友爱与和睦的关系中强化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 培育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健全的社区理念,有助于整合和凝聚人们的思想, 使之以健康合理的心态审视自身、他人和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立关心社区和社区公益活动的强烈意识, 以高度的社区责任感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关怀社区,把社区视为自己生活的家园, 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风尚, 营造出诚信友爱、互谅互助、和睦相处的社区人际关系。4.1.4 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需要精神上给予调剂,而社区文化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 4 要。在共同理解的心里空间内,人与人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个体化的人格融入社区整体,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个体成员的精神和情感体验,而且创造了共同的“社区精神”。

4.2社区文化是整个社区建设的灵魂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对于提升社区精神文明, 构建和谐社区, 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有效解决社会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 实现现代化城市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 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2.1 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继之而来的是文化生活的提升, 这既是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又是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对居民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社区文化建设能够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强化自己的精神免疫力,提高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把握自我的能力, 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错误思想和迷信邪说的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使社区教育化、教育社区化, 从而把社区变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正在为广大居民精神需要的满足和精神冲动的释放提供越来越好的条件。

4.2.2 社区文化建设是解决社会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 人们在收入来源、利益取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 诸多因素的相互碰撞必然导致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城市社区中必然有其表现, 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例如, 随着企业体制设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市民学校对他们进行再就业教育, 不仅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也对他们进行心理和思想教育, 使他们在技能上得到提高, 思想上得到充实, 从而具有面对现实的心态、锐意进取的精神、驾驭生活的勇气和重新塑造自己的驱力, 这使许多人在下岗之后不但没有消沉, 反而将生命的火焰越燃越烈。居民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伴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趋势的出现, 一般职工近乎三分之一的人生是在退休之后度过的。社区通过组织老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开设老年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和文艺娱乐活动, 同时组织社会力量建立老年福利院, 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归宿。这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托。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迷信思想对市民灵魂的侵蚀, 为扫除封建迷信、赌博、吸毒、黄色文化制品等消极社会因素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4.3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大概念,不仅体现了一个社区全体居民的精神状态、文化教育水平、道德风貌、身心健康等人文状况,而且还反

映着一个社区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智力情况。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受教育程度、道德水准、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和创新能力等。这几个方面形成一个综合的统一体,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状况也就是从这几方面反映的。只有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向前发展,而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就不能忽视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

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功能上。社区文化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外,还有社会性自我教育。它主要通过向社区不断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来实现的。社区文化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开设服装设计、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烹调、缝纫、文艺、健身、机修等培训班,这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其在活动中学到各种技能,丰富了业余生活。同时,在社区,各种各样的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和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活动等都可以使居民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在思想和道德上受到砺炼与提升。另外,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有助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加强。总之,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结语

总之,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果社会各界都能全面了解社区文化的深刻涵义,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不足,注重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那么,我国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这既是党和政府的殷切希望,也是满足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强城市建设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

第五篇: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非常渴望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疲惫的心态得到放松,而社区则是人们除工作以外的休憩场所。所以,社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资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目前,我国各广大城市社区开展的各色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常见的有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科普宣传和文体比赛等,这些文化活动在各个层面和角度满足了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有助于陶冶居民的情操,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

二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一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没有他们,任何的社区文化活动都无法开展,而社区文化活动,又将社区居民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使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增强了居民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区管理效益及其作用的进一步突显,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很多社区建立了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成立了书法、文艺、舞蹈、类协会等群众文化团体,并且经常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这些不仅活跃了社区的文化氛围,促进了邻里关系,而且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深了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收到了较好效果。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

1、社区文化设施的人均覆盖率较低,且实际利用率不高

社区各类设施和场所仍处于初级化、简单化阶段,且数量少、种类少,缺项较多,尤其是缺少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即使在文化基础设施比较好的社区内,居民对社区阅览室的利用率也并不高,来社区阅览室的主要是中老年人,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很少来或从来不去社区阅览室。其主要原因,在于社区的图书馆开放时间同居民上班、上学时间重合,且图书数量有限、品种不多、内容相对陈旧。

2、社区娱乐活动匮乏,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社区居委会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方面主动性不强,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居民参与意识不强。首先,大部分居民是以“旁观者”的角色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39.01%的居民认为如果小区要开展文化活动,自己会参与其中;其次,参与面窄,从参与者的年龄层次上来看,明显存在着老年人多,中青年人少的不平衡现象。这是所有社区文化活动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难题;再次,参与活动的内容局限性较大,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娱乐活动还须经过“选美大关”,从市民选择平时比较喜欢的娱乐休闲方式来看,超过50%的受访者选择看电视、电影,29.93%的受访者选择与朋友交往,而一些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主体仅仅是一些该类活动的“精英式”人物,普通的居民即使是感兴趣想参加,也只能是“望娱兴叹”。

3、社区居委会在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中,扮演“角色”功能失调

社区主管缺少将社区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社区干部发挥作用较差,引导居民自治的能力不足,就如何开展社区工作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和思想上的探索创新。这都致使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另外目前社区居委会依旧沿袭老的传统,工作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承担区街各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承受层、落实层。在这样的运行模式下,社区的自治功能很难体现。社区居委会在帮助居民面对困难、解决邻里矛盾、传达民情、改善居住环境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致使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角色”功能失调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文化休闲娱乐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的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追时髦,搞“形象工程”,违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初衷,也使社区文化难以发挥休闲娱乐功能;二是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缺乏心理凝聚力。由于传统邻里社区的变迁,社区文化认同在逐渐淡化,社区居民之间存在严重的疏离感。甚至在有些社区,一部分居民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十分淡漠,使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认同意识与心理凝聚力;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影响了其社会沟通功能,使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下降。此外,一些社区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也存在明显弱化现象,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增强居民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这种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在一些社区居民中表现的并不理想。

4、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尚需完善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之处。第一,多头管理淡化了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条块结合”,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如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社区的自治建设,体育部门主要负责社区的文体活动,文化部门主要负责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等,都有各自“条条”的正式文件作为依据,结果造成了谁都管理社区,谁都不能负全责。由于社区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造成了现有社区文化资源的浪费,无法产生整合效应。第二,在社区文化运行机制上,存在严重行政化的倾向。许多城市社区在举办的社区文化活动中,每组织一次从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基本上都是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进行,上面怎么安排,社区机构就怎么做,社区文化活动过度依赖政府,造成了社区居民在被动状态下接受社区文化活动的局面,不利于居民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社区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不够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资源总量不足与配置相对不均衡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社区的文化建设存在着人才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不全或简陋等资源缺乏问题,同时,一些社区大量的可利用的社区文化资源被闲置或没有有效开发利用。以图书馆为例,我国社区图书馆由于起步晚,经费来源较为单一等原因,在藏书规模、数量、质量、服务状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许多社区并没有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

三、社区文化现状的原因分析

导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五个方面:

1、管理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

一些担任社区文化管理工作的街道干部、居委会管理者,由于缺乏服务意识或服务意识不强,虽然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热情高、干劲足,但他们思想较为保守,观念滞后,又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做给上级领导或外面看,脱离了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而且大多数人还是采用传统的那一套工作方式、方法,与当前开放的社区文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2、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社区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政府,或者说,政府仍是管理的主角,社区内部的事务大多由政府部门一手包办,使许多社区的文化活动从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部门的指令进行,社区文化管理组织的自治性、服务性未能体现出来,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自觉意识也无法体现出来。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直接导致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上行政化倾向严重。

3、利益机制缺失影响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造成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利益机制的缺失。其一,由于大部分城市社区居民工作不在社区,其经济收入来源并不在社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利益关系度不高;其二,社区文化供给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从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实际情况看,一部分社区居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不够丰富多彩,形式老套,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部分居民对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兴趣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三,社区文化建设对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关心不够,也是造成居民参与度不高的又一原因。

4、多种原因导致社区文化功能弱化

由于社区文化的形式不够多样化,内容不够丰富多彩,不能够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包括不同层次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5、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重视不够使社区文化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由于某些政府管理部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由于政策协调不到位,使各个社区之间的资源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等得不到利用。同时,社区中的法人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虽有大量的资源如各种文化设施,但因其分属不同行业,社区居民组织无法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四、解决对策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体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切实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文化骨干与志愿者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文艺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首先是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驻地社区的企业、单位等潜在能力。其次是培育基层文化队伍,加强文化辅导,培训社区文化骨干,积极培育文化示范户,组建有特色、有群众基础的文化队伍。最后是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档次和文化品位。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工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新风尚,在全社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2、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努力营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拓展阵地,健全体系,形成共建共管新格局。加大对社区设施、卫生、美化等硬件建设;加强学校、幼儿园、图书馆、报刊、俱乐部等文化、学习和娱乐场所的管理。真正做到社区文化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要形成党总支牵头、行政负责、工会配合和团组织参与的运行机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建、明确任务、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建共管新格局。

3、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居民的文化需求

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交融、心灵沟通,个体化的人格渴望融入社区整体,所以,要调动广大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这就更加需要精神上给予调剂,而社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方式,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因此,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的优势,如:许多老干部、老工人多年的实践磨砺,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各类专长人才颇多,无论吹拉弹唱、戏曲歌舞、美术书法、着书立传、运动健身等业余爱好者门类齐全,有些专长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他们自娱自乐开展的一些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是我们的资源优势,必须广为采撷。

4、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对社区活动的公共场所建设的投入,在社区建设中,整体规划社区布局、建筑风格、公共设施等,它们都是不同文化风格的反映。另一方面,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当考虑到社区中的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外来职工等的特殊需求,扩大社区文化活动的空间。

二是加强社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的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所以要加强社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赋予新的文化内容,实现社区文化的现代化。大力调动居民追求先进文化的热情,注重培养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为他们展示才华、交流信息,活跃文化搭建“文化台”、塑造“文化人”。

5、积极开展和谐文化的创建活动

以创建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棋类比赛、乒乓球比赛、秧歌舞表演、秦腔、豫剧、眉沪剧、京剧演唱、乐器演奏、美术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打造社区文化生活的亮丽风景。从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居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6、搞好服务,建好社区文明和谐家园

要坚持以“提升学习力,激活创造力,优化服务力”为抓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多办实事、解决问题作为第一要求,夯实“硬件”和“软件”两个基础,兑现政治、经济两项待遇,提高文化娱乐和素质服务两个水平,让每一位居民在社区都拥有自己的一片精神绿洲!总之,社区文化在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不仅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与努力,只有不断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文化队伍与社区法律法规建设,丰富城市社区文化内容,才能提升社区、社会的整体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

下载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休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休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调查研究报告——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黄金镇官寨村为例指导老师:王雪峰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9级3班强波 黄元红[内容摘要]:休闲文化是......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2007-02-10 16:48:13×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对照中考成绩统计表,纵向比较,农村学校英语成绩远远落后于城关学校。横向比较,......

    农村人身保险现状及对策

    农村人身保险的现状及对策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1322班陈志芳 【摘要】在保险发展蒸蒸日上的当今社会,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由于面临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尚未完全得到开发,毋庸置疑,发展......

    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洼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一、大洼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现在农村大多使用木柴等做燃料,居家周围堆放大量的柴草等易燃可燃燃料,加大了火灾荷载; 2、消防水源严重缺乏,无消......

    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沾益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一、沾益县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农村居住建筑使用大量可燃建筑材料,建筑耐火等级低,大多数属于土木结构的四级耐火等级建筑; 2、现在农村大多使用......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成因分析一、物质利益受到侵害。一是土地承包权没有保障。2003年3月,我镇各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个村民来反映,新当选的村委会要收回他......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而“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的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个稳定......

    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对策姓名:史文峰指导教师:杜亚敏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年级:2008级类别:高起本学习中心:岳阳浏阳北盛完成时间:2011年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