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9:1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对政和县外屯、镇前、杨源、澄源、星溪等多个乡镇的走访观察,了解了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笔者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发展优势、发展现状、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针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是笔者此次调研的汇总报告。

关键词:政和县 乡村旅游 科学发展观

目录

一、调研背景及相关概念定义 „„„„„„„„„„„„„„„„„„„„(4)

二、政和县及其旅游资源概述 „„„„„„„„„„„„„„„„„„„„(4)

(一)政和县概述

(二)政和县旅游资源概述

三、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5)

四、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5)

(一)资源优势

(二)区位优势

五、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7)

六、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不足„„„„„„„„„„„„„„„„„„„(8)

七、典型实例分析——以佛子山景区为例„„„„„„„„„„„„„„(9)

(一)佛子山景区简介

(二)实例分析

八、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10)

九、参考文献

„„„„„„„„„„„„„„„„„„„„„„„„„„„„(11)

一、调研背景及相关概念定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旅游局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新的热点。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所谓乡村旅游(RuralTourism),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变传统农业为休闲农业;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变农业区域为农业区域兼旅游区域;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分析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兴办;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政和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资源、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随着近年来,政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绿色经济强县”的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也成为政和县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为破解城乡二元格局,推进政和县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开了新的篇章。

二、政和县及其旅游资源概述

(一)政和县概述

政和县为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南部相邻,北纬27°03′-27°32′,东经 118°33′-119°17′。境内东西最大距离7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位于中国东南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鹫峰山脉北段,低山和丘陵分别占全境面积82.8%和9.5%。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仅占全境面积7.7%。政和县为福建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6.8%。

(二)政和县旅游资源概述

政和县是一个山川雄秀、风景独具、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山区县。政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源四平戏、省旅游名村杨源村、外屯乡稠岭村、岭腰乡锦屏村、星溪乡念山村、省旅游水乡鱼村镇前镇镇前村等旅游景区品牌。

三、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科学发展观思想,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举措。从科学发展观来说,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群体生活水平的发展观,也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的全面观和协调观,对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具体而言,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a.增加农民受益,扩宽农民就业渠道

b.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c.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整体文明的提高 d.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e.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生态文明的要求

四、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政和境内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物产资源等旅游资源丰富。

1、自然资源丰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政和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是地质资源奇特。政和县地貌属东南沿海中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地表切割强烈,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层状东西排列有序,有430座千米高山,24条溪流。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属于独特的火山岩地貌,地质环境突兀而奇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佛子岩、笔架峰、双狮峰、梅子坑瀑布等山水资源,素有“雄秀八闽”的赞誉。在福建众多山水中,相对独特。洞宫山以奇峰、怪岩、秀水、峡谷景观为特色,素有三十六潭、四十九洞、八十一景之称。

二是二元气候明显。县内高山、平原气候差异明显。包括镇前、杨源、澄源三个乡镇的高山台地面积达到9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气候宜人,大气质量和水质量俱佳,是福建省鲜有的避暑胜地,适合全年旅游。

三是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8%,政和杏树、红豆杉、柳杉王、杉木王、千手观音柳、古银古树包竹、倒栽杉、楠木等珍稀、观赏性名木古树,多处壮观的梯田、茶园、竹海等田野景色。其中古银杏树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铁

山镇大岭村;梯田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佛子山景区内念山、稠岭;高山杜鹃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佛子山景区;柳杉、杉木、千手观音柳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岭腰乡锦屏村;楠木林集中观赏的地区为:东平镇凤头村。

2、人文资源多样。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政和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一是拥有历史悠久的四平古戏。政和四平戏是明代古老剧种遗传,传入政和杨源一带已有400多年历史,至今仍活跃民间,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仍保留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唱腔、戏台以及每年农历八月初六、二月初九的祭祖仪式。现有杨源和禾洋两个四平戏业余剧团。

二是拥有风格独特的古廊桥。政和现存各类廊桥136座,其中最为珍贵的贯木拱廊桥有7座,均居闽北各县之首,排名全国各县前列。其中板头花桥保留相对完整,建筑美轮美奂,是福建省最美的廊桥之一。

三是拥有和谐朴实的鲤鱼崇拜文化。政和镇前、杨源等地流传鲤鱼救人、鲤鱼仙的故事,并有鲤鱼溪、鲤鱼塚、古镇、古宗祠等历史文化资源,在闽东北、浙西南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四是拥有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洞宫山是道教第27福地,有“琅嬛福地”之称,传说道教魏、虞二真人在此炼丹飞升,是政和县道教文化的表现。

五是拥有理学治国的朱子文化。朱熹及其祖辈在政和的活动史实,有云根书院、朱森墓等遗址,朱子文化在政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是政和儒家文化的表现。

六是拥有皇室茶叶文化。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的关棣县因进献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3、物产资源丰富。我县具有众多旅游产品资源,如政和工夫红茶是中国驰名商标,政和白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产品有竹茶具、竹家具、竹灯具、竹工艺品、竹艺术品、竹日用品等六大系列上千个品种,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东平高梁酒窖为“八闽第一窖”,还有天然绿色产品香菇、红菇、牛肝菌、苦锥果、蕨菜、龙须菜、笋干等。

(二)区位优势。

1.近武夷山优势。政和县地处“大武夷”旅游圈内,可以依托武夷山大旅游品牌优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风景旅游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实现政和与武夷山互动、错位发展,形成“看在武夷山、玩在政和县”,“观光在武夷、度假在政和”的旅游休闲度假发展新格局,把政和打造成为将成为华东地区名符其实的度假后花园。

2.经济区位优势。政和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南靠珠三角,北近长三角中国两大经济圈。而随着省道全面实施改造,宁武、松建两条高速开通,经过政和的衢宁铁路也即将开工建设,政和县的交通环境将极大改变,为政和的乡村旅游扩宽客源市场。

3.环境优势。政和县处于鹫峰山脉北段西侧,高山、丘陵由东向西分布,森林覆盖率高达78%,环境优美。加之政和县因其经济发展起步早,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而使其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为发展乡村旅游提拱了优质的环境保障。

五、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政和县旅游工作紧紧围绕“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要求,认真抓好旅游资源挖掘、整理、保护,旅游品牌的创建和宣传,旅游景区建设规划,旅游发展项目的申报等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今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旅游品牌创建成效明显,突出乡村旅游。从2002年至今已创建的旅游品牌主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源四平戏、省旅游名村杨源乡、外屯乡稠岭村、岭腰乡锦屏村、星溪乡念山村、省旅游水乡鱼村镇前镇镇前村等。2011年推荐四家企业组合的“竹具系列旅游商品”代表福建省参加“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荣获旅游商品银奖。同时,积极完成了镇前镇镇前村、邻腰乡锦屏村申报省乡村星级旅游村,隆合茶叶生态园申报省级工农联业旅游示范点,东平界溪水库申报旅游水乡鱼村,云根书院申报3A级景区等工作。

二是逐步完成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已完成《政和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洞宫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佛子山景区修

建性详规》、《佛子山景区旅游建设项目环境评估》、《南平市大武夷“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政和部分)。《佛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于2011年9月份通过专家评审。同时,聘请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进行茶竹旅产业规划设计,制定政和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振兴规划。

三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2005年以来,先后邀请120多位国家、省旅游、建设、地质、林业、文化等方面领导、专家及各级新闻媒体记者到政和考察、指导旅游工作,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摄制专题片,福建日报、闽北日报、海峡旅游、时尚之旅等报刊多次图文介绍政和旅游资源情况。2011年9月聘请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到我县进行茶、竹、旅三大产业专题采风报道,制作《政和县打造茶、竹、旅游绿色经济强县》专题片,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科技中国》栏目进行系列报道,强化对政和县的整体形象宣传。

四是确定“四个特色”乡村旅游总体布局。“四个特色”即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廊桥古迹旅游、老区红色旅游。

五是在资金上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和县的大力招商引资,凤头楠木林森林人家项目,按年接待8万人次标准建设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计划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投资方式为合资或合作;政和县大岭银杏森林人家项目,按年接待5万人次标准,建设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计划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投资方式为合资或合作。

六、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不足

近年来,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吶鼓声中,政和县的乡村旅游也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也显现出了许多的问题。

1.缺乏全局的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近年来,政和县虽然在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各旅游项目开发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并没有完成对政和县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缺乏统筹考虑,这为乡村旅游的近一步开发设置了障碍。如果政和县的旅游资源不能及早实现整合,势必会使政和的乡村旅游陷入到与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同质化中,失去地区特色,也不能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2.优惠政策有限,资金投入不足。政和县长期以来就是福建省的贫困县,县财政困难,多以省和国家的财政补助才能维持开支,很难从财政中划拨专项资金

用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再加上,过去政和交通不便,招商引资也很困难。这些都使政和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受阻。

3.市场意识有待提升。政和县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已经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仅满足于眼前经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

4.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薄弱。多数经营者管理方式粗放,规范化经营薄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均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意识较强,没有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良性发展道路,不知道如何做特色、创品牌,还处于低水平的相互模仿和价格竞争阶段。

5.设施建设跟不上。近年来,政和县总体的交通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乡村公路大多过于狭窄,尚不能满足现代乡村旅游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造升级。其次,除交通以外的其他各种乡村旅游配套设施还很不健全,例如景点吃、住、行、游、购、娱都没有规范的设施,景区也普遍缺乏规范的引导标语和指示牌。

七、典型实例分析——以佛子山景区为例

(一)佛子山景区简介

佛子山景区范围面积137.3平方公里,由地下、地面及立体空间组成,东至旺楼,西至蛙岩,北至铜盆山,南至镇前鲤鱼溪,分为狮峰核心景区(11.5平方公里)、旺楼二级景区(3.8平方公里)、七星溪二级景区(6.5平方公里)、铜盆山景区。狮峰核心景区景区又划分为狮子岩景区、笔架山景区、佛子岩景区、天生岩景区、磐石景区等。

旅游区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四个功能区:一是狮峰火山地貌核心区,主要功能是自然地貌观光,生态旅游休闲;二是七星溪二级景区,主要功能是水上游乐,蛙岩地质遗迹参观;三是旺楼二级景区,主要功能是古文化遗产观赏,突显古墓群、古树王文化氛围,同时观赏旺楼山水风光;四是避暑度假区,以稠岭度假区为中心向村镇辐射。

(二)实例分析

2013年7月,笔者到政和县重点开发的国家旅游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走访参观,对景区的开发现状作了基本的了解。根据笔者了解到的基本信息和笔者 的实际见闻,将得到的景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作如下几点分析:

1.景区的的乡村旅游属于景区依托型。景区的乡村旅游借助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佛子岩的知名度和独特的稠岭梯田风光吸引客源,带动景区周边的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农家乐等配套服务,并同时拉动地域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的销售。

2.景区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奇特地质景观,也有秀美的梯田风光和周边淳朴的乡村民俗民风,可以让游客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并体验到真正的乡村生活,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当优势。

3.景区的开发尚属于起步阶段,各种配套的基础设施很不健全。首先,在景区内,很少可以看到景区的旅游路线图,也很少规范的指示牌和指示标语。其次,佛子岩山高且地势险峻,但目前既没有索道,也没有对上山的路进行整修,使得游客上山有诸多不便。再有,景区内也没有修建起足够的供游客方便使用的厕所。

4.景区内乡村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多为当地的农户,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也相对落后。景区内乡村旅游的经营有待于引进一些经营乡村旅游的企业,提高景区内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水平,形成公司—农户共同服务游客,共同受益的开发模式。

八、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鉴于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笔者的走访观察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资源整合,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规划,整合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特色物产等优质的旅游资源,为游客设计合理高效的旅游路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二是加强资金的多元化投入。一方面,政府要为开发乡村旅游的企业提供更多税收、土地、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也要争取向上级各部门申请乡村旅游开发专项资金,进行金融政策融资,多渠道突破资金瓶颈。

三是强化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增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联合人力资源、文化、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制定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依托党校、职高等培训机构,开展与发展乡村旅游密切相关的经营管理、乡土文化讲解、厨师、民俗礼仪、客房服务、文化艺术表演、民间技艺展示等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教育,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四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旅游的质量。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而当下的形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乡村民俗文化也开始大量消亡,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也就成了必要之举。

九、参考文献

[1] 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19. [2] 严贤春,《生态农业旅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4-87 [3] 杜江,《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年第10期 [4] 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 曹艳英,《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学术交流》,2004年第5期 [6] 政和县旅游发展项目组,《关于政和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政和新资讯网

第二篇: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新的动力。通过对**乡乡村旅游的研究,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针对性的就如何借助县委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推动**乡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和现状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1、交通和区位优势

**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境西部,地理位臵优越,距北京、天津各约225公里,距承德市区约50公里,距宽城县城仅22公里,国家级承秦出海路贯穿全乡,宝清旅游路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乡,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进入性。

2、生态和资源优势

**乡林果资源和林木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71.2﹪,占全市第一,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尖宝山、平顶山等山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载体。具有“北方桂林、塞外三峡”之美誉的蟠龙湖、清河两大水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

(二)**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把乡村旅游业作为拉动需求增长、提高乡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不断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始终坚持“开发两头带中间、统筹辐射促周边”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清河谷生态休闲旅游园区”为定位,坚守“科学保护、重点开发、突出特色”的开发理念,充分利用生态和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旅游产品,催生了一系列以生态度假、景区休闲、民俗景观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

1、生态农家游

生态农家游以生态休闲山庄和精品采摘园为依托,形成集观光度假、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验项目。生态休闲山庄的典型代表是省级生态旅游五星级乡村酒店塞北江南山庄。此外,依托生态农业、山场森林资源的绿色综合农业生态宝山山庄正在建设中,楠山休闲渡假山庄和悠然休闲度假山庄即将投入运营。太阳沟采摘园和塞北江南采摘园在2012年完善多品种、多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将于2013年继续打造“尖宝山百亩优质果园”、“掉子沟特色采摘园”两个精品采摘园建设。

2、景区休闲游

景区休闲游以蟠龙湖(潘家口水库)景区为依托,充分挖掘水库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接待体系。游碧波水库,赏湖光山色,吃地道农家饭,到清河口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附近区域游客的首选。清河口村农家院也已集中连片,2012年被承德市评为十大最具魅力的旅游乡村。

3、观光民俗游

2013年继续推进极富民俗特色的**村新民居建设,年内完成50户新民居建设,使其形成民居景观;加快推进清河景观建设工程,年内在**段修建3道迎水坝,形成1.5公里的汇水面,沿宝清公路路沿两侧种植花卉,形成“一川清水,两岸锦绣”新景观;中远希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万续建10个观光大棚在今年年底完工。

二、**乡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创新意识不到位,开发模式相对单一

乡村旅游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增长知识、增强体质等多种功能。但是目前**乡乡村旅游产品单

一、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主要内容仍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春天赏花、秋天采果”等传统单一模式,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少,加之缺乏一些大型的娱乐活动,这使得乡村旅游活动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难于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后劲。

旅游商品开发深度不够。目前,**乡所谓的旅游商品,还只是最初级的农业果实等,缺乏深加工、缺少新理念,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2、基础设施不到位,设施配套不健全

**乡是农业为主的乡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乡村旅游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比较简陋,相当一 3 部分的农家院的客房、餐馆等食宿条件较差,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主的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此外,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尚不健全,众多游客带来的大量不可降解的废弃物质难免会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3、服务接待水平不到位,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乡大多数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为当地村民,多数未经过专业旅游培训,文化素质和旅游专业素质相对不高。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他们不仅难以准确揣摩旅游者的心理,提供使游客满意的旅游服务,甚至会与旅游者发生冲突,从而使游客的旅游质量大打折扣,有些时候游客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使乡村旅游的形象受到损害。

4、政策法规不到位,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旅游基本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经营者的经营,游客权利的保护均缺乏法律的依据。在管理体系、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建设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宽城县、**乡旅游协会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发挥出协会对乡村旅游市场的引导、规范和带动作用。致使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到位,也给本地区的旅游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乡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形成全乡办旅游的局面。

针对**乡紧紧围绕蟠龙湖旅游经营开发的特点,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制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并举的科学可行、简便易懂的**乡旅游评价标准。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全乡旅游接待证制度和乡村旅游经营户的考评、公示制度,保证经营户规范经营。切实发挥**乡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引导作用,力促乡旅游协会尽早发挥作用。

2、投资多元,借力发展

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办法,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要政府投入。乡财政每年列出一定的专项经费,设立乡旅游经济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等,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作用。二要市场化运作投入。市场化运作需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乡政府应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有形资源和特许经营权、政策等无形资源变成旅游经济发展的资本来运行,制定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旅游经济发展。三要积极对上争取投入。千方百计争取旅游发展政策性资金,争取水利、交通,包括公路“村村通”工程、扶贫等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与发展旅游经济结合起来,增加投入。

3、配套完备,保护环境

着力规划好乡内道路交通系统,并完善停车场、公厕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旅游点环境的净化、美化工程,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指导和扶持乡村旅游经营户做好污水排放、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制定旅游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章立制、付诸实施,努力营造“碧水、绿地、蓝天“的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做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培育人才,提升素质

结合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开展村民环保素养和文明素养培训,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开展旅游经营管理、职业道德与基本常识培训,培养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进而扶持一批经营信用好、经营效益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户和园区企业组织;开展特色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大力加强农业生产的改良与改进。切实加强对旅游从业村民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村民素质,激发村民办好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村民办好乡村旅游的能力。

5、打造精品,树立品牌

在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方面,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一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的现代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如宝山山庄建设中增加真人CS等娱乐项目,在清河口村积极引进企业打造私人游艇俱乐部。

在乡村旅游购物方面,鼓励、支持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经 6 营。倡导和推进“果进篮、花进盆、菜进盒、农副产品进袋”,打造精品农业。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诚信规范的乡村旅游购物商店,不断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

在饮食文化方面.要突出传统地方特色菜、农家菜,通过旅游传播**乡的饮食文化。配合规模化的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打造成有区域特色的饮食品牌。如继续扶持润毓野猪养殖有限公司推出野猪养殖观光和围绕野猪菜肴推出特色餐饮。

6、加大宣传,提升品牌效应

乡政府要大力引导旅游经营者转变认识,提高专业水准,学习先进的促销策略,充分利用报刊、电台、影视、广告、博览会、交易会、互连网等多种形式广泛的宣传,同时加强与旅行社的接洽与合作,在节假日推出亲子游、浪漫双人游、全家乐等促销活动,突出“品牌化”经营。

总之,**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臵,独特的旅游、交通环境,如能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导向,从规范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标准入手,大力开发、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始终贯彻“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加入到**乡村旅游队伍之中。届时,**乡的乡村旅游必将对本乡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观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根据吕祖善省长关于组织省级机关工作人员下乡体验乡村旅游的指示精神,我按照局统一安排于4月24-27日赴衢江区的板固村和下呈村开展体验乡村旅游、帮扶农村建设活动。通过四天三夜吃在农户、住在农户,参与打麻糍、挖野笋等农事民俗活动,充分体验了乡村旅游的乐趣。在2个村参加座谈会,走访农家乐经营

户,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难和期盼,了解并实地勘察旅游基础设施,帮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将体验的情况作一汇报:

一、两村的基本情况

板固村位于罗樟源的中部,距离市区约30公里,地处海拔800米的山涧峡谷地带,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整个板固村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自然生态优美。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竹林面积5000余亩,同时也是衢州市的野生兰花保护基地。全村46户228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家乐经营和毛竹、高山蔬菜、土种牛羊养殖等。现从事农家乐经营户13户,能同时接待680人就餐和100余人住宿,直接从业人员近40人,间接从业人员80余人,2007年接待236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120余万元。

下呈村坐落于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由5个自然村组成,245户农户761人。境内有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脊龙门风景区,是衢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依托旅游景区开展“农家乐”,现共有26家,可提供床位500张,直接就业人数60余人,日平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2007年该村年“农家乐”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142元。在“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下,村民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茶叶、高山蔬菜种植和土鸡、土鸭养殖业发展迅速,农副产品的销售产业也初具规模,带动了村民的经济发展。

二、体验衢江区乡村旅游的感受

1、各地乡村旅游如火如荼。2005年,在村支书傅梅英的动员下,板固村的3户农户自发开始农家乐经营,经历了怕经营到试经营再到爱经营,从不懂服务到学服务再到提升服务的转变。村民从观望到积极参与,2007年底发展到13家,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农家乐迅速发展,并向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经营状况明显高于农户预期,并保持稳定的增长。下呈村由于依托景区,起步较早,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半农户从事农家乐,全村农家乐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原来游客依靠单一的衢州市区和衢化职工发展到金华、杭州等周边地市;促销方式由口碑传销发展到旅行社组团旅游,旅游方式由原来的单一自驾游逐步提高了团队份额;从消费方式上由原来的定额价为主发展到以自报价为主,经营状况日趋成熟。由于农家乐更适于短途旅游,两村预计“五一”的长假变成3个短假将使当地农家乐更趋火爆。

2、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一是农民致富了,板固村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不少农户放弃既辛苦又不稳的来料加工,投入到乡村旅游;二是农村发展了,板固村的农家乐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江西农村定期送土鸡,丽水的遂昌农村定期送猪肉过来,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三是不出远门当地就业了,板固村的秋兰馆农家乐不仅夫妻当家,而且将外出打工的女儿也叫回来,忙时还动员亲戚帮忙,生意红红火火,村民安居乐业;四是环境改善了,农家乐的开办使村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其收入的源泉,村民主动放弃造纸等污染环境的项目,还青山绿水本来面貌。

3、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两个村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板固村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发展小桥流水型农家乐,主要为衢州市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下呈村则利用天脊龙门景区的独特优势,主要为中短途旅游者游玩天脊龙门景区提供吃农家菜的服务。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旅游接待设施有待完善。住农家屋是城市居民返璞归真的追求,但由于有些农户缺乏热水器无法洗澡、卫生间窗户没有窗帘布以及棉被厚度不够等原因,住宿条件还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农户的碗筷消毒土法上马,洗净后用开水沸煮,缺乏消毒柜等消毒器械和措施;景区小卖部出现销售过期食品的现象。为此,农家住宿设施设备要从方便游客出发,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设施和提供服务,增加舒适度和私密性,让游客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餐饮方面,既要在菜肴上突出“农”字,更要在碗筷等器具上讲究食品卫生,适当引进消毒柜等现代化卫生设备,让游客吃得放心。

2、乡村旅游环境有待改善。虽然农家乐经营户已经注意只身周边的环境卫生,但一些没有从事农家乐的农户仍然维持原有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加上游客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村庄整治使农民过上洁净的生活,但一些农户新建筑

第四篇: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根据吕祖善省长关于组织省级机关工作人员下乡体验乡村旅游的指示精神,我按照局统一安排于4月24-27日赴衢江区的板固村和下呈村开展体验乡村旅游、帮扶农村建设活动。通过四天三夜吃在农户、住在农户,参与打麻糍、挖野笋等农事民俗活动,充分体验了乡村旅游的乐趣。在2个村参加座谈会,走访农家乐经营 户,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难和期盼,了解并实地勘察旅游基础设施,帮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将体验的情况作一汇报:

一、两村的基本情况

板固村位于罗樟源的中部,距离市区约30公里,地处海拔800米的山涧峡谷地带,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整个板固村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自然生态优美。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竹林面积5000余亩,同时也是衢州市的野生兰花保护基地。全村46户228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家乐经营和毛竹、高山蔬菜、土种牛羊养殖等。现从事农家乐经营户13户,能同时接待680人就餐和100余人住宿,直接从业人员近40人,间接从业人员80余人,2007年接待236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120余万元。

下呈村坐落于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由5个自然村组成,245户农户761人。境内有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脊龙门风景区,是衢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依托旅游景区开展“农家乐”,现共有26家,可提供床位500张,直接就业人数60余人,日平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2007年该村年“农家乐”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142元。在“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下,村民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茶叶、高山蔬菜种植和土鸡、土鸭养殖业发展迅速,农副产品的销售产业也初具规模,带动了村民的经济发展。

二、体验衢江区乡村旅游的感受

1、各地乡村旅游如火如荼。2005年,在村支书傅梅英的动员下,板固村的3户农户自发开始农家乐经营,经历了怕经营到试经营再到爱经营,从不懂服务到学服务再到提升服务的转变。村民从观望到积极参与,2007年底发展到13家,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农家乐迅速发展,并向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经营状况明显高于农户预期,并保持稳定的增长。下呈村由于依托景区,起步较早,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半农户从事农家乐,全村农家乐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原来游客依靠单一的衢州市区和衢化职工发展到金华、杭州等周边地市;促销方式由口碑传销发展到旅行社组团旅游,旅游方式由原来的单一自驾游逐步提高了团队份额;从消费方式上由原来的定额价为主发展到以自报价为主,经营状况日趋成熟。由于农家乐更适于短途旅游,两村预计“五一”的长假变成3个短假将使当地农家乐更趋火爆。

2、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一是农民致富了,板固村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不少农户放弃既辛苦又不稳的来料加工,投入到乡村旅游;二是农村发展了,板固村的农家乐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江西农村定期送土鸡,丽水的遂昌农村定期送猪肉过来,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三是不出远门当地就业了,板固村的秋兰馆农家乐不仅夫妻当家,而且将外出打工的女儿也叫回来,忙时还动员亲戚帮忙,生意红红火火,村民安居乐业;四是环境改善了,农家乐的开办使村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其收入的源泉,村民主动放弃造纸等污染环境的项目,还青山绿水本来面貌。

3、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两个村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板固村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发展小桥流水型农家乐,主要为衢州市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下呈村则利用天脊龙门景区的独特优势,主要为中短途旅游者游玩天

脊龙门景区提供吃农家菜的服务。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旅游接待设施有待完善。住农家屋是城市居民返璞归真的追求,但由于有些农户缺乏热水器无法洗澡、卫生间窗户没有窗帘布以及棉被厚度不够等原因,住宿条件还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农户的碗筷消毒土法上马,洗净后用开水沸煮,缺乏消毒柜等消毒器械和措施;景区小卖部出现销售过期食品的现象。为此,农家住宿设施设备要从方便游客出发,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设施和提供服务,增加舒适度和私密性,让游客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餐饮方面,既要在菜肴上突出“农”字,更要在碗筷等器具上讲究食品卫生,适当引进消毒柜等现代化卫生设备,让游客吃得放心。

2、乡村旅游环境有待改善。虽然农家乐经营户已经注意只身周边的环境卫生,但一些没有从事农家乐的农户仍然维持原有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加上游客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村庄整治使农民过上洁净的生活,但一些农户新建筑 过于城市化,而且楼间距越来越小,房屋越造越高,缺失了农家特有的韵味,农家特色在逐步淡化。因此,要向农民灌输“建设好自己家园就是增加收入”的理念,乡村旅游的环境是发展农家乐的根本,城市居民绝大部分就是来感受乡村的山清水秀,合理布局农家屋,避免城市化,垃圾收集制度化,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3、乡村旅游管理有待加强,管理部门服务有待提高。压价竞争、争相拉客等无序竞争现象在农家乐发展早、竞争相对激烈的下呈村已经开始出现苗头,小商小贩在通往景区道路随意占道设摊;板固村后的火山湿地虽然很美,但囿于资金匮乏,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上山道路是砍竹人运输毛竹的通道,几乎无路可走,游客上山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安全亟需加强。此外,一些部门缺乏服务意识,如衢江区地税局在减免农家乐经营户5000元经营额的税收后,不再提供发票,农户经营额超过后要去衢州城里的区地税局开发票,不仅来去坐公家车要一天,而且每月10日后开发票还要收取滞纳金,限制了农家乐的做大做强。为此,要加强农家乐协会等自律组织的建设,制定规则避免恶性竞争;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乡村旅游有序发展;要加强安全检查,避免旅游事故的发生;要增强管理部门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农家乐的意识,彻底改变官僚作风,主动上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好服务。总之,发展农家乐一要突出“农”字,充分挖掘农村特色,展示农耕文化;二要突出“家”字,让旅游者不仅宾至如归,更要感受到农家的淳朴、热情和温馨;三要突出“乐”字,要开发出一批参与性广、娱乐性强的农事活动,使旅游者在农家感受到开心和快乐。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抓好几件事:一要整合资源,农家乐经营户要走合作化道路,发挥集体作用,在发展中还应与村庄整治相结合,做好环境保护的文章;二要发挥协会功能,加强安全、服务和价格等方面的自律,从简单地提供餐饮逐步发展到提供住宿,再发展到娱乐,最后让游客带走当地土特产,使农家乐形成产业链;三要提升服务和技能,要从学好普通话着手,提高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四要齐抓共建,旅游、交通、林业、公交、宣传等部门要相互合作,整合力量,合力抓好乡村旅游。

第五篇:2016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2016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二)政策引导。成都锦江“五朵金花”现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数百万人前往休闲度假,还引发了一场“全国人民考察运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规划是龙头、产业支撑是根本、农民增收是动力、有效融资是保障”,从建(2016信访工作调研报告)设到管理,始终体现了的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我县而言,就是要立足资源优势,放眼全国、全省,准确定位;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由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落实责任,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形成发展合力;要在用地、税费、建立发展基金、财政补贴、融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同时,要大力招商引资,以商招商,以一些大项目吸引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探索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三)彰显特色。“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决不能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当扬长避短,因陋就简,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从“吃”来说,要发展有罗田特色的饮食业。蜀南竹海的特色是“观竹、吃竹”,用竹子的附属产品做出“全竹宴”的熊猫大餐,让游客流连忘返,值得借鉴。从“住”来说,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客店、平原水乡的草屋茅舍、山中小寨等都可以作为旅馆,我们的农家旅馆同样可以利用乡野民居,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游”来说,要提高品位,提高游客参与度,既要留得住老人,又要留得住孩子。要精心设计出能够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山水画景,体验民情风俗的乡村旅游项目。比如参与打板栗、采摘、耕作等一切农事活动,体会“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生活,食宿农家,餐桌上能够吃到“罗田十大名吃”的美食,穿街走巷,能够听到男女老幼传唱罗田民歌。从“购”来说,要加大地方风味、工艺品、纪念品等三大系列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

(四)规范管理。要结合我县实际和市场需求,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乡村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通过挂职、聘请等举措,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的导游;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整洁、卫生、和谐、优美的旅游环境,增加游客的游玩兴趣和滞留时间;要鼓励能人返乡,聚合人才、资金、资源优势,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协会,提升管理水平和建设档次。

(五)精心包装。一部电影《刘三姐》能够传遍桂林山水,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人们熟知山西祈家乔家堡,一曲《纳西古乐》让人们永远知道丽江古城。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同样要注入文化内涵。要打造出像成都的“五朵金花”、云南的丽江古城一样的名镇、名村、名景。当前,重点是要做活板栗、甜柿、红叶三大文章,激活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三大历史名人。我县素有“全国板栗之乡、甜柿之乡”的美誉,甜柿品质无与伦比,板栗漫山遍野,红叶声名远扬,其开发和炒作价值远远超过麻城杜鹃。建议在旅游公路沿线及景区栽植甜柿和乌桕树,让游客走进罗田的山川原野,放眼满是秋阳照彩、金果凌霜的甜柿和秋林尽染、红叶烂漫的美景。要加强包装宣传推介力度,整合媒体宣传攻势,全方位扩大品牌效应,吸引游客“秋游都来罗田打板栗、摘甜柿、赏红叶”。要围绕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选好主题,面向全国组织开展电视剧、电影、歌曲、文艺作品等一系列创作、征集和评选活动。

下载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精)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在 20世 纪 80年 代 后 期 ,乡 村 旅 游 成 为 了 一 种 大 规 模 的 旅 游 形 式 。乡 村 旅 游 是 现 代 旅 游 业 的 一 项 新 亮 点 ,它 以......

    凤翔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凤翔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乡村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在我们凤翔部分乡村的发展、形成和壮大,就充满着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前来观光游人的普遍认可。随......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中国乡村发现网--从这里发现中国乡村 www.xiexiebang.com 2018年2月1 2007年6月5日至10日,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高舜礼副司长和农业部农......

    18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

    2018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时下热词之一,她是一个游客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朝阳产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乡村旅游+扶贫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合集]

    乡村旅游+扶贫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为助力建成“六养胜地宜居潼南、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我们以“促进乡村旅游、推动旅游扶贫”为主题,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了旅......

    关于某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一、乡村旅游开发的发展现状近五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扩大,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大亮点。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

    关于固原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固原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7年10月中旬,固原市旅游委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的陪同下在各县(区)分管旅游领导及旅游局等单位的配合支持下对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情......

    2010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2010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