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4 19:1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对策研究》。

第一篇:湖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对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千帆竞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占全省国土面积28%的民族地区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摆在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民族工作部门和广大民族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在对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和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17个县(市、区)建设新农村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对有关部门决策指导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因素

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8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36%,居全国第6位。辖有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个享受省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区和99个民族乡。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均分布有少数民族。全省民族自治地方辖有358个乡镇,4945个村民委员会,农村人口465.8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279.35万人,耕地面积301.73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4.23千公顷。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省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的“三农”政策支持下,我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十五”以来,湖南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湖南民族地区经济支柱产业正在形成,非农产业蓬勃兴起,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随着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保靖县2005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6.5%。由于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到2005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未解决温饱的人口由2000年的100万减少到57.5万,40多万群众已摆脱贫困,部分人开始步入小康。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近年来,我省重点抓了民族地区农村骨干交通、小城镇开发、水利水电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基础设施,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小城镇建设及通讯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利水电建设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三)公共事业逐步完善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科教文卫事业建设有新突破。与此同时,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广泛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基层组织逐步健全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做好农村各项事业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农村协会组织正在兴起。

(五)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加强

“十五”期间,湖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并积极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逐年改善,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反哺”能力弱。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全省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能力较弱。

2、农村基础设施脆弱,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交通建设仍然滞后,农网改造不够彻底。这三个问题依然制约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前,全省民族自治地方仍有8个村未通电。保靖县45%的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农村电价仍在每度1.2元以上,农民反映用电负担重,甚至有少部分村连用电都没有保障。芷江侗族自治县还有13个乡镇、167个村、近4.3万农户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占总量的50%以上。

3、农民增收受诸多因素制约,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民族地区的农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但由于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农民的收入仍普遍偏低,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而生活成本却居高不下,再加上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和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到收入的增长。

4、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发展后劲不足。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严重影响到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导致农村发展缺乏应有的科技、人才及保障机制作支撑。这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落后,科技文化落后,公共卫生事业滞后,社会保障不健全这四个方面。

5、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五”以来,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逐步得到健全,农民参政议政、自我服务的自治意识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组织建设不到位。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三是村民自治不到位。四是执政能力建设不到位。民族地区部分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仍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习惯于以往“搞运动”的方法,没有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需要通过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实现的历史目标。

6、村镇建设杂乱无章,环境治理任务重。一是住宅建设缺乏规划,比较凌乱。二是农民缺乏环保意识,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三是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三、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民族地区是我省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差,财政实力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必须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谋划。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关键要做好“增强内力、借助外力”两篇文章:既要注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内部发展活力;又要注意争取支持、借助外力,增强外部推动发展的合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如国家西部大开发、湘西开发、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扶贫开发相关政策,给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十一五”期间,民族地区一方面要立足当前,根据中发[2006]1号文件和湘发[2006]1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抓好一些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增强稳步、持续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后劲。

具体来讲,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目前,我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还较弱,一定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并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调整经济结构。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农业调整,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城市、乡镇、自然村等三级服务体系。

2、壮大民营经济。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来抓。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 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培育特色经济。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来抓。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4、加快城镇建设。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来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强城镇经济。在加强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促进农村繁荣。

5、优化经济环境。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来抓。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已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区域间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效益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夯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群众基础。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抓好提高农民素质这个关键,才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进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民族地区一定要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重点,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1、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逐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切实解决好“就学难”的问题,让农民子女真正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打好文化基础。

2、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体系、疫病预防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应急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将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纳入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大病风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理顺农民医疗保障的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及资金管理进行科学设计,防范运行风险。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加速农村社区医生队伍建设,为农民医保建立可靠载体。

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一是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基本对象,以生产大户、示范户、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和经济能人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以及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等知识的教育培训,使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和必要法律知识,增强致富技能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尽快实现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劳务培训要做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专业化培训、一体化服务的劳务培训格局,推动劳务技能培训再上新台阶。三是努力开展创业培训。民族地区农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势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充裕的空间。必须重视和抓好企业经营层及其员工的培训,增强民族地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能力。

4、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等教育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破除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等活动,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组织发动农村文艺队伍,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经常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广泛开展“科技示范户”、“文明诚信户”、“文明乡镇”、“双带双强型党员”、“五好村支部”以及“好婆婆”、“好媳妇”等星级评选活动,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强诚实守信、守法护法意识,树立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

(三)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夯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离不开广大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必须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入手,努力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加强思想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头脑,增强农村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加强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章立制,按照制度办事,使农村工作规范化。同时,注意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使农村基层干部做到公道正派、务实廉洁,从而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一支坚强的骨干队伍。

(四)深化金融改革,完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民族地区要逐步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机制,形成一个竞争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高度重视。2003年7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在浙江等省确定了八个试点地区。民族地区要注意学习借鉴这些试点地区的经验,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尽快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配套扶持政策和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根据种养殖业项目回报期长的实际,发放中、长期贷款,扩大信用贷款额度,满足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的资金难题,确定更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贷款期限和利率。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以缓解农民贷款抵押、贷款难的问题。

2、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功能,加强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政策性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政府农业支持手段,是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的有效结合。我国目前提供农村政策性**的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但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仅承担粮棉油收储贷款**,其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有名无实,因此亟须深化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完善其服务功能,把**范围由目前重点支持粮棉油收购逐步扩大到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上来。由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

3、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实现民间金融适度发展。民间金融营运方式上的灵活性,服务方式上的多样性以及利率上的自由浮动,使其具有更高的运转效率,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农村经济多元化的要求,也说明了它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此对民间金融,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在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备金率和资金充足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民间私人借贷机构等有规范组织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同时对投机性民间金融组织和以民间金融为幌子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要予以严厉打击。

(五)借助外力发展,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目前,我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多都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自身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特别是对“三农”做到“多予”的实力还不强。“借力发展”是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一定要下大气力做好这篇文章,多方争取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加大投入。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是中央的既定政策。民族地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吃透、用好这些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扶贫开发的投入,使民族地区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得到发展,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二是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注意建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同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面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省民委课题组:组长:王德靖 副组长:田代武 成员:曹承明、龙毅、谭玉勋、张立)参考书目:

1、《农民收入增长论》(汪金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共建和谐——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研究》(汪金敖、曹承明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3、《三农问题研究报告》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红旗出版社)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6、《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湘发[2006]1号)

第二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各地都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新农村的建设,意识,资金,现代化,污染,创新,机制,政府,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一是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废除了统购统销制度,发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三是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终结了农业封闭半封闭状态,农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五是废除了农民公社体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逐步推行;六是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初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二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是也要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领导人没有认识清楚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领导人认识不够全面,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村庄建设、新房建设;有的地方领导人急于求成,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也有的地方领导人存在着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普遍存在,如资金问题、农民意识问题、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产业化推进难问题等。

(一)一些地方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在,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能够“彰显”自己的“功绩”,只注意一些表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建设新房子那么简单,他们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村路,盖了几幢新房,清理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就是新农村建设,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使得农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然表面很风光,但是却负债累累。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以前,农民都怨声载道,使得新农村非常空洞,甚至有的人说“建设新农村好几年,建好回到解放前”。

(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倾向

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使得自己的村子能够居于人上,不顾农村实际,急于求

成。比如有的农村建设公路,路基坎坷不平,高低相差很大,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但是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人员照样施工,使道路质量存在很大隐患。同样在建设新农村时,就是因为领导人为了早日完成上面的指示,不断施加压力,使得大多数的工程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资金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容村貌、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而要抓好各项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有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农村,但自实行税费改革后,村里无收入来源,想办好一件事很难很难。

1.政府投入资金仍然有限

尤其是相比中央财政,地方支农资金明显存在支农基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偏低和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地方财政支农总盘子中,大部分属人头费和事业费。

2.资金来源渠道仍然狭窄

由于国家扶持有限,农村信用社的支持重点放在生产资金方面农民自身并不富裕,自筹资金存在很大的困难。虽然有的农村企业家选择在家乡兴办工厂,资助新农村建设,但是这些资金对于需大量投资的新农村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3.金融资金民用资金介入不够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除信用社外的金融机构以及民用基金几乎没有参与。即使有的民用机构资助一部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以致农村基本的设施建设都举步维艰。

(四)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到位

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与农民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包括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在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致造成在争取政府拨付资金时积极,自己出资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在修建乡村的公路时,本来时由各家各户出资修建,但是由于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够,认为这是国家的事,不应该由他们出钱,所以都“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出那份钱,最后可能连公路都修不成。

(五)农业产业化推进难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区域位置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阻碍。现行分散的土地经营,土地流转中,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与产业发展区域化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受到局限,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机遇与空间相对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加之种子、化肥、饲料等主要农资直线上涨,增加了农民现金支出。现在多数农民仅限于在承包的土地上作业,产业单一,大量富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尤其是中老年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

1.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业面临三争的水平:农业争效,农民争收,农产品争强。这都为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低,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产品的价格也处于低水平。所以农业产业

化基本处于刚开始的阶段,没有什么新的发展。

2.龙头企业规模小

在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不到5%,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更屈指可数了。在农业的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量事巨大的,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甚至农村的企业也不断向外转移,所以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停滞不前。

3.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产品新产品的动力,其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力。但我国开发品种仅100多个,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农业装备水平也偏低。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新产品开发可以说事是极少数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国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4.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利益连接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实际行动。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以及农民主体意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利益连接机制的不完善成为了农业的产业化面临的一大难题。

5.扶持政策不到位

由于新农村的建设仍要依靠农村的民用工业以及一些龙头企业,所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留住这些企业是必要的,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来留住他们。而在建设过程中,给企业退税等优惠政策做得并不到位,导致企业流失,农村也失去了资金的支持。

(六)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视频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根据近十年来的全国环境统计报告,可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经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土地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其次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

和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第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对产生的工业污染的治理仍不够。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三 对于新农村存在问题的建议解决办法

(一)更新发展理念

1.全面创新发展理念,高起点抓好村庄发展规划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功能全的要求科学布局,坚持“一村一图”、“一村一景”;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超前性,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筹规划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商贸通讯、教育卫生、文体休闲等公共设施。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农民住上整洁房、喝上清洁水、走上平坦路。

2.典型引路,抓好样板点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办点示范工作力度,着重抓好一批产业带动型、村容整治型示范样板。“十一五”期间,主要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村庄建设规划,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3.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良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抓住农业特色品牌和农产品市场这两个促进生产发展的关键,提速发展农村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资源,发展田园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二)创新发展机制

1.抓好龙头的带动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针,切实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坚持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业经营上规模、上档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使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要做好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两篇文章,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劳务等生产资料入股,与企业形成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经营机制。

2.整合资源投入,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靠政策保障,二靠科学指导,三靠投入支撑。因此,必须整合人才、科技、资金等发展要素的资源投入。特别要充分整合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方向,向新农村建设项目倾斜,突出投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效益,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夯实基础,为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方面要扎实抓好农村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商贸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切实解决农村交通“瓶颈”制约,彻底改变农村通路不通车的现状,加快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提速发展乡村交通事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为农村培训人才。

(三)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我国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大,资源多样性表现出生产优势的多元化。因此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成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转向高价值、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政策指导上要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大力提倡农民消费异地农产品,减少自给农产品的比重,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为基本构架,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四)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增加新农村建设自主资金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

龙头企业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龙头企业在企业势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自我保护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首先应该把市场放在首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决定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搞好产销衔接,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其次,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企业集团。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围绕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的宣传。再次,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核心是“诚信”,龙头企业要始终把诚信放在突出位置,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和职工队伍。最后,利用资本市场,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我国龙头企业不仅普遍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技术含量不高、管理落后,而且在规模扩张、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资产整合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培育、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促进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迫切要求调整和完善农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特别是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转化

政府可以通过发育和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科技工作

者进行科技成果交易提供场所;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或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参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帮助双方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展示和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4.发挥好协调、调控、监督、检查的服务职能

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涉及农业、商业、轻工、计划、财政、金融、工商、税收等多个方面。因此,政府应加强综合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按照新农村发展的要求,消除旧体制障碍,弱化部门壁垒和管理职责,打破行业界限和条块分割,逐步走向管理的一体化。

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征用土地、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为企业和公众服务。质量技术标准由国家来制定,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标准,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检查监督。要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执法力度,对龙头企业的产品定期抽检,对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杜绝无标生产和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

(六)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大力倡导并普及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需求。按照绿色产品生产的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进行控制,减少污染源;对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优化结构,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资源环境相协调。让绿色带出产业、带出发展、带出经济,更快、更强的发展农村经济。让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存环境。

在新农村建设时,我们一定要切实解决以上问题,并从农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一切做到以人为本,以实际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早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赵长保、张海阳《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经济

要参》2008年10月12日出版2008年第62期总第1792期)

【2】 《毛泽东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云南社会科学 1999年版

【4】 白书祥《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3年2月)

【5】 谷素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商业时代》代

2007年12月)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以峄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

为了进一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于是我开展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容的调研活动,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日期:2013年

调查地点: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

调查单位:青海省青海大学

调查人员:

一、峄城区的基本情况

峄城区是枣庄市辖区,枣庄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镶嵌在稣、鲁、豫、皖交界的淮海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的一块绿色宝石。它北靠枣庄,南通徐州,西接微山湖,东望大海,206、104国道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中国第一”的峄县万亩石榴园就坐落在其中,全区总面积627.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4万人。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热同季。因爱黄海气候的影响,东风较多,但大陆海洋性气候不够典型。

二、过去的峄城区

经济形式单一,经济主要依赖农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学校建设落后,医疗设备落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作物种植成本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较为落后,经济发展为粗放型发展。

三、现状

近几年来,峄城区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态势,经济建设的前景逐步明朗。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 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2003年开始规划建设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起步区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累计入园项目达到71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48个,过亿元项目11个。2006年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8.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0元。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实现利税13.53亿元。同时,全区坚持每年培育10个民营强企的目标不动摇,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7.7亿元,利税13.28亿元,全区民营经济单位发展到2.1万个。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村村通油路工程累计投资9643.2万元,共铺筑路面688.8公里,全部实现村村通目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已完成投资6980万元,全区100%的行政村通上了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已完成投资680余万元,75个村通上了有线电视。扩大农村低保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4.6万元,农村居民有230户、789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征缴农村养老保险金71万元,新办养老保险400余人,参保人数达到6.35万人。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累计投资2244.44万元,新建农村学校37所,已竣工31所,竣工面积4.1万平方米,新购置课桌3.4万个,复新课桌4.4万个,极大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程,市、区帮扶单位共支持帮扶资金物资1740.2万元,兴建经营性项目完成投资2298万元。25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超过或接近

2万元,有的村已经提前完成了年集体增收3万元的任务目标,2520 个农户初步走上了致富奔康之路。

(三)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随着 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全区培养法律大专学历村干部、法律明白人,分别达到了382人和6.8万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做法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省电视台播出。农民素质普遍增强,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全区已有11.4万名农民接受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训,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5000多名农民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并将这些新技术充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次,在广大的农民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在2012年春节,为喜迎龙年,峄城区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新春节日氛围。民间庄户剧团、乡村业余文艺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舞龙、舞狮、撑旱船、踩高跷、独杆轿等民间表演形式为主要形式,赢得群众阵阵喝彩,广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憧憬着龙年的幸福美好。不少镇(街)还把惠民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图书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送到农村、社区,如阴平镇及枣庄书画院的书画家把春联、书画作品等免费赠送给父老乡亲。具体为底阁镇举办了全镇首届农民运动会和民间剧团唱大戏活动;吴林办事处举办了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坛山办事处举办了狮子龙灯表演、书画展、青年歌舞会;榴园镇白庙村、南棠阴村举办了农民艺术节、舞龙舞狮、歌咏比赛等活动;阴平镇夕阳红文化娱乐中心送戏进农村巡回表演10场;古邵镇农村、学校、企业举办了文艺联欢、篮球比赛等活动;峨山镇舞狮舞龙队到各村进行表演。古邵镇50多人的狮子龙灯队、徐楼社区艺术团、榴园朱村庄户剧团、吴林乱沟居农民剧团等到各村巡回表演,为农民群众送去欢歌笑语。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抓先进、抓示范与抓后进、抓整顿并举,突出抓好班子软弱村的整顿,特别是通过在农村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村级组织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严格控制村干部职数设置,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比例达到77.2%。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两个一”工程(为每个村培养一名农业科技大专生党员,每户培养一名农业科技明白人),首批120余名农业大专生党员已经毕业,3—4年内可实现每户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广泛推行“四步议事制”(群众问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提高了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的水平,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 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各村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 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积极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建立了冠世榴园、石榴园-仙人洞景区、青檀寺景区、榴园人家“农家乐”餐馆、旅游商品生产厂家、旅游购物商店等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旅游产业体系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6年接待旅游人数60余万人次,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直接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0 %和12%,创历史最高水平。现在的枣庄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以抱犊崮、熊耳山、冠世榴园、微山湖湿地为代表的观光旅游产品,以盈泰温泉度假村、汉诺葡萄酒庄为代表的休闲度假产品。以滕州“一塔六馆”、匡衡祠、市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可见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路上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峄城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强认识、明方向;重科技、讲标准,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重投入、提效益。强基础、求发展,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培训、强素质,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强组织、抓服务,强化村级服务阵地和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促产业、抓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加大投入,解决群众新农村规划及建设的资金问题。最后建议上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土地合理流转的问题。

四、认识

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尽管我们知道这个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只要我们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实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结合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我们一定会把农村建设好了,实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让我们为之奋斗吧1

第四篇:衡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衡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

姓名:王志柯

学号:11390219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系别:外语系

班级:1102班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广大农村,农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严重滞后。农村文化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一个主要因素。本文立足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探讨如何处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之间关系,指出一些农村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衡阳市广大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文明,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力量。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久远。没有先进的文化发展,没有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丰富农村居民文娱生活;有利于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

1.酃湖乡概况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1 酃湖乡基本概况

酃湖乡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部,耒河下游,辖11个村、132个村民小组、2个农场,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酃湖乡2.12万人,境内水陆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实施“一区三线三园”工程,推进酃湖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经济不断增长,第三产业也迅猛发展,使当地的经济迅猛发展,酃湖乡变成了衡阳市的璀璨明珠。

1.2 酃湖乡新农村建设

酃湖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求实创新,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农业产业结构走上了基础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同时,酃湖乡工业发展良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大量公司来此投资兴业;第三产业也发展迅猛,服务业、绿色农村休闲行业发展,为酃湖乡失地农民再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均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衡阳市乡镇中位居前列,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1.3 酃湖乡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酃湖乡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但文化工作却长期处于“弱势”,几乎所有的文化消费都在一台电视机上,或者三五成群地邀约在一起打麻将。据调查显示,当地只有52﹪的人对于当前的文化生活基本满意,而接近一半的人数不满意于当前的文化生活。农民不满意的愿意是多数活动对他们来说既无能力也无兴趣,那些为他们提供的文化活动常常是一厢情愿,缺乏专门的文化设计,根本满足不了农村的文化需求。

另一调查显示,25﹪的村民反映在文化建设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而24﹪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努力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大力进行文化建设。像酃湖这样的乡镇并不缺钱,缺少的是领导机构对农村文化的认识。当地的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当地的文化建设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酃湖乡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

2.1 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数量少

人民的文化生活是否丰富与文化基础建设和文化组织活动多少息息相关。据调查,在当地的文化娱乐活动中,35﹪的居民以电视为主要的文化活动,25%的居民因为娱乐设施少,活动开展少,则开展的活动仅仅是棋牌活动,10%的人们是看报纸,看电影、上网和听广播的分别占了8﹪,有6﹪的是会去参加卡拉OK,仅有2﹪的村民是进行健身活动。就此显示出少有的文化基础建设和文化组织活动使当地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性少,经常性差,户外集体活动的严重缺乏,而且参加的比例也不均衡,缺少有影响力的娱乐活动。2.2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文化发展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农村居民参与率的高低。而在酃湖乡,很多居民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基本是老人与孩子,由于文化素质的不高,严重影响人们参与活动的形式和积极性。年轻人缺乏,致使农村失去了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多数的老年人和孩子,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43﹪的人更加依赖于政府组织文化活动,仅32﹪的人愿意自己参加文化活动,但是由于文化活动的缺少,致使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23﹪的居民参与自编自演吹拉弹唱的文化活动。

2.3当地政府对文化活动重视不够

酃湖乡政府致力于招商引资方面,发展地方经济,而对当地文化活动不够重视,酃湖乡文化基础建设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文化活动较少,致使于当地居民参与率低,新农村文化发展速度较慢。

3.酃湖乡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3.1政府对于文化基础建设不够重视,资源配置不合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很多地区却误以为发展只是仅仅发展经济,忽视了文化发展的作用。实际上,农村文化的丰富,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粘合各种心理裂痕,给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和感情抚慰,从而化解矛盾,增进融会,缓解一些农民产生的失落感和边缘感。在酃湖乡,当地政府对文化重视不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文化发展滞后。3.2当地常驻人口年龄比较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远高于农村地区,工作和发展机会也远大于农村。导致当地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地务工,留守在家老人与小孩居多,老人则基本上是忙着农事,就照顾家庭,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文化活动,加之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对文化活动没有强烈的需要欲望:而小孩则大多数时间在学校或者在家,也没有很多兴趣去参加那些传统或新兴的文化活动。

4.针对酃湖乡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优化对策

4.1政府方面

4.1.1当地政府应该着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当地政府应该把文化基础建设放在与农村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设立专门的文化建设机构进行管理和引导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带动基层农民,共同建设农村文化;

4.1.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海纳百川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保障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加大政府财政对文化的资金投入,同时可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文化事业。

4.1.3政府应重视文化基层队伍建设,扩大文化宣传力度

以干部带群众,扩大文化宣传思想力度,重视文化基础队伍的建设。同时,积极的挖掘当地有文艺的能人和才人,建设文化活动团体和文化活动协会,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并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的融入新的元素,推动文化活动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4.2个人方面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参加文化活动

人民群众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如果文化都靠上面下发、提供、尽管层次较高,但只能满足一时,并不能解决长期的文化需求。当地居民应当积极参加思想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踊跃参与文化活动,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做贡献。

4.3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有法可依。

只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上,才能确保文化建设健康、有序、长期的发展。在农村教育中,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的文化权益。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能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并对当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深远持久的影响。而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需要全社会,政府,人民的协力合作,共同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健康、有序、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 [2] 《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光明日报[N] 新华出版社[N]

第五篇:研究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研究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关键词:和谐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性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军事论文发表/jslwfabiao/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开始推进工业化的,最初的积累资金主要来自农业,农业和农民因此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在进一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在党的决议上明确提出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里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央反复强调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是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历史论文发表/lslwfabiao/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人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好城乡利益矛盾,使发展资源、发展政策、发展体制都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巫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因此需要科学的发展观和系统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

下载湖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以攀枝花西区**镇为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

    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关于宁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摘要: 在2012年2月3日~2012年2月10日期间,我怀着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改革发展现状的好奇之心,借着寒假社会实践这个良好的契机,回到小廖沟......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8-1-4 18:51:36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新型农民的基本......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研究

    一切关于实践之思考的探索,都是从疑问中开始的。因此,欲探索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认识性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才能探索“怎样建设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适应时代形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在新农村建......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091136125蓸秀燕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农业是以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